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讲课教案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清要
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聊斋志异·司文郎》)
指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59
权知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宋史·包拯传》)
含恨
16
发明
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序》)
表明
17
方伯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殷周时的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
18
坟籍
(郭太)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后汉书·郭太传》)
古代典籍
19
服阙
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旧唐书·王丘传》)
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50
陵折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 。(《晋书·周 传》)
压倒折服
51
流移
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州者。(《后汉书·东夷传》)
流离转徒
52
胪析
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明史·王宪传》)
分别剖析
53
论列
乃欲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报任安书》)
增减
12
抵罪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按罪行处以相当的惩罚
13
丁艰
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晋书·周光传》)
遭父母之丧
14
短长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宋史·刘敞传》)
短处,把柄
15
发愤
振前为乱卒所拥,实不反,诣源清自明。不能白,发愤自杀。(《明史·刘源清传》)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可双音节词教学文稿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可双音节词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节词汇编北面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古义:面朝北(称臣)例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便利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古义:便,就;利,吉利例如: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古义:(1)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
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列传》)(2)方便。
例如:我陪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博学今义:学问广博精深古义:广泛地学习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行无过矣(《劝学》)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入报河伯,待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成婚今义:结婚古义:这里指议定结婚日期例如:今已二十七,卿可告成婚(《孔雀东南飞》)成立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古义:长大成人例如: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出入今义:(1)出去和进来:(2)(数目、内容等)不一致古义:这里偏指“入”例如: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弟兄今义:同辈之间;(2)旧时军队称士兵古义:有时指兄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方面今义:相对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古义:方向例如: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放心今义: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古义:放纵散漫的心思例如: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学问之道”(《问说》)非常今义:(1)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形容词);(2)十分,极(副词)。
古义:(1)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2)不同寻常的(形容词)例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个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改错今义:纠正错误古义:改变措施例如:固时俗之工轻兮,规矩而改错(《离骚》)根本今义: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古义:树根例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供养今义:动词,供给长辈或年轻的人生活所需古义:名词,供人享用的东西例如:事力劳而供养薄(《五蠹》)孤立今义: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古义:孤零零的一个人例如: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报任安书》)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例举_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例举_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个音节(字)一个词,即单音节词居多,偶然有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与现代汉语一个词字面相同,这就是古今异义词。
所谓的古今异义词,在古代实际上是两个词,如妻子指示,古代指妻和子,指和示两层意思。
对于古今异义词,师生们注意得较多,而古汉语中真正的双音节词大都被忽略了,这影响了学生的古汉语学习。
古汉语双音节词少,可要知道一些。
如无(亡)何一词,如果你不知道它是双音节词,硬把它分开来,变成无和何,解释成没有什么,这就错了,实际上,该词的意思是不久。
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古汉语双音节词的学习。
古汉语双音节词大致有以下几类:专有名语大都是双音节词。
古代地名、人名、官名、年号等是专有名词,这些词大都是双音节词。
如德佑丞相枢密缙绅大夫学士等等。
对于这类词翻译没有什么障碍,只要抄下来即可。
谦、敬词有些是双音节词。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里有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请以烦执事,执事不能解释为执行事务的人,而是对对方的敬称,您的意思。
连绵词都是双音节词。
连绵词由双声、叠韵词组成,双声(声母相同)词如,抗辞慷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的慷慨,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参差;叠韵(韵母相同)词如,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中的须臾,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中的窈窕。
双音、叠韵词古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一些典故用的是双音节词。
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贪泉涸辙;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中的陨首结草。
现在,我们就依据苏教版课本,将古汉语双音节词例举如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片刻,一会儿。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黄泉:地下的水;另外指迷信说的阴间。
(3)歌窈窕之章。
窈窕:女子身材优美。
(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徘徊,缓慢移动。
(5)抗辞慷慨。
慷慨:意气激昂。
(6)相与枕藉科舟中。
相与:相互。
夫人之相与,信仰一世。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资料

不禄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与薛寿鱼书》)
死的委婉说法
5
部送
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至漳州杀之。(《宋史·瀛国公纪》)
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6
参赞
臣负荷殊重,参赞万机,实赖群才,共成栋干。(《梁书·谢朏传》)
协助谋划
7
侪辈
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58
清要
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聊斋志异·司文郎》)
指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59
权知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宋史·包拯传》)
同辈,朋辈
8
乘化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顺随自然
9
持节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出使。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10
冲年
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夜谭随录·汪越》)
幼年
11
登耗
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明史·程信传》)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序号
词语
例句
释义
1
被服
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史记·礼书》)
比喻蒙受某种风化或教益
2
本事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管子·霸形》)
根本
3
便宜
艺徒学堂……均可于中、小学堂便宜附设。(《清史稿·选举志二》)
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
曲法宽容
28
毁瘠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阙后,疾废久之。(《梁书·王筠传》)
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词100例

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词100例1. 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妻子——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3.地方——今楚地方五千里。
《(毛遂自荐)》4.中国——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5.非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游褒禅记》)6.指示——壁有遐,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7.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缻。
(同上)8.绝境——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9.无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同上)10.用心——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11.民众——民众而士厉。
(《荆轲刺秦王》)12.无事——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同上)13.取道——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
(同上)14.以为——欲居之以为利。
(《促织》)15.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16.无日——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同上)17.殷勤——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同上)18.北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同上)19.人事——盛哀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20.交通——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21.形容——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22.颜色——颜色憔悴。
(同上)23.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同上)24.治国——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同上)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同上)26.明年——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同上)27.豪杰——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28.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同上)29.肉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常考文言文双音节词大全

常考文言文双音节词大全现在,我们就依据苏教版课本,将古汉语双音节词例举如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片刻,一会儿。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黄泉:地下的水;另外指迷信说的`阴间。
(3)歌窈窕之章。
窈窕:女子身材优美。
(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徘徊,缓慢移动。
(5)抗辞慷慨。
慷慨:意气激昂。
(6)相与枕藉科舟中。
相与:相互。
夫人之相与,信仰一世。
相与:相处,相交。
(7)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逦迤:连续不断。
(8)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参差:长短不齐。
(9)赢得仓皇北顾。
仓皇:匆忙而慌张。
(10)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中兴:国家由衰落而复兴;庶几:差不多;另外,还表示期望,希望,如庶几戮力上国(希望合国报国)。
(11)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展转:从一处到另一处,转移不定;另同今义,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样子,如忧心展转。
(12)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邂逅:不期而遇;(13)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14)乘骐骥以驰骋兮。
驰骋:奔跑;(15)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骂人话,小子。
(16)无乃尔是过与?无乃:恐怕,岂不是(17)真州逐之城门,几彷徨死。
彷徨:走投无路;另同今义。
(18)无何,国变。
无何:不久。
(19)因为长句。
长句:七言词;(20)五陵年少争缠头。
缠头:古代风俗,歌伎演奏完毕,赠以绫帛之物,相当于现在的小费。
(21)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男子二十,已成人。
(22)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不前的样子。
(23)渔父莞尔。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剖析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州者。
..流离转徒流移51)东夷传》(《后汉书·王宪(《明史·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
..胪析分别剖析52 )传》是非,不亦轻朝廷、羞乃欲仰首信眉,论列..论列议论,评定53 )《报任安书》当世之士邪!(不可读。
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漫漶模糊难辨54 ) 《日知录》(《万贞文勋卫家。
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55 没入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 先生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
(《宋史·刘敞传》内兄) 妻子的哥哥56 ..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侵吞牟利,侵夺57侵渔)宣帝纪》难矣。
(《汉书·指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清要58 )务不繁的官职(《聊斋志异·司文郎》愆。
权知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宋史·包拯传》) 59 暂时代理某官职..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以文章。
(《旧..帝王宫阙之下阙下60 ) ·李揆传》唐书迟疑徘徊、欲行又止的样子·何灌传》) 敌惊以为神,逡巡61 敛去。
(《宋史逡巡..之地,虽尽征之以今若于通都大邑行商麇集..群集,群聚麇集62)(《钱粮论上》银,而民不告病。
纳钱财以赎罪或取得官爵为郎,则知古者鬻汉卜式、司马相如皆入赀..63 入赀爵之制,其来已久。
)·事部三》功名(《五杂俎少间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
《宋史·(刘敞传》) 病情好转一些64 ..疾告久之,有司上言:百日不视事,当绝俸。
..治事,任职65视事)《赠太保严公行状》(。
双音节 语文教案

双音节语文教案教案标题:探究双音节词的基本特征及运用方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辨认双音节词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正确拆分和组织双音节词的音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拼读和运用双音节词。
4.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语境,理解和运用双音节词。
教学重点:1. 双音节词的基本特征。
2. 双音节词的音节拆分和组织方法。
3. 双音节词的正确拼读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小黑板/白板。
3. 课堂练习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口头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双音节词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尝试猜测双音节词的特点。
Step 2: 理解双音节词的基本特征(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双音节词的构成特点。
重点讲解双音节词中的词头、词尾、词根等概念,以及它们在整个词中的位置和作用。
Step 3: 学习双音节词的音节拆分与组织(15分钟)解释什么是音节,引导学生分辨和理解音节的概念。
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双音节词的例子,并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正确拆分和组织双音节词的音节。
教师可以使用画线和标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每个音节的划分。
Step 4: 温故知新(10分钟)教师提供一系列拼音拼写不规则或易混淆的双音节词,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拼写这些词。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小黑板上拼写或在白板上写出这些词,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Step 5: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双音节词的语境,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可以通过造句、练习阅读、口语表达等方式,将所学的双音节词灵活运用到不同的语境中。
Step 6: 练习与总结(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双音节词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可以采用个人完成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练习。
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和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澄清和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亢礼
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纲鉴易知录》)
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待
42
口实
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俸禄
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採以助口实。(《后汉书·刘般传》)
食物
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国语·楚语下》)
话柄,借口
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
不禄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与薛寿鱼书》)
死的委婉说法
5
部送
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至漳州杀之。(《宋史·瀛国公纪》)
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6
参赞
臣负荷殊重,参赞万机,实赖群才,共成栋干。(《梁书·谢朏传》)
协助谋划
7
侪辈
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20
拊循
亟豫给三月饷,亲为拊循。(《明史·黄绂传》)
抚慰,安抚
21
干纪
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北齐书·王晞传》)
触犯法纪
22
干进
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有远志者不干进。(《幽梦续影》)
谋求仕进
23
干没
造久在江左,疾钱谷诸使罔上,或干没自私。(《新唐书·崔造传》)
增减
12
抵罪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按罪行处以相当的惩罚
13
丁艰
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晋书·周光传》)
遭父母之丧
14
短长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宋史·刘敞传》)
短处,把柄
15
发愤
振前为乱卒所拥,实不反,诣源清自明。不能白,发愤自杀。(《明史·刘源清传》)
31
绩文
读书绩文,志行高洁。(《雪屋记》)
写文章
32
见过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与荆南乐秀才书》)
访问我
33
间道
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宋史·,赏定策之功,以韩公为首。(《龙川别志》)
即位,登基
35
解褐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新唐书·韦凑传》)
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
曲法宽容
28
毁瘠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阙后,疾废久之。(《梁书·王筠传》)
哀伤过度而消瘦
29
箕踞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
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倨傲无礼的表现。箕,名词作状语
30
籍田
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史记·孝文本纪》)
古代帝王亲自耕作的小块农田。每逢春耕前,帝王躬耕籍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也作“藉田”
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24
甘旨
臣母多病,臣家素贫,甘旨或亏,无以为养。(《奏陈情状》)
美好的食物,特指奉养父母的食品
25
钩考
自景德会计,至公始复钩考财赋,尽知其出入。(《太子太傅田公墓志铭》)
探求考核
26
汗漫
后湖汗慢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
漫无边际
27
回容
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后汉书·马武传》)
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50
陵折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 。(《晋书·周 传》)
压倒折服
51
流移
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州者。(《后汉书·东夷传》)
流离转徒
52
胪析
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明史·王宪传》)
分别剖析
53
论列
乃欲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报任安书》)
旷废职守
47
缧绁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报任安书》)
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
48
敛衽
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史记·留侯世家》)
整饬衣襟,表示恭敬
49
廪给
其为屋椽础之数若干,工匠之计若干,自相攸迄成之岁月、廪给之寡夥,咸俾刻于碑阴焉。(《靖州广德书院记》)
俸禄,薪给
臣以为不幸有疾,罢之可也,至于廪给,糜费于累岁,而追索于一朝,固亦难矣。(《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58
清要
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聊斋志异·司文郎》)
指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59
权知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宋史·包拯传》)
含恨
16
发明
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序》)
表明
17
方伯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殷周时的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
18
坟籍
(郭太)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后汉书·郭太传》)
古代典籍
19
服阙
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旧唐书·王丘传》)
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序号
词语
例句
释义
1
被服
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史记·礼书》)
比喻蒙受某种风化或教益
2
本事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管子·霸形》)
根本
3
便宜
艺徒学堂……均可于中、小学堂便宜附设。(《清史稿·选举志二》)
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
36
介胄
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战马记》)
铠甲和头盔,代指武士
37
京兆
京师有京兆狱。(《狱中杂记》)
国都所在地区
38
靖难
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战马记》)
平定变乱
39
具狱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宋史·刘敞传》)
定案
40
决裂
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
分割
同辈,朋辈
8
乘化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顺随自然
9
持节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出使。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10
冲年
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夜谭随录·汪越》)
幼年
11
登耗
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明史·程信传》)
议论,评定
54
漫漶
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日知录》)
模糊难辨
55
没入
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万贞文先生传》)
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
56
内兄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宋史·刘敞传》)
妻子的哥哥
57
侵渔
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汉书·宣帝纪》)
侵吞牟利,侵夺
谈话的资料
43
宽假
且宽假延期,必不敢有爱。(《答刘歆书》)
宽容,宽纵
44
款附
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宋史·刘韐传》)
诚心归附
45
款塞
近时筹边者,谓西虏既已款塞称臣,曳驹牧以仰乞于中国。(《赠梁尚书公序》)
叩塞门。指外族通好归附
46
旷职
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镇海县志·贺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