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既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特点。

从法学的观点来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系统地概述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课程,涵盖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整个学科领域各主要门类或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

2、专业培养目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应明确以下培养目标:1)、学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与方法。

对中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发展过程、演进规律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与了解;把握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凋查与野外考察能力。

2)、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属于边缘学科,既应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亦需具备一定的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及伦理科学素养;应注意拓宽知识面,并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贯通;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思维、研究能力。

3)、有较强的专业外语运用能力。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治学态度。

5)、身体健康。

3、专业方向01环境法基本理论02环境法基本制度03国际环境法04环境侵权法05可持续发展法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19法律综合考试(法理学、民法学、宪法学)④848环境法学基本理论(注:各个学校的专业目录、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福州大学为例)二、就业方向和前景1、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咨询等法律工作,还可到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工作。

2、就业前景: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进行研究,不仅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以及法理学、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和刑法等法学学科,而且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以及环境伦理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

环境资源法学

环境资源法学
第一章 环境法总论
环境与环境保护 环境法与环境法学 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与环境法律关系 环境法的体系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3
第一章 环境法总论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的概念
什么是环境?
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常用的词汇,诸如 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语言环境、投资环境等。
科学技术性。环境法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 为依据,规定大量超出一般生活常识的科学技术性内容。
社会性。环境法的立法宗旨是维护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整 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而这个社会的范围也不以行政区划甚 至国家为界限。
国际关联性。一国的环境法在法律措施选择、技术标准、 保护强度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环境法保持同步。国际间大 量使用国际条约规定国家在环境保护上的国际义务。这与 环境的整体性有关。
• 蔡守秋:《调整论-环境资源法学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徐祥民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徐祥民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 王灿发主编:环境与自然资源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年版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2
第一章 环境法总论
《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 “既满 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 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除了发展这个总概念之外,有两个基本的要素: 一个是需要 另一个是限制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11
第一章 环境法总论
第二节 环境法与环境法学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962 环境工程基础B》考研大纲_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962 环境工程基础B》考研大纲_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962环境工程基础B》考研大纲一、考试性质《环境工程基础B》是中国海洋大学为招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及掌握普通化学关于物质结构基础、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水溶液化学原理、元素及其性质等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考察学生对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计算,能够运用环境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环境工程问题,从而能够灵活运用环境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环境工程的科学研究;或要求考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具备地质现象及问题观察、描述和分析的基本能力,形成具有时空演变的辩证思维方法,可以从事环境地质工程方向的科学研究。

三、考试形式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本考试由两部分构成,普通化学部分内容为必做题目,满分90分;普通地质学或环境微生物学部分为选做部分,此部分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作答,满分60分。

(一)普通化学部分:满分9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问答题。

(二)普通地质学部分:满分60分,包括概念题20分,简答题20分,分析、论述题20分(三)环境微生物学部分:满分60分,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

四、考试内容普通化学部分:(一)化学热力学基础系统、相、环境、状态函数、热、功、焓等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定律、盖斯定律、反应热、焓变、生成焓,标准生成焓的含义及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写法。

(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熵、焓变、吉布斯函数变的含义,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反应自发性和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化学平衡概念、标准平衡常数意义、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的概念,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阿仑尼乌斯公式。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复试录取细则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复试录取细则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复试录取细则一、组织领导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学院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管理及监督,指导各学科(专业)复试小组进行相应考核工作;院长是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院的招生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各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具体实施专业课笔试、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

二、各专业(方向)招生计划表1环科院各专业招生计划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一志愿拟录取调剂拟录取081401岩土工程11083001环境科学246083002环境工程650830Z1环境地质工程40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462419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联合培养)015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备注:学院根据复试情况,在本单位计划指标内可能对各专业招生指标进行适当调整,本表不包含单独考试计划。

三、复试方式与内容1、复试方式:包括专业科目笔试(闭卷答题方式)、专业综合面试(含综合素质考核)、外国语面试。

另外,心理素质测试、思想品德考核笔试、体检等事项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进行。

2、专业科目笔试:按照《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各招生专业所列出的复试笔试科目,笔试内容按照《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考生选择报考专业相应的复试科目,参加专业科目笔试的闭卷考试。

3、专业综合面试:学院按照专业成立每组不少于5人的专业综合面试小组,对进入复试的考生进行专业综合面试。

专业综合面试内容由面试小组各成员现场口头提出,考生回答。

根据专业特点,面试小组考虑是否加入实践(实验)能力考核内容。

面试小组成员以百分制现场独立给出考生成绩,此环节评定成绩取各面试小组成员给出成绩的平均值。

专业综合面试中,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社会实践能力(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外国语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外国语学院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014 外国语学院
目 录
初试考试大纲........................................................ 1 211 翻译硕士英语 ................................................ 1 213 翻译硕士日语 ................................................ 2 216 翻译硕士朝鲜语 .............................................. 4 240 英语 ........................................................ 5 241 日语 A....................................................... 7 242 法语 ........................................................ 8 243 德语 ........................................................ 9 357 英语翻译基础 ............................................... 11 359 日语翻译基础 ............................................... 12 362 朝鲜语翻译基础 ............................................. 13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 14 620 基础英语 ................................................... 15 621 基础法语 ................................................... 16 623 基础日语 ................................................... 17 624 基础韩国语 ................................................. 18 881 综合法语 ................................................... 19 883 综合日语 ................................................... 20 884 综合韩国语 ................................................. 21 963 综合英语 A.................................................. 23 复试考试大纲....................................................... 24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24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法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法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法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一、考试性质《法学基础理论》是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的考试课程之一。

二、考试目标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基础理论及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利用上述学科的基本知识分析、思考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其思考深度。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对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基础理论与制度规定的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用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基础理论与制度规定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运用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基础理论与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30-40%,简答30-40%,论述及/或案例分析30-40%。

四、考试内容1、法理学(约30%)(1)法的定义、特征与本质(2)法的形式、法的效力以及法的分类(3)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4)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5)法律关系(6)法律行为与法律责任(7)法的制定、实施与法律监督(8)法律方法与法律程序(9)法的起源与发展(10)法的价值与作用(11)法治与法治国家(12)法制现代化与法律全球化(13)法律文化的类型与传统(14)法律意识(15)法与经济、政治、道德、科学技术(16)法律职业的内涵与法律职业能力2、民法学(约35%)民法总论部分包括:(1)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

(2)民法的基本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

(4)民事主体。

(5)民事法律行为。

(6)代理。

(7)诉讼时效与期限。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物权法部分包括:(1)物权的概念与特征;物权的分类;物权的客体;物权的效力;物权与债权的区分。

(2)物权法的概念、性质与调整对象;物权法的功能与意义;物权法基本原则。

(3)物权的变动。

(4)物权的民法保护。

(5)所有权制度。

(6)用益物权。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普通生态学》考研大纲_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普通生态学》考研大纲_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普通生态学》考研大纲
1、绪论
(1)生态学定义
(2)生态学研究对象
(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5)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2、有机体与环境
(1)生态因子概念及其分类
(2)环境因子(温度、水、光照、溶解盐类、溶解气体等)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利比希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性定律
3、种群生态学
(1)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2)种群的结构及增长模型
(3)物种遗传变异和选择
(4)物种形成
(5)生物的生态对策
(6)种内关系
(7)种群的动态及其调节
4、群落生态学
(1)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
(2)群落的结构及动态
(3)种间关系及其特征
(4)生物群落的演替
5、生态系统生态学
(1)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3)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6、应用生态学
(1)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2)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3)生物多样性与保育
(4)水域的富营养化和赤潮
(5)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五、是否需要计算器
否。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新版中国海洋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国海洋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中国海洋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08)地理信息系统(808)地理信息系统参考书目:胡鹏《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我从开始准备考试起每天要背单词,不要一直往后背,可以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然后再往下走。

我买的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这本书我觉得好的一点是,每一页底下都有这一页的单词回顾,方便第二天复习,我大概每天背两个单元。

如果开始备考的早的话真题可以先放一放,因为数量比较少很宝贵,可以先阅读模拟题或者经济学人之类,不用做题,每天认真阅读两篇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的考试课程。

二、考察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法学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实务以及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学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原理、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实务、中国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论与制度规定的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
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论和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及简答30%,论述题及案例分析70%。

四、考试内容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原理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起源与发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与特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历史发展。

2、环境保护的涵义
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主体与环境保护的义务。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及特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内部结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边界及与其他法学学科的关系。

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指导思想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从公害对策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环境法制建
设的基本要求。

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方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整方法的发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方法体系及其构成。

(二)中国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
1、环境资源规划制度
国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自然资源规划;环境保护区域规划和事务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关系。

2、环境预防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与环境法相关原则制度的关系;三同时制度。

3、环境规制制度
环境标准制度;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中的许可制度;环境监察制度;环境监测主体与中国环境监测管理体制;限期治理、淘汰制度。

4、环境经济制度
环境税制发展,中国环境税制;排污权交易制度;补贴制度;押金制度。

5、环境引导制度
环境行政契约、环境行政指导和环境行政奖励;促进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信息收集、处理、公开制度;环境标志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环境教育制度。

6、环境救治制度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生态修复制度;自然保护区制度。

(三)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实务
1、环境诉讼
环境民事诉讼;环境行政诉讼;环境刑事诉讼;环境公益诉讼。

2、污染防治法
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污染防治法体系;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实践;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律实践。

3、资源保护法
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中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自然资源产权保护法律实践;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法律实践。

4、环境退化防治法
环境退化防治法及其出发点;中国环境退化防治法律体系;环境退化防治法律实践;环境退化区域综合防治体系实践。

5、生态保护法
生态保护法及其产生、发展;中国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生态保护法律实践。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