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共18张PPT)
——《梨俱吠陀》
不可接触者(贱民)
婆罗门 1 最高等级,掌管祭祀。
刹帝利
2
第二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 4
吠舍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大不靠家愿近都意
首陀罗
我······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
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种姓制度金字塔
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贱民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目的: 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实质(性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一种不平等的阶级制度。
二印、度追早本期溯文源明:时种代姓制度因何形吠成陀时代
孔雀王朝时期
前23世纪
前18世 哈拉巴城市纪遗址
BC1500种年姓制度 前324年
前187年
孔 雀 王 朝 ( 公 元 前 324 一 前 187 )
为了新家园!
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弱小,无助······ 哈拉巴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
达罗毗荼人
孔雀王朝王宫遗址
阿达育罗王毗荼人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二、追本溯源:种姓制度因何形成
(一)印度特殊自然环境对宗教产生巨大的影响
材材料料二三: : 在 在印 印度 度古 古代代的的文文学学作作品品中中,,流流露 露着 着一 一种 种对 对自自然然的的恐恐惧惧意意识识… …… …在 在 人人还还无无力力战 战胜 胜自 自然 然控 控制制自自然然之之时时,,这这种种恐恐惧 惧情 情绪 绪自 自然 然地 地表 表现 现为 为宗宗教教性性的的崇崇拜拜,,
二、追本溯源:种姓制度因何形成 (二)古印度政治经济形势的反映
材料四五:在进入印度之前,雅利安人分为军事贵族或武士、从事祭祀的僧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共20张PPT)

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
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小林同学在网上查阅历史资料时,编写了以下资料,其中错误的 一项是( ) 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B.古代印度的民主政治繁荣 C.种姓制度出现在两河流域 D.《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花岗岩石 5、2017年6月16日,印度以所谓的“保护不丹”为由非法进入西藏 洞朗地区而导致中印两国一度在洞朗地区紧张对峙。中印同属亚洲 文明古国,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 奴役,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被排除在种姓以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 遭到歧视和凌辱。
在《梨俱吠陀》第十卷可以看到这样的故事:梵天大神从他的 口中生出了婆罗门,从双臂生出了刹帝利,从腿生出了吠舍, 从脚生出了首陀罗
——《 摩 奴 法 典 》
从它判决的原则中(不同的 人不同的标准)你看出种姓
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种姓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小故事
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一位大臣的女儿,一天,他出门找那位少女。 在路上,他遇到了几个人,他们佩带特殊的标记,口中不断发出特殊的 声音,正在敲击某种器物,一名祭司急忙躲到一旁。不久,他到了少女家 门口,被守卫拦住了,守卫说:“你不能进去”。他只好悻悻离去,回家 后他跟父亲说:“我不想当理发师,我想从军,成为一名大将军,然后跟 大臣的女儿结婚。”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 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那个女孩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 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1.你认为他路上遇到的几个人是什么身份? 贱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共22张PPT)

8.在古代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
因为( ) D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 D.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9.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 A. 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C
B. 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 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

首陀罗
被统治阶级
在社会上遭到
等外级
贱民
歧视和凌辱
2.阅读教材说出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材料思考分析其对印度社会产生了什么 影响?
特点
各等级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 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实质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P12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 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 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 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 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都是古代印度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1、据报道,某国东部一名属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因自
家山羊误入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而被烧死。根据所学
知识判断,文中某国是( C )
A.希腊
B.埃及 C.印度
D .巴比伦
2、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
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 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古印度这块肥沃 的土地上产生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在这里 产生了种姓制度、佛教。种姓制度界限森严,对在当 今印度社会仍然产生消极影响。佛教成为了世界三大 宗教之一,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

人教部编版学期初三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

人教部编版学期初三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

人教部编版学期初三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要点】【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二】森严的种姓制度2.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释加牟尼〞。

【基础练】1.约公元前23世纪一前18世纪,在流域发现了哈拉巴和摩亭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C)A,尼罗河B、两河C、印度河D、恒河2.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侵入印度(D)A、古埃及人B、苏美尔人C、阿卡德人D、雅利安人3.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出现在统治时期〔D)A、图特摩斯三世B、胡夫C、汉漠拉比D、孔雀王朝4.〔2019・南京〕〝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

〞材料反映的是〔C〕A、古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古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5.〔2019·岳阳〕以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C)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6.〔2019深圳〕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以下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D)A、担任祭祀B、与国王、官吏的女儿成婚7.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情景是〔C〕A、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B、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D、一大群吠舍在农田里劳动8.释迦牟尼早期的求道经历坎坷,他在修道者的森林里,以少有的苦行折磨着自己,摒弃一切生命的贪欲,终日处于苦思冥想的状态。

他的打坐方式是当时印度较盛行的〝止观〞禅定。

释迦牟尼坚持六年,用以探索心源。

由此创立的宗教是〔A〕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9.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安拉D、宙斯10.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印度等级制度的内容是〔C〕A、消除欲望B、忍耐顺从C、众生平等D、不反对奴隶制度【综合练】1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部编版九上历史 第3课 古代印度

部编版九上历史 第3课 古代印度


传播:向北、向南
小试牛刀,我能行
1.“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 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这种
A. 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 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C. 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 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小试牛刀,我能行
A.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 B. 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 尼罗河——古印度——佛教 D. 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谢谢观赏
小试牛刀,我能行
4.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按照地理 位置从东到西的排列顺序是
A. 中国、巴比伦王国、印度、埃及 B. 中国、印度、巴比伦王国、埃及 C. 埃及、印度、巴比伦王国、中国 D. 埃及、巴比伦王国、印度、中国
小试牛刀,我能行
5.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 配正确的是
学习目标
了解古印度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
1 境,知道以孔雀王朝为代表的古代 印度文明的发展史。
2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 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 森严的种姓制度 3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在地 地理位置 理上是指今天
的南亚次大陆
发源地
古代印度文明 最早出现于印 度河流域。
等级划分
2 森严的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掌握神权 祭司、贵族
第二等级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国王、武士、官吏
第三等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农民、牧民、商人 第四等级 从事农、畜、捕、手工业
被征服者、失去土地的人
2 森严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印度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出种姓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1.各等级世代相袭 2.各等级贵贱分明 3.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评价种姓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统治;但本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制 造了种族隔离,激化了社会矛盾。
如此严苛的种姓制度,为何没有人反抗呢?
宗教加持
种姓 制度
法律强化
婆罗门教
实质是 阶级统治 的工具
那烂陀佛教大学遗址
【问题思考】 古代印度的佛教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教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 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古代印度的佛教艺术对中国有很大影响,是中国古代石窟佛
像造型艺术的渊源,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教艺术 的影响。
龙门石窟
云冈 D. 伊斯兰教
二次达标
1.征服古代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国
家的是( )
C
A. 埃及人
B. 苏美尔人
C. 雅利安人
D. 蒙古人
2.由“《摩诃婆罗多》、恒河、阿拉伯数字”这些词
你能联想的国家是( )
C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两河流域
3.“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
——澎湃新闻《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阻碍印度发展的》
(这种制度)扼杀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的奋斗动力……由于经济贫困 、缺乏教育、眼界狭窄……很多低种姓百姓还是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守在自己 种田、屠宰、理发、掏粪的世袭岗位上等待“来世”。……当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 没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动力时,社会怎能不缺乏生机与活力?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 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 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 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 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 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共2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共25张PPT)

(通过修道达到涅槃,超脱生死,避免轮回,
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佛祖像
佛教文化
佛教经典
•《大藏经》 •《金刚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
(3)简要说说佛教的传播情况。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 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 和越南。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探究三 佛教的创立
阅读教材,找出下列问题: (1)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2)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 壮大,成为印度的国教?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 门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 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因而成为 印度的国教。
拓展延伸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 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1)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 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通婚。 (3)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c

练测促学
3、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4、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 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共20张PPT)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 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印度北 部逐渐出现许多小国家。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有一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 乘车出门时,先后遇到哭泣的婴儿、老 人、病人和尸体,有感于人生而有生老 病死的苦难,决心寻求让众生脱离苦海 之道。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3、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4、传播:
公元前3世 纪后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
印度的种姓制度
等级 社会阶层 从事职业 3、特点
婆罗门 祭司
祭祀
等级世代
刹帝利
贵族、武士、 掌管军事和 官吏、国王 行政权力
相袭;贵 贱分明,
雅利安人 吠 舍 的一般公
社成员
农业、畜牧业 和商业
等级低的 人不得从 事高等级
被征服的 首陀罗 土著居民
和奴隶
农业、畜牧业、的职业; 捕鱼业和手工 不同等级 业,为前三个 不得通婚。 等级服务
1、通过自主学习,能准确找出古印度 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早期文明 遗址代表、鼎盛时期及文明成就。
2、通过分析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认 识其实质。
3、通过阅读了解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 史实,以及佛教传播的过程。
自主学习:
1、找出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的发 源地、早期文明遗址代表、雅利安人入 侵、鼎盛时期和文明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 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历史上的中印文化交流
玄 奘 西 行
玄奘(本名陈祎,602年-664年),洛州缑氏(今河
南洛阳偃师市)人 ,其先颍川人 。他是唐代著名高僧 ,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 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因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一人西行五万里,历 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后玄奘一共 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译典著作有 《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 成唯识论》等。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印度的种姓制度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国王、官吏、武士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农牧民、手工业 者、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破 产失去土地的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 上供;供养第一、二 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 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种姓制度的特点
1.严格的社会等级区分,并且种姓世袭:婆罗门法经和法典的规定,婆罗门 社会地位最高,是第一等级;刹帝利是第二等级。这两个等级享有各种特 权。吠舍是雅利安人中的平民大众,是第三等级。他们必须施舍和纳税供 养婆罗门和刹帝利。首陀罗瓦尔是第四等级。他们处在社会最底层,几乎 被剥夺了一切权利。
如果父辈是捡破烂的,下一辈也会一直捡下去。除了极个别例子,像出身于 卖茶水家庭的莫迪,凭借自己天赋和后天努力,逆袭成为总理,绝大多数贱 民都深深地被种姓制度所框住,生而为贱民,世世代代为贱民。
问题解答 1、说说婆罗门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2、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些小国
戒日帝国(606年-647年)玄奘于戒日帝国时期
629-645年西去印度取经
雅利安人入侵说:雅利安人入侵使城市遭到破坏,居民大 批被杀,余者逃散,城市荒废。 天灾说:由于地震或特大洪水而致使印度河流域文明毁灭。 环境说:由于生态环境遭破坏,不利于居民生存,迫使居 民向周边及恒河流域迁徙,造成哈拉巴文化衰亡。
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义净,(635~713)唐代著名高僧。高宗咸 亨二年(671)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 弗逝(苏门答腊巴邻旁,Palembang)至印 度,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至苏门答腊游 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 四百部,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 译经家。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 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 法。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风 俗、习惯等,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南 沙群岛有义净礁以示纪念。
5.主要城市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
公元前2500年
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年-前600年)
出现城市国家
列国时代(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
孔雀帝国(公元前324年-前187年)
笈多王朝(320年-540年)东晋著名僧法显于399年 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
-412年赴印度取经,历时14年
反映了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现状
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种姓制度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激化
了社会矛盾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人物 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 “释迦摩尼”。 3、经典 三藏经(经藏、律藏和论藏) 4、主张 众生平等 教义:四谛(苦、集、灭、道) 5、背景 列国纷争、社会关系急剧变化 6、发展 公元前3世纪臻于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前6世纪起半岛逐 渐统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猜一猜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
它是禁锢印度人民的枷锁。 各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
面有严格的规定 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 它划分种各姓个制等度级,使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
明,并世代相袭
梵天
嘴 手
腿 脚
的特权和地位不致因通婚而发生混乱,制定了种
案例分析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 爱上了一个少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 耍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 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 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 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 印度而贱民死还。是比较安于现状的。如果父辈是蹬三轮的,小孩也基本会一样。
至今仍有较大影响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职责:掌握神 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职责: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职责: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 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 干最低贱的职业
等级名称
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佛教的传播


朝鲜
云 岗 石
中国
日本

龙 门 石 窟
光 寺
缅 甸 仰
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东南亚
部编版九级上册 古代印度
传播 (BC3)
中亚 中国
朝日鲜本(北传佛教)
(公元前后即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东南亚 (南传佛教 小乘佛教)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环境 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 湾,北回归线横穿印度北部。
2.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3.河流水文
印度河 恒河 河水丰沛,河流定期泛滥,土壤肥沃,为 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充足水源。
新知讲解
4.农业发展 棉花的栽培是古印度居民最突出的农业成就
2.职业世代相传:《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的义务是“教育吠陀,为自己和 他人祭祀,以及布施与接受(施舍物)。刹帝利的义务是“保护人民,给予 施舍物,祭祀,学习吠陀以及节制现世享乐”。吠舍的义务是牲畜,施舍, 祭祀,学习吠陀,商业以及高利贷,农业。首陀罗的义务是无怨恨地为那 些(上述的)种姓服务。
3.实行种姓内婚制:婆罗门和刹帝利为了保证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