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合集下载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共5篇)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共5篇)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共5篇)第一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

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难点)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

和他打个招呼吧!生:(兴奋地)聪聪,你好!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生:愿意!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

”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

(板书口语交际题目)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及反思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及反思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适当的声音大小。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注意到并尊重对方的感受。

3.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适当的声音大小,如安静的图书馆、热闹的运动会等。

2. 学习如何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声音大小。

3. 实践演练,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模拟交流,注意声音大小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适当的声音大小进行交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注意到并尊重对方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会运用适当的声音大小。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在交流中声音大小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交流中声音大小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使用适当的声音大小。

3. 情境模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不同情境下的模拟交流,注意声音大小的运用。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5. 互动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互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交流中的不足之处。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交流表现,评估他们运用适当声音大小的能力。

2. 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他人感受的尊重和理解。

3. 收集学生互动练习的反馈,评估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声音大小的控制和对他人的尊重。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在小组互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表现,给予肯定和提出改进意见。

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课件)

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课件)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活动一:说一说
小贴士: 有时候要大声说话。 有时候要小声说话。
活动二:演一演
1.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观点。 2.对话时不仅能判断到底是“小声说话” 还是“大声说话”,还能有礼貌地表达。 3.与爸爸妈妈合作默契。
Hale Waihona Puke 1.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观点。 2.对话时不仅能判断到底是“小声说 话”还是“大声说话”,还能有礼貌 地表达。 3.与爸爸妈妈合作默契。
上课了,水牛老师叫小猴叮当站起来回答问题,小猴叮当想起了山 羊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 了老师的问题,水牛老师皱(zhòu)着眉(méi)头说:“叮当,请你大 声一点回答。”
小猴叮当有些糊(hú)涂(tú)了,我到底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 说话?你能教教他吗?
课后拓展
活动三:判一判
1.升国旗时,少先队员明明在国旗下讲话。
2.电影已经开演了,航航和妈妈才赶到影院。他在向 检票员阿姨询问座位。
3.元旦联欢会上,冬冬和朋朋在表演相声。
有一天午休时,小猴叮当在走廊(lánɡ)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 叮当就大声地喊道:“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qià)好山羊老师 经(jīnɡ)过,山羊老师温(wēn)和地对小猴叮当说:“小同学,请不 要大声说话。”小猴叮当记住了。
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精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反思

【精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3.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4.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2.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过程】任务一:游戏式热身,引发探索音量的兴趣活动1:师生互动,游戏热身1.游戏一:我说你做举起两只手、拉拉小耳朵、拍拍小嘴巴、双手放放好、后背挺挺直、眼睛看老师。

(板贴:认真听)2.游戏二:我说你学集体互动:你好(由轻到响)个别互动:很高兴认识你!我们交个朋友吧!我是发言小能手!我的声音响又亮!(板贴:大声说)活动2:发现问题,激发兴趣1.分享心得:在生活中大声说话有哪些好处?2.揭示烦恼:(小新出场)大声说话多好啊,为什么总有人叫我小点声呢?3.烦恼共鸣:有没有也对你这样说过(板贴:小声说)揭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学习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齐读)。

让我们再次乘坐“神奇校车”一起去探索音量背后的秘密任务二:具象化感知,发现音量大小的奥秘◎“神奇校车”第一站:校园万花筒活动1:走进小新的一天图1:早上小新来到教室(1)看图猜一猜:小新在干吗?(今天小新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2)设置矛盾①播放小新的录音(能听清吗?)②交流讨论:给大家讲故事要用多大的声音呢?③音量小贴士:面对众人听的人越多,说话的声音要越大声(板贴:看对象)(3)登台展示:谁也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明要求:表演时,台下的同学可都是小评委哦!(4)点评互动:请台下的小评委点评图2:下课了,小新来到老师的办公室(1)看图说话:用一句话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跟读句子:小新来了(出示: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优课件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优课件

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
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为什么有时 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
1. 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是为了让大家 听清楚。 有时候说话要小声,是为了不打 扰别人 。该用多大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 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来决定。
2.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不仅要说普 通话,还要会用礼貌用语。
家庭作业:

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
大家好! 我叫明明, 你呢?
用多大的声音
请问, 这里有 人吗?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老师,我
在教室里捡 到一块橡皮。
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
哪些场合需要我们大声说话? 哪些场合需要我们小声说话?
上面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
在公共场所要:
升国旗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场合应该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2.学会如何正确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3.练习正确发音,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2.老师用的相关示意物品(比如小喇叭)。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先问学生: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哪些场合需要用大声说话呢?学生可以举例子,比如喊人、外出旅游、赛场等。

然后,教师再问:在哪些场合需要小声或者很安静地说话呢?(答案参考)除了自习室、电影院等静谧的环境,我们还会需要小声说话的场合,比如在图书馆、学校教室里。

2. 演示教师用一张幻灯片,分三列示范:场合大声/中声/小声跑步比赛大声餐厅点餐中声课堂回答问题中声悄悄话小声私人电话小声让学生会自我思考并进行讨论,看看他们是否都能正确区分哪些场合应该用什么声音。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练习。

每组安排一名学生拿着小喇叭进行声音练习,并由其他同学猜测他们扮演的场景。

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加强记忆和落实口语表达。

4. 总结在最后一步中,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1.在哪些场合,我们应该大声说话?2.在哪些场合,我们应该中等声音地说话?3.在哪些场合,我们应该小声说话?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你有哪些好的口语习惯或发音方法?你的口音会不会影响到你交际?教学示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一个大喇叭或小喇叭当作一个可行的演示工具,更好地告诉学生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声音。

注意事项当老师安排小组练习时,应该注意让学生在安全的地方进行,不要过度追求“大声”、“小声”引起的语音实验和不适当的攀比行为。

结束语在风趣有趣的气氛下,教师解释和教授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应运用不同大小的声音。

这样,学生不仅练习了口语能力,还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和精神合作。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1. 教学内容分析1.1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这一主题紧密联系一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旨在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恰当地控制说话声音的大小。

在日常交往中,不同的情境对声音大小有不同的要求,这不仅涉及到语言表达的礼貌性,也关系到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1.2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场景图呈现不同的场合,如在图书馆、教室里、操场上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并理解在不同地方应该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说话。

这有助于学生初步建立语境意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2.1 人文主题: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下文明、礼貌说话的意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公共环境。

2.2 语文要素: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情境,用合适的音量说话。

学会观察情境中的人物、环境等要素,以此判断声音大小的合适度。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能力3.1.1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不同场合,如安静的场合(图书馆、医院等)、正常的场合(教室上课、家庭聚会等)、热闹的场合(操场、集市等)。

3.1.2 掌握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合适音量说话的能力,包括轻声说话、正常音量说话、大声说话。

3.2 过程与方法3.2.1 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创设实际生活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不同场合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3.2.2 运用小组讨论、个人发言等形式,锻炼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3.3 情感态度价值观3.3.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在不同场合使用合适声音说话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

3.3.2 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在不同场合进行恰当的表达。

4. 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4.1.1 帮助学生明确不同场合对声音大小的要求。

例如在教材中的图书馆场景图里,书架旁的人都在安静地看书,这就需要轻声细语,避免打扰他人。

温儒敏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反思

温儒敏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反思

温儒敏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反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温儒敏口语交际教学系列一向备受学生和教师的好评,其中一节课程《用多大的声音》更是深受学生喜爱。

这节课主要讲解在口语交际中,如何运用不同的音量来表达情感和意图。

通过不同的练习和示范,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在表达情感强烈的时候使用大声音,而在表达嘱托或询问等时候使用小声音。

这种让学生通过实践感知声音的重要性,真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这堂课中,温老师巧妙地设置了多种场景,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对话,并要求他们运用不同的音量来表达。

在模拟询问路的对话中,学生需要用大声音表达自己对指路的强烈需求;而在模拟安慰朋友的对话中,则需要使用柔和的小声音来传递温暖和关怀。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更加深了对不同情感背景下声音变化的理解。

温老师还邀请了几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让他们通过实际展示来体验和感受声音在交际中的作用。

一名学生扮演强烈要求的顾客,大声讨价还价,另一名学生则扮演耐心回应的店员,声音柔和而不失礼貌。

通过这样的互动表演,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了声音对交际效果的重要影响,激发了他们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和热情。

这堂课程的成功之处在于温老师注重实践和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互动交流来理解声音在交际中的作用。

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积极参与,愿意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和自信心。

温老师讲解清晰,示范详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如何运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情感,这也为他们在实践中更加自信地运用所学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

温儒敏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课程通过生动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精彩的互动示范,成功地引导学生感知声音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在口语交际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更多教师和学生借鉴和探索。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口语交际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成为自信、流利的口语交际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

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1.2.3.4.1.2.1.2.1.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二)观察图片,感悟不同的场合说话的音量不同
1.出示课本中的三幅图片,学生进行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等。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环境里该用多大的声音呢?
2.老师出示场景图片,由部分学生进行场景模拟演示用什么样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三)师生共同总结
1.在大家安静看书、学习或单独与人交流时应该小声说话,尽量不打扰其他人。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在众人面前发言时应该大声说话,尽量让大家都听得见。

3.多为他人着想就能恰当的选择好合适的音量说话。

四、自学检测反馈
多媒体出示漫画图片,大家共同的交流这种情况下,这么做恰当与否,如不恰当应该怎么做?
五、教师总结
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老师讲解后进行总结。

六、作业布置
出示作业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