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推断题--突破口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发力点东齐县总结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对于推估有机推断题首先要为人所知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其次对各类无公害反应的条件要记牢。

解答有机推断一题答疑的常用方法有:1.根据物质的顺磁性推断官能团,如: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碳双双键、三键“-CHO”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能分别与碳酸氢钠溶剂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能脱水产生羧酸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3.反应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横杆,如:(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氯化氢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此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底物各主要基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不加原理加以应用.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所,以含硫衍生物为重点.教材讲义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性质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这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烷烃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选择适宜的反应优先选择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底物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标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推断题突破点总结

推断题突破点总结

做推断题时常见的突破口: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 固体颜色:黑色: ;红色 ;
暗紫色 ;
⑵ 溶液颜色:蓝色 ;浅绿色 ;黄
色 。

⑶ 沉淀颜色:白色 ;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金属) (非金属) ;气体单
质 ;
无色气体 ;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 。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 参加的反应,如果生成物有两种通常生成的是 和 ,
反应物通常为
通电:反应物 ;催化剂: 、 ;
高温: , ;
加热:
4.以元素组成及转化关系为突破口
元素组成相同的液体 ;元素组成相同的气体
金属转化成金属的反应
有以下转化关系的常见物质
5.以物质特性为突破口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⑵ 有毒的气体是
(3)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 ; 遇水放热的物质
6.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⑵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 。

⑶最常用的溶剂是
⑷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 。

⑸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⑹产量最多的金属
7.以用途为突破口
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 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 常用于灭火 常用燃料、冶炼金属 A。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3章 微专题(六) 有机推断题解题的突破口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3章 微专题(六) 有机推断题解题的突破口

微专题(六) 有机推断题解题的突破口一、从有机物的性质寻找解答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1.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或—CHO 。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CHO 或为苯的同系物。

3.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CHO 或苯环,其中—CHO 和苯环一般只与H 2发生加成。

4.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必含—CHO 。

5.能与Na 或K 反应放出H 2的有机物含有—OH(醇羟基或酚羟基)或—COOH 。

6.能与Na 2CO 3或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或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有机物必含—COOH 。

7.遇FeCl 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含酚羟基。

8.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9.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具有—CH 2OH 结构。

10.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卤代烃、酯等。

二、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的数目1.—CHO ⎩⎪⎨⎪⎧――――――→〖Ag (NH 3)2〗OH 2Ag ――――→Cu (OH )2Cu 2O 2.2—OH(醇、酚、羧酸)――→Na H 23.2—COOH ――→CO 2-3CO 2—COOH ――→HCO -3CO 2 4.――→加成Br 2――→消去—C ≡C —――→加成2Br 2三、根据某些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1.由醇被催化氧化成醛(或羧酸),—OH 一定在链端;如醇被催化氧化成酮,—OH 一定在链中;若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则与—OH 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 或—X 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类可确定碳链结构。

四、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1.在NaOH 的水溶液中加热,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2.在NaOH 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在浓H 2SO 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

高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 找准突破口

高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 找准突破口

高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找准突破口
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试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力量和学问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学问网络清楚,对化学的全部学问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

高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
1.猜想出题者的意图。

化学这一门的学问点比较多,而高考试卷又不行能把全部的内容都涵盖,所以出题者要考查的也就是那些重点的内容,即一些常常碰面的元素,比如氮、硫、碳,重要的基本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氧化铁、硫铁矿等,以及和我们的生活比较相关的,比如氧气、氯气、铁之类等。

因此在做推断题时大体的思索范围就要有个界限,不能漫无目的乱想。

2.找突破口。

题干越长,给的分支越多,往往题目就越简洁。

由于题干越长,分支越多,也就是给的信息越多,越简单找到突破口。

一般的突破口就是一些元素的特性,比如能腐蚀玻璃的单质,自然就知道是氟了;还原性最强的离子,就是硫离子了等等。

找到一两个突破口,所要解的结也就很简单解开了。

3.假如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大致范围确定的状况下,大可猜上一把。

由于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依据题目给的条件猜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元素或是化合物,再用排解法找到答案。

1。

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整理

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整理

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整理解开了。

3.如果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大致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大可猜上一把。

因为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猜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元素或是化合物,再用排除法找到答案。

4.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

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

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

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5.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

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

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

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复习方法和策略推断题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解无机推断题时,读题、审题相当重要,在读题审题过程中,要认真辩析题干中有关信息,抓住突破口,分析无机推断中的转化关系,仔细推敲,挖掘出隐含条件。

基本思路: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句,获取表象信息。

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2021年整理)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

(2021年整理)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的全部内容。

有机化学推断对于有机推断题首先要熟悉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其次对各类有机反应的条件要记牢。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有: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1)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C=C)、三键(C≡C)、“—CHO”和酚羟基;(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3)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4)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5)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 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3。

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

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下是“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

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

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

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二、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

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

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

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三、如何做好化学推断题?答:推断题大多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中心展开的,而且考察的重点也比较突出。

例如:无机推断题经常考查5条线,硫、氮、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有机推断题经常围绕苯及同系物、醇为中心的转化、葡萄糖的性质来考察。

所以要做好此类题,首先上述提到的性质及转化关系要非常熟悉。

其次,做题时要善于抓题眼,题眼经常是一些特殊的性质、用途、现象、反应规律等,以此作为突破口解题。

平时可以专门找一些此类题集中练练,以便找出一些做题规律。

四、化学推断题的解答技巧与思路1、怎样解无机推断题?无机推断题考试中通常必有,也有一定的难度。

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及解题突破

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及解题突破

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及解题突破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推断题是高中化学学习重要的内容之一,因其具备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等特点,所以在高考中是必考题,在高考试卷中,命题教师通常利用新颖的方式来变换出题的角度,进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在面对有机化学推断题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没有合适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思路。

本文结合化学教学当中积累的一些推断题解题经验,针对解题策略进行介绍,希望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能够有一定帮助。

标签: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策略;解题思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有机化学题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其中有机化学推断题也是比较常考的题型,并且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固定,有机化学推断题主要是考察对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拓展[1]。

因此,要正确解出有机化学推断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最基本的知识点包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等重点的官能团,掌握基本结构和常见化学性质的关系,并通过乙酸、乙醛、乙醇等物质推导出该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通过性质来掌握官能团的引入、保护和移除,以及相应碳链增减知识等等,进而学生将这些综合知识合理、正确的运用在化学有机推断题上,达到理清解题思路的目的。

一、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策略探究(一)高考化学大纲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2]。

(二)推断题知识点总结1.首先,掌握烷烴、烯烃、炔烃、二烯烃、芳烃、碳排放物等各种烃类的主要性质,掌握具有碳链和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各种烃类的主要性质。

并能灵活运用类似原理结合此类知识。

[3]。

其次,以一些典型的碳氢化合物衍生物(如乙醇、乙醛、苯酚)为例,掌握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应用,了解和掌握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推断题--突破口归纳推断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各类考试中都占很大比例。

今借此篇幅把与短周期中有关的常见突破口做一下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位置与结构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 、P3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 、Be、Al3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3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3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3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 、H2O、H2O2二、含量与物理性质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5、N是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6、常温下,F、Cl是单质具有有色气体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

8、Cl是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

三、化学性质与用途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2、N是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

3、S是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O是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CO2中燃烧,又能在N2中燃烧的金属单质。

8、Li、Na、F的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

四、10电子微粒组1、原子Ne2、分子CH4、NH3、H2O、HF3、阳离子Na+、Mg2+、Al3+、H3O+4、阴离子N3-、O2-、F-、OH-、五、18电子微粒组1、原子Ar2、分子SiH4、PH3、H2S、HCl、F2、H2O 、3、阳离子K+、Ca2+、PH4+4、阴离子P3-、S2-、Cl-、5、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CH3F 、N2H4六、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数均相同的粒子有1、Na+ 、、H3O+2、F-、OH-、3、Cl-、HS-、4、N2 、CO、C2H2七、同族的上下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特征现象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2.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或FeS23.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紫色)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黄色(AgI、Ag3PO4)、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4.特征反应现象:Fe(OH)2→Fe(OH)3,白色到灰绿到红褐色高中化学会考应知应会知识点条一、元素化合物:卤族元素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I2(碘水、碘酒)2 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物质Cl23 最强的含氧酸HClO4 4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HF5 描述下列实验现象:(1)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2)H2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3)CH4与Cl2混合光照黄绿色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6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7 检验Cl-先加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氧族元素1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O22 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O2(颜色可复现)、Cl2(颜色不可复现)3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4 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5 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BaSO46 检验SO 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7 某溶液加入盐酸产生刺激气味气体,该溶液中定含有:8 引发酸雨的污染物SO2氮族元素1 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N22 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N2与O23 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NO4 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5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NO26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7 NH3喷泉实验的现象和原理红色喷泉8 NH3的空间结构三角锥形9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10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11 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NH3遇HCl12 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气体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13 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14 某溶液加入H2SO4的同时加入Cu.铜溶解溶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15 浓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16 王水的成分及特性浓硝酸与浓盐酸1:3体积比混合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溶解金、铂)17 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浓硝酸18 火柴盒侧面的涂料红磷碳族1 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SiO22 不能贮存在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的是NaOH、KOH、(Na2SiO3)、NaF碱金属1 Na+的焰色K+的焰色黄色紫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3 能与Na2O2反应的两种物质H2O、CO24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NaHCO35 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无法置换金属) 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H2↑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7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NaHCO3加热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NaHCO3Al、Mg、Fe金属1 常用作净水剂的物质明矾、Al(OH)32 常用作耐火材料的物质Al2O3、MgO3 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Al、Al2O3、Al(OH)3、NaHCO3、(NH4)2S4 红褐色的沉淀Fe(OH)35 红棕色的固体Fe2O36 能发生钝化现象的两种金属两种酸Fe、Al浓硫酸、浓硝酸有色物质1 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2 淡黄色的固体Na2O2、S、AgBr、AgI(黄)3 水溶液显蓝色的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4 水溶液显黄色的含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一、单质:Cu 紫红 Au 黄 S 黄 B 黄或黑F2 淡黄绿C(石墨)黑Cl2 黄绿C (金刚石)无Br2 红棕 Si 灰黑 I2 紫黑P 白、黄、红棕二、氧化物:NO2 棕红ClO2 黄Na2O2 浅黄K2O 黄 Pb3O4 红 MnO 绿CuO 黑MnO2黑 Ag2O 棕黑FeO 黑 ZnO 白 Fe3O4 黑Hg2O 黑 Fe2O3 红棕HgO 红或黄Cu2O 红三、氧化物的水化物:Fe(OH)3红褐HNO2 溶液亮蓝 Cu(OH)2 蓝四、盐:CuFeS2 黄 ZnS 白Ag2S 黑 FeS 黑棕FeS2 黄 Sb2S3 黑或橙红HgS 红 PbS 黑 CuS、Cu2S 黑FeCl3·6H2O 棕黄FeSO4·9H2O 蓝绿Fe2(SO4)3·9H2O 棕黄 Fe3C 灰FeCO3 灰Ag2CO3 黄 Ag3PO4 黄CuCl2 棕黄AgF 黄 CuCl2·7H2O 蓝绿 AgCl白CuSO4白AgBr 浅黄CuSO4·5H2O 蓝AgI 黄 Cu2(OH)2CO3 暗绿五、盐溶液中离子特色:Cu2+ 蓝MnO4- 紫红[CuCl4]2- 黄Cr2O72- 橙红Fe2+ 浅绿Fe3+ 棕黄六、非金属互化物:氯水黄绿、溴水黄—橙、碘水黄褐、溴的有机溶液橙红—红棕、I2的有机溶液紫红七、其它: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I2遇淀粉变蓝、TNT 淡黄、Fe3+遇酚酞溶液紫气体小结1 有毒的气体:H2S、Cl2、SO2、NO2、;CO、NO2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Cl2、SO2、NO2、NH3、3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的气体:HCl4 不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H2、O2、N2、NO、CO、CH4、C2H4、C2H25 不能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NO(氧化)、C2H4、CO(密度与空气近似)6 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HCl、SO2、NO2、H2S、CO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l2(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7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8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NH3(HI、HBr)9 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NH3酸性气体(HCl、SO2、NO2、H2S、CO2、Cl2)与酸碱和水反应小结1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情况:(1)与酸反应产生H2 (2)与酸反应产生SO2 (3)与酸反应产生NO2 (4)与酸反应产生NO ①活动性顺序H以前的金属与盐酸、稀硫酸②Cu以前(含Cu)的金属与浓硫酸③Ag以前(含Ag)的金属与浓硝酸④Ag 以前(含Ag)的金属与稀硝酸2 常温下与水反应产生H2的产生O2的产生C2H2的K、NaNa2O2、F2CaC23 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Al、Al2O3、Al(OH)3、NaHCO3、(NH4)2S4 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5 不能与水反应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的酸性氧化物SiO2CO2、SO2、SO3等6 能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K2O、Na2O、BaO、CaO(MgO)CuO、Fe2O3、Al2O3其它1 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的溶液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的溶液浓硫酸(吸水)、碱溶液(吸CO2)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挥发)2 常采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常采用热分解法冶炼的金属K、Ca、Na、Mg、AlZn、Fe、Sn、Pb、CuHg、Ag3 合金的定义和性质两种或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硬度比组分金属高,熔点比各组分低4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1)酸雨(2)温室效应(3)光化学烟雾(4)破坏臭氧层(5)白色污染(6)水体富氧化(藻类疯长)(7)能保护环境的最好燃料①SO2 ②CO2 ③NO2 ④氟氯烃⑤塑料袋⑥含磷洗衣粉⑦H25 常见的漂白剂(1)将有色物质氧化的:氯水(实为HClO)、Na2O2、H2O2、O3 (2)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无色物)无机化学1、物质颜色红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橙色:Br2的溶液;黄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浓HNO3;绿色:Fe2+(aq)、绿矾、铜绿、浓CuCl2、Cu+浓HNO3;蓝色:Cu2+(aq)、胆矾、Cu(OH)2;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