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配置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规定

合集下载

住宅电梯轿厢带尾厢(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

住宅电梯轿厢带尾厢(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
8பைடு நூலகம்
住宅电梯为两台并列井道时,轿厢带尾厢(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 的方形轿厢和普通长方形轿厢在电梯相关土建设计方面的比较
800kg单台方形轿厢并列井道 (方案一)
本图详见附件4
说明:
1)轿厢带尾厢(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的方 形轿厢尺寸净宽1300mm×净深1350mm;中 分门,开门净宽800mm,井道深度可在 2050~2150mm之间适当调整; 2)不可容纳担架的住宅电梯轿厢净宽 1400mm×净深1300mm;中分门,开门净宽 800mm,此井道也可满足我司常规1000kg乘 客电梯井道要求;
10
1000kg单台长方形轿厢并 列井道(方案三)
本图详见附件4
说明:可容纳担架的长方形轿厢净宽 1100mm×净深2100mm;旁开门,开门 净宽900mm。 优缺点: 1)不适用于原常规住宅电梯的井道设计方 案; 2)因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轿厢深度和 1500mm两者中的最大值,此时须候梯厅 深度B1≥2100mm,不便于设计院设计; 3)与方案二相比,每层候梯厅可能至少增 加的面积为1.995m2;若电梯采用中分门, 每层电梯井道增加的面积为0.5475m2—— 增加公摊面积,增加建筑成本,增加电梯 成本; 4)在土地规划、土建设计、业主装修等方 面可能存在不易处理空间A(浪费的空间), 面积为1.0575m2。
6
1000kg方形轿厢井道(方案二)
本图详见附件3
说明: 1)轿厢带尾厢(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 的方形轿厢尺寸净宽1550mm×净深 1450mm;中分门,开门净宽900mm; 2)这里仅考虑电梯井道总宽对应的部分 候梯厅面积,即:候梯厅面积=井道总宽 ×候梯厅深度。 优点: 1)适用于原常规住宅电梯的井道设计方 案; 2)因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轿厢深度和 1500mm两者中的最大值,此时候梯厅深 度 B≥1500mm即可,便于设计院设计; 3)不增加公摊面积,不增加建筑成本。

担架电梯的定义和设计注意点

担架电梯的定义和设计注意点

众所周知,消防通道是发生火灾时的生命通道。

而其实除了它之外,我们的担架电梯也是在病人需要救援时重要的生命通道。

也许有朋友说自己对这种电梯没有太多的印象,但事实上它可能就存在于我们的居住的建筑楼房之中。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些关于它的信息。

一、定义担架电梯是乘客电梯的一种,它除了可供日常普通乘客上下楼使用外,在楼内出现重症病人的紧急情况下,还可使用担架接送病人出入电梯。

二、设计注意点1、新建住宅建筑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建筑,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9m的新建住宅建筑应设电梯。

且应在设有户门和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每个设置电梯的居住单元应至少设有1 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2、新建住宅建筑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3、不能盲目选用医用电梯尺寸,因为医用电梯的设计针对的是病床,尺寸较大,需要配套较大的走道净空及转弯半径。

如果选择这种尺寸,往往会导致担架能进电梯但是进不了家门。

4、轿厢选用1500 x 1600基本可行,目前是1000kg,今后800KG的就能满足要求,轿厢门净宽不应小于0.90m。

具体来说:天津地区执行的标准是1100*2100轿厢;青岛执行的标准是1100 x 2100轿厢;温州地区设计和图审统一的标准是1400 x 1600轿厢;宁波地区执行的标准是轿箱内净尺寸不应小于1600mm ×1500mm,轿箱门洞净宽不应小于900mm。

5、井道尺寸,按照国标电梯建议尺寸,若保证轿厢尺寸为1500*1600时,井道净尺寸为2000*2200。

以上就是今天介绍的关于担架电梯的定义和设计注意点了,希望对想要了解这方面内容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担架电梯的信息,不妨去沃克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咨询一下。

他们的电(扶)梯产品涵盖了客梯、观光梯、住宅梯、别墅梯、医梯、服务梯、货梯、杂物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系列。

公寓单层面积电梯配比规范

公寓单层面积电梯配比规范

公寓单层面积电梯配比规范《住宅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十二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梯户比就是电梯数和每层楼住户数的比例。

2012年8月正式实施的《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总层数在12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

梯户比通常有高梯户比、低梯户比两种类型。

3梯10户, 4梯12户,甚至更高的就属于高梯户比,-般是商住房公寓,质量参差不齐。

低梯户比是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类型,包括2梯6户、3梯8户等,颇受市场上购房者的欢迎,价格合适。

而1梯1户、1梯2户、2梯2户等,多为洋房、小高层,价格较高。

一般情况下小高层住宅(8到11层的称小高层)的梯户比是1:2、2:2。

高层住宅(12到40层的称高层)的梯户比是2:2、2:3、2:4等。

梯户比会影响居住的舒适性,不同电梯数的居住感受是不一样的:1、仅一部电梯一梯一户暂不讨论,说说一梯两户的,虽然梯户比值比较大,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尤其是那些20层以上的高层,虽然单层户少,但总的算下来住户也很多,若只有一部电梯,可能经常在等待中度过了,就像华山一条路,如果不想爬楼梯,等也得等,不等也得等,看着电梯像公交车进站一样,一层停一次,完全是绝望。

2、两部电梯两个电梯的情况就比较普遍了,一般有一部电梯是消防梯,但平时也是作为客运电梯使用,同时运行起来还是很快的,加上每层3-5户的合理数量,只要楼层不是太高都没有什么问题,至少两部电梯还是有得等的。

3、三部及以上这种情况一般都出现在高层塔楼里面了,三梯十户是正常操作,三梯十二户是屡见不鲜,而且楼层基本都在25层以上,将近300户聚集在一栋楼里,三部电梯在高峰期根本没有空闲,要是一部出了故障,剩余的电梯基本上就属于满员状态了,如果再推个自行车,带个婴儿车,中间层以下着急的只能走楼梯了。

综上,梯户比只能做为一个选择楼房电梯的一个参考,并不是绝对的,还是要看总户数和电梯数量的关系,相对来讲,在20层以下的楼房里,每层户数不要超过4户左右,两部电梯可以满足日常要求,如果楼层再高,户数再多就要配备更多的电梯才可以。

福建省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20180123

福建省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20180123

福建省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01月一建筑专业第一条高层住宅电梯设置应严格执行《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高层住宅电梯设计管理的通知》(闽建设[2015]10号)的规定。

第二条设电梯的住宅每单元至少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深度,且不应小于1.8m,候梯厅应设置设扶手.[条文说明]:为实现在宅高龄老人或其他重症患者紧急送医的便利性,做出本条规定.第三条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墙填充墙应严格执行《非承重砌块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闽建科[2005]50号)的技术要求.2 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满足《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35-2011)的相关要求。

3 凸出于建筑外墙的水平构件(空调板、自由排水的雨披等)均应在与外墙交接处设高度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反口。

4 迎水面外墙混凝土梁的下端应做企口型止水带(详见图1),企口高度不少于50mm。

图1 外墙混凝土梁下砌体节点做法5 迎水面外窗洞口四周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封闭式企口型止水带,企口高度宜为40—60mm,若因窗框宽度较大等原因造成无法做成企口型的,外窗附框应与洞口现浇混凝土同时成型(详见图2).[条文说明]:(1)福建省《非承重砌块墙体裂缝控制技术导则》详细规定了我省外墙常用非承重砌块的材料性能、设计施工技术要点,是防止外墙渗漏的基本保证,应严格执行。

(2)根据《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附录A,福建省各地市年降雨量均为800mm以上,且基本风压值均为0.3kN/m2及以上,台风暴雨中住宅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本条规定住宅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具体做法满足《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

图2 外窗窗洞防渗漏做法第四条内墙面、楼地面防渗漏技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卫生间墙面防水层应沿其内侧墙面设至距楼地面不小于2.0m处,以上至楼板底部分应设防潮层,与楼地面防水层应形成整体,满足《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的相关规定。

电梯设置要求

电梯设置要求

电梯设置1.1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以上必须设置电梯。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架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老年人建筑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一、四层及四层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疗养院建筑不宜超过四层,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3.1.8:电梯一、二级旅馆3层及以上台数计算确定三级旅馆4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四级旅馆6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五、六级旅馆7层及以上(乘客梯与服务梯可合用)*《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3.1.3: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以上,大、中型馆内2层或以上的陈列室宜设客货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总结: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1.电梯设置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4.1。

7: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

1。

8: 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

1。

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4.4。

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

1。

4:一、四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

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来源:www。

examda。

com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

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

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

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

1。

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担架电梯尺寸

担架电梯尺寸

关于《住宅设计规范》(2011版)“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基本尺寸要求一、规范组意见:1.不能盲目选用医用电梯。

2.正在协调工程建设标准与产品标准的矛盾。

3.从改造担架和利用住宅电梯轿厢对角线入手,提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

4.支持各地采用论证会议形成实施细则,选用1.5m×1.6m轿厢基本可行,目前是1000kg,今后800kg的能满足要求,门宽0.9m。

《住宅设计规范》(2011版)实施指南:1.5m×1.6m(轿厢),需对担架进行改造:1850200改进担架示意图二、天津“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2.6m×1.8m(井道)。

三、青岛、云南“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1.1m×1.8m(轿厢)。

四、宁波“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 1.6m×1.5m(轿厢),门宽0.9m。

五、上海“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的设计参数:长边≮1.6m(轿厢)。

六、结论:规范组意见在《实施指南》专题论证15中有详细叙述,目前因全国对此问题反映较多,已成立专题小组进行论证,在此之前,按规范组解释进行设计较为可行,即最小轿厢尺寸为: 1.6m(宽)×1.5m(深),门洞0.9m,根据厂家或标准图选择相应井道尺寸。

源道建筑2012.8.30附:煤院要求新《住宅设计规范》关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基本要求对于新《住宅设计规范》提供的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轿厢最小尺寸(1600mm×1500mm),门洞最小尺寸900mm。

参考电梯如下:1、日立UAX系列无机房乘客电梯p23,UAX-1000-C060,井道尺寸宽2100mm,深2150mm,轿厢尺寸宽1600mm,深1500mm,门宽900mm,高2100mm,载重量1000kg;2、三菱GPS-III系列乘客电梯p44,GPSIII-1000-CO,井道尺寸宽2100mm,深2100mm,轿厢尺寸宽1600mm,深1500mm,门宽900mm,高2100mm,载重量1000kg(13人)。

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

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

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1.引言1.1 概述在住宅建筑中,担架电梯的设置要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担架电梯是一种特殊的电梯,用于将无法行动的病人或伤员从一楼平台直接运送到救护车或医疗设施。

由于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担架电梯的设置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篇文章将探讨住宅建筑中设置担架电梯的必要性,并总结对于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的相关规定。

我们将深入探讨担架电梯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为什么住宅建筑需要设置担架电梯。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了解担架电梯在住宅建筑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设计和建造住宅建筑时需要遵守的相关要求。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住宅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请继续阅读本文,了解更多关于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的内容。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通过明确文章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思路和内容安排。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简单介绍住宅建筑中担架电梯设置的背景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会逐个说明本文的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

目的部分会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以及为读者提供的相关信息和建议。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担架电梯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住宅建筑中设置担架电梯的必要性两个小节。

在担架电梯的定义和作用部分,将详细解释担架电梯的概念和主要功能,例如方便急救和疏散等。

在住宅建筑中设置担架电梯的必要性部分,将探讨为什么住宅建筑需要设置担架电梯,包括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需求、医疗方面的考虑等。

结论部分主要包括对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的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两个小节。

在对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要求的总结部分,将总结前文提到的对住宅建筑担架电梯设置的要求,例如安全性、便捷性和可靠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住宅配置可容纳担架
电梯的规定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关于住宅配置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规定
(讨论稿)
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以下简称“新规范”),经批准将于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新规范在提出上述明确要求时,并未明确提出可容纳担架电梯的具体型号或尺寸,只给出了以下几条原则性的指导思想:1.“容纳担架”不等于一定要配备医用电梯。

2.配置的标准需相关行业协调。

3.普通住宅电梯容纳担架的思路——①改造担架;②利用电梯轿箱的对角线;③加宽电梯门或偏移梯门开口。

为便于执行新规范,统一我市的建筑设计和审查标准,结合新规范编写组提出的指导思想,特作出以下规定:
一、住宅楼配置的担架应采用改造后的担
架,具体形状和尺寸如右图所示。

二、住宅楼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轿箱内净尺寸
不应小于1600mm×1500mm,轿箱门洞净宽不应
小于900mm(当门洞不居中开设时,其净宽可适
当缩小,但最小不得小于800,且应确保担架的
出入),如下图所示。

三、住宅楼可容纳担架电梯的井道尺寸,可
由电梯生产厂家依据各自的工艺要求确定,并确
保其相应的轿箱内净尺寸满足上条规定的限值。

四、可容纳担架电梯的候梯厅深度等尺寸应满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