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安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及其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锂电池生产制作流程及详解

锂电池生产制作流程及详解

锂电池生产制作流程及详解锂电池是一种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产生电能的二次电池。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轻质小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车、无人机等设备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锂电池的生产制作流程。

1.原材料准备生产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主要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正极材料通常为氧化钴、氧化镍或锰酸锂等,负极材料为石墨或锂钛酸锂等。

电解液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隔膜则用于隔离正负极。

2.正负极制备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加工成合适的形状和尺寸,一般是将它们混合后制成浆料,再涂覆在铝、铜等金属箔上,形成正负极片。

这些金属箔将用作电池的电流收集器。

3.组装电池片将正负极片叠加在一起,两极之间用隔膜隔开,形成一个电池片。

在叠加过程中,需要注意正负极材料的对齐,以确保电池性能。

4.注入电解液将电池片放入容器中,注入预先配好的电解液。

电解液会被锂离子吸附,从而形成可逆的电化学反应。

5.封装和密封将装有电池片和电解液的容器密封,通常使用铝箔和塑料膜进行封装,以防止电解液泄漏和外界杂质的进入。

6.电化学成形将封装好的电池进行电化学成形,即通过外部电流的作用,让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这一过程将导致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特性的形成。

7.容量测试和分级对生产出的锂电池进行容量测试,以确认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然后将其按照容量分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8.终测和整合对分级后的锂电池进行最后一次测试,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然后将其整合到手机、电动车等设备中,以提供电力支持。

总结:锂电池的生产制作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正负极制备、组装电池片、注入电解液、封装和密封、电化学成形、容量测试和分级、终测和整合等步骤。

每个环节都十分关键,只有确保每个步骤的质量可控和稳定性,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锂电池产品。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设计规范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设计规范

一、叠片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设计规范1.设计容量为保证电池设计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根据客户需要的最小容量来确定设计容量。

设计容量(mAh)= 要求的最小容量×设计系数(1)设计系数一般取1.03~1.10。

2.极片尺寸设计根据所要设计电池的尺寸,确定单个极片的长度、宽度。

极片长度Lp:Lp = 电池长度-A-B (2)极片宽度Wp:Wp = 电池宽度-C (3)包尾极片的长度Lp′:Lp′= 2Lp+ T'-1.0 (4)包尾极片的宽度Wp′:Wp′= Wp-0.5 (5)其中:A —系数,取值由电池的厚度T决定,当(1)T≤3mm时,对于常规电芯A一般取值4.5mm,大电芯一般取值4.8mm;(2)3mm<T≤4mm时,对于常规电芯A一般取值4.8mm,大电芯一般取值5.0mm;(3)4mm<T≤5mm时,对于常规电芯A一般取值5.0mm,大电芯一般取值5.2~6.0mm;(4)5mm<T≤6mm时,对于常规电芯A一般取值5.2mm, 大电芯一般取值5.4~6.0mm。

B —间隙系数,一般取值范围为3.6~4.0mm;C —取值范围一般为2.5~2.6mm(适用于双折边);T'—电芯的理论叠片厚度,T'的确定见6.1节.图1.双面极片、单面正极包尾极片示意图3. 极片数、面密度的确定:确定极片的数量N,并根据电池的设计容量来确定电极的面密度,电池的设计容量一般由正极容量决定,负极容量过剩。

在进行理论计算时,一般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容量取140mAh/g,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容量取300mAh/g。

N =(T-0.2)/0.35±1 (6)注:计算时N取整,并根据面密度的值来调整N。

S极片= Lp×Wp (7)C设= C正比×S极片×N×ρ正×η正(8)C负= C设×υ(9)= C负比×S极片×N×ρ负×η负(10)其中:S极片—单个极片的面积;C正比—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容量,一般取值140mAh/g;η正—正极活性物质的百分含量;ρ正—正极极片的双面面密度(g/m2);C负—负极的设计容量;υ—负极容量过剩系数,一般常规电池取值1.00~1.06;DVD电池以及容量大于2000mAh的取值1.05~1.12;C负比—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容量,一般取值300mAh/g;η负—负极活性物质的百分含量;ρ负—负极极片的双面面密度(g/m2);4. 极片厚度的确定:为保证极片中活性物质的性能发挥,涂布后的极片要进行适当轧片,一般根据材料的压实密度来确定不同面密度的极片的轧片厚度。

聚合物锂电芯PACK工艺

聚合物锂电芯PACK工艺

04
Pack工艺中的关键技术
电池热管理技术
1 2
3
热设计
为了确保电池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对电池进行有效的 热设计。这包括选择适当的材料、设计和布局电池组,以便 在运行过程中有效地散热。
热控制
为了防止电池过热或过冷,需要实施有效的热控制策略。这 包括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温度,以及使用加热或冷却系 统来调节电池温度。
电池芯选择
采用高功率聚合物锂电芯,单体电芯容量为 3.8V/100Ah。
电池管理系统
具备电量监测、充电控制、放电控制、安全保 护等功能。
结构封装
采用铝壳封装,具有高强度、高刚性等特点, 适应汽车使用环境。
某品牌无人机电池Pack工艺案例
电池芯选择
结构封装
采用高能量密度聚合物锂电 芯,单体电芯容量为 3.7V/1000mAh。
热仿真
为了优化电池热设计和管理,可以使用热仿真工具进行模拟 和预测。这有助于预测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行为,从而 优化电池性能和安全性。
电池均衡技术
均衡电路
为了确保电池组中所有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状态一致,需要使用均衡电路。这种电路可以消除电池 之间的电压差异,防止过充电或过放电。
均衡策略
实施有效的均衡策略是必要的,以确保均衡电路在适当的时机工作。这包括基于电压、电流或温 度的均衡策略,以及主动和被动均衡策略。
形状可塑性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为固态或 凝胶态,不易泄漏和爆炸,安全性较 高。
轻量化
由于采用高分子材料,聚合物锂离子 电池的重量相对较轻,有利于减小设 备的整体重量。
安全性能高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形状可以根据需 要进行定制,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可 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形状和尺寸。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详解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详解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详解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之一,其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

它的生产工艺需要许多步骤和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一、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1.正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三种: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

这些材料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制备。

钴酸锂制备:将钴碳酸和碳酸锂一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稀酸和腐蚀剂煮沸反应,然后蒸发水分得到钴酸锂。

锰酸锂制备:将锰碳酸和碳酸锂一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稀酸和腐蚀剂煮沸反应,然后蒸发水分得到锰酸锂。

三元材料制备:将镍酸锂、钴酸锂和锰酸锂混合在一起,加入稀酸和腐蚀剂煮沸反应,然后蒸发水分得到三元材料。

2.负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常为石墨,制备方法为:将天然石墨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粘合剂、导电剂等材料,混合均匀后进行成型。

二、电池组件制备1.正负极片制备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分别涂覆在铝箔和铜箔上,然后将它们一层一层叠合在一起,形成正负极片。

2.隔膜制备将聚丙烯材料加入溶剂中,制成聚丙烯膜,然后在聚丙烯膜表面涂覆聚合物电解质,制成隔膜。

3.电解液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通常为有机溶剂,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乙酯等。

电解液还需要添加锂盐,通常为氟化锂或磷酸锂等物质。

三、电池组装1.正负极片堆叠将正负极片和隔膜一层一层堆叠,形成电池芯。

2.注入电解液将电池芯浸泡在预先准备好的电解液中,使电解液充分渗透到电池芯中。

3.封口在注入电解液后,需要对电池进行封口,避免电解液泄漏。

四、成品测试将已经组装好的电池进行各种测试,如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循环寿命测试等。

五、包装和出厂将测试合格的电池进行包装,如塑料、纸盒等包装,然后成品出厂。

以上就是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的详细流程,生产工艺环节多且繁琐,需要高度的科学精神和技术水平的支持。

因此,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提升,对于电池的性能和使用效果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虽然只有30多年,但其在可再生能源、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增速却是非常迅猛的。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动汽车、移动设备、储能电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容量、高比能量、高分子密度、低失效率、环境友好以及其它优势,使得其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仍然是一个挑战。

因此,了解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对于实现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六大步骤:电化学评价、制备正极材料、制备负极材料、制备电解液、组装电池和电池测试。

首先,通过对电池性能参数和其它要求的测试,以确定电池技术参数,并对正常生产过程进行优化,进行电化学评价。

电池的正极材料一般采用锂系正极材料,如锂钴氧化物,锂钴锰氧化物和锂钼氧化物等,并将其经过高速搅拌后,用特殊机器加入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制备。

负极材料通常由金属氧化物组成,如碳、石墨烯、硅等。

通过特殊机器,将负极材料加入有机溶剂,经过搅拌加热后,用特殊机器制成负极材料片和罐体。

接下来,则是制备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涝一般混合有有机电解质及水性电解质,分别用于电池正极和负极容器内,混合成电解液后,用特殊机器填充入容器内,以待后续工艺过程中使用。

随后,即可开始正极材料片和负极材料片的组装电池。

一般而言,正极片和负极片需分别放在容器内,并加入相应的电解液,接着用特殊机器将负极片和正极片通过热压组件,包括电极支架、极板、连接器、夹子等部件,经过热压成型,完成容器的封装。

最后,电池需要进行测试,以保证电池性能达标。

一般而言,测试主要包括对电池容量、性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测试,确保电池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确保电池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电化学评价、制备正极材料、制备负极材料、制备电解液、组装电池和电池测试。

这些步骤不仅可以确保电池性能满足要求,而且可以确保电池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服务寿命。

因此,熟悉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对于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工艺

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工艺

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工艺引言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储能装置,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分隔阳极和阴极,防止短路和内部反应,保障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种类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中关键的功能层,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主要分为聚合物隔膜和陶瓷隔膜两类。

聚合物隔膜聚合物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隔膜类型,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主要有聚丙烯(PP)膜和聚乙烯(PE)膜两种。

1.聚丙烯膜: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和机械强度,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隔膜材料之一。

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拉伸薄膜法、浅沟法和纳米孔洞法等。

拉伸薄膜法是最常用的制备聚丙烯膜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拉伸和冷却等工序,使聚丙烯分子排列有序,形成一定孔隙结构。

随后的涂覆、抽湿和烘干等工序可进一步改善膜的性能。

2.聚乙烯膜:聚乙烯膜相对于聚丙烯膜来说,具有更高的电导率和更好的热稳定性。

其制备工艺与聚丙烯膜相似,主要包括拉伸薄膜法和浅沟法等。

不同的制备条件可以调控膜的孔径和孔隙度,从而实现对电池性能的调整。

陶瓷隔膜陶瓷隔膜是以无机陶瓷材料为基底制成的隔膜,其主要材料有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2)和磷酸铁锂(LiFePO4)等。

陶瓷隔膜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耐化学品性和机械强度,适用于高温、高功率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电池应用。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膜、后处理和质检等环节。

原料准备原料准备是隔膜生产的首要步骤,主要包括聚合物材料的配制和陶瓷材料的制备。

1.聚合物材料的配制:根据隔膜的要求,将聚丙烯或聚乙烯等聚合物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溶液。

溶剂的选择和添加剂的调配均对隔膜的性能起重要作用。

2.陶瓷材料的制备:陶瓷隔膜的制备需要对陶瓷材料进行制备和加工。

例如,将氧化铝通过球磨或其他方法制备成一定颗粒度的粉末,再通过烧结和压制等工艺制备成陶瓷薄膜。

聚合物电池生产工艺

聚合物电池生产工艺

聚合物电池生产工艺
聚合物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量密度、灵活性强、环保节能的电池。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材料准备:聚合物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正极材料常用的有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负极材料常用的有金属锂、石墨等。

电解液通常是有机溶剂和锂盐的混合物,隔膜通常是聚丙烯膜或聚乙烯膜。

2. 准备电池组件:将正负极材料分别涂覆在铝箔或铜箔上,形成正负极片。

随后,正负极片与隔膜层交替叠加,形成多层叠片。

3. 组装电池:将叠片进行卷绕或叠层,并封装在金属壳体中形成电芯。

同时,电解液注入到电芯中,确保正负极之间的离子传导。

4. 封装组装:将电芯与电路板连接,形成电池模组。

电池模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并联或串联,以满足不同电压和容量要求。

5. 测试与分级:对已组装的电池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容量、电流输出、循环寿命等指标评估。

根据测试结果,将电池进行分级,以满足不同的质量标准。

6. 包装与质检:对通过测试与分级的电池进行包装,并进行质检,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

7. 成品检验:对包装后的成品电池进行外观检查、电压、内阻等重要参数测试,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

以上是聚合物电池的生产工艺概述,每个步骤的具体细节可能会因不同厂家和不同型号的电池而有所差异。

聚合物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灵活性,具备更好的环保性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无人机、电动车以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锂电池生产工艺(聚合物锂电制造流程)PPT课件

锂电池生产工艺(聚合物锂电制造流程)PPT课件

27.09.2020
*
14
极片收卷轴(作用:收单双面极片)
27.09.2020
*
15
纠偏器
作用:控制收 卷整齐度
27.09.2020
*
16
自动上料缸
作用:①保持液面高度稳定; ②浆料保持搅拌状态;
27.09.2020
*
17
⑶极片段切
段切机
分切机
段切机
27.09.2020
*
18
脚踏剪扳机
27.09.2020
*
35
正极超声波金属焊接机
27.09.2020
*
36
极耳修剪
27.09.2020
*
37贴胶板Fra bibliotek27.09.2020
*
38
预封
27.09.2020
*
39
包装
27.09.2020
包装机
*
40
热封模具
27.09.2020
*
41
自动胶纸切割机
27.09.2020
*
42
检测内阻
27.09.2020
*
19
⑷极片烘烤
烤箱
27.09.2020
*
20
⑸辊压
辊压机
27.09.2020
*
21
⑹冲切
27.09.2020
*
22
刀模
27.09.2020
*
23
⑺极片分档
27.09.2020
*
24
电子称
档次栏
27.09.2020
*
25
极耳断切机
27.09.2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