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科普知识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题)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题)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题)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以下是50道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食品安全?答: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不引起食物中毒或其他食品相关疾病。

2. 什么是食品中毒?答:食品中毒是指由于食用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3. 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污染和生物毒素污染。

4. 黄曲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食品污染物,它常见于哪些食物中?答:黄曲霉素常见于米、面、玉米、大豆等谷物和其制品中。

5. 应如何正确存储和处理食物以防止食物中毒?答:应将食物存放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与生鲜食物混放,及时冷藏或加热食物,避免生食或熟食相混。

6. 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答: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

7.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答: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其他物种的基因插入食物中,以改变其性状或增加其营养价值。

8. 传统繁育与转基因技术的区别是什么?答:传统繁育是通过交配或选择来改良植物或动物,而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直接插入植物或动物。

9. 转基因食品有哪些优点?答:转基因食品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耐病性和抗虫性,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

10. 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哪些风险?答:转基因食品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破坏生态平衡,以及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11.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答: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外观、口感等特性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1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什么?答: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强食品的稳定性、防腐、抗氧化、着色、增香等功能。

13.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答: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增稠剂、营养强化剂等。

14. 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潜在危害?答:食品添加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也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食品药品普法宣传宣讲

食品药品普法宣传宣讲

食品药品普法宣传宣讲一、食品药品安全常识1. 什么是食品药品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是指食品药品在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等环节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隐患。

2. 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药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其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不安全的食品药品不仅会导致疾病和死亡,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二、法律法规介绍1. 我国的食品药品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药品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

2. 违反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的后果违反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包括罚款、吊销执照、刑事责任等。

三、食品药品鉴别方法1. 观察外观和色泽通过观察食品药品的外观和色泽,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例如,新鲜的食品应该呈现出正常的颜色,无异味;药品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色和包装要求。

2. 检查标签和说明书查看食品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以便判断其安全性。

3. 使用专业机构检测对于难以判断的食品药品,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进行检测和评估。

四、食品药品购买注意事项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购买食品药品时应选择正规的药店、超市、商场等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在购买食品药品时,应仔细查看产品的标签和说明书,确保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

3. 了解自身需求和过敏史在购买食品药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过敏史选择合适的产品。

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人士。

五、食品药品保存方法1. 食品保存方法不同类型的食品有不同的保存方法。

一般来说,新鲜食品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加工食品应按照说明书要求存放于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2. 药品保存方法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外用药和内服药应分开存放,以免误用。

如有特殊保存要求的药品,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安全教育课 科普

食品安全教育课 科普

食品安全教育课科普
食品安全教育课是一个重要的科普教育项目,旨在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了解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以及如何选择和保存安全、健康的食品。

以下是一些食品安全教育课中可以涉及的科普内容:
1.食品安全基础知识:介绍食品安全的定义、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如微
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等。

2.食品生产流程:介绍各类食品的生产流程,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储存、
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让公众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

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介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方法,以及食品
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让公众了解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防。

4.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介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和管理,以及如何避
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5.食品储存和烹饪:介绍正确的食品储存方法和烹饪技巧,以及如何避免交叉
污染等问题。

6.食品标签和识别假冒伪劣食品:介绍食品标签的阅读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
识别假冒伪劣食品,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食品。

7.食品安全事件应对:介绍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方法和流程,包括食品安全事
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等,提高公众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通过这些科普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障自身健康。

也可以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1/ 1。

保健食品科普知识

保健食品科普知识

保健食品科普知识1. 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2. 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的主要区别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特殊种类,界于其他食品和药品之间。

(1)保健食品强调具有特定保健功能,而其他食品强调提供营养成分。

(2)保健食品具有规定的食用量,而其他食品一般没有服用量的要求。

(3)保健食品根据其保健功能的不同,具有特定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而其他食品一般不进行区分。

3.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1)使用目的不同:保健食品是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不以预防、治疗疾病为目的。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保健食品按照规定的食用量食用,不能给人体带来任何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危害。

药品可以有毒副作用。

(3)使用方法不同:保健食品仅口服使用,药品可以注射、涂抹等方法。

(4)可以使用的原料种类不同:有毒有害物质不得作为保健食品原料。

4. 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保健食品(1)首先要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保健食品。

一般来说,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疾病康复期的病人可考虑适当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保健食品,但不同健康状态的人应实用不同功能的保健食品,切忌盲目使用。

(2)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不能治疗疾病,只能调理身体,不能将保健食品作为灵丹妙药。

(3)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4)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5)食用保健食品应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

(6)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第一部分:食品卫生概述食品卫生是指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环节中,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预防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卫生涉及食品的质量、卫生标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等方面。

第二部分:主要食品卫生问题1.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霉菌等会导致食品腐败和食源性疾病。

2.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对人体健康有害。

3.食品中的物理杂质污染:如玻璃碎片、金属碎屑等,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不安全的食品加工和储存:不规范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条件可能导致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

第三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1.保障身体健康:良好的食品卫生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2.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卫生安全事关人们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食品卫生能够提升人们对食品质量的信心,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

第四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1.食品加工及储存问题及解决方法:-选购无公害食品,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食品;-食品加工要采用洗手、防护措施,保证食品的卫生;-合理储存食品,避免食品受潮霉变。

2.食物中毒问题及预防措施:-食用前要加热煮熟,确保食品吃熟煮熟;-避免食品交叉污染,如生熟食品分开存储。

3.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问题及预防措施:-选购有机食品,减少农药残留风险;-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避免过量使用。

4.食品中的重金属问题及预防措施:-选择新鲜食品,减少重金属积累;-避免使用有污染的土壤或水源进行食物种植。

第五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个人防护措施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

2.合理储存和加工食品:避免食品受潮、变质。

4.加热煮熟食物:确保食物吃熟煮熟。

第六部分: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机构和法规1.监管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等。

2.相关法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标准》等。

结语:。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题)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题)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比赛试题及答案(50 题)一、选择题( 20 道)1.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主假如指某些动植物中所含有的一些有毒的天然成分。

这些食品一定经过必定的加工办理才能食用,不然极易惹起食品中毒。

以下必定要烧熟煮透后才能食用的食品是( c)。

A.山药B.花生C.四时豆D.红薯2.缺碘会惹起碘缺少病,因为我国大多半地域存在缺碘状况,所以国家强迫在食盐中加入少许的碘加强剂(如碘酸钾)。

以下对加碘盐摄取描绘错误的选项是( a )。

A.全部人都应当食用加碘盐,碘含量越高越好B.甲亢患者不需食用加碘盐C.碘过度和碘缺少都会惹起健康问题D.非缺碘地域的居民不需要食用加碘盐3. 以下对于鸡蛋的食用方法,正确的选项是(c)。

A.鸡蛋生吃能够获取最正确营养,最好生吃B.开水冲鸡蛋食用最有利于营养汲取C.鸡蛋必定要熟吃D.半生半熟的煎蛋是科学的食用方法。

4.“食品过敏”是指摄取食品时因为食品中的某些成分惹起免疫应答,导致消化系统或浑身性的变态反响。

以下食品成分简单惹起过敏的是(c)。

A.纤维素B.维生素C.蛋白质D.脂肪5.“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要素进入人体惹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以下措施不行用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是(b)。

A.食品储藏时保持干净,生熟分开B.使用冰箱长时间储藏食品C.煮熟食品D.使用安全的水和原资料加工食品6.微波炉加热食品时必定要采用微波炉合用的餐具盛放食品,以下餐具可在微波炉加热的是( c)。

A.不锈钢餐具B.仿瓷(密胺)餐具C.代号为5(聚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D.代号为 6(聚苯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7.不锈钢是在钢铁中加入合金元素制成的,相对于其余金属,不锈钢容器更为牢固、耐锈蚀。

对于不锈钢容器的使用,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

A.不要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B.能够用来煎熬中药C.用强碱性的化学药剂清洗和浸泡D.能够在火上空烧8.有些材质的容器长时间与食品直接接触后,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9)超过保质期限的;(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保健食品科普知识PPT课件

保健食品科普知识PPT课件
保健食品这些特性体现在其标签、说明书上
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
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的内容应当包括: ✓ 产品名称 ✓ 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及含量 ✓ 保健功能 ✓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 ✓ 食用量与食用方法 ✓ 规格 ✓ 保质期 ✓ 贮藏方法 ✓ 注意事项等。
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2018
保健食品科普知识宣传讲座
正确认识保健食品,健康生活每一天
目录
01 正确认识保健食品 02 警惕保健食品骗局 03 如何选购保健食品
这些都不是保健食品!
保健 食品
保健品 传统滋补品(西洋参、燕窝) 保健用品(保健贴、泡脚粉) 普通食品(压片糖果、胶基糖果) 医疗器械(频谱仪、红外治疗仪) 药品(非处方药)
我国现行批准的保健功能仅27项
1. 增强免疫力功能▲ 3. 辅助降血糖功能 5. 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7. 促进排铅功能 9. 辅助降血压功能 11. 促进泌乳功能 13. 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 15. 减肥功能 17. 增加骨密度功能 19. 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21. 祛黄褐斑功能◎ 23. 改善皮肤油份功能◎ 25. 促进消化功能 27. 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常见保健食品营销骗局 以假乱真
骗局六:以普通食品,假冒保健品宣称功能
●以普通食品假冒充当保 健食品,以假乱真。 ●宣称其具有特定的保健 功能。 ●宣称其对疾病有预防、 治疗效果。 纯属违法乱纪的不法行为。
常见保健食品营销骗局 亲情骗局
骗局七:温情攻势,实为洗脑,推销产品
●利用老人家怕孤独,爱听好话的 特点,嘘寒问暖拉家常,诸多关 心摸家底。 ●亲情拜访,送礼上门,获取老人 家的信任。
旋藻、灵芝、灵芝孢子粉、云芝、绞股蓝、川芎、当归、大枣、 黄芪、黄精、淫羊藿、花粉、芡实、大豆、黑豆、黑木耳、羊 肚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板一题目:
普及食药科学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展板二题目:
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共建和谐幸福社会
【版块一】关于蘑菇的四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浅淡的蘑菇没毒。

仅靠颜色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并不可取。

因为野生蘑菇如牛肝菌属、红菇属、鸡油菌属中的很多种类颜色都很鲜艳,却是美味的食用菌;剧毒蘑菇种类最多的鹅膏菌属中的红黄鹅膏,颜色也很艳丽,但同样是美味的食用菌。

而大部分剧毒蘑菇,如鹅膏属中的剧毒种类如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裂皮鹅膏、淡红鹅膏等,还有红菇属中的亚稀褶红菇,其颜色都是纯白色或者灰色,但是这些种类恰恰是我国误食野生蘑菇导致死亡的主要种类。

误区二: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

蘑菇毒素种类繁多,目前已知剧毒蘑菇的毒素并不与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发生反应。

经过实验验证,我国的几种剧毒蘑菇并不会使这些物质变黑。

误区三: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毒。

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和人不一样。

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将其喂养小白鼠,小鼠也不会死。

误区四: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蘑菇的有毒与否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毒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

例如,生长于松树林或者阔叶混交林中的蘑菇大多属于共生菌,牛肝菌、红菇、乳菇、口蘑等大部分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很多有毒蘑菇也是共生菌,如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也都是生长在松树林或者混交林中。

【版块二】误食蘑菇安全小贴示
误食野生蘑菇中毒后需尽早治疗,要尽快进行催吐,洗胃,减少毒素进入血液。

对于食用6小时以后才出现症状的患者,需特别注意极有可能是误食了含有鹅膏毒肽的种类,这类中毒会导致肝肾器官损害。

这类患者需及时转至大医院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解毒剂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

【版块三】健脑食物知多少
大脑营养与智力密切相关。

若想孩子大脑发育得更好,除了核桃之外,家长平时还应注意多给孩子吃以下食物,尽量做到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
A鱼肉(特别是海鱼)
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谷胱苷肽和脑细胞需要的其它胺基酸成分,是健脑佳品。

B鸡蛋
优质蛋白之一,蛋黄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约占15%),能促进脑胶质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增强思维和记忆。

C牛奶
优质蛋白,所含亚麻酸和卵磷脂有助青少年大脑发育。

D黄豆或豆制品(例如豆浆、豆腐等)
含植物蛋白,其中的赖氨酸能助儿童发育长高,卵磷脂参与脑细胞代谢,能提高智商。

E健脑蔬菜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健脑蔬菜是:菠菜、韭菜、小白菜、葱蒜、西红柿、菜椒、芹菜等。

F果仁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对大脑发育和记忆有帮助,因此,除核桃仁外,妈妈还可多给孩子吃腰果、花生、杏仁、松子、开心果等。

【版块四】药酒是药还是酒?饮用药酒需谨慎
1、药酒是药,要对症服用,不能作为酒随便拿来服用。

在饮用药酒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采取不同的量,但是切记不要过量。

即使是滋补类的药酒,如果喝过量的话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可能会出现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心烦燥热,甚至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

2、饮用药酒需注意。

一要科学选用。

不同品种的药酒功效、主治各不相同。

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药酒,如选择有治疗作用的药酒还是滋补作用的药酒,以及选择哪一类滋补作用的药酒等。

二要适当控制饮用量。

通常可根据自身对药酒的耐受能力而酌量饮服。

一般每次饮用量为15~30毫升,最多不超过40毫升。

不宜过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药性剧烈或有毒中药所浸制的药酒,除按医嘱饮服外,每次用量不宜超过10毫升。

3、小心!并不是所有药酒都可以自制!
家庭泡酒更多的是注重保健作用,用于治疗的药酒不主张家里自己泡。

很多人喜欢自己泡药酒,有些还会加入蛇蝎之类的药材,但是一些药材毒性大,自己拿捏不好,且随意搭配中药泡制,配方不合理会使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版块五】先吃饭还是先吃药?送你一份正确服药指南
1、泻药和补药适合空腹服
腹中没有食物即为空腹,饭前1~2小时以前和饭后2~3
小时都属于空腹。

空腹服药最直接的好处是避免食物影响药效,利于药物被吸收和发挥作用。

以下药物通常需要空腹服:泻药,补益类中药,头孢氨苄、诺氟沙星等抗生素。

2、胃动力药需要饭前服
饭前服用的药物,是指在饭前15~30分钟内服用。

某些胃肠道不良反应小、进食后服用会影响其吸收的药物、保护胃粘膜或者促胃肠动力药,建议饭前服。

以下药物需要饭前服: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比利、甲氧氯普安(胃复安)、抑制胃酸的药物奥美拉唑等。

3、大部分药物最好饭后服
饭后服通常是指饭后15~30分钟服药,并非饭后马上吃。

大部分药物都可以在餐后服用,其目的是为了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使药物更好地起效。

以下药物通常需要饭后服:刺激胃肠道的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硫酸亚铁、苯妥英钠、金属卤化物、甲硝唑、多西环素等)以及脂溶性的药物。

4、降糖药和抗真菌药要随餐服
“餐中”或“随餐”服用,指的是在吃饭的同时服用药物。

餐中服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药效,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也有部分是为了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以下药物适合随餐服用:降糖药、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
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如卡维地洛)、某些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缓释片)。

提示:除了饮食,在服药过程中还有其他影响药效的因素,建议服用前咨询医生。

【版块六】保健食品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1、“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2、“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

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3、“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

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

有些活动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4、“权威证明”属虚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5、“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

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版块七】消费提示:鲜牛奶、奶粉和酸奶日常选购有窍门1、常温奶也要识别质量安全
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是超高温瞬时灭菌牛奶(即常温下贮藏的牛奶)。

选购时除了要到合格的大市场选购外,还要看看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标签内容是否齐全,特别注意保质期。

捏一捏包装质感,如有很硬的感觉,可能存在变质情况。

2、怎样鉴定牛奶新鲜不新鲜
新鲜牛奶含有糖类和挥发性脂肪酸,因而略带甜味和清香纯净的奶香味。

将牛奶倒入杯中晃动,奶液易挂壁。

滴一滴牛奶在玻璃上,乳滴呈圆形,不易流散。

煮沸时无凝结和絮状物。

3、注意真假奶粉上当受骗
看包装
合格的奶粉包装上标签印制清晰,应标明产地、厂名、厂址、商标、成分、食用方法等项目。

包装应完好无损,无漏粉现象。

试手感
袋装奶粉,用手捏住奶粉包装袋来回摩擦,真奶粉质地细腻,发出“吱吱”声音。

而假奶粉拌有糖,颗粒粗,发出沙沙流动声。

辨颜色
真奶粉呈天然乳黄色,为干燥粉末,颗粒均匀无结块;假奶粉颜色较白,细看有结晶,或呈漂白色,或有不自然的颜色。

闻气味
打开包装袋,真奶粉有牛奶特有的乳香味。

假奶粉乳香甚微,甚至没有乳香味。

若带有陈腐味、霉味、酸败味、苦涩味或腥味等,表明是劣质或变质奶粉。

尝味道
真奶粉细腻发黏,易粘住牙齿、舌头和上腭部,溶解较慢,且有无糖的甜味。

假奶粉放入口中很快溶解,不粘牙,甜味浓。

4、选购酸奶四注意
要选择规模较大、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好的知名企业的产品。

要仔细看产品包装上的标签,特别是配料表和产品成分表。

认真区分是纯酸奶还是酸牛奶饮料(如调味酸牛奶、果汁酸牛奶等),酸牛奶饮料的蛋白质、脂肪的含量较低,一般都在1.5% 以下,所以选购时要看清产品标签内容。

应仔细品尝,优质的酸奶应具有的酸牛乳特有的气味,无酒精发酵味、霉味和其他不良气味。

选购酸牛奶应少量多次。

因为酸牛奶产品保质期较短,一般少于1个月,且需在2~6℃温度下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