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

合集下载

锂电池 锂离子 锂聚合物

锂电池 锂离子 锂聚合物

锂电池锂离子锂聚合物
锂电池是一种采用锂离子作为电解质的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轻量化等优点,成为了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主要电源类型之一。

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为运动载体的电池,这种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废弃物可回收等特点,逐渐成为替代镉镍电池、铅酸电池的主流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别为锂钴酸锂和石墨,电解液通常为有机溶剂,锂离子电
池的工作原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运动,实现电子流动和化学
能转换。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照相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中。

锂聚合物电池是一种采用聚合物作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
在正、负极之间通过聚合物电解质进行电子流动和化学能转换。

锂聚合物电池相较于传统
的锂离子电池优点是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充电速度更快、寿命更长,但电池极限温度较低。

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倍受关注,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使其具有取代
传统汽车动力电池的可能性。

但锂离子电池本身也存在安全风险,如短路、过充等问题,
需要加强安全控制措施,确保其安全可靠的使用。

ev级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ev级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ev级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已经成为了现代电池技术中最先进的电池之一,因为它具有许多优点,例如高能量密度,轻量化,高效和环保等。

这种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ev级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1. 原理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使得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电池。

它的储能单元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组成。

在充电过程中,电流通过电解质使得锂离子从正极移动到负极,反之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移动到正极。

在这个过程中,电池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使电子流动。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中的正极材料是锂离子聚合物,而负极材料是碳材料,电解质是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聚合物具有许多优势,例如高能量密度、低内阻、良好的放电性能、环保等,并且与其他电池相比,它具有更长的寿命。

2. 特点(1) 高能量密度。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同等体积的铅酸电池高2.5倍,比镍氢电池高1.5倍。

这意味着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可以在相同的体积下存储更多的能量。

(3) 长寿命。

相对于其他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寿命更长,它可以进行许多次循环充电和放电而不会损坏。

(4) 环保。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一种环保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 低温性能好。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可以在低温下高效运行,这对于电动汽车等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非常重要。

3. 应用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良好的环保性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已经在电动汽车、无人机、储能系统、航天器和移动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电动汽车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它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长的寿命。

同时,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可以大大降低电动汽车的排放量。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作为储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太阳能或风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储能。

此外,它还可以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作用,提供高能量密度的电力,以满足无人机和航空器等高能量需求的设备的能量供应。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简称锂电池、聚合物电池,是一种新型可替代传统镍氢电池的储能技术。

它主要由正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聚合物电解质)、电解质,以及电极形成。

相比传统的镍氢电池,这种新型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热释放、更低的环境污染和更安全的特点。

因此,它受到了广大的使用者的青睐,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比传统的镍氢电池要高出3至4倍。

由于能量密度高,它们能够输出大量的能量,使用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放电,从而达到更佳的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采用了新型的负极材料,因此在冲击和冲撞等情况下,也能够非常好地保护它们。

其次,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有更低的热释放,它们能够大大减少电池内部的热量,使得设备的工作温度可以降低,让设备的使用者拥有更好的安全和寿命。

此外,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还具有更低的环境污染。

这种电池的制造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因此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比传统镍氢电池,它们更不容易发生膨胀、短路和漏电等情况,使用者不用担心使用安全性问题。

因此,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由于它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仅在手机、笔记
本、电动汽车等多种电子产品中,为使用者带来更高的性能,而且还可以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为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Fiber-embedded Polymer Lithium-ion Battery)是一种新兴的电池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全面介绍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应用领域、工作原理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读者提供有指导意义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该电池采用了纤维聚合物作为电解质和隔膜材料,相较于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自放电率。

同时,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柔性和可塑性,可以实现自由弯曲、折叠等形状塑造,使其具备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

由于其柔性和可塑性的优势,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可穿戴设备、智能纺织品和柔性电子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我们可以想象到,未来的手表、健身衣、照明材料等都有可能通过嵌入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来实现智能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那么,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怎样工作的呢?在这种电池中,纤维聚合物同时扮演了电解质和隔膜的角色。

当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位差产生时,锂离子可以通过纤维聚合物电解质迁移,从而实现电荷的传输。

这种特殊的设计不仅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电池的体积和重量。

最后,我们来谈谈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纺织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柔性、轻薄、高性能的电池需求日益增加。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创新型电池技术,在这个市场中具备巨大的竞争优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创新,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有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为电子产品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综上所述,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电池技术,具备诸多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们可以期待,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推广,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推动电子产品向着更加智能、轻薄、柔性的方向发展。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摘要:
1.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简介
2.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优点
3.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
4.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正文: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可充电电池技术,它使用纤维聚合物作为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较轻的重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纤维聚合物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能够存储更多的能量,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其次,纤维聚合物电池的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和安装;最后,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消费电子、电动汽车、能源存储等。

在消费电子领域,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设备;在电动汽车领域,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在能源存储领域,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调度。

尽管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许多优点,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生产成本较高、电池性能有待提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科研人员正在不断努力,通过改进纤维聚合物材料和优化电池结构等途径,提高纤维聚合物锂离子
电池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总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合物锂离子高倍率电池知识介绍

聚合物锂离子高倍率电池知识介绍

聚合物锂离子高倍率电池知识介绍讲解:冉刚一、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构成)\磷酸铁锂(LiFePO4)\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1.正极:钴酸锂(LiCoO2粘接剂(PVDF)、导电剂(SP)、溶剂(NMP)、集流体-基材(铝箔-AI)。

2.负极:石墨(C)、粘接剂(SBR)、增稠剂(CMC)、导电剂(SP)、溶剂(水)、集流体-基材(铜箔-Cu)。

3.电解液4.隔离膜5.极耳6.铝塑膜(外包装)二、工作原理三、相关术语1.电极(electrode)电池的核心部分,它是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架组成。

活性物质是指正、负极中参加成流反应的物质,是化学电源产生电能的源泉,是决定化学电源基本特性的重要部分。

2.能量(energy)及比能量电池的能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对外做功所能输出的电能。

通常用瓦时(Wh)表示。

比能量是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所给出的能量,也叫重量比能量或体积比能量,也称能量密度,常用Wh/kg或Wh/L表示。

3.功率(power)及比功率电池的功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电池输出的能量,单位为瓦(W)或千瓦(KW)。

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输出功率称为比功率,其大小表征电池所能承受的工作电流的大小。

P(功率)=I(工作电流)*U(平均工作电压)4.容量(capacity)电池存贮能量能力的参数。

例如:5000mAh—代表电池在负载情况下,以5000mAh恒流放电,大约可放1小时。

以同一负载,用2500mA恒流放电,大约可放2小时。

5.倍率C-Rate在不同电流下能放出的能量,一般而言,电芯都需要测试在不同恒流情况下的放电性能。

电池倍率(C数--多少倍率)如何评估?当用电池1C容量的N倍电流放电,其放出容量在电池1C容量的85%以上时,我们认为电池的放电倍率为N倍率。

如:一个2000mAh电池,当用2000mA电池放电时,放电时间为60min,如果用60000mA放电,放电时间在1.7min,我们认为该电池放电倍率是30倍率(30C)。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在当前的能源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而在锂离子电池中,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独具优势。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以及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和电动车等领域。

那么,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是怎样的呢?首先,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材料、电池性能和制备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是聚合物电解质。

目前,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其导电性、稳定性以及耐高温性。

在电池性能方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其高安全性。

尤其在高温环境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表现尤为突出。

最后,在制备技术方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过程需要涉及到热处理、成型、涂布等多个工序。

目前,制备工艺的优化和改进也一直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焦点研究方向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研究和开发状况来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将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改进和优化:首先是提高能量密度。

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比较低。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其能量密度,让其更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其中,解决材料的问题是提高能量密度的重要途径。

其次是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虽然稳定性已经大大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未来的研究将会进一步完善其安全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最后是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需求不断增多,更高的制备效率和更高的生产质量已经成为了制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瓶颈。

提高电池制备效率,同时确保其成品质量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研究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和产业拓展的阶段。

虽然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其独特的优势和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都为其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和前景。

未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机遇和挑战,但这也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摘要:1.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概述2.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原理3.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优点4.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5.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和挑战正文:一、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概述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Fiber-based Polymer Lithium-ion Batteries,简称FPLB)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能源存储设备。

它将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与纤维材料相结合,使得电池具有更轻、更薄、柔韧等特点。

这种新型电池在可穿戴设备、智能纺织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原理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等部分组成。

正极材料通常采用锂金属氧化物(如LiCoO2、LiMn2O4 等),负极材料则选用石墨烯、硅纳米线等高容量的导电材料。

电解质一般为聚合物凝胶或溶液,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能。

隔膜则起到防止电池短路的作用。

工作原理上,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似。

在充电过程中,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向负极迁移,电子则通过外部电路迁移,形成电流;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返回正极,电流反向流动。

三、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优点1.轻量化: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采用轻质材料,使得整体重量较传统锂离子电池更轻。

2.柔性:由于采用了柔韧的纤维材料,这种电池具有很好的柔性,可以弯曲、折叠,适应各种形状的设备。

3.高能量密度: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提供较长的续航时间。

4.安全性: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稳定性较好,降低了安全隐患。

四、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纺织品、柔性显示器等领域。

例如,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手环等,可以通过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提供持久的电力来源。

五、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和挑战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成本、优化电解质系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
摘要:本文阐述了不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特点,从正极材料、电解质、负极材料等几方面综述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技引言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进入21世纪必须面对的两个严峻问题,开发新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今后世界经济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技术领域之一。

锂离子电池自问世以来发展极快,这是因为它正好满足了移动通讯和笔记本电脑迅猛发展对电源小型化、轻量化、长工作时间、长寿命、无记忆效应和对环境无公害等的要求。

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来制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是锂离子电池的一个重大进步,其主要优点是具有高的可靠性和加工性,可以做成全塑结构,从而使制造超薄及自由度大的电池的愿望得以实现。

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特点
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均为嵌入化合物,充电时Li+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质插入到负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实际上是Li+在两个电极之间来回嵌入和脱出的过程,故这种电池又称为“摇椅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ies,缩写为RCB)。

其反应示意图及基本反应式如下所示:
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
2.1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特点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指电解质使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的锂离子电池。

电池由正极集流体、正极膜、聚合物电解质膜、负极膜、负极集流体紧压复合成型,外包封铝塑复合薄膜,并将其边缘热熔封合,得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由于电解质膜是固态,不存在漏液问题,在电池设计上自由度较大,可根据需要进行串并联或采用双极结构。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①塑形灵活性;②更高的质量比能量(3倍于MH-Ni电池);③电化学稳定窗口宽,可达5V;④完美的安全可靠性;⑤更长循环寿命,容量损失少;⑥体积利用率高;⑦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工作性能指标如下:工作电压:3.8V;比能量:130Wh/kg,246Wh/L;循环寿命:>300;自放电:<0.1%/月;工作温度:253-328K;充电速度:1h 达到80%容量;3h达到100%容量;环境因素:无毒。

2.2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和价格都与它的正极材料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正极材料应满足:⑴在所要求的充放电电位范围内,具有与电解质溶液的电化学相容性;
⑵温和的电极过程动力学;⑶高度可逆性;⑷全锂状态下在空气中稳定性能好。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高性能、低成本的正极材料研究工作在不断地进行。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和锂锰氧化物等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1](见表1)。

表1锂离子电池三种主要正极材料的比较
锂钴氧化物(LiCoO2)属于α-NaFeO2型结构,具有二维层状结构,适宜锂离子的脱嵌。

由于其制备工艺较为简便、性能稳定、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大都采用LiCoO2作为正极材料。

其合成方法主要有高
温固相合成法和低温固相合成法,还有草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冷热法、有机混合法等软化学方法。

锂镍氧化物(LiNiO2)为岩盐型结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由于自放电率低、对电解液的要求低、不污染环境、资源相对丰富且价格适宜,是一种很有希望代替锂钴氧化物的正极材料。

目前LiNiO2主要通过Ni(NO3)2、N i(OH)2、NiCO3、NiOOH和LiOH、LiNO3及LiCO3经固相反应合成。

LiNi O2的合成比LiCoO2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化学计量比的LiNiO2
容易分解为Li1-xNi1+xO2,过量的镍离子处于NiO2平面之间的锂层中,妨碍了锂离子的扩散,将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同时由于Ni3+比Co3+难得到,因此的合成必须在氧气气氛中进行[2]。

锂锰氧化物是传统正极材料的改性物,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尖晶石型LixMn2 O4,它具有三维隧道结构,更适宜锂离子的脱嵌。

锂锰氧化物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无污染、耐过充性及热安全性更好,对电池的安全保护装置要求相对较低,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Mn溶解、Jahn-Teller效应及电解液的分解被认为是导致锂锰氧化物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2.3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以离子传导电流的固体材料通常被称之为固体电解质,它包括晶体电解质、玻璃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三种类型,其中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具有质轻、易成膜、粘弹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电池、传感器、电致变色显示器和电容器等方面。

将SPE用于锂离子电池,可排除液体电解质易泄漏的问题,取代电池中的
隔离膜,抑制电极表面枝晶的产生,降低电解质与电极的反应活性,提高电池的比能量,使电池具有耐压、耐冲击、生产成本低和易于加工等优点。

常规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由聚合物与锂盐构成,它是锂盐溶于聚合物而形成的电解质体系。

通常分子链上含有能与Li+发生配位作用的氧、氮、硫等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可用来形成该类体系,如:聚氧化乙烯(PEO)、聚氧化丙烯、聚氧杂环丁烷、聚乙烯亚胺、聚(N-丙基-1氮杂环丙烷)、聚硫化亚烃等。

作为硬酸的Li+倾向于和硬碱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锂盐在含氮、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中的溶解度较在含氧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中小,电导率(σ)很低而没有实际的意义;PEO分子的构象比其它聚醚分子更有利于与阳离子形成多重配位,能溶解更多的锂盐,表现出好的导电性能,因此PEO+锂盐体系就成为SPE中最早和最广泛研究的体系。

但是常规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的σ室温通常小于10-4S·cm-1,为满足锂离子电池的要求,在聚合物/盐体系中加入能促进锂盐离解、增加体系的自由体积分数并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增塑剂,可得到σ室温大于10 -3S·cm-1的凝胶SPE。

增塑剂通常是高介电常数、低挥发性、对聚合物/盐复合物具有可混性和对电极具有稳定性的有机溶剂。

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γ-丁内酯等。

常用的锂盐有LiPF6、LiN(SO2CF3)等。

运用XRD、DSC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对影响聚合物电导率的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⑴锂盐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当锂盐的浓度较低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是比较低的,仅为10-8数量级。

在锂盐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由于载流离子浓度的增大,电导率也随之增大;而当盐的浓度继续增大时,高的离子浓度导致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使载流离子的淌度减小,致使电导率下降。

⑵增塑剂浓度与Tg的关系
随着增塑剂的增加,聚合物电解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减小,加快了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时的链段运动,因此它的导电能力也随着增大。

虽然增塑剂浓度的增加,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但同时也降低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自支成膜性和机械强度。

若将预聚物、增塑剂和锂盐共混,利用光或热引发聚合反应,通过化学键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SPE,这样得到的SPE不仅具有良好机械性能,而且抑制了聚合物结晶,提高了SPE中增塑剂的含量,可以获得高σ的SPE。

2.4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极的锂嵌入量,其负极材料应满足如下要求:⑴锂的脱嵌过程中电极电位变化较小,并接近金属锂;⑵有较高的比容量;⑶较高的充放电效率;⑷在电极材料的内部和表面Li+均具有较高的扩散速率;⑸较高的结构、化学和热稳定性;⑹价格低廉,制备容易。

目前有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碳材料和具有特殊结构的其它金属氧化物。

一般制备负极材料的方法如下:①在一定高温下加热软碳得到高度石墨化的碳;②将具有特殊结构的交联树脂在高温下分解得到硬碳;③高温热分解有机物和高聚物制备含氢碳。

碳负极材料要克服的困难就是容量循环衰减的问题,即由于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简称SEI)的形成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

因此制备高纯度和规整的微结构碳负极材料是发展的一个方向。

各种金属氧化物其机理与正极材料类似,主要研究方向是获取新型结构或复合结构的金属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