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氮磷的同化能力

合集下载

2022年西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西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西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蓝细菌是一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大型原核生物。

2、典型的类病毒是由美国学者______于1971年发现的______,它的成分是一种______分子。

3、目前知道的所有固氮微生物都属______生物和______菌类,在分类地位上隶属于______菌科、______菌科、______菌目、______菌科、______细菌以及______属和______属中的部分菌种。

4、摇床振荡培养通常用来培养______微生物,享格特的厌氧操作方法通常用来培养______菌。

5、原核细胞的核区内含有______个染色体,其细胞膜以大量折皱陷入细胞质里面去,称这些管状或囊状的结构为______,其核糖体的大小为 ______;而真核细胞的核含有______个染色体,还含有______,其核糖体的大小为______。

6、由科赫提出的确证某病原体为某传染病病因的学说称为______,它的主要内容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

7、测微生物大小使用的主要工具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9、当细菌处于一种氨基酸全面匮乏的“氨基酸饥饿”状态时,细菌会采取一种应急反应以求生存,实施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大量合成两种物质,它们是:______和______。

10、有两个系统和五种成分参与补体结合反应中,包括______系统的______和______成分,______系统的______和______成分;此外还有一个______成分。

若反应后出现溶血现象,则可说明补体结合反应为______。

二、判断题11、细菌的芽孢和孢囊都是休眠细胞,都具有相同的抗热性、抗辐射、抗干燥能力。

频道微课沼泽红假单胞菌扩培技术一手掌握,以后可以考虑自己来

频道微课沼泽红假单胞菌扩培技术一手掌握,以后可以考虑自己来

频道微课沼泽红假单胞菌扩培技术一手掌握,以后可以考虑自己来o文/图中国水产频道6月16日晚19:30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周鑫军老师受中国水产频道小编的邀请在直播间跟大家进行了《沼泽红假单胞菌扩培及应用》的交流。

水产前沿微信课堂升级了!▪第一是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直播间看讲课的内容,不用担心会错过进去之前的内容;▪第二是它没有人数限制,只要你想听就都没有问题;▪第三当你听到嘉宾讲得好时可以随时给嘉宾打赏。

这次我们发起这个课堂,一个是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多了解沼泽红假单胞菌,二是发扬水产人互帮互助精神,多多支持高先富同学,课后周老师已表示将打赏部分全部捐赠给高先富,目前款项已经转达!今晚我们将以图片+讲解的方式进行交流。

感谢水产前沿,感谢中国水产频道,感谢主持人以及各位同仁们给我这次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先说一下小高(高先富),小高是2015年11月份到武汉参加我们华中农业大学和我们公司共同举办的渔药、鱼肥、饲料销售人员的培训班,我们在一个班上认识的,他很好学也很敬业,这次不幸查出了白血病,当天我知道后给他捐了2000块钱,也鼓励他挺过去。

但是目前还远远不够,也希望各位同仁们能够继续帮他。

这期讲讲水产养殖业常用活菌制剂简易扩培技术及应用原理这个专题。

首先讲讲沼泽红假单胞菌,它属于光合细菌。

一、沼泽红假单胞菌简介:市场上常用的光合细菌实际上有很多种,从微生物学的角度上讲,光和细菌是一大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的总称。

它分为产氧的光合细菌和不产氧的光合细菌两大类。

我们从微生物学的分类角度上把产氧的光合细菌(主要是蓝细菌)或者称之为蓝藻和原绿藻在分类学上是属于藻类的,也就是讲在微生物的领域里面有一部分的藻类也被划分为微生物了,这和水产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有区别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光合细菌是指能够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通常来讲分为4个科,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菌科、区绿菌科,主要特征含有光和色素,叫菌绿素,能够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生长而且不产氧。

光合细菌介绍

光合细菌介绍

光合细菌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江海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

生长环境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功能。

光合细菌适应性强,能忍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酚、氰等毒物有一定有忍受和分解能力,具有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

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作用原理光合细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与绿色植物不同的是,它们的光合作用是不产氧的。

光合细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光系统,即PSI,光合作用的原始供氢体不是水,而是H2S (或一些有机物),这样它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H2,分解有机物,同时还能固定空气的分子氮生氨。

光合细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又完成了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

这些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显得极为重要。

在水产养殖中运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光能异养型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中的一些品种,例如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 seudanonas palustris);在自然界淡、海水中通常每毫升含有近百个PSB菌,光合细菌的菌体以有机酸、氨基酸、氨和醣类等有机物和硫化氢作为供氧体,通过光合磷酸化获得能量,在水中光照条件下可直接利用降解有机质和硫化氢并使自身得以增殖,同进净化了水体。

除此之外,细胞内还含有碳素储存物质糖原和聚β一羟基丁酸、辅酶Q、抗病毒物质和生长促进因子,具有很高的饲料价值,在养殖业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沼泽红假单胞菌

沼泽红假单胞菌

沼泽红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具有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广泛自然界的微生物,是一类易广能为能源,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等为营养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在生物学分类中属于真细菌纲、红螺菌目红螺菌科、红假单细胞菌属。

当前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2水质净化剂,水产养殖的调控及促进健康生长;○3高营养饲料添加剂;○4农业生产中的高效活性菌肥。

沼泽红假单胞菌,别名:红假菌,是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地一种光合细菌,属于外硫红螺菌科红假单细胞菌属,年幼单个的细胞呈杆状到卵形偶见稍弯,细胞直径0.6-0.9um,极生鞭毛运动或不运动,生长有极性,不对称出芽分裂。

革兰氏染色阴性。

厌氧液体培养物最初呈淡红色,后来变成红至褐红色,老培养物为暗棕红色。

好氧培养物无色到粉红色。

光能异氧菌,兼性好氧。

可以在光下营厌氧生活,或在黑暗下好养生长。

大多数菌种能长在洋菜平板或斜面上,虽然最初分离时,许多菌株表现对氧敏感,能在有简单的有机底物和碳酸氢钠及以对-氨基苯甲酸盐为生长素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

有的菌株还需要加入生物素。

酵母膏有明显刺激生长的作用。

PH范围,5.5-8.5;脂肪酸在PH7.0以下会抑制生长。

最是生长范围30-37℃。

作为碳源或光合作用的电子供体的底物,乙醇,脂肪酸,C4二羧酸,氨基酸,苯甲酸盐,环己烷羧酸,甲酸盐,分子氢和硫代硫酸盐只能在少量酵母膏时才能利用。

不利用单糖类和糖醇类,硫化物。

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h和胡萝卜素。

最佳生长方式是利用各种有机化合物作碳源和电子供体进行光照厌氧。

厌氧条件下以氢、硫代硫酸硫酸钠、硫化氢等做电子供体可光自养生长。

G+Cmol%为64.8-66.4.并具有适应性强,能耐受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对酚、氰等毒物也有一定的耐受和分解能力等特点可用于水质净化、污水处理、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等。

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形态为草帽性或圆形,表面光滑,少隆起,边缘整齐,棕红色显微镜下观察形态为短杆状或卵圆形,款0.5um-0.9um,长1.2um-2.0um,无芽孢无荚膜,单极鞭毛,可运动。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优化及植物病害防治研究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优化及植物病害防治研究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优化及植物病害防治研究作者:颜纲邹宁高乐天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2年第07期摘要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光合细菌,在污水处理、农业种植、畜牧与水产养殖等领域都有较多应用。

在自然培养条件下优化培养基配方,对培养条件中对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进行探究。

最终确定最佳C源乙酸钠添加浓度为10 g/L,最优N、P源为复合肥2(N:P:K=15:15:15),最佳添加浓度为0.5 g/L。

细菌适宜生长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以上、光照强度 4 000 lx以上、pH值范围为7.5~8.0。

在植物病害防治实验中,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枣锈病病原菌、根腐病病原菌、褐腐病病原菌、叶霉病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优化;植物病害防控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7–0028–03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属于光合细菌中紫色非硫细菌属的代表菌种之一,也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光合细菌之一。

王兰等[1]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和纤细红螺菌、球形红假单胞菌的混合菌液处理虾池养殖废水,4 d后发现混合菌体对养殖废水中的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2.59%、89.2%。

崔艺久等[2]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获得类胡萝卜素,在培养7d 后,类胡萝卜素最大产量达2.863 mg/g。

杨素萍等[3]探究了沼泽红假单胞茜Z菌株光合产氢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状况下,菌株的最大产氨速率可达19.4 mL/(L·h)。

易力等[4]从洛河水域分离筛选得到2株光合细菌,分别为沼泽红假单胞菌、万尼氏红微菌,这2种菌对模式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万尼氏红微菌,后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前者。

微生物对含氮硫磷污染物的降解转化

微生物对含氮硫磷污染物的降解转化

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林海教授微生物对含氮/硫/磷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含氮化合物的降解转化氮素在自然界的循环(红箭头表示微生物与植物的共同作用;黄箭头表示生物固氮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大气N 2生物体有机氮NH 4+NO 3-NO 2-NO N 2O NH 2OH NH 4+②硝化作用③硝酸盐同化作用⑤铵盐同化作用①生物固氮⑥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⑦反硝化作用⑧亚硝酸氨化作用②硝化作用④氨化作用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和其他氮化物的过程固氮作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分为自生固氮、共生固氮、联合固氮作用三大类自生固氮生物是指能独立进行固氮作用的一类微生物。

螺菌属、固氮菌科、肠杆菌属共生固氮微生物只有在与其他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情况下,才能固氮或有效固氮。

根瘤菌、蓝细菌、弗兰克菌联合固氮作用是固氮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的一种简单共生现象。

固氮微生物仅存在于相应植物的根际,并不侵入根毛形成根瘤,但有较强的专一性,固氮效很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能分解蛋白质及其含氮衍生物,其中分解能力强并释放出NH3的微生物称为氨化微生物。

有机氮化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氨的过程氨化作用氨化微生物◆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神灵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prodigiosum)◆腐败梭菌(Clostridium putrificum)◆普通变形菌(Proteus vulgaris)◆荧光假单胞菌等细菌◆曲霉属◆毛霉属◆青霉属◆根霉属等真菌和嗜热放线菌等。

氨氧化细菌:热点硝化作用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硝化作用由两类细菌分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是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靠亚硝化细菌完成;第二阶段是亚硝酸盐被氧化为硝酸盐,靠硝化细菌完成。

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硝化作用亚硝酸细菌主要分类◆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亚化叶菌属(Nitrosolobus)◆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coccus)◆亚硝化螺菌属(Ni trosospira)硝酸盐细菌主要分类◆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硝化螺菌属(Nitrospina)◆硝化球菌属(Nitrococcus)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在微生物作用下还原,释放出分子态氮和一氧化二氮的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或称为脱氮作用。

沼泽红假单胞菌

沼泽红假单胞菌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研究进展摘要: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沼泽红假单胞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是一类以光为能源,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等为营养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在生物学分类中,属于真细菌纲、红螺菌目、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

当前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高浓度工农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②水质净化剂,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及促进健康生长;③高营养饲料添加剂;④农业生产中的高效活性菌肥。

本文针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发酵条件或培养的情况(培养基、培养条件)、生化特征、生理特性、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先关阐述。

关键字: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实验研究进展光合细菌: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是自然界最广泛存在的比较古老的、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氧的特殊生理类群的原核微生物的总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的光合作用,是水体兼性厌氧层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并在自然界的碳素、氮素、硫素转化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它包括有红螺菌科(Phodospirillaceae)、着色菌科(Chromati-aceae)、绿杆菌科(Chlorobiaceae)、绿色丝状菌科(Chlo-roflexaceae)4科。

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水田、湖沼、江河、海洋、活性污泥、土壤、极地或温泉(包括高热水体)以及高盐、高有机质含量等不同生态环境中,它可以光能异养、化能异养、光能自养方式生活,存在着好氧、厌氧和兼性厌氧类型,能利用多种基质。

光合细菌细胞内含有细菌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菌绿素)、卟啉类化合物、泛醌等多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物质,可保护细胞膜、DN等自身细胞的重要组份不受损伤。

光合细菌具有多重代谢方式,尤其在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净化处理中,表现出负荷低、效率高及投资少的优点;在禽畜养殖方面,光合细菌可作为一种饲料蛋白补充,还可以起到益生菌的作用。

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磷能力的研究

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磷能力的研究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0 1 7 1 ( 0 2 0 1 2 0 1 0 1 9 2 0 ) 20 4 — 5
0 前

磷 为 控 制水 体 藻 类 生 长 丰度 的重 要 限 制 因子 , 水 体 富 营 养 化的 主 要 限制 园子 , 是 因而 如 何 去
除水 体 中 的磷 越 来 越 受到 重 视 . 废 水 生物 除磷 主要 包括 细菌 同 化 、 藻类 同 化和 硝 化 脱 氨 法 等 , 细
维普资讯
V ol 1 N o.2 8 M ,. R r 2 2 00
纠技 迪箍
BU IIETI OF S ENCE A ND J N CI TECHNO1OG Y
枷卷
2 002年 3月
光 合 细 菌 沼 泽 红 假 单 胞 菌 同 化 磷 能 力 的 研 究
1mg, 物 素 1 g, 酸 1mg, 馏 水 10 0mL, H= 6 9 微 量 元 素 含 HaO ̄Mn 04’ 生 5 烟 蒸 0 p .; B 、 S
收 稿 日期 0 10 2 0 —5 1 7 作 者 简 介 茂 洪 . ,9 4年 生 , 江 瑞 安 ^ . 师 周 男 16 浙 讲
验 结 果表 明 : 照 微好 氧条 件 下该 苗对 磷 的 同化 能力 比黑 暗微 好氧 条 件 下强 ; Ae和 苹果 酸 为 碳 光 Na 源 时 , 同化 磷 的能 力 较 乙醇 为碳 源 时强 ;H 值 为 6 0 6 9和 8 0下该 菌 同化 磷 的能 力 相似 . 在 其 p . ,. .
光 照 微 好 氧 、 Ac 苹 果 酸 为 碳 源 、 H 为 6 9的 条 件 下 , 苗 可 同 化 0 0 0mg m1 右 的 磷 . Na 或 p . 该 2 / 左 关 键 词 :光 合 细 菌 ;沼 泽 虹 假 单 胞 苗 ;生 特 障 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氮磷的同化能力摘要: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成分对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氮磷同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KH2PO4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在同等发酵生物量的情况下,当NH4Cl为0.05 g/L、KH2PO4为1.40 g/L、酵母抽提物为1.00 g/L时,可使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氮磷同化率分别由原来的32.51%和5.98%提高到48.02%和7.76%。关键词:沼泽红假单胞菌;浓度梯度;生物量;氮磷同化The Nitrogen and Phosphate Assimilating Capacity of a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StrainAbstrac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triednt types on assimilative capacity to nitrogen and phosphate of a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strain was studied through single elem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H2PO4 was a notable factor affecting the assimilative capacity of this bacterium to nitrogen and phosphate. In condition of same fermented biomass, the assimilation efficiency of R. palustris for nitrogen and phosphate could raise up to 48.02% and 7.76% instead of 32.51% and 5.98% respectively, when the content of NH4Cl was 0.05 g/L, KH2PO4 was 1.40 g/L and yeast extracts was 1.00 g/L.Key words: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concentration gradient; biomass; assimil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ate目前,沼泽红假单胞菌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水鱼类、虾类及贝类等的养殖和育苗,它能将水体中的有机质和氮磷等物质同化为菌体成分存在于水中,同时消解硫化物[1],减少水体污染物,减少有毒分解产物[2,3]。沼泽红假单胞菌还能与异养微生物共同作用,高效率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还能调节水体的pH在适宜的范围内,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4]。有学者曾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氮磷代谢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相关文献报道沼泽红假单胞菌具有降氮除磷的能力[3,5],固定化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废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61.9%和73.0%[6]。但对于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适宜条件的研究相关报道较少,而且也不是很全面。为此,对保藏的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氮磷同化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初步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菌种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由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发酵工程室保藏。1.1.2 光合细菌初始培养基NaCl 5.00 g,NH4Cl 1.00 g,酵母抽提物 1.00 g,CH3COONa·3H2O 5.00 g,KH2PO4 1.75 g,H2O 1 000 mL,溶解后调pH至7.0,高压、121 ℃灭菌30 min。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2 试验方法1.2.1 培养基不同浓度梯度影响试验配制不同浓度梯度培养基:将初始浓度培养基分别稀释20、40、60、80和100倍,调pH为7.0。以10%(V/V)的接种量将沼泽红假单胞菌种子液(只含菌体)接入容积为550 mL的带胶塞透明玻璃瓶中,内含稀释培养基500 mL,置于28 ℃恒温培养室中用40 W白炽灯连续光照培养5 d。每一浓度梯度3个平行,每天取样测定培养基中残留的氮磷量(菌体已滤除)。1.2.2 不同营养成分的单因素试验1)NH4Cl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将初始培养基中的NH4Cl分别稀释20、40、60、80和100倍,其他组分不变,按照1.2.1的方法进行培养,5 d后测定其OD660nm及TN、TP同化率。2)KH2PO4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将KH2PO4分别按0.35、0.70、1.05、1.40和1.75 g/L添加于培养基中,其他组分不变,按照1.2.1的方法进行培养,5 d后测定其OD660nm及TN、TP同化率。3)酵母抽提物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将酵母抽提物分别按0.60、0.80、1.00、1.20和1.40 g/L添加于培养基中,其他组分不变,按照1.2.1的方法进行培养,5 d后测定其OD660nm及TN、TP同化率。1.2.3 不同营养成分的正交试验在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过程中,直接影响氮磷同化率的因子分别为NH4Cl、KH2PO4和酵母抽提物。为研究KH2PO4、酵母抽提物和作为氮源的NH4Cl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培养基的综合效应,进行L9(34)正交试验(表1)。1.2.4 验证试验将沼泽红假单胞菌种子液(只含菌体)以10%(V/V)接种量分别接入初始培养基和改良后的培养基内,每种培养基做3个平行。28 ℃下用40 W 白炽灯连续光照培养5 d后,测其OD660nm及TN、TP同化率。2 结果与分析2.1 培养基不同浓度梯度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沼泽红假单胞菌开始繁殖,初始培养基中的氮磷残留量逐渐下降,5 d时沼泽红假单胞菌吸收氮磷的含量分别为98.73、23.76 mg/L(图1)。随着稀释倍数的不断增加,培养基中残留氮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拐点出现在接种后第二或第三天,而培养基中磷素变化较小。试验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首先利用培养基中的氮磷合成自身组分,满足自身生长繁殖需要。随着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菌体之间形成竞争关系而使部分菌体因营养贫乏而死亡,其体内氮磷又释放到培养基中,因此形成培养基残余氮磷浓度先降后升的趋势。在稀释100倍时,培养基氮浓度较为接近湖水中的实际情况,其拐点在第二天出现,表现得较为提前,说明该菌株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投菌后两天内除氮效率最高。这为如何更加经济地使用沼泽红假单胞菌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2.2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2.2.1 NH4Cl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随着NH4Cl稀释倍数的增加,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物量在稀释0~60倍内变化不大,而在稀释20倍即浓度为0.05 g/L时,TN的同化率最高,达到42.08%,TP的同化率也处于一个相对较高值,达到5.11%(图2)。因此,综合考虑选择稀释20倍即浓度为0.05 g/L的NH4Cl较好。2.2.2 KH2PO4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随着KH2PO4浓度的增加,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逐渐增大。当培养基中KH2PO4的浓度为1.40 g/L时,其菌体生长和添加1.75 g/L KH2PO4时无显著差异;当KH2PO4浓度为1.05 g/L和1.40 g/L时,TN同化率分别达到43.28%和41.74%,TP同化率也达到了 6.34%和5.26%(图3)。因此在保证发酵生物量的前提下,选择KH2PO4 1.40 g/L的浓度比较好。2.2.3 酵母抽提物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氮磷的影响随着酵母抽提物浓度的增加,沼泽红假单胞菌逐渐生长。当培养基中酵母抽提物的浓度为1.0 g/L时,TN 、TP的同化率最高,分别达到41.46%和5.54%(图4),同时菌体生长与添加1.2和1.4 g/L酵母抽提物时无显著差异。因此,从经济上考虑,选择添加1.0 g/L的酵母抽提物较好。2.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根据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不同水平合理安排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均值分析,可以得出沼泽红假单胞菌氮磷同化率的最优结果及主要影响条件。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B因素(KH2PO4)是影响沼泽红假单胞菌氮磷同化率的主要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浓度的磷元素。沼泽红假单胞菌对磷的同化率较低,因此在分析中以TN同化率作为主要判断依据,从而选出最优水平组合为A2B2C2,即选择NH4Cl 0.05 g/L,KH2PO4 1.40 g/L,酵母抽提物1.0 g/L(表2)。2.4 验证试验结果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初始条件下培养基中氮磷浓度分别由303.69 mg/L、397.25 mg/L 下降到204.96 mg/L、373.49 mg/L,氮磷同化率分别为32.51%和5.98%。而优化后可以在保证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生物量的前提下降低氮磷浓度的起始量,培养基中氮磷浓度分别由118.64 mg/L、317.80 mg/L下降到61.67 mg/L、293.13 mg/L,氮磷同化率分别为48.02%和7.76%(图5)。3 小结与讨论在满足最大发酵生物量的情况下,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分别为NH4Cl 0.05 g/L、KH2PO4 1.40 g/L、酵母抽提物1.00 g/L时,可以提高该菌对培养基中氮磷的同化效率,其分别达到48.02%和7.76%。周茂洪等[3]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具有一定同化磷的能力,可以将培养基中的无机磷同化为有机磷。在以乙酸钠或苹果酸为碳源的条件下,沼泽红假单胞菌可同化20 mg/L左右的磷。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还增加了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氮素同化能力的研究。试验中,研究的是沼泽红假单胞菌在培养基中的氮磷转化效率,未涉及到其在实际湖水中的氮磷同化能力。在实际湖水中,其他不同种群微生物的共同作用[7]、藻类的竞争[8]、浮游动物[9]和鱼类的捕食[10]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氮磷的转化效率,所以应在今后进行进一步探究。参考文献:[1] 董秋明.利用光合细菌降解有机废水中硫化物的初步探究[J].环境与开发,1998,13(1):22-24.[2] 何剑丹,龙炳清,刘长根,等.光合细菌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114-116.[3] 周茂洪,赵肖为,吴学昌.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同化磷能力的研究[J].科学通报,2002,18(2):142-146.[4] 丁爱华.光合细菌调控水产养殖业水质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0,19(6):339-341,344.[5] 常会庆,王世华,寇太记,等.固定化光合细菌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去除效果[J].水资源保护,2010,26(3):64-67.[6] 刘影.光合细菌的增殖培养及其处理城市污水中氮磷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7] 季明.人工复合细菌对水体污染净化效果的实验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8(1):1-4.[8] 李保珍,冯佳,谢树莲.光合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736-1740.[9] 韩士群,范成新,严少华.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及生物除氮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2):251-254.[10] 张满隆, 杨绍斌, 潘玉. 光合细菌及其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J].水利渔业,2002,22(3):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