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测试规范A1 -

锂离子电池测试规范A1 -
③将电池放入55±2℃的高温箱中静置2h,以0.2C5mA放电到3.0V终止电压;
记录放电时间以及测量测试后的开路电压。
7.4.3判断标准:放电时间不低于5h;
测试5低温放电测试
7.5.1目的:模拟在0.2C5mA或1C5mA电流放电的情况下电池的放电时间。
7.5.2步骤
按照6.4.1中的充电方式进行完全充电;
②以1C5mA (小电池和常规电池) /0.5C5mA (大电池)电流恒流充电至4.2V,再进行恒压充电至电流下降至0.05C5mA,充电停止;
③搁置10 min;
④以1.0C5mA (小电池和常规电池) /0.5C5mA (大电池)电流恒流放电至3.0V;
⑤重复上述步骤①~④;
⑥每50次循环测一次电池的开路电压、厚度;
6
10
24h
154h
7.7.3温度循环测试曲线(1个循环)
7.7.4判断标准:
电池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气,不漏液(不漏液需满足表1)。
测试8荷电保持能力测试
7.8.1目的:电池的放电时间
7.8.2步骤
①按照6.4.1中的方式进行0.2C5A完全充电;
②存放:室温下,开路搁置28 d(天);
放电:0.2C5A放电至3.0V,同时用记录放电到3.0V所用的时间。
除非特别规定,电池充放电时间间隔为10min。
七、通用可靠性测试
Ⅰ电性能测试
测试1放电性能测试
7.1.1目的:评估电池在指定电流放电的情况下,电池的放电时间或容量。
7.1.2步骤
按照6.4.1的充电方式进行完全充电;
静置0.5h~1h后,测量测试前的OCV、阻抗;
③在23±2℃环境温度下以0.5C5mA放电到3.0V终止;

UN 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

UN 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

UN 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日本JIS C 8711:2000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低气压室温(20±5℃),低压11.6Kpa 条件下贮存6小时组装无破裂,无质量损失,无漏液,无安全阀释放,无断裂,无着火,满电电芯电压保持率90%以上热测试小型号电池75±2℃保持6h ,30min 内-40℃保持6h ,循环冲击10次,大型号电池高低温中各保持12h,测试结束电池室温放置24h组装无破裂,无质量损失,无漏液,无安全阀释放,无断裂,无着火,满电电芯电压保持率90%以上振动15min 内7~200~7 Hz 正弦扫频振动:7Hz ~18Hz ,1g 定加速度振动,然后以单振幅0.8mm(总振幅1.6mm)振动到峰值加速度为8g(约50Hz),然后以8g 的峰值加速度振动直到频率为200Hz 。

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振动12次共3h 。

组装无破裂,无质量损失,无漏液,无安全阀释放,无断裂,无着火,满电电芯电压保持率90%以上 冲击小型号电池,峰值加速为150g ,脉宽6ms(大型号电池峰值加速为50g ,脉宽11ms),从X 、Y 、Z 正负方向(六个方向)每个方向振动3次共18次 组装无破裂,无质量损失,无漏液,无安全阀释放,无断裂,无着火,满电电芯电压保持率90%以上外部短路55±2℃温度下,电阻小于100 m Ω导线连接电池正负极,当壳体温度回复到55±2℃后至少1h 结束短路状态,观察6h 后测试结束。

电池壳体温度不超过170℃,6h 观察组装无破裂,无断裂,无着火过充:采用2倍电池最大充电电流,对于电压小于18V 的电池,当2倍最大充电电压大于22V 时,采用22V 充电电压,否则采用2倍电池最大电压充电;对于电池电压大于18V 的电池,采用1.2倍电池充电电压,充电时间24h 结束后观察7天组装无破裂,7天内观察不着火 重物冲击 (BE-5066)9.1±0.46Kg 重锤从610±25mm 高度冲击放置于电池上的Ф15.8mm 的圆棒电池壳体温度不超过170℃,6h 观察组装无破裂,无着火项目 检测方法 指标要求 0.2C 5A 放电性能 20℃±5℃, 终止电压2.50V/节,可重复5次。

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

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
振动频率:30Hz~55Hz,位移幅值(单振幅):0.19mm
>3.6V/节
碰撞
三维方向固定,
脉冲峰值加速度:100m/s2;
每分钟碰撞次数:40~80
脉冲持续时间:16ms
碰撞次数:1000±10
>3:1000mm; 厚度18~20mm硬木板置于水泥地面;
GB/T 18287—2000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
项目
检测方法
指标要求
外观
检查标识、外观、锁扣
0.2C5A放电性能
20℃±5℃, 终止电压2.75/节,可重复5次。
>5h
1C5A放电性能
20℃±5℃, 终止电压2.75/节.
>51min
高温性能(BE-TH系列)
55℃±2℃恒温2h,1C5A放电,终止电压2.75/节.
5、20℃±5℃,0.2C5A放电, 终止电压2.75V/节。
>4h
说明:无异常是指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不漏液。
2、三维六个方向各个自由跌落1次。
3、1 C5A放电,终止电压2.75V/节。
4、可充放电循环次数不多于3次。
>51min
安全保护性能
过充电保护性能
恒流:2C5A外接电流;恒压:2倍标称电压;加载时间8h
无异常
过放电保护性能
1、20℃±5℃,0.2C5A充电,终止电压2.75V/节。
2、外接(30×n)Ω, 放电24h。
无异常
短路保护性能
2、外接0.1Ω电阻器1h;
3、1 C5A电流充电5s
>3.6V/节;
无异常
电池安全性能
重物冲击(BE-5066)
10kg重锤自1米高度自由落下,冲击电池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及抽样检测方案-A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及抽样检测方案-A
文件编号
SH-QI-22 A 第 1 页 共 5 页 2014-02-28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 及抽样检测方案
版 页
本 码
生效日期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深圳市三和朝阳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定义、要求、测验方法、抽样检测频次和数量; 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市三和朝阳科技有限公司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容量小于 5Ah,标称电压为 3.7V)。 2. 引用标准 下列是本文引用的标准。执行本规范时,所示版本均应该为有效版本。使用本规范的各部门应注意下列引用 标准是否是最新版本。 GB/T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2900.11-1988 蓄电池名词术语 GB/T18287-2000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 3. 定义 3.1 充电限制电压—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3.2 标称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 25±2℃的条件下,以 5h 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 C5 表示, 单位为 Ah(安培小时)或 mAh(毫安小时)。 4. 测试条件和要求 4.1 测试条件 除非测试项目另有规定,本规范中各项测试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温度:25℃±2℃; 相对湿度:45%±20%;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2 测量仪表与设备要求 4.2.1 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 0.5 级,内阻应不小于 10kΩ /V。 4.2.2 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 0.5 级. 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准确度不低于±0.1%。 4.2.3 测量温度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 恒压源电压可调,其电压变化范围为±0.5%。 4.2.4 恒流源的电流恒定可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其电流变化应在±1%范围内。 5. 测试方法 5.1 外观 电池表面应清洁;无划伤、破裂、污迹、锈蚀、变形、漏液等缺陷。 5.2 充电方式 5.2.1 能量型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 以 0.5C 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 4.2V 时,改为恒压充电, 直到截止电流为 0.01 C 时停止充电。 5.2.2 功率型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 以 1.0C 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 4.2V 时,改为恒压充电, 直到截止电流为 0.01 C 时停止充电。 5.3 0.2C 放电 电池按 5.2 的规定充满电后,搁置 5min,在环境温度下以 0.2C 放电到终止电压 3.0V,电池放电时间如表 1 所示 5.4 1.0C 放电 电池按 5.2 的规定充满电后,搁置 5min,在环境温度下以 1.0C 放电到终止电压 3.0V,电池放电时间如表 1 所示 5.5 循环寿命测试 5.5.1 能量型电池:电池按 5.2.1 的规定充满电后,搁置 10min,然后以 0.5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 3.0V 为 1 个循环,连续进行 50 次(或 100 次、300 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5.5.2 功率型电池:电池按 5.2.2 的规定充满电后,搁置 10min,然后以 5C,8C,10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 压 2.75V 为 1 个循环,连续进行 50 次(或 100 次、300 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产品质量标准-定义说明解析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产品质量标准-定义说明解析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电动车、移动设备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关注焦点。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移动通讯设备、储能系统等领域。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各类质量良莠不齐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品也层出不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使用风险。

因此,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进行严格监管和规范,成为当前的紧迫之需。

本文将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概述出发,探讨产品质量标准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并提出未来产品质量标准的相应建议,以期推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方式和内容安排。

本文将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概述,然后探讨产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产品质量标准的建议,最后进行结语。

通过这样的逻辑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主题和内容安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标准的相关问题。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概述以及目前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制定和遵守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未来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产品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产品,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2.正文2.1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概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充电电池,采用聚合物作为电介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电荷和放电过程。

标准锂离子电池的测试要求

标准锂离子电池的测试要求
• 脉冲峰值加速度 100m/s2
• 每分钟碰撞次数 40~0±10
• 碰撞结束后将电池自实验台取下,电池外观应无明显损伤、漏液、冒烟
或爆炸,电池电压应不低于n×3.6V。
• 电池按碰撞测试规定试验结束后,将电池样品高度(最低点高度)为
1000mm的位置自由跌落到置于水泥地面上的18mm~20mm厚的硬 木版上,从X、Y、Z正负方向(六个方向)每个方向自由跌落1次。 自由 跌落结束后,将电池以1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电池在以1C5A充电 ,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停止充电。搁置0.5h~lh以 1C5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不低于51min,充放电循环次 数应不多于3次,电池应不漏液、不冒烟、不爆炸,能插入蜂窝电话, 锁扣可靠。
• 电池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1C5A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
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停 止充电。将电池直接安装或通过夹具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上,按下面的 振动频率和对应的振幅调整好试验设备,X、Y、Z三个方向上从10Hz ~55Hz循环扫频振动30min,扫频频率为1oct/min;
• 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将电池放入-10℃±2℃的低温箱中恒温16h~
24h,然后以0.2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5h, 电池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 电池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1C5A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
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停 止充电。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将电池开路搁置28d,再以 0.2C5A电流进行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不低于4.25 h。
• 短路本项试验应在拆除电池外保护线路后进行。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检验规范(1)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检验规范(1)
喷码附着力
95%酒精500g砝码15循环,字体不脱离
3

耐磨试验机
跌落试验
1米高度,X/Y/Z三个方向,共6次跌落于水泥地面,不起火、爆炸、泄露
3

人工
针刺试验
尖锐工具迅速刺穿电芯,不起火、爆炸
1

利器工具
电池短路试验
电池引线正负极直接短路,不起火、爆炸、泄露,能重新激活
1

人工
高温试验
温度为55℃±2℃放置2小时,检验外观性能无异常现象
AQL

目检
线径及浸锡线长度
根据规格确认书尺寸及参考封样样品
3

目检+卡尺
保护板上的IC规格
对照封样样品上的标识,参考规格书上的IC型号
3

目检
电池喷码
喷码内容与样品不符
AQL

目检
喷码字体于样板不符

目检
字体不清楚,却画、连画

目检
电池尺寸
根据规格确认书尺寸及参考封样样品
3

卡尺
引线长度
根据规格确认书尺寸及参考封样样品超过±5mm
3、次要缺陷MI(Minor defect):不影响产品使用及可靠性的外观缺点。
1.6抽样规范:
1,根据《AQL抽样规范》的规定及客户的允收水平,质量异常反馈或上级的指令,对该批次产品决定抽样水平和抽样计划;
2,在供应商提供的合格产品中依据GB2828-2003正常一次抽样方案(致命缺陷CR=0,重缺陷MA=0.4,轻缺陷MI=1.5)合格质量水平及检查水平(II)规定执行;
1.1目的
为规范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检验方法与检验标准,确定检验允收标准,确保进料之品质水准。

GB T 18287—2000 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

GB T 18287—2000 锂离子电池标准主要测试项目及指标

振动频率:30Hz~55Hz,位移幅值(单振幅):0.19mm
碰撞
三维方向固定, 脉冲峰值加速度:100m/s2;
>3.6V/节
每分钟碰撞次数:40~80
脉冲持续时间:16ms
碰撞次数:1000±10
自由跌落
1、 最低点高度:1000mm; 厚度 18~20mm 硬木板置于水 >51min
(BE-F-315S) 泥地面;
无异常
短路保护性能
2、 外接 0.1¦¸ 电阻器 1h;
>3.6V/节;
3、 1 C5A 电流充电 5s
无异常
电池安 重物冲击(BE-5066)10kg 重锤自 1 米高度自由落下,冲击电池
不爆炸、不起火
全性能 热冲击(BE-CH 系 (5℃±2℃)/min 的速率升温至 150℃±2℃,保温 30min。 不爆炸、不起火
循环寿命
1、20℃±5℃,
>300 次
4、 充电:1 C5A 电流至充电限制电压,转恒压充电,至电 流小于 20mA; 5、 放电:1 C5A 放电至终止电压 2.75V/节。 6、 连续两次放电时间<36min,为寿命终止。
贮存
1、 样品电池生产日期至试验日期,在 3 个月内。
>4h
2、 20℃±5℃,0.2C5A 充电至 40%~50%容量; 3、 搁置 12 个月,20℃±5℃,相对湿度 45%~85%;
2、 三维六个方向各个自由跌落 1 次。
3、 1 C5A 放电,终止电压 2.75V/节。 4、 可充放电循环次数不多于 3 次。
安全保 过充电保护性能 护性能 过放电保护性能
恒流:2C5A 外接电流;恒压:2 倍标称电压;加载时间 8h 无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范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定义、要求、测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聚合物软包/固态/二次圆柱/一次圆柱),不适用于动力电池。

2.03.0引用标准reference standard下列是本文引用的标准。

执行本规范时,所示版本均应为有效版本。

使用本规范的各部门应注意下列引用标准是否是最新版本。

GB/T2900.11-1988蓄电池名词术语GB/T18287-2000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UL 1642 锂电池安全测试标准4.0 定义definition4.1充电限制电压--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4.2标称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2℃的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Ah(安培小时)或mAh(毫安小时)。

4.3恢复容量—在规定的温度、时间下贮存一段时间,电池放电后进行充电,并再次放电的容量。

4.4标称电压—用以标识电池电压的适宜的近似值。

4.5终止电压—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

4.6漏液—可见液体电解液的漏出。

4.7鼓胀—电池内部压力增加,内有气体,厚度(直径)膨胀率108%以上。

4.8破裂—由于内部外部因素引起电池外壳的机械变形,导致内部物质暴露或溢出,但没有喷出。

4.9起火—电池有可见火焰或冒黑烟等。

4.10爆炸—电池的外壳猛烈破裂导致主要成分抛射出来。

4.11聚合物软包—外包装膜为铝塑膜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电池。

4.12聚合物固态—外包装膜为铝塑膜,内部极片与隔膜混为一体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电池。

4.13聚合物二次圆柱—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聚合物圆柱电池。

4.14聚合物一次圆柱—不可再次充放电使用聚合物圆柱电池。

5.0测试条件和要求test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5.1测试条件Testing conditions除非测试项目另有规定,本规范中各项测试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温度:25℃±2℃; 相对湿度:45%±20%;大气压力:86kPa—106kPa5.2测量仪表与设备要求Requirement of the testing equipment and meter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内阻应不小于10kΩ/V。

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准确度不低于±0.1%。

测量温度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恒压源电压可调,其电压变化范围为±0.5%。

恒流源的电流恒定可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其电流变化应在±1%范围内。

6.0测试方法Test method6.1外观Appearance电池表面应清洁;无破裂、变形、漏液等缺陷。

6.2充电方式Charge mode6.2.1聚合物软包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以1.0 C5 A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4.2V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截止电流为0.01 C5 A时停止充电。

6.2.2固态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以0.5 C5 A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4.2V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截止电流为0.01 C5 A时停止充电。

6.2.3二次圆柱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以1C5 A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4.2V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截止电流为0.01 C5 A时停止充电。

6.2.4一次圆柱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以1C5 A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4.25V,改为恒压充电,直到截止电流为0.01 C5 A时停止充电。

6.3循环寿命测试Cycle life testing(不适用一次圆柱电池)6.3.1聚合物软包电池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搁置5min,然后以1.0 C5 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0V为1个循环.连续进行50次(或100次、300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6.3.2固态电池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搁置5min,然后以0.5C5 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0V为1个循环.连续进行50次(或100次、300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6.3.3二次圆柱电池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搁置5min,然后以950mA(标称≤150mAh)或1200mA(标称>150mAh)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0V为1个循环.连续进行50次(或100次、300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说明:圆柱电池放电按标称容量≤150mAh放电电流标准为950mA;标称容量>150mAh放电电流标准为1200mA。

6.4荷电保持性能测试Charge retention testing6.4.1聚合物软包/固态电池按1C充电0.2C放电测试初始容量后, 再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电池置于环境温度20℃±5℃下开路贮存1个月(按30d计算),再以0.2C5 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3.0V,其放电容量C2应符合表1的要求。

电芯再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再以0.5C5 A电流放电方式放电终止电压3.0V,其可恢复容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6.4.2聚合物二次圆柱/一次圆柱按1C充电950mA/1200mA放电测试初始容量后,再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电池置于环境温度20℃±5℃下开路贮存1个月(按30d计算),再以950mA/1200m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3.0V,其放电时间应符合表1的要求。

6.5高温放电性能High temperature testing6.5.1聚合物软包电池按6.2.1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55℃±2℃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1.0C5 A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5.2固态电池电池按6.2.2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55℃±2℃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0.5C5 A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5.3二次圆柱电池按6.2.3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55℃±2℃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1C5A电流恒流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6低温放电性能Low temperature testing6.6.1聚合物软包电池按6.2.1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10℃±2℃的低温箱中恒温20h,然后以0.2C5 A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6.2固态电池按6.2.2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10℃±2℃的低温箱中恒温20h,然后以0.2C5 A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6.3二次圆柱电池按6.2.3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10℃±2℃的低温箱中恒温20h,然后0.2C5A电流恒流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7过充Over charge testing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电池以1.0C5 A放电至3.0V,然后以3.0C5 A恒流充电至4.8V,当充电电流接近0并稳定30分钟后结束实验,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8短路Short-circuit testing常温短路:在20℃±5℃条件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接上数显温度计,置于防爆箱中,用电阻丝(<50mΩ)直接短路其正负极,试验过程中监视电池温度变化,当电池温度下降到比峰值约低10℃时,结束实验,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高温短路:在20℃±5℃条件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测试电池放入高温箱中(60℃±3℃);当测试电芯的表面温度达到60℃±3℃后,将电芯正负极用电阻不超过100 mΩ的铜导线短接起来;电芯被放电直至起火或爆炸为止,或者当电芯电压≤0.1V而且电芯表面温度下降到环境温度±10℃时,结束试验,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9炉热Heating test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置于烘箱中,打开烘箱开始升温,升温速度为5±2℃/min,升温至130±2℃后停止,当温度达到130℃时开始计时,保温30min后停止测试,目测电池的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6.10撞击Impact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置于撞击仪的台面上,直径为15.8mm实心钢棒放置于电池长轴面垂直的方向上,搁在电池中央,将9.1kg的柱形钢块从0.6m的高度自由落下,通过钢棒砸在电池上,实验结束后目测电池的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6.11.针刺Stung by nail test聚合物软包/固态电池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调整TL160型试验压力机针的下降速度约为40mm/s,无锈钢针的直径为2.5mm (或者3.0mm),然后将压力机的压力调到合适的范围,把充满电的电池放到台面上,放好防护板,脚踩脚踏板,使压力机针下降,刺穿电池,试验结束后目测电池的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此项测试仅供参考。

6.12 恒定湿热40℃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constant humidity test聚合物软包/固态/二次圆柱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电池放入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搁置48h,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目测电池的外观,并以1.0C5 A电流(固态0.5C/二次圆柱950 mA /1200mA)放电至终止电压3.0V,其外观及放电时间应符合表1的要求。

6.13自由跌落Free fall test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电池由高度为1.5m的位置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的18mm~20mm厚的硬木板上,要求电池正、反两面),每个面自由跌落1次。

共2次。

跌落后静置2小时,再以1.0C5 A(固态0.5C/二次圆柱950 mA / 1200mA)放电至3.0V,然后再按以上充放电方式连续做1个充放电循环。

实验结束后,电池外观及放电时间应符合表1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