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太原市初一数学期中测试答案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9~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将其字母代码填入表格相应的位置1.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A.﹣3 B.﹣1 C.0 D.12.为完成下列任务,最适合用普查的是()A.了解全国2019~2019学年度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B.对乘坐高铁的乘客进行安检C.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D.检测汾河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3.如图的立体图形是由7个完全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从正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是()A.B.C.D.4.下列四个数中,是负数的是()A.|﹣2| B.(﹣2)2C.﹣(﹣2)D.﹣|﹣2|5.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6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数字都在表表面),与标有数字6的面相对面上的数字是()A.3 B.5 C.2 D.16.为了了解某初中学校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学生的方法最合适的是()A.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B.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C.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D.分别从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的学生7.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x,个位上的数字是y,这个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A.xy B.x+y C.10y+x D.10x+y8.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用算式表示上述过程与结果,正确的是()A.5+3=8 B.﹣5+3=﹣2 C.5﹣3=2 D.﹣5﹣3=﹣89.下列解方程的步骤中正确的是()A.由13﹣x=﹣5,得13﹣5=xB.由﹣7x+3=﹣13x﹣2,得13x+7x=﹣3﹣2C.由﹣7x=1,得x=﹣7D.由=2,得x=610.如图是甲、乙两公司近年销售收入情况的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甲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比乙公司快B.乙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比甲公司快C.甲、乙两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一样快D.不能确定甲、乙两公司近年销售收入增长速度的快慢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只要求写出最后结果11.计算:2ab+3ab=.12.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13.某地区随机抽查了一部分市民进行法律知识测试,测试成绩(得分取整数,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整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写出一条你从图中所获得的信息:.14.若方程4x﹣1=□x+2的解是x=3,则“□”处的数为.15.如图,用黑白两色正方形瓷砖按一定的规律铺设地图案,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有块(用含n的式子表示)16.家电经销部某品牌一种电视机的进价为800元/台,为了促销准备按标价的6折销售,若要使卖出一台这种电视机就能获利400元,则这种电视机的标价应为元/台.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8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1)(﹣5)﹣2×4+(﹣3)(2)(﹣2)2+(﹣)×24.18.先化简,再求值:3(x2y+xy2)+(2x2y﹣3xy2),其中x=﹣2,y=3.19.解方程:(1)3x+1=9﹣x(2)=1﹣.20.如图,已知平面内两点A,B.(1)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①连接AB;②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AB;③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取点D,使AD=AC.(2)图中,若AB=6,则AC的长度为,BD的长度为.21.某区环保部门为了提高宣传垃圾分类的实效,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小区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整理后,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求抽样调查的生活垃圾的总吨数以及其中的有害垃圾的吨数;(2)求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调查发现,在可回收物中废纸垃圾约占,每回收1吨废纸可再造0.85吨的再生纸,假设该城市每月生产的生活垃圾为10000吨,且全部分类处理,那么每月回收的废纸可制成再生纸多少吨?22.某文具店中一种铅笔的售价为2元/支,一种圆珠笔的售价为3元/支,某一天该文具店卖出这两种笔共60支,卖的金额165元,求该文具店这一天卖出的这两种笔各多少支.23.已知,在下列各图中,点O为直线AB上一点,∠AOC=60°,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1)如图1,三角板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则∠BOC的度数为°,∠CON的度数为°;(2)如图2,三角板一边OM恰好在∠BOC的角平分线OE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此时∠BON的度数为°;(3)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A)在图2中,延长线段NO得到射线OD,如图3,则∠AOD的度数为°;∠DOC 与∠BON的数量关系是∠DOC∠BON(填“>”、“=”或“<”);(B)如图4,MN⊥AB,ON在∠AOC的内部,若另一边OM在直线AB的下方,则∠COM+∠AON 的度数为°;∠AOM﹣∠CON的度数为°.24.甲乙两地相距900千米,一列快车从甲地出发匀速开往乙地,速度为120千米/时;快车开出30分钟时,一列慢车从乙地出发匀速开往甲地,速度为90千米/时.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快车到达乙地后停止行驶,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1)当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求慢车行驶的时间;(2)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求快车所行的路程;(B)①在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的过程中,求快慢两车之间的距离;(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匀速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直接写出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山西省太原市2019~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将其字母代码填入表格相应的位置1.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A.﹣3 B.﹣1 C.0 D.1【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实数大小的比较,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比﹣2小的数是应该是负数,且绝对值大于2的数;分析选项可得,只有A符合.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实数大小的比较,是基础性的题目.2.为完成下列任务,最适合用普查的是()A.了解全国2019~2019学年度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B.对乘坐高铁的乘客进行安检C.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D.检测汾河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A、了解全国2019~2019学年度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错误;B、对乘坐高铁的乘客进行安检是事关重大的调查,适合普查,故B正确;C、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C错误;D、检测汾河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无法普查,适合抽样调查,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如图的立体图形是由7个完全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从正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是()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从下面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右各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画出是解题关键.4.下列四个数中,是负数的是()A.|﹣2| B.(﹣2)2C.﹣(﹣2)D.﹣|﹣2|【考点】正数和负数.【分析】先化简,再利用负数的意义判定.【解答】解:A、|﹣2|=2,是正数;B、(﹣2)2=4,是正数;C、﹣(﹣2)=2,是正数;D、﹣|﹣2|=﹣2,是负数.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绝对值、相反数以、乘方以及负数的意义等基础知识.5.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6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数字都在表表面),与标有数字6的面相对面上的数字是()A.3 B.5 C.2 D.1【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把图中所示的展开图折叠成立体图形,标有数字1的面与标有数字4的面相对,标有数字2的面与标有数字6的面相对,标有数字3的面与标有数字5的面相对.【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1”的对面是4,“6”的对面是2,“3”的对面是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关键是灵活运用正方体的相对面特点解答问题,立意新颖,是一道不错的题.6.为了了解某初中学校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学生的方法最合适的是()A.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B.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C.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D.分别从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的学生【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专题】应用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解答】解:因为要了解初中的视力情况范围较大、难度较大,所以应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比较合适,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方法的选择,正确选择调查方式要根据全面调查的优缺点再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故只有D符合实际并具有普遍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调查方法的选择,正确选择调查方式要根据全面调查的优缺点再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难度适中.7.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x,个位上的数字是y,这个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A.xy B.x+y C.10y+x D.10x+y【考点】列代数式.【分析】把十位上的数字y乘以10后加上x即可.【解答】解:这个两位数表示为10x+y.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含有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就是列代数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十位数的表示方法.8.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用算式表示上述过程与结果,正确的是()A.5+3=8 B.﹣5+3=﹣2 C.5﹣3=2 D.﹣5﹣3=﹣8【考点】数轴.【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根据“左减右加”的法则,用算式表示上述过程与结果,正确的是:﹣5+3=﹣2,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用算式表示上述过程与结果,正确的是:﹣5+3=﹣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特征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左减右加”的法则.9.下列解方程的步骤中正确的是()A.由13﹣x=﹣5,得13﹣5=xB.由﹣7x+3=﹣13x﹣2,得13x+7x=﹣3﹣2C.由﹣7x=1,得x=﹣7D.由=2,得x=6【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去分母,去括号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漏乘方程的每一项,移项要变号.【解答】解:A、移项﹣5没有变号,错误;B、﹣7x改变了符号,错误;C、系数化为1是两边同时除以﹣7,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注意移项要变号.10.如图是甲、乙两公司近年销售收入情况的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甲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比乙公司快B.乙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比甲公司快C.甲、乙两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一样快D.不能确定甲、乙两公司近年销售收入增长速度的快慢【考点】折线统计图.【分析】结合折线统计图,分别求出甲、乙两公司近年销售收入各自的增长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甲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约为50万元,2019年约为90万元,则从2010~2019年甲公司增长了90﹣50=40万元;乙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约为50万元,2019年约为70万元,则从2010~2019年甲公司增长了70﹣50=20万元.则甲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比乙公司快.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只要求写出最后结果11.计算:2ab+3ab=5ab.【考点】合并同类项.【专题】常规题型.【分析】这个式子的运算是合并同类项的问题,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即系数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解答】解:原式=(2+3)ab=5ab.故答案为:5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即系数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12.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6.96×108米.【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696 000 000=6.96×108,故答案为:6.96×108.【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3.某地区随机抽查了一部分市民进行法律知识测试,测试成绩(得分取整数,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整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写出一条你从图中所获得的信息:分数在70~80之间的人数最多;成绩低于60分的有3人;成绩90分及其以上的有6人;参加测试的共有48人等.【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分数在70~80之间的人数最多;成绩低于60分的有3人;成绩90分及其以上的有6人;参加测试的共有48人等,故答案为:分数在70~80之间的人数最多;成绩低于60分的有3人;成绩90分及其以上的有6人;参加测试的共有48人等.【点评】此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问题,关键是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得出信息.14.若方程4x﹣1=□x+2的解是x=3,则“□”处的数为3.【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根据方程解的定义,将x=3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方程4x﹣1=□x+2的解是x=3,∴12﹣1=3□+2,∴“□”处的数为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据已知条件求未知系数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常用此法求函数解析式.15.如图,用黑白两色正方形瓷砖按一定的规律铺设地图案,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有3n+2块(用含n的式子表示)【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由图形可知:第1个图案是5个.第二个图案是8个,多了3个…依此类推,发现后一个图案中的白色瓷砖总比前一个多3个,即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块数是5+3(n﹣1)=3n+2.【解答】解:∵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有1+3+1=5块,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有1+3×2+1=5块,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有1+3×3+1=11块,…∴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有1+3n+1=3n+2块.故答案为:3n+2.【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之间的联系,得出数字的运算规律:后一个图案中的白色瓷砖总比前一个多3个解决问题.16.家电经销部某品牌一种电视机的进价为800元/台,为了促销准备按标价的6折销售,若要使卖出一台这种电视机就能获利400元,则这种电视机的标价应为2000元/台.【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设这种电视机的标价为x元,按照等量关系“标价×0.6﹣进价=400元,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这种电视机的标价为x元,依题意有0.6x﹣800=400,解得x=2000.答:这种电视机的标价应为2000元/台.故答案为:2000.【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8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1)(﹣5)﹣2×4+(﹣3)(2)(﹣2)2+(﹣)×24.【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减即可;(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5﹣8﹣3=﹣16;(2)原式=×4+×24﹣×24=2+9﹣4=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知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先化简,再求值:3(x2y+xy2)+(2x2y﹣3xy2),其中x=﹣2,y=3.【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整式.【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3x2y+3xy2+2x2y﹣3xy2=5x2y,当x=﹣2,y=3时,原式=6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解方程:(1)3x+1=9﹣x(2)=1﹣.【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1)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最后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2)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1)移项得:3x+x=9﹣1,合并同类项得:4x=8,化系数为1得:x=2;(2)去分母得:3(2x﹣1)=12﹣4(x+2),去括号得:6x﹣3=12﹣4x﹣8,移项合并得:10x=7,系数化为1得:得x=.【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注意移项要变号.20.如图,已知平面内两点A,B.(1)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①连接AB;②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AB;③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取点D,使AD=AC.(2)图中,若AB=6,则AC的长度为12,BD的长度为18.【考点】两点间的距离;直线、射线、线段.【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2)由AC=2AB,AD=AC,以及DB=AD+AB求解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AB=BC,∴AC=2AB=2×6=12.∵AD=AC=12,∴BD=AD+AB=12+6=18.故答案为:12;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掌握图形间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式解题的关键.21.某区环保部门为了提高宣传垃圾分类的实效,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小区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整理后,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求抽样调查的生活垃圾的总吨数以及其中的有害垃圾的吨数;(2)求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调查发现,在可回收物中废纸垃圾约占,每回收1吨废纸可再造0.85吨的再生纸,假设该城市每月生产的生活垃圾为10000吨,且全部分类处理,那么每月回收的废纸可制成再生纸多少吨?【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D类垃圾的数量是5吨,所占的百分比是10%,据此即可求得总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得有害垃圾的数量;(2)利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圆心角的度数,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得B类垃圾的数量;(3)利用总吨数乘以54%,再乘以,最后乘以0.85即可求解.【解答】解:(1)抽样调查的生活垃圾的总吨数是5÷10%=50(吨),其中的有害垃圾的吨数是:500(1﹣54%﹣30%﹣10%)=3(吨);(2)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10%=36°.B类的垃圾吨数是50×30%=15(吨).;(3)每月回收的废纸可制成再生纸的数量是:10000×54%××0.85=918(吨).【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某文具店中一种铅笔的售价为2元/支,一种圆珠笔的售价为3元/支,某一天该文具店卖出这两种笔共60支,卖的金额165元,求该文具店这一天卖出的这两种笔各多少支.【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设文具店这一天卖出这种铅笔x支,圆珠笔(60﹣x)支.根据“铅笔的售价为2元/支,圆珠笔的售价为3元/支,卖的金额165元”列出方程并解答.【解答】解:设文具店这一天卖出这种铅笔x支,圆珠笔(60﹣x)支.根据题意得:2x+3(60﹣x)=165,解这个方程,得x=15.60﹣x=45.答:文具店这一天卖出这种铅笔15支,圆珠笔45支.【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23.已知,在下列各图中,点O为直线AB上一点,∠AOC=60°,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1)如图1,三角板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则∠BOC的度数为120°,∠CON的度数为150°;(2)如图2,三角板一边OM恰好在∠BOC的角平分线OE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此时∠BON的度数为30°;(3)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A(或B).(A)在图2中,延长线段NO得到射线OD,如图3,则∠AOD的度数为30°;∠DOC与∠BON 的数量关系是∠DOC=∠BON(填“>”、“=”或“<”);(B)如图4,MN⊥AB,ON在∠AOC的内部,若另一边OM在直线AB的下方,则∠COM+∠AON 的度数为150°;∠AOM﹣∠CON的度数为30°.【考点】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1)利用两角互补,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OM平分∠BOC,可得出∠BOM=60°,由∠BOM+∠BON=∠MON=90°可求得∠BON的度数;(3)根据直角三角板MON各角的度数以及图中各角的关系即能得出结论.【解答】解:(1)∵∠AOC=60°,∠BOC与∠AOC互补,∠AON=90°∴∠BOC=180°﹣60°=120°,∠CON=∠AOC+∠AON=60°+90°.故答案为:120;150.(2)∵三角板一边OM恰好在∠BOC的角平分线OE上,∠BOC=120°,∴∠BOM=∠BOC=60°,又∵∠MON=∠BOM+∠BON=90°,∴∠BON=90°﹣60°=30°.故答案为:30°.(3)(A)∵∠AOD=∠BON(对顶角),∠BON=30°,∴∠AOD=30°,又∵∠AOC=60°,∴∠DOC=∠AOC﹣∠AOD=60°﹣30°=30°=∠BON.(B)∵MN⊥AB,∴∠AON与∠MNO互余,∵∠MNO=60°(三角板里面的60°角),∴∠AON=90°﹣60°=30°,∵∠AOC=60°,150∴∠CON=∠AOC﹣∠AON=60°﹣30°=30°,∴∠COM+∠AON=∠MON+2∠CON=90°+2×30°=150°,∠AOM﹣∠CON=∠MON﹣2∠CON=90°﹣2×30°=30°.故答案为:A(或B);30;=;150;30.【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角间的各种关系,利用互余、互补即可解决问题.24.甲乙两地相距900千米,一列快车从甲地出发匀速开往乙地,速度为120千米/时;快车开出30分钟时,一列慢车从乙地出发匀速开往甲地,速度为90千米/时.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快车到达乙地后停止行驶,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1)当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求慢车行驶的时间;(2)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A).(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求快车所行的路程;(B)①在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的过程中,求快慢两车之间的距离;(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匀速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直接写出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根据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分三种情况:①两车相遇前相距315千米,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315;②两车相遇后相距315千米,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315;③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快车行驶了7.5小时,慢车行驶了7小时,7×90=630>315,此种情况不存在;(B)分三种情况:①慢车与快车相遇前;慢车与快车相遇后;快车到达乙地时;②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小时,快车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5小时.设第二列快车行驶y小时与慢车相遇,根据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求出y的值,进而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由题意得120(x+)+90x=900,解得x=4.答:当快车与慢车相遇时,慢车行驶了4小时;(2)(A)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有两种情况:①两车相遇前相距315千米,此时120(x+)+90x=900﹣315,解得x=2.5.120(x+)=360(千米);②两车相遇后相距315千米,此时120(x+)+90x=900+315,解得x=5.5.120(x+)=720(千米);③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快车行驶了7.5小时,慢车行驶了7小时,7×90=630>315,此种情况不存在.答: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15千米时,快车所行的路程为360千米或720千米;(B)①当慢车与快车相遇前,即0≤x<4时,两车的距离为900﹣120(x+)﹣90x=840﹣210x;当慢车与快车相遇后,快车到达乙地前,即4≤x<7.5时,两车的距离为120(x+)+90x﹣900=210x﹣840;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即7.5≤x≤10时,两车的距离为90x;②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小时,快车慢车行驶的时间为4++=5小时.设第二列快车行驶y小时与慢车相遇,由题意,得120y+×90=900,解得y=4,。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B.3y2﹣x=4C.xy+1=5D.2x+y=92.二元一次方程2x+y=5的正整数解有()A.一组B.2组C.3组D.无数组3.关于x的方程2(x﹣1)﹣a=0的根是3,则a的值为()A.4B.﹣4C.5D.﹣54.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A.由a>b,得ac>bc B.由a>b,得﹣2a>﹣2bC.由a>b,得﹣a>﹣b D.由a>b,得a﹣2>b﹣25.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的是()A.方程(x+2)﹣2(x﹣1)=0去括号,得x+2﹣2x﹣2=0B.方程=1去分母,得3x+2x=1C.方程﹣7x=4系数化为1,得x=﹣D.方程2x﹣1=x+5移项,得2x﹣x=5﹣16.当0<x<1时,x,,x2的大小顺序是()A.<x<x2B.x<x2<C.x2<x<D.<x2<x7.将方程=1﹣去分母,正确的是()A.2x=4﹣x+1B.2x=4﹣x﹣1C.2x=1﹣x﹣1D.2x=1﹣x+18.如果关于x的方程的解不是负值,那么a与b的关系是()A.a>b B.b≥a C.5a≥3b D.5a=3b9.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B.m>1C.m<﹣1D.m<110.《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2所示,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y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表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已知(3m﹣1)x2n+1+9=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n应满足的条件为m,n =.12.中国CBA篮球赛中,八一队某主力队员在一场比赛中22投14中,得了28分,除了3个三分球全中外,他还投中了个2分球和个罚球.13.写出解是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是.14.若5|x+y﹣4|+(x﹣y)2=0,则x=,y=.15.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3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75分)16.(13分)解方程或方程组:(1)=﹣1;(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①x+y=4,②2x﹣y=2,③x﹣2y=1,请从这三个方程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方程,组成一个方程组,并求出这个方程组的解.17.(6分)解不等式:4﹣≥,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8.(7分)求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的和.19.(8分)甲、乙两位同学在解方程组时,甲看错了第一个方程,解得,乙看错了第二个方程,解得.求a、b的值.20.(10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2<x+y<5,求k的取值范围.21.(10分)用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以做盒身16个或盒底43个,1个盒身与2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50张铁皮,则用多少张张做盒身,多少张做盒底,能使盒身与盒底刚好配套?22.(10分)阅读下列解方程组的方法,然后回答问题.解方程组解:由(1)﹣(2)得2x+2y=2即x+y=1(3)(3)×16得16x+16y=16(4)(2)﹣(4)得x=﹣1,从而可得y=2∴方程组的解是.(1)请你仿上面的解法解方程组.(2)猜测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并利用方程组的解加以验证.23.小明到某服装商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到该商场为了激励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月总收入=基本工资+计件奖金”的方法,并获得如下信息:假设营业员的月基本工资为x元,销售每件服装奖励y元.(1)求x、y的值;(2)若营业员小丽某月的总收入不低于1800元,那么小丽当月至少要卖服装多少件?(3)商场为了多销售服装,对顾客推荐一种购买方式:如果购买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如果购买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某顾客想购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B.3y2﹣x=4C.xy+1=5D.2x+y=9【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未知数y在分母上,不是整式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y的次数是2次,不是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未知项xy的次数是2次,不是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D、2x+y=9是二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要求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及其特点: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2x+y=5的正整数解有()A.一组B.2组C.3组D.无数组【分析】由于要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可分别把x=1、2、3分别代入方程,求出对应的一的值,从而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解答】解:当x=1,则2+y=5,解得y=3,当x=2,则4+y=5,解得y=1,当x=3,则6+y=5,解得y=﹣1,所以原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组解;常常要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的特殊解.3.关于x的方程2(x﹣1)﹣a=0的根是3,则a的值为()A.4B.﹣4C.5D.﹣5【分析】虽然是关于x的方程,但是含有两个未知数,其实质是知道一个未知数的值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解答】解:把x=3代入2(x﹣1)﹣a=0中:得:2(3﹣1)﹣a=0解得:a=4故选:A.【点评】本题含有一个未知的系数.根据已知条件求未知系数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常用此法求函数解析式.4.下列不等式变形正确的是()A.由a>b,得ac>bc B.由a>b,得﹣2a>﹣2bC.由a>b,得﹣a>﹣b D.由a>b,得a﹣2>b﹣2【分析】分别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A、由a>b,当c<0时,得ac<bc,错误;B、由a>b,得﹣2a<﹣2b,错误;C、由a>b,得﹣a<﹣b,错误;D、由a>b,得a﹣2>b﹣2,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正确掌握不等式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5.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的是()A.方程(x+2)﹣2(x﹣1)=0去括号,得x+2﹣2x﹣2=0B.方程=1去分母,得3x+2x=1C.方程﹣7x=4系数化为1,得x=﹣D.方程2x﹣1=x+5移项,得2x﹣x=5﹣1【分析】各方程变形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方程(x+2)﹣2(x﹣1)=0去括号,得x+2﹣2x+2=0,不符合题意;B、方程=1去分母,得3x+2x=6,不符合题意;C、方程﹣7x=4系数化为1,得x=﹣,符合题意;D、方程2x﹣1=x+5移项,得2x﹣x=5+1,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去分母时注意各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当0<x<1时,x,,x2的大小顺序是()A.<x<x2B.x<x2<C.x2<x<D.<x2<x【分析】采取取特殊值法,取x=,求出x2和的值,再比较即可.【解答】解:∵0<x<1,∴取x=,∴=2,x2=,∴x2<x<,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整式的大小是解此题的关键.7.将方程=1﹣去分母,正确的是()A.2x=4﹣x+1B.2x=4﹣x﹣1C.2x=1﹣x﹣1D.2x=1﹣x+1【分析】分别对所给的四个方程利用等式性质进行变形,可以找出正确答案.【解答】解:去分母得:2x=4﹣x+1,故选:A.【点评】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8.如果关于x的方程的解不是负值,那么a与b的关系是()A.a>b B.b≥a C.5a≥3b D.5a=3b【分析】本题首先要解这个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根据解是负数,可以得到一个关于a 的不等式,就可以求出a的范围.【解答】解:解关于x的方程,得x=,∵解不是负值,∴≥0,解得5a≥3b;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个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题目;解关于x的不等式是本题的一个难点.9.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B.m>1C.m<﹣1D.m<1【分析】本题可将两式相加,得到3(x+y)关于m的式子,再根据x+y的取值,得出m的取值.【解答】解:两式相加得:3x+3y=2+2m∵x+y<0∴3(x+y)<0即2+2m<0m<﹣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根据要求x+y<0,将方程组化成x+y关于m的式子,最后求出m的取值.10.《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2所示,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y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表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A.B.C.D.【分析】根据图形,结合题目所给的运算法则列出方程组.【解答】解: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已知(3m﹣1)x2n+1+9=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n应满足的条件为m,n=0.【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知2n+1=1且3m﹣1≠0,据此可以求得m、n的值.【解答】解:∵(3m﹣1)x2n+1+9=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n+1=1且3m﹣1≠0,解得n=0,m≠.故答案是:≠;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指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零.12.中国CBA篮球赛中,八一队某主力队员在一场比赛中22投14中,得了28分,除了3个三分球全中外,他还投中了8个2分球和3个罚球.【分析】由题意可的本题存在两个等量关系,即投中3分球+投中2分球+罚球=总投中球数,2分球得分+3分球得分+罚球得分=总得分数,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组.【解答】解:设2分球投中了x个,罚球罚进y个.则可列方程组为,解得:x=8,y=3.故投中了8个2分球和3个罚球.【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投中一个三分球的3分,投中一个2分球得2分,罚球一次得1分这个体育常识.从而可以轻松的列出方程组.13.写出解是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分析】所谓方程组的解,指的是该数值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方程.在求解时,应先围绕列一组算式,如2+3=5,2﹣3=﹣1,然后用x,y代换,得等.【解答】解:先围绕列一组算式,如2+3=5,2﹣3=﹣1,然后用x、y代换,得等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点评】此题是开放题,要学生理解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围绕解列不同的算式即可列不同的方程组.14.若5|x+y﹣4|+(x﹣y)2=0,则x=2,y=2.【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即可.【解答】解:∵5|x+y﹣4|+(x﹣y)2=0,∴x+y﹣4=0,x﹣y=0,∴x=2,y=2.【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某个数的绝对值与另一数的平方的和等于0,那么绝对值里面的代数式的值为0,平方数的底数为0.本题需注意绝对值的正数倍也应是正数或0.15.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3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3≤a<﹣2.【分析】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先利用含a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从而求出a的范围.【解答】解:由不等式①得x>a,由不等式②得x<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x<1,∵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3个,∴3个整数解为0,﹣1,﹣2,∴a的取值范围是﹣3≤a<﹣2.【点评】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三、解答题(共75分)16.(13分)解方程或方程组:(1)=﹣1;(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①x+y=4,②2x﹣y=2,③x﹣2y=1,请从这三个方程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方程,组成一个方程组,并求出这个方程组的解.【分析】(1)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即可求答案.(2)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4(2x﹣1)=3(x+2)﹣128x﹣4﹣3x﹣6=﹣125x=﹣2x=(2)①﹣②得:3y=3y=1将y=1代入①得:x=3∴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本题考查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方程的解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7.(6分)解不等式:4﹣≥,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4﹣≥,24﹣3(x﹣2)≥2x,24﹣3x+6≥2x,﹣3x﹣2x≥﹣24﹣6,﹣5x≥﹣30,x≤6,该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能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18.(7分)求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的和.【分析】首先分别计算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找出整数解,求其和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5>2(1﹣x),得:x>﹣,解不等式﹣x≤﹣x,得:x≤1,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所以不等式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1+0+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整数解,关键是正确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19.(8分)甲、乙两位同学在解方程组时,甲看错了第一个方程,解得,乙看错了第二个方程,解得.求a、b的值.【分析】甲看错了第一个方程,把他解的答案代入第二个方程,乙看错了第二个方程把他解得答案代入第一个方程,把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求a、b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点评】解答此题先要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然后求解.20.(10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2<x+y<5,求k的取值范围.【分析】把k看作常数,利用加减消元法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求出x+y,再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解答】解:解方程组,得:,∴x+y=(2k﹣6)+(﹣k+4)=k﹣2,又∵﹣2<x+y<5,∴﹣2<k﹣2<5,解得:0<k<7.【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把k看作常数求出x、y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21.(10分)用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以做盒身16个或盒底43个,1个盒身与2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50张铁皮,则用多少张张做盒身,多少张做盒底,能使盒身与盒底刚好配套?【分析】首先设用x张做盒身,则用y张做盒底,根据题意可知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制盒身铁皮的张数×每张铁皮可制盒身的个数×2=制盒底铁皮的张数×每张铁皮可制盒底的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盒底,,解得:答:用86张做盒身,64张做盒底.【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组解答.22.(10分)阅读下列解方程组的方法,然后回答问题.解方程组解:由(1)﹣(2)得2x+2y=2即x+y=1(3)(3)×16得16x+16y=16(4)(2)﹣(4)得x=﹣1,从而可得y=2∴方程组的解是.(1)请你仿上面的解法解方程组.(2)猜测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并利用方程组的解加以验证.【分析】观察例题中方程组的特点找出规律,利用此规律解方程.【解答】解:(1)①﹣②,得2x+2y=2,即x+y=1③,③×2005,得2005x+2005y=2005④,②﹣④得x=﹣1,从而得y=2.∴方程组的解是.(2).验证把方程组的解代入原方程组,得,即方程组成立.【点评】本题属开放性题目,需要同学们提高观察力,探索题目中的规律从而求得其解题方法.23.小明到某服装商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到该商场为了激励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月总收入=基本工资+计件奖金”的方法,并获得如下信息:假设营业员的月基本工资为x元,销售每件服装奖励y元.(1)求x、y的值;(2)若营业员小丽某月的总收入不低于1800元,那么小丽当月至少要卖服装多少件?(3)商场为了多销售服装,对顾客推荐一种购买方式:如果购买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如果购买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某顾客想购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150元.【分析】(1)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此题存在两个等量关系,即小丽的基本工资+提成=1400元,小华的基本工资+提成=1250元,列方程组求解即可;(2)根据小丽基本工资+每件提成×件数=1800元,求得件数即可;(3)理解题意可知,计算出甲、乙、丙各购买4件共多少钱即可.【解答】解:(1)设营业员的基本工资为x元,买一件的奖励为y元.由题意得解得即x的值为800,y的值为3.(2)设小丽当月要卖服装z件,由题意得:800+3z=1800解得,z=333.3由题意得,z为正整数,在z>333中最小正整数是334.答:小丽当月至少要卖334件.(3)设一件甲为x元,一件乙为y元,一件丙为z元.则可列将两等式相加得4x+4y+4z=600,则x+y+z=150答:购买一件甲、一件乙、一件丙共需150元.【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第三问的难点就在于思考的方向对不对,实际上,方向对了,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a2+a3=a5B.a2•a3=a6C.a3÷a2=a D.(a2)3=a52.如图,在“A”字型图中,AB、AC被DE所截,则∠ADE与∠DEC是()A.内错角B.同旁内角C.同位角D.对顶角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x+3)(x﹣2)=x2+x﹣6B.ax﹣ay﹣1=a(x﹣y)﹣1C.8a2b3=2a2•4b3D.x2﹣4=(x+2)(x﹣2)4.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b的是()A.∠1=∠3B.∠2=∠4C.∠2=∠3D.∠2+∠3=180°5.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2a+b)(2b﹣a)B.(﹣x+1)(﹣x﹣1)C.(a+b)(a﹣2b)D.(2x﹣1)(﹣2x+1)6.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外角和将()A.减少180°B.不变C.增大180°D.以上都有可能7.若a m=2,a n=3,则a m+n等于()A.5B.6C.8D.98.如图,△ABC中,∠A=60°,点E、F在AB、AC上,沿EF向内折叠△AEF,得△DEF,则图中∠1+∠2的和等于()A.60°B.90°C.120°D.1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9.分解因式:2x2﹣x=.10.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076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厘米.1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如果∠1=65°,那么∠2=度.1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3.如图,在△ABC中,BC=5cm,把△ABC沿直线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EC=2cm,则平移的距离为cm.14.314×(﹣)7=.15.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为2cm、5cm,则第三边长为cm.16.若x2+mx+16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则m的值等于.17.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18.对于任何实数,我们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d﹣bc,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当x2﹣3x+1=0时,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各6分,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2)2﹣()﹣1+2018020.计算:a(2﹣a)+(a+1)(a﹣1)21.因式分解:9x2﹣6x+1.22.分解因式:x3﹣x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3.化简再求值:(3﹣5y)(3+5y)+(3+5y)2,其中.y=0.424.已知:x+y=5,xy=﹣3,求:(1)x2+y2的值(2)(1﹣x)(1﹣y)的值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画出△ABC的AB边上的中线CD;(2)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3)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4)能使S△ABQ=S△ABC的格点Q共有个.26.如图:已知∠1=∠2,∠3=∠B,FG⊥AB于G,猜想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写出合适的理由.六、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7.计算如图所示的十字形草坪的面积时,小明和小丽都运用了割补的方法,但小明使“做加法”,列式为“a(a﹣2b)+2b(a﹣2b)”,小丽使“做减法”,列式为“a2﹣4b2”.(1)请你把上述两式都分解因式;(2)当a=63.5m、b=18.25m时,求这块草坪的面积.七、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8.如图1,已知∠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我们容易证明∠ACD=∠A+∠B,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尝试探究:(1)如图2,∠DBC与∠ECB分别为△ABC的两个外角,则∠DBC+∠ECB∠A+180°(横线上填>、<或=)初步应用:(2)如图3,在△ABC纸片中剪去△CED,得到四边形ABDE,∠1=135°,则∠2﹣∠C=.(3)解决问题:如图4,在△ABC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DBC、∠ECB,∠P与∠A有何数量关系?请利用上面的结论直接写出答案.(4)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EBC、∠FCB,请利用上面的结论探究∠P与∠A、∠D的数量关系.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a2与a3是加,不是乘,不能运算,故本选项错误;B、a2•a3=a2+3=a5,故本选项错误;C、a3÷a2=a3﹣2=a,故本选项正确;D、(a2)3=a2×3=a6,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内错角是在截线两旁,被截线之内的两角,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作答.【解答】解:如图,∠ADE与∠DEC是AB、AC被DE所截的内错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错角的定义,正确记忆内错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是多项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错误;B、右边不是积的形式,错误;C、不是把多项式化成整式的积,错误;D、是平方差公式,x2﹣4=(x+2)(x﹣2),正确.故选:D.【点评】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应用分解因式的定义来判断.4.【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解答】解:A、∵∠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2=∠4,∴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2=∠3与a,b的位置无关,不能判定直线a∥b;D、∵∠2+∠3=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当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5.【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x+1)(﹣x﹣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6.【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相关,随着边数的不同而不同,而外角和是固定的360°,从而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得: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外角和还是36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题目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住定理即可.7.【分析】根据a m•a n=a m+n,将a m=2,a n=3,代入即可.【解答】解:∵a m•a n=a m+n,a m=2,a n=3,∴a m+n=2×3=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难度一般.8.【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EF+∠AFE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AED+∠AFD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解答.【解答】解:∵∠A=60°,∴∠AEF+∠AFE=180°﹣60°=120°,∵沿EF向内折叠△AEF,得△DEF,∴∠AED+∠AFD=2(∠AEF+∠AFE)=2×120°=240°,∴∠1+∠2=180°×2﹣240°=360°﹣240°=1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翻转变换的性质,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9.【分析】首先找出多项式的公因式,然后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2x2﹣x=2x•x﹣x•1=x(2x﹣1).故答案为:x(2x﹣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根据题意找出公因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076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6×10﹣6厘米.故答案为:7.6×10﹣6.【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1.【分析】直接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a∥b,∠1=65°,∴∠2=180°﹣65°=115°.故应填:115.【点评】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求值.12.【分析】本题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列出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900°,解得:n=7,∴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13.【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对应点连接的线段是AD、BE和CF,结合图形可直接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对应点连接的线段是AD、BE和CF.∵BC=5cm,CE=2cm,∴平移的距离=BE=BC﹣EC=3cm.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4.【分析】运用幂的乘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的逆运算,即可得到计算结果.【解答】解:314×(﹣)7=(32)7×(﹣)7=(﹣×9)7=(﹣1)7=﹣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15.【分析】分2cm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即可得解.【解答】解:①2cm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cm、2cm、5cm,∵2+2=4<5,∴此时不能组成三角形;②2cm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cm、5cm、5cm,能够组成三角形,所以,第三边长为5cm,综上所述,第三边长为5cm.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作出判断.16.【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x2+mx+16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m的值等于:±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运用公式是解题关键.17.【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MC,求出∠AMF,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1=∠A+∠AMF,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CB=90°,∴∠MCD=90°,∵∠D=60°,∴∠DMC=30°,∴∠AMF=∠DMC=30°,∵∠A=45°,∴∠1=∠A+∠AMF=45°+30°=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MF 的度数.18.【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化为普通运算,整理后将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x2﹣3x+1=0,x2﹣3x=﹣1,∴=(x+1)(x﹣1)﹣3x(x﹣2)=x2﹣1﹣3x2+6x=﹣2x2+6x﹣1=﹣2(x2﹣3x)﹣1=2﹣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各6分,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19.【分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4+2﹣1=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a﹣a2+a2﹣1=2a﹣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运用公式是解题关键.21.【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3x﹣1)2.【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2.【分析】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2项,可采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x3﹣x=x(x2﹣1)=x(x+1)(x﹣1).【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3.【分析】直接利用乘法公式计算进而合并同类项,再把已知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9﹣25y2+9+30y+25y2=30y+18,把y=0.4代入得:原式=30×0.4+18=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基本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4.【分析】(1)将x2+y2变形为(x+y)2﹣2xy,然后将x+y=5,xy=﹣3代入求解即可;(2)将所求式子展开整理成x+y与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1)∵x+y=5,xy=﹣3,∴原式=(x+y)2﹣2xy=25﹣2×(﹣3)=31;(2)∵x+y=5,xy=﹣3,∴原式=1﹣y﹣x+xy=1﹣(x +y )+xy=1﹣5+(﹣3)=﹣7.【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 +b 2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5.【分析】(1)根据中线的定义得出AB 的中点即可得出△ABC 的AB 边上的中线CD ; (2)平移A ,B ,C 各点,得出各对应点,连接得出△A 1B 1C 1;(3)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4)首先求出S △ABC 的面积,进而得出Q 点的个数.【解答】解:(1)AB 边上的中线CD 如图所示:;(2)△A 1B 1C 1如图所示:;(3)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4)如图所示:能使S △ABQ =S △ABC 的格点Q ,共有4个.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中线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BC 的面积进而得出Q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6.【分析】已知∠3=∠B,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则DE∥BC,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代换可得∠2=∠DCB,从而证得CD∥GF,又因为FG⊥AB,所以CD与AB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解答】解:CD⊥AB.∵∠3=∠B.∴DE∥BC,∴∠1=∠4,又∵∠1=∠2,∴∠2=∠4,∴GF∥CD,∴∠CDB=∠BGF,又∵FG⊥AB,∴∠BGF=90°,∴∠CDB=90°,即CD⊥A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通过等量代换求证CD与AB的位置关系.六、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7.【分析】(1)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把已知数据代入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a(a﹣2b)+2b(a﹣2b)=(a﹣2b)(a+2b);a2﹣4b2=(a﹣2b)(a+2b)(2)(a﹣2b)(a+2b)当a=63.5m、b=18.25m时,原式=(63.5﹣2×18.25)×(63.5+2×18.25)=(63.5﹣36.5)×(63.5+36.5)=27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七、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8.【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DBC=∠A+∠ACB,∠ECB=∠A+∠ABC,两式相加可得结论;(2)利用(1)的结论:∵∠2+∠1﹣∠C=180°,将∠1=135°代入可得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CBP=∠DBC,∠BCP=∠EC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P的式子,代入(1)中得的结论:∠DBC+∠ECB=180°+∠A,可得:∠P=90°﹣∠A;(4)根据平角的定义得:∠EBC=180°﹣∠1,∠FCB=180°﹣∠2,由角平分线得:∠3=∠EBC=90°﹣∠1,∠4=∠FCB=90°﹣∠2,相加可得:∠3+∠4=180°﹣(∠1+∠2),再由四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结论.【解答】解:(1)∠DBC+∠ECB﹣∠A=180°,理由是:∵∠DBC=∠A+∠ACB,∠ECB=∠A+∠ABC,∴∠DBC+∠ECB=2∠A+∠ACB+∠ABC=180°+∠A,∴∠DBC+∠ECB=∠A+180°.故答案为:=.(2)∠2﹣∠C=45°.理由是:∵∠2+∠1﹣∠C=180°,∠1=135°,∴∠2﹣∠C+135°=180°,∴∠2﹣∠C=45°.故答案为:45°;(3)∠P=90°﹣∠A,理由是:∵BP平分∠DBC,CP平分∠ECB,∴∠CBP=∠DBC,∠BCP=∠ECB,∵△BPC中,∠P=180°﹣∠CBP﹣∠BCP=180°﹣(∠DBC+∠ECB),∵∠DBC+∠ECB=180°+∠A,∴∠P=180°﹣(180°+∠A)=90°﹣∠A.故答案为:∠P=90°﹣∠A,(4)∠P=180°﹣(∠A+∠D).理由是:∵∠EBC=180°﹣∠1,∠FCB=180°﹣∠2,∵BP平分∠EBC,CP平分∠FCB,∴∠3=∠EBC=90°﹣∠1,∠4=∠FCB=90°﹣∠2,∴∠3+∠4=180°﹣(∠1+∠2),∵四边形ABCD中,∠1+∠2=360°﹣(∠A+∠D),又∵△PBC中,∠P=180°﹣(∠3+∠4)=(∠1+∠2),∴∠P=×[360°﹣(∠A+∠D)]=180°﹣(∠A+∠D).【点评】本题是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考查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难度适中,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关键.。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若ab =cd=2(b+d≠0),则a+cb+d的值为()A. 1B. 2C. 12D. 42.将方程(x+1)(2x-3)=1化成“ax2+bx+c=0”的形式,当a=2时,则b,c的值分别为()A. b=−1,c=−3B. b=−5,c=−3C. b=−1,c=−4D. b=5,c=−43.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互相平分C. 对角线互相垂直D. 对角线平分对角4.如图,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a,b,c分别与直线l1,12交于点A,B,C,D,E,F,直线11,l2交于点O,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A. ABBC =DEEFB. ABAC =DEDFC. EFBC =DEABD. OEEF =EBFC5.一元二次方程x2+6x+9=0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偎C. 只有一个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6.小明要用如图的两个转盘做“配紫色”游戏,每个转盘均被等分成若干个扇形,他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停止时指针所指的颜色恰好配成紫色的概率为()A. 16B. 14C. 13D. 127.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5=0,将其化为(x+a)2=b的形式,正确的是()A. (x+4)2=11B. (x+4)2=21C. (x−8)2=11D. (x−4)2=118.如图,△ABC中,点P是AB边上的一点,过点P作PD∥BC,PE∥AC,分别交AC,BC于点D,E,连按CP.若四边形CDPE是菱形,则线段CP应满足的条件是()A. CP平分∠ACBB. CP⊥ABC. CP是AB边上的中线D. CP=AP9.为宣传“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社区准备制作一幅宣传版面,喷绘时为了美观,要在矩形图案四周外围增加一圈等宽的白边,已知图案的长为2米,宽为1米,图案面积占整幅宣传版面面积的90%,若设白边的宽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A. 90%×(2+x)(1+x)=2×1B. 90%×(2+2x)(1+2x)=2×1C. 90%×(2−2x)(1−2x)=2×1D. (2+2x)(1+2x)=2×1×90%10.如图,在矩形ABCD内有一点F,FB与FC分别平分∠ABC和∠BCD,点E为矩形ABCD外一点,连接BE,CE.现添加下列条件:①EB∥CF,CE∥BF;②BE=CE,BE=BF;③BE∥CF,CE⊥BE;④BE=CE,CE∥BF,其中能判定四边形BECF是正方形的共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1.一元二次方程x2+3x=0的解是______.12.经过某十字路口的行人,可能直行,也可能左拐或右拐.假设这三种可能性相同,现有两人经过该路口,则恰好有一人直行,另一人左拐的概率为______.13.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BE=BC,过点E作EF⊥AB,EG⊥BC,垂足分别为点F,G,则正方形FBGE与正方形ABCD的相似比为______.14.如图,正方形ABCD中,AB=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O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O′BC′,当射线O′C′经过点D时,线段DC′的长为______.15.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AE⊥BC于点E,点F,G分别是AB,AD的中点,连接EF,FG,若∠EFG=90°,则FG的长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16.解下列方程:(1)x2-6x+3=0;(2)3x(x-2)=2(x-2).17.如图,矩形ABCD中,AB=4,点E,F分别在AD,BC边上,且EF⊥BC,若矩形ABFE∽矩形DEFC,且相似比为1:2,求AD的长.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0分)18.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BE⊥AC于E,CF⊥BD于F.求证:BE=CF.19.太原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古都,系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在“我可爱的家乡”主题班会中,主持人准备了“晋祠园林”、“崇山大佛”、“龙山石窟”、“凌霄双塔”这四处景点的照片各一张,并将它们背面朝上放置(照片背面完全相同),甲同学从中随机抽取一张,不放回,乙再从剩下的照片中随机抽取一张,若要根据抽取的照片作相关景点介绍,求甲、乙两人中恰好有一人介绍“晋祠园林”的概率.(提示:可用照片序号列表或画树状图)20.“早黑宝”是我省农科院研制的优质新品种,在我省被广泛种植.清徐县某葡萄种植基地2016年种植“早黑宝”100亩,到2018年“早黑宝”的种植面积达到225亩.(1)求该基地这两年“早黑宝”种植面积的平均增长率;(2)市场调查发现,当“早黑宝”售价为20元/千克时,每天能售出200千克,售价每降低1元,每天可多售出50千克,为了推广宣传,基地决定降价促销,已知该基地“早黑宝”的平均成本价为12元/千克,若使销售“早黑宝”每天获利1800元,则售价应降低多少元?21.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AB,AC,BC边上,若四边形DEFB为菱形,且AB=8,BC=12,求菱形DEFB的边长.22.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点E,F,G,H分别在边AB,BC,CD,DA上,且BE=BF=DH=DG.(1)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2)已知∠B=60°,AB=6.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______题.A题:当点E是AB的中点时,矩形EFGH的面积是______.B题:当BE=______时,矩形EFGH的面积是8√3.23.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正方形折叠中的数学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中,AB=4,点E是AB边上的一点,点G是CE的中点,将正方形纸片沿CE所在直线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点B′.(1)如图1,当∠BCE=30°时,连接BG,B′G,求证:四边形BEB′G是菱形;深入探究:(2)在CD边上取点F,使DF=BE,点H是AF的中点,再将正方形纸片ABCD 沿AF所在直线折叠,点D的对应点为D′,顺次连接B′,G,D′,H,B',得到四边形B′GD′H.请你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______题.A题:如图2,当点B',D′均落在对角线AC上时,①判断B′G与D′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直写出此时点H,G之间的距离.B题:如图3,点M是AB的中点,MN∥BC交CD于点N,当点B',D′均落在MN 上时,①判断B′G与D′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此时点H,G之间的距离.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若==2(b+d≠0),∴=2(等比性质),故选:B.利用等比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比例线段、等比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答案】C【解析】解:(x+1)(2x-3)=1,整理得2x2-x-4=0,则a=2,b=-1,c=-4,故选:C.把原方程根据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化简,整理为一般形式,即可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3.【答案】B【解析】解: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平分.故选:B.利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进而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正确掌握多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答案】D【解析】解:A、∵直线a∥直线b∥直线c,∴=,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直线a∥直线b∥直线c,∴=,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直线a∥直线b∥直线c,∴=,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直线b∥直线c,∴△OEB∽△OFC,∴=,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逐个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5.【答案】A【解析】解:∵△=62-4×1×9=0,∴一元二次方程x2+6x+9=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出△=0,进而即可得出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列表如下:白蓝红红(红,白)(红,蓝)(红,红)蓝(蓝,白)(蓝,蓝)(蓝,红)上面等可能出现的6种结果中,有2种情况可能得到紫色,故配成紫色的概率是=,故选:C.根据题意先列表,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数和配成紫色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7.【答案】D【解析】解:x2-8x+5=0,x2-8x=-5,x2-8x+16=-5+16,(x-4)2=11.故选:D.把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方程变化为左边是完全平方的形式.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配方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答案】A【解析】解:∵四边形CDPE是菱形,∴∠DCP=∠ECP,∴CP平分∠ACB,故选:A.根据菱形的性质解答即可.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菱形的性质解答.9.【答案】B【解析】解:设白边的宽为x米,则整幅宣传版面的长为(2+2x)米、宽为(1+2x)米,根据题意得:90%(2+2x)(1+2x)=2×1.故选:B.设白边的宽为x米,则整幅宣传版面的长为(2+2x)米、宽为(1+2x)米,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图案面积占整幅宣传版面面积的90%,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D【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DCB=∠ABC=90°,∵FB与FC分别平分∠ABC和∠BCD,∴∠FCB=DCB=45°,∠FBC=ABC=45°,∴∠FCB=∠FBC=45°,∴CF=BF,∠F=180°-45°-45°=90°,①∵EB∥CF,CE∥BF,∴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CF=BF,∠F=90°,∴四边形BFCE是正方形,故①正确;∵BE=CE,BF=BE,CF=BF,∴BF=CF=CE=BE,∴四边形BFCE是菱形,∵∠F=90°,∴四边形BFCE是正方形,故②正确;∵BE∥CF,CE⊥BE,∴CF⊥CE,∴∠FCE=∠E=∠F=90°,∴四边形BFCE是矩形,∵BF=CF,∴四边形BFCE是正方形,故③正确;∵CE∥BF,∠FBC=∠FCB=45°,∴∠ECB=∠FBC=45°,∠EBC=∠FCB=45°,∵∠F=90°,∴∠FCE=∠FBE=∠F=90°,∵BF=CF,∴四边形BFCE是正方形,故④正确;即正确的个数是4个,故选:D.求出∠F=90°,FB=FC,再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逐个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1.【答案】0,-3【解析】解:提公因式得,x(x+3)=0,解得x1=0,x2=-3.故答案为0,-3.提公因式后直接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12.【答案】29【解析】解:画树状图为: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恰好有一人直行,另一人左拐的结果数为2,所以恰好有一人直行,另一人左拐的概率=.故答案为.画树状图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恰好有一人直行,另一人左拐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事件A 或B的概率.13.【答案】√22【解析】解:设BG=x,则BE=x,∵BE=BC,∴BC=x,则正方形FBGE与正方形ABCD的相似比=BG:BC=x:x=:2,故答案为:.设BG=x,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知BE=BC=x,由正方形FBGE与正方形ABCD的相似比=BG:BC可得答案.本题主要考查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4.【答案】√6-√2【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AD=2,∴OB=CO=BO′=O′C′═OD=,设DC′=x,在Rt△BDO′中,∵BD2=BO′2+O′D2,∴(2)2=()2+(+x)2,∴x=-,故答案为-.设DC′=x,在Rt△BDO′中,根据BD2=BO′2+O′D2,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答案】2√3【解析】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F=FB,AG=GD,∴FG∥BD,∵∠EFG=90°,∴GF⊥EF,∴BD⊥EF,∵AC⊥BD,∴EF∥AC,∵AF=BF,∴BE=EC,∵AE⊥BC,∴AB=AC=BC,∴△ABC是等边三角形,∵AB=4,∴OB=2,∴BD=2OB=4,∵FG=BD,∴FG=2,故答案为2.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首先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求出OB,BD,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答案】解:(1)x2-6x+3=0,x2-6x=-3,x2-6x+9=-3+9,(x-3)2=6,x-3=±√6,x1=3+√6,x2=3-√6;(2)3x(x-2)=2(x-2),3x(x-2)-2(x-2)=0,(x-2)(3x-2)=0,x-2=0,3x-2=0,x1=2,x2=23.【解析】(1)移项,配方,开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移项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等.17.【答案】解:∵矩形ABFE∽矩形DEFC,且相似比为1:2,∴AB DE =AEDC=12,∵四边形ABCD为矩形,∴CD=AB=4∴4 DE =AE4=12,∴DE=8,AE=2,∴AD=AE+DE=2+8=10.【解析】利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得到==,而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CD=AB=4,从而利用比例性质得到DE=8,AE=2,然后计算AE+DE即可.本题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18.【答案】证明: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OB=OC,在△BOE和△COF中∵{∠BEO=∠CFO ∠EOB=∠FOC BO=CO∴△BOE≌△COF(AAS),∴BE =CF .【解析】长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即可证明OC=OB ,进而证明△BOE ≌△COF ,即可得:BE=CF .本题考查了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性质,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BOE ≌△COF 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解:画树状图为: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甲、乙两人中恰好有一人介绍“晋祠园林”的情况有6种,所以甲、乙两人中恰好有一人介绍“晋祠园林”的概率为612=12.【解析】利用树状图展示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从中找到甲、乙两人中恰好有一人介绍“晋祠园林”的结果数,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n ,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 或B 的结果数目m ,求出概率.也考查了勾股数.20.【答案】解:(1)设该基地这两年“早黑宝”种植面积的平均增长率为x , 根据题意得:100(1+x )2=225,解得:x 1=0.5=50%,x 2=-2.5(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基地这两年“早黑宝”种植面积的平均增长率为50%.(2)设售价应降低y 元,则每天可售出(200+50y )千克,根据题意得:(20-12-y )(200+50y )=1800,整理得:y 2-4y +4=0,解得:y 1=y 2=2.答:售价应降价2元.【解析】(1)设该基地这两年“早黑宝”种植面积的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该基地2016年及2018年种植“早黑宝”的面积,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2)设售价应降低y 元,则每天可售出(200+50y )千克,根据总利润=每千克的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解:设菱形DEFB 的边长为x ,∵四边形DEFB 是菱形,∴BD =DE =BF =x ,DE ∥BF ,∴△ADE ∽△ABC , ∴DE BC =AD AB ,∵AB =8,BC =12, ∴x 12=8−x8,解得:x =245,即菱形DEFB 的边长为245.【解析】设菱形DEFB 的边长为x ,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D=DE=BF=x ,DE ∥BF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DE ∽△ABC ,得出比例式=,代入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求出△ADE ∽△ABC 是解此题的关键.22.【答案】A 或B 9√3 2或4【解析】 (1)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BC ,AB=BC=CD=AD ,∴∠A+∠B=180°, ∵BE=BF=DH=DG ,∴AE=AH=CF=CG ,∴∠AEH=∠AHE=(180°-∠A ),∠BEF=∠BFE=(180°-∠B ), ∴∠AEH+∠BEF=(180°-∠A )+(180°-∠B )=90°, 同法可证:∠EFG=∠EHG=90°,∴四边形EFGH 是矩形.(2)解:A题:连接AC,BD交于点O.∵AE=BE,∴AH=DH,BF=CF,CG=GD,∴EF=AC,EH=BD,∵AB=BC=6,∠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6,∵OB⊥AC,∴OB=3,BD=2OB=6,∴EF=3,EH=3,∴S矩形EFGH=EF•EH=9.故答案为9.B题:设BE=x,则AE=6-x,EF=x,EH=(6-x),由题意:x•(6-x)=8,解得x=4或2,∴BE=2或4.故答案为A或B,9,2或4.(1)根据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即可解决问题;(2)A题:求出EF,EH即可解决问题;B题:设BE=x,则AE=6-x,EF=x,EH=(6-x),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答案】A或B【解析】(1)证明: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90°,由折叠可知:BE=BE′,∠CB′E=∠ABC=90°,在Rt△BCE和Rt△ECB′中,∵EG=GC,∴BG=EC,GB′=EC,∴BG=GB′,在Rt△BCE中,∵∠BCE=30°,∴BE=CE,∴BE=EB′=B′G=BG,∴四边形BEB′G是菱形.(2)选A或B.故答案为A或B.A题:①结论:B′G=D′H,B′G∥D′H.理由:如图2中,由(1)得到:B′G=CE,∵点G是CE的中点,∴CG=CE,∴B′G=CG,∴∠1=∠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D=90°,AD=BC,∵BE=DF,∴△BCE≌△ADF(SAS),∴CE=CF,∠3=∠4,由折叠可知:∠D=∠AD′F=90°,∠2=∠3,∠4=∠5,∴∠2=∠5=∠1,在Rt△AD′F中,∵H是AF的中点,∴D′H=AH=AF,∴B′G=D′H,∠5=∠6,∴∠1=∠6,∴B′G∥D′H.②连接GH,则四边形AEGH是平行四边形,∴AE=GH,设BE=EB′=m,则AE=m,∴m+m=4,∴m=4-4,∴GH=AE=8-4B题:①结论:B′G=D′H,B′G∥D′H.理由:由(1)得到:B′G=CE,∵点G是CE的中点,∴CG=CE,∴B′G=CG,∴∠1=∠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D=90°,AD=BC,AD∥BC,∵BE=DF,∴△BCE≌△ADF(SAS),∴CE=CF,∠3=∠4,由折叠可知:∠D=∠AD′F=90°,∠2=∠3,∠4=∠5,∴∠2=∠5=∠1,在Rt△AD′F中,∵H是AF的中点,∴D′H=AH=AF,∴B′G=D′H,∠5=∠6,∴∠1=∠6,∵MN∥BC,∴MN∥BC∥AD,∴∠AD′M=∠DAD′=2∠4,∠CB′N=∠BCB′=2∠3,∴∠AD′M=∠CB′N,∴∠AD′M+∠6=∠CB′N+∠1,即∠HD′M=∠GB′N,∴B′G∥D′H.②连接GH,则四边形AECH是平行四边形,∴AE=GH,在Rt△CNB′中,CB′=4,CN=2,∴NB′=2,∴MB′=4-2,设BE=EB′=y,在R△EMB′Z中,则有y2=(2-y)2+(4-2)2,∴y=8-4,∴AE=AB-BE=4-4.(1)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断;(2)A题:①结论:B′G=D′H,B′G∥D′H.只要证明△BCE≌△ADF(SAS)即可解决问题;②连接GH,则四边形AEGH是平行四边形,推出AE=GH,设BE=EB′=m,则AE=m,构建方程求出m即可解决问题;B题:①结论:B′G=D′H,B′G∥D′H.想办法证明△BCE≌△ADF(SAS),∠HD′M=∠GB′N,即可解决问题;②连接GH,则四边形AECH是平行四边形,推出AE=GH,在Rt△CNB′中,CB′=4,CN=2,推出NB′=2,推出MB′=4-2,设BE=EB′=y,在R△EMB′Z中,则有y2=(2-y)2+(4-2)2,求出y即可解决问题;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翻折变换、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有答案及解析)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1,∠2,∠3,∠4中,∠1的同位角是()A.∠3B.∠2C.∠4D.不确定2.如图:若∠1=∠2,则()A.AD∥BC B.AB∥CD C.∠A=∠C D.AB⊥BC3.如图:a∥b,若∠1=∠2,则∠2的度数为()A.30°B.90°C.120°D.150°4.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分别为2,4,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6B.8C.10D.8或105.已知:等腰△ABC中,∠B=∠C,若该三角形有一个内角80°,则顶角为()A.80°B.20°C.80°或20°D.100°6.已知:x m=3,则x2m=()A.6B.9C.12D.187.把0.00091科学记数表示为()A.91×10﹣5B.0.91×10﹣3C.9.1×104D.9.1×10﹣48.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A.﹣x2+1B.﹣x2﹣1C.49﹣x3D.49+x9.在二元一次方程x+3y=10中,若x、y均为正数,则该方程的正整数解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10.从长度分别为3cm、4cm、5cm、6cm、9cm的小木棒中任取三根,能搭成三角形的组数有()A.4B.5C.6D.7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已知:∠α的两条边分别平行∠β的两条边,若∠α=40°,则∠β=.12.如图AB∥CD,AE,CE分别平分∠BAC,∠ACD,那么∠AEC=度.13.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14.已知:a m=10,a n=2,则a2m﹣n=.15.若关于x的代数式x2+(m﹣3)x+16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16.已知:实数a、b满足a2+b2+2a+4b+5=0,则b=.17.若是二元一次方程3x+by=5的一个解,则b=.18.已知:a2+b2+c2﹣ab﹣ac﹣ca=0,则a、b、c的大小关系为.三、解答题(56分)19.(8分)如图:点D、E在AB上,点F在BC上,点G在AC上,若∠1=∠B,∠2=∠3,∠4=70°.(1)请说明EF∥DC(2)求∠ADC的度数(要求书写完整步骤)20.(8分)已知:△ABC中,AB<AC,AH是高,AD是∠BAC的平分线.(1)若∠B=60°,∠C=40°,求∠HAD的度数;(2)若∠B=m°,∠C=n°,(m>n).求∠HAD(用mn的代数式表示)21.(8分)计算:22.(8分)先化简,后求值:(x﹣5y)(﹣x﹣5y)﹣(﹣x+5y)2,其中x=,y=﹣1 23.(8分)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4x2﹣64(2)4(m+n)2﹣9(m﹣n)224.(8分)解下列方程组(1)(代入法)(2)25.(8分)观察并计算(1)①1×2×3×4+1=2②3×4×5×6+1=2限填正整数(2)猜想:写出一个反应上述等量关系的等式.(3)说明你猜想的理由.(4)应用:计算:10×11×12×13+1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或说a,b相交c),在截线c的同旁,被截两直线a,b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理解同位角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分析】∠1与∠2是直线AB、直线CD被直线B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即∠1=∠2,所以AB ∥CD.【解答】解:∵∠1=∠2,∴AB∥CD,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3.【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a∥b,∴∠1+∠2=180°,∵∠1=∠2,解得:∠2=120°,故选:C.【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分析】因为已知长度为2和4两边,没由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解答】解:当2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4,2、4、4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0;当2为腰时,其它两边为2和4,∵2+2=4=4,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若80°是顶角,则可直接得出答案;若80°是底角,则设顶角是y,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即可求解;【解答】解:若80°是顶角,则顶角为80°;若80°是底角,则设顶角是y,∴2×80°+y=180°,解得:y=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注意分类讨论.6.【分析】将x m=3代入x2m=(x m)2,计算可得.【解答】解:当x m=3时,x2m=(x m)2=32=9,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7.【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91=9.1×10﹣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8.【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两平方项符号相反,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x2与1符号相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正确;B、﹣x2与﹣1符号相同,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错误;C、49﹣x3,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错误;D、49+x,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9.【分析】将方程变形为x=10﹣3y,再分别求出y=1、2、3时x的值即可得.【解答】解:∵x+3y=10,∴x=10﹣3y,当y=1时,x=7;当y=2时,y=4;当y=3时,x=1;∴该方程的正整数解有3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将方程变形为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及方程的解的定义.10.【分析】首先写出所有的组合情况,再进一步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解:其中的任意三条组合有:3cm、4cm、5cm;3cm、4cm、6cm;3cm、4cm、9cm;3cm、5cm、6cm;3cm、5cm、9cm;3cm、6cm、9cm;4cm、5cm、6cm;4cm、5cm、9cm;4cm、6cm、9cm;5cm、6cm、9cm十种情况.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其中的3cm、4cm、5cm;3cm、4cm、6cm;3cm、5cm、6cm;4cm、5cm、6cm;4cm、6cm、9cm;5cm、6cm、9cm能搭成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分析】根据当两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时,两角的关系可能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α=40°,∠α的两边分别和∠β的两边平行,∴∠β和∠α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即∠β的度数是40°或140°,故答案为:40°或140°.【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运用了分类思想.12.【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AC+∠DCA=18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EAC=∠BAC,∠ECA=∠DCA,则∠EAC+∠ECA=9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AEC.【解答】解:∵AB∥CD,∴∠BAC+∠DCA=180°,∵AE,CE分别平分∠BAC,∠ACD,∴∠EAC=∠BAC,∠ECA=∠DCA,∴∠EAC+∠ECA=(∠BAC+∠DCA)=90°,∴∠AEC=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13.【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因为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所以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所求多边形边数为n,则(n﹣2)•180°=540°,解得n=5.【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解答时要会根据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14.【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解答.【解答】解:∵a m=10,a n=2,∴a2m﹣n===50.故答案是:50.【点评】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属于基础计算题.15.【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m的值.【解答】解:∵x2+(m﹣3)x+16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3=±8,解得:m=11或﹣5,故答案为:11或﹣5【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6.【分析】将已知等式左边的5变为1+4,利用加法运算律变形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根据两非负数之和为0,两非负数分别为0,即可求出a与b的值.【解答】解:∵a2+b2+2a+4b+5=0,∴a2+2a+1+b2+4b+4=0,即(a+1)2+(b+2)2=0,∴a+1=0且b+2=0,解得:a=﹣1,b=﹣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7.【分析】将x=3、y=4代入方程3x+by=5得到关于b的方程,解之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将x=3、y=4代入方程3x+by=5,得:9+4b=5,解得:b=﹣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程的解的定义.18.【分析】对a2+b2+c2﹣ab﹣bc﹣ca=0进行因式分解可得(a﹣b)2+(b﹣c)2+(c﹣a)2=0,进而解答即可.【解答】解:∵a2+b2+c2﹣ab﹣bc﹣ac=0,∴2a2+2b2+2c2﹣2ab﹣2bc﹣2ac=0,a2+b2﹣2ab+b2+c2﹣2bc+a2+c2﹣2ac=0,即(a﹣b)2+(b﹣c)2+(c﹣a)2=0,∴a﹣b=0,b﹣c=0,c﹣a=0,∴a=b=c,故答案为a=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把所给式子进行因式分解.三、解答题(56分)19.【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得出DG∥BC,进而得出∠2=∠DCB,利用等量代换得出∠3=∠DCB,进而证明平行即可;(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1)∵∠1=∠B,∴DG∥BC,∴∠2=∠DCB,∵∠2=∠3,∴∠3=∠DCB,∴EF∥DC;(2)∵EF∥DC,∴∠4=∠ADC═70°.【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得出DG∥BC.20.【分析】(1)先利用△ABC的内角和为180°,求出∠BAC的度数,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求出∠BAD的度数,在△ABH中,求出∠BAH=180°﹣∠B﹣∠AHB=30°,根据∠HAD =∠BAD﹣∠BAH,即可解答;(2)根据(1)的解题过程,即可解答.【解答】解:(1)∵∠B=60°,∠C=40°,∴∠BAC=180°﹣∠B﹣∠C=180°﹣60°﹣40°=80°,∵AD是∠BAC的平分线,∴∠BAD=∠BAC=40°,∵△ABC中,AB<AC,AH是高,∴∠AHB=90°,∴在△ABH中,∠B=60°,∠AHB=90°,∴∠BAH=180°﹣∠B﹣∠AHB=30°,∴∠HAD=∠BAD﹣∠BAH=40°﹣30°=10°,(2)∵∠B=m°,∠C=n°,∴∠BAC=180°﹣∠B﹣∠C═(180﹣m﹣n)°,∵AD是∠BAC的平分线,∴∠BAD=∠BAC=(180﹣m﹣n)°,∵:△ABC中,AB<AC,AH是高,∴∠AHB=90°,∴在△ABH中,∠B=m°,∠AHB=90°,∴∠BAH=180°﹣∠B﹣∠AHB=(90﹣m)°,∴∠HAD=∠BAD﹣∠BAH=(180﹣m﹣n)°﹣(90﹣m)°=(m﹣n)°,【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1.【分析】首先进行积的乘方运算,再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a2b2(﹣a2b﹣12ab+b2)=﹣8a4b3﹣a3b3+a2b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y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x﹣5y)(﹣x﹣5y)﹣(﹣x+5y)2=25y2﹣x2﹣x2+10xy﹣25y2=﹣2x2+10xy,当x=,y=﹣1,原式==﹣﹣5=﹣5.【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3.【分析】(1)首先提取公因式4,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解答】解:(1)4x2﹣64=4(x2﹣16)=4(x+8)(x﹣8);(2)4(m+n)2﹣9(m﹣n)2=[2(m+n)+3(m﹣n)][2(m+n)﹣3(m﹣n)]=(5m﹣n)(﹣m+5n).【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关键.24.【分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1),由②得:y=﹣2x+8③,把③代入①得:3x+8x﹣32=1,解得:x=3,把x=3代入②得:y=2,则方程组的解为;(2)方程组整理得:,①+②得:4x=32,解得:x=8,把x=8代入②得:y=﹣6,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5.【分析】(1)各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2)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结论,写出即可;(3)验证得到的等式即可;(4)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1)①1×2×3×4+1=52;②3×4×5×6+1=192;故答案为:①5;②19;(2)猜想得到:n(n+1)(n+2)(n+3)+1=(n2+3n+1)2;(3)等式左边=(n2+n)(n2+5n+6)+1=n4+6n3+11n2+6n+1,等式右边=(n2+3n)2+2(n2+3n)+1=n4+6n3+11n2+6n+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4)根据题意得:原式=1312=17161.【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幸福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幸福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西峰城区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行驶距离在3千米内),超过3千米按每千米加收1.2元付费,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小明某次花费14.6元.若设他行驶的路为x千米,则x应满足的关系式为()A. 14.6﹣1.2<5+1.2(x﹣3)≤14.6B. 14.6﹣1.2≤5+1.2(x﹣3)<14.6C. 5+1.2(x﹣3)=14.6﹣1.2D. 5+1.2(x﹣3)=14.6【答案】A【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行驶距离为x千米依题意,得∵14.6>5,∴行驶距离在3千米外.则14.6﹣1.2<5+1.2(x﹣3)≤14.6.故答案为:A【分析】先根据付费可知行驶距离在3千米以上,再用行驶距离表示出付费费用,再根据收费情况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2分)已知一个正方形纸片面积为32cm2,则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A. 8 cmB. 4 cmC. 8 cmD. 4 cm【答案】B【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答】设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x(x为一个正数).根据题意得:x2=32.所以x= =4 .故答案为:B.【分析】设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x(x为一个正数).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可得:x2=3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求解。
3、(2分)如图,点E在AB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D∥BC的是()A. ∠1=∠2B. ∠3=∠4C. ∠C=∠CBED. ∠C+∠ABC=180°【答案】B【考点】平行线的判定【解析】【解答】解: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不正确;B、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判断AD∥BC,需要找到直线AD与BC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来判定.4、(2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2﹣m)x<1的解为x>,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0B. m<0C. m>2D. m<2【答案】C【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不等式(2﹣m)x<1的解为x>∴2-m<0解得:m>2故答案为:C【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不等号方向发生了改变,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在不等式的两边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从而得出2-m<0,求解得出m的取值范围。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带解析)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画数轴结合子集的概念即可得到答案.【详解】∵集合,,∴.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2.函数的定义域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分母不为0,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即可.【详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只需x>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函数的定义域问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3.若集合,,则()A. B. C. D.【答案】C【解析】求出集合A和B,取两集合的交集即可.【详解】由集合A得:(x-5)(x+1)=0,解得:x=5或x=-1,∴集合A={-1,5},由集合B解得:x=1或x=-1,∴集合B={-1,1},则A∩B={-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4.已知函数,且,则()A. 4B. 2C.D.【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函数解析式得log2a=2,即可得a的值.【详解】根据题意,f(a)=2,则log2a=2,解可得:a=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的计算,关键是掌握函数解析式的定义.5.已知集合,若B∪A=A,则满足该条件的集合的个数是()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得B⊆A,即可求出满足该条件的集合B的个数.【详解】∵B∪A=A,∴B⊆A,集合A={0,1},∴满足该条件的集合B的个数为:22=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满足该条件的集合的个数的求法,考查并集、子集定义等基础知识.6.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上是增函数的是()A. B. C. 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中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奇偶性,即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函数为偶函数,由指函数的性质可知在上为减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B,f(-x)=-f(x),函数为奇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C,f(-x)=f(x),函数为偶函数,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知在(0,+∞)上是增函数,符合题意;对于D,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不具有奇偶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指对函数图像的性质.7.已知,,,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详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0,1),>1,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知<0,则c<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的性质.8.已知全集,集合和关系的韦恩图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集合中的元素共有()A. 3个B. 4个C. 5个D. 无穷多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故或,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故该集合中有个元素.应选B.考点:补集交集的概念及运算.9.已知集合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那么实数的取值集合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分方程为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详解】由集合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得a=0或,∴实数a的取值集合是{0,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取值集合的求法,考查单元素集的性质等基础知识.10.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图象()A. 关于轴对称B. 关于轴对称C. 关于直线对称D. 关于原点对称【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 f(-x)=-f(x),可得f(x)为奇函数,故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详解】∵,∴=-=-f(x),∴f(x)为奇函数,故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11.已知函数,若对任意的实数都存在,使得成立,则()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分析】分别讨论x>1和x≤1时,由函数的单调性可得f(x)的最大值为f(1)=2,由题意可得所求值.【详解】函数,可得x>1时,f(x)递减,可得f(x)∈(0,2);x≤1时,f(x)=递增,可得f(x)≤2,且x=1时,f(x)取得最大值2,由对任意的实数x都存在,使得成立,可得=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求法,考查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12.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图象可能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f(x)的图象可推出a<0,b>0,c<0,然后即可判断g(x)的图象.【详解】由f(x)的图象可知,f(0)>0,∴b>0,又由图知,得c<0,且x>c时,f(x)=<0,所以 a<0,故二次函数g(x)=ax2+bx-c的图象为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的识别,经常从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和特殊点的函数值来考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全集,集合,则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补集的运算即可求出C U A.【详解】因为全集U={1,2,3,4,5},集合 A={2,4},所以C U A={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补集及其运算.14.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到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可得到函数的最大值.【详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y=2x在R上为增函数,则函数y=2x-1在[1,3]上为增函数,则其在[1,3]上的最大值为f(3)=23-1=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应用,涉及函数的最值,属于基础题.15.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那么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奇函数f(0)=0,求出m的值,利用f(-1)=-f(1)即可得到答案.【详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0)=0,∴m=-1,,∴f(-1)=-f(1)=-(-1+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求出m值,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16.已知,函数,若函数的图象与轴恰有两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分段函数转化求解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利用函数的图象,通过函数的零点得到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函数的草图如图:函数f(x)恰有2个零点,则1<λ≤3或λ>4.故答案为:(1,3]∪(4,+∞).【点睛】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的应用,考查数形结合以及函数的零点个数的判断,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解答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值.【答案】或.【解析】【分析】利用集合相等的定义列出方程组,再结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质能求出实数a,b的值.【详解】解:由已知,得(1)或.(2)解(1)得或,解(2)得或,又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得或.【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相等的的定义,同时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18.(1)已知,求的值;(2)已知,求的值.【答案】(1);(2).【解析】【分析】(1)由对数式可得x6=8,即可解得x.(2)先利用对数的四则运算得1+log3x=,然后利用对数相等解得x.【详解】解:(1)因为,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所以,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指数与对数的互化,指数与对数的四则运算性质.19.已知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求函数的解析式;(2)设函数,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答案】(1);(2).【解析】【分析】(1)设出幂函数解析式,代入点的坐标,即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2)求出g(x)的解析式,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值域即可.【详解】解:(1)设,则,则,所以.(2)因为,且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所以时,有最大值-1,时,有最小值-3.所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幂函数的定义,考查函数的值域以及函数的单调性问题.20.(A)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有最小值.(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当时,设函数,证明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答案】(1);(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在区间内,可得a的取值范围;(2)求得g(x)的解析式,运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进行证明.【详解】(A)(1)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则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函数,设,为上任意两个实数,且,则,由,得,,即,,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函数单调性的证明,用定义法证明单调性的具体步骤:作差、变形和定符号、下结论等..21.(B)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点在函数图象上,且线段平行于轴.(1)证明:;(2)若为以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的坐标.说明:请同学们在(A)、(B)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AC∥y轴,可得x1=x3.代入函数关系进而证明结论.(2)由△ABC为以角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C|=|BC|,y2=y3.可得x3-x2=,.化简即可得出.【详解】(B)证明(1)因为线段平行于轴,所以,又,,则.(2)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且平行于轴,所以,且,又,,则,解得,所以,所以点的坐标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数运算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22.已知函数,.(1)若函数为奇函数,求实数的值.(2)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I)(II)【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函数为奇函数,由,求得的值;(2)恒成立问题通常是求最值,将原不等式整理为对恒成立,进而求在上的最小值,得到结果.试题解析:(1)因为是奇函数,所以,即所以对一切恒成立,所以.(2)因为,均有即成立,所以对恒成立,所以,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所以. 10分考点:1.奇函数的特点;2.函数恒成立.3.求最值.23.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时,.(1)求函数的解析式并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2)若对任意的有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y=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0时,f(x)=|x-2|-2.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可得解析式;(2)根据f(x)的图象即可求实数a的最小值.【详解】(B)(1)当时,,,又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则有,则有,所以.图象如图所示(2)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得到,由(1)中的图象可知,只要把函数的图象至少向右平移8个长度单位就满足,所以实数的最小值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性质和函数图象应用.。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志达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评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志达中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阶段性测评数学试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23()a 的结果为( ) A .4aB .5aC .6aD .9a2.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125︒ B .120︒ C .140︒D .130︒3.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623x x x ÷= B .642()()x x x -÷-=-C .34233694a b a b ab ÷=D .322(23)()23x x x x x x --÷-=-+4.一种登革热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05m ,数据0.00000005m 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7510m -⨯B .8510m -⨯C .70.510m -⨯D .8510m -⨯5.若34x =,97y =,则23x y -的值为( ) A .47B .74C .3-D .276.如图,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D BC 的是( ) A .13∠=∠ B .24∠=∠ C .C CBE ∠=∠D .180C ABC ∠+∠=︒7.如图,从一艘船上测得一个灯塔的方向是北偏西47︒,那么这艘船在这个灯塔的( ) A .南偏东47︒ B .南偏东43︒ C .南偏西47︒D .南偏西43︒8.已知2(3)()x x mx n -++的乘积项中不含2x 和x 项,则m ,n 的值分别为( ) A .3m =,9n =B .3m =,6n =C .3m =-,9n =-D .3m =-,9n =9.弹簧挂上物体后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 kg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挂物体的质量/m kg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y cm1012.51517.5202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B .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长度是自变量,所挂物体的质量是因变量C .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 kg 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式 2.510y m =+来表示D .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 时,弹簧的长度为20cm10.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2,再沿BF 折叠成图3.若20DEF ∠=︒,则图3中CFB ∠度数是( ) A .120︒ B .140︒ C .160︒D .100︒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计算2223x xy 的结果为 .1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OE 平分AOD ∠,若80BOC ∠=︒,则BOE ∠= ︒.13.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 、C 、D 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120ABC ∠=︒,80BCD ∠=︒,则CDE ∠= 度.14.如图,AOB ∠的两边.OA 、OB 均为平面反光镜,35AOB ∠=︒,在OB 上有一点E ,从E 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 上的点D 反射后,反射光线DC 恰好与OB 平行,则DEB ∠的度数是 .15.甲、乙两人骑车从学校出发,先上坡到距学校6千米的A 地,再下坡到距学校16千米的B 地,甲、乙两人行程y (千米)与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同时从B 地按原路返回到学校,返回时,甲和乙上、下坡的速度仍保持不变.则下列结论: ①乙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 ②乙从学校出发45分钟后追上甲;③乙从B 地返回到学校用时1小时18分钟; ④甲、乙返回时在下坡路段相遇.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题共8 小题,共55分) 16.计算(16分)(1)()2021353-⎛⎫-+- ⎪⎝⎭(2)()()()3223a a a ---⋅(3)2998(4)()()()22212x x x -+--17.(5分)先化简,再求值22[(2)(3)(3)5]2x y x y x y y x +-+--÷,其中12x =-,1y =.18.(5分)如图,已知//EF AD ,12∠=∠,70BAC ∠=︒,求AGD ∠的度数,下面给出了求AGD ∠的度数的过程,将此补充完整并在括号里填写依据. 【解】//EF AD (已知)2∴∠= ( )又12∠=∠ (已知)13∴∠=∠(等式性质或等量代换) //AB ∴ ( ) BAC ∴∠+ 180(=︒ )又70BAC ∠=︒ (已知) 110AGD ∴∠=︒(等式性质)19.(5分)点A 在O ∠的一边OA 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过点A 画直线AB OA ⊥,与O ∠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 ; (2)图中利用尺规作ABC O ∠=∠,且与OA 延长线交于点C .20.如图,网格中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 、B 、C 都在格点上. (1)利用格点画图(不写作法): ①过点C 画直线AB 的平行线;②过点A 画直线BC 的垂线,垂足为G ; ③过点A 画直线AB 的垂线,交BC 于点H .(2)线段AG 的长度是点A 到直线 的距离,线段 的长度是点H 到直线AB 的距离.(3)因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所以线段AG 、BH 、AH 的大小关系为 .(用“<”号连接).21.(6分)如图,//AB CD ,12∠=∠,34∠=∠,试说明//AD BE .22.(6分)请认真观察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条件,你能得到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用等式表示出来; (2)如果图中的a ,()b a b >满足2257a b +=,12ab =,求a b +的值; (3)已知22(52)(32)60x x +++=,求(52)(23)x x ++的值.23.(7分)如图1,将三角板ABC 与三角板ADE 摆放在一起;如图2,固定三角板ABC ,将三角板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0180)CAE αα∠=︒<<︒.(1)当α为 度时,//AD BC ,并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2)当ADE ∆的一边与ABC ∆的某一边平行(不共线)时,直接写出旋转角α的所有可能的度数;(3)当045α︒<<︒,连接BD ,利用图4探究BDE CAE DBC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并给出你的证明.2018~2019学年志达中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阶段性测评数学试卷-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23()a 的结果为( ) A .4a B .5a C .6a D .9a【答案】C .【解答】解:236()a a =.2.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125︒ B .120︒ C .140︒D .130︒ 【答案】D . 【解答】解: //EF GH , 2FCD ∴∠=∠,1FCD A ∠=∠+∠ ,140∠=︒,90A ∠=︒, 2130FCD ∴∠=∠=︒,3.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623x x x ÷= B .642()()x x x -÷-=-C .34233694a b a b ab ÷=D .322(23)()23x x x x x x --÷-=-+【答案】C .【解答】解:624x x x ÷= , ∴选项A 不正确;642()()x x x -÷-= , ∴选项B 不正确;34233694a b a b ab ÷= ,∴选项C 正确;322(23)()231x x x x x x --÷-=-++ , ∴选项D 不正确.4.一种登革热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05m ,数据0.00000005m 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7510m -⨯ B .8510m -⨯ C .70.510m -⨯ D .8510m -⨯【答案】B .【解答】解:80.00000005510-=⨯5.若34x =,97y =,则23x y -的值为( ) A .47B .74C .3-D .27【答案】A .【解答】解:34x = ,97y =, 22243333(3)477x y x y x y -∴=÷=÷=÷=. 6.如图,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D BC 的是( ) A .13∠=∠ B .24∠=∠ C .C CBE ∠=∠D .180C ABC ∠+∠=︒ 【答案】B .【解答】解:由24∠=∠,可得//AD CB ;由13∠=∠或C CBE ∠=∠或180C ABC ∠+∠=︒,可得//AB DC7.如图,从一艘船上测得一个灯塔的方向是北偏西47︒,那么这艘船在这个灯塔的( ) A .南偏东47︒ B .南偏东43︒ C .南偏西47︒D .南偏西43︒ 【答案】A .【解答】解: 从一只船上测得一灯塔的方向是北偏西47︒,8.已知2(3)()x x mx n -++的乘积项中不含2x 和x 项,则m ,n 的值分别为( ) A .3m =,9n = B .3m =,6n = C .3m =-,9n =- D .3m =-,9n =【答案】A .【解答】解: 原式32(3)(3)3x m x n m x n =+-+--, 又 乘积项中不含2x 和x 项, (3)0m ∴-=,(3)0n m -=,解得,3m =,9n =.9.弹簧挂上物体后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 kg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挂物体的质量/m kg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y cm1012.51517.5202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B .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长度是自变量,所挂物体的质量是因变量C .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 kg 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式 2.510y m =+来表示D .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 时,弹簧的长度为20cm 【答案】B .【解答】解:A .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 ,根据图表,当质量0m =时,10y =,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反映了所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 、当物体的质量为mkg 时,弹簧的长度是12 2.5y m =+,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 、由C 中10 2.5y m =+,4m =,解得20y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0.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2,再沿BF 折叠成图3.若20DEF ∠=︒,则图3中CFB ∠度数是( ) A .120︒ B .140︒ C .160︒D .100︒【答案】B.【解答】解://AD BC,DEF EFB∴∠=∠=︒,20在图2中1802140∠=︒-∠=︒,CFB EFG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计算22的结果为 .23x xy【答案】326x y.【解答】解:2232.=x xy x y2361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0,OE平分AOD∠=︒,则BOE∠=︒.BOC∠,若80【答案】解:80,BOC∠=︒∴∠=︒,AOD80平分AOD∠,OE∴∠=︒÷=︒,AOE80240∴∠=︒-︒=︒BOE18040140【解答】140.13.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120∠=︒,则BCDABC∠=︒,80∠=度.CDE【答案】20.【解答】解:过点C作//CF AB,已知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AB DE//∴,//CF DEBCF ABC∴∠+∠=︒,180∴∠=︒,60BCF20DCF ∴∠=︒, 20CDE DCF ∴∠=∠=︒.故答案为:20.14.如图,AOB ∠的两边.OA 、OB 均为平面反光镜,35AOB ∠=︒,在OB 上有一点E ,从E 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 上的点D 反射后,反射光线DC 恰好与OB 平行,则DEB ∠的度数是 .【答案】70︒.【解答】解:过点D 作DF AO ⊥交OB 于点F .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13∴∠=∠, //CD OB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3∴∠=∠(等量代换); 在Rt DOF ∆中,90ODF ∠=︒,35AOB ∠=︒, 255∴∠=︒;∴在DEF ∆中,1802270DEB ∠=︒-∠=︒.15.甲、乙两人骑车从学校出发,先上坡到距学校6千米的A 地,再下坡到距学校16千米的B 地,甲、乙两人行程y (千米)与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同时从B 地按原路返回到学校,返回时,甲和乙上、下坡的速度仍保持不变.则下列结论: ①乙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 ②乙从学校出发45分钟后追上甲;③乙从B 地返回到学校用时1小时18分钟; ④甲、乙返回时在下坡路段相遇.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 【答案】②③④.【解答】解:乙往返行程中路程不变,上、下坡的速度仍保持不变,而上坡的路程,与下坡的路程不相等, 因而往返时所用时间一定不同,因而乙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①乙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此选项错误;乙上坡的速度是:36105÷=千米/小时,下坡的速度是:11310()20105÷-=千米/小时. 甲的速度是:416123÷=千米/小时, 因而甲45分钟所走的路程是:4512960⨯=千米, 乙45分钟所走的路程是:45320(69605⨯-+=千米, 因而乙从学校出发45分钟后追上甲;故②此选项正确; 乙从B 地返回到学校用时是:36201010110÷+÷=小时, 即1小时18分钟,故③乙从B 地返回到学校用时1小时18分钟,此选项正确; 上坡时,甲与乙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大的,甲在乙前面,到了下坡乙追上甲,故④正确. 三、解答题(本题共8 小题,共55分) 16.计算(16分)(1)()2021353-⎛⎫-+- ⎪⎝⎭(2)()()()3223a a a ---⋅ (3)2998(4)()()()22212x x x -+--【答案】(1)1,;(2)3a ;(3)996004;(4)26x x +- 17.(5分)先化简,再求值22[(2)(3)(3)5]2x y x y x y y x +-+--÷,其中12x =-,1y =.【答案】22[(2)(3)(3)5]2x y x y x y y x +-+--÷ 22222[4495]2x xy y x y y x =++-+-÷ 2(84)2x xy x =-+÷ 42x y =-+,当12x =-,1y =时,原式14()2142=-⨯-+⨯=.18.(5分)如图,已知//EF AD ,12∠=∠,70BAC ∠=︒,求AGD ∠的度数,下面给出了求AGD ∠的度数的过程,将此补充完整并在括号里填写依据. 【解】//EF AD (已知)2∴∠= ( )又12∠=∠ (已知)13∴∠=∠(等式性质或等量代换) //AB ∴ ( ) BAC ∴∠+ 180(=︒ )又70BAC ∠=︒ (已知) 110AGD ∴∠=︒(等式性质)【答案】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G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G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9.(5分)点A 在O ∠的一边OA 上.按要求画图并填空: (1)过点A 画直线AB OA ⊥,与O ∠的另一边相交于点B ; (2)图中利用尺规作ABC O ∠=∠,且与OA 延长线交于点C .【答案】20.如图,网格中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A 、B 、C 都在格点上. (1)利用格点画图(不写作法): ①过点C 画直线AB 的平行线;②过点A 画直线BC 的垂线,垂足为G ; ③过点A 画直线AB 的垂线,交BC 于点H .(2)线段AG 的长度是点A 到直线 的距离,线段 的长度是点H 到直线AB 的距离.(3)因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所以线段AG 、BH 、AH 的大小关系为 .(用“<”号连接). 【答案】解:(1)①直线CD 为所作; ②线段AG 为所作; ③线段HA 为所作;(2)线段AG 的长度是点A 到直线BC 的距离,线段HA 的长度是点H 到直线AB 的距离; (3)AG AH < ,AH BH <, AG AH BH ∴<<.故答案为BC ,BC AH ,AG AH BH <<.21.(6分)如图,//AB CD ,12∠=∠,34∠=∠,试说明//AD BE .【答案】证明://AB CD , 16∴∠=∠,12∠=∠ ,34∠=∠,3642∴∠+∠=∠+∠, 45∠=∠ ,3625∴∠+∠=∠+∠, 25180D ∠+∠+∠=︒ , 36180D ∴∠+∠+∠=︒,即180BCD D ∠+∠=︒, //AD BE ∴.22.(6分)请认真观察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条件,你能得到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用等式表示出来; (2)如果图中的a ,()b a b >满足2257a b +=,12ab =,求a b +的值; (3)已知22(52)(32)60x x +++=,求(52)(23)x x ++的值.【答案】解:(1)根据图中条件得,2222()a b ab a b ++=+; (2)2257a b += ,12ab =, 222()281a b a b ab ∴+=++=, 0a b +> , 9a b ∴+=;(3)设52x a +=,23x b +=, 则2260a b +=,2a b -=, 2222()a b ab a b +-=- , 6024ab ∴-=,28ab ∴=, (52)(23)28x x ∴++=.23.(7分)如图1,将三角板ABC 与三角板ADE 摆放在一起;如图2,固定三角板ABC ,将三角板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0180)CAE αα∠=︒<<︒.(1)当α为 度时,//AD BC ,并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2)当ADE ∆的一边与ABC ∆的某一边平行(不共线)时,直接写出旋转角α的所有可能的度数;(3)当045α︒<<︒,连接BD ,利用图4探究BDE CAE DBC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并给出你的证明.【答案】解:(1)//AD BC , 90FGC D ∴∠=∠=︒, 30C ∠=︒ ,60AFD CFG ∴∠=∠=︒, 30DAF ∴∠=︒, 45DAE ∠=︒ , 15CAE ∴∠=︒,∴当α为 15度时,//AD BC ;(2)当ADE ∆的一边与ABC ∆的某一边平行(不共线)时,旋转角α的所有可能的度数是:45︒,105︒,135︒,150︒;(3)当045α︒<<︒,105BDE CAE DBC ∠+∠+∠=︒,保持不变; 理由如下:设BD 分别交AC 、AE 于点M 、N , 在AMN ∆中,180AMN CAE ANM ∠+∠+∠=, ANM E BDE ∠=∠+∠ ,AMN C DBC ∠=∠+∠, 180E BDE CAE C DBC ∴∠+∠+∠+∠+∠=︒, 30C ∠=︒ ,45E ∠=︒, 105BDE CAE DB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5 8
17. (本题 4 分) 计算: 8x 2 +3x 2 与 10x 2 6x 的和. 【考点】整式加减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解:由题可得: 8x 2 3x 2 10 x 2 6 x = 8x 2 3x 2 10 x 2 6 x = 2 x 2 3x 2 18. (本题 6 分) 随着中国快递行业整体规模的迅速壮大,分拣机器人系统的应用也呈现智能化、自动 化的发展趋势.每台分拣机器人一小时可以分拣 1.8 万件包裹,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某 分拣仓库计划平均每天分拣 20 万包裹,但实际每天分拣量与计划相比有出入.下表是 该仓库 10 月份第一周分拣包裹的情况(超过计划量记为正、未达到计划量记为负) ; 星期 分拣情况(单位: 万件) +6 -3 -4 +5 -1 +7 -8 , (1)该仓库本周内分拣包裹数量最多的一天是星期 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分拣了 (2)该仓库本周实际分拣包裹一共多少万件? 【考点】正负数相反意义的应用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 ( 1) 六 ; ,最少的一天是星期 万件包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日
;
15
。
(2)解:由题可知:20×7+ 6 3 4 5 1 +7+ -8 =142(万件) 答:该仓库本周十几分拣包裹一共 142 万件。 19. (本题 6 分) 先化简,在求值: 3a 2b 6ab 2 2(2a 2b 3ab 2 2) ,其中 a=-1,b=2. 【考点】化简求值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解:原式= 3a 2 b 6ab2 2 2a 2b 3ab 2 2 = 3a 2 b 6ab2 4a 2 b 6ab 2 4 = 3a 2b 6ab 2 4a 2b 6ab2 4
【考点】有理数混合运算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解:原式=-10+18+(-4) =4
1 8 9 (2)解:原式= 54 3 3 2
= 18+ -12 =6
5 1 3 (3)解:原式= 24 24 24 6 3 8
操作探究: (1)如图 3 是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右侧拼搭了 4 个棱长小于 1 的正方体形成的长方体,请画出从 上面看这个长方体得到的平面图形; (2)已知一个长方体是按上述方式拼成的,组成它的正方体不超过 10 个,且若从上面看这个长 方体得到的平面图形由 4 个正方形组成. 请从 A,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题. A. 请画出从上面看这个长方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请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形) B. 请画出从上面看这个长方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请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形,并在所画图形的下方直 接写出拼成该长方体所需的正方体的总个数) 【考点】几何开放探究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如下图所示
则这周内温差最大的一天是星期 【考点】正负数相反意义 【难度】★ 【答案】二
13. 下列各式是按新定义的一种“△”运算得到的,观察下列等式: 25=2 3 5=11 , 2( 1)=2 3 ( 1)=5 · · 63=6 3 3=21 , 4( 3)=4 3 ( 3)=9 · 根据这个定义计算 2018 2018 的结果为 【考点】定义新运算 【难度】★ 【答案】-4036 【解析】-2018×3+2018=-4036 14. 根据流程图中的程序,当输入数值 x 为-8 时,输出的数值 y 为 . .
(2)A:① 6 ② 0 或-8 B:① 6 ; -4 或 6 ② 8 (学而思第四讲内容, “奇点偶段”——即当是奇数个点时,取中间的点所表示的数代入即得最小值)
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 1) 2018 1 C. (1) (3) 3
) B. 32 3 2 6 D. 3 2 1
【解析】 ( 1) 10x+650 ; 9x+675 ; (2)解,当 x=30 时,方案一所用金额为:10×30+650=950(元) 方案二所用金额为:9×30+675=945(元) 答:经比较可知当 x=30 时,方案二比较合算 22. (本题 6 分)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右侧拼搭若干个棱长小于或等于 1 的其它正方体,使拼成的立体 图形为一个长方体.如图 1,是两个棱长为 1 的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图 2 是从上面看这个长方体 得到的平面图形,它由两个正方形组成.
【考点】程序框图 【难度】★ 【答案】7
15. 用火柴棒按如图方式拼图,第 1 个图形共用 3 根火柴棒,第 2 个图形共用 9 根火柴棒,第 3 个图形共 用 18 根火柴棒, · · ·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拼图,第 n 个图形共用 根火柴棒.(用含 n 的代数 式表示)
【考点】图形找规律 【难度】★★★ 3n n 1 【答案】 2 【解析】解题的核心就是每一步的计算都不要合并 根据图形变化:图一:3 图二:3+6(在图一下面加一层) 图三:3+6+9(在图二下面再加一层) 图四:以此类推 3+6+9+12。 。 。 则到第 n 个图:3+6+9+· · · ·+3n=3(1+2+3+· · ·+n)=
-5
= 3a 2 b 6ab2 4a 2 b 6ab 2 4 = 3a 2 b 4a 2 b 6ab2 6ab 2 4 = a 2 b 4 将 a=-1,b=2 代入 a 2b 4 中 得: 1 2 4 =2
= 20 8 9 = 20 8 9 = 21
1 (4)解:原式= 8 6 4 8 1 = 8+6 4 8 1 1 = + 2 8 4 1 1 = 8 2
10. 某地气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 1000m,气温就降低大约 6℃.现在地面气温是 t℃,则 h m 高空的气温 用含 h,t 的代数式表示正确的是( ) A. t 6h 【考点】列代数式 【难度】★★ 【答案】D 【解析】气温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 t 6
h 3h t ,所以选 D 1000 500
C. 5
D. -5
【考点】三视图 【难度】★ 【答案】A 4. 我国是最早认识负数,并进行相关运算的国家,在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就记载了利用算筹 实施“正负数”的方法,图 1 表示的是计算 3+(-4)的过程.按照这种方法,图 2 表示的过程是在计算 ( ) A.(-4)+(-2) B.(-4)+2 C. 4+(-2) D. 4+2 【考点】有理数加法 【难度】★ 【答案】C ( 1) 5 ; x5 ; -3 或 1
【考点】有理数混合计算 【难度】★ 【答案】C 6.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复批自 2018 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显示,2018 年我省夏粮总产量达到 2299000 吨,将数据“2299000 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29.9 104 吨 【考点】科学计数法 【难度】★ 【答案】B 7. 分别用一平面去截如图的五个几何体,能得到长方形截面的几何体共有( A. 4 个 B. 3 个 C. 2 个 D. 1 个 【考点】截面图 【难度】★ 【答案】B 8.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a 2b 5ab C. 3 2(a 2b) 3 2a 2b 【考点】合并同类项 【难度】★ 【答案】D 9. 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纸片厚度忽略不计,按图中数据,这个盒子容积为( A. 6 B. 8 C. 10 D. 15 【考点】展开图 【难度】★ 【答案】A ) ) B. 5a 2 3a 2 2 D. 2a 2b 5a 2b 3a 2 b ) B. 2.299 106 吨 C. 22.99 105 吨 D. 2299 103 吨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性测评 数学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5 的相反数是( ) 1 1 B. A. 5 5 【考点】相反数 【难度】★ 【答案】C 2. 2018 年 7 月份,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1%, 记作+2.1%, 其中水产品价格下降 0.4%, 应记作 ( A. 0.4% B. -0.4% C. 0.4 D. -0.4 【考点】正负数相反意义 【难度】★ 【答案】B 3. 某几何体由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看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 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 ,从左面看该几何体的形状图是( ) )
2
20. (本题 6 分) 观察下面由 8 个小立方块组成的图形,请在指定的位置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这个几何的形 状图.
【考点】画三视图 【难度】★ 【答案】见解析 【解析】
21. (本题 5 分) 某体育用品商店销售一种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乒乓球拍每副定价 75 元,乒乓球每 盒定价 10 元.“十一”期间商场决定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向客户提供两种优惠 方案. 方案一:买一副乒乓球拍送一盒乒乓球; 方案二:乒乓球拍和乒乓球都按定价的 90%付款. 某客户要到该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乒乓球拍 10 副,乒乓球 x 盒(x>10) (1)若该客户按方案一购买,需付款 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2)若 x=30,通过计算说明此时按哪种方案购买较为合算. 【考点】列代数式,与实际应用结合 【难度】★★ 【答案】见解析 元;若该客户按方案二购买,需付款 元; (用
( 2) A:共四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B:共四种情况,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