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鉴定方法;(2)掌握实验操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正确观察实验现象;(3)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对生物组织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通过实验结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科学,提高综合素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鉴定方法;(2)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的观察。
2. 教学难点:(1)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实验现象的解读;(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生物组织样本(如苹果、花生、鸡蛋清、马铃薯等);2. 实验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碘液等;3. 实验仪器:显微镜、试管、滴定管、玻璃棒、培养皿等;4. 教学PPT和实验指导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鉴定方法;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并进行实验演示;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五、课后作业2. 思考题: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描述是否准确;3. 思考题:评估学生的思考题答案,判断其对实验过程的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评价同伴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一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说课稿

《探究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说课稿恩平市第一中学岑东照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地位、作用及意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的内容。
按教材的编排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后进行的验证性检测实验。
但是为了贯彻新课标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为学生以后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我把该实验改为简单的探究实验。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利用相应的试剂探究出细胞中有机物的种类;(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和探究后的小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探究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同世界的物质性。
②通过探究实验,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逐步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STS 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各种试剂探究检测出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二、说教法(一)教学对象高一的学生很活跃,好奇心也很强,对实验的观察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没认真学过生物学,他们的基础不一,大多数没接触过生物探究实验。
因此,缺乏相应的研究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方法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和我们学校的条件,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分组探究实验法:即通过将学生分小组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实验,采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的观察和对比—结论的表达、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2.对比教学法:对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常用方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对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对比来了解世界的一切。
”在本实验通过实验中各样品颜色的变化和对照组对比,从而探究出它们中有机物的种类。
3.直观教学法: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老师的演示过程和实验仪器,直观、形象、生动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操作,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高三一轮复习 学案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丙图化合物质量分数/%水占85~90无机盐占1~1.5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糖类和核酸占1~1.5错误的是)细胞中的无机物在农村秋季粮食收获之后,农民要将粮食晒干后进行储存,这样能归纳总结温度降低温度升高结合水温度略升高,自由水含量将升高,自由水含量高的细胞,代谢旺盛。
结合水含量高的细胞溃疡反复发作,失水而萎缩,腿也缩回而处于一种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率几乎降到2.脂肪的鉴定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分析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且现配现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需水浴加热不需加热即可反应原还原糖中的醛基被Cu(OH)2氧化,Cu(OH)2被还原为Cu2O具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络合物砖红色紫色乙液CuSO4浓度为0.05 g/mL B液CuSO4浓度为0.01 g/mL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至50℃左右,).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学案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参考答案一、1.C 2. C 、H 、O 、N 、P 、S 3. C 、H 、O 、N 、P 、S 、K 、Ca 、Mg 等 4. Fe 、Mn 、Zn 、Cu 、B 、Mo 等。
5.O 6. C 7.无机 有机 H 2O 蛋白质想一想 答案 组成细胞的元素最终是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环境中吸收的。
二、斐林试剂现配 现用,水浴加热2分钟;双缩脲试剂使用时是先加入A 液1 mL ,再加B 液4滴。
三、1. (1)自由水和结合水。
(2)生物种类和生物的生长发育期有关。
(3) ②细胞结构你查了吗 答案 不对。
原因是二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不同。
2. (1)离子 (2正常的生命活动②它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探究点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 C 、H 、O 、N ,C 元素在乙图(2)答案 水在细胞中质量分数最多,达85%~90%,而水的化学元素组成是氢、氧两 种元素,其质量比为2∶16,所以氧元素占细胞鲜重百分比最大。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淀粉和蛋白质

六、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实验台上摆出苹果、 马铃薯、黄豆等材料, 提问:“大家看实验台 上我们常见的、常吃的 食物,那么,同学们知 道它们主要含有哪些有 机化合物吗?你的假设 可信吗?我们如何检测 出这些食物中主要含哪 些有机化合物?”
设计意图: 问题式导入吸
引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2.实验讨论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玉米匀浆与马铃薯匀浆 鉴定的结果差异较大,对此提出疑问,此后全班 同学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讨论后学生们反映对 实验课更加感兴趣,对学习生物信心十足。
3.实验课时间紧:
一课时既要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又要进行演示和实 验探究,时间上就显得紧张,我还发现有部分学生 的实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建议用两课时: 一课时专门来完成实验前的准备,着力巩固学生做 实验的基本功;一课时专门来完成实验操作,着力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4. 学生的思维空间受限:
本次实验中所设置的材料只有苹果、马铃薯、 黄豆、玉米,因此只能引导学生检测已有的材 料中的有机物,而不能检测其他生物组织,所 以学生能提出问题思考的空间有限,这就限制 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针对此种情况,我建议进 一步补充:学生可以自主准备熟悉的生物材料 完成实验,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大大扩展了, 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大有好处。
2、教师讲解原理、材料和用具
设计意图: 选择熟悉的 材料联系生
说明还原糖、淀粉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
介绍实验材料、用具
活,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3.演示示范,对比解难
设计意图: 告知试剂 名称,熟悉 使用方法, 规范实验 操作。
演示葡萄糖溶液的检测过程
展示生物材料,学生预测 生物组织中可能主要有哪 种有机物并填写实验报告。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答案doc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习目标: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重点、难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知识链接:了解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和不同生物组织间有机物含量的差异,为本章第一节及第四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实验原理:1、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糖类中的还原糖,如: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3、脂肪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_____染成橘黄色,或被__________________ 染成红色4、蛋白质与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作用,产生_______________反应5、淀粉遇_____________蓝色实验过程:一、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制备生物组织样液(1)_________________(洗净、去皮、切块)取5克放入研钵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少许Si02和5ml水)(3)_____________(将漏斗插入试管,漏斗上垫一层纱布)(4)_____________(组织样液备用)2、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试管+2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_______________1ml振荡(溶液呈蓝色)(3)_______________(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4)观察颜色变化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制备生物组织实验材料:花生种子(浸泡3-4小时)、作徙手切片、取极薄的一片移至载玻片中央。
2、_____: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苏丹Ⅳ染色1min)3、______:吸取剩余染液,并滴1-2滴50%酒精溶液,洗取浮色4、______:吸取酒精,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波片。
高中生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说课稿

高中生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课时安排为1课时。
一、指导思想
生物实验教学课程要求学生重视实验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提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实验教学分析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是人教版必修一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的实验之一。
这个实验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结果的预测、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2、能力目标: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材料进行实验;
五、实验材料和器具
梨组织匀桨、斐林试剂、清水、葡萄糖溶液、试管、试管架、量筒、烧杯、温度计等
六、实验教学过程
1、检查实验器材
2、完成实验过程
加待测样液:向1、2、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梨组织匀桨、葡萄糖溶液、清水
↓
加斐林试剂:分别向1、2、3号试管中加入1ml的现配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摇匀
↓
水浴加热:将试管放入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
观察颜色变化: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哪组试管出现砖红色
沉淀)
3、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教案一、实验原理(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某些化学试剂 +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L的NaOH溶液+ /mL的CuSO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4双缩脲试剂;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演示教学课件)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1.2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 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
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 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
察鉴定,但可溶性还原糖鉴定要水浴加热,脂肪鉴定要洗去 浮色后制片再用显微镜观察,蛋白质鉴定要先加双缩脲试剂A 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后加B液(质量浓 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 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 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 橘黄色(用苏丹Ⅲ染色)或红色(用苏丹Ⅳ染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 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 双缩脲试剂( 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 ①先加 A液1ml ,再加 B液4滴 ② 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
思考: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方法的区别
①斐林试剂需要等量混合、现配现用,同 时需要水浴加热
实验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脂肪和蛋白质
蛋白质 脂肪
还原糖 淀粉
试剂
成分
实验现象
常用材料
双缩脲 苏丹Ⅲ
A: 0.1g/mL NaOH B: 0.01g/mL CuSO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州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考查时间:20分钟)
一、实验目的:
初步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器材:
制备好的苹果(或梨)组织样液,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温度计,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蒸馏水等。
三、实验过程:
达州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评分表
监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