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道教简史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民间信仰的历史考察

Hi s t o r y Re v i e w o f t h e Fo l k Be l i e f i n Xu z ho u Re g i o n o f
he t Mi n g a n d Qi n g Dy n a s t i e s
HU Me n g—f e i
B o t h t h e w o sh r i p o f t h e n a t u r a l mo u n t a i n s a n d r i v e s, r G o d, wa t e r nd a d i s a s t e r g ds o , b u t ls a o O U t h e G u n Di a , We n c h a n g , t h e p e so r n a l i t y g d. o T h e f o l k b e l i e f h a s s t r o n g u n i v e sa r l i t y a n d u t i l i t a r i a n f e a t u r e s . he T o f i c i l a p o we r p l a y s a n i mp or t a n t r o l e i n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Hi s t o r y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2 1 0 0 9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Mi n g a n d Q i n g D y n a s t i e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p e r i o d t o t h e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f o t h e f o l k b e l i e f s i n nc a i e n t C h i n a . T h e H u a n g i r v e r a n d t h e c a n a l i n t e e r h ng a e i n X u z h o u r e g i o n o f t h e Mi n g a n d Q i n g D y n a s t i e s , t h e g e o g r a p h .
徐州城隍庙的历史及民俗

数百家老字号因城隍庙而兴旺
连砍三刀, 大青石上留下三道深深的 刀痕。 正在这时, 侍从送来茶食糕点, 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 只 是尚无名称, 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 名。苏东坡见这种糕点油润金黄, 表 面上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 曰: “蜜三刀是也。” 后来, 经苏东坡 起名的蜜三刀名噪一时。
烙馍
徐州烙馍是古城很独特的一道 美食, 据传说在楚汉相争的年代, 韩信 的军队行军时, 所带军粮是当地盛产 的小麦, 既不好携带也不方便食用, 足 智多谋的汉朝大将军韩信令部率们 把小麦磨成粉,用生铁做成鏊子, 放 在火上, 烙成薄饼, 传统沿千年。 烙馍 的吃法很多, 最普遍的吃法就是用烙 馍卷上各种炒菜,既好吃又快捷, 很 适合军队边行军边吃, 后来徐州人还 把油炸馓子卷在烙馍里吃, 外面酥软 里面脆香, 美味无比, 有些游客在逛 完城隍庙后, 都要专门尝一尝。
蜜制蜂糕
蜜制蜂糕是秋冬季节止咳润肺 的滋补佳品。 据传说, 唐朝贞观年间, 礼部尚书张建封任徐州武宁军节度 使时, 有宠妾关盼盼, 歌舞俱佳, 尤其 擅用面筋、 蜂蜜、 麻油、 果料制作一种 蜜制蜂糕食用,以保持红颜不老, 姿 色动人, 深得张建封的喜爱。特为关 盼盼独造楼, 名曰“燕子楼” 。其 侍女将蜜制蜂糕的制法传至民间, 徐 州百姓争相仿制, 成为一道名点。
在我国, 城隍庙已成为古老城市 的象征, 例如上海城隍庙、 西安城隍 庙、 宁波城隍庙等, 成为当地庙会文 化的特色商业中心、 城市名片和著名 旅游品牌。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能在原址保护重建的古迹不多, 如能
远在传说中的上古时期,彭祖 曾向唐尧进献过 “雉羹” (野鸡 汤) 。徐州母鸡饣 它 汤的渊源可上溯 到4 0 0 0 多年前的唐尧时代,可谓源 饣 它 汤, 远流长。 以母鸡与麦仁入羹。 且须熬煮到浑然一体的程度,方能 称之为 “饣 。 这是一种独具一格的 它” 制羹流派, 颇具太古遗风。早在民国 它汤锅, 时期就已扬名的马市街饣 在 它汤同时, 经营饣 兼售煎包。 辣汤起源于宋。 熙宁十年 (公元 蜜三刀 1 0 7 7 年) 黄河夺泗入淮,鳝随水泛 捕不胜捕。楚人 (即徐州人) 以 据说, 蜜三刀最早产于徐州。北 滥, 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 一 鳝辅以作料煮汤, 此即辣汤之雏形。 赋诗“巨野东倾淮泗满, 天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 酒 苏轼知徐, 酣之时,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 楚人恣食黄河 。 ” 佐证了名人对辣 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 汤的喜好。
道家文化起源于徐州说

1 998
年竿
一
期
道 家 文 化 起 源 于 徐 州 说
张俊 之
道家 文 化 是 我 国 传统 文 化 起源 早 影 响大 直 到 今夭 仍 然影 响 着 我 国社 会 的 方 方 面 面
, , 。
,
,
,
冉 老 聪 新沐
,
,
.
” “
孔 子间游 是
,
考 只 知道 他 生 活 的 时 代 早 于 孔 子 或与 孔子 同时
, 。 ,
元前
5
0 而 弃职 返 沛 约 在公 元前 5 3 0 年 5 4
,
,
0
年 直 年 据
,
,
他从 学 习到 讲 学 长期 住在沛 年轻时 即离 开 家 乡 到
外地 求 学 因 为 当 时商 容住 在 沛 县 老 子 即到 沛 从商
, ,
.
,
,
《 史记 》 记载
,
老 聪为 楚苦县 历 乡 曲仁 里 人
“
”
.
此
按 照 中 国传 统的 习惯 古 人 十 五 而 志 于 学 三 十
而 立 四 十 而 不 悔 五 十 而 知天命 六 十 而 耳 顺 6 老 子 去沛求 学 约 在 公 元 前 5 约 在 公元前 5
0
. , , , , .
,
.
说 有过 不 同 意见 但 现 在 中 国 历 史博物馆馆 长 俞伟超
0 余 位 国 内 知名专家 学 者 经 过 考察 仍 坚 持老子 等 2
,
,
那么
,
5
年
。
0 去周 室 做 官 3
徐州道教文化资源-张海丰

道教发展的前景
道教现在还是一种民族宗教, 道教现在还是一种民族宗教,它的发展前途恐怕需 要世界化,称为世界化宗教。其实, 要世界化,称为世界化宗教。其实,道教完全具备 成为世界宗教的条件。例如道教至上神元始天尊, 成为世界宗教的条件。例如道教至上神元始天尊, 没有民族和国家界限,可以为各民族所共同信仰。 没有民族和国家界限,可以为各民族所共同信仰。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必将为其他民族所 吸收。 吸收。 一句话:中华民族强大,道教就强大; 一句话:中华民族强大,道教就强大;中华民族衰 道教就受打击, 弱,道教就受打击,道教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是根本 相连的,这也是“道教作为中国人精神底” 相连的,这也是“道教作为中国人精神底”的原因 所在。 所在。
贾汪:雷祖庙;大洞山碧霞祠; 贾汪:雷祖庙;大洞山碧霞祠;马庄 三元宫
市区
子房山留侯祠 户部山三义庙;户部山华祖墓与华祖庙; 户部山三义庙;户部山华祖墓与华祖庙;青 年路天下都城隍庙; 年路天下都城隍庙;泰山碧霞祠 凤凰山曹公亭; 凤凰山曹公亭;泉山果老洞 云龙山张翼放鹤亭;开发区王母宫; 云龙山张翼放鹤亭;开发区王母宫;开发区 蟠桃道院。 蟠桃道院。
调研组在徐州市人大民宗侨工委委员、 调研组在徐州市人大民宗侨工委委员、道教协会会长 王中华的陪同下, 王中华的陪同下,先后对徐州市泉山森林公园道教果 老洞、铜山县汉王镇大窝山天和宫选址、 老洞、铜山县汉王镇大窝山天和宫选址、云龙区户部 山华祖庙遗存进行了实地考察, 山华祖庙遗存进行。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 协会会议室进行了两次座谈。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 徐州作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里, 徐州作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里,道教文化资源丰 道教历史文化遗存众多, 富,道教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如果能恢复一部分道教 宫观,并以此作为景区旅游文化的依托, 宫观,并以此作为景区旅游文化的依托,开发这些旅 游项目的前景会非常广阔, 游项目的前景会非常广阔,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难得 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开发整合力度。 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开发整合力度。 调研组此次调研工作将持续至下月, 调研组此次调研工作将持续至下月,计划将徐州市所 属六县五区的道教文化资源梳理一遍。 属六县五区的道教文化资源梳理一遍。
徐州彭祖祠的历史文化

徐州彭祖祠的历史文化徐州彭祖祠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庙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是中国四大彭仙庙之一。
彭仙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祗之一,被尊奉为长寿之神,相传曾经活了800岁之久。
徐州彭祖祠是彭仙的主要供奉地之一,也是徐州地区的宗教与文化重地。
徐州彭祖祠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最早建于明成化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徐州地区曾多次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争的破坏,居民们希望祈求彭祖庇佑,避免灾祸。
于是,他们建立了彭祖祠,供奉彭仙,祈求他们的保护与庇佑。
彭祖祠占地面积较大,主要由大殿、神庙、钟楼等建筑物组成。
其中,大殿是最重要的场所,供奉着彭仙的神像。
大殿建筑宏伟,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殿内一尊雕像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彭仙的形象,庄重肃穆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宗教信仰的神圣与庄严。
彭祖是一个传说中的神仙,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之一,也是医学、养生和长寿的象征。
因此,很多人在求医问药、寻求长寿和幸福的时候会前往彭祖祠祈福。
每逢重要的祭祀活动,人们会聚集在彭祖祠中,举行各种祭祀仪式,表达对彭祖的敬意和信仰。
这些活动不仅是宗教意义上的,也是文化和社交的交流之地。
彭祖祠的历史文化对于徐州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代表了徐州地区古老的宗教传统和信仰观念,并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彭祖祠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彭祖祠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与祈福。
他们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艺术和彭祖祠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宏伟的建筑和文化内涵之外,彭祖祠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献。
这些文物和文献记录了彭祖祠的建造历史、人物事迹和宗教仪式等重要信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徐州彭祖祠是一座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象征。
许多人会定期前往祠庙祭拜,表达对彭祖的崇敬之情。
他们相信通过祭拜彭祖,可以获得幸福和长寿,祈求家庭的安宁和子孙昌盛。
关于家乡徐州的神话故事

关于家乡徐州的神话故事徐州,这个位于中国江苏省的古老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神话传说。
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令人着迷的神话故事。
让我们一起踏上一段神奇的徐州之旅,探索这些传说的奥秘。
故事的第一个篇章发生在东汉末年,地处徐州的平原上。
那时候,徐州是兵戈纷争的战乱地区,人们生活在恐惧和苦难之中。
然而,他们依然怀抱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据说,在徐州平原上有一座神秘的山峰,名为岳阳山。
岳阳山上有一位仙人,名叫庞仙子。
她容颜绝世,风华绝伦,遗世独立。
庞仙子倾心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时常化身为一位普通村姑,前往乡村间传授农业技术和医疗知识,治愈百姓的疾病,解决他们的困扰。
人们对庞仙子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传说中,庞仙子拥有一件神奇的衣服,名为彩云袍。
这件彩云袍穿在身上,便可以让人变得如天上的仙子般美丽动人。
这引起了很多女子的梦想与追求。
然而,庞仙子深知人心的贪欲,不愿意将这件宝贝让与他人,因此她将彩云袍藏在了水井底下的一块石板下面。
这个地方后来被形成了湍急的流水环绕的地方,被人们称为月河。
庞仙子的彩云袍,成为了传说中月河的宝藏。
徐州古城里还有一条神奇的河流,名为清泉河。
这条河水清澈纯净,不仅可以饮用,还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清泉河流经徐州城内外的土地,流淌至今。
据传,清泉河的水来自深山之内,这座深山有一个神秘的洞穴,名为凤凰洞。
这个洞穴里有一口井,井的水源来自地底深处的泉水。
凤凰洞是仙人庙的所在地,它位于一个深山中的小村庄。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三,当地的居民会在仙人庙中举行庙会,亲手献花祀拜,于庙内诚心祈愿。
相传凡人只要心诚手勤,就可得到仙人的庇护。
继续探索徐州的神话之旅,我们来到了一处小城镇,名为盱眙。
在这个小镇上有一块被称为“盱眙珍宝”的神秘石头。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位仙子因为触犯了天规,被神仙放逐到了凡间,她带来了一块具有神奇力量的石头。
这块石头被独自丢弃在了盱眙地区的山峰之上。
这个地方就是现在被称为“盱眙珍宝”的地方。
两汉文化看徐州

“两汉文化看徐州”究竟看什么“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这个旅游广告语,是徐州市旅游局一位副局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最先提出来的,着眼点在“两汉文化看徐州”。
于是,外地旅行社和游客就提出一个问题:具体“看”什么?回答是:至少有四“块”可看:一看徐州两汉文物“三绝”。
“三绝”,即楚王陵(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
这是徐州的三项出土文物,值得一看。
但西安的旅游界有人提出质疑:他们说:两汉皇帝都埋西安和咸阳,而皇帝可比徐州的楚王大一级啊,看楚王陵不如看皇帝陵。
我们回应说:皇帝大于楚王,这是事实,但两汉皇陵都没有发掘,怎么看呀?徐州楚王陵已发掘了7座,这就打了个时间差,其中狮子山楚王陵,还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文物发掘之首。
咸阳有人说:我们这里的杨家湾也有汉兵马俑啊,而且早在1965年就发掘了,比徐州早发掘30年。
徐州人回应说:是的,两地的汉兵马俑在数量和体量上,都差不多,而且都是卫队性质,都是陪葬物,但是咸阳的墓主人没找到,而徐州的找到了,即西汉楚王刘戊,墓也发掘了,即狮子山楚王陵。
这一点与杨家湾的汉兵马俑有很大不同。
但与西安和咸阳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徐州的楚王陵(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这种“三绝”同聚于一地的现象,除徐州外全国并无二处。
三者紧密相联,使两汉文化内涵更加集中和丰富,而别处则多少显得有些单调,当然,游客也是可以看看的。
说到这里似乎该画句号了,好像“三绝”就是徐州两汉文化的全部,就只有这么多了,就看这么多吧,连不少徐州人都这么认为,都如此这般地介绍。
不,不能这么说,“三绝”仅是徐州两汉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以下更多的内容可看:二看徐州人怎样创建大汉王朝没有大汉王朝哪来的两汉文化?这是一种“皮毛关系”,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所以要看看徐州人怎样创建大汉王朝的?汉朝的开国皇帝是徐州沛县人刘邦,跟随刘邦“马上”夺天下的骨干力量,也是徐州沛县人。
刘邦登基做皇帝之后,论功封赏,沛县人被封为丞相的有5个:萧何、曹参、王陵、周勃、樊哙,这些人还分别被封为侯。
徐州中岳庙之旅

徐州中岳庙之旅徐州中岳庙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庙宇之一,也是供奉武夷真人的道教圣地。
中岳庙建于北宋时期,规模宏大,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成为了一座集历史、文化和宗教于一体的重要景点。
下面,我将带您一起来探索徐州中岳庙的风采。
一、庙宇规模与建筑风格徐州中岳庙占地面积广阔,庙内明清式的建筑群布局严谨。
整体建筑融合了北方庙宇的雄伟和南方庙宇的细腻,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游客们踏入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高大的石狮,雄姿英发,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中岳庙主体建筑是由山门、对联楼、大殿以及配殿组成。
山门高大庄重,气势磅礴,两侧有石狮镇守,宛如守护神。
进入山门,便是对联楼,楼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现了中岳庙的宗旨和理念。
过了对联楼,就是大殿,大殿为典型的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大殿内供奉着金身的武夷真人像,身姿挺拔,神情庄重,散发出威严的气息。
红色的藻井上绘制着精美的图案,繁华而不失庄重。
香火缭绕,令人心生敬虔之情。
除了主体建筑,中岳庙还有一些配殿和神坛,比如钟楼、鼓楼、发愿堂等。
这些建筑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个庄严肃穆的道教圣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
二、历史文化与道教传承徐州中岳庙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道教庙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道教传统。
据历史记载,中岳庙的创建与明代道教重要人物武夷真人密切相关。
武夷真人,又称李仙子,是道教的重要神仙之一,被奉为道教武当派的祖师爷。
中岳庙供奉的金身武夷真人是由金工匠精心制作而成,再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加持,被认为具有灵验的法力。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岳庙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香客前来祈福。
届时,庙宇热闹非凡,人山人海。
在中岳庙内,还保存着许多历代文物和道教经书。
这些文物和经书不仅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游客们可以在庙内的展览馆里欣赏到精美的字画、古籍善本、青铜器等珍贵文物,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徐州道教简史
夏朝,彭祖被唐尧封于徐州,建立的大彭氏国,延续了八百年,成为中国修炼养生与烹饪的鼻祖,被列为道教的一位重要神仙。
春秋时,老子亦诞生于楚国苦县曲仁里,当时徐州为楚国重要城池,也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徐州即为老子活动的主要区域,仅史书记载,在沛国,孔子就曾多次向老子问道,现在国内多处发掘出土“孔子沛国问道图”碑刻。
西汉初期,留侯张良不仅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与治国,而且也是一位重要的道教神仙修炼家。
汉灵帝时,巨鹿人张角创太平道,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等八州,徐州为重要区域。
沛国丰邑人(今江苏丰县丰县)张道陵制订完善经典、礼仪,创立了“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并置祭酒等职务,封二十四治而治(后改为二十八治),标志着道教由此创立。
据史籍记载,张道陵生于东汉建武十一年,卒于永寿二年,终年一百二十岁。
东汉末年,道家先哲神医华佗亦生于沛国谯县(今亳州),行医于徐、亳一带,死后葬于徐州城南一里处,后人筑华佗墓,并建华祖庙。
唐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自认老子李耳为祖宗,因道教奉老子为道宗、道教鼻祖,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所以道教当时被尊为国教,封天师张道陵为“太师”,道教盛行一时,徐州宫观亦遍布各地。
宋元时期,徐州道教宫观遍布徐州城区近郊和临近各县乡村野等,仅丰县就有文昌祠、二清庙、华佗庙、关王庙、贤侯祠、火神庙、玄帝庙、泰山神庙、三皇庙、东岳行祠、司马神庙、田祖神庙、李文靖庙、金龙大王庙、洞真观、龙翔观、紫微观、天和观、栖云观、南华观、长春观、和光观等20余座道教宫观。
明朝时期,虽然当时的明政府的限制,但徐州的道教仍然香火鼎盛,信众众多,道教宫观林立,在徐州城郊内(即明古城郊)就有十几座之多。
明嘉靖年间,徐州人集资在徐州城南泰山建盖碧霞无君祠。
乾隆四十五年改称碧霞宫,每岁四月十五至十八日,举办泰山庙会,苏鲁豫皖接壤地的数以万计群众均来进香赶会。
清末,民初,徐州道教仍盛行不衰,徐州市内道教场所计有:城隍庙(城中,今青年路),黄楼(城东北隅,宋时建,历经修缮,80年代迁建黄河堤今址)灵霄观(城西北,后称斗姆宫),真武观(小井涯巷),太山老君庙(城东郭山),彭祖楼,碧霞宫,天启庙(城北),老君庙(云龙山东坡),天师观(城西),张良祠、三官庙,三义庙,财神庙,关帝庙,火神庙、华祖庙等二十余处,皆香火很旺。
其中,城隍庙塑有城隍像,后殿塑有城隍夫妻像,大殿前两侧,各建廊房数间,并有阴间十八司群塑像。
民国17年(1928)铜山县长刘炳辰响应北伐军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率众捣毁庙观神像,逐赶僧道离庙,道教宫观多废。
1940年初,徐州商会会长李蔼堂任主任,组成理事会,筹资修复市区城隍庙,重塑城隍座像,而殿前两侧廊房、东侧作他用,西侧为警察局占用,皆未修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整庙充作警察局。
建国后,旧址为市公安局用。
徐州道士聚城隍庙数人,余庙或道士、道姑,驻一、二人。
如遇道场,则集各庙10多人共做。
曾有王祥坤(城隍庙)、张祥莲(利国、火神庙)、周家正(老君庙)等,擅长乐器、颂经。
1950年,建国初期,徐州尚有道士7人。
徐州道教,沿正一道(天师道)规,以事符篆斋醮,财神庙时常为人求签,授符。
农历初一,十五香火较旺。
黄楼,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逢会。
城南泰山碧霞宫,每年四月十五日逢会。
城隍,黄楼两处四十年代庙毁会止。
泰山碧霞宫庙会,每年聚有苏鲁豫皖周遍信众十几万人,延续至今。
民国36年(1947)5月,政府批准,成立“江苏省徐州市道教会”,理事长张明洞、常务理事李宗錞、韩明濂。
但由于历史原因,年余解散。
50年代,徐州辖区内道教场所大多被毁,道士及道姑亦逐渐减少,但民间信道者仍绵延不断,延续至今。
二、徐州历代著名道教人物
彭祖:一作彭铿,或云姓篯名铿,传以长寿见称。
原系先秦传说中的仙人,后道教奉为仙真。
彭祖姓篯名铿,于六月六日出生,其父亲陆终,母亲女馈,彭祖是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孙子(黄帝的第八代孙)。
赤须子:丰人也,丰中传世见之,秦穆公之主鱼吏也,数道丰界,灾异水旱,十不失一。
食柏实、石脂,绝谷,齿落更生,细发复出。
后去之吴山。
张陵(34—156):一作张道陵,道教创始人。
第一代天师。
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
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
张鲁(?~216):为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
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国丰(江苏丰县)人。
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行其道。
衡死,张鲁继为首领。
华佗(约公元145—208):东汉末道士,医学家。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县西南),改姓嵇。
)。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
三国时魏末著名的道士、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抟(871~989年):为五代宋初著名道士。
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
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
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曹国舅:徐州人,相传为宋仁宗朝之大国舅,名佾,亦作景休。
路可泰:明代徐州萧人,五岁即通术数,为人推星度多奇中。
尤精《易》,占言祸福,无不验,修道于果老洞中。
方灵圆:徐州睢邑找沟集人,明季为道士,住玉皇庙,晚遇吕纯阳得道。
尝外游,顺治末年(1644-1661年)归,休息于路旁树下,群儿聚观,见蜣螂数百飞鸣绕其旁,灵圆接以手,嗑而吐之,咸以为异。
及起行,视所吐,皆荔枝壳也。
邻里争延至,如期往,一日同见之,始知为仙。
后再往延,不可见矣。
刘道士(1777-1858年):清代徐州萧人,本名铭,字奉盘,号云巢。
幼失父母,入真武观为道士。
喜读书,善于绘画,尤工山水,好鼓琴。
为人恬退,一介不苟取与。
庙宇倾废,道士俯仰其中,食常不给,佐以山蔬,饱则掬泉饮浣,兴至或调轸染翰,或杂莳花木,悠然自得,虽贫困如也。
作山水得“二王法”,清丽似石谷,高旷追鹿台。
晚年用笔若梦若雾,空灵无匹,脱尽画家气习。
咸丰八年卒,岁八十有一。
李兰(1862-1921):字芳谷,晚清著名画家,因为一耳重听,自称“聋道人”,幼年即酷爱绘画,曾获巴拿马赛会银奖,名扬国内外。
张明洞:民国时徐州人,1947年5月(民国36年),政府批准,成立“江苏省徐州市道教会”,被选为理事长。
但由于历史原因,年余解散。
石永林:(1880-1990)丰县单楼人,著名道医,年111岁而终。
三、徐州主要道教遗存分布
丰县:张道陵故里遗址;张纲墓;药盒子传说;天师观;天和观。
沛县:神仙林。
铜山:大彭镇彭祖庙;彭祖井;玉皇宫;茅村奶奶庙;利国火神庙。
邳州:土山关帝庙;艾山葛洪井。
睢宁:圯桥纳履处;留侯祠;岚山玉皇宫。
新沂:马陵山火神庙。
贾汪:雷祖庙;大洞山碧霞祠;马庄三元宫。
市区:子房山留侯祠;户部山三义庙;户部山华祖墓与华祖庙;青年路天下都城隍庙;泰山碧霞祠;凤凰山曹公亭;泉山果老洞;云龙山张翼放鹤亭;开发区王母宫;开发区蟠桃道院。
四、目前恢复与开发情况
1、丰县天师观已经批复,选址已定,等待开工建设。
2、天和宫选址历尽波折,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意见。
3、铜山玉皇宫正在建设,但因为资金与历史问题,进展较慢。
4、铜山茅村奶奶庙虽然小规模恢复,但由于历史原因,掌握在一些社会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