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规则知识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规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材料分类和牌号:钢筋按纵筋和箍筋分为两类。
按牌号分为HPB300、HRB335、HRB400、HRB500等。
在工程量计算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来选取合适的牌号和规格。
二、钢筋的数量计算:2.钢筋的长度按照实际长度测量,并按照计量单位进行换算,一般为米。
3.钢筋的数量计算公式为:数量=总长度/每根钢筋长度。
三、钢筋的直径:1. 钢筋直径常用的规格有6、8、10、12、14、16、18、20、22、25、28、32、36、40、50等mm。
2.钢筋直径的选择要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四、钢筋的间距:1.钢筋的间距一般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要求确定,可以根据工程要求进行调整。
2.钢筋间距的计算一般按照最大间距来计算。
五、钢筋的弯曲计算:1.钢筋的弯曲计算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钢筋的形状来进行计算,可以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
2.弯曲钢筋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其曲线的曲率半径和弧长来进行。
六、钢筋的连接:1.钢筋的连接一般通过焊接、绑扎或机械连接等方式进行。
2.钢筋连接的计算需要根据连接方式和设计要求来进行计算。
七、钢筋的防锈处理:1.钢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防锈处理,以防止钢筋锈蚀和破损。
2.钢筋的防锈处理可以采用涂刷防锈漆、喷涂防锈剂等方式进行。
八、钢筋的质量检验:1.钢筋的质量检验包括钢筋的尺寸、牌号、重量、长度等方面的检验。
2.钢筋的质量检验可以通过现场测量、抽样检验等方式进行。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只有正确掌握钢筋工程量计算的规则,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进行钢筋工程量计算时,需要仔细阅读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另外,还需要密切配合施工方和监理方的工作,确保钢筋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基本原则1.采用细则进行计量,力求准确。
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计量,不得随意增减工程量。
3.严格按照工程规范和标准执行。
二、计算原则1.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分为单位工程量计算和总量计算。
单位工程量计算是指以一个构件为单位进行计量,总量计算是指将所有构件的单位工程量相加得到总工程量。
2.单位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等效原则、分项计算原则、明细计算原则。
三、单位工程量计算1.基础工程量计算:按设计图纸要求,计算地基、地下室、基础等的工程量。
2.主体结构工程量计算:按设计图纸要求,计算柱、梁、板、墙等的工程量。
3.钢筋工程量计算: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布置要求,计算钢筋工程量。
4.模板工程量计算:按设计要求,计算模板使用面积或体积。
四、总量计算1.总量计算是将所有单位工程量相加得到的工程总量。
总量计算包括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给排水、暖通等各个专业的工程量。
2.总量计算要根据设计图纸,按照结构、专业进行分类计量。
五、计算方法1.采用直读法、单根法、串联法等方法进行计量。
2.直读法适用于直线构件,读取构件长度,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3.单根法适用于弯曲构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计算构件的弯曲长度,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4.串联法适用于循环施工的构件,如管道和电缆。
按照循环的次数,计算构件长度。
六、计算注意事项1.计算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不得私自增减工程量。
2.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计量方法。
3.计算时要考虑材料的损耗和浪费,适当增加一定的修正系数。
4.计算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审核和核对,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在设计图纸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工程规范和标准进行计量。
计量过程要准确、细致,根据不同构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注意合理调整计量方法和考虑材料损耗和浪费等因素,以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可靠。
钢筋工程量详细计算规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 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总结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

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 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
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二十五、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二十六、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钢筋工程量计算、算量规则、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算量规则、方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 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运算。
2、运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运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运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运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运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运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纳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运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纳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运算,螺杆另行运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纳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纳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纳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运算。
(4)低合金钢筋采纳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运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纳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运算。
(6)碳素钢丝采纳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 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纳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运算。
(二)各类钢筋运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爱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爱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运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爱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爱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爱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爱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爱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爱护层厚度数值采纳。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1. 引言钢筋工程量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通过一定的计算规则和方法,计算出需要采购和安装的钢筋数量。
准确的工程量计算是施工过程中确保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钢筋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和方法,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计算钢筋工程量。
2. 计算方法2.1. 钢筋长度计算钢筋长度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标高和钢筋的布置要求,计算出需要的钢筋长度。
计算方法如下:钢筋长度 = 标高差 + 覆盖层高度 + 折弯部分长度 + 连接部分长度 - 弯曲后伸长部分长度其中,标高差是指不同标高之间的高度差;覆盖层高度是指钢筋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折弯部分长度是指钢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折弯的部分的长度;连接部分长度是指钢筋连接处需要留出的长度;弯曲后伸长部分长度是指钢筋在弯曲后伸长的部分的长度。
2.2. 钢筋数量计算钢筋数量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剖面图和钢筋的布置要求,计算出需要采购的钢筋数量。
计算方法如下:钢筋数量 = 钢筋长度 × 钢筋根数其中,钢筋根数是指设计图纸中每米钢筋的数量,通常由设计单位给出。
3. 计算规则3.1. 钢筋截面积计算钢筋截面积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中的钢筋尺寸,计算钢筋截面的面积。
常用的钢筋截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和矩形等。
计算方法如下:•圆形钢筋截面积计算:钢筋截面积= π × (钢筋直径 / 2)²•方形钢筋截面积计算:钢筋截面积 = 钢筋边长 × 钢筋边长•矩形钢筋截面积计算:钢筋截面积 = 钢筋宽度 × 钢筋高度其中,π为圆周率。
3.2. 钢筋质量计算钢筋质量计算是指根据钢筋截面积和钢筋长度,计算出钢筋的质量。
计算方法如下:钢筋质量 = 钢筋截面积 × 钢筋长度 × 钢筋密度其中,钢筋密度是设计单位给出的参数,通常为7850千克/立方米。
4. 使用示例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计算示例,假设需要计算一根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10米的钢筋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规则知识
、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
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
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环境条件
构件名称
砼强度等级
低于C25
C25及C30 高于C30
室内正常环境
板、墙、壳15
梁、柱
25
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板、墙、壳
35
25
15
梁、柱
45
35
25
有垫层基础35
70
无垫层
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
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