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黄金茶品种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保靖黄金茶品种研究报告

保靖黄金茶品种研究报告

表 1 黄金茶与安化群体茶的芽叶对比
100 个芽
一芽一叶 、一芽二叶的比较
芽长
项目
重量(克) 比率(%)
长 cm
一芽一叶 宽 cm 叶面积 cm2 比率 %
长 cm
一芽二叶 宽 cm 叶面积 cm2 比率 %
长 cm 比率 %
安化群体
8
100
3 .16 1 .37
3 .03
100
2 .91 1 .12
酸含量是 一般名 优绿茶 的 2 倍 以上 , 水浸 出物 近
50 %, 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 , 2008 年 , 在“ 中国
绿茶高峰论坛”名优绿茶评比中荣获金奖 。
表 3 黄金茶主要品质成分分析(湖南省茶叶检 测中心测试)
5 .4 .3 抗病虫 通过多年观察 , 黄金茶具有很强的 抗病虫能力 。历年来 , 黄金茶茶园未施用化学农药 , 也 未发生因病虫危害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如 1996 年 7 月 ,当地茶毛虫危害猖獗 , 安化群体和福鼎大白茶 树叶几乎被茶毛虫吃光 , 而黄金茶仅少量叶片出现茶 毛虫危害症状, 其抗虫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3 保靖黄金茶资源分布的自然条件
保靖县位于武陵山腹地 , 黄金村地处保靖县东
[ 收稿日期] 2009-03-09 ;2010-04-14 修回 [ 作者简介] 王润龙 , 男 ,
· 14 · 贵 州 茶 叶
2010, 38 卷
南角 , 海拔 280 ~ 500 米 , 最高月平均气温 27 ℃, 极 形 ;茶籽暗褐色 , 直径 1 .1 ~ 1 .4 厘 米 , 每 公斤 952
端最高气温 39 .1 ℃, 最低月平均气温 4 .7 ℃, 极端最 粒 , 种子少 , 平均每亩不到 500 克 ;实生苗为直根系 ,

保靖黄金茶红茶冲泡方法研究

保靖黄金茶红茶冲泡方法研究

0.5 h 1.0 h 1.5 h 2.0 h 2.5 h 3.0 h 4.0 h 5.0 h 6.0 h
60.25 91.82 97.80 117.62 130.71 132.89 133.43 130.43 132.21
游离氨基酸 咖啡碱
49.15 66.64 75.83 78.37 80.75 86.75 87.24 89.08 89.96
Abstract: The brewing method of Baojing Golden Black Tea was studied by gaiwan, cup and cool water. The sensory taste quality and composition varianc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by gaiwan, the tea liquor concentration is moderate and taste mellow refreshing, by cup, the concentration is high, and taste strong and by cool water, the liquor composition is rich, and taste sweet refreshing. Key words: Golden Tea, Black tea, Brewing method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汤品质成分分析 2.1.1 盖碗泡法
以盖碗泡法冲泡黄金茶红茶时,茶汤中主要品 质成分浓度见表 1。从表 1 可看出,茶汤主要品质成 分中以游离氨基酸最易溶出,第一泡茶汤中游离氨 基酸浓度最高,达 21.83 mg/100mL,第二泡后随着 冲泡次数增加逐渐降低;茶多酚和咖啡碱溶出速度 相对较缓,其在茶汤中的浓度第三泡时达到最高 值,每一泡茶汤之间浓度变化不大;茶汤中水浸出 物浓度则以第二泡最高,从第三泡开始略有下降。

湘西“黄金茶”

湘西“黄金茶”

湘西“黄金茶”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24分)湘西保靖县的“黄金茶”氨基酸含量高,品质好,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之一。

其丰富的氨基酸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的光照都不利于氨基酸的合成。

“黄金茶”茶区四周环山,常年云雾缭绕,进山道路崎岖颠簸,农户以小农经营为主,自家茶园分布较为分散,茶叶多经过简单加工后出售,年均收入较低。

为改变此状况,保靖县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打造“黄金茶”区示范基地。

公司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按保底价进行统一回收,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一体化经营的经济共同体。

图 6 示意该茶区相关情况。

(1)简要分析“黄金茶”产区云雾缭绕的原因。

(6 分)(2)湘西地区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推测该地气候对“黄金茶”品质的有利影响。

( 6 分)(3)分析湘西茶农守着“黄金茶”但收入较低的原因。

(6 分)(4)评价保靖县发展“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的优越性。

(6 分)【答案】(1)森林茂盛,水汽含量多;河谷地区,水汽充足;四周山地阻挡,水汽不易扩散;。

水汽沿山地爬升遇冷凝结成雾;夜晚气温降低,水汽易冷却凝结;出现逆温;风力较小。

(2)(多云雾天气)光照强度适宜;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地形阻挡冬季风,冻害影响小;冬季温和,利于茶树越冬;山区地带,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3)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生产规模小且分散(规模效益差),采收成本相对较高;加工水平粗放(简单加工),难以保证茶叶质量;产品(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信息闭塞,宣传力度不足。

(4)公司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优选的良种,肥料等)和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产品(茶叶)质量和产量;公司稳定的订货,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产积极性(答出提高农民收入即可);农户为公司提供稳定的茶叶供应,有效地降低公司采购成本;有利于集约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保靖黄金茶1号

保靖黄金茶1号

猪养殖业 中首家通过 中
国有 机 食 品 认 证 ,取 得
了 良好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
于 宁 乡 县 流 沙 河 镇 ,肩 负 保 护
“ 乡 猪 ” 地 方 品 种 的 重 任 ,集 宁 宁
技 术 和 设 备 , 公 司 相 继 开 发 了 冷
公 司开 拓 了城 市 生 鲜 超 市 、 宾 馆酒 楼 、品 牌专 卖 三块 市 场 , 销售渠道不断拓 宽。生产过程 中 ,
保 靖黄金茶 1 号 保 黄 茶1 靖 金 号
( P 0 5 2 1) X D 0 — 00是湖南 省茶 叶研究 所 、保 靖县 农业 局选育 的茶树品
特 征 特 性
形 ,叶 脉 1 2对
毛 等 性 中, 强
. .
早 孝 二 J墓 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南 山风 景 名 胜 区 位 于 湖 南省 城 步 县 ,是 中 国 南 方 最 大 的现 代 化 高 山牧 场 ,构 成 一 幅 “ 至 百余 里 , 横 环 绕数 千峰 ”的 雄 浑 壮 阔 的绿 色海 洋 图 ,享 有 “ 方 的 呼伦 贝 尔” “ 国的 新 西 兰 ”之 美 誉 。 南 、 中
的知 名度 。
经过 多年 的保 种繁 育 ,宁乡 猪 由
原来 濒危 灭绝 时 的 7个家 系 血缘 增加到现在 的 l 0个家 系血缘 。宁 乡猪从 断奶 开始 至 出栏一 直 沿用 传统 的绿 色 饲 养 方 法 f 卜、 白 萝 菜 、玉 米 、大米 、小 麦 、红薯 等 饲料 ) 养 ,不 添加任何 生长素 和 饲
长 辣 1号 辣椒 长 号 椒湘 辣 辣1 辣 (审

保靖黄金茶冲泡方法研究

保靖黄金茶冲泡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 唐臣朝.浅析高级绿茶的冲泡水温标准.城市技术监督.1991(3),32~33. 2 童梅英,张泽生,王镇恒.冲泡水温和时间对高级绿茶滋味的影响[J].茶叶科学, 1996,16(1):57~62. 3 姚立虎,陈颖,程昌建.绿茶冲泡动态研究.食品科学,1992,(1),3~6.
湖 南 省 茶 叶 学 会 年 学 术 年 会
茶为国饮。自古以来,人们不仅饮茶解渴,更有以茶会客,以茶会友之传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喝茶也越来越讲究。一杯茶不但要好喝、还要好闻、还看,喝茶的过程要让人赏心悦目。
那么,怎样才能泡出一杯好茶呢?除了茶叶的品质要好;科学的冲泡方法是泡茶的一个重要内
容。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在茶叶的冲泡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唐呈朝等对高级绿茶的冲泡水温进行了研
富,汤色黄绿透亮,滋味鲜爽,香气清香怡人,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冲泡方法。保靖黄金茶绿茶冷泡冷泡
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期间可适量续水,可较长时间保持良好口感,饮用时间不受限制,亦适于随身携
带。
冲泡时间(h) 0.5 1.0 2.0 4.0 6.0
表 8 冷泡法审评பைடு நூலகம்果
汤色
黄绿 透亮 黄绿 透亮 黄绿 透亮 黄绿 亮 黄绿 亮
保靖黄金茶是我省西部地区珍贵的茶树资源,得益于湘西山区得天独厚的优越气候条件,以高氨
基酸和独特的香气闻名,适制名优绿茶。本文以保靖黄金茶绿茶为实验材料,对盖碗泡法、杯泡法和
冷泡法三种冲泡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三种冲泡方法茶汤品质成分,结合感官审评,分析了三种冲
泡方法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可为卷曲形名优绿茶冲泡提供参考。
表 3 不留茶汤续水杯泡法 * 茶汤主要品质成分含量 (%)
冲泡次数
第1泡 第2泡 第3泡 第4泡

保靖黄金茶品质季节变化规律初探

保靖黄金茶品质季节变化规律初探

91.37
476

2.88
0.06
0.59
6.34
5.13 1.62
16.61
13.09
78.76
276
2.3 不同季节加工的保靖黄金茶 1 号绿茶感官品 质比较
由表 5 可知,不同季节保靖黄金茶 1 号绿茶品 质中的外形和内质评分也各不相同。春茶的外形评 分最高,其次是夏茶,秋茶的外形评分最低;春茶的 香气评分最高,其次是夏秋茶;春茶汤色评分最高, 其次是秋茶,夏季汤色评分最低;春茶的滋味评分 最高,其次是秋茶,夏茶评分最低;春茶叶底的评分 高于夏秋季;综合分析茶叶各感官评审指标,其加 权平均分春茶最高,其次是秋茶,夏茶最低。
24
茶叶通讯
第 41 卷
品质指数可知,茶叶品质不仅与儿茶素总量有关, 还与儿茶素组分 ECG、EGCG、EGC 的配比有关,配 比适中,茶汤滋味更醇和,分析表中儿茶素品质指 数可知,春夏秋三季儿茶素品质指数平均值分别是
664、476 和 276,儿茶素品质指数季节变化:春茶>夏 茶>秋茶,儿茶素品质指数越大,茶叶品质越好,随 着茶叶的老化,指数逐渐下降。
按 GB/T23776-2009 进行。 1.2.4 数据处理
采用 PASW StatisticS 18.0 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靖黄金茶 1 号绿茶品质成分季节变化规律 结果见表 2,保靖黄金茶 1 号绿茶水浸出物含
量夏茶最高,秋茶高于春茶;春茶游离氨基酸、可溶
性糖及茶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夏秋茶;咖啡碱含量春 茶略高于秋茶,但明显比夏茶高,夏茶茶多酚含量 高于春秋茶;秋茶黄酮含量最高。春季茶多酚、氨基 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及茶氨酸含量均是 HJ3-14 茶 样含量最高,HJ4-05 茶样含量最低;夏茶水浸出物、 茶多酚、氨基酸及黄酮含量均是 HJ5-30 茶样最高, 咖啡碱、茶氨酸及酚氨比均是 HJ6-08 含量最高;秋 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及 茶氨酸均是 HJ9-24 含量最高;而春夏秋三季酚氨 比最小的分别是 HJ3-14,HJ5-30 和 HJ9-24。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分析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分析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分析黄金茶是保靖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在我国茶叶品牌日益增多的当下,黄金茶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实现差异化和精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从而推动产业发展。

保靖县地处湘西北,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条件,适宜茶树生长;园地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气温适宜,相对湿度大,适合全日照栽培。

另外,保靖茶园多于小山谷、坡地等地形地貌,土地质量好,污染较少,极具发展价值。

同时,当地黄金芽茶的基地面积已经达到了2万亩以上,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和销售流通渠道,并且黄金茶的质量和口感在消费者中享有良好的口碑,是保靖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保靖县种植质量优异的黄金茶近年来逐步得到了品牌建设,品质稳定保证,且生产规模有所提升,2018年产量为3500吨,销售额达4.6亿元。

此外,黄金茶在湖南省茶叶品牌的推广中,占有一席之地,产品畅销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并成功进入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但是,保靖县黄金茶产业还存在的问题:一是种植方式落后,黄金芽茶品质不稳定。

由于长时间的传统种植方式,导致硬枝杂比较严重,黄金芽率不高。

二是制作加工技术非标准化,品质不稳定。

当前,保靖县黄金芽茶以传统手工加工为主,待遇低,工艺不规范,存在浪费、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三是相较于其他地方,保靖县黄金茶的营销手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是通过整合茶叶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措施,可以必然成为增强茶叶产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茶农的收入。

如何推动保靖县黄金茶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视觉和智能制造等高科技,加速落实特点农产品、现代种业和节能减排等关键科技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推广和示范推广新的种植模式,提高黄金芽茶的产量和品质。

二是改进黄金茶的生产工艺:发挥茶叶加工技术在保靖县的重要作用,加强茶叶的科学研究,不断改进黄金茶的工艺,使黄金茶品牌更具含量。

保靖黄金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研究

保靖黄金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研究

基金项 目:湖 南省 科技 重点项 目 “ 特异 茶树资 源保 靖黄金 茶高 效加 工利用研 究与示 范” ( 2 0 l 1 F J 2 0 1 5 ) 作者 简介 :黄 怀生 ( 1 9 7 6 一 ), 湖南邵 阳人 , 男, 副研 究员,主要 从事茶叶加 工与利 用研 究 通讯作者 :S u y i I 1 2I @I 2 6 . c o n r
比色 法;咖啡碱测 定用 紫外分光光度 法;儿茶素单体测定采 用 反相 高效液相色谱 ( H P L C )法:氨基酸单 体测定用氨基酸 自动
分析仪法 。
刚等 对保靖黄金茶茶 多酚、咖啡碱 、粗纤维 、花青素 、果胶 、
黄 酮类及 儿茶素单 体进行 了分析 。但就保靖黄 金茶 品质 形成加 工过程 中主要 品质 成分 的变化研 究 尚未有报 道 。本文针对 口感 风味物质 进行研 究,以求揭示黄 金茶 品质 形成过程 中主 要 口感 风味物质 的动态 变化 ,为保靖黄金 茶的生产 提供理论指导 。
异系 数分 别为 3 . 2 1 %和 2 . 4 4 % ,影 响 最 大 的 是 咖 啡碱 , 变 异 系 数为 5 . 4 8 % 。
容量瓶、带
2 . 2儿茶素单体 的变化
通 过跟踪加工过程 ,取样分析 ( 见表 i 、图 2 )可知 ,4中
2结果与分析
2 . i 3 项主要生化成 分的变化 研 究主 要测 试 了茶 多酚 、氨 基 酸和 咖啡 碱 3项主 要 生化 成分 ( 结 果见表 1 ,图 I ) 。结果 表 明,茶 多酚 含 量在 鲜 叶摊
1材料与方法
i . i原料和 设备 原料 :采 自湖 南省湘西 自治州保靖县 葫芦镇 黄金村 ,黄金 茶 I号春 茶一芽一叶 ,采摘 时间 2 0 1 i 年 4月 1 9日。 试剂 : 甲醇 ( 色谱 纯 )、冰醋 酸 ( 分析纯 )、 N ,N 一二 甲基 甲酰胺 ( 色谱纯 )、硫酸亚铁 ( 分析 纯)、水合茚三酮 ( 分 析纯 )、重蒸水 制茶设备 :6 C S T 一 6 0型滚筒 杀青机,6 C R 一 3 5型揉捻机 ,五 斗烘干 机,提香机 。 实 验 设 备: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 S h i m a d z u )、 分 析 天 平 ( 1 / 1 0 0 0 0 )、超 声 波清 洗 仪 、0 . 4 5 咖 微 孔 过 滤器 、5 0 m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保靖黄金茶资源分布的自然条件
保靖县位于武陵山腹地 , 黄金村地处保靖县东
[ 收稿日期] 2009-03-09 ;2010-04-14 修回 [ 作者简介] 王润龙 , 男 ,
· 14 · 贵 州 茶 叶
2010, 38 卷
南角 , 海拔 280 ~ 500 米 , 最高月平均气温 27 ℃, 极 形 ;茶籽暗褐色 , 直径 1 .1 ~ 1 .4 厘 米 , 每 公斤 952
33 ~ 65 厘米之间(最高的单株超过 1 米), 分枝角度 茶树单株最高 1 次采明前茶 0 .5 公斤 。据资料统计
45 ~ 60 度 ;成熟枝条节间长 3 .1 ~ 6 .9 厘米 ;叶片中 结果 , 1974 年种植的黄金茶与同年引进种植的安化
等偏大 , 叶形多为长椭圆形 , 少数披针形 , 一般成熟 群体品种的芽叶比较 , 黄金茶的芽比安化群体茶重
表 1 黄金茶与安化群体茶的芽叶对比
100 个芽
一芽一叶 、一芽二叶的比较
芽长
项目
重量(克) 比率(%)
长 cm
一芽一叶 宽 cm 叶面积 cm2 比率 %
长 cm
一芽二叶 宽 cm 叶面积 cm2 比率 %
长 cm 比率 %
安化群体
8
100
3 .16 1 .37
3 .03
100
2 .91 1 .12
地夏季日最高温 度达 39 .2 ℃, 且持续 一周的 情况
百芽重(g)(个/ 尺 2) 亩产鲜叶(kg) %
下 , 黄金茶没出现高温灼伤现象 。
福鼎大白茶 9.12
黄金茶
1 1 .85
26 7 .2 32 3 .4
167 .5 208 .4
10 0 12 4 .45
5 .3 制茶品质 保靖黄金茶具有“香 、绿 、爽 、浓”的特点 , 其氨基
月下旬至 2005 年 2 月上旬 , 黄金茶产区出现长期低
温 , 先后下了七次大雪 , 日平均气温 -4 ℃持续了 7
天 , 但黄金茶成年茶树及幼苗仍未出现冻害现象 。
黄金茶枝梢发育量大 , 扦插易生根 。 .1 有效插穗多
2008 年和 2009 年 , 每 100 公斤黄金茶 1 号枝梢 提供有效枝梢分别为 30 公斤和 32 .5 公斤 , 有效插穗 分别为 8550 个和 9263 个 , 每公斤平均为 285 个 。 6 .2 扦插发根发梢快
6 保靖黄金茶繁殖特性
茶多酚
氨基 酸
水浸出物
酚氨比
30 .80 %
6 .02%
41 .30%
7 .66
5 .4 抗逆性
5 .4 .1 抗寒性 1995 年 2 月上旬 , 在日平均气温
-2 .4 ℃持续 4 天的情况下 , 黄金茶没有出现冻害 ,
而当时的福鼎大白茶部分叶片受冻发红 ;2004 年 12
为 0 .21 ~ 0 .35 毫米 ;芽叶多为黄绿色 , 有茸毛 , 叶质 种高 。 与福鼎大白茶相比 , 根据 2000 年到 2002 年
柔软 , 发芽密 ;茶花白色 , 着生于叶芽两侧 , 花少 , 直 三年的统计结果(表 2), 黄金茶比福鼎大白茶增产
径为 3 .8 ~ 4 .5 厘米 ;果实多为三角 形 、圆形 、椭圆 24 .45 %, 并且采茶期长 , 2 月 ~ 11 月均可采茶 。
[ 摘 要] 本文研究探讨了保靖黄金茶的生物学性状 、繁殖特性 、经济性状等情况 , 并与当地其他主栽品
种进行了对比 , 得出了黄金茶是一个非常值得开发的茶树品种 。
[ 关键词] 保靖黄金茶 ;品种 ;资源 ;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
[ 文献标识码] A
1 保靖黄金茶的资源来源
保靖黄金茶是湘西古老 、特异 、珍稀的地方茶树 品种资源 , 原产于保靖县堂朗乡黄金村 。 据保靖县 志记载 , 清朝嘉庆年间 , 某道台巡视保靖六都 , 路经 两岔河 , 品尝该地茶叶后 , 颇为赞赏 , 曾赏黄金一两 , 故有“一两黄金一两茶”的美誉 。后人将该茶取名为 “黄金茶” , 该地亦改名为“黄金寨” , 至今仍有二百多 年的大茶树 。
2 保靖黄金茶资源发掘和利用现状
据资料记载 , 1995 年以前 , 黄金村茶园采摘面 积 360 亩 , 其中黄金茶面积 60 亩 , 占 17 %, 其他品 种 300 亩 , 占 83 %。茶叶总产值 30 万元 , 其中黄金 茶的收入达 25 万元 , 其他品种仅为 5 万元 。 后又经 多年试验和比较 , 证明黄金茶产量和品质明显高于 保靖县主栽茶种安化群体和福鼎大白茶 。 因此 , 90 年代以后保靖县加大了对“黄金茶”的选育工作 。 由 于保靖黄金茶开花少 , 结实率极低 , 所以种子繁殖困 难 , 发展速度相当缓慢 。 上世纪 80 年代曾进行扦插 试验 , 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而失败 。1993 年在梅花 乡梭西村试插了 300 千克的母本枝条 , 共剪取插穗 10 万个 , 分给 10 户农民扦插和管理 , 这次试验虽然 取得了一定成功经验 , 但由于管理差 异 , 成活 率在 28 ~ 75 %之间 。 从 1994 年开始 ,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 度重视下 , 县开发办等有关部门积极投入资金 , 县农 业局专门组织人力 、物力实施扦插技术研究 。 在技 术人员的努力下 , 扦插技术终于取得突破 , 当年扦插 3 .2 亩 , 成活率达到 85 %以上 , 从此解开了制约黄金 茶发展的症结 , 保靖黄金茶获得了新生 。 随后通过 几年的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 , 黄金村 90 %的茶农掌 握了扦插繁殖技术 , 家家户户进行扦插育苗 , 扦插成 活率由 85 %提高到 90 %以上 , 每亩出圃量由 8 万株 提高到 12 万株 , 扦插面积和出圃苗木逐年增加 , 黄 金茶园面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目前黄金茶无性系
贵州茶叶 总第 141 期 2010 , 38(1):13 ~ 14 G uizho u T ea
研究 ·技术
保靖黄金茶品种研究报告
王润龙1 , 张湘生2 , 杨晓春2 , 石建智2 , 余国标2 , 谭艳云2 , 易强3
(1.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 长沙 410125;2.保靖县农业局 , 保靖 416509;3.湘西州农业局 , 吉首 416000)
叶片长 8 .4 ~ 14 .0 厘米 , 宽 3 .2 ~ 5 .3 厘米(最大叶 (表 1)。芽数也比安化群体茶多 56 .31 个 。 黄金茶
片长 14 厘米 , 宽 5 .3 厘米), 叶脉多为 6 对 , 叶尖为 每平方尺的芽头为 282 .52 个 , 安化群体茶为 213 .
锐尖 , 叶缘锯齿 28 ~ 31 对 , 叶面有光泽 , 隆起 , 叶厚 21 个 , 并且芽头比安化群体粗大 , 产量比安化群体
酸含量是 一般名 优绿茶 的 2 倍 以上 , 水浸 出物 近
50 %, 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 , 2008 年 , 在“ 中国
绿茶高峰论坛”名优绿茶评比中荣获金奖 。
表 3 黄金茶主要品质成分分析(湖南省茶叶检 测中心测试)
5 .4 .3 抗病虫 通过多年观察 , 黄金茶具有很强的 抗病虫能力 。历年来 , 黄金茶茶园未施用化学农药 , 也 未发生因病虫危害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如 1996 年 7 月 ,当地茶毛虫危害猖獗 , 安化群体和福鼎大白茶 树叶几乎被茶毛虫吃光 , 而黄金茶仅少量叶片出现茶 毛虫危害症状, 其抗虫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端最高气温 39 .1 ℃, 最低月平均气温 4 .7 ℃, 极端最 粒 , 种子少 , 平均每亩不到 500 克 ;实生苗为直根系 ,
低气温 -4 .5 ℃, 年日平均温度为 16 .5 ℃, ≥10 ℃的 根系发达 , 扦插苗为须根系 , 多而发达 。
有效积温为 5100 ℃, 年日照约 1 280 小时 , 无霜期约 290 天 , 年降雨量 1 400 毫米 , 成土母质为板页岩 、砂
茶园达到了 12 000 多亩 , 原来从县外引进的安化群 体种和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均被村民自发淘汰 , 改换黄金茶 。 2007 年 , 保靖县政府 、县农业局先后 和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合作 , 签订了黄金茶品种选育 和产品开发的协议 。同年 , 湖南省茶叶所在长沙地 区布置了黄金茶品种区域试验 。 2008 年 , 湖南省茶 叶研究所的专家从黄金茶群体品种中选育出各具特 色的优良单株 150 余个 , 通过扦插繁殖和筛选试验 , 有望从中选育出 2 ~ 3 个省级良种 , 从而大大加快了 黄金茶品种的选育进程 。 2009 年 , 黄金 1 号通过省 种子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 黄金 1 号被评为湖南 省优良的绿茶资源 。黄金茶是保靖县珍稀的茶叶种 质资源 , 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 并且在山区农民 脱贫致富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 为了充分 发掘这一资源 , 州县两级党委 、政府十分重视 。 2003 年和 2004 年州 、县领导曾多次在黄金村召开黄金茶 开发利用的专题研究会议 , 保靖县人民政府对黄金 茶古老茶树实行了挂牌保护 , 县农业局多次邀请中 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 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对黄金茶资源进行考察和论证 。 2009 年 , 保靖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黄金 茶发展的意见》 , 将黄金茶作为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 业之一 , 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 并确立了目标任务 , 即 通过 4 年努力 , 到 2012 年 , 建成高效 、生态茶园 3 万 亩以上 , 实现总产 750 吨以上 , 产值 2 亿元以上 。为 加快基地建设进程 , 还健全了补助机制 , 按技术规范 新建黄金茶园 , 验收合格 的每亩补助 1 000 元 。 通 过种种举措 , 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出效益 , 5 年 内发展新茶园 3 -5 万亩 , 亩产值 7 000 元以上 ;二 是出茶苗 , 每年繁育茶苗 3 000 万株 ;三是 出品种 , 选育出 3 ~ 5 个国家级或省级良种 ;四是出成果 , 争 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