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单元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六单元复习学案

②从积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和“”两个字分别概括了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不同态度,批评了的思想方法。
1.本文选自,此书为西汉淮南王编著。成语“”出自于此。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4分)善()亡()将()以()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此何遽不为福乎?(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本文是一则(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
五、反思
教师修订学生反思
B、歧路(qí)缥缈(miǎo)微澜(lán)消息(xī)
C、宦游(huàn)暮色(hè)摩天(mó)
6.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2分)
海市深楼瞬息万变雾霭茫茫乱吵乱闹
涛天巨浪摸天大楼嘎吱作响浑身发抖
跌跌撞撞絮絮叨叨自由自在主观臆造
①近塞上之人②友人惭,下车引之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④人皆吊之⑤故时有物外之趣⑥驱之别院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
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用原文回答)
⑴失马之福是:
⑵得马之祸是:
⑶跛腿之福是:
6、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7、写出文章的寓意:
8、关于福祸得失互相转换的辨证关系,中国有许多名言俗语作了精辟的概括,你能说出几句吗?
(2)A.妥当(tuǒ) B.头衔(xián) C.称职(chèng) D.更衣(gēng) ( )
(3)A.嬉戏(xi) B.瘸腿(qué) C.孪生(1uón) D.炫耀(xuán) ( )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 《解决问题》学案

6.6.7 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利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2.能正确的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说一说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
(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本数的37.5%。
(2)美术小组的人数相当于科技小组人数的60% 。
(3)冰箱价格的21是洗衣机的价格。
(4)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43,桃树棵数是苹果树棵数的32。
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5。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
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2. 读题思考:现在我们只知道每两个月之间价格的变化幅度,但商品原来的价格却未知,想一想可以怎么办呢?你会解答吗?尝试解答。
3. 检验结果。
如果假设此商品3月的价格是a 元,算一算得出的结果和上面得到的结果是不是一样?4.想一想,为什么降价和涨价的幅度都是20%,但降价和涨价的具体钱数却不同呢?因为不同,所以降价和涨价的具体钱数不同。
三、课堂达标1. 某电视机厂计划某种型号的电视机比去年增产50%,实际又比计划的产量多生产了10%。
此型号的电视机今年的实际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多少?2.8月初鸡蛋价格比7月初上涨了10%。
9月初又比8月初回落了15%。
9月初鸡蛋价格比7月初涨了还是跌了?涨跌幅度是多少?四、拓展提升某品牌的数码相机进行促销活动,降价8%。
在此基础上,商场又返还售价5%的现金。
此时买这个品牌的数码相机,相当于降价百分之多少?五、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对自己的表现满意6.6.8 练习十九【学习目标】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理解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学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
(1)“每台洗衣机的价钱降低了15%”,也就是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学案Period One【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英文说法。
2. 听对话,能排列出《愚公移山》这则故事的顺序。
3. 学生能依据图片讲述出《愚公移山》这则故事。
【学习内容】一、自主预习1. 你知道这些神话故事的英文翻译吗?请为这四则配对:1. Journey to the West a.《后羿射日》2. Hou Yi Shoots the Suns b.《女娲补天》3. 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c.《西游记》4. Nu Wa Repairs the Sky d.《愚公移山》2.请翻译下列短语:尝试移动大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绝不会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土和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山上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大山搬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故事提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不放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看起来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种理解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故事有很多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团队合作1. 听录音,完成课本1b 任务。
找出《愚公移山》故事的开头。
2. 听录音,将听到的信息填入下表,并能依据听到的信息讲述这个故事的开头。
Name of the story Where did the old man live? Who would help the old man? Where would they put the earth and stone from the mountain?3. 听录音完成2a ,为4幅图片排序。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设计人:王秀莲审核人:张瑞英日期:2011.12.19复习目标: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3、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复习重点: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复习难点: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习过程:一、检查预习:解释划线字词的含义:1、陈涉少时2、苟富贵,无相忘3、会天大雨4、寡人谕矣5、长跪而谢之6、孤不度德量力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二、自主复习任务:(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通史。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此书为体史书。
3、陈寿,字,朝代家。
4、《出师表》作者,字,号,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家,杜甫在《蜀相》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二)通假字:1、发闾左谪戍渔阳___通_________2、为天下唱___通_________3、将军身披坚执锐___通_________4、固以怪之矣___通_________5、故不错意也___通_________6、欲信大义于天下___通_________7、自董卓以来___通_________(三)古今异义:1、此诚不可与争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今义______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今义______(四)一词多义: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故将广故数言欲亡项燕为楚将免冠徒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徒间又何间焉徒以有先生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遂许先帝以驱驰许安陵君其许寡人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重点句子填空及翻译: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学案

英语自主探究学案内容: SB: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 (Section A)课时:2 年级:八年级序号:1 日期2010.9 主编:八年级英语组一:学习指导本课时的中心话题是谈论如何发出、接受及拒绝邀请。
二:学习任务A级:(基础知识)1、记忆单词(Section A ,p31-p33的所有单词)2 形容词比较级. 规则变化1)单音节词和少数双音节词.(找出SectionA例子)①直接加er.②不发音的e结尾时加r.③辅音字母为y结尾时把变i,再加er.④重读闭音节结尾并且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双写最后的辅音字母,再加er2) 多音节和部分双音节词。
在原级前加more.比较级的用法。
1)表示两者进行比较时用形容词比较级,其结构为“A + …比较级+B” 。
为了避免重复,在从句中常用the one, that, those等词来代替前面出现过的名词。
其中the one代替可数名词单数名词形式,the ones,或those代替可数名词复数形式,that不可数名词单数名词2) a little, much, even, far等修饰比较级。
3)表示两者之间进行选择“那一个更…”时,用句型Which/Who is +形容词比较级,A or B ?表示。
4)有of the two 时,常有the+比较级5)表示“越来越…”用“比较级+and +比较级”6) 表示“越…就越…”时,用“the+比较级, the+比较级”3.编对话。
例如:A:Is that Mary?B:No,it isn’t. It’s Tina.Mary is shorter that Tina.4. 完成1b,2a,B级:1.英汉互译(3a,3b.)1)超出2)与……相同3)擅长4)喜欢做…5)与…不同6)公有的7)在某些方面8)看起来一样9)与…一样2.完成3a.C级:背诵P33的3a文章注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把经过小组讨论后仍然不会的问题填写在互动卡上.完成下列练习,对自己来一个测验吧:一.填空。
高中生物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基因的表达 (1)

基因的表达【必备知识梳理】一、RNA的结构和种类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通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过程。
2.场所:主要是,在、中也能发生转录过程。
3.产物:、、。
4.过程(以mRNA为例)三、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的过程。
2.场所:。
3.过程:归纳总结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四、中心法则1.提出者:。
2.补充后的内容图解五、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2.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1)白化病致病机理图解(2)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机理图解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为基础的,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基因都是相同的,但各不相同。
2.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分为以下两类(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所必需的,如、等。
(2)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等。
七、表观遗传八、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由个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个性状,如水稻的Ghd7基因不仅参与开花的调控,还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重要作用;生物体的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考点能力提升】考点一遗传信息的流动,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遗传信息的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也有DNA的解旋过程,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吗?(2)一个DNA分子上的所有基因都同时转录吗?它们的模板链都相同吗?(3)转录形成RNA时有没有方向性?,实质是将mRNA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mRNA合成以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人教版新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学案

教师寄语:创造力就是想出新鲜事物。
创新就是制造新鲜事物。
——西奥多·莱维特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体会想像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学会使用夸张和想像。
3.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开天辟.地()女娲.()掺.水()塑.造()莽.莽榛.榛()()澄澈..()( )2、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 __________ ,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2)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带有浓厚的色彩。
二、理解探究:本文处处洋溢着因人类诞生而产生的喜悦感,请对下面的句子加以分析体会。
(1)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三、合作释疑: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写法的?四、课内精读:①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②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⑥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
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⑧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2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第三课时)编制:玄艳霞张丽娟刘倩审核:审批:【复习目标】1、牢固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字词音形义、重点作者)。
2、学会整体把握诗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强化名句默写练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老夫聊.发少年狂(2)会.挽雕弓如满月(3)五十弦翻.塞外声(4)也拟.泛轻舟(5)马作.的卢飞快(6)为报倾城..随太守(1)一、二句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切盼与丈夫重逢的心情。
(2)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分别的地方。
(3)词中表现女子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希望——失望——绝望。
《渔家傲秋思》1、填空作者:,字,(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填空名句: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归无计3、复习知识点(1)上阕写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塞下景色),突出了“异”字。
(2)“风景异”在哪些方面?气候之异;边声之异;边城之异。
(3)怎样理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画面?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4)下阕抒情,抒了思乡报国之情。
(5)怎样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千古名句?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1、填空作者:,字,号,(时期)文学家。
其它作品:《水调歌头》。
2、填空名句:会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复习知识点(1)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盛况。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3)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豪气十足,誓死为国的英雄形象。
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用典有什么好处?“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武陵春》1、填空作者:,号,(时期)著名女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组 轻叩诗歌的大门单元导读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实践:诗海拾贝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究活动,让我们学会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2.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感受古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一些诗人,增长一些文学常识,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的欣赏力,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预习导航】特别提示:活动安排分“搜集诗歌——看”“整理诗歌——抄”“欣赏诗歌——析” “诗歌朗诵——读”一、为阅读扫清障碍。
(给下面加点的注音) 往矣.( ) 霏霏.( ) 润.物( ) 野径.(枕.头() 睫.毛( ) 花穗.( ) 齐绽.( ) 皑皑.( )二、结合注释,认真读一读课文中的六首古诗,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写初读后的收获:2.把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在课文中做上标记,以备课上讨论交流。
三、课前搜集诗歌。
提示:搜集诗歌是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最基础的一环。
就像是你要当一回小厨师,那就必须先买菜回来。
也就是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必须有“诗歌材料”了,才能让自己发挥水平进行“再加工”。
1. 说说搜集诗歌的方法:2.把你搜集的诗歌抄写在积累本上。
【课堂探究】四、“整理诗歌——抄”提示: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我们能把搜集到的诗歌分类整理下来,然后反复进行朗诵,那么记忆一定会深刻些,其中一些2.本组六首诗歌是按分类的。
3.小组分类整理搜集到的诗歌。
(以备展示用)五、“欣赏诗歌——析”提示:有了材料,必须对它们进行加工,它们才会成为一碟美味佳肴。
诗歌也是需要我们进行“再加工”的,那就是我们阅读诗歌,欣赏诗歌。
1.我们课本中的《春夜喜雨》就附有一篇赏析短文,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2.欣赏诗歌有方法。
①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
④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达标训练】一、连线《采薇》唐诗白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词辛弃疾《天净沙•秋》元曲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四言古诗叶赛宁《白桦》外国诗杜甫《春夜喜雨》现代诗《诗经》二、古诗积累。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植B.曹丕C.曹操(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2.根据要求填空。
(1)()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填颜色)(2)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填花名)(3)春()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填动物)三、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诗经·采薇》写选征战土,回想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2.《春夜喜雨》是一首绝句。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4.《天净沙·秋》是宋代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道小令。
()5.《太阳的话》作者借太阳、象征光明、进步,表达了作者对进步、民主的新生活的向往。
()6.《白桦》是写思念亲人的一首诗。
()四、阅读诗歌,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名,题目这首词中,所写的时间是地点是,描写的景有。
2.读了这六首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把它写在下面。
五、诗歌赏析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词语的意思。
喜:潜:润物:2.第二句的意思是:3.第一句写了下雨的,赞美了这场雨来的。
4.最后一句是诗人夜晚对景色的猜测。
六、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3.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
书写质量日期:活动实践:与诗同行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记录整理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通过朗诵表演、展示诗集和原创诗作等活动,锻炼胆量和增长勇气,提高自信心和培养创造力。
【预习导航】特别提示:活动安排分“推荐好诗——编”“原创作品——写”“综合汇报——展”等几个环节。
一、给加点字注音。
澎湃.()出轨.()纤.弱()逸.闻趣事()岑.参()亲昵.()依偎.()略胜一筹.()二、把《诗中的“秋”》一文中有关秋的诗句摘抄下来。
1. 2.3. 4.3.三、自读诗歌《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尝试回答:1.你比较欣赏哪一首?为什么?2.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堂探究】四、“推荐好诗——编”1.在我国诗的长河里,出了那么多的著名诗人;而外国也有那么多出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就像海边一只只五光十色的贝壳,不胜枚举。
如果要把这些精品都抄下来,也多不胜抄。
你认为该怎么办?3.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五、原创作品——写”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了那么多诗,大家一定也想试一试吧!教你几招:(1)要想心中有诗最重要的是联想和想象。
因形象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这是写诗最需要的特质。
(2)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2.请你欣赏,再试写一首。
【达标训练】一、比一比,再组词。
跃()纤()昵()偎()梗()袄()迁()泥()喂()硬()二、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潮声潮落机灵的耳朵胸怀富足粉红的眼睛家园宽广热情的花朵潮起澎湃明亮的歌曲三、下面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在括号里填出。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春夜喜雨》。
()2.苏小妹认为黄山谷加上的“舞”和“隐”两个字仍不够理想,但比苏东坡加的两个字要美。
()3.“路转溪桥忽见”中“见”是出现的意思。
()4.《天上的街市》中把夜晚的天空想象成美丽的街市,把天上的明星比作街灯。
()五、课文内容精彩回顾。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哦,这首诗我懂得。
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
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1.文中这首诗选自代诗人写的《》。
2.用“”画下作者理解这几句诗意思的句子。
3.你还会背诗人的哪些诗,选择一首写下来。
六、趣味故事欣赏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
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
1.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先理解下面的词语。
峥嵘:百无禁忌:2.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认为这兄妹俩的长相特点是:书写质量日期:回顾·拓展六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一、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野径.(jìn jìnɡ)澎湃.(bài pài)花重.锦官城(zhònɡ chónɡ)徜.徉(chánɡ shànɡ)花穗齐绽.(zhàn dìnɡ)白雪皑皑.(ái qǐ)二、把古诗词名句与作者连在一起。
海内存知己凌寒独自开王勃夕阳无限好天涯若比邻王安石迟日江山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墙角数枝梅春风花草香杜甫三、选择填空。
下面三句话传说是苏东坡和苏小妹互相取笑的话,都用了夸张。
你能找到它们分别夸张了什么?1.苏东坡: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2.苏小妹: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3.苏东坡:几加拭眼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四、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3.枯藤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
5.几处()争暖树,谁家()啄春泥。
五、回顾本单元内容选择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共收录诗歌()篇。
A《楚辞》 25 B《诗经》 3052.不同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到达顶峰阶段。
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宋代的()和元代的()。
A诗词曲 B词诗曲 C曲诗词3.我国从古到今涌现出许多伟大的诗人,如:、、、、等;其他国家也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等。
4.《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作者是国著名诗人。
5.我要把我喜欢的诗歌推荐给大家我要推荐给大家的诗歌是写的,诗歌内容如下:我推荐这首诗(词)的理由是:六、朗读下面两首童诗,说说你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树风春天的树风最讨厌了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裙子夏天的树然后在旁边大叫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羞!羞!羞!秋天的树真是气死我了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冬天的树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1.我的体会是:2.我受到的启发是:书写质量日期:2012年秋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