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学案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六单元复习学案

②从积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和“”两个字分别概括了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不同态度,批评了的思想方法。
1.本文选自,此书为西汉淮南王编著。成语“”出自于此。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4分)善()亡()将()以()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此何遽不为福乎?(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本文是一则(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
五、反思
教师修订学生反思
B、歧路(qí)缥缈(miǎo)微澜(lán)消息(xī)
C、宦游(huàn)暮色(hè)摩天(mó)
6.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2分)
海市深楼瞬息万变雾霭茫茫乱吵乱闹
涛天巨浪摸天大楼嘎吱作响浑身发抖
跌跌撞撞絮絮叨叨自由自在主观臆造
①近塞上之人②友人惭,下车引之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④人皆吊之⑤故时有物外之趣⑥驱之别院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
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用原文回答)
⑴失马之福是:
⑵得马之祸是:
⑶跛腿之福是:
6、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7、写出文章的寓意:
8、关于福祸得失互相转换的辨证关系,中国有许多名言俗语作了精辟的概括,你能说出几句吗?
(2)A.妥当(tuǒ) B.头衔(xián) C.称职(chèng) D.更衣(gēng) ( )
(3)A.嬉戏(xi) B.瘸腿(qué) C.孪生(1uón) D.炫耀(xuán) ( )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设计人:王秀莲审核人:张瑞英日期:2011.12.19复习目标: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3、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复习重点: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复习难点: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习过程:一、检查预习:解释划线字词的含义:1、陈涉少时2、苟富贵,无相忘3、会天大雨4、寡人谕矣5、长跪而谢之6、孤不度德量力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二、自主复习任务:(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通史。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此书为体史书。
3、陈寿,字,朝代家。
4、《出师表》作者,字,号,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家,杜甫在《蜀相》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二)通假字:1、发闾左谪戍渔阳___通_________2、为天下唱___通_________3、将军身披坚执锐___通_________4、固以怪之矣___通_________5、故不错意也___通_________6、欲信大义于天下___通_________7、自董卓以来___通_________(三)古今异义:1、此诚不可与争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今义______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今义______(四)一词多义: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故将广故数言欲亡项燕为楚将免冠徒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徒间又何间焉徒以有先生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遂许先帝以驱驰许安陵君其许寡人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重点句子填空及翻译: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学案一、导入复习:文言文作为中考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一定要通过复习巩固好文言文的知识,查漏补缺,弥补学习新课时的不足。
那么我们的复习就从刚刚结束新课的九年级下第六单元开始。
二、制定复习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制定)1、系统归纳、把握单元字词与文学常识。
2、熟悉课文背诵与文言词句的意思。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
三、归纳、巩固字词听写字词,并给划线字注音。
(学生听写)曹刿小惠未徧旗靡(麋)期年(多音字) 间进参差荇菜雎鸠窈窕好逑四、巩固文常、课文背诵1、学生自由巩固、识记2、做《同步》自主性探究4、5题。
五、自学任务:整理并巩固重点解词、句译1、重点实词(含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2、重点虚词:3、重点句子翻译:六、链接中考题,巩固练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①又何间焉间:②小惠未徧徧:③神弗福也福:④牺牲玉帛牺牲:19.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复习目标与重点】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所学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4、理解并背会郭沫若诗两首。
【超前复习,知识回顾】一、整体把握我也行!1、《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2、《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静夜》在写法和风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向往。
这首诗立足“静夜”,描绘月光、松树、疏星等景物,展开联想,有一位鲛人在天河岸边对着月夜无声地流下了珍珠泪。
寄托诗人的失望情绪,隐含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对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进行了讽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的本质,不能爱慕虚荣;另一则《蚊子和狮子》则提醒我们,取得成绩后不要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智子疑邻》提醒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见。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基础巩固我掌握!1、给加点的字注音。
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骇人听闻(hài)钦差(qīn)更衣(gēng)随声附和(hâ)和好(hã)自称(chēng)相称(chân)圈定(quān)猪圈(juàn)炫耀(xuàn)爵士(juã)御聘(yù)(pìn ) 鲛人(jiāo)女娲(wā) 澄澈(chãng)(châ) 幽光(yōu)莽莽榛榛(zhēn)2、填空。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回顾巩固第六单元中的重点知识,包括词语解释、语法规则、阅读理解等;2.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词语解释和用法;•复习短文阅读理解;•复习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分析等。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的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内容安排1. 复习词语解释•通过词语搭配、造句等方式复习本单元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和理解词语的含义,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2. 复习短文阅读•给学生阅读一篇小故事或文章,进行朗读和理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复习语法知识•通过句子分析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句子结构和成分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3.任务驱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词语解释复习•教师呈现部分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让学生解释其含义和用法;•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释词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2. 短文阅读复习•学生朗读一篇短文,并进行语音表达练习;•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展开讨论。
3. 语法知识复习•教师演示句子成分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语法知识。
六、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设计课堂小测,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作业评定:布置相应作业,评定学生的复习情况和能力提高程度;3.课后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七、教学反思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熟读成诵,把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内容。
2、揣摩、品味精彩文段,培养文言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树立科学客观的历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并能产生自己独特的认识。
【重难点】熟读成诵,把握重点字词,品析语段,培养文言语感。
【学法点拨】本单元的复习要以读背为主,积累文言词汇并能举一反三,把握重点的片段进行细致分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理解课外文言片段,培养文言语感。
古诗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复习内容】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阳夏()辍耕()鸿鹄()闾左()適戍()当行()度已()数谏()陈胜王()罾()间令()篝火()忿恚()果笞()宁有()攻蕲()铚、酂()柘、谯()千骑()社稷()嗟乎()以说谏故()车六七百乘()怅恨()唐雎()怫然()徒跣()庸夫()韩傀()休祲()缟素()以头抢地()色挠()谕()免冠()要离()乐毅()诣()猖獗()沔()吴会()陇亩()颖川()徐庶()信大义()猖獗()倾颓()挟()夷越()屏人()殆()民殷()存恤()胄()箪食壶浆()度德量力()好为《梁父吟》()崩殂()恢弘()妄自菲薄()以塞()驽钝()陟罚臧否()裨补阙()漏郭攸()之费祎()侍( )卫行()阵和睦倾覆( ) 苟( )全长()史猥()自性行淑均( ) 夙()夜忧叹以彰其咎()咨诹()以遗陛下()斟酌()损益庶竭驽钝( ) 以彰( )其咎( ) 咨诹( ) 遗诏( ) 温庭筠( ) 脉脉( ) 斜晖( ) 塞下( ) 衡阳( ) 白蘋州( ) 千嶂里( ) 人不寐( ) 擎苍( ) 貂裘( ) 两鬓( ) 雕弓( ) 舴艋舟( ) 麾下炙( ) 霹雳( ) 浊酒( ) 燕然未勒( ) 羌管( ) 酣( ) 独倚( )二、文学常识1、司马迁(约前145---?),字字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第6单元复习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单元目标课标要求(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4)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6)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具体要求1、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宪章运动的性质?3、《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发表的时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意义。
4、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性质、意义?掌握“五月流血周”。
5、《国际歌》创作的背景?词作者、曲作者?主要内容?6、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性质、目的、实质是什么?7、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8、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影响(积极、局限)?9、明治维新原因(内因、外因)、时间、内容、目的、改革性质?10、明治维新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11、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积极、局限、消极)?单元重点、难点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一是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3、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难点:1、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2、南北战争的起因。
3、如何在教材内容简单的情况下,使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是通过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一、知识线索本单元讲述的历史时期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时期。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6.2 数量关系

第六单元复习与关联6.2 数量关系【课题名称】第2课时数量关系【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5页。
【教学目标】1. 借助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对所学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基本的解题模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多角度观察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不同视角观察问题,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教师:你会用加、减法解决哪些问题?预设1: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减法是求总数里去掉一部分,还剩下多少。
预设2:我知道求一共有多少是用加法,还剩下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来复习有关数量关系的知识。
(课件出示数量关系知识结构图)二、知识梳理1.加法。
教师: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过的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吗?预设1: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法、接数法、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预设2:计算十几加几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预设3: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一般采用凑十法。
预设4: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教师:你能用加法解决问题吗?(课件出示习题)预设: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列式是:5+2=7(只)2.减法。
教师: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过的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吗?预设1: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可以采用倒数法、数的组成、想加算减法来计算。
其中采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预设2: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十得几。
教师:你能用减法解决问题吗?(课件出示习题)预设:一共有6只小鸭子,游走了4只,还剩几只?列式是:6-4=2(只)三、应用提升1.课件出示教材第107页应用提升第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第三课时)编制:玄艳霞张丽娟刘倩审核:审批:【复习目标】1、牢固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字词音形义、重点作者)。
2、学会整体把握诗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强化名句默写练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老夫聊.发少年狂(2)会.挽雕弓如满月(3)五十弦翻.塞外声(4)也拟.泛轻舟(5)马作.的卢飞快(6)为报倾城..随太守(1)一、二句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切盼与丈夫重逢的心情。
(2)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分别的地方。
(3)词中表现女子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希望——失望——绝望。
《渔家傲秋思》1、填空作者:,字,(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填空名句: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归无计3、复习知识点(1)上阕写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塞下景色),突出了“异”字。
(2)“风景异”在哪些方面?气候之异;边声之异;边城之异。
(3)怎样理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画面?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4)下阕抒情,抒了思乡报国之情。
(5)怎样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千古名句?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1、填空作者:,字,号,(时期)文学家。
其它作品:《水调歌头》。
2、填空名句:会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复习知识点(1)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盛况。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3)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豪气十足,誓死为国的英雄形象。
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用典有什么好处?“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武陵春》1、填空作者:,号,(时期)著名女词人。
其它作品:《如梦令》2、填空名句:舟,不动许多愁。
3、复习知识点(1)上片的情感可由“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来表现,表达了什么的情感?作者思念丈夫(2)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运用夸张和比喻,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忧愁之沉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填空作者:,字,号,(时期)爱国诗人。
其它作品:《西江月》2、填空名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惊。
3、复习知识点(1)上片写军旅生活,战前准备。
首句是实写,后几句是虚写。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队生活。
“沙场秋点兵”暗示战斗即将开始。
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暗示战斗即将开始。
(3)下片写战斗场面,壮志未酬。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有志报国却志不伸的悲愤。
[比较阅读]:(一)《望江南》和《武陵春》1、《望江南》景物..:楼头、帆船、斜晖、江水,和白频洲。
人物情感:“希望”——“失望”——“肠断”。
2、《武陵春》景物:风、尘、花、泪、双溪、舴艋舟(后两都均为想象中的景物)。
人物情感:“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3、两首词,作者都在细心雕琢着所见之物,所达之情。
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写作技巧:同是思人,同是梳头,“梳洗罢”流露的是知远人必归,再失望也可等待的感情;“日晚倦梳头”体现的是内心深知“物是人非”,没有任何期待,不过是自己无期无尽的精神折磨内心耗省而已。
同是思人,对生活已失去了兴趣。
(二)《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1、词的惯例是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
这三首词上阕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渔家傲》:塞下景色,特点: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特点: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特点: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下阕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九年级上册名句默写复习学案编制:玄艳霞张丽娟刘倩审核:审批:1、《望江南》一词作者是温庭筠,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此诗中的绝妙写景句是,恰到好处地衬托了诗中人物孤独失望之情。
此诗之中心句为。
此诗中极写(采用夸张)等候之苦等候之久的诗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渔家傲》中写思家报国之情的诗句。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了典故,希望被重用的句子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报国之情的句子。
6、,亲射虎,看孙郎。
7、《武陵春》中的千古名句。
8、,欲语泪先流。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千古名句、10、,沙场秋点兵。
11、更深月色半人家,。
12、今夜偏知春气暖,。
13、《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风亮节、高洁坚贞的句子。
14、《卜算子?咏梅》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相近的句子。
15、薄雾浓云愁永昼,。
16、《醉花阴》中千古绝唱的句子,人比黄花瘦。
17、,坐断东南战未休。
18、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9 、,曲儿小腔儿大。
20、,全仗你抬声价。
21、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学案编制:玄艳霞张丽娟刘倩审核:审批:班组号姓名:中考名著阅读之《水浒》专项训练一、《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2.内容: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3.推荐理由(或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4.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不足:滥杀无辜。
)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睥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被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磺一、填空题1.“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2.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3.《水浒传》中,有一个拳打镇关西,救助金氏父女的英雄。
他英勇豪爽,粗中有细,他是 (写出绰号和法名)。
在《三围演义》中,也有一个虽然鲁莽,却粗中有细的人,他曾大闹长坂坡吓死曹将夏侯杰,喝退百万曹军,义释严颜,智取瓦口隘。
这个人是。
5.“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名) 之口。
6.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水浒》中叙述了好汉“大闹野猪林”的故事。
三、选择题1.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顼是() A.林冲——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大闹天宫C.刘备一一三顾茅庐D.刘姥姥一一进大观园2.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A.赵云 B.关羽 C.张飞 D.马超3.下列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罗贯中——《红楼梦》——林黛玉B.施耐庵——《水浒传》——鲁提辖C.吴承恩——《三国演义》——曹操D.曹雪芹——《西游记》——孙悟空4.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曾经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西游记》)B.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
(《三国演义》)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阳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表现,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水浒传》)D.贾宝玉在神游太虚幻境时,曾听到这样两句唱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其中的“金玉良缘”指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因缘,而“术石前盟”指的是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
(《红楼梦》)5.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C.桃园结义 D.三打祝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