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文化
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文明和文化的含义是不同的。
在词典中,两个词语的释义都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具有规则性、具有历史承继性与稳定性、具有可变性。
如果细究下来,“文明”的涵义大于“文化”的涵义或者说“文明”包括了“文化”。
“文明”“文化”均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但:“文明”所指的即包括“精神财富”也包括“物质财富”;“文化”一词则特指“精神财富”,不包括“物质财富”。
两者的区别为两者关系主要方面,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
(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文明和文化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物质、制度、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而文化则是指人类社会在思想、艺术、信仰等方面的创造和传承。
文明和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文明和文化是相互促进的。
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和推动,而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也需要文明的保障和支持。
例如,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而这些研究和探索又需要人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
另外,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也需要文明的保障和支持,例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文明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文化的支撑和推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同样,没有文明的保障和支持,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也会受到威胁。
例如,文化的创造和传承需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而这些稳定和和谐又需要文明的保障和支持。
文明和文化是相互交融的。
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交融的,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会影响文化的创造和传承,而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也会影响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也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
展方向和进步速度。
文明和文化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文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和相互交融,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浅谈文化与文明的异同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常常被混淆的概念,但它们却有明显的区别和异同。
在了解这两个概念之前,需要先明确它们的含义。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团体所共有的传统、信仰、价值观、习俗等非物质的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演变的集合。
文明则是指一个社会或民族在科技、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取得的高度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标志性阶段。
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概念定义不同。
文化更注重于一个民族或社会团体的非物质传承,而文明侧重于一个社会或民族在伦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文化更注重人的传承,而文明注重文化在技术、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创新。
同时,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文化的发展是文明的基础,一个民族或社会团体的文化传承是构成此民族或社会团体文明的基础。
文明的发展同时也会推动文化的进步,因为文明的进步引领着文化的发展。
在实现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中,我们也需要发掘文化和文明发展中的共同点。
其中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必然产物。
文化的传承可以衍生出更高的文明,而文明的进步必定会影响到文化的发展。
然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也构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例如,文化的传承往往是通过家庭、社会、学校、宗教等方式逐步传递下来的,而文明的发展则需要政府、科技、经济等机制的推动。
而对于文化和文明的关系,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大致得知它们的不同。
文化的体现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来,而文明则更多的是在实际的产品和技术中体现出来。
文化和文明完成了各自的社会职能,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文化和文明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又相互联系、相互扶持。
文化代表了人类的内在精神,并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文明则代表了人类外在的物质文化,并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技术、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支持。
在发展历程中,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应用。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民族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①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文化与文明谁先谁后?能否说“原始文明”?
文化: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文明: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
从字面看,文化包括“过程”,而文明仅为“成果”。
原始社会的中国人类活动结果还未被“发现”,而且要比后阶段的成果少得多,说“原始文化”更合适。
②中古史导言:“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
”文明诞生的标准是什么?与原先的标准(文字的产生、金属工具的制造和运用、城邑的出现)又何异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
1.最早的人类
1.世界-非洲“露西”
2.中国-元谋人二、考古发掘北京人三、探究北京人的特征 1.人类化石-体质特征 2.动物化石—自然环境特征
3.灰烬、石器遗物—工具特征四、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三、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一)二者之间的联系1、文明与文化的主体都就是人。
文明与文化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她的核心都就是人,她们都就是作为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认识与改造人类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财富的表征。
2、文明与文化都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明与文化都就是人类为了适应与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活动的结果,她们包含着物质的与精神的财富。
原始的实践劳动产生了人,劳动实践在类人猿转化为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得以不断地认识与改造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
3、文明就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就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于文化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文明就是文化的历史积淀,而文化则就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
从一定的社会意义上而言,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社会的文明水平也就越高。
当然,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成果之中,自有积极的进步的成分才能称之为文明。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文明就是从属于文化的。
(二)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1、从二者的来源上来瞧,文化的产生要早于文明的产生。
文化就是伴随着人类产生之日起就有的,当人类从类人猿通过实践活动而脱离动物状态,进行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活动时,当人类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目的性”的标志与观念的时候,原有的自然物便有了文化的意蕴。
具备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可能性。
从而使人类的活动进入了文化的领域。
可以这样说,自从人类社会脱离动物界利用与改造自然界进行创造活动的时候,就有了文化。
而文明从总体上而言,就是人类文化发展到有了文字记录以后才开始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文化始终就是贯穿三个时代的始终,同人类相伴而行;而文明则就是从第三个时代开始的,即始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可见,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就是有先后差异的。
文明与文化的五大区别何怀宏作文

文明与文化的五大区别何怀宏作文文明和文化这两个词,大家听了多少遍,也许觉得它们差不多,反正都是和“人”有关系的东西,对吧?但如果真要问它们有什么区别,说实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要不然怎么说,"文明"和"文化"这俩词,有点像“咸菜”和“酸菜”,都属于“菜”,但是味道和做法,差得可远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文明和文化的五大区别,别看它们名头差不多,可可大有文章!文明,顾名思义,是有点“规矩”的东西。
什么是文明?就是大家要守规矩,不能乱来。
说白了,就是“讲道理”,不能随便做事,不然就是不文明。
比如说,你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旁边的人都能看你“脾气暴躁”了吧?这就是不文明的表现。
文明就是大家一条心,讲究秩序,讲究规矩,不然社会就会乱套。
而文化呢,它就没那么严格,它更多的是在讲“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文化有点像你家乡的那点“老祖宗的东西”,它不是那么容易被约束的,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延续,一种传承的力量。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了,文明是社会的“规矩”,而文化是人民的“记忆”!文明更注重的是外在的“行为”,而文化更注重的是内在的“思想”。
比如说,文明讲究穿着整洁,礼貌待人,按时吃饭,规规矩矩地过日子。
而文化呢,它更像是一个“思想的烹饪过程”,你思考的东西、你做的事情,都是从文化底蕴里滋生出来的。
有些地方,文明可能在不断地被修订和改变,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规范。
但文化呢,它虽然会变,但变化得比较慢,它是人们在千百年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智慧,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力量。
所以说,文明注重的是“行为的规范”,文化注重的是“思想的传承”。
我们聊聊两者对待“创新”的态度。
文明,通常是比较“死板”的,它需要遵守一些固定的规则,大家得照着做,别出奇不意。
而文化呢,它就不一样了。
文化是个包容性超强的大熔炉,你说不定明天就能出现个新流派,像是跨界合作什么的,文化就能吸收得很快。
举个例子,现在大家都喜欢“二次元”,对吧?这就是文化的创新,文化是允许变化的,它不会死守传统,反而是越创新越能打破束缚。
文化与文明的比较

文化与文明的比较一:文化的理解地球上原本没有文化,只是在出现了人类之后,才出现了文化在文化学中,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里的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这个定义对学术界所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我认为文化的定义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文化是以各种各样民族的、区域的、世界的文化形体出现的,是自然地文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形式,它反映着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打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
从狭义上,文化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由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文化最一般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体质、力量尺度方面及其成果。
简而言之,文化即人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的那一方面。
二:文化的本质及分类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文化的本质与人的发展做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全部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
物质文化,又称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合。
物质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一类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具体来说,精神文化又可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
社会心理指人们在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
文明和文化的定义

文明和文化的定义
文化,广义是指知识和艺术成就,如文学`艺术`音乐`哲学和科学.但在历史学中同文明相对应的文化通常只指尚末有文字,总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社会时期。
文明,一般指一种先进的文化.如果某个阶段的文化较广泛地使用了这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初步形成,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已较为完备,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为文明。
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
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
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文明”与“文化”联系与区别
【摘要】:“文化”和“文明”既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又是两个多元的概念,要想获得一个具有统一性和普适性的文明与文化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总结各种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解释,将两者加以比较,明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运用这两个概念,并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和文明的理解。
因此,本文只是从语义学的角度对文明化与文化的概念进行初步的概括,并以此为视角来对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明文化联系区别
“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 ,“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要想深入细致的了解它们,我们首先要对它们的概念及其特性进行分析总结。
一、文明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1、基本概念
对于“文明”一词的出现时间,国内外学者莫衷一是,但从整体上看,西方学界对文明的概念内涵有着基本相通的理解,即都将文明理解为与蒙昧、野蛮相对的,表征人类历史进化状态的概念。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文明的解释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表述,文明就是通过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过程和状态。
这里我们主要采用马克思的说法。
2、特性
(1)从创造性方面而言:文明象征的是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打下的印记,是人类自己创造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
(2)从进步性方面而言,文明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果,指的是一种积极的文明成果,具有能够推动社会和人自身朝积极方面转化的功能,如果人类所创造的成果对于自然和人是一种消极成果的话,那就不是文明。
(3)就变化性方面而言,我们说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也就是说,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而且这种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综上所述,文明具有创造性、进步性和变化性三个特质,正是这些特质推动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二、文化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1、基本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关于文化的定义是这样说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
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的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科教文卫等意识形式。
2、特性
(1)就其社会历史性而言: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它不是单个人所创造的,而是出于复杂社会关系之中的所有人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是全体人辛勤劳动的社会财富的总和。
(2)就继承性而言:文化虽然具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特点,但是,文化的这种历史特性并没有使文化完全脱离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大道。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凭空而产生的,它总是在前人积累的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在前人所累积的文化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后一种文化是对前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站在前一种文化的肩膀上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
(3)就其功能性而言:文化也具有文德和教化的功能。
由于文化归根到底是人们生活
方式的集中体现,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综上所述,文化具有历史性、继承性和功能性,文化的功能性是在文化的历史性和发展性之中彰显出来的,而文化的发展史则是以变化的功能性为前提的,并且是历史性地发展着的。
三、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1、联系
(1)文明和文化的主体都是人。
文明和文化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他的核心都是人,他们都是作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财富的表征。
(2)文明和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明和文化都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活动的结果,他们包含着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
原始的实践劳动产生了人,劳动实践在类人猿转化为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得以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
(3)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于文化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文明是文化的历史积淀,而文化则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
从一定的社会意义上而言,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社会的文明水平也就越高。
当然,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成果之中,自有积极的进步的成分才能称之为文明。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文明是从属于文化的。
2、区别
(1)从二者的来源上来看,文化的产生要早于文明的产生。
文化是伴随着人类产生之日起就有的,当人类从类人猿通过实践活动而脱离动物状态,进行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时,当人类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目的性”的标志和观念的时候,原有的自然物便有了文化的意蕴。
具备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可能性。
从而使人类的活动进入了文化的领域。
可以这样说,自从人类社会脱离动物界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进行创造活动的时候,就有了文化。
而文明从总体上而言,是人类文化发展到有了文字记录以后才开始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文化始终是贯穿三个时代的始终,同人类相伴而行;而文明则是从第三个时代开始的,即始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可见,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是有先后差异的。
(2)从二者的定义看,文化的外延性要广于文明的。
文化指的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成果的总称。
而文明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是和野蛮蒙昧相对立而言的。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涵盖了物质的、精神的和其他方面的一切成果。
在这些成果中,既有精华的、进步的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朽内容,又不乏有糟粕的和落后的。
所有的这些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一部分,均可称之为文化。
但是,只有真正的反映时代精神和推动人类文明的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才能称之为文明。
而那些落后的腐朽的糟粕是不属于文明的范畴的。
可以说,文化是多样的,具有精华和糟粕,先进和落后之别,而文明是文化中先进和精华的部分。
所以从定义上而言,文化的外延性要大于文明的。
(3)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不同。
文明和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所创造的成果都具有可传播性。
是可以被相互借鉴和学习的。
但是,从一般的意义上而言,文明的传播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有些时候往往不择手段。
这一点我们都知道,这一点在19世纪表现得相当的突出,经过几次科技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着传播先进文化的旗帜,用坚船利炮轰开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大门。
虽然此举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
他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侵略也是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而文化的传播则是具有可选择性的,对于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人们既可以选择某一文化,也可以选择其他文化。
因此,文明的传播具有强制性,而文化的传播不具有强制性。
综上所述,文明与文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将两者加以比较,明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运用这两个概念,并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和文明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海皎,王琦.论文明与文化.学习与探索,2006,(1):66.
[2][英]萨默斯著,朱原等译.朗文当代英语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19.
[3]胡凡,马毅.文化与文明界定及其关系.学习与探索,2006.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2004.
[5]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2003.
[6]鲁连显,“文化”与“文明”的辨析,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