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方向、太阳运动轨迹、太阳高度角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正午太阳高度(知识分析)

正午太阳高度(知识分析)

地球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常考知识点)一,日出,日落,正午,太阳的方位和物影的方位及朝向,影长地方时与太阳的位置北0点北12点西18点东6点西18点东6点南12点南0点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原理:北半球夏半年--日出6点以前(南半球冬半年--日出6点以后):东北升,西北落。

(极昼区除外)如例1,2题。

北半球冬半年--日出6点以后(南半球夏半年--日出6点以前):东南升,西南落。

(极昼区除外)同一地点,一年中有两天日出,日落的方位角相同。

二分日,全球各地日出6点:东升,西落北半球的切点,日出,日落方向为正北。

南半球的切点,日出,日落方向为正南。

北半球某地南半球某地(北半球节气)正午太阳方位: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在南方。

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在北方。

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有时在南,有时在北,若在北的时间长于在南的时间,为南半球。

反之在北的时间短于在南的时间,为北半球。

影子朝向总是背向太阳,且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

影子在地面转动角度与昼夜长短有关。

当地昼越长,影子在地面转动角度就越大。

如例4题第2小题(太阳照射与影子关系的一般规律是,若太阳从正东照,影子在正西;从正南照,影子在正北;从东北照,影子在西南。

只有南北极点是太阳从什么方向照来,影子就向什么方向延伸,这是因为北极点周围的任何方向都是正南,南极点周围的任何方向都是正北。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北,夏至日(6月22日)最短,冬至日(12月22日)最长;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可以朝北,也可以朝南,且直射时无影子。

)例3题第2小题。

例4题第1小题注:一天中影子最短,或影长为0,地方时为12点。

如例3题第1小题例1.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第1页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例2, 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正午、日出、日落方位)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正午、日出、日落方位)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正午、日出、日落方位)考点详解•正午的太阳方位正午的太阳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有关。

太阳直射点位于观察点以南,则正午太阳便位于观察点的南方。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的规律如下: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回到赤道;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

图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一个回归年)例题下图为安徽省某中学的操场示意图,两侧为行道树(早上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遮盖)。

读图完成1~2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4:00~14: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应选择的最佳地区是()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列日期中,一天中行道树的影子,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 5月1日B. 6月1日C. 7月1日C. 8月1日答案:A、C精讲精析:(1)分析每个区域的树荫面积。

①安徽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而6月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因此太阳直射点位于该操场以南,即正午12:00时,太阳位于正南;②14:00时,太阳由正南,慢慢向西移动,即位于西南(南偏西);③此时太阳位于西南,因此此时操场的树荫,西操场>东操场,并且西北操场(①)的树荫面积最大。

(2)分析树影的转动角度。

①树影的转动角度,与早上、正午、晚上的太阳位置有关;②冬至时,太阳早上在东南、正午在正南、晚上在正西,因此一天之中树影转过<180°;③春分和秋分时,太阳早上在正东,晚上在正西,一天之中树影转过180°;④夏至时,太阳早上在东北,正午在正南,晚上在西北,一天之中树影转过>180°;⑤因此,夏至时(6月23日)树影转过的角度最大,选项中的7月1日距离夏至(6月23日)最近,因此选项C正确。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影子方向)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影子方向)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影子方向)考点详解(1)日出日落以北半球为例:①春分、秋至,6点日出,18点日落;②夏至,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冬至,6点后日出,18点后日落。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运动,运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南移动,秋分(9月23日)重新直射赤道;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返回,向北移动,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

图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太阳直射的光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下图中的红色夹角H)。

正午太阳高度角(H),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角,在中午的12:00出现。

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规律:①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H)=90°;②太阳不直射时,12:00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③太阳高度角,等于90°减去该地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④从直射点开始,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减小的角度,恰好等于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

图2 正午太阳高度角例题图3 例题答案:B、C精讲精析:(1)判断影子的方向。

如下图,第一张图中,影子位于白色平台的上面,天塔的右侧为一个暗色的凸出港口;对应到第二幅图上面,应该是下图第二幅图中红色线的位置。

第二幅图中有指北针,因此该红线所指的西北方,即为天塔的影子方向。

图4 太阳高度角示意图(2)判断太阳的位置,进而确定时间。

影子在西北方,因此太阳应该位于东南方,应该是日出后的一段时间。

天津低处北半球40°N左右,因此春季秋季6点日出,夏季6点前日出,冬季6点后日出。

因此只有8:00-10:00符合条件,每个季节都是刚刚日出后。

日出日落方位知识总结(基础资料)

日出日落方位知识总结(基础资料)

总结:极点日出日落及太阳高度规律: 1、极点极昼时,太阳终日不落,而且太阳
高度全天不变。
2、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苍松优选
21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
日出时物影指向西南,正午指向正北,日落指向
东南,物影一天的移动是由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东-东南。
苍松优选
22
思考
• 今日我们校园旗杆在一天中日影如 何变化?此时此刻它的影子朝哪?
苍松优选
14
极昼区的日出日落

H

这种太阳视运动是否只有极圈存在?
苍松优选
15

H
该地的纬度范围
66034'—90

该地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 即:某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 (注意:不一定为极圈)
H 想想: H的变化范围?
0
24苍松优选
16
思考
• 夏至日我国科考队员站在黄 河站看太阳,在一天中它是 如何升落的呢?
归线以北。
苍松优选
12
正午太阳方位规律总结
• 1、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正午时太阳总 是位于正南(如天津)
• 2、南回归线以南的点,正午时太阳总 是位于正北(如悉尼)
•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点,正午太阳可 能位于北方,也有可能位于南方,也有 可能位于正天顶(如海口、巴西利亚)
苍松优选
13
根据日出日落判断该地的纬度范围
3日影方位的变化规律:
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始终相反。
正午日影方向:
直射点纬线以南——日影向南;
直 射点纬线以北——日影向北;
有极夜的地区正午无日影。
苍松优选
25

太阳高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太阳高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太阳高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太阳高度必背知识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

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

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三、其他知识点1、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

这是因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

(1)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到23.5间变化。

(2)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

如:若太阳直射21°N,则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反之,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则可知道太阳直射21°N。

日出、日落方向、太阳运动轨迹、太阳高度角知识梳理

日出、日落方向、太阳运动轨迹、太阳高度角知识梳理

日出、日落方向、太阳运动轨迹、太阳高度角知识梳理1、情景假设假设下图的A点为观察点,即观察者所处的位置。

B点为天顶,E、W、S、N分别代表了观察者的东、西、南、北方向。

图中的红色圆弧,代表了太阳的运动方向(东升西落),不同的圆弧代表了不同的季节(夏至、春秋分、冬至)。

2、日出、日落规律(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时,太阳的运动轨迹向南倾斜,①夏半年(春分-->秋分)太阳由东北升起,西北落下;②春分、秋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③冬半年(秋分-->春分)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2)观察点(A)位于赤道时,太阳的运动轨迹不发生倾斜,夏半年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春分/秋分时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冬半年时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3)观察点位于南半球时,太阳的运动轨迹向北倾斜,夏半年(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夏至时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冬半年时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总体来说,在太阳轨迹的倾斜方向上:当观察者(A)位于北半球时,太阳轨迹向南倾斜;当它位于南半球时,太阳轨迹向北倾斜;当它位于赤道时,太阳轨迹不发生倾斜。

在日出、日落的方向上:①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夏半年),不论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或者北半球,都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太阳直射赤道时,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3、实际计算(1)日出、日落的角度、太阳高度角如下图所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此时正值夏半年(则太阳运动轨迹向南倾斜,且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则此时日出的方向为东偏北β°,日落方向为西偏北β°,这个β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此时图中的aæ为太阳高度角,aæ=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2)极昼如果北半球的A地处于极昼,则此时太阳由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太阳运动轨迹向南倾斜(如果是南半球极昼,则为正南升起、正南落下,太阳运动轨迹向北倾斜)。

[全]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太阳高度角、地方时)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太阳高度角、地方时)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太阳高度角、地方时)考点详解•1、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不同的季节,太阳视运动轨迹不同,即日出、日落的方位不同。

以北半球为例,日出日落方向为: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东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东南日出、西南日落;③春分/秋分: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另外,还有如下三个规律:①南半球的日出、日落方位,与北半球相同;②北半球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南偏移;③南半球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北偏移。

图1 太阳的视运动轨迹•2、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指的是正午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计算公式为:α= 90°- | β- γ|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注意: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遵循“同减异加”的计算方法,即当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半球时,用减法;当位于不同半球时,用加法。

图2 正午太阳高度角α示意图例题44、下图为我国某地夏至、冬至的太阳视运动轨迹,0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地平面的四个方位,E、F为正午时太阳的位置,EO⊥CA。

(1)图中A、B、C、D中,表示南方的是_____。

(2)O点的纬度是_______。

(3)某日,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8:16,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O点的经度为_____。

答案:(1)A(2)23°26′N(3)0°;116°E精讲精析:(1)分析太阳视运动轨迹。

①我国位于北半球,因此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南倾斜;②图中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右(A点方向)倾斜,因此A点表示南方。

(2)分析O点的纬度。

①EO⊥CA,即表示O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E点所在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在O点的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因此E点所在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夏至。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日出日落方位知识总结ppt课件

日出日落方位知识总结ppt课件

3日影方位的变化规律:
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始终相反。
正午日影方向:
直射点纬线以南——日影向南;
直 射点纬线以北——日影向北;
有极夜的地区正午无日影。
2021精选ppt
25
全球不同纬度日影分布规律
2021精选ppt
26
高考考点:太阳视运动路线图的判读
❖判断当地地理纬度: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及方位 ❖判断日出日落方向 ❖判断白昼长短
E
图3
2021精选ppt
a
N
18
极昼区日出日落规律
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 若位于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起,
正北落下; 若位于南半球,则正南升起,正南
落下。
2021精选ppt
19
极点的日出日落及太阳高度
太阳高 度
H
W
S E
图4
N
0 6 12 18 24 小时
2021精选ppt
20
总结:极点日出日落及太阳高度规律: 1、极点极昼时,太阳终日不落,而且太阳
高度全天不变。 2、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021精选ppt
21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
日出时物影指向西南,正午指向正北,日落指向
东南,物影一天的移动是由西南-西-西北-北-东北-Βιβλιοθήκη 2021精选ppt22
东-东南。
思考
今日我们校园旗杆在一天中日影如何 变化?此时此刻它的影子朝哪?
2、南回归线以南的点,正午时太阳总 是位于正北(如悉尼)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点,正午太阳可 能位于北方,也有可能位于南方,也有 可能位于正天顶(如海口、巴西利亚)
2021精选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出、日落方向、太阳运动轨迹、太阳高度角知识梳理
1、情景假设
假设下图的A点为观察点,即观察者所处的位置。

B点为天顶,E、W、S、N分别代表了观察者的东、西、南、北方向。

图中的红色圆弧,代表了太阳的运动方向(东升西落),不同的圆弧代表了不同的季节(夏至、春秋分、冬至)。

2、日出、日落规律
(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时,太阳的运动轨迹向南倾斜,①夏半年(春分-->秋分)太阳由东北升起,西北落下;②春分、秋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③冬半年(秋分-->春分)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2)观察点(A)位于赤道时,太阳的运动轨迹不发生倾斜,夏半年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春分/秋分时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冬半年时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3)观察点位于南半球时,太阳的运动轨迹向北倾斜,夏半年(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夏至时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冬半年时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总体来说,在太阳轨迹的倾斜方向上:当观察者(A)位于北半球时,太阳轨迹向南倾斜;当它位于南半球时,太阳轨迹向北倾斜;当它位于赤道时,太阳轨迹不发生倾斜。

在日出、日落的方向上:①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夏半年),不论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或者北半球,都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太阳直射赤道时,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3、实际计算
(1)日出、日落的角度、太阳高度角
如下图所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此时正值夏半年(则太阳运动轨迹向南倾斜,且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则此时日出的方向为东偏北β°,日落方向为西偏北β°,这个β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此时图中的aæ为太阳高度角,aæ=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2)极昼
如果北半球的A地处于极昼,则此时太阳由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太阳运动轨迹向南倾斜(如果是南半球极昼,则为正南升起、正南落下,太阳运动轨迹向北倾斜)。

(3)北极点、南极点
如果A点位于极点,则此时太阳一直都在空中,呈现圆圈形状,旋转的方向为:北顺南逆(与地球的自转方向恰好相反)。

此时的太阳高度角=90°-|90°-太阳直射点纬度|,即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纬度。

(4)反推观察点的状态(南、北半球和季节)
①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南北半球:向南倾斜(位于北半球)、向北倾斜(南半球)
②根据太阳运动轨迹的长短,判断季节:大于半圈(红色,夏半年)、小于半圈(黑色、冬半年)、等于半圈(蓝色,春分秋分)
③根据日出、日落方向,判断季节: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南日落东南(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春分、秋分)。

(5)刚好极昼的纬度、太阳高度角
①刚好极昼的纬度=90°-太阳直射纬度。

如下图所示,太阳直射10°N,则刚好极昼的纬度为80°N。

②太阳高度角=2×太阳轨迹倾斜的角度=2×太阳直射纬度=20°(另一种算法: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80°N)-太阳直射点纬度(10°N)|=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