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计精选(整理ing)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考研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理解和分析心理研究中的数据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心理统计学考研的历年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称为()A 方差B 标准差C 均方D 误差答案:A解析:方差是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均方常用于方差分析;误差则是观测值与真值之差。
2、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 10 的样本,计算得到样本均值为 80,样本标准差为 10。
则总体均值的 95%置信区间为()A (7508,8492)B (7608,8392)C (7708,8292)D (7808,8192)答案:C解析:首先计算标准误为10/√10 ≈ 316。
然后根据 95%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样本均值 ± 196×标准误,即 80 ± 196×316 = 80 ± 6192,得到(73808,86192),四舍五入后为(7708,8292)。
3、已知某样本的平均数为 50,标准差为 10,Z 分数为 2 的观测值为()A 70B 60C 40D 30答案:A解析:Z 分数=(观测值平均数)/标准差,设观测值为 x,则2 =(x 50)/ 10,解得 x = 70。
二、简答题1、简述正态分布的特征。
答:正态分布具有以下特征:(1)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呈钟形,曲线两端无限接近横轴但不相交。
(2)正态曲线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3)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为均数μ和标准差σ。
μ决定了曲线的位置,μ越大,曲线越向右移动;σ决定了曲线的形状,σ越大,曲线越“矮胖”,σ越小,曲线越“瘦高”。
(4)曲线下的面积有一定的规律,如在μ ± 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6827%,μ ± 196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 95%,μ ± 258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99%。
心理学考研统计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研统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变量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2. 在心理学研究中,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1 到 10D. -∞ 到+∞答案:A3. 一个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等于中位数B. 均值等于众数C. 均值、中位数、众数都相等D. 以上都是答案:D4. 标准差和方差之间的关系是:A.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B.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C.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D.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根答案:B5. 在进行t检验时,如果t值显著大于0,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B. 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C. 样本均值大于总体均值D. 样本均值小于总体均值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标准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案:标准正态分布是一个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它具有对称性,以均值为中心,数据分布呈现钟形曲线。
在标准正态分布中,大约68%的数据落在-1到1个标准差之间,95%的数据落在-2到2个标准差之间,99.7%的数据落在-3到3个标准差之间。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有何不同?答案:描述统计关注的是对数据集进行汇总和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
它包括计算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描述性统计量。
推断统计则是从样本数据出发,对总体进行推断和预测。
它包括估计总体参数、进行假设检验等,旨在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测量了10名参与者在特定任务上的反应时间(单位:秒),数据如下:2.3, 2.5, 2.7, 3.1, 3.3, 3.5, 3.7, 3.9, 4.1, 4.3。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
答案:- 平均数:(2.3 + 2.5 + 2.7 + 3.1 + 3.3 + 3.5 + 3.7 + 3.9 + 4.1 + 4.3) / 10 = 3.2秒- 中位数:数据排序后为2.3, 2.5, 2.7, 3.1, 3.3, 3.5, 3.7, 3.9, 4.1, 4.3,中位数为3.5秒。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心理统计学作为心理学考研中的重要科目,对于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通过研究历年真题,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命题规律,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分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的均值为 50,标准差为 10。
现将每个数据都乘以 2,新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A 100,20B 100,10C 50,20D 50,10答案:A解析:当每个数据乘以 2 时,均值也乘以 2,即 50×2 = 100;标准差乘以数据变化的倍数,即 10×2 = 20。
2、对于正态分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正态分布曲线呈钟形B 正态分布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C 正态分布的标准差越大,数据越分散D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正负无穷远处的值为 0答案:D解析: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正负无穷远处的值趋近于 0,而不是为 0,D 选项错误。
3、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时,自由度为()A n 1B n1 + n2 1C n1 1 + n2 1D n1 1答案:C解析:独立样本t 检验的自由度为两组样本量分别减去1 之后相加,即 n1 1 + n2 1。
二、简答题1、简述标准分数的性质和用途。
答案:标准分数的性质包括:(1)平均数为 0,标准差为 1。
(2)标准分数的数值大小表明了原始分数在平均数之上或之下多少个标准差的位置。
(3)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标准分数也呈正态分布。
标准分数的用途主要有:(1)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相对位置。
(2)对不同质的测验分数进行综合。
(3)确定个体在分布中的相对位置。
(4)比较不同单位的数据。
2、解释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答案: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数据的总变异分解为不同来源的变异。
具体来说,总变异可以分解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
组间变异反映了不同组之间的差异,组内变异反映了组内个体之间的差异。
心理学学硕统考试卷

心理学学硕统考试卷心理学学硕统考试卷参考内容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1. 下列哪个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目标?A. 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机制B. 规范和创新心理学研究方法C. 探索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的形成机制D. 促进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2. 研究发现,在某个群体中,乐观的人更加健康和长寿。
这个结果与心理学的哪个领域最为相关?A. 人格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心理测量学3. 儿童时期发生的某些事件通常会对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这个观点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心理学分支的研究相关?A. 认知心理学B. 临床心理学C. 运动心理学D. 教育心理学4. 大脑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下列哪个技术最能提供对大脑活动的直接观察?A. 问卷调查B. 实验设计C. 电生理记录D. 行为观察5. 进化心理学研究心理特性和行为的进化根源,它主要依靠下列哪个理论?A. 社会学习理论B. 心理动力学理论C. 进化论D. 创伤后应激障碍理论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1. 请解释下列心理学术语: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动机。
2. 请简要介绍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案例研究、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脑成像技术。
3. 请举例说明下列心理学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压力应对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
4. 请解释心理健康的概念,并提供三个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5. 请描述大脑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主要的神经传递系统及其功能。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1. 根据你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对"为什么人们会发生健忘现象"进行论述。
2. 请描述下列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包括其典型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A2. C3. B4. C5. C(略)第二部分:简答题1. (略)第三部分:论述题1. 健忘现象是指个体在一段时间后无法回想起以前曾经学习或经历过的事情。
心理统计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研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心理统计考研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2. 在正态分布中,哪个数值可以将数据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包含大约33.3%的数据?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标准差D. 四分位数答案:D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 到∞D. 1 到∞答案:A4. 下列哪项是推断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描述C. 总体参数的估计D. 数据的分类答案:C5. 一个样本的方差为0.16,标准差为:A. 0.4B. 0.32C. 0.16D. 0.04答案:B6. 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表示:A. 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变化量B. 自变量的标准差C. 因变量的标准差D. 因变量的总变异答案:A7. 在进行t检验时,如果t值大于临界t值,我们通常会:A. 拒绝零假设B. 接受零假设C. 增加样本量D. 重新收集数据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中常用的信度指标?A. 重测信度B. 平行形信度C. 内容效度D. 因素分析答案:D9.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如果我们想剔除一个或多个自变量,我们可能会使用:A. 方差膨胀因子(VIF)B. 多元方差分析(MANOVA)C. 多元共线性D. 标准回归系数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心理统计中的基本概念?A. 变量B. 常量C. 操作D. 理论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标准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案:标准正态分布是一个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它具有以下特点:(1) 钟形曲线,对称分布;(2) 曲线下面积为1;(3)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都为0;(4) 曲线下距均值±1个标准差(-1, 1)的面积为68.27%,±2个标准差(-2, 2)的面积为95.45%,±3个标准差(-3, 3)的面积为99.7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下列四个图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2016年)A.图a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不同,方差相同B.图b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不相C.图c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均不相同D.图d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也相同正确答案:D解析:题中要求根据概率分布图推测平均数和方差的大小,在正态分布中,对称轴的点值即为平均数,在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在尾端。
正态分布曲线越高狭,标准差或方差越小,正态分布曲线越低阔,标准差或方差越大。
当随机变量的分布由正态变为偏态时,方差值也会发生变。
在图a中为两个正态分布图,两个图形形状一致,对称轴的点不同,因此均值不同,方差相同。
图b中一个曲线高狭,一个曲线低阔,方差不同,对称轴在一条线上,均值相同。
图c中,对称轴不同,一个曲线高狭,一个曲线低阔,因此均值和方差都不同。
图d中,一条正态曲线,一条偏态曲线,因此均值和方差都不同。
本题需考生熟记概率分布曲线的特点,正态分布曲线为历年考试的高频考点,考题越来越偏向灵活化,需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某考生得分为81,在下列次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 )。
(2013年)A.简单次数分布表B.分组次数分布表C.累加次数分布表D.相对次数分布表正确答案:C解析:简单次数分布表是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
累加次数分布表是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累加在一起的次数分布表,通过累加次数分布表,可直接看出有多少分数低于某个值。
相对次数分布表是把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的分布表。
在本题中,通过累加次数分布表即可知道有百分之多少的人获得的分数比81分低。
本题为常识题,需考生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对各种统计图表要牢记并且会画。
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以支持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
以下是一套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1. 在心理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类型?A. 单样本t检验B. 配对样本t检验C. 方差分析D. 相关分析答案:D3. 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标准差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特点是:- 呈钟形曲线,对称分布。
-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 大部分数据集中在均值附近,数据的分布遵循3σ规则。
2. 解释什么是效应量,并说明其在心理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衡量实验处理效应大小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效应量在心理统计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实验结果的解释力度,帮助研究者判断实验结果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 平均数:(3 + 5 + 7 + 9 + 11) / 5 = 35 / 5 = 7- 标准差:首先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然后求和,除以数据个数,最后取平方根。
\( \sqrt{\frac{(3-7)^2 + (5-7)^2 + (7-7)^2 + (9-7)^2 +(11-7)^2}{5}} = \sqrt{\frac{16 + 4 + 0 + 4 + 16}{5}} =\sqrt{\frac{40}{5}} = 2 \)四、论述题1. 论述在心理统计分析中,样本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答案:样本大小对心理统计分析有重要影响。
较大的样本可以提高统计检验的统计功效,减少抽样误差,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稳定和可靠。
考研心理统计试题及答案

考研心理统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变量分布特征的统计量?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2. 在正态分布中,μ和σ分别代表什么?A. 均值和方差B. 均值和标准差C. 方差和标准差D. 中位数和众数答案:B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0B. 0 到 1C. -1 到 1D. 1 到∞答案:C4. 下列哪项是推断统计学的主要任务?A. 描述数据特征B. 预测未来数据C. 根据样本推断总体D. 计算数据的中心趋势答案:C5. 一个总体的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从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64的样本,其样本均值的范围最可能是?A. 40-60B. 30-70C. 45-55D. 60-80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是心理统计中的常见分布?A. 正态分布B. t分布C. F分布D. 二项分布答案:A, B, C, D7. 在进行方差分析时,需要满足哪些基本假设?A. 各组数据具有相同的方差B. 各组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C. 各组样本量相等D. 各组数据相互独立答案:A, B, D8.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均值的分布?A. 总体均值B. 样本容量C. 总体方差D. 抽样方法答案:B, C9. 以下哪些统计方法可以用来检验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差异?A. 独立样本t检验B. 相关系数C. 卡方检验D. 多元回归分析答案:A, C10. 在回归分析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预期的平均变化量B. 回归分析可以用于预测C. 回归分析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D. 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同时考虑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对称的,以均值为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高校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计精选1、【西南师大04年】某心理学家为了考察训练教程对儿童创造思维能力的影响,将20名被试随机分成四个组,每组5人,每组采用一种教程进行训练,一学期后每个被试的创造思维能力平分如下表,试检验训练课程的作用是否用显著的差异。
(临界值F0.05(3.16)=3.24)问题解决模式教程8 20 12 14 10创造性思维教程39 26 31 45 40工具丰富教程17 21 20 17 20CORT教程32 23 28 25 292、【西南师大03年】计算下面两门学科成绩的等级相关系数。
学生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数学成绩94 90 86 86 72 70 68 66 64 61物理成绩93 92 92 70 82 76 65 76 68 603、【西南师大03年】写出相关样本T检验公式并简要说明其功用和使用条件。
4、【西南师大02年】在一项用信号检测论研究图片再认的试验中,给被试呈现两组图片共100张,一组是“新图片”,一组是“旧图片”。
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回答所呈现的图片是新的或是旧的。
请计算不同条件下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
1先验概率是0.3,即旧图片为10张,新图片为90张。
2先验概率是0.7,即旧图片为30张,新图片为70张。
判断结果:新;旧呈现结果新16 14旧9 61先验概率为0.3判断结果新;旧呈现结果新59 11旧13 17先验概率为0.7(附PZO转换表)5、【西南师大01年】在依次运用信号检测论方法(有无法)进行的研究中,得到如下的次数分布,请分别计算β和d’的值。
P O Z0.70 0.3478 0.5240.41 0.3888 -- 0.2276、【浙大05年】非参数检验方法的特点。
7、【浙大03年】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使用特点。
8、【浙大03年】简述非参数检验的意义和常用方法。
9、【浙大03年】有容量分别为n1=10和n2=16的独立随机样本得到下述观测结果,(X、Y 为观测值,f为频数):X---12.3 12.5 12.8 13.0 13.5Y---12.2 12.3 13.0f---- 1 2 4 2 1f---- 6 8 2现已知变量X、Y的总体均呈正态分布。
请问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否认为这两个总体属同一分布(提示:F.05(9,15)=2.59, F.05(10,16)=2.49, t.05/2(24)=2.064, t.05/2(25)=2.060,t.05(24)=1.711, t.05(25)=1.708 )?10、【浙大03年】下表给出了某班12名同学两次考试的成绩。
要求:1、计算两次考试成绩(X、Y)的相关2、求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3、对所求方程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其显著性(提示:F.05(1,10)=4.96, F.01(1,10)=10.04, F.05(1,11)=4.84, F.01(1,11)=9.65)。
被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考试一(X) 65 63 67 64 68 62 70 66 68 67 69 71考试二(Y) 68 66 68 65 69 66 68 65 71 67 68 7011、【中山大学04年】为什么要建立回归方程?12、【中山大学04年】3X3的实验设计中会存在几重交互作用,为什么?13、【中山大学04年】独立样本和相关样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14、【中山大学04年】判断某个变量X的样本是否符合卡方分布的方法是什么?15、【中山大学04年】某厂要进行压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但由于工厂不大就把男女员工的数据都收集来了,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看性别间有否差异呢?16、【中山大学04年】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单因素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
17、【中山大学04年】一个变量的两个水平间的相关很高,是否说明两水平的均数间没有差异呢?为什么?举例说明。
18、【华东师大04年】填充:(1)常见的抽样方法有()抽样、()抽样、()抽样和()抽样。
(2)当二项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时,在n次二项试验中成功事件出现次数的平均数为(),其标准差分别为()。
(3)拒绝真实的零假设,就是()错误;保留不真实的零假设,就是()错误。
(4)实验中的自变量称为();自变量的不同情况称为(),它包括()或()两类情况;按各种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称为各种()。
(5)质与量的相关包括()相关、()相关与()相关。
(6)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有三种等效的方法:()、()和()。
(7)若智商与语文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8,则智商的变动中有()是由语文成绩的变动造成的。
19、【华东师大04年】现有10名男生进行射击训练,训练前后各进行一次测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训练后训练前1 95 762 70 743 90 804 66 525 80 636 78 627 89 828 84 859 70 6410 73 72试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20、【华东师大03年】填充题:1、用来测量的量尺,既要有______,又要有______,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数_______,这是才可以计算差异系数。
2、以_____理论为依据,按照_____的要求,有_____来估计_____,称为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3、随即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将总平方和分解为_____、_____和_____,如果区组差异不显著,表明_____或_____。
4、相关系数抽样分布的形态随着总体相关系数ρ和样本容量n的大小而变化,当_____时,样本r的抽样呈正态分布;当_____时,r的抽样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当_____或_____时,r的抽样分布呈偏态。
21、【华东师大03年】为了了解某校三年纪48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将他们的成绩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层人数分别为120、300、60,各层的标准差估计为10、12、13,假如要求从全年级中抽取60人,请用最优配置法计算各层应抽取的人数(6)22、【华东师大03年】五位教师对甲乙丙三篇作文分别排定名次如下表:教师序号名次甲乙丙1 3 1 22 3 2 13 3 1 24 1 3 25 1 3 2请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23、【华东师大02年】根据表中数据计算d’和β值(附PZO转换表)刺激\反应报告“旧的”报告“新的”旧刺激40 10新刺激 4 46注:设新刺激强度为0,旧刺激强度为1。
24、【华东师大02年】什么是相关样本?请列举相关样本显著性检验的各种情况。
25、【华东师大02年】如果有一个相关系数r=0.5,请将其转换为等距单位的Zr值。
26、【华东师大02年】有5名女生,物理测验成绩分别是68,69,70,71,72;另有7名男生,成绩分别是40,50,60,70,80,90,100。
现需要知道男女生成绩是否方差齐性,请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不需要查表)。
27、【华东师大02年】某小学根据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将32名学生配成16对,然后把每对学生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6名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照组的16名学生不参加此活动,一学期后,统一进行理解能力测验。
结果发现,有9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测验成绩明显拉开了距离,其中8对是实验组学生得到“及格”,对照组学生得到“不及格”;1对是对照组学生得到“及格”,实验组学生得到“不及格”。
问: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理解能力测验有无显著影响?28、【华东师大00年】什么是标准分数?使用标准分数有什么好处?29、【华东师大00年】方差分析是逻辑是什么?30、【华东师大00年】如果有两个样本,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后如何对其成绩(百分制)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有无显著差异?31、【华东师大00年】有一个双因素方差分析实验,A因素为教材,共3种;B因素为教法,共4种。
交叉分析后得到12种处理,假定每个处理中有2名被试。
经过教学后进行测验,得到一个方差分析表,请完成它。
注:不必说明有无显著意义等。
(答案按照1-12填写在答题纸上)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 FA因素187 (2)(6)(10)B因素343 (3)(7)(11)A×B 3038 (4)(8)(12)组内135 (5)(9)总差异(1)32、【华东师大00年】研究人员对10个家庭的儿童的问题行为程度(X)及其母亲的不耐心程度(Y)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家庭 1 2 3 4 5 6 7 8 9 10儿童得分72 40 52 87 39 95 12 64 49 46母亲得分79 62 53 89 81 90 10 82 78 70求X与Y的相关系数。
注:X与Y的总体均不为正态分布。
33、【华南师大05年】能否用两总体平均数差异z检验或t检验逐对检验多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问题?为什么?34、【华南师大05年】试述分层抽样的原则和方法?35、【华南师大05年】在一项反馈对知觉判断的影响研究中n(人数)X(平均数) S(标准差)试验组(有反馈)60 X1=80 S1=18控制组(无反馈)52 X2=73 S2=15问实验组的平均结果是否显著高于控制组?(用到的统计量在括号中给出了)36、【华南师大03年】把下列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11.0, 11.3, 10.0, 9.0, 11.5, 12.2, 13.1, 9.7, 10.537、【华南师大99年】甲乙两组学生参加一项“问题解决”的实验,以完成解决问题的时间(秒)为成绩。
他们解决某一问题的成绩如下,问两组成绩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甲组17 15 16 18 14 13 14 12乙组16 18 19 16 22 19 18 16 13(t .05=2.131, t .01=2.947)38、【南师02年】有一研究者调查了大学四年级不同年级学生对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的态度,即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哪个更重要,被调查者的回答方式分三种:(1)课业学习更重要;(2)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3)两者同样重要。
该研究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调查60名学生(共240名),每一年级男女各半,统计结果如下表:回答项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n=60 n=60 n=60 n=60课业学习更重要(%) 60% 47% 37% 37%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 20% 26% 30% 33%两者同样重要(%)20% 27% 33% 30%根据上述回答项目的百分比变化,该研究者得出结论:随着年级增加,大学生逐渐重视社会人际交往。
你认为该研究者根据百分比就得出这一结论是否充分?是否有更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请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