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儿童教具使用指导

合集下载

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具,旨在帮助儿童发展各种认知和生活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方法:
1. 棱镜棒(Prism Bars):这是一组不同长度的木棒,用于教授几何学概念和比较长度。

儿童可以按照长度从小到大排列棒子,掌握大小的概念。

2. 潜水绳(Dressing Frames):这是一组绣花绳,帮助儿童练习解开扣子、系鞋带、拉拉链等日常生活技能。

3. 地球仪(Globe):地球仪帮助儿童了解地理概念和各个国家的位置。

儿童可以观察并使用地球仪搜索不同的地方。

4. 盛放物体的容器(Container with Objects):这是一组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容器,用于开发儿童的触觉和智力能力。

儿童可以摸到并辨认容器中的物体。

5. 字母拼图(Sandpaper Letters):这是一组用砂纸贴制的字母拼图,帮助儿童学习字母和字母的发音。

使用蒙台梭利教具时,教师应该:
1.展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并给予儿童适当的示范。

2.让儿童由浅入深地进行练习,逐步提高难度。

3.鼓励儿童亲自操作教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与儿童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教具的概念。

5.及时给予儿童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儿童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蒙台梭利教具二倍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蒙台梭利教具二倍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蒙台梭利教具二倍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蒙台梭利教具中的二倍数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操作方法:
1. 准备:确保教具的完整性和干净度。

2. 引导:向孩子解释教具的使用方式,鼓励他们探索和发现。

3. 示范:演示如何使用教具进行二倍数操作,例如将一个数的珠子连
同其二倍的珠子放入另一个碗中。

4. 练习:让孩子自己尝试进行二倍数操作,鼓励多次实践,加深理解。

5. 巩固:鼓励孩子用口头或书写方式解释他们的操作过程和发现规律。

6. 继续拓展:在孩子掌握二倍数操作后,引导他们探索更复杂的数学
概念,如三倍数、四倍数等。

注意事项:
1.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教具,并确保每个部分的完整性,避免损坏。

2. 监督与安全:在孩子使用教具时,要始终在监督下,确保他们的安全。

3. 引导思考:鼓励孩子思考教具的作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能力。

4. 适龄使用: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具和操作方法。

5. 个性化教学: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兴趣,调整教具的使用方式和难度。

6. 激发兴趣:通过互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强孩子对二倍数操作的
兴趣和参与度。

7. 温和纠正:当孩子犯错时,用温和的方式纠正,并鼓励他们直面挑战。

以上是关于蒙台梭利教具二倍数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


望对您有所帮助!。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介绍和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介绍和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介绍和使用方法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是蒙台梭利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直观的形象、实践性的操作和感知的渐进,帮助儿童建立起对科学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解。

下面是关于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的50条介绍和使用方法:1. 人体模型:通过拆解装配人体模型,儿童可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和位置。

2. 动物拼图:通过拼装不同的动物拼图,儿童可以了解动物的种类和外貌特征。

3. 植物拼图:通过拼装不同的植物拼图,儿童可以了解不同的植物种类和形状。

4. 星球拼图:通过拼装星球拼图,儿童可以了解宇宙的概念和星球的不同特征。

5. 太阳系模型:通过拼装太阳系模型,儿童可以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相对位置。

6. 水陆空拼图:通过拼装水陆空拼图,儿童可以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分布情况。

7. 季节卡片:通过观察季节卡片,儿童可以了解不同季节的特征和变化。

8. 时间线:通过使用时间线,儿童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和时间先后。

9. 世界地图:通过使用世界地图,儿童可以了解地理位置、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10. 音乐乐器:通过使用音乐乐器,儿童可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学习乐器的基本原理。

11. 实验器材:通过使用实验器材,儿童可以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12. 建筑模型:通过使用建筑模型,儿童可以了解不同类型建筑的结构和功能。

13. 形状拼图:通过拼装形状拼图,儿童可以了解不同几何形状和图形的概念。

14. 倾斜平面:通过使用倾斜平面,儿童可以了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滑动和滚动规律。

15. 流体试验器:通过使用流体试验器,儿童可以观察水流的流动规律和液体的变化。

16. 倒水器:通过使用倒水器,儿童可以了解液体的重量和倒水的技巧。

17. 气候仪器:通过使用气候仪器,儿童可以测量温度、湿度和气压等气候变量的差异。

18. 显微镜:通过使用显微镜,儿童可以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细胞结构。

19. 天平:通过使用天平,儿童可以了解物体的重量和平衡的概念。

蒙台梭利教具的教案

蒙台梭利教具的教案

蒙台梭利教具的教案教案标题:蒙台梭利教具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蒙台梭利教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蒙台梭利教具。

3.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发展。

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教具的分类和特点。

2. 不同教具的使用方法和教学目标。

3. 教具的适用年龄段和教学环境。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蒙台梭利教具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对教具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蒙台梭利教具的分类和特点(10分钟)详细介绍蒙台梭利教具的分类,如感官教具、数学教具、语言教具等,并解释每种教具的特点和用途。

步骤三:示范教具的使用方法(15分钟)选择一到两种蒙台梭利教具进行示范,展示教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教学技巧,同时解释教具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

步骤四: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让学生自主使用蒙台梭利教具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发现教具的特点和功能,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步骤五: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使用蒙台梭利教具进行探究活动,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使用蒙台梭利教具。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正确使用教具、是否能够解决问题等。

2. 收集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小组合作活动的成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3.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对蒙台梭利教具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设计蒙台梭利教具的新用途或创造自己的教具。

2. 组织学生参观蒙台梭利教具展览或实地考察,加深对教具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蒙台梭利教具的实物和图片。

2.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3. 学生的学习记录本和小组合作活动的记录表。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蒙台梭利教具介绍和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介绍和使用方法

蒙台梭利教具介绍和使用方法蒙台梭利教具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具,它以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名字命名。

蒙台梭利教具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儿童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来发展自己的潜能。

蒙台梭利教具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和观察。

它们旨在提供一种有序、结构化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这些教具包括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工具,涵盖了语言、数学、感官、生活技能等多个领域。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方法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教具,并提供适当的指导。

教具的使用应该是自主的,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教具进行学习。

教师的角色是观察和引导,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

在语言领域,蒙台梭利教具包括字母拼板、单词卡片等。

儿童可以通过拼板组合字母,形成单词,并通过卡片来识别和阅读单词。

这种有序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儿童建立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在数学领域,蒙台梭利教具包括数数棒、数数珠等。

儿童可以通过这些教具进行数数、加减法等数学运算。

教具的设计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见,帮助儿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感官领域,蒙台梭利教具包括触觉板、听觉盒等。

儿童可以通过触摸、听觉等感官体验来认识世界。

这些教具培养了儿童的感官觉察能力和细致观察力。

在生活技能领域,蒙台梭利教具包括织布机、鞋带绑扣等。

儿童可以通过这些教具学习实际生活中的技能,如织布、系鞋带等。

这些教具培养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蒙台梭利教具的优点在于它们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自主选择和操作教具,儿童可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蒙台梭利教具的有序性和结构性有助于儿童建立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

然而,蒙台梭利教具并不是万能的,它们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

教师在使用蒙台梭利教具时应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蒙台梭利教具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教育工具,它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

教具操作步骤一、粉红塔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粉红塔最小的放置于手心盖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个粉红塔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小到大将粉红塔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与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大”和“小”〔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大的粉红塔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老师重点提示:每个粉红块以2边对齐的方式堆叠成塔,进行物归原位二、棕色梯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最细的棕色梯双手握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根棕色梯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细到粗将棕色梯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棕色梯与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粗的棕色梯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老师提示用三指抓的方式将带插座圆柱体依序由粗到细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最细的圆柱体如果无法站立,可以水平呈放〕5、指示孩子看到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的排列方式,反之是由细到粗排列的方式6、教导孩子将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放置原位示范二:1、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带插座圆柱体,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2、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以三指~五指抓的方式将彩色圆柱体拿出来散放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5、教师提示:从里面找出最粗的把它拿出来,依序由粗到细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6、将彩色圆柱体由粗到细依序放回教具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长棒搬运到工作毯上散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4、询问孩子找出最长的长棒,依序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5、指示孩子看到长棒由短的到长的排列方式6、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长”和“短”〔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7、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长的长棒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色板Ⅰ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摆放,并作提示〕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Ⅲ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Ⅲ盒内一组颜色的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依次找出最深的颜色排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指示孩子看到色板的颜色由“最深”的到“最浅”的排列方式7、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七、几何图形橱几何嵌图组示范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上下移动几何拼图的位置5、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7、将几何图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边形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放置在工作毯上5、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用同样的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序完成其他的四边形图形7、将四边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几何立体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现在进行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球体,转动球体,让孩子看到球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球体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蛋形体,转动蛋形体,让孩子看到蛋形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蛋形体5、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这2种几何立体组的名称6、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椭圆体,转动椭圆体,让孩子看到椭圆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椭圆体7、把椭圆体与蛋形体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差异性8、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柱体,转动圆柱体,让孩子看到圆柱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柱体9、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锥体,转动圆锥体,让孩子看到圆锥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锥体10、现在进行不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柱,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柱11、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锥12、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四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四角锥13、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立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立方体1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长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长方体1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九、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最后用灰色的完整三角形检查其余的大三角形是不是一样大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大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蓝色三角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告知孩子图形名称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比较高哪一个比较矮,先把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高的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放回二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矮的一层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和第三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是最高的哪一个是最矮的,先把最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最高的第三层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然后放回三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层和第一层按顺序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听觉筒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声音一样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听一遍原先的声音,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听觉筒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味觉瓶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一样味道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尝一遍原先的味道做确认,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味觉瓶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布盒中的不同布料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布料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温觉板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瓶水平方式排放在桌上5、老师双手握住温觉瓶,感受后告诉孩子这是冰的,让孩子也感受一下,然后配上“冰的”字卡6、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剩下的3个温觉瓶,分别是冷的、温的、热的7、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区分4个温觉瓶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六、重量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重量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掂量,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老师取出不同材质的重量板让孩子进行分别哪一个比较重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哪一个比较重〔老师从旁协助〕5、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一样重的〔老师从旁协助〕6、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的操作要领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的操作要领

一、视觉教具—粉红塔教具构成1cm递减。

最大的立方1、由10 个粉红色的木制立方体构成,立方体的各边长度从10cm到体体积为100cm3,最小的立方体仅1cm32、工作毯一块。

合用年纪与平时生活练习并行,两岁半以上。

基本操作1、介绍粉红塔,准备工作毯。

2、从粉红塔基座上拿取粉红塔,并示范粉红塔的拿法。

用五指从塔顶抓拿最小的立方体,至于手心,再将其余的立方体一一拿到工作毯上,手势是体现虎口捏住立方块,拿取较大的立方体时可用两手托住底面搬运。

10 个立方体不挨次序散置在工作毯上。

3、老师坐在孩子的右边。

4、示范立方体的垒塔的方法。

先选出最大的立方体,放在老师和孩子之间,再让孩子去比较其余的立方体,选出次大的,将它放到最大的立方体之上。

5、依据次序挨次垒高,向来垒到最小的立方体为止。

6、搭完后,请少儿从塔顶以及它的四周赏识赏识粉红塔的整体的协调感。

7、问孩子:“要不要做做看?”让孩子清楚地看到塔的拆掉方法。

一个一个慢慢地取下来,不需按次序搁置。

给孩子练习的时机。

8、工作束后,从最大的立方体开始,依序放回教具架上。

控制在上,塔的外形明的不。

直接目的1、帮助孩子理解大小,展其和肌肉的感度。

2、帮助孩子正确地得三次元空差异化的知。

3、孩子作的性、小肌肉作的控制能力和灵便性以及手眼性。

4、加孩子手部和腿部肌肉的。

接目的1、精神克制力和敏的察能力。

2、拥有三次元化的粉塔有10 个立方体,学立方根做准,它是:13:23:33:43:53:63:73:83:93:103。

8 个小立方体成第二个立方体; 27 个小立方体成第三个立方体; 64 个小立方体成第四个立方体⋯⋯ 1000 个小立方体成第十个立方体(粉塔的分解教具可行此工作)。

3、数学教育的接(是理解十制的准教具)。

4、培育思虑能力(序性)。

化活变化 1——同棱垒高(1)将立方体的两面以其夹角对齐,垂直向上积高。

(2)将1cm3的小立方体挨次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摆列,比较每个立方体之间的差异。

蒙特梭利数学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数学教具操作步骤

数学教具操作步骤一、数棒示范一:示范一: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数棒搬运到工作毯上(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并作提示)4、拿出第一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拿出第一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1,这是1”;拿出第二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拿出第二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1、2,这是2”,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依序点数到“、依序点数到“101010””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示范二: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数棒与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数棒与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4、先将数字卡从1—10水平排放在工作毯上水平排放在工作毯上5、拿出第一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拿出第一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1,这是1”,再拿出1的符号与数棒相结合;拿出第二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二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1、2,这是2”,再拿出2的符号与数棒相结合,(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依序点数与符号相结合到“、依序点数与符号相结合到“101010””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二、砂纸数字板操作步骤:操作步骤:、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把砂纸数字板盒搬运到桌上3、把砂纸数字板盒搬运到桌上的砂纸数字板,与桌延对齐,口念“11”,用2指触摸书写“指触摸书写“11”进行3次书写(老4、取出1的砂纸数字板,与桌延对齐,口念“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指触摸书写“22”进行3次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双手依次离开托盘
活动名称
卷工作毯
适用年龄
2岁半
教具准备
工作毯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掌握正确铺卷工作毯的动作和方法
间接目的
对环境的照料、手指能力的养成与灵活性、意志力
服从力
正确指引
卷实
兴趣点
取托盘不可颠倒
变化延伸
身体移动,做抹平的动作
操作步骤+配图
1.双手上下分别放在毯子中部和中上部分,将毯子拿取。
2.拿出后竖向移动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在身体两侧。
正确指引
搬椅子平稳
兴趣点
搬运物体
变化延伸
搬小凳子,搬小箱子
操作步骤+配图
1.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一侧。
2.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另一侧。
3.看向椅子两前腿与地面的位置。
4.轻轻抬起椅子前面两条腿(距离地面5公分右左)
5.看向椅子两后腿与地面的位置。
6.轻轻抬起椅子后面两条腿
4.脚跟对脚尖。
5.脚跟先落地。
活动名称
咳嗽,打喷嚏,打哈欠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教具准备
纸巾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懂得相应的办法,讲卫生
间接目的
懂礼貌会自我控制,尊重他人
操作步骤+配图
1.咳嗽、打喷嚏时,脸稍稍转向旁边,同时用手帕或者纸巾捂住口鼻,避免唾沫飞溅,更不能溅到别人身上,如果对面或者旁边有人,应当注视对方,并轻声说“对不起”。(将纸放在双手中,擤鼻涕时,依次擤,按住鼻子的手,四指弯曲。)
13.走到椅子前方。
14.回头确定身体与椅子的距离。
15.整理衣服。
16.轻轻坐下。
17.轻轻起身。
18.走向椅子另一侧,将椅子放回原处。
蒙台梭利儿童教具使用指导
活动名称
搬椅子(有桌子)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
教具准备
桌子、椅子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锻炼幼儿手眼协调,促使肌肉得到锻炼
间接目的
锻炼儿童耐性,专注力
15.轻轻抬起椅子后面两条腿
16.将椅子放回原处。
活动名称
取托盘
适用年龄
2岁半
教具准备
托盘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锻炼手眼协调,肌肉发展
间接目的
培养专注性,协调性
正确指引
托盘平稳
兴趣点
取托盘不可颠倒
变化延伸
拿盒子,拿水桶
操作步骤+配图
1.伸出一只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将四指插入托盘把手。
2.拇指按住托盘边缘。
3.到达相应位置后,缓缓蹲下,双腿依次放下,跪坐。
4.双手合作,一上一下将工作毯缓缓放至地面,且打开后较短一侧面对自己。
5.三指或者四指并拢,大拇指向上,将双手放置在毯子两端,四指在内,大拇指在外。
6.一点点将毯子放出。
7.整理一点点放出的工作毯(边放边整理)
8.收工作毯,挪动身体,将对面的工作毯拉到自己身前。
2.没带纸巾或手帕,可以先用手捂住口鼻,之后及时清洗。
打打哈欠时,要及时捂住嘴(双手交叠)
活动名称
走线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
教具准备
蒙氏线、走线音乐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学习走路的正确姿势,发展肢体运动
间接目的
培养协调性,平衡性,专注性和独立性
正确指引
脚尖向正方向出发
兴趣点
彩色线,动听的音乐
变化延伸
横向或不穿鞋练习走路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练习五指灵活,手眼协调
间接目的
培养专注力和独立性
正确指引
手握紧,不撒豆子
兴趣点
转移物体的乐趣
变化延伸
可将豆子换成其他物品,也可分装豆子到多个碗中。
操作步骤+配图
1请幼儿把用具取来放在桌上,将有豆的碗放在右边,空碗放在左边。
2伸出左手五指张开,慢慢将右碗中的豆子抓出,平移到左碗。
3五指张开,将豆子放入左边的碗中。
3.眼睛看向椅子两只前腿和地面的位置。
4.轻轻抬起椅子前面两条腿(距离地面5公分右左)
5.眼睛看向椅子两条后腿。
6.轻轻抬起整个椅子,放在肚子前方。
7.把椅子移动到既定位置。
8.眼睛看向地面与椅子后腿的位置。
9.轻轻放下椅子后腿。
10.眼睛看向椅子两只前腿和地面的位置。
11.轻轻放下椅子前腿。
12.轻轻松手。
4鼓励幼儿尝试。
5引导幼儿将右边碗中的豆子,移到左边,再从左边的碗中,抓到右边。
6练习完毕,请幼儿协助整理将教具归位。
活动名称
二指抓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
教具准备
两个盘子、若干小天鹅模型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锻炼孩子二指抓的能力
间接目的
锻炼孩子独立性,专注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正确指引
两指拿,抓稳
兴趣点
天鹅道具,二指抓
3.伸出另一只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将四指插入托盘把手。
4.拇指按住托盘边缘。
5.眼睛看向托盘靠近身体的一侧。
6.轻轻抬起靠近身体的一侧的托盘。
7.眼睛看向远离身体一侧的托盘。
8.轻轻抬起远离身体一侧。
9.托盘放到靠近胸口以下的位置。
10.移运托盘。
11.把靠近身体一侧,放在教具柜边缘。
12.放下远离身体一侧。
7.回头确定身体与椅子的距离。
8.轻轻坐下
9.轻轻起身,走到椅子后侧。
10.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一侧。
11.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握住椅背另一侧。
12.看向椅子两前腿与地面的位置。
13.轻轻抬起椅子前面两条腿(距离地面5公分右左)
14.看向椅子两后腿与地面的位置。
9.卷工作毯,边收边用双手整理。(正面向外)
10.将工作毯放回原处。
活动名称
绕工作毯走
适用年龄
2岁半
教具准备
工作毯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学习走路的正确姿势,发展肢体运动
间接目的
培养协调性,平衡性,专注性和独立性
正确指引
不踩到工作毯
兴趣点
绕工作毯走
变化延伸
绕线走
操作步骤+配图
1.不踩工作毯。
2.介绍活动。
3.在工作毯外站立。
变化延伸
拿纸等
操作步骤+配图
1.将有小天鹅的盘子放在右手边,空盘子放在左手边。
2.伸出一只手,用两根手指轻轻捏住小天鹅。
3.一个个平移到左边的盘子里。
4.换手,再用两指将小天鹅抓回右边的盘子里。
5.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6.引导幼儿将小天鹅从右边拿到左边。
操作步骤+配图
1.教师播放走线音乐,示范在线上行走。
2.上身挺直,双眼平视前方,左脚向正前方伸出,脚跟先着地,再将重心转移到脚尖。
3.两脚交替前进,步幅自然适中。
4.邀请幼儿模仿自己。
5.可以交换手臂动作以保持平衡。
6.音乐慢慢终止,走线也停止。
活动名称
五指抓
适用年龄
2—3
教具准备
托盘、豆、碗(2只)
活动名称
搬椅子
适用年龄
2岁半以上
教具准备
椅子
教育
目的
直接目的
锻炼幼儿手眼协调,促使肌肉得到锻炼
间接目的
锻炼儿童耐性,专注力
正确指引
搬椅子平稳
兴趣点
搬运物体
变化延伸
搬小凳子,搬小箱子
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步骤+配图
1.伸出一只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轻轻用一只手握住椅背。
2.伸出另一只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轻轻用一只手握住椅坐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