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
何为上呼吸道感染呢

何为上呼吸道感染呢
上呼吸道感染给我们带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影响我们自
身的呼吸,给我们自身的呼吸带来很大的困难,很多人都出现了呼吸不畅的问题,呼吸不畅的问题,如果严重了还可能会给我们自身的生命健康,都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所以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一定要尽快治疗,简述一下何为上呼吸道感染呢吧。
1上呼吸道感染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的总称。
主要分为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和急性咽扁桃体炎。
主要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少数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
2.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
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
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
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何为上呼吸道感染呢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当我们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一定不能忽视,尽快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非常有必要,可以有效的把这种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可以有效的减轻对于我们身体的伤害,多做运动非常有必要。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本词条由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
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常见病因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专家解读预防感冒从不上火开始要多喝水,少吃些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勤洗手… …疾病概况科普文章(6)科普视频基本信息英文名称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就诊科室呼吸内科多发群体老、幼、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常见病因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常见症状主要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病因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
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检查1.血常规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必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病毒分离鉴定、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毒类型。
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上呼吸道感染》课件

使用抗生素滴鼻液,保持鼻腔通畅。
急性中耳炎
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必要时进行鼓膜穿刺。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下呼吸道感染
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心脏疾病
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风湿热
使用抗炎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
并发症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02
预防措施
01
03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 物,避免感冒。
并发症
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等 。
CHAPTER 02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 、表现和变化情况,以及是否 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咳
痰、发热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咽 喉、鼻腔等部位是否有异常, 听诊肺部是否有啰音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痰培养 等检查,以确定病原体类型和 感染程度。
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良好的心态
及时就医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如出现严重症状或持续高热不退,应及时 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CHAPTER 05
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及处 理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并发症类型 急性鼻窦炎
急性中耳炎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下呼吸道感染 心脏疾病
风湿热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轻度咳嗽无需特殊处理,如咳嗽剧烈 ,可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或复 方甘草片等。
抗生素治疗
适应症
如考虑为细菌性感染,如扁桃体 炎、鼻窦炎等,应使用抗生素治
疗。
选择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选择合适的 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或大环内酯类等。
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文章目录*一、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二、上呼吸道感染如何预防*三、上呼吸道感染如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
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细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还有20%~3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
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
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上呼吸道感染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凉受寒,劳累过度,气候突变,以及吸入冷空气、粉尘、刺激性的气体等情况,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生长繁殖,从而导致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如何预防1、避免诱因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
坚决戒烟,限制饮酒,香烟可致气道免疫功能下降,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
烟酒可以使支气管上皮受损,容易刺激呼吸道导致咳嗽。
应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有害粉尘、烟雾和有害气体吸入。
饮食起居调理食物不可太咸,忌油炸、易产气的食物,应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
2、增强体质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同时应进行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等。
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
目前除流感病毒外,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
上呼吸道感染如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病毒引起,轻微上呼吸道感染不需要特别用药。
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特别在感染早期,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反而会引起抗体菌群失调,有利病原体繁殖。
至今没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效药,要让宝宝产生足以对付病毒的一定数量的抗体,这通常需要1—2周时间。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急性鼻窦炎预防与处理
预防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炎症扩 散至鼻窦;保持鼻腔通畅,及时清理 鼻腔分泌物。
处理
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青霉素 类、头孢菌素类为首选药物;局部使 用鼻黏膜收缩剂改善引流。
04 呼吸道症状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空气污浊导致呼吸道 症状加重。
02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 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 。
03
对于鼻塞、流涕严重的 患者,可采取侧卧位, 以保持一侧鼻腔通畅。
04
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 或雾化治疗帮助患者排 痰。
缓解鼻塞、流涕症状技巧
01
及时报告医生
如发现患者病情有变化或 加重趋势,应及时报告医 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解释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的相关知识,消除其恐惧和
焦虑心理。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个 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和护理工作,争取早日康复。
适宜温湿度
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 ,湿度在50%-60%之间 ,以缓解患者呼吸道症状 。
避免烟雾刺激
患者所在环境应避免吸烟 及其他烟雾刺激,以免加 重症状。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呼 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
观察症状变化
注意患者咳嗽、咳痰、鼻 塞、流涕等症状的变化, 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出现。
上呼吸道感染

中度
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发热 、咳嗽等症状,但无严重的并发症。
03
诊断与鉴别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 间、表现及演变过程, 了解既往病史和接触史
。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体温、呼吸、 心率等生命体征,检查 咽喉、鼻腔、肺部等器
官状况。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 病原学检测等实验室检
上呼吸道感染
目 录
• 定义与概述 • 症状与表现 • 诊断与鉴别 • 治疗与护理 • 预防与控制
01
定义与概述
定义
01
定义: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 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 常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 。
02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 染性疾病,具有自限性,但也可 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公共卫生建议
加强监测和预警
建立健全的呼吸道感染监测和预 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强化医疗救治能力
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医 疗救治水平。
促进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呼吸道感染的挑战。
THANK YOU
休息
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减轻症 状。
蒸汽疗法
吸入温热的蒸汽可以缓解鼻塞和喉咙 痛。
传统疗法
如蜂蜜水、姜茶等传统疗法,具有一 定的缓解症状作用。
护理与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睡眠等方 式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感染源
接种疫苗
其他疾病
还需与肺炎、心脏疾病等其他 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
鉴别。
上呼吸道感染名词解释

上呼吸道感染名词解释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URTI)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影响人类上呼吸道的各个部位,包括鼻腔、鼻窦、喉咙和喉头等。
以下是对URTI相关概念的解释。
1. 上呼吸道:人类呼吸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位于鼻腔和喉部以上,包括鼻腔、鼻窦、喉咙、喉头以及相应的血管和神经组织。
2. 感染:感染是指机体被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侵入并繁殖,引发免疫反应的过程。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疾病.3. 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喉咙痛、咳嗽、喉咙痒、声音嘶哑、轻度头痛和发热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一两天内出现,并在一周至十天内逐渐减轻。
4. 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多样,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
细菌也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
5. 传播途径:上呼吸道感染通过飞沫传播,即病原体悬浮在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呼吸时释放到空气中,他人吸入感染。
6. 预防: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有感染症状的人、避免触摸眼睛、口鼻等,同时也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来预防某些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7. 治疗: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自限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休息和适当的自我照顾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对于症状严重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治疗。
总之,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且通常是自限性的疾病,通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治疗症状并避免传播,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03
3. 血清学检测
检测特异性抗体,如IgM、IgG ,帮助判断感染病原体的种类
。
影像学诊断方法
1. X线胸片:常规拍摄正侧位胸片,观察 肺部有无病变、炎症渗出等。
3. 超声检查:适用于儿童或不宜接受放 射线检查的患者,观察肺部和纵隔病变
。
2. CT扫描:对于复杂病例或疑似并发症 的患者,CT扫描能更详细地评估肺部情 况。
心肌营养药等。
04
预防与康复指导
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适度运动,保持心 情愉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
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物 品后,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避免接触病原体
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尤其要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接触已 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在 密闭环境下,有助于降低病原体在 室内传播的风险。
康复期患者的日常护理
01
02
03
保暖
康复期患者要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 污浊,有助于康复。
充足休息
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 间,有助于身体恢复。
康复期患者的营养与锻炼指导
发病率与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极为常见的 疾病,发病率高,特别是在季节 变化、气温波动大时更易发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飞沫、接触 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 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常分类有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和急性咽扁桃体炎等。
通常急骤起病,以发热畏寒、鼻塞喷嚏、咽痒或疼痛、咳嗽、声嘶等为特征。
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
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有一定的传染性。
上感绝大多数不需住院,仅症状较重的急性咽扁桃体炎或急性疱疹性咽峡炎需住院治疗。
【诊断标准】
1、病史:有受凉史,起病急骤,发热畏寒,鼻塞喷嚏,咽痒或疼痛、咳嗽、声音嘶哑,全身肌肉酸痛等。
2、体征:体温可升高,甚至高热,鼻粘膜充血,咽腔充血,咽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咽扁桃体炎时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甚至出现颈部下颌淋巴结肿大疼痛。
3、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伴有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
【纳入标准】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喉炎、急
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等。
年龄在14岁至65岁之间,无严重慢性基础疾病。
2、无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排除标准】
1、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出现异常改变,心电图和心肌酶学异常,肺功能异常。
2、发热持续一周,上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又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疾病。
3、痰或血细菌培养有其他细菌生长或培养出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治疗常规】
1、对症治疗:高热症状突出应多饮水、卧床休息。
急性咳嗽、鼻后滴流和咽干应用伪麻黄碱,发热时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2、抗细菌药物治疗:急性咽扁桃体炎或有其他感染证据,可选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
症状较重者可静脉用药。
3、抗病毒治疗:伴有发热,免疫功能低下早期病人可选用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
4、中药治疗:抗病毒清热解毒中药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5--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5%,病死率0
河南省按病种付费治疗临床路径指南(10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