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工厂化培养

合集下载

工厂化香菇种植方法

工厂化香菇种植方法

工厂化香菇种植方法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种植方式主要包括:straw bag法, 浆状物培养法和木屑培养法。

1. Straw bag法:(1) 原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有机质基底,如稻草、秸秆等。

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如切碎成适当的长度,然后用沸水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潜在的病菌和杂草种子。

(2) 润湿基底: 将处理好的材料放在大容器中,然后倒入足够的水,直至其充分浸湿,但不要有水分滴下。

(3) 接种香菇菌种: 在润湿的基底中加入香菇菌种,均匀分布在整个基底上。

(4) 包装: 将接种好菌种的基底放在编织袋中,并用绳子扎紧袋口,以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菌侵入。

(5) 培养: 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将包装好的袋子放在菌棚中,进行培养。

香菇菌丝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覆盖整个基底,形成菌包。

(6) 孵化: 菌包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菌丝覆盖基底后,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促进菌丝的生长。

(7) 出菇: 在菌包孵化期结束后,可以移至更适合培养的环境中,如菌棚,进行出菇。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对菌包进行适时的喷水和通风等措施。

一般出菇期为7-10天,人工摘取成熟的香菇。

2. 浆状物培养法:(1) 培养液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香菇的浆状物培养液。

常用的浆状物包括玉米糖浆、米糊、豆粉等。

将这些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使其形成浆状。

(2) 润湿培养物: 将培养液倒入培养容器中,使其充分润湿。

(3) 接种菌种:在润湿的培养液中加入香菇菌种,并充分混合。

(4) 培养: 将接种好菌种的培养液容器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如温度在15-25摄氏度,湿度适宜等。

香菇菌丝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生长扩散。

(5) 孵化: 菌丝生长扩散后,需要继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促进菌丝的生长。

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

(6) 出菇: 在孵化期结束后,移至更适合出菇的环境中,如菌棚。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出菇。

出菇期一般为7-10天,需要及时采摘成熟的香菇。

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

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

香菇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流程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具有良好的口感,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而香菇的生长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支持,因此采用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已经成为了现代香菇种植的主要方法。

工厂化制棒工厂化制棒是指在专门的香菇生产工厂中,进行香菇菌种培养和制棒的过程。

制棒是将培养好的香菇菌种与各种原料混合压制成型,成为香菇种植的基础材料。

下面介绍工厂化制棒的详细步骤:材料准备香菇制棒的材料通常包括玉米秸秆、麦秸秆、木屑等,这些材料需要先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其卫生性。

同时还需要配制混合物,通常包括菌种培养基、麦麸、玉米面、黄豆面等。

压制成型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入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后放入压模机中进行压制成型。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分(通常控制在50%左右),以便将材料压制成固体状态。

成型完成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确保制棒内部没有多余的水分,同时也有助于杀死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

烘干通常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通常会持续几个小时。

包装储存烘干后的香菇制棒需要经过包装,并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便长时间保存,等待香菇的后续种植。

制种工艺流程在制棒完成后,需要进行制种,即将香菇菌种接种到制棒中,让其在培养箱中生长。

下面介绍制种的详细步骤:清洗消毒制种前需要对制棒进行清洗消毒,使用浓度为0.5%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

消毒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涂层处理将香菇菌种培养液涂在制棒表面,以便菌种能够顺利接种到制棒中。

一般来说,涂层的厚度不宜过厚,一般控制在1-2毫米左右即可。

培养生长接种完成后,将制棒放入培养箱中进行生长,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创造出适合香菇生长的环境条件。

香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5-30天,生长完毕后,进行采收即可。

采收后,需要及时进行包装并储存,以便后续的销售和使用。

总结工厂化制棒与制种工艺是现代香菇种植的主要方法,其操作流程较为复杂,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严格的卫生管理。

香菇的菌种制作

香菇的菌种制作

香菇的菌种制作人工栽培食用菌成功的关键是菌种,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达到优质高产。

香菇菌种根据来源和生产目的分为母种(原始种称一级种)、原种(母种繁育而成称二级种)和栽培种(母种繁育用于生产栽培的种,称三级种)。

母种直接用于栽培造价高,自己生产母种需要设备和技术,成本太高。

自己繁育原种和栽培种,可以减少设备投入,降低成本,并能得到优质的菌源。

1 原种制作1.1 培养基的配制选新鲜、干燥、无霉变硬杂木细木屑55%、麦麸20%、棉籽壳20%、玉米面3%、石膏2%、料水比1∶1.1,均匀搅拌,装入15厘米×30厘米聚乙稀原种袋。

装袋松紧适宜,松装料少,紧装不透气,均影响质量和产量。

1.2 常压蒸汽灭菌条件具备用高压锅灭菌(在0.015兆帕压力下保持2小时)。

一般采用常压高温灭菌,少量可采用农村大锅蒸,要求升温快,升到100 ℃时保持12小时,闷锅8小时。

假如效果不好,可换间歇式灭菌法,将料袋在蒸锅内100 ℃条件下蒸3次,每次2小时,每次之间间歇24小时,虽耗时、麻烦,但效果好。

工厂化生产,采用常压蒸汽罩灭菌。

选耐高温、寿命长的塑料膜两层和一层花格布,组成一个密封的大空间,空间内摆放料袋,一次放4 500个,罩外用重物压严,以免漏气,在蒸汽罩底部放置排气管,管上用砖盖平,以免通气不匀造成死角,放气管与锅炉相连,温度上升至100 ℃时,蒸24小时,焖12小时。

然后将灭菌后的料袋运至灭过菌的房间,以备接种。

1.3 接种选通风良好的房间,将接种钩、铲、试管架放入接种箱,用必洁士或克霉灵烟雾剂对房间和接种箱消毒灭菌,经12小时烟雾自然散尽后,再开窗通风以备接种。

接种前用75%酒精浸泡的毛巾或棉球擦拭手,接种工具,点燃酒精灯使火焰周围为无菌区,并将接种铲、钩和母种的试管口经火焰烧灼,待凉后立即将试管中母种切成三块,将原种料袋口解开,放入一块菌种,立即系好袋口,动作要快,接种完毕后贴上标签,将接过种的袋移至消过毒的地方。

工厂化平菇的种植技术 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工厂化平菇的种植技术   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工厂化平菇的种植技术平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许多。

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温常规生化高温反应熟化及防污双重处理改良培育料免蒸无感染栽培平菇的国际领先技术等。

下面是我细心为你整理的平菇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平菇的种植技术菇房建筑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

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

菇房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靠近水源、排水便利的地方。

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

屋顶、墙壁要厚,门窗支配要合理,有利于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

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

另外,可建筑简易菇房,即从地面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

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

床架南北排列,四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厘米宽的走道。

上下层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20厘米,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影响光照。

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

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秆帘等。

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殊是旧菇房,更要彻底消毒。

以削减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

消毒方法如下:(2)100立方米菇房用甲醛1公斤、高锰酸钾0.5公斤,加热密闭熏蒸24小时。

(3)喷洒5%的石碳酸溶液。

(4)喷洒敌敌畏800倍液。

养料配制木屑、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花生壳、豆秆粉等原料,任用其一种,都可以栽培平菇。

但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则应添加适量麸皮、米糠、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

下面是几种常用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1)棉籽壳99%,石灰1%。

将石灰溶于适量水中,匀称地淋在棉籽壳上,边淋水,边踏踩,边翻拌,直到棉籽壳含水适量匀称为止。

(2)稻草99%、石灰1%。

将稻草铡成长5厘米左右,沉人1%石灰水中浸泡5~6小时,待其吸足水后捞起沥干,即可压模播种。

(3)木屑89%,石灰1%、麦麸10%,干料混合,加水翻拌匀称,至含水量60%左右。

(4)玉米芯粉90%、米糠9%、石灰1%。

种植香菇亏大了:香菇种植四大突破

种植香菇亏大了:香菇种植四大突破

种植香菇亏大了:香菇种植四大突破
一、定向出菇
香菇产业化栽培的核心技术离不开香菇的定向生产。

据了解,定向蘑菇的产量是光传
输量的四分之一。

在透光面上单面接种和单面刺入会导致蘑菇杆表面成熟度的差异,从而
指导成熟面上的定向蘑菇生产。

这也为香菇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免喷水技术
这种新型高效补水保水剂具有亲水性和保水性。

无需笨重的补水针即可快速高效补水。

只需一次喷洒,就可以解决补水和保水这两个麻烦的问题。

虽然目前还没有普及,但这也
是蘑菇栽培的革命性变化。

三、全氧发菌
好氧菌技术的出现使培养时间缩短了一半,产量提高了约30%。

该技术有效地缩短了
蘑菇种植初期的管理时间,为提高蘑菇种植效率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智能分拣
目前,国内许多行业已经实现了智能机器人来准确高效地替代人工劳动。

虽然在蘑菇
行业有一些相对智能的机器,但它们尚未达到真正智能的效果。

然而,自从第一批国产蘑
菇分拣机器人“值班”以来,蘑菇领域的智能宁静已经被打破。

据了解,该机器可以在短
时间内判断香菇的质量,并在0.8秒内抓取香菇。

释放大量劳动力,更快地对香菇进行分类。

其实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香菇种植行业也不断的从体力转向
科技。

我们不难看出,种植香菇已经发生层次性的改变。

未来的菇农也不仅仅是农民的代言,而是技术和科技共存的——新菇农!让我们一起为这些“黑科技”点赞,为菇农走向
另一个山峰点赞!。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也就是工厂化生产可以周年、规模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效率高,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一、温度:为了满足食用菌在反季节种植对温度的需求,常投入大量的电费开支对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进行降温,所以种植环境的保温情况直接影响电费的开支多少。

有的投资商处于对前期投入资金的考虑采用的保温层的厚度和密度都达不到保温的要求,对建厂前期来说节约了开支,但无休止的制冷费却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二、湿度:工厂化种植都是利用制冷机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也除掉了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出菇车间的空气湿度要远低于蘑菇生长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为了增湿只能多次大量上水使菇体的生长和质量都受到影响,本人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解决了空气湿度难以控制的弊端,能使出菇车间的空气湿度永远保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三、通风:通风也是影响温度的一个主要环节,车间温度的高低很大的程度就是受通风的影响,所以处理好通风和温度的关系非常重要。

大家都知道在外间温度低时进行通风可以减少对车间温度的影响,这是一种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是通风的时间受限制,尤其到7、8月份早晚温度相差不大采用这种方法意义就不大了。

采用热交换式通风设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车间的温度无论在什么时候通风都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可以减少通风带来的温度骤变对菇体的影响。

四、光照:根据种植品种的不同车间采用何种光照方式至关重要,对于光线要求不严的品种采用日光灯照射合理调节光源的位置和光的亮度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光照强的品种必须采用多个光源,过多的光源给各种操作带来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所以对于光线要求较强的品种宜采用采光板进行采光,这样即解决了过多的灯给出菇车间的操作造成的不便也解决了灯光给出菇车间带来的热量问题,也很安全。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的优点食用菌栽培技术栽培原料主要为农业废弃物,产品收获后的培养基又可作为绿色有机肥还田,使农业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菌菇工厂化生产流程

菌菇工厂化生产流程

菌菇工厂化生产流程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菌菇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菌菇工厂化生产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

本文将介绍菌菇工厂化生产的流程。

一、原料准备菌菇的原料主要包括菌菇菌种、培养基和基质。

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菌种,如平菇、香菇等。

接着,根据菌种的特性和要求,配制合适的培养基,如麦麸、玉米粉等。

最后,选择适宜的基质,如木屑、稻草等。

二、菌种培养将选好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并进行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通常,菌种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杂菌的污染。

三、基质处理将选好的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其中的有害微生物。

消毒处理可以通过高温蒸汽、紫外线照射等方式进行。

处理后的基质需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气性。

四、接种和培养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处理好的基质上,使菌丝生长扩散。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促进菌菇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菌菇的培养周期通常为数周至数月不等。

五、环境控制菌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通常,菌菇的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湿度在80%-90%之间,光照需保持一定的亮度。

因此,在菌菇工厂中,需要安装相应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和光照设备,以满足菌菇的生长需求。

六、病虫害防治菌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用杀虫剂、定期清洁和消毒设施、隔离病虫源等。

七、收获和包装当菌菇生长到一定大小和成熟度时,可进行收获。

收获后,需要进行清洗、分类和包装。

清洗时,要注意保持菌菇的完整性和卫生。

分类时,将不同品种或规格的菌菇分别装箱。

包装时,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并标明产品的产地、规格、保质期等信息。

八、产品销售菌菇生产完成后,将产品上市销售。

销售渠道可以通过批发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

同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开发新品种和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及污染控制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及污染控制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及污染控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用菌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加之香菇价格多年来的持续稳定,香菇生产规模迅速增加。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逐渐成熟,并形成由公司统一制作菌棒、统一发菌完成后由各基地、农户直接生产,三方受益的发展新模式。

工厂化菌棒生产以高效率、低成本、高效益优势明显,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生产环节及后续管理中存在问题,导致菌棒大面积污染,直接造成企业、基地和农户的经济损失。

为此,就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及污染控制方面,做出如下总结。

一、菌棒生产(一)备料及配方主料采用多种阔叶杂树木屑。

木屑粉碎颗粒粗粒8—11mm,细粒3~6mm,粗细比为7:3。

袋料配方:①木屑76%、麸皮20%、石膏粉2%、尿素0.5%、糖1%,配料含水量55%~60%;②木屑78%、麸皮16%、玉米面2%、石膏粉2%、糖l%、尿素0.5%、过磷酸钙0.5%,配料含水量55%~60%;③木屑65%、棉籽皮16%、麸皮16%、石膏粉1%、糖1%、尿素0.5%、过磷酸钙0.5%,配料含水量60%左右。

所选用木屑不能有霉变,麸皮应新鲜、不能有生虫发霉现象。

(二)拌料及装袋采用机器拌料的方式,按配方将所需各种原料的于重换算为体积操作。

按每分钟加水量定时自动操作,并按拌料质量要求,自动控制拌料时间,使原料均匀、干湿均匀、原料吸水充分。

采用流水线化机器装袋,选用17cm×58cm规格菌袋,并用扎口机进行扎口。

装袋后应检查有无机械或认为损伤口,如有应及时用胶带粘封。

装袋成功后,将菌棒按层码放于灭菌车层架上,并推入灭菌柜中准备灭菌工作。

每袋菌棒净重2.9kg。

(三)灭菌选用XQM—60型食用菌专用灭菌柜进行灭菌,特点为高温高压灭菌,灭菌速度为常温灭菌的4—5倍,且蒸汽能迅速穿透菌棒,达到最佳灭菌效果。

将装满菌棒的灭菌车推入灭菌柜中,待装满后关闭关严柜门,设置灭菌压力0.18MPA,灭菌温度130℃后工作6—8h,并采用分阶段式控温完成灭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温度
• 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2-26℃
• 菌丝生长温度为5-32℃,最适为24-27℃,35℃停止生长。
• 子实体
香菇为低温和变温结实性菌类,原基形成要有一定昼夜温 差刺激,原基形成温度为8-21℃。根据香菇原基分化的最 适温度范围,可分为:
高温型:20-25℃(要求温差3-5℃) 中温型:15-20℃ (要求温差3-5℃) 低温型:5-10 ℃ (要求温差5-10℃)
香菇的栽培
物技术生10-1班 赵晓强
学号:103417.
目录
• 一、香菇总概述。 • 二、椴木栽培。 • 三、工厂设计流程图。 • 四、香菇的主要产品。 • 五、栽培香菇所用设施。 • 六、投入与效益。
一、 香 菇 的 培 养
1 概述
•香菇(Lentinus edodes,Shiitake),又名香蕈、香菌、冬 菇、花菇等。分类学上属于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 •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色、香、味俱全。
香菇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功能保健食品!
• 经济价值:
香菇是我国最大宗的食用菌,香菇的产量在所有的食药用 菌中排名第一。据2001年资料,我国香菇的总产量为400万 吨(鲜菇),占全球菇产量的60%,年出口各类罐头、干菇、 盐水菇、和保鲜菇84.6万吨,占世界第1位,出口创汇近十 亿元。
• 研究现状与展望
1. 栽培方面:椴木栽培转向代料栽培,小农户生产转向 工厂化生产;寻找高产优质的培养技术;
2. 育种方面:产量育种转向品质育种。常规的杂交育种 结合分子育种,缩短培育新菌系的时间;
3. 基因工程方面: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外源基因表达 体系的建立、目的基因的克隆等;
4. 发酵工程:香菇有效成分的提取,如香菇多糖、香菇 精等;
• “山场阳,香菇花又香;山场阴,香蕈薄又轻。”,“山地光又实,香蕈多又 密;山地蓬又松,十樯九是空。”,“若要高山香菇多,米楮、红栲、檀香、 乌枫来当家;若要低山香菇多,杜英、乌于、楮柴、锥粟来当家。”,“砍花 老鸦叮,手艺还未精;砍花如水槽,香蕈保不牢;若砍戴帽花,力气白白花; 砍得两边伏,不愁没香菇。”
香菇常用培养基配方(%)
配 木屑 棉子壳 麸


1 76
20
2 78
15
3 80
15
4 40 40
花菇,特别是亮花菇,是香菇之上品,跟品种关系不大。 气温日高夜低,空气日干夜湿。
•历史:香菇栽培源自中国的浙江省龙泉县、庆元县、景宁县 吴山公:出生于1131年,发明了砍花法,惊蕈 菇神庙:香菇的特殊传播方式 香菇栽培史上的第1个专利——皇封专利(1452年) 19世纪初,传入日本 1928年日本首先获得纯香菇菌种,并利用椴木栽培成功 1942年传入中国 1978年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开创了木屑菌砖栽培 1983年福建古田首创塑料菌筒栽培法
• 在原木上用斧头砍以疤痕,利用自然孢子接种栽培香菇的技术, 称为砍花法制菇。令人称奇的是发明这一技术的却是庆元一位叫 吴三的农民,后人尊称为吴三公。吴三公世居深山密林,以狩猎 和耕种为生,无意中发现阔叶林之倒木皮层被刀斧砍过的疤痕会 长出一种可以食用的菌菇,且多砍多出,少砍少出,不砍不出。 发现这一自然现象后,吴三公通过反复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如 何选择场地、菇木种类、砍花、遮衣、倡花、惊樯、烘烤等一套 合乎科学的人工栽培、管理和加工的方法。
2. 维生素B1、B2以及维生素D前体 3. 香菇精(香菇的特有香味) 4. 矿物质:钾、磷、铁等
• 药用价值:
1. 降低胆固醇、降血脂:香菇素(Lentineacin) 2. 抗肿瘤:香菇多糖,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 3. 抗病毒:双链核糖核酸,是干扰素的诱发剂 4. 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发生:维生素D前体
3. 通气 香菇为好气性菌类,氧气不足易形成畸形菇,如长柄
菇、大脚菇。 4. 光线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散射光, 在黑暗处不形成子实体。 5. pH值
喜欢在偏酸性培养基质中生长,pH值为5.5-5.6。
三、 香菇的培养技术
一、香菇的菌种制作 (一)流程图:
扩大培养
原种 → PDA培养基
• 吴三公发明的。他对已经砍花三四年,菇木内菌丝发 育良好的菇木而不出菇,感到十分懊丧,在叹气声中 以斧头敲击菇木,不意数日之后,菇就大出。同样的 菇木,敲了就出,不敲不出,自此而形成一种“惊蕈” 术,在菇民中流传,并记录于众多史料之中。
• 营养价值:
1. 蛋白质,含量为19.9%。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占35.7%
3. C/N比为25-40:1,子实体阶段的碳比例要求较高。
4. 矿质元素和维生素:镁、硫、磷、钾、铁、锌、锰等, 维生素B1。
二)环境条件
1. 水分
1)基质含水量:锯木屑培养基为55-60%,段木含水量为3240%
2)空气相对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的湿度不敏感,当原 基形成后,空气的相对湿度要求达到70-90%。
2. 子实体特征
菌盖 菌褶 菌柄
二、香菇的生长发育条件
一)营养物质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 物和含
氮化合物。具体如下:
1. 碳源: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麦芽 糖)、多糖(淀粉)等
来源:段木、木屑、棉子壳、花生壳、玉米芯等
2. 氮源:可利用有机氮和氨态氮,如尿素、氨基酸、蛋 白胨等
5. 香菇产品的深加工:如香菇粉、香菇罐头、香菇片、
香菇快速面以及香菇消闲食品等。
二、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1. 菌丝特征 菌落:白色绒毛状,平铺生长。 斜4µm, 粗壮均匀,具有横隔膜,
有明显的锁状联合。担孢子椭圆形,5-7 µm × 3.4-4 µm。孢子印白色。
斜面试管
扩大培养
母种 → PDA培养基 木屑培养基 斜面试管 菌种瓶或培养袋
栽培种 木屑培养基
菌种瓶或培养袋
(二)菌种制作
1. 原种
1.1 培养基:PDA :马铃薯 200g,葡萄糖 20g,琼脂
1.2 分离方法:
20g,H2O 1 升。
(1)孢子分离法
(2)组织分离法
(3)菇木分离法:
1.3 培养条件: 24-26 ℃适温,避光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