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学习导航教师批注一、【引课示标,明确方向】通过歌曲和图片导入,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对整堂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整节课通过“争做港澳百事通”贯穿始终,使学生们上课效率更加高涨。

第2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二、【自学质疑、合作探究】第3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通过“港澳之初见”,来开始自学的过程,学生边自学,边记忆,不会的相互问或者问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之后的“小试牛刀”,又可以有效的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拓展变式、知识升华】第4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1、出示地图,让学生描述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此处还要交给学生地理位置描述的一般思路。

2、出示地图,描述香港、澳门的组成,让学生起来介绍,然后对比记忆,看图了解澳门三部第5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桥梁3、出示表格,出示香港、澳门的面积、人口、人口密度,自此处,加上我们庆云县人口和面积,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得出香港澳门地狭人稠的人地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第6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设计学生自由记忆的板块,为港澳百事通预选赛-抢答赛做准备。

4、出示图片,分析香港、澳门的经济特征分析经济特征之前,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对经济的学习更加有效。

第7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5、港澳合作模式我探究第8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第9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庆云县第四中学电子教案求真·务实·高效庆云县第四中学共11 页第10 页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的合作探究,有时间和任务,可以让小组合作更加有明确性。

1.2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1.2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说明港澳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法以及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1.提问探究法。

2.读图分析法。

3.讲述法、讲解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具准备1.相关图片与地图。

2.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首都北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另外两个重要的行政区域。

(先播放《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香港美境图片,再让学生们大声的告诉歌曲里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香港、澳门。

师: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里的这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二)、讲授新课师:这节课呢,我分为三个板块,下面我们进入板块一——走进香港和澳门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港澳在哪儿?它们的范围又是怎样的呢?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本,思考香港和澳门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一下请同学回答。

生:略。

师:先展示《香港与澳门政区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读图回答。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

港、澳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这里要为其外向型经济打基础,也为内外型广阔发展空间作铺垫。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德育目标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方法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

这两颗明珠就是——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

(音乐停)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讲授新课]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位置等大概情况。

(板书:一、概况)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及图6.13,P29活动内容,回答以下问题:的含义。

3.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学生读书读图、填表、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1或请个别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所填表格内容,教师展示表格内回归以后成为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特别”之处在于祖国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和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材通过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城市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和澳门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

2.香港和澳门的相关视频、图片、新闻报道等资料。

3.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自主学习时查找相关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港澳台地区 教案

港澳台地区 教案

港澳台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地理概况。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引出港澳台地区的学习。

2.香港的位置和范围: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3.香港地形: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

平原狭窄,主要分布在沿海。

海岸弯曲,港湾和岛屿较多。

4.香港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优势:航运便利、资金充足、劳力素质高、技术水平高、国际声誉好、背靠祖国大陆。

劣势:资源缺乏;土地面积狭小,人口拥挤、市场狭小。

20世纪60—70年代,制造业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等地大规模转移,香港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下降,而房地产、信息、金融、旅游等行业得到进一步加强。

世界重要金融中心、“购物天堂”、世界著名自由港5.澳门的位置和范围: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北接珠海市,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6. 港澳与内地的关系: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而港澳也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祖国内地可以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其贸易事业发展。

7.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北回归线横穿南部,大部分在亚热带,南部有小部分在热带。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

8.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山地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

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

9.台湾的气候:平原少于山地,背风坡少于迎风坡。

(东多西少)东北部降水量最多,基隆被称为雨港,基隆东南方的火烧寮有全国最高雨量的纪录。

台湾火烧寮(中国雨极)降水多的原因?①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沛;②台湾岛位于西太平洋,极易受热带风暴(台风)的影响,加大了降水量;③火烧寮地处台湾山脉的迎风坡上,上升气流遇阻易形成地形雨;④受台湾岛倾斜方向的影响,湿润气流易在火烧寮积聚回旋上升,多降雨。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商务星球版【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

(重点)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重、难点)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重、难点)【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读图观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2´课前播放《七子之歌》(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主要知识点。

出示课件--→复习回顾①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

②说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是如何优势互补的。

师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和评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前店后厂”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学习了“后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前店”-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课件上的图文,举手抢答。

①慧眼识图:学生上台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的位置。

结合地图,用语言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生回答:珠江三角洲提供厂房、能源、劳动力、日常生活用品等;香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欣赏音乐,营造轻松的情景。

温故而知新,既可以巩固旧知,又可以为本节课做热身运动,进一步明确港、澳的位置。

熟悉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互补,为这节课的内容作铺垫。

让学生做自我评判,便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明标示学1´出示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第二章第十二节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教案4.doc

第二章第十二节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教案4.doc

第二章第十二节“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教学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东方之珠》【设问】:听到这首歌曲,你会联想到哪个地方?你对香港又有什么印象呢?【过渡】:这节课我将带大家游览位于珠江边上的这颗璀璨的明珠——香港特别行政区。

环节二:自学课本,初次尝试【填表】:港澳概况对比(阅读课本P56、57,完成香港一栏的内容,下节课与澳门作对比)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间1997.7.1人口672.5万人面积1099km2人口密度6119人/km2位置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组成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地形低山丘陵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在短短的百年时间里,香港由一个香料集散地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化大都会;当今,其贸易、金融、航运、信息、旅游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环节三:深化情境,引出问题【读一读】:材料《香港在世界中的地位》【过渡】:读完后,大家可能都有一个疑问,香港这样一个小地方,经济发展为什么那么快呢?环节四:再次尝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香港经济以()为主导,以()、()、()和()为支柱。

2、香港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有哪些?3、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但香港可同()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过程中老师巡视,观察或参与小组的讨论)【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一、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1、背靠祖国大陆2、面向国际市场3、航运便利4、政策合理5、管理良好6、劳动力素质高7、资金充足8、良好的国际声誉二、香港经济发展的劣势1、地狭人稠、市场小、人口压力大2、地价高、工资水平高3、资源贫乏4、航运量大、港口趋于饱和环节五:小组汇报,交流提高【设问】:制约香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哪个?有什么办法解决?【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最关键的的问题是:缺少发展空间。

解决办法是:与内地联合,共同繁荣。

【读图回答】:据地图册P24,说说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设问】:中央还采取哪些措施支持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1、提供食品、燃料、原材料等2、放宽香港产品进入内地的限制3、计划兴建港珠澳大桥,方便与内地的沟通4、放宽到港旅游的限制……【设问】:假如假期你有机会到香港,可利用哪些交通工具?你准备到香港干什么?【图片介绍】:“旅游景点”及“购物天堂”。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教学设计1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教学设计1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的内容主要包括香港和澳门的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

本节内容是对特别行政区这一概念的具体阐述,通过分析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特别行政区的特点和优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区的相关知识,对地理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对学生来说,特别行政区这一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了解主要限于表面,对它们的特点和优势缺乏深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掌握特别行政区这一概念,理解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特别行政区的认同感,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特别行政区这一概念的界定和理解。

2.香港和澳门的特点和优势的深入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特别行政区这一概念。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香港和澳门的相关图片、视频、新闻报道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香港和澳门的了解有多少?”让学生思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香港和澳门的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让学生对这两个地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二节
“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
山东省诸城市辛兴初中孔令刚
【课堂导入】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家庭中,有个曾经被英国强霸百多年的地方,在回归祖国后,它越来越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它就是今天的“繁华都会”——香港。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近它、了解它。

【学习目标】
1.了解香港的位置、历史、自然环境等基本状况。

2.了解香港的经济特色和文化旅游资源。

【自主互助学习】
1.了解香港的概况
(1)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海之滨,东侧,西与特别行政区相对,北和市相邻。

(2)香港特别行政区由、、三部分构成。

(3)香港地区人多地少,为扩展城市用地采取了措施。

(4)香港属于气候。

(5)香港于年月日回归祖国,实行“”。

2.理解香港的经济特色
(1)香港经济现已逐步形成了以为基础以、、、为支柱的多元结构。

(2)一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3)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中心之一。

(4)目前香港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等。

(5)香港地区有、铁路与内地相连。

3.了解香港的文化旅游
(1)香港有、、等著名景点,被称为“”等称号。

(2)香港的著名大学有、等。

【合作闯难关】
1.香港地区缺水严重,原因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缺水问题?2.你认为香港的最大贸易对象是哪里?
3.香港地区与珠江三角洲之间进行经济合作,可以吗?各有什么优势?
【巩固练习】
1、香港地区的主导产业()
A、旅游业
B、加工工业
C、农业
D、对外贸易
2、关于香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对外贸易是本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B、香港靠近深圳特区
C、香港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岛组成
D、“宋城”是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
3、在香港的进口贸易对象中,居首位的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中国大陆
4、香港地区人多地少,为扩展城市用地采取的措施有()
A、开拓荒地
B、“上天”和“下海”
C、拦海造田
D、减少人口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对学习小组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