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史入门基础02
西方艺术史美术资料

美术课程资料一.古希腊艺术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 公元前146年)。
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
爱琴海中最大的岛是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化发源地。
“亚什”是“日出之地”的意思,即东方;“欧列伯”是“日没之地”的意思,即西方。
亚细亚洲和欧罗巴洲的名称,由此转化而来。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希腊艺术风格希腊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爱琴文化时期是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前奏和序曲,除此外可分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此外,希腊艺术包含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风格和特点。
1.古希腊雕塑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2.古希腊建筑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但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期,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这是因为它的艺术的完美所致。
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形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
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据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
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
西方艺术简史(完整版)

西方艺术简史(完整版)一、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注:公元476年是西罗马灭亡的时间,从这之后,欧洲开始进入了黑暗中世纪,一直到东罗马灭亡,文艺复兴开始。
)原始艺术是指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古埃及艺术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
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
古埃及艺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术。
其特点是: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
现遗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画。
埃及艺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公元前3000-前331年出现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即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的美术。
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
其特点是:各种艺术风格互相渗杂,多种渊源汇集,造型艺术绚丽多彩。
传世艺术品有圆雕、浮雕、陶器、乐器和贵金属工艺品,以及巨大的神庙和宫殿遗址。
希腊艺术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纪希腊及其附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美术,广义上包括爱琴艺术。
公元前5-前4世纪,是希腊艺术的全盛时期,产生了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里托斯、斯科帕斯、普拉克西特列斯等艺术家和帕提侬神庙、宙斯祭坛等建筑艺术。
其雕刻具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典雅优美的造型,被尊崇为造型艺术的典范。
罗马艺术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美术。
继承希腊艺术成就,融会欧洲、北非、西亚美术的地方因素,创造了大量的美术作品。
其内容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刻画人物强调个性。
西方艺术史基本脉络.

西方艺术史脉络1、分期:埃及美术、希腊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2、艺术中心随经济中心的演变而转移:希腊、亚平宁半岛、弗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巴黎、纽约埃及美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以前的埃及美术。
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了史前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
埃及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关系。
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恒的,死者是可复活的。
相应地,陵墓作为人的永久住宅,它的修建和装饰,也受到重视。
这些原因导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的产生。
埃及美术的一般特点是:建筑宏伟壮观;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表现方法遵守正面律;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
希腊美术:希腊美术发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文明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占领希腊各地,希腊艺术按照时间可以如下分期: 1.爱琴文化时期、2.荷马时期、 3.古风时期、4.古典时期、 5.希腊化时期。
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
希腊美术最重要的方式是神殿等建筑、雕刻和少量壁画。
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罗马美术: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
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
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等。
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会的合法地位。
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
西方艺术史

西方艺术史●当一座神庙由一囤立柱围绕四周时,称为“立柱式”。
当立柱排列成好几行时,称为“多柱式”。
●“多利亚式”在希腊大陆上传播“伊奥尼亚式”在各个岛屿上和小亚细亚沿岸发展。
多利亚神庙非常厚重、体积适中伊奥尼亚式给人以修长的外表,有意地强调装饰成分●公元前447年开始建造的巴底农神庙标志着这一古典建筑的顶峰。
由于采用了独具特点的解决办法,将多利亚式与伊奥尼亚式的大量成分混在一起,它成为该世纪后半叶一切建筑创造的典范。
●建筑家们冲破了古风时期样式的束缚,赋予雕像以最大限度的生活气息:动态。
代表雕刻家:米隆、波留克列特斯、菲底亚斯。
米隆:《掷铁饼者》波留克列特斯:《束发的运动员》《荷矛者》菲底亚斯:巴底农神庙檐壁饰带。
在极有个性的极浅的浮雕上,他通过均衡稳定的构图和沉着冷静的运动感表达出最理想、最神圣的希腊精神。
●科林斯式成为在建筑物中出现的第三种样式,型式的混合在这时变得日益频繁。
希腊化时期大量新城市的出现和民用石材建筑的开始,支配着城市规划建设的仍然是对称和理想的原则。
●雅典巴底农神庙(BC5000)以数学上的严格去对待节奏、和谐概念同赋予希腊建筑以非凡气魄的极端精美结合在一处。
巴底农代表了古典艺术最高成就之一,简洁明确的蓬勃生气、庄严肃穆与丰富想象都在这座神庙上达到完美平衡。
希腊艺术在这里把理性和诗情成功地融为一体,成为世世代代建筑家的楷模。
●早期基督教艺术到了公元4世纪成为帝国的官方艺术。
在罗马陷落之后,东罗马部分便成为新基督教艺术的唯一保证。
由于包围它的和组成它的各种不同文明带来的多种多样的影响,东罗马要创造一种特别的艺术语言。
于是,早期基督教艺术便一步步地便成了拜占庭艺术。
这一转变似乎是在6世纪黎明之时,与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一起进行的。
远远地离开了古代的现实主义,拜占庭艺术在早期基督教艺术美学演变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它浸透了象征主义,确定了直至今日的基督教圣像艺术。
●公元380年,狄奥多西敕令使基督教成为国教。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西方艺术史)

这是《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西方艺术史)》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西方艺 术史)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名作
傅雷
拉斯
美术
波提切利
讲述
雷诺兹
傅雷
艺术史
艺术
先生 莱奥纳多
版画
格勒兹与 狄德罗
鲁本斯
伦勃朗
圣方济各
普桑
太罗
内容摘要
本书由傅雷先生编著,通过二十余位西方美术大家的作品与生平,讲述自文艺复兴始至十八、十九世纪五百 年间的西方美术变迁史。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书中所列,最久远的,如乔托多那太罗们,也已辞世七百年有 余。凭借雕塑、油画等载体,这些人类文明的珍宝得以在时间长河里流转,直至今日。也得益于自乔尔乔瓦萨里 作为艺术史家的首次工作,包括本书作者傅雷先生,融汇历史、哲学、社会、音乐等方面的精彩讲述,使今人能 够窥探到艺术的一角。对于普通个体,很难说清读艺术对于自己的现世生活有何种实质的影响。如神秘深邃的腰 乐队所唱:艺术仍然是国家里,最普遍的那一种便秘。但亲爱的朋友,读一读艺术吧,艺术并非高高在上被自负 者牢牢垄断,艺术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最重要的,欣赏艺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读书笔记
怀念傅雷老师,作者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和思想大家对画作的解析。
和《大家小书》里面那本是一样的,但配图精美,看起来很舒服,和文章相得益彰。
画的确是赏心悦目,书倒是写的一般,大部分章节不是很流畅的感觉,排版更是头疼,总是要翻好几页找对 应的插图。
西方艺术史

西方艺术史1.埃及建筑的另一大类型——神庙在新王国时达到尽善尽美。
在圣中之圣处安置了雕像,神将进入其中,就像在凯尔奈克和卢克索那样。
这些庙宇的外表均庞大威严。
凯尔奈克阿蒙——瑞神庙的多柱式大厅有103米长,52米宽,234根立柱支撑着23米高的屋顶。
围绕庙宇的神圣范围除了神殿之外,还包括与祭拜和教会日常活动有关的所有附属房屋。
最重要的神庙往往由于每位法老都要增添新的多柱式大厅,院子和塔门而失去原来的整体感。
2.从佛教庙宇到基督教教堂,在各种宗教的神圣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对于世界观的提示,它是通过分配建筑平面和建筑体积来做到这一点的。
3.希腊设计的建筑是为了从外部观看的,事实上,人们也是聚集在神庙前面的祭坛周围,观看献祭仪式的。
罗马人则相反,用他们的万神庙创造了一个内部环境,信徒们在殿内聚会,通过与外部世界的隔绝来和上天神心灵相通。
后来,基督教的建筑也采用了这种内部空间的新概念。
4.拜占庭帝国的诞生:公元330年,考虑到君士坦丁堡特别有利的形势——它是从黑海带爱情海的通道,而且又占据着对于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的关键位置,君士坦丁皇帝把他的新首都选在了这里。
于是它成了三中伟大文明:希腊、罗马和东方的相会点,一个极为丰产和独具特色的文化熔炉。
5.在装饰内容中禁止表现人物也使得书法倍受青睐,不论是在建筑物的内部还是外部,用古阿拉伯文字书写的古兰经语录带都发展起来。
在伊斯兰世界,文字带有神圣的特点。
6.如果认为中世纪完全忘却了对古代的继承,那将是一种谬误。
恰恰相反,它曾通过修道院中修士的临摹,试图把古人的知识保存下来,并且还尝试过复辟西罗马帝国和长久地坚持它的艺术形式。
7.什么是人文主义?尽管古代令人心驰神往,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对于它的尊崇并非无穷无尽。
从那时起,科学已经获得了般的巨大进步,而且人文主义者也完全意识到决不能一层不变的复活过去。
他们拒绝奴隶般的摹仿古代,但他们愿意去理解它,从中汲取灵感,从而向它看齐,并且甚至可能超越它的水平。
如何掌握西方艺术史

如何掌握西方艺术史西方艺术史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领域。
掌握西方艺术史不仅需要对各个时期、流派和艺术家有深刻的了解,还需要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的背景。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掌握西方艺术史。
一、建立基础知识了解西方艺术史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
首先应该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的不同时期,包括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现代主义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等。
建立基础知识可以从阅读各种综合性的书籍和资料入手,但不要局限于课本和教材。
二、深入研究细节建立基础知识后,应该深入研究每个时期和流派的艺术,包括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
对于一些重要的艺术家,还应该了解他们对于当时艺术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可以从参观艺术博物馆和画廊入手,同时可以通过阅读艺术评论和专题杂志来了解当前艺术界的风向和趋势。
三、跨学科学习西方艺术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哲学、文学、宗教、政治等领域有密切关系。
因此,若想掌握西方艺术史,还需要跨学科学习。
比如,学习与文艺复兴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当时的哲学思潮和宗教信仰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四、参与学术讨论参与学术讨论能够帮助增加知识储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可以参与本地的艺术协会和学术团体,也可以通过在线论坛和社交网络参与讨论。
另外,应该定期参加展览和学术会议,以拓宽视野和与专家学者交流。
五、了解当代艺术西方艺术史是一个持续演化的领域。
因此,若想完整地掌握西方艺术史,还需要了解当代艺术。
与以往不同,当代艺术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具有更高的表现自由度和独特的艺术观念。
了解当代艺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当今西方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综上所述,想要掌握西方艺术史,需要建立基础知识,深入研究每个时期和流派的艺术,跨学科学习,参与学术讨论,了解当代艺术等方面。
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需要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兴趣。
希望本文可以对有志于掌握西方艺术史的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西方艺术史学史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魅力。作者 通过对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潮的详细介绍,让我对西方艺术 史学的演进历程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同时,书中还对一些重要的艺术史学理论 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让我对艺术史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的关键点和引人入胜的内容也非常多。例如,书中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文主义思想以及其对西方艺术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书中还对一些 被忽视的艺术流派,如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这些内 容让我对西方艺术史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目录分析
《西方艺术史学史》是一本全面介绍西方艺术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通过对 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西方艺术史学的发展脉络、重要流派及研究方法。 本书将对该书的目录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和 主题。
《西方艺术史学史》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引言、中世纪艺术史学、文 艺复兴艺术史学、19世纪和20世纪艺术史学以及结论。通过观察目录,我们可以 看出这本书主要围绕着西方艺术史学的发展阶段展开,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章节 进行详细阐述。同时,书籍按时间顺序进行组织,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 西方艺术史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艺术史学史》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对于学习西方艺术史学的读 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西方艺术史学史》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内容摘要
在具体内容上,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艺术史学。这一时期,艺术史学还没有完全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但它已经开 始探讨艺术作品的美学意义和历史价值。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对艺术和美学 的研究奠定了西方艺术史学的基础。 中世纪的艺术史学。在中世纪时期,宗教成为了社会的主导力量,因此宗教艺术成为了这一时期 艺术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中世纪的艺术史学也开始探讨艺术的本质和作用,以及如何通 过艺术来传达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史学。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典文化传统,同时艺术家也开 始寻求自我表达和创新。这一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 艺术理论家和历史学家。例如莱昂·富尔凯的《艺术家的手册》等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主义分析
对沃尔夫林的批评: “线条的-图绘的”概念与李格尔的“触觉的-视觉的”概念不 一样,是非历史的,带有更多的类型学色彩 牺牲了社会文化背景和作品的题材意义,也使艺术创造 的主体缺席
形式主义分析
罗杰 · 弗莱( Roger Fry , 1866-1934) 早年毕业于剑桥国王学院, 学习自然科学 20世纪前三十年英国最活 跃的艺术批评家
沃尔夫林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受到当代美学、心理学理论,尤其是新康德主义和移 情论的影响 将费德勒等人的理论系统化、概念化,整理出一套风 格术语
形式主义分析
沃尔夫林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886 年,博士论文《建筑心理学导论》( Prolegomena zu einer Psychologie der Architektur)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建筑体验 建立了建筑功能与结构与人的生理与心理对应关系
形式主义分析
亨利·福西永(Henri Focillon,1881-1943)
法国形式研究的里程碑式人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成为里昂大学现代艺术史 教授和艺术博物馆馆长、巴黎 大学教授、艺术与中世纪研究 所教授、法兰西学院艺术史教 授、耶鲁大学教授、华盛顿特 区顿巴敦橡树园拜占庭研究中 心的第一位资深学者
形式主义分析
形式主义分析
沃尔夫林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899 年,《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导论》( Die klassische Kunst, eine Einfühlung in die italienische Renaissance),题献给布克哈特 布克哈特将艺术史看作是文明的组成部分; 沃尔夫林认为艺术史不仅仅是文明史的图解,它有自 身发展的历史 “没有艺术家名字的艺术史”
形式主义分析
福西永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综合了丰富多样的材料以探讨艺术中形式的性质,发展了 希尔德布兰德、沃尔夫林和李格尔的形式理论 通过艺术家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手法等因素来研究艺术形 式,并据以解释艺术风格的演化
形式主义分析
福西永的其他著作:
1904年,《非洲的拉丁铭文》(Inscriptions latines d’Afrique) 1914年,《葛饰北斋》(Hokusai) 1921年,《佛教艺术》(L’Art Bouddique) 1927-1928年,《19世纪绘画》(La Peinture au XIXe siècle) 1938年,《西方艺术》(Art d’Occident)
图像志的法国学派
马勒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898年,《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L’Art religieux du XIIIe siècle en France) 中世纪艺术中的每一种形式都是某种观念的容器 法国的图像志学派将基督教图像志系统化
瓦尔堡的图像学
阿 比 · 瓦 尔 堡 ( A b y Warburg,1866-1929) 出身富裕的犹太家庭,早 年受莱辛的影响进入艺术 史领域 建立私人的瓦尔堡图书馆
瓦尔堡的图像学
艾尔温·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 弗莱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1921年进入新建的汉堡大 学,创立该校的艺术史系 全面阐释瓦尔堡图像学的 第一位学者
瓦尔堡的图像学
潘诺夫斯基的主要著作: 1915年,《造型艺术中的风格问题》(“Das Problem des Stils in der bildenden Kunst”) 《艺术意志的概念》(1920)、《作为风格史反映的人 体比例理论的历史》( 1921 )、《作为象征形式的透 视》( 1924-1925 )、《论艺术史与美术理论的关系》 (1925)等 1924年,《理念》(Idea)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约1485年 板面蛋彩画,172.5×278.5厘米,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瓦尔堡的图像学
瓦尔堡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912年,第十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罗马,宣读论文《费拉拉 斯基法诺亚宫中的意大利艺术与国际星相学》 (“Italienische Kunst und intemationale Astrologie im Palazzo Schifanoja zu Ferrara”) 艾布·麦尔舍尔(Alb Umazar)的《占星学入门》 (Introductorium maius) 希腊诸神转换成星相恶魔的形式在艺术中保存了下来
形式主义分析
沃尔夫林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899年,《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导论》 第一部分-历史的叙述; 第二部分-对盛期文艺复兴的解释 新的理想/新的气质 新型的美 新的绘画形式
形式主义分析
沃尔夫林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899年,《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导论》 新的绘画形式分为四个方面: 一、平静、开阔、体量和尺度 二、单纯性和清晰性 三、复杂性 四、统一性与必然性
瓦尔堡的图像学
瓦尔堡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891年,“桑德罗·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 《春》”(Sandro Botticellis “Geburt der Venus” und “Primavera”) “情念形式”(pathos formel/pathos formula)
波提切利:《春》,约1482年,板面油画,203×314厘米,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图像志的兴起与历史
瓦萨里:《论画》(Ragionamenti),1588年 贝洛里:《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 温克尔曼:《专为艺术而作的寓意形象试探》(Versuch einer Allegorie, besonders für die Kunst),1766年
图像志的法国学派
埃米尔·马勒(Émile Mâle,1862-1954) 早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 学院 后进入索邦神学院成为教 授
鲁本斯:圣母升天, 约1620年 布面油画, 458×297厘米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安德烈·德尔·萨尔托:圣母升天,1526-29年 板面油画,236×205厘米 佛罗伦萨皮蒂宫帕拉提画廊
鲁本斯:圣母升天,约1637年 布面油画, 501×351厘米 维也纳利希滕斯坦博物馆
形式主义分析
对沃尔夫林的批评: “不作历史的思考……向前越过乔托追溯到罗马式,向后 从印象主义延续到现代艺术,沃尔夫林的‘基本概念’便失 去了纯关联的意义。沃尔夫林的范畴对描述所有尚未成 为自然主义的前古典艺术是没有用处的,同样,对描述 所有不再是自然主义的后古典艺术也是没有用处的。” ——巴塞尔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施密特(Georg Schmidt, 1896-1965)
形式主义分析
沃尔夫林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888 年,《文艺复兴与巴洛克》( Renaissance und Barock) 研究风格的变迁 巴洛克建筑是盛期文艺复兴建筑朝涂绘性 ( painterliness )、宏伟性( grandeur )、团块性 ( massiveness )和运动感( movement )方向的转 变
莱奥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约1495-1498年,壁面油胶混合材料绘画,4.6×8.8米, 米兰感恩圣母修道院
丁托列托:《最后的晚餐》,1594年,布面油画,3.7×5.7米,威尼斯庄严圣乔治教堂
意大利
雕塑
佩鲁吉诺:圣母升天,约1506年 板面油画,333×218厘米 佛罗伦萨圣母领报大教堂
乔瓦尼·贝里尼 圣母子 约1455年 板面蛋彩画 72×46 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形式主义分析
沃尔夫林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905 年,《阿尔布雷希特 · 丢勒的艺术》( Die Kunst Albrecht Durers) 1915年,《艺术史的基本概念》(Kunst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 1931年,《意大利艺术与德意志艺术的形式感》(Italien und das Deutsche Formgefühl) 1941年,《艺术史沉思录》(Gedanken zur Kunstgeschitchte)
福西永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918 年,《乔瓦尼 - 巴蒂斯塔 · 皮拉内西》( GiovanniBattista Piranesi) 1930年,《版画大师》(Maîtres de l’estampe) 1934年,《形式的生命》(Vie des formes) 1939年,《手的赞歌》(L’éloge de la main)
瓦尔堡的图像学
潘诺夫斯基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939年,《图像学研究》(Studies in Iconology) 区分了Iconography与Iconology 将图像学定义为 “ 艺术史的一个分支,它关心的是艺术 品的主题事件或意义”
瓦尔堡的图像学
潘诺夫斯基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1939年,《图像学研究》(Studies in Iconology) 将图像学的方法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前图像志描述”(pre-iconographical description) 第二个层次是“图像志分析”(iconographical analysis) 第三个层次是“图像学解释”(icon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图像志与图像学
图像志的兴起与历史
瓦莱里亚诺(Pierio Valeriano,1477-1558):《符号大全》 (Hieroglyphica),1556年 里帕(Cesare Ripa,约1560-约1623):《图像学》 (Iconologia),1593年,1603年重版,收入一千多幅图像和 七百多个概念,描述和规定了寓意形象的表现形式 尼德兰作家莫兰勒斯(Joannes Molanus,1533-1585):《宗 教图画与图像大全》(De picturis et imaginibus sacris fiber unus),1570年
形式主义分析
弗莱的主要著作:
1899年,《乔瓦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 1905年,编辑出版雷诺兹的《讲演集》 1910年,伦敦格拉夫顿美术馆组织了“马奈与后印象派展览” 1920年,论文集《视觉与赋形》(Vision and Design) 1926年,论文集《变形》(Tranformations) 1927年,《塞尚》(Cézanne) 1939年,《弗莱最后的演讲》(Fry's Last Le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