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热平衡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柴油机乘用车热平衡试验规范

柴油机乘用车热平衡试验规范

柴油机乘用车热平衡试验规范2006-6-15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在乘用车上测定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风扇、水箱散热器、中冷散热器、调温器及机油冷却器等热平衡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新设计或经重大改进发动机的乘用车冷却系统性能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玉柴配套规范冷却系统3 术语和定义3.1 发动机热平衡发动机各部分的温度(如冷却液温度、润滑机油温度等)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达至稳定。

3.2 环境温度(T air)汽车行驶时,周围环境阴影下的空气温度。

3.3 冷却液冷却常数(K C)发动机热平衡时,冷却液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

3.4 机油冷却常数(K O)发动机热平衡时,发动机润滑机油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

3.5 许用冷却液最高温度(Tc)发动机正常工作所允许的冷却液出口处最高温度(由发动机生产厂给定)。

3.6 许用最高油温(T oil)发动机正常工作所允许的最高润滑机油温度(由发动机生产厂给定)。

3.7 许用环境最高温度(T air_h)汽车受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和润滑机油温度的限制而允许使用的最高环境温度。

4 试验目的乘用车热平衡试验是指整车在指定环境和运行工况下针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空调等进行的最高无开锅环境温度的考核试验。

整车热平衡试验的目的:a)验证整车冷却系统能力,使冷却水不超温;b)验证中冷系统能力,使中冷后进气温度满足要求;c)验证发动机润滑系统散热能力,使机油温度满足要求;d)验证整车空调系统能力,保证空调系统工作正常;e)验证EGR冷却系统工作正常;5 试验条件5.1道路条件试验要求在专用试验场或者宽敞平直无尘的道路上进行,注意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5.2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即指环境温度和湿度。

一般由整车厂给定。

注意由于湿度不同造成的“干热”和“湿热”(分别以吐鲁番和海南为代表)的区别。

对整车热平衡试验来说,“干热”更难通过。

在整车厂具体要求未明确的情况下,玉柴规定下列条件:a)无雨无雾,相对湿度不大于85%;b)环境温度不小于35℃;c)风速不大于3m/s.5.3 试验仪器和传感器安装温度传感器,采用K型热电偶,可采用嵌装2mm热电偶或1mm热电偶丝。

发动机热平衡试验方法

发动机热平衡试验方法
试验执行。
小循环管 散热器 加水管
3.3 试验方法 按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进
行总功率试验。除了正常测量记录的数据外,必须测量表 2 中列出的需要实测的值。
在每个试验工况,必须在发动机达到热平衡以后才能测 量数据。发动机进、出水温度差值 T 出水-T 进水的波动不超过 0.1℃/min 时,认为发动机达到了热平衡。
Q排气
图 1 燃烧产生的总热量 Q 总的去向分布图
2.3 热平衡方程中各项的含义
表 1 名称、符号、单位及计算公式
序号
参数
符号
1 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
Q 总
2 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
Qe
3 排气排出的热量
Q 排气
4 冷却液带走的热量
Q 冷却液
5 进气中冷带走的热量
Q 中冷
3 热平衡试验方法
G 燃油
kg/s G 燃油=Gf/3600
Hu kJ/kg 参考值:42780
G 排气
kg/s G 排气=G 进气+G 燃油
T 涡轮出口

T 环

Cp 排气 kJ/(kg·℃) 参考值:1.09924
G 冷却液 L/min
T 出水

T 中冷前℃ Fra bibliotekQ 总 Qe Q 排气 Q 冷却液 Q 中冷 Q 残余
kJ/s kJ/s kJ/s kJ/s kJ/s kJ/s
12 发动机输出总功率
Pe
13 燃油消耗量
Gf
单位
计算公式
说明与备注
kJ/s Q 总=G 燃油×Hu

某车型发动机热平衡能力优化及试验验证

某车型发动机热平衡能力优化及试验验证

某车型发动机热平衡能力优化及试验验证发布时间:2021-07-20T03:19:16.71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苏志亮[导读] 随着整车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发动机国六排放技术、EGR、缸盖集成式排气歧管等技术的引入,大大增加了散热系统的热负荷,这就对整车热平衡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热平衡能力提升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摘要:整车热平衡性能是汽车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汽车重要的性能开发项目。

某款发动机热平衡不理想,冷却液温度不能达到稳定状态,一直上升,从而触发发动机的热保护而切断空调、更甚者发动机限扭,或者即便稳定,但发动机的冷却液不能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空调切断乘员舒适性很差。

通过仿真分析并经过试验验证,改进优化提高散热能力,有效的降低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满足了设计及使用要求。

关键词:热平衡;试验;冷却温度;一、概述1.1整车热平衡汽车热平衡定义:即汽车各系统、总成、零部件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达到稳定,使汽车各部分均在合理或理想的工作温度环境中运转。

整车热平衡性能是越野车的一个很重要性能指标,涉及众多因素,包括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整车空调系统、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等各系统的匹配,同时还需兼顾内外饰造型、空气动力学等,是越野车发挥越野能力的重要保障。

随着整车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发动机国六排放技术、EGR、缸盖集成式排气歧管等技术的引入,大大增加了散热系统的热负荷,这就对整车热平衡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热平衡能力提升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随着车辆综合性能不断提高,发动机舱热管理的优化设计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分析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要使整车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要保证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处于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又要防止发动机过冷。

针对整车热平衡试验,发动机过热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发动机温度过高,充气效率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动力不足;2:发动机温度过高,加大早燃和爆燃的倾向趋势;3:发动机温度过高,运动件易损毁,磨损加剧;4:发动机温度过高,车辆润滑恶化,加剧磨损;5:发动机温度过高,零部件机械性能降低;影响发动机热平衡能力或者影响发动机冷却系统温度过高的原因及主要因素:1:前期的仿真计算发动机的发热量高于实车:发动机自身热量的释放、排气系统的热量、EGR 和变速箱油冷发热量较高等;2:发动机冷却水流量不足:发动机冷却水泵扬程偏小,散热器及管路流阻偏大;3:散热器散热能力不足:散热器芯体散热量不足,水阻和风阻大,有效散热面积偏小;4:进风量不足:进气格栅开口比不足,前端冷却模块布置结构不合理,前端密封不足有热回流等;5:冷却风扇:冷却风量不足,冷却风扇风机功率不足;在车辆满载、恶劣工况情况下,散热系统必须满足最大热负荷工况散热的需要,这就需要解决最大散热量与散热水泵,散热器及散热风扇的匹配问题,并在最有匹配条件下进行零部件的统一设计,目前此类热平衡问题的普遍解决的方法如下:1:提高散热器散热能力:加大散热器散热面积,加大水箱。

奇瑞热平衡试验标准

奇瑞热平衡试验标准

奇瑞热平衡试验标准奇瑞热平衡试验标准一、引言奇瑞热平衡试验标准是为了评估奇瑞汽车中所使用的发动机的热平衡性能,以确保其在高温工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并避免因热量集中而导致发动机损坏的情况发生。

本标准包含了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设备、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二、试验方法1.试验前准备(1)确定试验所需的发动机型号和参数。

(2)选择试验设备和工具,如温度计、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3)准备试验台和试验样品,确保其完好无损。

(4)根据试验需求制定试验方案。

2.试验设备(1)试验台:采用高温环境模拟器,能够提供稳定的高温环境。

(2)温度计:采用高精度的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试验样品的温度。

(3)热敏电阻和热电偶:用于测量试验样品的温度分布。

3.试验条件(1)温度范围: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高温范围,通常为80°C-120°C。

(2)湿度:通常为相对湿度不超过80%。

(3)试验时间: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验时间,通常为数小时至数天。

4.试验步骤(1)将试验样品放置在试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2)调整试验台的温度和湿度,使其符合试验条件。

(3)开始记录试验样品的温度,包括试验开始时的初始温度和试验过程中的每个时间点的温度。

(4)监控试验样品的温度分布情况,可以使用热敏电阻和热电偶等设备进行测量。

(5)在试验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记录,并及时处理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6)试验结束后,记录试验样品的最终温度和整个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5.试验数据和结果分析(1)整理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温度数据,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2)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试验样品是否具有良好的热平衡性能。

(3)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三、结论通过奇瑞热平衡试验标准的实施,可以对奇瑞汽车中所使用的发动机的热平衡性能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这有助于奇瑞汽车生产和质量控制部门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发动机的热平衡性能,确保发动机在高温工况下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发动机的热平衡

发动机的热平衡

发动机的热损失
热损失
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以各种形式 散失到大气中,无法被有效利用的部分。降低热损失可以 提高发动机效率。
主要形式
热损失的主要形式包括冷却损失、排气损失、机械损失和 辐射损失等。
技术措施
降低热损失的技术措施包括改善散热系统设计、优化燃烧 室和缸内设计、采用轻量化材料、改进润滑和密封技术等。
油冷散热
利用机油循环将发动机热 量传递给机油散热器,再 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 空气中。
发动机热平衡的调节
调节冷却液流量
通过调节冷却液泵的转速或节流 阀的开度,控制冷却液流量,以
调节发动机的散热量。
调节风扇转速
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控制散热器 的散热量,以调节发动机的散热。
调节节温器
节温器可以根据发动机水温自动调 节冷却液的流向,以实现发动机温 度的自动调节。
分析
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数据,分析发动机 热平衡的变化规律,探究影响发动机 热平衡的因素。
实验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发动机热平衡的 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为优化发动机 性能提供理论支持。
建议
针对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发动机热平 衡的措施,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能 耗和减少排放。
THANKS
感谢观看
发动机的热平衡
• 发动机热平衡概述 • 发动机的热源与散热 • 发动机的热平衡分析 • 发动机热平衡的优化 • 发动机热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发动机热平衡概述
发动机热平衡的定义
01
发动机热平衡是指发动机在工作 过程中,各部分温度达到相对稳 定的状态,使得发动机能够持续 、稳定地运行。
02
发动机热平衡是发动机性能的重 要指标,它涉及到发动机的效率 、可靠性、寿命和排放等多个方 面。

发动机热平衡测试方案研究

发动机热平衡测试方案研究

仇 煺 满 址¨ J J 、 , 的 求 ,愉 洲 波

提“ 『 J ! l J 试效半 。
k 数川 输
乐 0 数 l 仪 图1 测 试 方 案 示 意 图
2 测 试 方 案
2 . 1 测试 方 案介 绍
0 i , J 案 爪意 l 冬 I & …冬 】 1 阿 爪。软 汁 : f 々 怂
波 , , 』 馊携 I l 干 【 I 他 川,捉
一 ~ 一 一 呦 一
关键词 : 发 J J 饥 热 、
1 ' J _ 2 』 1 : 境 他 川
删 没
发动 f J 【 热 衡 就足研 究 燃 油放 …总热 存 发动 机 …水温度 环境 泓慢 的温 >5 5 ct 1 1 寸 , 指_ , J = : 灯 爪红 ,
『 Ⅲ
2 . 2 检 测 数 据采 集
数据 采集模 块 ,通 过 线 束 连接 到 发动机 进 山水f 々
根 上述 算法计 算后数据 液 晶胖上 爪。 一 } I 冷 后进 气温 度 j 环境 温度 报警 指 示 ( 2 ≠ } ):巾 显示绿 色,当中冷后 进 温 度传感器 或环 境
极I 环 境 使 L } j 温度 计算公 式 :
£ T= 、 1 / 2 A T一( 丁 =
最高 允汁出水 温度 ; △ 7 1 一 柴 j 机 进出水温 差 ;
,~

洲艟 精 度 更 准确可靠 。 设 备 殴置有 I 7 q 个按 键,一 个 复 式 L } J : 。
发 动 机 热 平 衡 测 试 方 案 研 究
Re s e ar c h o n t h e Pr ogr a m o f T he r m al Ba l a nc e Te s t f or t he Engi ne \ ,

发动机热平衡测试技术

发动机热平衡测试技术

增压中冷发动机—整车匹配试验测试方法的研究北汽福田技术研究院中试厂试验所陶臣军[摘要]在汽车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为保证增压中冷发动机在整车上能工作正常,使其动力性、经济性、废气排放等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必须进行发动机—整车的匹配性能试验。

本文对该匹配性试验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及试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地阐述。

叙词:增压中冷发动机、匹配性能试验、废气排放1、前言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国家排放法规的逐步严格,整车的废气排放指标限值在逐步降低。

在我国的中重型卡车领域,为提高汽车的动力性,柴油发动机由以前的自然吸气的普通发动机逐步发展成增压中冷发动机。

发动机的增压中冷技术是一项不改变发动机燃烧室的情况下,增加进气压力,从而达到增加进气量,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同时达到降低排放污染、噪声的先进技术。

增压中冷发动机的良好性能必须装配在汽车上,并且同汽车的整车情况相协调,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性能,为了保证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废气排放等性能指标得到正常的发挥,只有增压中冷发动机在整车上得到合理地匹配,才能真正达到节能、降噪、降污的良好效果。

因此如何达到增压中冷发动机—整车的合理匹配?整车应为发动机提供哪些条件?又采用什么方法去测试验证呢?2、增压中冷发动机与整车的匹配项目指标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指标如何匹配是一项复杂的问题,再加上环境保护和国家排放法规的执行,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复杂。

为了保证增压中冷发动机的良好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发动机—整车的匹配性能试验是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汽车提供的各种性能条件的检测,以满足增压中冷发动机对外部条件的要求,这样就能使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废气排放等性能指标得到正常的发挥。

通过大量的理论与试验分析,在匹配性能试验中应对下表所列出的项目指标进行检测,并满足发动机厂家的要求。

表1 增压中冷发动机—整车匹配性能试验检测项目表续表13、发动机与整车匹配试验的测试方法增压中冷发动机—整车匹配性能试验可以在转鼓试验台上进行,也可以在长直道路上采用拖负荷车的办法进行。

热平衡试验方法

热平衡试验方法

热平衡试验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热平衡试验方法,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啊,热平衡就好像一场热量的大派对!各种物体在那里进进出出,互相交流着热量。

那怎么才能搞清楚这个派对的情况呢?这就得靠热平衡试验啦!咱先说说准备工作,就好比你要去参加一个重要聚会,不得好好拾掇拾掇自己呀!要选好合适的试验设备,这可不能马虎,就像你不能穿着拖鞋去参加正式晚宴一样。

设备得精确,得可靠,不然咋能得出准确的数据呢。

然后呢,开始试验啦!就像指挥一场音乐会似的,得让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测量温度、记录数据,一个都不能少。

这时候可别犯迷糊,记错一个数那可就麻烦大了,就跟你在聚会上叫错别人名字一样尴尬。

再看看测量温度,这可是关键步骤啊!就像给每个参加派对的人贴上标签,得清楚知道他们的“热度”。

要用合适的温度计,精准地捕捉每一个温度变化,不能有丝毫偏差。

还有啊,环境也很重要呢!不能在一个热得要命或者冷得要死的地方做试验,那不是瞎折腾嘛。

得找个合适的环境,就像给派对选个舒适的场地一样。

在试验过程中,你得时刻保持警惕,就像警察巡逻一样。

注意观察各种变化,稍有风吹草动就得赶紧采取措施。

要是不小心出了岔子,那可就前功尽弃啦,这多让人郁闷啊!做完试验,可别以为就大功告成了。

还得好好分析数据呢!这就好比看完一场电影,得回味一下情节,想想哪里精彩,哪里有问题。

分析数据也是这样,要找出规律,发现问题,这样才能让试验有意义。

你说这热平衡试验方法是不是很有趣?它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术,通过一系列操作,就能揭示出热量的秘密。

咱可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呀!不然怎么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呢?所以啊,大家在做热平衡试验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就像对待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热平衡的奥秘,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么样,准备好去探索热平衡的奇妙世界了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
% q 中冷=(Q 中冷/Q 总)×100%
计算
% q 残余=(Q 残余/Q 总)×100%
计算
kW
实测
kg/h
实测
14 燃油质量流量 15 燃料低热值 16 排气流量 17 涡轮出口排气温度 18 环境温度 19 排气的比定压热容 20 冷却液流量 21 发动机出水温度 22 发动机进水温度 23 冷却液的比定压热容 24 发动机进气质量流量 25 中冷器进口处进气温度 26 中冷器出口处进气温度 27 进气的比定压热容
Qe
l 进气中冷带走的热量 Q 中冷
Q冷却液
l 残余热量 Q 残余
2.2 发动机热平衡方程 发动机热平衡方程:
Q 总=Qe+Q 排气+Q 冷却液+Q 中冷+Q 残余 热平衡方程中的各项,用占燃料燃烧产生的总热量 Q 总的百
分比表示,则有: qe+q 排气+q 冷却液+q 中冷+q 残余=100%
3.1 需要测量的试验参数和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表 2 需要测量的试验参数和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序号
参数
符号
单位
1 燃油消耗量
Gf
kg/h
2 发动机进气质量流量
G 进气
kg/s
3 冷却液流量 4 环境温度 5 中冷器进口处进气温度 6 中冷器出口处进气温度 7 发动机出水温度 8 发动机进水温度 9 涡轮出口排气温度
q 残余应不超过 5%。否则,说明测量的参数不准确,或试验条件控制有问题,应解决问题后重新测量、计算。
4 试验报告
按 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推荐的内容和格式编制试验报告。
4.1 试验结果
推荐按表 3 给出的格式汇总试验结果。
表 3 热平衡试验结果汇总表

kJ/s Q 中冷=G 进气×(T 中冷前-T 中冷后)×Cp 进气
计算
kJ/s Q 残余=Q 总-(Qe+Q 排气+Q 冷却液+Q 中冷)
计算
% qe=(Qe/Q 总)×100%
计算
% q 排气=(Q 排气/Q 总)×100%
计算
% q 冷却液=(Q 冷却液/Q 总)×100%
Q排气
图 1 燃烧产生的总热量 Q 总的去向分布图
2.3 热平衡方程中各项的含义
表 1 名称、符号、单位及计算公式
序号
参数
符号
1 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
Q 总
2 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
Qe
3 排气排出的热量
Q 排气
4 冷却液带走的热量
Q 冷却液
5 进气中冷带走的热量
Q 中冷
2 进入发动机的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的去向
2.1 燃烧产生的总热量 Q 总的去向分布
图 1 是进入发动机的燃油燃烧产生的总热量 Q 总的去向分布
图。对于增压中冷发动机,Q 总的去向有五个部分: l 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 Qe
Q中冷
Q残余
l 排气排出的热量 Q 排气
l 冷却液带走的热量 Q 冷却液
额定点的有效热效率分别是 %和 %。 c. 冷却液带走的热量 Q 冷却液为 kJ/s,进气中冷带走的热量 Q 中冷为 kJ/s。
3 热平衡试验方法
G 燃油
kg/s G 燃油=Gf/3600
Hu kJ/kg 参考值:42780
G 排气
kg/s G 排气=G 进气+G 燃油
T 涡轮出口

T 环

Cp 排气 kJ/(kg·℃) 参考值:1.09924
G 冷却液 L/min
T 出水

T 进水

Cp 冷却液 kJ/(L·℃) 参考值:3.670
G 进气
kg/s
T 中冷前

T 中冷后

Cp 进气 kJ/(kg·℃) 参考值:1.000
计算 常数 计算 实测 实测 常数 实测 实测 实测 常数 实测 实测 实测 常数
r/min
Pe
kW
Gf
kg/h
G 进气
kg/s
G 冷却液
L/min
T 出水-T 进水

T 环

T 蜗轮出口

T 中冷后
编号:
柴油机热平衡试验方法
单位 :
发动机部
编制 :
李建华
日期 : 2005 年 9 月 26 日
审核 :
日期 :
批准 :
日期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研发中心
1 发动机热平衡试验的作用
发动机的热平衡试验是分析进入发动机的燃油燃烧产生的总热量的去向。其作用主要有: a. 根据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评价发动机的热效率。 b. 评价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制造水平。 c. 评价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参数。如水泵的流量,发动机冷却液进口和出口温度等。 d. 为整车冷却系统主要参数的选定提供依据。如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冷却管路的截面积,风扇直径、风量 等参数。
试验执行。
小循环管 散热器 加水管
3.3 试验方法 按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进
行总功率试验。除了正常测量记录的数据外,必须测量表 2 中列出的需要实测的值。
在每个试验工况,必须在发动机达到热平衡以后才能测 量数据。发动机进、出水温度差值 T 出水-T 进水的波动不超过 0.1℃/min 时,认为发动机达到了热平衡。
qe

q 排气

q 冷却液

q 中冷

q 残余

4.2 试验结论 在试验结论中,至少要有以下内容: a. 残余热量 Q 残余占燃料总热量 Q 总的百分比 q 残余≤5%,试验结果可信。 b. 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 Qe 占燃料总热量 Q 总的百分比 qe 反映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该发动机最大扭矩点和
在测量发动机冷却液流量时,要考虑除气管(见图 2)
中冷器
气缸盖 气缸体
节温器

发动机
机油冷却器
水泵
图2 热平衡试验台架布置图
除气管 除气管
膨胀水箱
的流量。测量时应关闭所有除气管通路。 3.4 热平衡的数据计算
按照表 1 列出的计算公式进行数据计算。推荐用已经编好的 Excel 文件“热平衡试验数据计算”。 3.5 热平衡试验结果的判定
12 发动机输出总功率
Pe
13 燃油消耗量
Gf
单位
计算公式
说明与备注
kJ/s Q 总=G 燃油×Hu
计算
kJ/s Qe=Pe
计算
kJ/s Q 排气=G 排气×(T 蜗轮出口-T 环)×Cp 排气
计算
kJ/s Q 冷却液=G 冷却液/60×(T 出水-T 进水)×Cp 冷却液 计算
G 冷却液 T 环
T 中冷前 T 中冷后 T 出水 T 进水 T 涡轮出口
L/min ℃ ℃ ℃ ℃ ℃ ℃
测量精度要求 ±0.12% 流量>0.1kg/s 时,±2.4% 流量≤0.1kg/s 时,±5% ±2.5L/min
±0.13℃
3.2 对试验一般条件的控制 试验条件的控制和试验时发动机所带的附件,按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中总功率
6 残余热量
Q 残余
7 Qe 占燃料总热量 Q 总的百分比
qe
8 Q 排气占燃料总热量 Q 总的百分比 q 排气
9 Q 冷却液占燃料总热量 Q 总的百分比 q 冷却液
10 Q 中冷占燃料总热量 Q 总的百分比 q 中冷
11 Q 残余占燃料总热量 Q 总的百分比 q 残余

T 中冷前

Q 总 Qe Q 排气 Q 冷却液 Q 中冷 Q 残余
kJ/s kJ/s kJ/s kJ/s kJ/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