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轶事_四_一本药目_中_
同仁堂

同仁堂企业文化构成
(一)同仁堂文化的质量观
(二)同仁堂文化的信誉观
(三)同仁堂文化的形象观
(四)同仁堂文化的人才观 (五)同仁堂文化的激励观
(六)同仁堂文化的创新观
质量观
从古至今,同仁堂文化质量观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两 个: 一是同仁堂人的自律意识。 制药过程严格依照偏方,选用地道药材,从不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 二是同仁堂的外在压力。
同仁堂的理念行为
同仁堂企业目标:以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 高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医药名牌产品为支柱,具有强 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简称“三高一
强”。
同仁堂企业使命: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
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
同仁堂企业精神: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同仁堂的理念行为
形象观
重视宣传,树立同仁堂形象 利用媒体进行整体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 誉度 以《同仁堂》报作为载体进行企业内部宣传 用同仁堂精神鼓励教育员工 抓同仁堂企业识别系统的设计工作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人才观
改革陈旧用人机制
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公平竞争机会 制定和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
文化特点
历史悠久,老字号品牌 服务贴心,顾客爱戴
在国内知名度高,品牌口碑好, 以药养生济世,真诚的服务患 信誉卓绝,深深扎根在中国文 者。深蕴医者”仁慈“的情怀, 化中,文化认同感强。 受顾客爱戴。
诚信为本,药德为魂 以义取利,义利共生
制药认真、严格、精细 专注制作中成药
高度规范化的标准作业,培养 同仁堂人严格,认真的文化, 赢得卓绝的声誉
发展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同仁堂轶事_六_中兴人物乐印川和许叶芬_上_

丸散膏丹所需用的
与竞争对手周旋, 从而
贵重药材的分量,
达 到 恢 复 祖 业 之 目 的 。 这 时 , 他 在 店 内 除 了 有 如 牛 黄 、麝 香 、人 参 等 , 乐 家 的 带 头 人 要 亲 自 操
* 一 铺 东 名 义 外 , 每 日 只 挣 字 号 钱 五 吊 , 此 款 即 作 或 在 旁 监 督 。
祖国医学长廊
2007年 2 月第 2 期 家庭中医药 !!!!!!!!!!!!!!!!!!!!!!!
我 先 曾 祖 父 乐 平 泉 ( 1810 ~1880 ) , 又 名 清 二 十 三 年 ( 1843 ) , 印 川 全 部 收 回 同 仁 堂 。 契 约
安 , 号 印 川 , 乐 氏 后 人 尊 称 他 印 川 公 。他 身 材 高 上 写 明 董 某 因 生 意 消 疏 , 日 亏 一 日 , 情 愿 把 同
他亲自配制, 不许同仁堂要此配方, 得钱百分 伙计拿出一丸本堂的牛黄清心来对比一下, 同
之 六 十 归 印 川 。双 方 议 定 后 , 印 川 收 了 广 仁 堂 , 仁 堂 的 呈 橘 红 色 , 味 甜 微 苦 , 老 汉 带 来 的 呈 暗
以寄卖的方式挤垮了董某, 于四年后, 即道光 黄色, 苦多于甜。通过此事, 他叫人明查暗访,
挑, 面白鼻直, 儒雅俊朗, 待人宽厚, 是一位精 仁堂归还给乐家。印川在接手同仁堂后, 仅用
明强干的人。
12 年 就 全 部 收 回 这 个 买 卖 , 也 结 束 了 90 年 来
一 、乐 印 川 出 身 贫 寒
同仁堂一直典租给外姓的历史。
印川是乐凤仪四代孙乐嵩年的遗腹子, 他
三 、乐 印 川 及 许 叶 芬 采 用 的 有 力 措 施
清平乐——同仁堂乐家轶事(四) 中兴起点——记我的曾祖母许叶芬(下)

人 工 ,品 味 虽 贵 必不敢减 物 力” 的 祖 训 。 同 仁 堂
药 品货 真 价 实 ,
她 较 寂 寞 , 常 吸
水 烟 解 闷 。 晚饭 时 大 家 围 桌 而 坐 , 语欢 声 , 笑 一
不 做 广 告 ,也 轻 易 不 打 折 妻 一 直 过 着 俭 朴 的 生 活 。 派 热 闹 景 象 , 她 又 耳 聋 , 偏
待。
3知 人 善 任 , 罚 分 . 奖
她 本 中 姿 , 肤 较 黑 , 字 明 。 曾 祖 母 许 叶 芬 平 时 礼 皮 待
2勤 俭 持 家 ,以 身作 闺 中直 到 二 十 大 几 。她 愿 貌 待 人 ,同仁 堂 先 生 来 报 .
则 。她 老 人 家 自奉 甚 低 , 意 为 印 川 公 续 弦 ,对 印 川 账 , 必 亲 迎 亲 送 。与 外 来 一 她 个 普 通 的 炕 ,炕 帮 上 只 有 公 的 前 景 看 好 , 她 是 经 过 客 人 谈 事 , 是 礼 貌 周 到 。 更
六 伯 父 乐 达 庄 及 七 伯 父 /. 型 以 及 汤 剂 饮 片 , 门 市 卖 大 名 医 之 一 的 孔 伯 华 老 大 f i -
“ 达 仁 两 个 孙 子 ,认 为 他 们 药 , 何 包 成 包 儿 。同 时 七 夫 经 常 嘱 咐 病 人 说 : 到 达 如 二 人 是 继 承 乐 家 事 业 的 好 伯 父 又 到 参 茸 部 门 向 几 位 仁 堂 去 抓 药 ,不 然 治 不 好
富 贵 后 不 忘 贫 寒 , 他 们 夫 印 川 公 是 喜 讯 频 传 ,欣 慰 仁 堂 患 难 与 共 的 员 工 们 。
不 已 。就 这 一 她 重 新 安 排 了查 柜 、账 房
同仁堂轶事_五_一本药目_下_

!!!!!!!!!!!!!!!!!!!!!!!2007年1月第1期家庭中医药祖国医学长廊与假冒堂号者进行不懈较量乐平泉(号印川)仅用了十二年就恢复了祖业,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将同仁堂又百分之百地回归到乐姓之手。
当时同仁堂是怎样情况呢?经请同行中人公盘公算,物货价值抵销外,实亏欠银八万四千余两。
乐印川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在他锐意经营下,几年间就扭亏为盈,生意日有起色,声誉远播,在此时应有好日子过了吧?不,新的矛盾又产生了!在他接管同仁堂仅九年,于咸丰二年(1852年)就出现了于大等人私刻同仁堂图章,售卖假药的事情。
在《药目》两序之间有一篇启事:“本堂自康熙壬午岁开设京都正阳门外大栅栏路南,多历年所并无分店在外,前有在都城私刻本堂字号及开设同人堂药铺者悉经本堂呈禀都察院,御药房出示严禁在案,但此等图利小人靡所不至,或冒称自本堂窃出或借口代买,不无以假混真之弊,近又闻各省市镇有冒充本堂字号,直挂京都同仁堂招牌售卖假药,谬称本堂分店。
”在序二之后再次启事:“本堂自康熙年间开张至今,选料精纯,配剂详慎,以此名驰四远,赐顾云集,乃有无耻之徒,偷刻本堂门票,造做假药,勾串客店会馆,谬称其药自本堂盗出,自甘认贼,减价骗人……是以本堂万不得已,于咸丰二年三月初六日呈送,蒙院宪大人将售卖假药之于大等枷责示众,并出示严禁假药在案……。
”下面是官府告示:“钦命巡视中城察院端袁为出示严禁事,据同仁堂喊告于大、于二因私刻伊铺字号,冒充卖药等情一案,并经本院饬坊起出同仁堂等字号图记等物,当堂呈验,查该犯等冒充字号、售卖假药,误人病症,性命攸关,且屡经犯案,怙恶不一本药目●北京・乐崇熙(五)(下)同仁堂轶事10!!!!!!!!!!!!!!!!!!!!!!!家庭中医药2007年1月第1期悛……咸丰二年三月十一日。
”下面又是一个告示:“本堂自康熙壬午年开设至今,并无分铺,近有开设同人堂药铺者与本堂字号音韵相同,希图售卖假药,当经禀请御药房行文都察院……一体出示,严禁不准该铺冒充字号,并将私刻本堂门票、售卖假药之人一并严拿……。
同仁堂 传说故事

同仁堂传说故事
同仁堂是中国一家历史悠久的制药公司,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669 年。
在这家制药公司的历史中,有许多关于同仁堂如何创立、
发展和壮大的传说故事。
传说故事一:同仁堂的创立
据传,同仁堂最初是由一位名叫乐显扬的道士创立的。
乐显扬是一位精通中药的医生,他在实践中发现,许多中药制剂都无法保证质量,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乐显扬决定创立一家制药公司,以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他在京城附近开设了一家药店,取名“同仁堂”。
传说故事二:同仁堂的发展
在同仁堂创立之后,乐显扬一直致力于扩大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
他高薪聘请医生和制药师,不断改进制药技术和质量,使得同仁堂的药品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仁堂逐渐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制药公司之一。
传说故事三:同仁堂的字号
同仁堂的字号“同仁”有着特别的含义。
据说,“同仁”一词源
于《易经》,意为“众人同心,同心同德”。
乐显扬创立同仁堂时,就是以“同仁”为字号,寓意着要让所有使用同仁堂药品的人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
传说故事四:同仁堂的老字号
同仁堂是中国最著名的老字号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669 年。
在这么多年的历史中,同仁堂一直保持着其老字号的地位,其药品质量和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据说,同仁堂的药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总结起来,同仁堂的传说故事充满了人们对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的敬仰和对同仁堂几百年来坚持高质量药品的赞誉。
这些传说故事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医者仁心、精益求精和诚信经营的追求。
同仁堂轶事_一_

本文作者 1988 年摄于美国哈佛大学门口
获 1991 年院 级 二 等 奖 、天 花 粉 获 院 级 三 等奖, 并分别获 1991 年国家中医药 管 理 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集体奖) “。 栝 楼属( Trichosanthes L.) 植物的系统演化及 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获 2004 年 国 家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 2006 年 6 月获中 国 中 医 科 学 院 在 “ 十 五 ”期 间 对 中 医 药 科 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 50 多 篇 , 主 编《 昆 明 民 间 草 药》( 1970) ; 参 加 编写《 中药志》Ⅰ、Ⅱ、Ⅲ、Ⅳ《, 全国中草药 汇 编》( 1975)《, 国 家 药 典》( 1977, 一 部) 。 研究兼及草药及民族药。
肥猪拱门, 大吉大利 上 世 纪 40 年 代 中 期 , 一 年 农历除夕午夜, 乐孝先二哥在 老 宅( 制 药 厂 在 老 宅 东 部) 给 长 辈辞过岁又打完麻将从后大门 回家时, 在大门外正有一只肥 猪, 它一边哼哼, 一边抬头看着 孝 先 , 似 有 想 进 门 之 意 。孝 先 马 上 叫 了 守 门 人 把 这 肥 猪 “ 请 ”进 门来, 闻讯后全家人及同仁堂 药工无不喜笑颜开, 都觉得在 大年三十晚上有肥猪拱门, 是一吉兆, 预示祥 瑞 , 比 平 时 更 增 加 三 分 喜 庆 。一 两 天 后 猪 主 人 找 上 门 来 , 乐 家 以 重 金 酬 谢 了 猪 主 人 。此 猪 后 为八嫂收养, 它也得了善终, 免去一刀之苦。
配制全鹿丸 选取四五只梅花鹿, 多为 雌性 ( 公鹿可长鹿茸, 价值很 高) 。 鹿 生 性 温 顺 , 此 时 也 不 挣 扎, 人仅将其蹄两两缚起即可。 各鹿卧伏在地, 目睹同类被杀 也不狂吼乱叫, 不时发出一两 声哀鸣。特请回教中的阿訇前 来宰杀, 阿訇割鹿气管, 放血后 鹿才倒下, 阿訇立即向皮下吹 气 以 便 剥 皮 。药 工 各 有 分 工 , 立 即 配 制 全 鹿 丸 。鹿 身 上 都 是 宝 , 除 公 鹿 有 鹿 茸 、长 老 为 鹿 角 , 鹿 茸 、鹿 角 两 种 都 是 药 外 , 鹿 肾 、 鹿 筋 、鹿 尾 、鹿 胎 、鹿 血 都 入 药 。 药典也未收载全鹿丸, 或因保 护 动 物 生 命 吧 ! 光 绪 版《 同 仁 堂 药 目》补 益 门 全 鹿 丸 项 下 载 : 此 药气血双补, 男妇皆宜, 诸虚百 损, 并皆治之。
同仁堂轶事

老夫人许叶芬于
郭 宝 昌 。四 先 生 有
1907 年 去 世 , 几 年
二子, 长子铁菴,
后, 十一世四位祖父
管理宏济堂铺务,
也 先 后 病 故 。继 之 清 王朝结束了, 供奉御 药之事也随之结束。
同仁堂轶事
次子绍虞, 开设宏 达堂药店。
三房九先生
这时乐家无一人能
乐达璋, 号舜慕,
统领全家, 四大房虽
8
家庭中医药 2007年 6 月第 6 期 !!!!!!!!!!!!!!!!!!!!!!!
祖国医学长廊
同 仁 堂 乐 氏 家 族 旧 照( 1893 年 夏)
就把满口白牙拔掉, 装在特制锦盒内。他 享年 70 岁。
乐均士与侄子乐佑申等合伙, 于民国 初年开设大房共有的乐寿常药店, 重张时 改 名 乐 仁 堂 。大 房 于 北 京 、天 津 、开 封 等 地 共开设乐仁堂五个, 乐佑申是主要经营 者。乐西园、乐笃周及乐 益卿 三 兄 弟 也 不 甘寂寞, 于北京、天津、上海共 同 开设 宏 仁 堂药店四个。北片药店由乐西园负责, 上 海 药 店 则 由 乐 笃 周 负 责 。1948 年 乐 益 卿 当选为同仁堂副总经理。
生, 不知疲倦, 终因积劳成疾, 不幸去世,
享年 58 岁。他有二子, 乐钊及乐锜。
十先生乐达义热心公益, 乐于助人。
在 1910 年之后, 乐姓家 族 一 时 有 些混 乱 ,
管理同仁堂也不顺利, 各阶段乐姓负责人
都 有 肥 己 行 为 。这 时 乐 达 义 在 北 京 警 察 厅
任督察长, 到 1931 年 他出 面 重 新 规 定四
乐锴。
( 编辑 李国坤)
9
是四弟兄筹措的, 其中包括夫人们的首
同仁堂轶事_三_一本药目_上_乐崇熙

祖国医学长廊
同仁堂目前收集到不 似 , 尝 语 人
同时期的 《同仁堂药目》 曰,古方无不
共 1 2 本,所收药品系统整 理过三次,每次都要增加 新的内容,最后一次于清
效之理,因修 合未工,品味 不正,故不能
同仁堂轶事
同治年间由乐平泉 (号印 应症耳。”又 川 )与夫 人 许 叶 芬(号 少 说:“同仁二
当年同仁堂是在封建 皇朝长期统治下成长起来 的。因为有着供奉御药房 的荣誉,自然享受到一定 的特权,但对乐姓人来说, 既是福,也是祸。据说雍正 时,皇家亲兄弟争抢帝位, 自相陷害,硬说是吃错了 同仁堂的药而将一乐姓人 问斩菜市口;也有另种说 法,是徒弟给拿错了药,所 以此后同仁堂再也不用徒 弟。尤其是光绪至宣统时,
目》五个楷书大字,下有许 训几忘之矣, 叶芬署检五个小字,并盖 壬午乡比后,
●北京·乐崇熙
有少雀印章。封二除“同仁 间居无事,追
堂药目”外,左下方有“本 忆昔年遗训,
堂藏板” 四字。封三刻有 翻然 勃 然 鼓 舞 而为 之 ,遂 句至理名言已成为今日同
“ 光 绪 己 丑 仲 春(1 888) 立同仁堂药室焉……而至 仁堂的堂训。
关于同仁堂创办的年北京同仁代乐松生在堂的回顾与展望工商祖国医学长廊同仁堂目前收集到不同时期的同仁堂药目共12本所收药品系统整理过三次每次都要增加新的内容最后一次于清同治年间由乐平泉号印川与夫人许叶芬号少雀为首共同整理出来
家庭中医药 2006年 11 月第 11 期
!!!!!!!!!!!!!!!!!!!!!!!
重刊”,书尾有“民国十二 于 遵《肘 后 》,辨 地 产,炮
封三刻光绪己丑仲春
年(1 921 )榴月重刊识”, 制虽 繁 必 不敢 省 人 工 ,品 应为 1 888 年,但《同仁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12月第12期
家庭中医药
!!!!!!!!!!!!!!!!!!!!!!!
祖国医学长廊
一本药目
●北京・
乐崇熙(四)
(一)光绪版《
药目》与乾隆版《药目》乾隆版《药目》为左上角竖写《同仁堂药目》五个篆字,很可能是从最早的乐凤鸣原版镌刻下来的。
此版《药目》内仅有乐凤鸣叙一篇,是大号宋体字。
正文第一页有“乾隆甲申(1764)仲秋旧版刷用日久,字句不清,孙以中重刊便览”一行中号字。
后面是“同仁堂虔修诸门应症丸散总目”,下分:风痰门14种、伤寒门15种、
暑湿门10种、燥火门22种、补益门60种、脾胃门25种、痰嗽门25种、气滞门29种、泻痢门6种、眼目门14种、疮科门40种、妇科门25种、小儿门40种、咽喉口齿门9种、杂治门18种,共计15门,352种(自行统计,有人记载是362种)。
文献载:“
乾隆版实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乐凤鸣分门汇集的《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薄》及《同仁堂药目》362首的继续,一直延用至1764年。
”
因乾隆版有处模糊不清,一药名仅能辨一二字,故无法核对光绪版是否删减,但主要是增添了不少药品,两版在分门、
排列顺序上也有不同。
光绪版实为同治时乐印川与许叶芬等人共同整理的,于光绪时重刊;计有风痰门31种、
伤寒门27种、瘟疫门7种、暑湿门15种、燥火门28种、补益门86种、脾胃门28种、泻痢门6种、眼目门19种、妇科门44种、痰嗽门31种、
气滞门38种、疮科门56种、小儿门55种、咽喉口齿门13种、补遗门11种,共16门,495种。
光绪版比乾隆版收药多出一百三四十种,除总目及分门外,各药都有详细的功能主治,患者可以一目
了然;而乾隆版仅一总目,下边是分门记录所收诸药,最后一门是杂治门,即一时不好分类的药都暂放此门。
光绪版还有一些明显的改进,即增设了瘟疫
门,而把杂治门改为补遗门,都是可取之处,唯将妇科门与小儿门中隔三门,不解何意,不如乾隆版将二门连续排列自然顺畅。
(二)光绪版《
药目》概况此《药目》分为十六门,直到解放后同仁堂的成药基本上还是依此框架,除补遗一门已分类归入各门外,共计十五门。
同仁堂的配本与众不同处,主要在于选料与剂量方面。
解放后同仁堂丸散仍用老方,只有银翘解毒丸、藿香正气丸等少数药品经过科学分析采用了古医书上的配本,不再使用同仁堂的老方。
(三)几种名贵品牌
1.虎骨酒(风痰门)在序二中乐印川创造新品
内首先提到的就是虎骨酒。
《药目》载:专治男妇老人筋骨疼痛,麻木不仁,半身不遂……跌打损伤……强筋壮骨,延年益寿。
笔者于孩童时亲见同仁堂药厂有一专人在特制的虎骨酒桶上,用朱笔在一面写上“京都同仁堂”,另面写上“虎骨酒”。
该桶用硬纸糊成,高约1尺,径约2.5寸,黄不黄,绿不绿,一种很陈旧的颜色,字干后再涂上一层桐油。
酒瓶深绿色,药酒浅棕黄色,此酒远销海内外。
同仁堂曾想改变一下包装,但老主顾及华侨不认可。
虎骨酒制好后要在缸内存放两年,待燥气去净,药味纯正时方可出售。
现我国为保护野生动物,此药已停用多年,名噪一时的虎骨酒已成为历史。
2.再造丸(风痰门)
《
药目》载:“治男妇中风不语,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半身不遂,一切癫痫痰壅气
闭及小儿急热惊风等。
”
按清代太医院院史李德昌为慈禧太后治病,拟定出一份以活血、通络、祛风为主的丸药方,命名为再造丸。
同仁堂代制此药时获得处方及工艺,根据多年的制药经验,对原方略加调整,使其配伍更加完善。
3.安宫牛黄丸
(瘟疫门)
《
药目》载:专治瘟邪日久不解,传入心胞,神昏谵语……目赤唇焦,疹瘾不露,其毒不能外现,势必十指蠕
动,大有外脱内陷之
虞。
除上述疗效外,
(中
)
同仁堂轶事
10
!!!!!!!!!!!!!!!!!!!!!!!
家庭中医药2006年12月第12期祖国医学长廊
近年来还用治中风甚效。
笔者于1992年得了脑血
栓,右肢不便,口不能言,只能吐二字句。
于发病当日
服下吾女在展览会上购得的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二
粒。
现虽有后遗症,但至今仍能骑车,居委会也未发
残疾证。
当然,患病程度大有区别,血栓栓在何处是
关键。
总之,于患病当日服用此药可减轻病症。
4.如意长生酒(补益门)《药目》载:“治男妇左
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顽麻……并三十
六风,七十二般气……男衰女子血虚……久无子
嗣。
”
在电视剧《大清药王》剧本及有关文献中,有一段
关于如意长生酒的记载:“此药究竟有何疗效,慈禧
皇太后何以要终日服用?在清宫内庭太医院录存同
仁堂配方薄档案载:‘陈存捐性加减史国公酒四十
斤,陈存捐性加减五加皮酒六十斤,鲜木瓜丝泡酒十
斤,外兑木瓜酒一百斤,以上共合一处,蒸淋入缸内,
数年捐妥用之。
’关于酒的疗效,《清宫太医院配方
薄》载:‘大能充肌肤,紧发齿,长须眉,通筋骨,益血脉,壮精神,活筋络,补元气,此酒久服可以得心如意,益寿延年。
’”慈禧太后由于政治斗争消耗过大,所以当时患有消化不良,胸膈不爽,另外还有轻度中风,因此经常让李莲英直接去同仁堂订此药酒,疗效甚好。
5.白凤丸(妇科门)清嘉庆时,乐百龄(其继子为乐平泉)每去同仁堂都遇到很多妇科患者。
这一点触动了他,返家后遍寻方书。
他发现明人《寿世保元》中的带下篇、虚劳篇及调经诸方内均有白凤丸。
他反复实践,调整配伍,最后研制出来乌鸡白凤丸的配方,他的夫人夸赞他为妇女办了一件好事。
《药目》载:“专治妇女气虚血衰,经血不调,久不孕育,屡经小产,胎前产后,诸虚百损。
”
虽然白凤丸、药典乌鸡白凤丸与同仁乌鸡白凤丸配方与剂量均有所不同,但都是以乌鸡为主料,约占总药量的四分之一,工艺过程也大体相似。
笔者于少年时曾多次亲见同仁堂制药厂蒸淋药酒及制造药丸过程。
在药厂东部空地处有一大锅台,在其西侧有一斜下坡的小路,在锅台中部置一直径约二尺半的大锅,中放一径约二尺的铜罐蒸淋药液。
以制乌鸡白凤丸为例:宰杀32只纯种乌鸡,鸡冠呈乌紫色,遍体白毛,去掉毛、肠、爪后,置铜罐内,事前在底层先码放生牡蛎、生鳖甲等硬壳药材,再放入人参、当归等药,注入绍兴黄酒,加盖封严,放入大锅,隔水蒸煮二昼夜,停火后,再次加入适量黄酒,继续蒸煮二昼夜,待凉后取出药料,与丹参、山药等药材粗粉拌匀,干燥后打粉、和蜜,制成药丸。
此外,笔者在儿时常索取山楂丸(气滞门),佐以一些学生誉为中国咖啡的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既可消食顺气,同时也是一种类似零食的享
受。
(四)、几种名称奇特药物
1.太乙神针(风痰门)治半身不遂,筋骨麻木。
用千年健、人参、穿山甲、山羊血、麝香等十六味药,与艾绒、鸡蛋清混匀制成艾条(即艾卷),过去用七层粗布敷于患处,今常以相应膏药代替,直接用艾条灸熨,几秒钟后,病人有烧灼感时立刻止灸。
现虽仍有人使用,但不普及。
2.白龙粉(伤寒门)治心胃实热。
二味药共为细粉,散剂。
3.五味姜(伤寒门)可散风寒,消食暖胃。
用鲜姜汁与十一味(另法用八味)药粉末混合,再与江米面混匀,制成糊丸。
4.金锁匙(瘟疫门)治咽喉肿痛。
五味药研成细粉,散剂。
5.番泻叶(燥火门)此药不寒不热,气味平和,专治大便艰难,粪如羊矢(屎)……滚水沏泡代茶饮,神效。
本品为豆科植物尖叶番泻(CassiaacutifoliaDelile)的叶。
原产热带非洲,印度也有产,我国云南已引种栽培。
欧洲生药学也有此物记载。
可用作缓泻剂。
此药液浅棕绿色,不苦而味淡,有豆腥气。
6.黄花油(疮科门)此药止痛消肿,治烫伤。
名为黄花,却无黄花;乃三味药用香油炸,油色黄,故名。
7.秘制一笔钩(疮科门)一名白锭子,治无名肿毒、疥癣顽疮,敷之神效。
八味药,化为锭剂。
(同仁堂总工程师金霭英教授及几位师傅帮助查文献、讲配本,解答很多问题,特此致谢。
)
(编辑李国坤)
本文作者乐崇熙在四川看腊叶标本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