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历史高一上学期试题及解答参考

山东省济南市历史高一上学期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史上,哪位帝王建立了秦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A. 周武王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唐太宗【答案】B. 秦始皇【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
2、下列哪一项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思想流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理学【答案】D. 理学【解析】理学是中国宋明时期的哲学流派,而非春秋战国时期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
3、题干:关于唐朝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唐朝实行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 唐朝疆域辽阔,但国力较弱C. 唐朝实行均田制,农民生活困苦D. 唐朝灭亡于外患,与内政无关答案:A解析:唐朝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文化水平。
选项B、C、D均不符合历史事实。
4、题干:以下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B.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C.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D. 《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落答案:C解析:《红楼梦》确实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落。
但《红楼梦》的主线并非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而是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选项A、B、D均符合《红楼梦》的描述。
5、下列哪一项是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的重要措施?A. 实行分封制,巩固边疆B. 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C. 建立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D.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答案】B 【解析】秦朝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直接任命地方官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国家行政管理上的重大变革。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诊断历史试卷(11月份)

2020-2021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诊断历史试卷(11月份)试题数:20,满分:1001.(单选题,3分)“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
其中《韩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等。
这反映出这一时期()A.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B.法家思想吸收了百家之长C.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D.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2.(单选题,3分)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
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
这一措施()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3.(单选题,3分)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
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这反映了元朝()A.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B.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C.中央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D.地方权力加大威胁中央4.(单选题,3分)明清统治者实行朝贡贸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
同时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他们的这些做法()A.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B.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需要C.确保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地位D.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5.(单选题,3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
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
”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B.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地方自主性增强D.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6.(单选题,3分)1878 年,开平煤矿创立。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为古代典籍中有关“礼”的记载。
据此可知A.先秦诸子思想趋于一致B.礼的道德内涵渐趋强化C.礼与刑具有同等的地位D.礼的阶级属性不复存在2.针对商鞅变法之效,荀子游历秦国时感慨“人境,观其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古之民也”;汉初儒生贾谊认为“商君遗礼义,弃仁恩..秦俗日败”。
这反映出A.儒家学说因时而变B.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评价C.汉代统治者重儒轻法D.时局变化影响主流意识3.《庄子)中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的记载,东汉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虎、鹿、熊、猿、鸟)之戏”,广为流传、深得人民喜爱。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医理论博大精深B.五禽之法华佗独创C.运动养生源远流长D.道家思想影响深远4.图1 为元朝运河海运路线。
当时大量财赋和粮食经此北运。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长途贩运蔚然成风B.南北经济差距扩大C.北方社会动荡D.区域物资交流频繁5.1523年,李梦阳在为商人王现所作的《明故王文显基志铭》中写到:“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1525年,王阳明在为商人方麟所写的《节罨方公基表》中说到:“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这表明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动摇B.商人地位日益提高C.社会奢靡之风盛行D.抑商观念受到冲击6.表2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外流一览表。
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禁止大奴隶主肆无忌惮地掠夺小私有者,债务奴隶劳动三年可以恢复自由。
这一规定旨在A.维护埃及奴隶主利益B.保障社会稳定和兵源C.用法律恢复奴隶自由D.巩固奴隶制种姓制度2.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
”据此可推知A.东非文明的发展深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B.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C.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D.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3.泰姬陵是17世纪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其宠妃修筑的。
有学者认为:在美洲发现的金银被运到亚洲,这种财富的再分配促成了泰姬陵的诞生。
该学者意在强调A.印度对印第安人残酷剥削B.印度同美洲形成直接的商贸联系C.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印度迅速崛起4.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费其诺在一次同天主教会辩论时说:“在宇宙层级体系中,人虽然处于物质的较低层次,却是认识创造的中心,人可以通过沉思默想,提升自我,最终拥有与上帝沟通的能力”。
这一主张A.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B.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C.沉重打击了教会权威D.使人实现灵魂的自我救赎5.1700年,英王威廉三世颁布法令,禁止印度、波斯和中国的棉布输人英国;1719年,乔治一世又颁布法令,禁止在英国买卖和穿着印度棉织品。
1774年,英国却明令取消了上述禁令。
这是由于A.印度已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B.英国政府取消了贸易保护政策C.自由主义理论占据主导地位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纺织业发展6.林肯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7000—5000年之间,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东欧地区都出现了彩陶,这些地区大多是冲积平原地貌,黄土、类黄土深厚,水热条件适中。
这反映出()A.彩陶是早期国家重要标识B.彩陶文化以农业为基础C.东西方彩陶文化交融共生D.早期文明基本独立发展2.图1为腓尼基字母的演化历程。
据此可知()图1A.古代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B.对外扩张是文字传播的主要方式C.文字的发展推动文明进程D.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3.公元6—7世纪,日本中央贵族和地方豪强为争夺土地和部民不断斗争,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同时期新罗的崛起和中国隋唐的强盛,也给其以紧迫感。
对此,日本()A.变法革新加强中央集权B.建立幕府政治体制C.闭关锁国维护国家安全D.推行殖产兴业政策4.玛雅人崇拜羽蛇神,羽蛇神虽然是由托尔特克人带来的,但这与其玉米种植有关,正是玉米·种植需要大量的雨水,能带来大量雨水的羽蛇神成为玛雅人崇拜的神灵。
这表明()A.羽蛇神崇拜占主要地位B.地理环境决定宗教崇拜C.玛雅文明深受外部影响D.生产生活影响文明面貌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做法国人或者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做人类的成员。
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
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可编辑PDF版)

2020年11月高一年级学情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1.《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
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2.山东常被称为“齐鲁之邦”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收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等级体系决定3.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
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B.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C.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4.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推知史料出处史料引文《左传·昭公三年》“二宣子曰:‘晋之别县,不惟州。
’”《战国策》“智过言于智伯曰:‘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吴王发九郡兵伐齐”A.西周时期实行了郡国并行制B.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崩溃C.郡县制已在春秋战国时出现D.诸侯兼并战争导致贵族政治解体5﹒韩非子在《五蠹》中把以往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这实际上表明韩非子A.认识到历史的变化B.要求继承历史传统C.要求国策与时俱进D.抨击社会礼崩乐坏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7.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守诗书之恒训,为无实之美言”等信息可以看出,唐甄思想的特征是“经世致用”,留意理论的好用性,故答案为C项;唐甄思想没有表现出“厚古薄今”,解除A项;唐甄不是对农业和工商业关系的相识,解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唐甄主见“以民为本”,解除D项。
6.1904年清政府任命候补道员谭学裴创办溥利呢革公司(北京清河制呢厂 前身),1908年破土动工。公司名为“溥利”,因为是官商合办,寓意官商可以普遍得到丰厚的利润。这家公司的创办
A.士人的民本意识正在形成B.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
C.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流行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义”的性质及内涵在思想家们的改造下,从商周时期的“亲亲尊尊”发展成为“一人一义”,反映出当时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本意识正在形成,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C项错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直到西汉时期才得以确立,D项错误。
C. 否认理性的作用与地位
D. 努力表现人在现代社会中 体验与感受
【答案】D
【解析】
【详解】“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是对社会变更所作出的感情反映,它是现代人被压抑的思想情感的爆发”,这说明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表现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体验与感受,具有现代主义特色,故D项正确;这一文学艺术是现代主义文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表明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与西方哲学思潮对社会变更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否认理性的作用与地位,故C项错误。
4.在1830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常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可是从1833年,特殊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急。这主要反映了
山东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历史入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卷

山东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历史入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高一下·安阳月考) 明代以前,中国的商人活动是单个的、分散的,没有出现具有特色的商人群体,是有商无帮的,但明清出现了商帮,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 小农经济的发展B . 商品经济的繁荣C . 商人地位的提高D . 对外贸易的活跃2. (2分) (2020高一下·宝鸡月考) 下图是中国古代农民创造的“井渠”,这种水渠至今仍流行于()A . 江南水乡B .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C . 东北黑土地D . 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3. (2分) (2020高二下·衡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变化表》。
导致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银万两年份岁入总额农业税工商杂税其他18494250328196901885770930713923715189481303150358413961903101063461662916001909263214396158884446其他包括捐纳、公债、杂项收入等。
A . 政府对农民巧取豪夺B . 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C .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 . 传统自然经济加速解体4. (2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有学者认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启动并非始自中央,而是地方。
中国早期近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近代化。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A . 晚清政府限制私人投资工商企业B . 早期近代企业多由地方要员兴办C . 通商口岸地区小农经济最早解体D . 江南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 (2分) (2019高二上·鸡西期中) “中国文武制度迥异外洋獉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之俗……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庶几取外人之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于相形,斯可有备无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据史料记载:“鬼谷子(战国时期楚国人)云:郑人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
”这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A.司南主要用于采玉业B.楚国人发明了司南C.司南已用于社会生活D.郑国玉石加工先进2. 考古发现,江苏宁镇地区早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以“骨耜”“石斧”为组合的简易农具,如砍伐器、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的出现,标志着宁镇地区史前农业进入“耜耕阶段”。
据此可知A.考古发现能完整还原历史真相B.历史史实是考古论证的主要手段C.实物发掘是对史实的唯一补充D.考古成果是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3. 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
这种变化说明A.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性劳动B.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C.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D.唐代国泰民安富足强盛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5. 商鞅变法中国家干预经济,是为了确保以君主专制为轴心的国家政治制度,并且希望以此控制社会财富的流通,从而达到垄断物质资源配置的权力。
下列措施能实现其意图的是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C.废井田,开阡陌D.在全国普遍推行县制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
”这首诗称赞的是( )A.诸葛亮B.贾思勰C.祖冲之D.郦道元7. 隋朝规定“(丁)民满五十,纳庸代役”;公元624年,唐高祖颁布“……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下列关于“庸”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输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时②唐与隋相比放宽纳庸年龄限制③相对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④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③④8.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9. 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砖文写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经学者推测为秦朝文物。
该文物印证了秦朝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B.国家统一,皇帝集权C.社会稳定,人民富裕D.法律严苛10. 元代,为适应市井演唱的需要,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此形成了A.汉调B.杂剧C.京剧D.昆曲11. 元世祖沿用金国行尚书省的旧例,在朝廷设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
派中书省宰执带相有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和征伐事务。
比如,河东行省、北京行省、山东行省等,就是这一类型。
这说明元初行省A.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B.违背了郡县制的精神C.是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D.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12. 辽国真正的宰辅机关是北、南枢密院。
有了北枢密院,皇帝得以把一切政令贯彻到二府以至各部族;南枢密院其下还有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及各职能部门。
虽然枢密院有两个,但军政大权最终还是集于皇帝一身。
这表明辽国A.皇权受到了很大限制B.北枢密院的权力高于南枢密院C.照搬宋朝的政治体制D.枢密院的设置体现了皇帝意志13. 下表为公元647年唐王朝在漠北设置的部分机构。
这些机构的设置部落机构回纥部瀚海都督府多览葛燕然都督府仆骨金微都督府拔野古部幽陵都督府同罗部龟林都督府浑部皋兰州斛薛部高阙州奚结部鸡鹿州阿跌部鸡田州契苏部榆溪州A.扩大了唐朝的疆域统治B.表明唐朝加强了对漠北地区的控制C.增加了唐朝的赋税收入D.体现了唐朝对周边民族的直接管辖A.接受汉民族的先进文化B.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C.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D.加快匈奴的封建化15. 下表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16. 西周建立后,周公营建洛邑,将商代“顽民”迁移到这里,以军队八师驻守。
隋炀帝继位后,深感“关河悬远,兵不赴急”,立即下诏营建东都洛阳。
两朝营建洛阳(邑)都A.力图加强对东部地区控制B.反映了政治中心的东移C.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旨在控制前朝残余势力17.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在盐铁产区设立盐官铁官,盐官设置遍及28郡国,铁官设置遍及10郡国,严禁私人煮盐铸铁。
这一举措有利于A.推广汉初经济政策B.扩充地方郡国实力C.强化对地方的控制D.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8.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主张圣人、侯王“抱一”、“得一”,儒家主张工者“定于一”,墨家主张天子“一天下之义”,法家主张君主“作一”,杂家主张王者、天子“执一”。
材料充分表明A.士阶层心怀天下B.分裂中孕育着统一C.统治者开放包容D.诸子百家争论共鸣19.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据材料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②东汉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③社会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④“蔡侯纸”的出现推动了纸的普及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0. 地方行政区划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主要经历了秦汉郡、县两级,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三级。
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
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地方行政机构极不稳定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削弱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2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将陈庆之评论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
”这表明本时期的民族交融A.使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B.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C.使少数民族加速汉化进程D.为汉族补充新鲜血液22. “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
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
”这说明魏晋南朝时期A.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制度化B.中枢机构异变利于皇权加强C.制衡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中央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23. 2018 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水下考古调查,以确凿证据证实大连庄河海域一艘沉船是 124 年前沉没的经远舰。
”下图是打捞出水的部分残件,它为研究经远舰提供了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C.口述史料D.档案文书史实结论A 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B 《周易》中记载黄帝教民种植五谷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C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D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世界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A.A B.B C.C D.D)A.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B.国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二、材料分析题26. 立国兴邦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史记·平淮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秦末农民起义摧毁了秦代商人地主的政权,同时在客观上缓解了土地问题的严重性。
一方面,在战争中农民大量死亡减少了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旧的土地所有者随着政权的崩溃也抛出了大量的土地。
材料二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陈苏镇《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汉高帝五年,诸侯王领22郡,刘邦自领24郡,而高帝十二年,诸侯王领38郡,中央直辖15郡。
7个诸侯王国的封地,不仅占据了当时汉朝整个疆域的一半,而且还是位于汉疆东部最富庶的地区。
相比之下,此时由高帝刘邦所亲自统辖的汉郡却只有15个,比高帝五年异姓诸侯王国存在时的汉郡领域还小。
——葛剑雄、安介生、李晓杰《地图上的中国:历史.疆域与政区》材料三在中原种族四周的诸种族中,尤以北方的匈奴对中原政权的威胁最大。
楚汉之际,“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
他们“东击东胡”,“灭东胡王”,“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侵燕、代”,征服了北部大片土地。
……其领土南缘最接近中原政权的中心,所以总是弯弓跃马,南侵中原。
——吕思勉《西汉大历史》西汉王朝建立之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如果某一天你穿越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针对当时情况,你会向刘邦提出哪些建议?并说明理由。
(要求:建议明确,理由充分,至少提两条建议。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材料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材料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1)材料一到材料四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请分别概括出其侧重点。
(2)从上述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9. 汉武帝、唐太宗均是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