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好玩的黏土(中班美工)

合集下载

美术手工黏土中班教案

美术手工黏土中班教案

美术手工黏土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黏土:让学生了解黏土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对黏土的兴趣。

2. 制作简单的黏土作品: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使用黏土制作简单的作品。

3. 锻炼手部操作能力:通过手工制作,锻炼学生的手部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黏土的特点和用途。

2. 教会学生使用黏土制作简单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掌握黏土的使用技巧。

2.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制作出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用黏土制作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对黏土的兴趣。

2. 学习黏土的特点和用途(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黏土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了解黏土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形状的作品,比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3. 制作简单的黏土作品(30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黏土制作简单的作品,比如动物、植物等。

然后让学生动手尝试制作,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制作作品(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兴趣,使用黏土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

5. 展示作品(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欣赏和交流彼此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6.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黏土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制作简单的黏土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创造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手部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制作作品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黏土,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美术粘土教案幼儿园中班

美术粘土教案幼儿园中班

美术粘土教案幼儿园中班
教学目标
1.了解粘土的基本特点和变化;
2.能够运用粘土进行创意设计和模型制作;
3.提高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准备
1.粘土;
2.工具:刀、剪刀、模具等;
3.教学辅助工具:幻灯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介绍粘土的基本知识(5分钟)
1.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粘土,并让幼儿观察手感和弹性;
2.引导幼儿自己试着把粘土揉成形状,并了解粘土的变化;
3.让幼儿自由发挥,把粘土塑造成自己喜欢的形象,比如蛋糕、老鼠等。

第二步:示范教学(10分钟)
1.展示老鼠的制作流程,让孩子们跟随示范一步一步进行;
2.强调制作过程中要把握粘土的湿度和硬度,保证粘合程度;
3.弹奏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制作老鼠。

第三步:小组合作制作(20分钟)
1.把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帮助,协作完成制作;
2.让孩子们尽量发挥创意,制作出自己心仪的作品;
3.鼓励孩子们到教室各处寻找灵感,不断创新。

第四步:展示和评选(10分钟)
1.让每个小组把制作好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欣赏;
2.评选出最有创意、最有美感的作品,并给予奖励;
3.介绍粘土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们了解粘土的来源和使用方法。

教学总结
1.本节课让孩子们了解了粘土的基本特性和变化规律;
2.通过示范教学和小组合作制作,提高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和审美水平;
3.评选和奖励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动力,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粘土手工教案 幼儿园手工教育

幼儿园中班粘土手工教案 幼儿园手工教育

幼儿园中班粘土手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粘土的兴趣,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合作能力;3. 通过粘土手工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粘土的特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艺术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粘土:颜色、形状、质地等特性;2. 制作简单的粘土作品:例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3. 观察、探究不同粘土的特性,比较不同粘土的使用;4. 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粘土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各种颜色的粘土;2. 不同形状的模具;3. 刀、剪、擀面杖等工具;4. 田园风光图片;5. 计数棒、盈余棒、单位盘、计数卡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1. 游戏引入(5分钟)教师与幼儿进行谈话游戏,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粘土的特性(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粘土,并让幼儿去观察。

3. 示范制作(15分钟)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粘土作品,例如一个小动物或植物,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模仿。

4. 幼儿自主制作(30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自由制作粘土作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 团队合作(20分钟)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型粘土作品,例如一幅田园风光,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比较不同粘土的特性(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和观察,比较不同粘土的柔软度、延展性等特性。

7. 游戏活动(10分钟)进行粘土小游戏,如记忆游戏、捏面团比赛等。

8. 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幼儿继续进行粘土手工创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对各种颜色的粘土进行分类,培养其细致观察和分类能力;2. 在团队合作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幼儿相互合作,避免出现争吵和冲突;3.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4.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其制作个性化、富有创意的作品。

塑造小小世界,感受无限乐趣:中班美术《好玩的黏土》教案

塑造小小世界,感受无限乐趣:中班美术《好玩的黏土》教案

关于中班美术课的教学,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在小小世界探索中,如何带给孩子们无限乐趣呢?下面,我将分享一节美术课的教学设计——《好玩的黏土》。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造力。

2、让孩子们学会使用黏土创造自己的小小世界。

3、提高孩子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PPT等教具。

2、黏土、刀具、模具、手工制作工具等美术材料。

三、教学过程1、引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放置几个黏土作品,让孩子们逐一发言说出它们的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发孩子们对黏土的兴趣和好奇。

2、开展教师可以先向孩子们讲授一黏土的知识,给孩子们放置相应的材料。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提醒孩子们:观察身边的自然界,再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自己的小小世界。

3、创作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让孩子们更有创造力。

4、分享与展示在创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孩子们互相欣赏和分享彼此的作品。

通过这个环节,孩子们可以发现别人的创意和对每个作品的理解。

这样可以增进孩子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五、总结在这个环节下,老师可以对孩子们所创作的作品进行总结,鼓励和赞赏孩子们的创作。

六、教学扩展通过对黏土这种材料的了解和创作,可以扩展至其他美术教学的领域,如陶艺、立体雕塑等。

4、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孩子们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于中班美术课的教学设计的简要介绍。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方式和创作过程中的互动,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小小世界的无限乐趣,在创意中开启自己的想象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领域。

中班手工粘土教案

中班手工粘土教案

中班手工粘土教案中班手工粘土教案(通用13篇)中班手工粘土教案篇1设计意图:基于在大自然中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让幼儿通过发现大自然中事物的特征,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的形状、形态等,并且让孩子用手制品以及用轻粘土这种好玩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如何让把孩子们对海洋生物的浓厚兴趣结合到艺术活动上,让孩子们从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了解八爪鱼的生活习性),从中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活动目标:1、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八爪鱼。

2、根据八爪鱼的图片,了解八爪鱼的样子以及不同状态下的形态,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3、用轻粘土把八爪鱼塑造出来,从中感受轻粘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1)多媒体教学工具:八爪鱼视频(有游动、捕食、歇息等状态);图片(海里面各种姿态的八爪鱼)。

(2)操作材料:轻粘土、泡沫球、轻黏土工具、垫板;(3)作品展示准备:海底作品展示板2.场地准备:有多媒体设备的活动室。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引出关于八爪鱼的话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八爪鱼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海里八爪鱼视频)(出示海里八爪鱼图片)师:看看八爪鱼有一个圆圆的头和一双大大的眼睛,在头下面连着八条不同姿态的触角,有点卷起来的,有的是直直竖起来的、有的是随着水的流动而摆动起来的。

有的八爪鱼还会站起来呢,他们在看猎物藏在哪里。

二、介绍材料。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只自己喜欢的八爪鱼。

师:我们需要用到以下材料:各色亲粘土、垫板、轻黏土工具、小泡沫球。

三、讲解八爪鱼的制作过程。

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捏出一小团轻黏土,放在手心搓圆压扁。

把压扁的轻轻粘土裹到小泡沫球上,做成章鱼的头。

然后,再捏出一小团轻黏土,用双手搓成条状,注意一头组一头细,做成八爪鱼的触角,用同样的方法搓8条长短不一的'脚。

再用工具在每条章鱼触角上压出洞洞形状的吸盘,把带有吸盘的脚不规则的接到八爪鱼头下。

中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彩泥》教案(1)

中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彩泥》教案(1)

中班美术活动《好玩的彩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班上册第四章,主题为“有趣的泥工”。

具体内容包括彩泥的基本制作技巧、彩泥创意作品的引导与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彩泥的制作技巧和创意发挥。

重点:掌握彩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泥、泥工板、泥工刀、牙签、模具、展示板、范例作品。

学具:彩泥、泥工板、泥工刀、牙签、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彩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如揉、搓、捏等,并进行示范。

3. 幼儿动手实践(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尝试制作彩泥作品。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个简单有趣的例子,讲解制作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制作技巧。

5.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根据例题,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彩泥作品。

6. 互动与展示(10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彩泥的基本制作方法:揉、搓、捏等。

2. 彩泥作品范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利用彩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彩泥制作的素材,进行创意发挥,提高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工作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信息传递7.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彩泥的基本制作技巧和创意作品引导。

中班美术好玩的黏土教案精选

中班美术好玩的黏土教案精选

中班美术好玩的黏土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黏土造型”,详细内容为黏土的基本塑形技巧和创意黏土制作。

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掌握揉、搓、捏、压等基本黏土制作技巧,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黏土的基本塑形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黏土塑形技巧的掌握,特别是揉、搓、捏、压等基本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黏土、制作工具(如刀、针、模具等)、展示板。

2. 学具:每人一份黏土、制作工具、湿纸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尝试简单黏土制作,激发兴趣。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黏土基本塑形技巧,如揉、搓、捏、压等。

讲解创意黏土制作步骤,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3. 课堂实践(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黏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4. 展示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作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评价,鼓励相互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好玩的黏土2. 内容:黏土基本塑形技巧:揉、搓、捏、压创意黏土制作步骤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或物品,运用所学黏土塑形技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黏土制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黏土制作讲座,提高幼儿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黏土塑形技巧的掌握,特别是揉、搓、捏、压等基本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讲解和课堂实践环节。

一、黏土塑形技巧的掌握1. 揉:教师应示范如何将黏土放在手掌中心,用双手轻轻揉搓,使之变得柔软、均匀。

手上有黏土,世界尽在我掌中:中班美术《好玩的黏土》教案

手上有黏土,世界尽在我掌中:中班美术《好玩的黏土》教案

中班美术《好玩的黏土》手上有黏土,世界尽在我掌中。

在中班美术教育中,黏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工具。

孩子们可以使用黏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立体作品,些作品既能开发孩子创造力,又能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一、教案设计学习黏土制作是一项很详细的过程,教师需要有一个详细的教案设计。

本次课程的教案包括三个部分:1.形体教师需要向孩子们介绍各种基础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让孩子们练习用手压出各种形状。

2.小动物部分中,教师将向孩子们介绍各种小动物的形状,并指导孩子们如何用黏土制作。

例如,老鼠、青蛙、鸟、狗等。

3.小模型部分中,教师将引导孩子们制作一些小模型,如花盆、小车、电话、电视等。

二、实践过程1.预备环节教师应当向孩子们介绍黏土,让孩子们了解它的性质。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使用手触摸一下黏土,并自己揉搓黏土,练习黏土的柔软和韧性。

孩子们可以把黏土揉成各种形状,如球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形体在形体部分中,教师可以把黏土揉成各种基础形状,并让孩子们自己尝试模仿。

孩子们可以用手把黏土压平或压成较薄的片状,用各种形状的切割板切出所需要的形状。

3.小动物在小动物部分中,教师可以先准备好各种颜色的黏土,让孩子们选择一个小动物来模仿。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图片等方法来让孩子们了解所要模仿的小动物的形状。

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手按出各个部位,如鼻子、眼睛、耳朵等。

4.小模型在小模型的部分中,教师可以同样准备好各种颜色的黏土,并让孩子们选择喜欢的小模型来制作。

孩子们可以用各种小物件,如牙签、瓶盖等辅助工具。

三、教学效果通过黏土制作的实践教学,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爱好美术的种子。

黏土作品不仅有助于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还可以让他们学会结构的概念和制作技巧。

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制作方法,寻求最完美的效果。

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好玩的黏土(中班美工)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好玩的黏土
活动目标:1、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来认识黏土的特性。

2、体验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黏土、水、图示(一盆黏土、三杯水、一勺盐)各种模具、一块油布、牙签、叉子、勺子、冰棒棍、塑料刀、各种石头、积木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黏土变成泥团,出示图示教师和幼儿一起按照图示把黏土加水混合,揉成泥团。

二、幼儿自由制作
1、宝宝蛋糕屋:利用模具制作点心、蛋糕。

2、小小设计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已有的材料搭建建筑,如围墙、房屋、碉堡等。

3、展评:“我的作品是最棒的”请幼儿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