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 光的色散 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5光的色散(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B.霓虹灯的灯光C.彩色电视机的画面D.色彩丰富的水彩画2.下列光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因为光在折射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反射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射出的光照射到竖直放置的白色屏幕上,在MN区域内形成了彩色的光带,这种现象称之为色散。
则()A.光的色散与光的漫反射原理相同B.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C.若将灵敏温度计放置于MN区域内,不能检测到示数上升D.若将荧光物质放置在M上侧区域,能观察到该物质发光4.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色光是()A.红、黄、绿B.红、黄、蓝C.红、白、蓝D.红、绿、蓝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能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凹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折射现象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是让光发生漫反射D.电影幕布选用白色,是让幕布吸收各种色光呈现彩色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B.电影银幕表面粗糙是为了防止光发生漫反射C.电视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D.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7.校园艺术节上,一群穿红色裙子的演员正在舞台上表演,背景是明亮的LED大屏播放着精美的画面,将演出场景烘托得异彩纷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ED大屏不属于光源B.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呈红色,是因为裙子反射了红光C.LED大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演员,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8.2022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名为“天、地、人”,是一个充满动感的人形,暗示着残疾人在运动和生活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 4.5 光的色散 (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4.5 光的色散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2.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有哪种光造成()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以上都不是3.“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C.观众看见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发生漫反射进入观众眼睛中的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5.“白纸黑字”这个成语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从物理学角度看()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6.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7.二十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另外一种LED,它是()A.紫光LED B.黄光LEDC.蓝光LED D.橙光LED8.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和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应该是()A.区域①既能让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升高,又能识别人民币真伪B.区域②既能让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升高,又能识别人民币真伪C.区域③让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升高,区域①能识别人民币真伪D.区域①让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升高,区域③能识别人民币真伪9.如图所示,只含红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如果只被分成OA和OB两光束沿图示方向射出,则()A.OA为红光,OB为紫光B.OA为紫光,OB为红光C.OA为红光,OB为复色光D.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10.光的三原色是指红、蓝、________.一个黄色的橙子放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蓝光照射它,橙子呈现________色.11.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屏上A、B 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________光.(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将玻璃泡涂成________色,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3)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依靠________(选填“A”或“B”)外侧的不可见光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________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12.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________种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光谱.光谱上的各种色光都是可见光,在可见光的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13.B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在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装置,主要是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喇叭组成(如图所示),其原理是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1)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________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3)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一束较强的红外线是沿________传播的.(4)红外线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穿透人体.(5)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说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请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9:CBC CDB CDC10.绿黑11.(1)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红(2)黑(3) A 紫外12.七红外紫外13.(1)荧光物质发光(2)反射(3)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14.(1)空气(2)热3×108(3)直线(4)不能(5)用温度计测温度的变化,利用热效应。
2024-2025学年专题4.5 光的色散--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专题4.5 光的色散--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含答案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 _______;天边的彩虹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其他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4.复色光:由_________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二、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_____________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如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
可用于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_____________。
加热,红外烤箱。
2.紫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
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色散色散红、绿、蓝单色光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温度越高热作用强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例题1】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A.紫光LED B.黄光LEDC.蓝光LED D.橙光LED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蓝光LED的发明使色光的三原色齐全了,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是白光,蓝光LED和红光LED。
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4.5光的色散

第四单元课题1《光的色散》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夏季,雨后天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常会出现如图的彩色光带,这就是该情景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对光起反射作用B.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彩虹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2.下列生活现象与实际描述相符合的是( )A.雨过天晴出现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B.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因为水蒸发要吸收热量C.将冰箱内的冻肉拿出来时,很快就能在表面上看到白霜,这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晷针的影子相对的盘面某刻度线是静止的3.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白光是单色光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工作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5.2014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的节能光源.要通过混合色光获得白光,除蓝光外,还需要的两种色光是( )A.黄光和绿光B.绿光和橙光C.红光和绿光D.橙光和红光6.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 )A.可见光B.紫外线C.红外线D.超声波7.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A.夜视仪B.验钞机C.灭菌灯D.遮阳帽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
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光的色散》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光的色散》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将室外的阳光照射到室内,如图所示,把一块平面镜斜插在水中,将装置放在从窗口射入的阳光下,让镜面对着阳光,在对面的白色墙壁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这是光的现象,其中、绿、蓝被称作光的三原色。
用手指轻轻搅动槽中的水,墙壁上的彩色光带将(选填“振动”、“消失”或“不变”)。
2.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秘无穷。
雨后天空出现七色彩虹,这是光的现象;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
3.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在光屏上AB范围内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在AB彩色光带中,A为色光;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器能呈现彩色图像,就是应用了红、、蓝三种色光混合的原理。
4.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A处是光(选填“红”或“紫”)。
若实验时彩色光带分辨不清,可以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的距离。
5.阳光明媚的午后,妈妈带着婷婷前往马鞍岭公园游玩。
婷婷在阳光下吹泡泡,空中飞舞的泡泡上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光的现象;妈妈用伞遮挡阳光是防止(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6.如图所示是一束太阳光射向三棱镜后,在光屏的b区域出现了彩色的光带,这种现象叫现象。
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彩色光带,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反射(选填“漫”或“镜面”),为了呈现真实的色彩,光屏应选用色。
二、单选题7.手机上的彩色画面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这三种色光是()A.红、黄、蓝B.红、绿、紫C.红、黄、绿D.红、绿、蓝8.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最小,对紫光的偏折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B.将光屏靠近三棱镜,光屏上的彩色光带会变宽C.太阳光是由红光、绿光和蓝光这三种色光组成的D.该现象可以解释彩虹的形成9.小亮同学用三支手电筒分别包上红、绿、蓝三种透明纸,让它们射出的光照在白纸上,看到如图所示的多彩图案,其中白色区域是()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10.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5 光的色散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

4.5光的色散同步练习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色散时的示意图,对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B.太阳光由红、橙、黄、蓝、绿、靛、紫七色光组成C.温度计放在红光上方示数会明显变大D.温度计放在紫光下方示数不会变化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经常使用一种叫"测温枪”的测温仪器,只要把“枪口”对准人的额头或手腕,“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人体的温度,测温枪测温利用的是()A.红外线B.紫外线C.红光D.紫光3.本学期刚开学时,老师每天都要用额温枪检测同学们的体温。
额温枪工作时,实现温度传感的是人体发出的()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是紫光B.太阳光只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C.B外侧的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该现象可以解释彩虹的形成5.光的二原色是()A.黄、绿、蓝B.红、绿、蓝C.红、黄、绿D.红、黄、蓝6.太阳光透过玻璃三棱镜产生色散现象:太阳光照射到我们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彩色的图案呈现在我们眼前。
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太阳光是单色光B.太阳光只有七色光C.教材表面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D.教材表面吸收与它颜色相同的光7.淮安楚秀园月季花展上,小明用红色滤色镜(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花卉的颜色是()A.绿叶黄花B.黑叶红花C.黑叶黑花D.红叶红花8.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钞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声呐测距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9.在没有其他光照射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全身呈蓝色B.全身呈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10.秋天是苹果收获的季节。
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农朋友会在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这样能使苹果的红色度提高约1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5光的色散 习题(解析版)

4.5光的色散一、单选题1.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
当你通过蓝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 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清晰的红色E字B.几乎看不出E字C.清晰的黑色E字D.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2.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映明月”,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C.“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D.“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3.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A.光的色散B.平面镜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C.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D.月亮是自然光源5.《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问题。
图中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日食现象B.桥的倒影C.水中“断笔”D.雨后彩虹6.青少年艺术节上,学校舞蹈队的演员们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
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A.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D.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7.光的三原色为()A.黄色B.紫色C.红色D.橙色8.关于“雨过天晴,彩虹高挂”所包含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地面积水看到的白云是实像B.太阳光从空气射入积水中一定发生折射现象C.通过地面积水看到的白云,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D.蓝天中高挂的彩虹,由光的色散形成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牛顿B.伽利略C.阿基米德D.开尔文10.从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中,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4.5 光的色散 课时练01测试卷含答案

4.5 光的色散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A.夜晚人在路灯下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2023年8月15日上午,泰山上空出现一片色彩绚丽的“彩虹云”,美的难以形容。
下列光现象,与“彩虹云”成因相同的是( )A.手影游戏B.日环食C.水面的“折筷”D.耀眼的幕墙3.图中是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反光镜B.杯中折笔C.日晷D.彩虹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5.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下图光路正确的是( )A.B.C.D.6.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蓝光B.橙光C.黄光D.紫光7.渔舟唱晚,夕阳西下,天际间出现了红色的“火烧云”,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云被“染”成红色,说明太阳可以发出红光B.能够看到阳光,说明光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看不到船的倒影,说明光在水面没有发生反射D.能够直视夕阳而不“刺眼”,因为人眼接收的光能较少8.鹦鹉在太阳光下看起来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
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B.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C.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9.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A.验钞机验钞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声呐测距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10.以下关于紫外线说法正确的是( )A.紫外线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应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B.患皮肤癌或白内障的病人都是由于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C.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D.紫外线灯能发出淡紫色的紫外线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宋代蔡卞在《毛诗名物解》中提到:“今以水喷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霓”,此句描述了一种“人工造虹”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光的色散
一、知识梳理:
1.光的色散
概念: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混合
三原色:、绿、蓝.
3.看不见的光
可见光谱:把光线按照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可见光谱.
红外线: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
特性: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紫外线:_ _之外的辐射叫做紫外线.
二、练习
知识点1光的色散
1.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池水映明月B.彩虹舞山涧
C.潭清疑水浅D.起舞弄清影
知识点2色光的混合
2.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3.如图所示是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图,其中A处是光,B处是光.
知识点3看不见的光
4.对于紫外线和红外线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民币的防伪是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
C.红外线夜视仪发出的光人眼是看不见的
D.只有高温物体才能辐射红外线
5.(南充中考)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__ _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脉冲,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6.现在很多大厦安装了自动门,如图所示,当有人靠近时,因为接收到人体发出的____(填“红”或“紫”)外线,门会自动打开.
7.雨后的天空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所示.彩虹主要是由于太阳光遇到空气中的小水滴发生
产生的;彩虹常呈现出七彩颜色,说明太阳光是光.
8.如图为某次小姚同学在暗室里做光的色散实验的示意图.
(1)实验中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_.
(2)历史上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科学家.
(3)小姚把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分别放在红光区、红光区外侧,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一样,其原因可能是.
(4)小姚想利用此实验来检验一张100元纸币的真伪,他应采取的操作是:把纸币放在
(填“A”或“B”)处的外侧.
参考答案:
第5节光的色散
一、知识梳理:
1.光的色散
概念: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__红、橙、黄、绿、蓝、靛、紫__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2.色光的混合
三原色:__红__、绿、蓝.
3.看不见的光
可见光谱:把光线按照__红、橙、黄、绿、蓝、靛、紫__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可见光谱.
红外线:__红光__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
特性: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__增强__.紫外线:__紫光__之外的辐射叫做紫外线.
二、练习
1.B
2.C
3. __白__光,_蓝__ .
4.D
5. _红、绿、蓝__ ; __红外线__
6. __红_
7. __色散__ ; __复色__ .
8.(1)实验中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__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__.
(2)历史上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科学家__牛顿__.
(3)小姚把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分别放在红光区、红光区外侧,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一样,其原因可能是__温度计分度值太大(或光线太弱或环境温度太高)(合理即可)__.
(4)小姚想利用此实验来检验一张100元纸币的真伪,他应采取的操作是:把纸币放在__B__(填“A”或“B”)处的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