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排泄功能
生理学8-肾脏的排泄PPT课件

肾脏还能排除药物、重金属和其 他有害物质的排泄,这对于保护 身体免受毒害和维持正常的生理
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04
肾脏疾病与排泄异常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定义
急性肾衰竭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肾功能 下降,导致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 出,引起一系列症状。
症状
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方法包括去除病因 、控制症状、进行透析等。
病因
急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缺血、中 毒、梗阻等。
治疗
急性肾衰竭的症状包括尿量减少、水 肿、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定义
慢性肾衰竭是指由于各 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 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最
终发展为尿毒症。
病因
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 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 压肾病、慢性肾炎等。
症状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包括 乏力、食欲不振、贫血
生理学8-肾脏的排泄
$number {01}
目 录
• 肾脏的概述 • 肾脏的排泄功能 • 肾脏排泄与健康 • 肾脏疾病与排泄异常 • 肾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01
肾脏的概述
肾脏的位置和结构
位置
肾脏位于腹部的两侧,靠近腹主 动脉和下腔静脉。
结构
肾脏由数百万个肾单位组成,每 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 肾小管。
当摄入过多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时,肾脏会相 应地增加或减少碱性或酸性物质的排泄,以维 持酸碱平衡。
肾脏还能通过调节尿液中的碳酸氢盐的排泄, 来维持酸碱平衡,这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和预防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症具有重要意义。
肾脏排泄与废物排除
肾脏通过排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 质,维血液中的废物和多 余物质,将其转化为尿液排出体 外,从而保持血液的清洁和健康。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心房钠尿肽
▪ 具有排钠利尿作用 ▪ 抑制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 ▪ 具有减少血容量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甲状旁腺激素
▪ 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Ca+的重吸收 ▪ 增加磷酸盐的排出
肾脏泌尿功能的重要性
▪ 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对血浆不断处理 ▪ 具有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的作用 ▪ 肾脏受损时会出现: ①水电解质紊乱,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出现肾性贫血 ③胆钙化醇分泌减少,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
D.其他物质的排泄 经肾小管还排出肌酐、马尿酸等,以及外来 有机物如对氨基马尿酸盐、酚红、青霉素、 碘锐特等。
临床上利用酚红排泄试验来判断肾小管的 排泄功能。
尿的浓缩与稀释
渗透压: 尿液=血浆→等渗尿 尿液﹥血浆→浓缩尿 尿液﹤血浆→稀释尿
肾脏浓缩和稀释尿的功能是保持机体水 平衡的重要机制。
由于自肾皮质 到肾髓质存在渗透 压逐渐升高的渗透 梯度,集合管正处 在这一渗透梯度之 中。当低渗液流经 集合管时,其中水 分被重吸收,吸收 多少,受抗利尿激 素的调节。
尿的化学成分
水占95~97%,其余为固体物质,包括有 机物和无机盐两大类,还有少量蛋白质、还 原糖、酮体及胆色素等。
▪ 肾脏排出水和电解质的速率存在着日周 期变化:
▪ 水:8小时睡眠时间最少; ▪ K+和Na+:夜间排出少,中午至下午较多; ▪ H+:夜间排出多,日间少; ▪ Ca+和Mg2+:夜间排出多。
▪ 了解此昼夜节律有助于了解肾脏的功能。
尿的输送、贮存和排放
一、尿的输送和贮存 尿在肾生成→肾盂→输尿管→膀胱(暂
时贮存尿液)
贮尿量 膀胱内压 尿意
﹤0.4L ﹤10cmH2O 无 0.4~0.5L 15cmH2O 有 达0.7L 35cmH2O 强烈
肾脏生理学探究肾脏的滤过与排泄功能

肾脏生理学探究肾脏的滤过与排泄功能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滤过与排泄功能对于维持体内水平衡和排除体内废物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究肾脏的滤过与排泄功能,并解释其在维持体内稳态和排除废物方面的重要性。
一、肾脏的滤过功能肾脏的滤过功能主要通过肾小球完成。
肾小球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由肾小球囊和肾小球管组成。
肾小球囊内有许多莫氏小体,通过血液进入肾小球囊的压力,将血浆中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质滤出,形成初尿。
肾小球滤过的物质主要包括水、葡萄糖、氨基酸、尿素等。
在滤过过程中,肾小球对这些物质的选择性滤过有赖于滤过屏障的结构和肾小管对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例如,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不应该出现在尿液中,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屏障能够阻止血浆蛋白的滤过。
同时,一些有益的物质如葡萄糖和氨基酸则需要被肾小管重吸收,确保它们不被排泄。
二、肾脏的排泄功能肾脏的排泄功能通过肾小管完成。
肾小管是肾脏的主要排泄单位,起到将滤过的物质进一步处理,使其排出体外的作用。
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等部分。
这些管道通过对物质的再吸收和排泄,调节体内的水和离子浓度,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同时,肾小管还通过排除体内的废物,如尿素、尿酸等有害物质,维护体内的环境稳定。
三、肾脏的重要性肾脏的滤过与排泄功能对于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肾脏通过滤过过程除去了体内废物和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例如,尿素是代谢蛋白质产生的废物,如果不能被肾脏滤过并排出体外,将会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肾脏的滤过功能可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能够通过增加尿量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内水平衡。
反之,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能够通过减少尿量来保留体内的水分。
此外,肾脏的排泄功能还可以调节体内的离子平衡。
肾小管对钠、钾、钙等离子的重吸收和排泄起着重要作用,确保体内的离子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综上所述,肾脏的滤过与排泄功能在维持体内稳态和排除废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肾脏的生理学和排泄功能

肾脏的生理学和排泄功能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学和排泄功能。
本文将对肾脏的生理学功能和排泄功能进行详细介绍,以加深对这一重要器官的理解。
一、肾脏的生理学功能1. 调节体液平衡: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排泄,控制人体内部的体液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会产生大量稀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反之,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排泄,从而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2. 维持酸碱平衡:肾脏通过排泄酸性代谢产物和调节血浆离子浓度,对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液中的酸碱度发生改变时,肾脏能够调节酸碱离子的排泄,使血液的酸碱平衡恢复正常。
3. 调节血压:肾脏能够通过调节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排泄来调节血压。
当血液中钠离子水平过高时,肾脏会增加钠的排泄,从而降低血压;反之,当血液中钠离子水平过低时,肾脏会增加钠的重吸收,从而提高血压。
4. 产生尿液:肾脏通过对血液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生成尿液。
尿液中包含了体内代谢废物、多余物质和水分等,通过排除尿液,肾脏能够清除体内的废物,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二、肾脏的排泄功能1. 滤过:肾脏通过肾小球将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质滤过到肾单位中。
在肾小球内部,通过毛细血管壁上的滤过旋涡,使水分和溶质进入肾小管。
2. 重吸收:在肾小管中,肾单位对滤过的水分和溶质进行选择性的重吸收。
水分和溶质经过肾小管的各个部分,根据体内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被重吸收回体内。
3. 分泌:除了滤过和重吸收外,肾小管还具有分泌功能。
通过分泌,肾小管可以将体内的某些废物和药物排泄进尿液中,进一步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外源性物质。
4. 浓缩与稀释:通过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作用,肾脏能够调节尿液的浓度。
当体内缺水时,肾脏可以通过浓缩尿液来减少水分的丢失;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可以通过稀释尿液来增加水分的排出。
总结:肾脏作为人体内部重要的器官,不仅具有多种生理学功能,如调节体液平衡、维持酸碱平衡和调节血压等,还担负着排泄代谢产物和废物的重要功能。
肾脏排泄功能

肾脏排泄功能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具备排泄废物与调节体液平衡的功能。
它通过净化血液、排除体内多余物质与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脏排泄功能的过程与机制。
一、肾脏的结构与功能1. 肾单位的结构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
肾小球由肾小球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囊由毛细血管球状扩张部分(肾小球滤过器)和被内膜包裹的结构(被膜囊)构成。
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2. 肾脏的排泄功能肾脏排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尿液的生成:肾小球滤过器将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物质过滤到肾小管内,形成初尿。
随后,在肾小管的吸收、分泌和反吸收作用下,初尿逐渐转化为尿液。
尿液中排除了大部分有害物质和过多的物质,如尿素、尿酸及多余的水分等。
2.2 水盐平衡的调节:肾单位通过肾小管对水、钠、氯和其他离子进行重吸收和排泄,维持体液中水盐的平衡。
肾小管对这些离子的排泄量与重吸收量的调节,能使体液中的水分量和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2.3 酸碱平衡的调节:肾小管对氢离子的排泄与重吸收调节,能够稳定体液的酸碱度。
当体内酸碱平衡紊乱时,肾单位会分泌更多或更少的氢离子,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在正常范围内。
2.4 毒物代谢产物的排泄:肾脏还通过排泄代谢产物、药物和有机阴离子的方式,清除体内的毒物和废物,并净化血液。
二、肾脏排泄功能的调控肾脏排泄功能的调节主要通过自身调控和神经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实现。
1. 肾脏自身调控肾脏自身调控主要包括:1.1 肾小球滤过率的调节:肾小球滤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尿液的形成与排泄。
通过调节肾小球的收缩和扩张,尤其是肾小球血管前小动脉的改变,可以调控肾小球滤过率。
1.2 过滤屏障的选择性控制:肾小球滤过器的毛细血管壁、基底膜与被膜共同形成了一层过滤屏障。
该层屏障对物质的选择性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可通过改变过滤界面的通透性来调控物质的排泄。
肾脏排泄功能的影响因素

智能医疗利用AI预测肾脏排泄功能衰退风险,提前干预降低透析需求率至15%, 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演讲人:xxx
谢谢观看
Thank You
健康生活方式与排泄
1.高蛋白饮食需适量
适量高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有助于肌肉合成,但过量增加肾脏负担,建议日蛋 白质摄入占总能10%-15%。
2.维生素D助钙吸收
维生素D充足有助于钙吸收,减少肾结石风险,日晒是最佳来源,成人每日需 10μg。
3.规律运动改善循环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高血压肾病风 险,提升肾脏过滤功能。
02
影响肾脏排泄的因素
▪ 肾脏排泄受药物、水分摄入、肾功能状态及电解质 平衡影响。
04
肾脏排泄功能的临床意义
▪ 肾脏排泄功能对维持体液平衡与代谢废物清除至关 重要。
01
肾脏排泄的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renal excretion
VIEW MORE
肾脏排泄的基本原理
1.肾脏过滤效率高效
04
肾脏排泄功能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nal excretion function
肾脏排泄功能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异常预警肾病
尿蛋白>150mg/d为异常,常见于肾小球肾炎, 早期检测有助早期干预。
01
个性化透析治疗关键
根据患者肾功能分级,个性化调整透析方案,有 效延长生存期。
03
02
பைடு நூலகம்
肌酐升高示肾衰风险
血清肌酐>133μmol/L提示肾功能受损,是评估肾 衰竭的重要指标。
肾脏的结构与排泄功能

肾脏的结构与排泄功能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本文将介绍肾脏的结构和排泄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生理过程。
一、肾脏的结构肾脏位于腹腔内,左右两侧各一,形状略似豆腐,平均重量约150克。
肾脏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
其中,皮质呈淡黄色,位于肾脏最外层,含有大量的肾单位;髓质位于皮质内部,由肾小管、集合管和肾小体等组成。
1. 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肾脏中含有数百万个肾单位。
一个完整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体以其结构特化而被认为是肾脏的过滤器,它由集球小动脉、肾小球、鲍曼囊和袢状小管组成。
2. 肾小管肾小管是肾单位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肾小管,尿液由肾小体产生,并通过排泄过程被排出体外。
肾小管包括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3. 肾血流肾脏是全身循环系统中血流最丰富的器官之一。
肾动脉将大约每分钟1/4的心输出量输送到肾脏,以维持肾脏正常的功能和代谢活动。
肾脏通过将血液过滤,去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以及保持体内水电解质的稳定。
二、肾脏的排泄功能肾脏的排泄功能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了解肾脏在排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 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是通过肾小体的过滤、重吸收和分泌过程来实现的。
在肾小体中,血液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将约20%的血浆中的液体和溶质排出,形成初尿。
初尿进一步通过肾小管,在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过程中,去除了体内所需的水分和溶质,形成最终尿液。
2. 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肾脏通过排泄过程调节体液和电解质的浓度和平衡。
通过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肾脏可以调节水分、钠、氯离子等的排泄量,以保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同时,肾脏还可以排泄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和药物残留物,维持机体代谢平衡。
3. 调节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调节氧化碳酸和碱的平衡,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肾脏能选择性地排泄氢离子和重吸收碱性离子,以维持血液的 pH 值在正常范围内。
肾的功能作用与功能主治

肾的功能作用与功能主治一、肾的功能作用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1.滤波排泄功能: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之一,通过肾单位的滤泡、肾小管等结构,将血液中的废物、代谢产物和过剩的离子等排除体外,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通过肾小球滤过,将代谢废物、无用物质、过剩的离子等从血液中过滤出来形成初尿。
–经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将初尿中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到血液,同时再次排泄多余的废物和代谢产物。
2.水平衡调节功能:肾脏可以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平衡,根据体内的水分含量和浓度等信号,调整尿液的浓度和排出量,以维持体内水分的稳定。
–当体内缺水时,肾小管会重吸收更多的水分,并排出浓缩的尿液,减少尿量。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小管会减少水分的重吸收,排出较为稀释的尿液,增加尿量。
3.酸碱平衡调节功能:肾脏能够调节酸碱平衡,将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同时重吸收和生成碱性物质,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肾单位通过尿液中氢离子的排泄和碳酸氢盐的重吸收,调节体液的pH值。
–当体内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时,肾脏会增加尿液中酸性物质的排泄,以维持酸碱平衡。
4.血压调节功能:肾脏能够调节血压,通过调整尿液中的钠离子排出量,影响体液的容量和血管的收缩程度,从而调节血压。
–当体内血压升高时,肾单位会增加尿液中钠离子的排泄,减少血容量,以降低血压。
–当体内血压降低时,肾单位会减少尿液中钠离子的排泄,增加血容量,以提高血压。
5.激素合成功能:肾脏能够合成一些重要的激素物质,如肾上腺素、醛固酮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对于体内的代谢过程和机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肾的功能主治肾脏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其功能主治涉及到多个方面,主要包括:1.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常见的肾功能不全疾病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等。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某患者近日来晨起眼睑明显水肿,活动后减轻, 尿量减少,呈洗肉水样。入院检查:尿蛋白(+++)。 医生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具体任务:1.尿生成的过程包括哪三个环节? 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 3.该患者为什么会述
① 下腔静脉 ② 腹主动脉 ③ 肾上腺 ④ 肾囊 ⑤ 肾动脉 ⑥ 肾静脉 ⑦ 输尿管 ⑧ 膀胱 ⑨ 尿道
滤过分数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GFR/肾血浆流量 =125/660=19%
表明:血液流经肾脏时,约有1/5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腔。
一、有效滤过压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 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 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血压/kPa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髓袢细段 远端小管
集合管(collecting duct)
肾单位(nephron)
皮质和近髓肾单位(图)
皮质和近髓肾单位的比较
(二)球旁器(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
• 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s) : 内含分泌颗粒,分 泌肾素。
体
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 血管收缩,血流减少
液
前列腺素E2、缓激肽
血管扩张,血流增加
一般情况下,自身调节,保证正常的泌尿功能; 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血液重新分布, 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 (glomeruluar filtration)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reabsorption in renal tubule and collect tubule)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 (excretion of renal tubule and collect tubule)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滤过裂隙膜
窗孔:50~100 nm 网孔: 4~8 nm 裂隙膜小孔:4~14 nm
滤过膜的两种屏障
• 机械屏障——有效 半径小于2.0 nm的 中性物质可自由通 过,有效半径大于 4.2 nm的物质不能 通过。
• 电学屏障——带正 电荷的物质易于通 过(滤过膜糖蛋白带 负电荷)。
肾血浆流量
• 肾血浆流量的增减,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 • 在奋失,血 肾性血休浆克流、量缺急剧O2减等少病,理肾情小况球下滤,过由率于明交显感下神降经。强烈兴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的尿路阻塞
2. 滤过系数(Kf) Kf=k×s
k:有效通透系数
s:滤过面积
(1)通透性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蛋白尿 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2)面 积
正常时肾小球的滤过面积=1.5 m2 (如: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 →
滤过面积↓→GFR↓→尿量↓)
3. 肾血浆流量 * 流量大 GFR * 流量小 GFR
滤过平衡 (filtration equilibrium)
• 滤过平衡:有效滤过压=0。 • 入球小动脉端毛细血管有滤过。 • 出球小动脉端毛细血管实际上
是肾小球滤过面积的储备。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对肾 小球滤过率的作用
二、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窗孔
组成 基膜:多角形网孔(主要屏障)
有效半径/nm
点击次图放大
三、影响滤过的因素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囊内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肾血浆流量 •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
(急性肾炎时面积↓)
有效滤过压
1.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有效滤过压 →GFR →尿量
大失血→交感神经兴奋→ 入球小动脉收缩
快速大量输液,肝功能受损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肾小球滤过率及滤 过分数
• 有效滤过压 •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 影响滤过的因素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体表面积为1.73 m2的个体,每分钟两肾
生成的超滤液量约为125 mL,180 L/d。
临床用GFR评价肾功能
• 致密斑(macula densa) : 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 化,调节肾素的分泌。
• 球外系膜细胞 (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管-球反馈的结构基础
球旁器组成示意图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1.血流量大 2.分布不均匀 3.两套Cap网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压力高,有利于滤过。
罂粟碱可以抑制平滑肌的活动
2.管-球反馈 小管液流量的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
的变化。(负反馈) QA、GFR↑
小管液流量、Na+、Cl-↑
致密斑 肾素↑
入球小动脉收缩
QA、GFR减少,恢复正常
(二)肾血流量的神经、体液调节
肾交感神经
兴奋时: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减弱时: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增加。
• 尿生成(排泄):清除终末 产物、多余物质、异物、药 物等。
• 调节:体液渗透压、体液量 和电解质浓度,维持机体内 环境稳态。
• 生成活性物质:肾素 ; EPO ;1,25-(OH)2-D3; PGs;激肽。
一、肾脏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
肾单位(nephron):每肾有100万~120万个。
肾单位
肾脏的排泄功能
学习目标
2.熟悉
肾血液循环的特征及肾 血流量的调节,尿液的 浓缩和稀释机制。
1.掌握
尿生成(滤过、重吸收和 分泌)的过程及其影响因 素,尿生成的调节。
3.了解
尿的生成和排出在维持机 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 义,排尿反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第三节 尿的浓缩与稀释 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 第五节 尿液及其排放
②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血压较低,血浆胶渗 压高,有利于重吸收。
三、肾血流量的调节
(一)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 (80~180 mmHg)内变化, 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 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 调节。
意义:保证泌尿功能的 正常进行。
1.肌源学说
灌注压↑→血管壁牵张刺激↑ →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血管口径↓ →血管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