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人体的关系

合集下载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五 肾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五 肾

传统中医知识五脏之五肾肾位于腰部,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说:“腰者,肾之府。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肾主纳气。

其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是: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

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1)肾的生理特性肾的生理特性,主要有两个方面:1、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

在五脏之中,肾的位置最下,而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蓄阴精,又主命火。

肾精宜藏,最忌耗泄损伤,命火宜潜于水中,不宜升腾。

所以,在古代,以潜藏蛰伏之意比喻肾的生理特性。

正是由于肾的封藏固摄作用,使体内精微物质得以保留,元阴元阳得以闭藏,人的生命力才能旺盛,身体才能健康。

若肾有病变,使肾的封藏、固摄机能失职,就会引起阴精过度耗损妄泄病症,表现为遗精、带下、滑胎、尿浊、尿甜等。

2、肾与冬气相通应。

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而冬季阴气最盛,故肾与冬气相通应。

表现在病理方面,肾的病变,在自然界之气的滋助下,在冬季易于好转,病人的自我感觉亦较为舒服些。

当然冬季气候变化过于剧烈,对肾也容易产生损害作用。

(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精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之一。

在中医学理论中,精的运用甚为广泛,归纳起来,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也就是说,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均是由精这种物质构成,先有了精,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胚胎的发育,生命的产生。

故《灵枢》说:"人始生,先成精。

"二是指精为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即是说,人出生后,由幼年、青年到壮年、老年,都不断地消耗精微物质,"精"即是对这些精微物质、营养成分的概括。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中医理论揭秘补肾与免疫力的关系

中医理论揭秘补肾与免疫力的关系

中医理论揭秘补肾与免疫力的关系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免疫力与肾脏健康密切相关。

肾脏在中医中被称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之一。

而免疫力则是人体自身抵御外来病菌和病毒入侵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揭秘中医补肾与免疫力的关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养生知识。

第一章:肾脏在中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医体系中,肾脏被视为人体的“先天之本”和“根基之源”,它具有主持生殖、生长发育、水液代谢、骨髓生血等重要功能。

肾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独立系统,与人体其他脏腑相互依存、相互协调。

第二章:肾虚与免疫力的关系中医认为,肾虚是身体失衡的一种表现,而免疫力的低下往往源于肾虚。

肾虚会导致人体的阳气不足,使得免疫功能受到破坏,人体对外来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下降。

因此,正确认识和补充肾脏的精气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第三章:中医补肾方法提升免疫力中医通过调理肾脏来提升免疫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饮食、药物和运动等方面入手。

在饮食方面,人们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具有滋补肾气的食材,如黑豆、黑芝麻、核桃等。

同时,一些中药如人参、黄芪等也有明显的补肾作用,可以辅助提高免疫力。

另外,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提升肾脏功能。

第四章:维持肾脏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饮食和药物,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维持肾脏健康和提升免疫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应该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利于肾脏的行为,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心态。

此外,多喝水、适量排尿也是维持肾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结语:中医理论揭示了补肾与免疫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肾脏作为人体先天之本,与免疫力密不可分。

通过合理的饮食、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可以提升肾脏健康,从而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

这篇文章从肾脏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入手,阐述了肾虚与免疫力的关系,并介绍了中医补肾方法和维持肾脏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本文的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补肾与免疫力的关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肾的生理功能及与人体的关系

肾的生理功能及与人体的关系

肾的生理功能及与人体的关系一肾藏精:主人体生长发育生殖。

二肾主水:调节全身水液代谢。

三主纳气:调控肺吸入的新鲜空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1 肾主骨生髓(骨髓和脑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主管运动功能。

但必须由骨髓来冲养。

2 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依赖肾精的冲养。

3 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肾精生血,血能生发。

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耳朵,听觉器官,与肾精盛衰有直关系,肾精可以生脑髓,脑髓营养充足听力正常。

二阴:大小便和生殖器官,控制排便排尿和生育情况。

肾气调控膀胱开合,控制小便,肾精滋润肠道防止便秘。

肾精主生殖主管性功能。

皇帝内经之男8女7的奥秘♦黄帝内经说:男子8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合故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衰。

八八齿发,去天癸,竭故无子。

♦女子7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下故有子。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七七任脉虚,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无子。

♦天癸:天癸在男主精,在女主月经》。

肾虚的表现♦性冷淡♦性功能低下(阳痿早泄)♦阴囊潮湿♦尿频、尿急、小便清长♦记忆力减退甚至老年痴呆♦不耐疲劳,乏力气短盗汗自汗♦失眠、食欲不振♦骨质疏松易骨折关节烦痛腰膝酸软♦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耳鸣耳聋♦牙齿松动等♦便秘肾精虚·前列腺让你没了尊严♦肾精虚:让你有苦难言的前列腺。

♦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等待,尿血,甚至尿闭,头晕,腰膝酸痛,小腹胀痛等。

♦原因:肾精亏虚,败精淤血阻塞精窍所致。

♦前列腺增生严重会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生。

♦前列腺获奖感言: 少喝水, 少听声, 尿了裤子可不中, 出门必须侦查好, 没了厕所就发蒙, 坐车不敢坐, 中途不给停, 感觉来了憋不住, 尿了裤子难为情, 人上岁数不好过, 只有想法没功能, 好汉不提当年勇, 老了还做侦查兵。

肾虚让你肾的胰岛素没了家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的病例应用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的病例应用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的病例应用1.引言1.1 概述文章概述部分(1.1)在中医理论中,肾被视为脏腑中的主蛰之本,精华所在。

肾脏承载着人体发育生长、繁衍后代、生命力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肾的健康与人体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恶化,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而肾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着重介绍肾脏疾病的封藏之本——精液的应用。

精液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人体精气之源、生殖力之本。

通过精液的运用,可以达到调整肾脏功能、促进肾脏健康的效果。

文章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了有关肾脏和精液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以及肾脏疾病的常见病例。

随后,将结合具体的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精液进行肾脏疾病的治疗。

最后,对精液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进一步深入探讨精液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肾脏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同时,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与启发,推动精液在肾脏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脉络和主题发展。

首先,本文将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组织。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包括研究背景、意义以及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和精之处等相关内容,并通过具体的病例应用来说明其在实践中的价值和应用。

结论部分将对正文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引言部分,将对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和精之处等概念进行简要的解释和介绍。

通过引言部分的阐述,读者可以对本文的研究领域和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接着,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的组织方式。

本文将包括正文和结论两个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将分为第一要点和第二要点,侧重于介绍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和精之处等相关内容。

中医对肾的认识和理解

中医对肾的认识和理解

中医对肾的认识和理解中医学认为,肾是人体五脏之一,是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和根源。

肾主藏精、主水、主骨、主生长发育,是人体的生命之源。

肾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代谢和免疫等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肾的功能主要包括肾藏精、主水、主骨、主生长发育、主生殖等。

肾藏精是指肾脏内所藏之精液,精液是男性生殖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男性生殖能力的基础。

女性的卵巢中也有所谓的卵精,也是由肾脏所调节的。

肾主水是指肾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肾主骨是指肾脏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代谢的掌控,肾主生长发育是指肾脏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肾主生殖是指肾脏对人体生殖和性功能的主要作用。

中医学中,肾有先天之肾和后天之肾之分。

先天之肾是指胚胎时期形成的肾,藏有先天之精和先天之气。

后天之肾是指出生后形成的肾,也就是指平常所说的肾脏。

先天之肾和后天之肾是相辅相成的,共同维系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肾精是人体生命之根,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肾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

先天之精是指胚胎时期形成的精液,藏于先天之肾中,是生命之源。

后天之精是指成年后形成的精液,由肾脏和其他脏器共同生成。

肾精的充足与否,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性功能、免疫力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医认为,肾主水,肾脏对人体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

肾脏可以将体内多余的水液排出,维持人体内部的水分平衡。

同时,肾脏还可以通过调节水液的分布,保持人体各个部位的水分平衡。

中医认为,肾主骨,肾脏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代谢有着重要的掌控作用。

肾脏可以调节体内的骨骼生长激素、钙、磷等物质的代谢,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健康。

中医认为,肾主生长发育,肾脏对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

肾脏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

中医认为,肾主生殖,肾脏对人体生殖和性功能的主要作用。

肾脏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影响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人体的生殖和性功能。

理解肝肾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理解肝肾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理解肝肾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一、引言肝脏和肾脏是人体中重要的内脏器官,它们承担着许多关键的生理功能,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肝肾功能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肝脏功能与身体健康1. 代谢物处理: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处理和清除毒素、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的能力。

通过有效地转换和排泄废物,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状态。

2. 营养储存与分解:肝脏还有助于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储存和释放。

通过释放储存的血糖和氨基酸来提供能量,并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3. 葡萄糖调节:在低血糖时,肝脏能够合成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以提供能量。

相反,在高血糖条件下,它可以储存多余的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

4. 血液净化:通过肝脏的“过滤器”功能,它能够清除血液中的废物、代谢产物和毒素。

这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正常运作。

三、肾脏功能与身体健康1. 尿液生成与排泄:肾脏是体内唯一的尿液生成器,通过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和清除废物来维持身体健康。

尿液中包含了大部分由饮食摄入或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和尿酸,并将其排出体外。

2. 水电解质平衡:肾脏通过调节钠、钾、氯等离子浓度以及酸碱平衡,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稳定状态。

这对于正常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3. 血压调节:肾脏还起着关键作用,通过调整血容量和收缩或扩张小动脉,帮助控制全身血压。

当需要增加血压时,肾脏会释放一种称为肾素的激素,从而激活一系列血压调节机制。

4. 酸碱平衡:肾脏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或碱,并保持酸碱平衡。

这对维持正常的酶活性和蛋白质结构至关重要。

四、肝肾功能与身体健康的相互关联1. 肝脏与肾脏在代谢功能方面密切合作。

肝脏通过处理和清除代谢产物,将其转化为可供肾脏排出的形式。

因此,身体健康需要一个协调良好的肝肾系统来确保废物及时排除。

2. 肝肾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许多疾病。

例如,肾病患者往往伴有肝功能异常,因为尿液中的废物不能被充分排泄出去;反过来,某些严重的肝病可以导致尿液生成和排泄困难。

中医肖相如肾的九大功能

中医肖相如肾的九大功能

中医肖相如肾的九大功能中医肖相是指通过对人体面部及特定部位的观察,通过肤色、面容、眼睛、鼻子、耳朵、嘴唇、舌苔等特征,来分析判断一个人的体质,进而了解其内脏功能的健康状况。

其中,面部特征能够反映肾的九大功能,即肾主骨、藏精、制血、津液、耳聪、发达、牢固、生发、生殖。

下面将对肾的九大功能进行详细阐述。

1.肾主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宰着人体的骨骼生长发育。

面部特征中,如果鼻梁高而直,则代表肾气旺盛,骨骼发育良好。

反之,如果鼻梁低平或塌陷,则可能表示肾气不足,骨骼发育欠佳。

2.藏精:肾脏是人体的精气之源,掌管着生殖发育和生育能力。

在面部特征中,眼睛是反映肾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眼睛亮丽有神表示肾气充足,而眼睛暗淡无神则可能表示肾气不足。

3.制血:肾脏能够促进造血功能,使人体血液健康流通。

面部特征中,红润的嘴唇代表血液充盈,而苍白的嘴唇则可能表示贫血或血液循环不畅。

4.津液:肾脏是水液代谢的主要调节器官,对液体的排泄和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

面部特征中,肌肤的湿润度和光泽度可以反映津液的健康状况。

湿润光滑的肌肤表示肾气旺盛,而干燥粗糙的肌肤则可能表示津液不足。

5.耳聪:肾脏与耳聪的关系密切,肾气旺盛可使耳聪明晰。

面部特征中,耳轮纹脉较为清晰,耳垂粉嫩而有光泽,都可以表示肾气旺盛,耳聪力健。

6.发达:肾为生发之源,与头发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关系。

面部特征中,黑亮且有光泽的头发表示肾气旺盛,而稀疏、干枯或早白的头发可能表示肾气不足。

7.牢固:肾主骨骼,肌肉、韧带和关节都与肾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面部特征中,骨骼明显突出、肉感不足,则可能表示肾气虚弱,骨骼不牢固。

8.生发:肾为生长发育的基础,对全身脏腑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发挥都起着重要作用。

面部特征中,面形丰满、颧骨突出,则表示肾气旺盛,发育充分。

相反,若面形平平或颧骨不明显,则可能表示肾气不足。

9.生殖:肾脏是人体生殖功能的关键器官,对男女的性欲和生殖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什么肾是生命之本?

为什么肾是生命之本?

为什么肾是生命之本?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肾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所以肾精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

肾精不足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

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我国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人始生,先成精。

”“夫精者,身之本也。

”其意思是说,肾脏贮藏精,精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的生命由精而产生,肾主管着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健康与长寿。

1、肾主藏——肾是储存生命基本物质的“仓库”中医认为先天赋予生命的基本物质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人如果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话,活到一百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然,这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按照正常的生活规律去生活。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消耗我们体内的生命基本物质。

因为我们的生命物质要不断被消耗,因此要不断进行补充。

补充进来的物质需要藏起来,以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需要。

物质最终藏在什么地方呢?就藏在肾之中。

所藏的物质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最重要就是精气。

包括先天之精,也包括后天之精。

肾藏精和季节也是相关联的。

冬天之后,生命的迹象都是收藏的。

比如很多动物藏到地下进行冬眠;很多植物春天、夏天生长得很旺盛,生命是向外的,而到了冬天地上部分都会枯萎,这实际上就是收藏的表现。

所有自然界的生命物质到了冬天的时候都会收藏起来,藏得越好,精气越充足,来年生命力也就越旺盛。

如果在冬天的时候精没有藏好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就容易生病。

肾可以说是储存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仓库,这个仓库建得越大、功能越完备,储存的能力就越强,在人体需要时可以提供的物质就越多,人体自然就越有保障。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大家都能想明白。

所以,从储存生命基本物质的角度看,养生应该养好肾。

2、肾主生殖——肾好生殖能力就强我们人体的生命过程是随着肾气的变化而变化的。

人从生命形成到降生、成长、衰老,直到死亡,这个过程与肾气的盛衰变化有密切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与人体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脏器之间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是各脏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不仅在生理上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在病理上也按一定规律相互传变、相互影响。

1、肾与心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肾相交”,“水火相济”。

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

在生理状态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

这种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维持心肾生理功能的协调,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

若这种平衡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出现心悸、心烦、失眠等“心肾不交”的症候。

2、肾与肺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肾主水,肺为水之上源。

水液只有经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才能使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浊者下归于肾,通过肾的气化升降,使清者升腾,浊者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共同参与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若肺失通调,肾失气化,就可导致水液代谢失常,而见到咳喘、水肿、尿少等症。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所吸入之气必须下纳于肾,才能保持气道通畅,呼吸调匀,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作用,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气虚弱或肺气久虚,损及于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

3、肾与肝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

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

精与血都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称“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

病理上,肾精亏损,可致肝血不足;反而肝血不足,也可致肾精亏损。

肝阴不足,可致肾阴亏虚而相火上亢。

肝火太盛又可下劫肾阴,使肾阴不足。

此外,肝主疏泄,肾主闭藏。

二者互相制约,互相调节,相反相成。

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生理和男子排精功能方面。

4、肾与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脾的运化,化生精微和运行水液的功能,须有肾阳的温煦始能健运,即先天温养后天。

肾中精气又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才能充盛,即后天滋养先天。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均可导致脾肾阳虚,出现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

5、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同居于下焦,通过经脉相互络属。

肾与膀胱密切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肾气帮助膀胱气化津液,司开阖而控制尿液的排泄。

肾气充足,膀胱开阖有度,则小便贮存和排泄正常。

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或癃闭;若膀胱失其约束,则可见尿频、小便失禁。

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人类1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研究
来源:不详点击数:63 更新时间:2007-4-24 文章录入:Admin
【项目编号】A2002493 【课题名称】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人类1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研究【内容摘要】动物研究证实辅助性T细胞(Th)在I型糖尿病(DM)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分别采用ELISA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I型DM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含量及PBMC内IFN-γ和IL-4mRNA的表达,以探讨Th1/Th2功能失衡在人类I型DM发病中的作用,探讨Th1/Th2细胞因子检测对DM发病的预测价值,并为I型DM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神经因素:由于长期外界环境和内在不良刺激,使大脑皮质功能失调,不能正常执行对皮质下中枢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血管收缩的神经冲动占优势,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使节后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和外因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

(2)肾源因素:长期细小动脉痉挛,致使各器官缺血。

肾缺血时肾小球旁细胞血流灌注压低,肾小球动脉壁的牵张减低,肾素分泌增加,血浆内肾素将肝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肺循环中转化酶的作用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它的升压作用为去甲肾上腺素的50倍,引起全身细小动脉持续收缩,同时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引起钠潴留。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成为体内调节血管阻力和细胞外液的重要机制,后两者又是决定血压的主要因素。

(3)内分泌因素:肾上腺素收缩细小动脉,皮质激素使水钠潴留,两者均可使血压增高。

近年发现肾髓质可产生前列腺素A2E2,调节肾血流分布,使皮质血流增加,髓质血流减少,抑制钠的再吸收,并可扩张肾外小动脉,使血压下降。

由肾、胰等器官产生激肽酶作用于激肽原使之转化为激肽,可扩张血管和利钠、利水,还可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使血压下降。

激肽酶―激肽―前列腺素系统的缺陷可导致血压升高。

祖国医学认为,当阴阳不平衡始于肝经时,产生肝阳上亢必定影响肝阴和肾阴而出现肝肾阴虚,肝、肾阴虚反过来促使肝阳上亢,因而高血压病的发生可以说是变动在肝,而根源在肾。

这种理论与现代医学发病原理有类似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