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

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2、今以钟磬置水中。(介词/把)

3、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介词/在)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

以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屈。(连词/来,连接行为和目的)

6、径进以啄。(连词/相当于“而”,承接关系)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并列关系)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连词/因果关系,因为)

9、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

1、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介词/到)

2、乃设九宾礼于廷。(介词/在)

于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介词/比)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介词/与“见”配合,表被动)

6、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受;介词/向)

1、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介词/替)

2、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介词/为了)

为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介词/被)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介词/与“所”配合表被动)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动词/当作)

6、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助词/表反诘语气,“呢”)

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介词/凭借、就着)

3、因利趁便,宰割天下。(介词/趁)

因4、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连词/于是)

5、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连词/因而)

6、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动词/沿袭)

7、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名词/机会、因缘)

1、相如每朝,常称病,不欲与廉颇同列。(介词/跟)

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连词/和)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结交)与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动词/给予)

5、蹇叔之子与师。(动词/参加)

6、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动词/赞同、拥护)

7、(王)曰:“可得闻与?”(助词/表疑问语气,同“欤”)

1、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连词/并列关系)

2、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连词/承接关系)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连词/转折关系,却)而

4、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连词/因果关系,因而)

5、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连词/假设关系,如果)

6、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连词/递进关系,更、又)

7、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连词/修饰关系,地)

8、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代词/你的)

1、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连词/承接关系,就)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连词/假设关系,那么)

则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连词/表转折,却)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则”成对使用,表示前后两部分为并

列关系,译作“就”,有时可不译)

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加强判断,就是)

1、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连词/表并列关系,而且、并且、又)

2、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连词/又……又、一边……一边)

且3、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连词,递进关系,

况且)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连词/尚且)

5、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6、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副词/暂且、姑且)

1、然是说也,余犹疑之。(连词/但是)

2、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助词/……的样子)

然3、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代词/这样)

4、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代词/这样,然则是固定结构)

5、不以为然(形容词/对的)

6、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正确)

虽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连词/即使)

2、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连词/虽然)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独立性,不译)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提宾标志)

之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5、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代李蟠)

6、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代捕蛇者)

7、然是说也,余犹疑之(代词/它,代这种说法)

8、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结构助词/所字结构,……的地方)

2、为仲卿母所遣。(助词/与“为”配合,表被动)

所3、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名词/处所)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固定结构/……的原因)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固定结构/用来……的)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者字结构,……的人)

者 2、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助词/者字结构,……的梅花)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助词/用在主语后,表示判断)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兼词/用于句中,之于)

诸2、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兼词/用于句末,之乎)

3、诸子百家(代词/各)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

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语气助词/表希望语气,一定)

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助词/反诘语气,难道)其

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代词/他们,代众人)

6、不知其浅深。(代词/它的)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自己)

8、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代词/其中)

9、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代词/那)

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

也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

3、为天下笑者,何也?(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呢)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1、事不……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语气助词/反诘语气,“吗”)

2、儿寒乎?欲食乎?(语气助词/疑问语气,“吗”)

乎 3、圣人之所以为圣……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揣测语气,“吧”)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在;介词/比;相当于“于”)

5、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夫战,勇气也。(助词/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夫2、嗟夫!吾常求古仁人之心……(助词/句末表感叹语气)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代词/这、那)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名词/成年男子)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2、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兼词/于何,在哪里)

焉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无实义,不译)

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助词/……的样子)

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代“师”)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疑问副词/怎么)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十八个虚词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文言虚词的用法

“于”的语法意义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环境等,译为:“从”、“到”、“在”。★①“从”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2.夫鹓鶵发于南海 3.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4. 休祲降于天 5.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6.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7. 舜发于畎亩之中 8. 虽然,受地于先王 9.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②“到”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2.饮于河、渭 3. 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4. 仓鹰击于殿上 5. 而飞于北海 6.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7.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8.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9.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在” 1.战于长勺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于厅事之东北角 6.其一犬坐于前 7.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8.骈死于槽枥之间 9.欲信大义于天下 10.信义著于四海11.相与步于中庭 1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货恶其弃于地也 17。今有人于此 18。于是鸱得腐鼠 19。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介绍动作行“让”为所涉及的对象,译为“跟”“给”“对”“向”“让”。

★①跟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 曹操比于袁绍★②“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欲报之于陛下也★③“对”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4.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向”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胡不见我于王 3。告之于帝 ★⑤“让”。请广于君 3.介绍比较对象,一般用于形容词后。可译为“比” 1.所欲有甚于生者 2。皆以美于徐公3.贤于才人远矣 4.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言虚词(包括解析和翻译)

文言虚词 1.而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 (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5)连词,表转折。(6)连词,表递进。(7)连词,表修饰。(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9)连词,表承接。(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翻译: 用兵,是一种变幻莫测的方法。要同心协力,千万不要像螃蟹那样六条腿两只钳,不然,那么你凭什么取胜呢?所以冯婉贞说:“诸位将军如果想打胜仗,可以向我学习。”冯氏年龄虽然小,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冯氏比其父更胜一筹。冯婉贞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不是效仿一般的书生那样整天思考(而不学习)。多加考虑之后再去实施,所以抵抗敌军能够取得胜利。(冯氏)不是人们所说的柔弱女子,而是巾帼英雄啊。 2.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翻译: 狐狸对狼说:“羊肉一定很鲜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尝,不妨叼一块吃吃,饱饱口福。”狼说:“有凶狗守护着羊群怎么办?”于是狐狸挑拨离间地对凶狗说:“羊多次在背后骂你,那些话太难听了,你竟然不生气,是果真没有听到,还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们追逐嬉戏的时候,我也愿意为你一雪前耻。你一定要答应我。”凶狗笑着说:“想要加害于人,还怕找不到罪名吗?”于是凶狗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和狼的奸计没有得逞,悻悻离去了。3.何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解析: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

文言文虚词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19安、20但、21耳、22夫、23盖、24故、25或、26即、27既、28然、29虽、30遂、31惟维唯32已、33矣、34犹、35哉 三、文言虚词题例 1.而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文言虚词定义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编辑本段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八)表示目的关系。如: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③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何 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四)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完整版)文言虚词“与”练习及答案

文言虚词——“与” 一、解释下列句中虚词“与”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君安与项伯有故 去时里正与裹头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蜩与学鸠笑之 与人刃我,宁自刃 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则与一生彘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4、无乃尔是过与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5、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总结: 二、实战练习: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彼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1、 2、 3、 4、 5、 6、 7、 一、 1、介词。和,跟,同。给,替。 2、连词。(1)表并列。和。(2)表选择。与其。 3、动词。给予,授予。结交,亲附。赞许,同意。参加,参与。 4、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5、【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冯婉贞》) 二、 (1)动词,赞许。 (2)与“孰”组成文言固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文言虚词其且的练习与理解 含答案

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文言虚词练习:其 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二、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文言虚词“为”的用法25例

文言虚词“为”的用法25例 文言文虚词:①为(wéi),动词;②为(wèi),介词 1、陶渊明《桃花源记》 武陵人捕鱼为(wéi) (作为)业 此人一一为((wèi)介词;向;对)具言所闻(译: 渔人一件件地给他们详细讲自己所知道的事情)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wèi)介词;向;对)外人道也” 2、魏学洢《核舟记》 “为(wéi) (动词;做;这里指雕刻)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动,(wéi)是)东坡”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畜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wéi)动;做,这里雕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wéi)动;做,这里指雕刻)” “中轩敞者为((wéi)是)舵”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动词(wéi)表判断)公,选贤举能,人言修睦……为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wèi)介词,为了)己” 4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为(动;做)乐者” 5、《童趣》沈复 昂首观之,项为(wèi)(介词,因为)之强(jiànɡ) 果如鹤唳云端,为(wèi)(介词,因为)之怡然称快 以(介)丛草为(wéi)(动词)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以……为:把……当作)

舌一吐而二中尽为(wèi)为(介词,被)所吞 6、《论语》十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wèi)为(介,给、替)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wéi)(动词,担任,当)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wéi)为(动词,是、表判断)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曾子曰:“·……仁以为(wéi) (把……看作、当成、当作)为己任……不亦重乎?……” 7、《山市》蒲松龄:“始悟为(wéi)为(动,是、表判断)山市” 8、《塞翁失马》:“此何遽不为(wéi)为(动,是、表判断)福乎?” 9、《龟虽寿》:“螣蛇乘雾,终为(wéi)为(动,成、成为)土灰。” 10、《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wèi)(介,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11、《伤仲永》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wéi)为(动,写)其名。” “其诗以为(把……作为)养父母,收族为意。” “卒之为(wéi)为(成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且(尚且)为(wéi)为(成为)众人……得为(成为)众人而已耶?” 12、《木兰诗》:“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介,为了……,后面省略宾语‘此’、‘之’等)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3、《孙权劝学》

文言虚词“且”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高考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 以 一、'以'用作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以一当十(成语)夜以继日(成语)秋以为期(《诗经·氓》) 7、“以”后接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常译作“把、用、在、凭借、因为、按照等”例:虽董之以严刑。(表手段、工具,用) 8、“以”后接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 例:农人告余以春及。(“春及”意即春天到来后的农事,是主谓式名词性短语)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谈笑”,动词活用作名词,属名词性短语,谈笑的方式) 9、与疑问词“何、奚等”连用,构成倒装式介宾短语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即“以何”,表依据,凭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以”即“以奚”,表依据,凭什么) 10、“以”后省略“之”字,“以”常译作“把”;“之”作代词,共同构成介宾短语 例: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之”代上文的“清流激湍”) 二、'以'用作动词 1、“以”后接主谓式短语,常译作“认为” 例:成以其小,劣之。(“其小”是主谓式短语,“其”作主语,“小”是形容词,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是主谓式短语,“媪”作主语,“为长安君计短也”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2、根据一些文言文句子对仗的规律去推敲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即前句“用”字意,任用) 3“可以”“以为”与今义相同时作动词 例:自以为关中之固。(与今义同,以为、认为) 三、'以'用作连词 “以”位于动词与动词之间,形容词与动词之间或形容词与形容词之间,大多作“而”字用 1、表并列,前后文意无主次之分,可译作“而、又、而且、并且等”或不译 例:猥以微贱。(“以”位于两形容词之间,并且) 请息交以绝游。(“以”位于两动词之间,互文可不译) 2、表目的、结果,常译作“来”“以致” 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表目的,来)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表结果,以致)

文言虚词“之”“其”“而”“于”“以”“为”的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 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 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 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选择)

文言文虚词“乃”“且”和翻译练习二 已完善

文言文虚词积累和课外短篇练习(二) 一.虚词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条件,可译为"才"等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三).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而且"、"可是""于是"等。 略:①非独聂政能,乃其姊者烈女也.( "而且") ②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可是"却"; 子都, 美男子;狂且.狂行愚拙之人)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于是",)(<<小石潭记>>)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文言虚词的分类

文言虚词的分类 1.代词(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 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④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 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 代事物何、胡、奚、曷、盍什么、哪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盍不为行?《庄子?盗跖》 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 表处所安、恶(乌)、焉在哪里、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副词 (1)时间副词 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已经、过去、刚才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②表现在方、会、适正、正好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③表将来且、将、欲、方、行、垂将、将要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④表短暂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 不久、一会儿;突然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银瓶乍破水浆迸。《琵琶行》 ⑤表持久常、雅、素经常、时常、平素、一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则 之文言虚词的练习与理解含答案

【则】(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è酒。(《鸿门宴》我说啊,这是高中文段吧!嘿嘿项王说:壮士啊!赏赐你一杯酒。于是(有人)给了他一杯酒。)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足以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阿谀奉承)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手刚举起,(蟋蟀)却又远远地跳开了)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搬离这儿)(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啊)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经在船上了(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遵循后稷、刘公的事业,实行古公周太王和季历的法制)(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给窦娥我烧几刀纸,就算看在你死去了的儿子的面上。)【则则】赞叹的声音。 一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2 合散消息,安有常则。 3 作地势,高下九则。 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 此则寡人之罪也。 6 口耳之闻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7 河出图,雒书,圣人则之。 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0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11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12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3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 入则孝,出则悌。 15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6 欲速则不达。 17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18 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三判断“则”在文中的意义。 “此1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2则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

文言虚词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S.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患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前一个“而”表示承接关系。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来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邪?(《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三)连词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⑧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两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