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浩然正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解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解释名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解释:我长于修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孟子认为,人应该为自身人格的完善不断培养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浩然正气”正是有志的君子所表现出来的自信、自强、无所畏惧的精神。
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原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
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
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
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
无严诸侯。
恶声至,必反之。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
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
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
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正气歌原文及翻译

正气歌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正气歌原文及翻译正气歌原文及一对一翻译【作者】文天祥【朝代】宋【原文】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浩然正气是不是褒义词

浩然正气是不是褒义词一、【词性】褒义词二、【词语注音】hào rán zhèng qì三、【基本词意】释义:正大刚直的气势。
出处:《金瓶梅传奇》第二回:“铿锵话语,浩然正气,使世贞为之所震,沉思良久,附耳低低说出一番话语。
”事例:王朔《懵然无知》:“于德利一脸~,昂首走进招待所大门。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正大刚直的精神。
近义词:浩然之气成语典故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
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
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对孟子说的浩然正气,曾有一首长诗对之作出过生动的文学描绘,这就是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的《正气歌》。
诗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
”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
在大自然,便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
社会秩序靠它维系而得以长存,道义是它产生的根本。
他还列举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不怕杀头仍秉笔直书的晋国史官董狐;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载的苏武;被俘后大喝“蜀中只有断头将军,而无投降将军的严颜;率部渡江北伐、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的东晋名将祖逖,还有充满忠贞正直之气的诸葛亮的《出师表》等等,作为例证,说明浩然之气长存于天地之间。
如何培养“浩然正气”

如何培养“浩然正气”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所说的的这个“气”,指的是正气、勇气、毅力和信心。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从孟子的成才之路看来,他靠的是自己的独立、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在贫困的家境中,最后成为与孔子齐名的大学者。
从古人的经历,我们知道,意志品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在我看来,对于一名大学生,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必要的,面对在大学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我们应如何在意志上战胜自己呢?下面我提出几点,这是我在培养自己意志品质是所做的:首先,我们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一个人的人生一定要有目标,不管是小的还是大的,又或者是短期的或长期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他要为之奋斗的动力,便会懒惰散漫,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一生碌碌无为。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要有远大的目标,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立志”。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因为性格还不是很稳定,很容易对一些是事情没兴趣或只有三分钟热度。
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乏味时,又或者是对很多事情开始慢慢不感兴趣,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们要开始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究竟为了什么?我们到底有没有什么志向?我们要如何去对待眼前这些无所事事的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当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时,我们的目标就确立了。
新的目标又或者是被你遗忘了很久的目标就会让你觉得生活还是有希望的,带着你重新走属于自己的路。
目标就像一双无形的手,牵动着你的每一根神经,将自己引向一个富有魅力的世界。
有人说,定目标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刚刚走进学校时,我们都会有一个个的目标,甚至开始构想我们心目中美好的理想蓝图。
然而在刚开始,我们还是能很好的为自己的目标在奋斗、在努力,但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就会退缩,想一大堆放弃的理由。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很多人都会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磨砺,或半途而废,或浅尝辄止。
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精选】

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如果长期执政以后我们的干部丧失了当年夺取政权和建设初期那样一种蓬勃朝气,那样一种昂扬锐气,那样一种浩然正气,而变得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以至滥用权力使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最后必然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这番话语重心长,振聋发聩,指出了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引起我们深思。
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而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保持这样一种精神面貌,正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我们要继续保持蓬勃朝气。
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相当弱小。
但共产党人胸怀远大目标,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振兴中华为己任,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
共产党人和党的事业是何等的生气勃勃。
八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领导着十三亿人口的执政党。
我们的环境不像战争年代那样残酷,不像新中国建立初期那样艰苦。
在一些同志的思想里,似乎理想和目标都很渺茫,因而失去奋斗的激情和前进的动力,变得暮气沉沉,不思进取。
这恰恰是危险的。
经验表明,创业难,守成更难。
世界上一些多年执政的大党老党垮台,情况是复杂的,其自身失去了活力是一个主要原因。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执政时间越长,越需要有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活力。
不论我们取得怎样的成就,都应该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我们要继续保持昂扬锐气。
革命、建设和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因为有一种不怕挫折、勇于探索的精神,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结合起来,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我们党锐不可挡的力量所在。
浩然正气歌文天祥

《正气歌》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注: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二字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浩然正气”这个概念出自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孔子,他在《论语》中提出“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浩然正气”。
它是一种客观且宏观的社会秩序,也是社会最终形成的秩序,具有和谐统一的意义。
浩然正气是一种“以礼讲智、崇德慎行”的理念,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人们应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根,以宽容合理的态度来管理社会关系,以追求谦和的态度来解决社会矛盾。
浩然正气可以让人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上拉开仁义智慧的天幕。
浩然正气所表达的,不仅是以道德支撑社会主义,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团结协作,以礼待人,以德服人,以智圆谦,表现出众人的智慧和美德。
当社会责任,公平正义,荣誉正道的价值观被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和思维之中,浩然正气便能在个人及社会中得以充分发挥,起到和谐统一的作用。
浩然正气要求人们服从职守和社会准则,同时要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要让仁义礼智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
浩然正气究竟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浩然正气意味着责任感。
人们应当有责任感履行权责,坚守承诺。
担当不仅是个人义务,而且是国家义务,是重要的社会责任。
因此,要全心全意服务社会,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去表现自己的责任感。
其次,浩然正气意味着和平与团结。
我们要坚持宽容、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坚持正义,反对暴力,团结一致,以和气谐的态度处理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浩然正气意味着自律。
一个人要以最大的自律去管理自己,自律是一种美德,是支撑人们在任何环境中正确行事的基础。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的法则,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一贯的行动宣扬正气,营造和谐的气氛。
自古以来,浩然正气是我们古代文化遗产最珍贵的宝物之一,在现代社会,也是一种文化意识,能够引导人们谨慎行事并以道德支撑社会。
孔子说,“人之不贤,其止乎?”社会的和谐统一,贤达的人才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以浩然正气引领大家去崇尚良知,实现自身价值,共创美好社会。
人生智慧学孟子浩然正气

人生智慧学孟子-浩然正气傅佩荣《浩然正气》一、引言很多人都喜欢“浩然正气”这四个字,总觉得人活在世界上首先要有一股正气,这股气不但要有还要浩然。
“浩然”这字什么意思呢?在古代来说,代表水势甚大的样子,好像是一种很大的气魄,这个正气当然代表一种正义的力量,这是孟子的观念。
后来我们最熟悉的《正气歌》是宋朝的文天祥所写,文天祥写《正气歌》,一开头就说“天地有正气”。
我们所谓的正气并不是指空气,是一个人正义的精神,它是一种精神方面力量的表现,我们都知道人要呼吸,人生就是一口气啊,这个气散掉不再回来就走了。
这一点庄子说得很清楚,人的生命是气的凝聚,气如果分散的话人就死了,庄子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描述。
而在儒家里面,基本上这个气,孔子来说,孔子强调血气,他把它连在一起,血跟气。
他说君子有三戒,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中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老的时候血气既衰,在三个阶段都要小心。
年轻的时候不要好色,中年不要好斗,老年不要好得。
贪得无厌,这是孔子的教训,代表他对人的观察很客观,他没有什么幻想,什么人性本善,没有的。
他看到人只要有身体,只要有血气就有各种欲望、各种冲动,所以要特别小心。
这个说法是对的,我们也知道我们的身体有时候耳目跟外界接触,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起什么念头,心里面就受到影响,然后也想跟着去得到某些利益,避开某些灾难。
在孟子的时候讲到气,这个词很难了解,所以他别的地方提到一些气,我们比较懂得,先说一下,他说一个人不管再怎么坏,他只要睡觉醒来的时候有一种夜气,夜气就是晚上的气,又称作“平旦之气”。
平旦,旦就是白天天亮那个旦,元旦的旦,就是天刚刚亮的时候的那种气,也就是夜气了。
请问为什么这个夜气比较好呢?因为你睡觉睡了一个晚上,跟外界隔绝着,没有来往,我们都知道每天跟外界来往,晚上累的睡觉,睡觉的时候就回到自己生命里面,不再有人给你打手机联络,也没有电视可以看,就不再受外界干扰,你回到自己生命里面,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第二天清晨的时候,你比较像个人,就这么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浩然正气”作者:尹玉林学号:2008211143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年级:2008级学科: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中文与社会方向)指导教师:万薇薇职称:讲师完成日期:2012年5月8日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曲靖师范学院本论文(设计)经答辩小组全体成员审查,确认符合曲靖师范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要求。
答辩小组签名答辩日期: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论文(设计)使用授权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曲靖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学位)论文(设计)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及送交论文(设计)复印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论“浩然正气”摘要“浩然正气”是儒门“亚圣”孟子在养气说、性善论等基础上提出形成的,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浩然正气”是关于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理论,“浩然正气”是指导理想人格修炼、高尚人生价值追求的理论,“浩然正气”理论反映了孟子对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本文首先在概说“浩然正气”的基础上,从孟子关于“养浩然正气”的方法、条件的言论入手,再在孟子生活时代背景的宏观环境下分析孟子提出“浩然正气”的原因,最后总结性分析孟子提出“浩然正气”的主客观原因以及“浩然正气”对后世的影响。
无数先贤把“浩然正气”作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而孟子更是把具有“浩然正气”的人称之为“大丈夫”,随着时代的变迁“浩然正气说”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形成人格高尚完善的民族文化心态和塑造坚贞不屈的民族性格有非常大的意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浩然正气;时代背景;对后世影响On the "Hao Ran"Abstract: " Hao Ran spirit" is Confucianism door" San" in Mencius 's theory of good said, of the formation, Mencius ideological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 Hao Ran spirit" is the ideal personality on how to training theory," Hao Ran spirit" is a guide to ideal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noble life value theory," Hao Ran spirit" theory reflects the Mencius on the highest spiritual ambit of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first in the" Hao Ran" of "on the foundation, from Mencius on" raising Hao Ran righteousness" method, the speech condition proceed with, again in the Mencius lif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under the macroscopic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Mencius put forward" Hao Ran spirit ", the final summary analysis Mencius put forward" Hao Ran spirit" and" advocate objective reason Hao Ran uprigh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Countless sages" Hao Ran spirit" as the highest realm of personality, and Mencius is having" Hao Ran spirit" is called the" big man",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Hao Ran" said" Chin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essent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perfect national cultural mentality and the shaping of be and unyielding national character has very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 has a posit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Key word: Hao Ran upright; background of times;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目录引言 (1)研究方法 (1)一、浩然正气概说 (1)二、养“浩然正气’的基础、条件 (4)三、养“浩然正气”的方法 (5)(一) 、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反求诸己[6]p10 (5)(二) 、配道与义,集义而生 (5)(三) 、讲究循序渐进 (6)四、孟子提出养“浩然正气”的原因 (7)(一)、孟子生活的社会状况 (7)(二)、孟子提出养“浩然正气”的主观原因 (8)五、孟子“浩然正气”对后世的影响 (9)(一)、浩然正气对后世个人人格追求的影响 (9)(二)、浩然正气对后世立身处世的影响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2)引言一个人的思想是伴随着他知识的积淀、见闻的广博、主观意识上的思考以及社会大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后衍生出的综合性产物。
一个人思想的产生、思想内容的不断丰富、思想结构的不断完善,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还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而其思想的根源是在于其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现状,结合前人的思想,融合自己对社会和时代现状的解释和理解后形成的。
并且在实践中延续、体现和不断发展。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而且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以可以这样说:那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时代。
每一个有自己的治国图强、思考见解的人都可以在各诸侯国施展自己的抱负。
遗憾的是孟子始终没能真正的参加到政治决策,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实践。
孟子的政治理想之所以没能实现,是因为在那个还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是没有适合他政治理想的土壤来给他播种。
但这并不能影响孟子的思考,也不能阻碍孟子思想体系的形成,反而使孟子在人生哲学方面倾注了更多的精力,使孟子在如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思考愈见深度。
孟子提出的关于个人修养的见解和观点,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养浩然正气”,而“浩然正气”的提出在我国人学思想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现在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启示意义。
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本了解掌握了各个时期不同的研究者对孟子“养浩然正气”方法的见解、对孟子生活时代对孟子思想形成的影响的看法以及对研究孟子“浩然正气”的意义作了一定的归纳、总结和思考。
继而对孟子提出“浩然正气”的时代背景及“浩然正气”对后世影响做出自己对这一命题的思考和见解。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历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学术界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进简析孟子提出“浩然正气”的时代背景及“浩然正气”对后世的影响行阐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浩然正气概说孟子“浩然正气”说是从稷下道家黄老学派的“精气”说演变发展而来的,稷下黄老学派“精气”说是孟子“浩然正气”说的理论支撑。
[1]p15稷下黄老学派认为“精气”为万物之本源,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
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
”又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
”(《管子·内业》)。
《内业》指出,“精气”是生命、智慧之源,能使万物产生。
把“天”看成“自然”,“精”与“形”有二元论倾向。
精也是气,是气的精粹部分。
形也是气,即形气。
“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最精细的气,不但构成人,也是构成任何东西的不可缺少的材料。
地上的五谷,天上的列星,都是精气产生的。
精气流行在天地之间,就有了鬼神;精气深藏在人的胸中,就成为圣人。
这里用鬼神形容精气的流行变化,鬼神已不是灵魂不死的宗教迷信含义了,而成为了人体主观意识最为神圣的部分,事物时常在变,但总离不开“气”,气本身就能变化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精气无所不在,充满一切。
人只能得到它而“成德”,产生智慧,而不能使它消灭。
有了精气才有生命,有生命然后才有人类的思想和智慧。
人类的精神活动是由精气派生出来的。
[2]p211孟子为了说明人的精神境界的广大深微和正义的伟大崇高,提出了“浩然之气”,赋予了“精气”以道德内涵,从而使万物本原的“精气论”演变发展为人生最高道德精神境界的正气理论——浩然正气。
孟子所说的“气”是在理解稷下黄老学派所说的“气”的基础上加上那个自己的理解后提出的。
孟子所说的“气”是指人的性格、气质、精神和心理状态,而且孟子认为“勇”是由“养气”开始的,只有通过养而有的“勇’才是“大勇”否则就是“匹夫之勇”,而“大勇”来源于对自己行为的正义的自觉,具有高尚的道德气节操守,所以才会有后来的“理直气壮”。
“勇”只是养气的低级层次,养浩然正气才是养气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养气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孟子有关“浩然正气”的言论详见于《孟子·公孙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