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珍稀茶树良种_黄金茶的利用现状与前景_张湘生

合集下载

金萱茶树良种的种植加工管理与发展前景

金萱茶树良种的种植加工管理与发展前景




对茶产品已从量的满足转向对质的追求, 优良的茶树品种
是优质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育品种 时, 首先考虑的是其品质特性, 其次是抗递 1和适应性。 生 梅 县在九十年代中期种植大面积单丛茶的基础上, 0 0 于2 0 年 初根据市场及品种结构调整的需要, 从福建漳州市引种了 台茶十二 ( 号 金萱 ) 栽植于梅县阴那山麓 , 以点带面逐步推
新植茶树既怕干旱, 又怕暴晒, 要注意抗旱保苗。幼树死亡
维普资讯
形—复烘足干— 茶。 () 1 在做青阶段掌握-4 环节: " 一是前期为翻拌与凉

次定型修剪。 定剪高度第—次1 — 0 m, 5 2 c 第二次2 — 0 m, 5 3 c 第三
次3 — 5 m。 次f剪后, 5 4c 经3 f 爹 树高达6 C 左右, 0m 为打顶养篷阶段。 当
树高达7 c Om左右, m以上, 槲 即为成龄投产的茶园。 由于金萱茶树比其他 品种发根力强, 适应性强 , 因此 , 只要 适时移植, 加强幼龄期的肥水管理 , 合理修剪, 其成活率都可达到
巴并用锄头耕锄, 使基目- B b+ 壤均匀; , 胎 再覆上1洲 土, O 以免窟崮 赔陡确 肥受损伤 撼
种植株距2— 0m, 0 3 c 单行双 株排列、 双行单株排列或三行单
株排列。 单行双株植时, 两株之间要留有_定的间隙 (- c , 3 5 m) 以
1合理适时采摘。 、 鲜叶原料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内在因素, 而工艺条件则是实现 茶叶形、 质特征转化的外在因素。N.,鲜叶原料的优劣是形成茶 IL , I : P _
加强幼树管理。 可在新植茶园铺草覆盖 , 也可以种植豆科绿肥, 既 减少水土流失, 又为茶树提供肥源。 除了 上述移栽日应注意事项外, 寸 要加强幼龄茶园的肥水管理,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茶树合理定型修剪。 幼龄茶树在成活时即可

中国最好的绿茶

中国最好的绿茶

保靖黄金茶 中国最好的绿茶文/包 村400多年前,在神秘的大湘西,诞生了保靖黄金茶。

200多年前,嘉庆皇帝曾用一两黄金买了一两保靖黄金茶。

从此,“一两黄金一两茶”的典故广为流传。

30多年前,黄金村村民发现保靖黄金茶比当时引进的福鼎大白等品种质量更优异。

20多年前,“黄金茶之母”张湘生到黄金村发现了黄金茶1号,扦插繁育成功,解决了保靖黄金茶结实率低和老鼠爱吃茶籽的问题,并选出24个单株,至2006年底,茶园发展到几千亩。

她因此被评为县政府科技功臣,获得重奖5万元。

10多年前,“黄金茶之父”彭继光开始研究保靖黄金茶,发现品质独特,令他终身难忘。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罗赫荣、院长邹学校、书记何铁林先后拨款几万元、几十万元、几百万元,支持保靖黄金茶特异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2007年底,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保靖县人民政府签订10年战略合作协议,确立了“出品种、出成果、出品牌、出效益、出人才”的宏伟目标。

2008年初,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合资500万元,在原产地黄金村成立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保靖黄金茶的研究与开发走上了“政、产、学、研、金”的快车道。

近几年来,科技部、农业部、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财政厅、州委组织部、州财政局、州科技局、保靖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将保靖黄金茶的开发作为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重点科研、湘西扶贫、保靖县“南茶北果”开发等项目,先后拨款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给予重点支持。

“保靖黄金茶”是湘西保靖县古老、特异、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至今仍有400多年生古茶树。

保靖黄金茶现巳获“地理证明商标”。

生态优美。

保靖黄金茶原产地位于北纬30度这一种茶的黄金纬度带,是处武陵山区中心。

武陵山区是中国绿茶的两个“金三角”之一。

原产地海拔325m 上下,年平均气温16.10℃,降水量1400m m 3,年日照1270hr,无霜期288d,成土母质以板页岩为主,P H值4.2-5.5。

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规划

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规划

Development Plan of Baojing Golden Tea Industr y YANG Xiao- chun1, ZHANG Shu- guang2
(1Baojing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 of Hunan, Baojing 416500, China; 2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410125, China)
近几年来, 黄金茶已成为葫芦镇的支柱产业。 2006 年, 保靖黄金茶年产量 10 吨, 产值 400 万元, 茶农人均年纯收入由九十年代末的 600 元, 增加到
收稿日期: 2007- 07- 20
修改稿收稿日期: 2007- 07- 30
作者简介: 杨晓春( 1968- ) , 男, 湖南保靖人, 农艺师, 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莉花茶的香气。 4 严格控制农残
茉莉花茶农残含量较高, 主要有三个来源, 即 茶坯、花干和茉莉鲜花农残的转移。茶坯是花茶农 残的直接来源之一, 夏季花农施药频繁, 采摘间隔 不当很容易导致花干农残超标, 据检测, 茉莉鲜花 中高毒高残留农药水平高; 鲜花农残的转移, 与农 药的种类、下花量、窨次、茶坯含水量有关。一般来 讲菊酯类农药的转移率相对较大, 转移量一般为鲜 花残留量 6%~8%。试验表明, 鲜花中的氰戌菊酯残 留 量 3.5mg/kg 时 , 转 移 到 茶 坯 中 的 量 大 约 为 0.28mg/kg[4]。转移量随下花量、窨次增加而增加, 随 茶坯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策。二是要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研发 黄金风采和文化内涵, 以此开拓国内外市场。
创新, 结合“科技富民强企兴州”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分析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分析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分析保靖县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南部,被誉为“湘南明珠”。

该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生长。

黄金茶作为保靖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将对保靖县黄金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目前,保靖县的黄金茶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并且在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保靖县茶园面积广阔,分布有著名的黄金茶产区,如梨坪、白牛田、龙潭等,种植规模大,品种繁多。

县内茶农数量众多,茶叶生产经验丰富。

保靖县积极引进现代科技和技术,提高黄金茶的品质和产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黄金茶品牌建设的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标准和规范,部分茶叶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出现问题产品。

保靖县茶叶加工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不高。

市场营销方式单一,销售渠道有限,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的作用。

保靖县茶叶品牌的知名度较低,缺乏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发展保靖县的黄金茶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健全黄金茶的标准和规范,加强对茶农的培训,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

加大对茶叶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茶叶产品。

积极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进行推广和销售。

加大对黄金茶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牌。

展望未来,保靖县的黄金茶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黄金茶这类高品质茶叶的需求也会逐渐提高。

保靖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质的土壤资源,可以种植出更好的茶叶品质,吸引更多消费者。

保靖县政府也将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和投入,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保靖县的黄金茶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保护茶树种质资源 推进茶产业持续发展

保护茶树种质资源  推进茶产业持续发展
生、优异 、珍稀 茶树种 质 资源 是我 省茶产 业 发展一
观音 品种神 奇般 问世 的传 说地 方 。从铁 观 音选育 者 魏 荫 开始 ,其 子 孙后代 长 期种植 生产 直到 现在 ,铁
观 音 品种依 然保 持 品质优 异 ,具 兰花 香 、“ 观音 韵 ” 的 品质 特征 。图 2系黄 棱 品种 起源 地灶 坑村 古茶 园 中的 百年老 茶树 ,生长 在 半梯壁 上 ,枝 干都 长满 地 衣 苔藓 , 肥等 管理 相 当不便 , 仍显得 勃勃 生机 。 施 但
财 富 。 异种 质 资源 主 要是通 过 发现 、发 掘 、鉴定 、 优 筛选 和育 种途径 而产 生 ,再从 中选育 出优 良品种提 供 生产上 应用 。一旦 选育 出优 良品种 ,就 可 能给生 产 带 来 革命 性变 化 ,成 为人 类 创 造 财 富 的重 要 资
源。
从下 图 1 出,石 壁上 写着 “ 看 铁观 音发 源地 ” 红漆 大 字 ,这 就 是三 百 年前 “ 观音 托 梦 ” ,成 为 铁

旦丢 失就不 可再 生 。它 是一个 国家或人 类 的宝贵
仙 荣村三 公 山 ( 与永 春横 口乡交 界 )的野 生茶 等茶
树种 质 资源进 行 实地考 察 。 对母 树树 龄 、 生长 管理 、 病虫 害状 况 、采 制 品质 等作 了调查 记录 ,并采 集标
本 、拍照 、取 样作进 一 步分 析 。
出 口的 国家 多而 闻名遐迩 。这 些诸 “ ”中茶树 良 多 种是 前提 、是基 础 。闽茶 始于唐 ,兴于宋 ,发展 于 清 ,盛 于现 代 。我省茶 树种 质 资源丰 富 ,从 宋代 开 始就有 对 北苑茶 产地 茶树 叶形 、叶色 、芽 期 、树 形

“一叶之轻”舞动亿元产业

“一叶之轻”舞动亿元产业

“一叶之轻”舞动亿元产业作者:李瑚黄丽娟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13年第01期冬末春初,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的茶农们正忙得不可开交。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全县开沟撩壕建基地种植茶苗的大忙时节,黛绿的茶园弥漫着清纯的茶香,忙碌的茶农种下来年的希望。

保靖县科技局局长李清萍告诉记者,2012年,黄金茶干茶产量198吨,产值1.26亿元,茶农户均种茶毛收入突破2万元。

保靖黄金茶以“一叶之轻”舞起了种茶、采茶、制茶、售茶等产值以亿元计的产业,铺就了贫困县连片扶贫开发的“黄金大道”。

黄金茶是保靖县古老、珍稀的地方优质茶树种质资源。

据保靖县志记载,清朝嘉庆年间,某道台巡视保靖六都,路经两岔河,品尝该地茶叶后,颇为赞赏,遂赏黄金一两,列为贡品。

“一两黄金一两茶”的美誉从此诞生,后人将该茶取名为“黄金茶”,该地亦被改名为黄金寨。

跨越400多年的历史长河,黄金茶风韵犹存:在“2011年中华茶祖节保靖黄金茶品鉴拍卖会”上,二两“一号母树”保靖黄金茶竟拍出了9.8万元的高价,相当于6两黄金的价格。

“黄金茶”的称号实至名归。

然而,黄金茶产业的发展之路也曾历经了风雨考验。

保靖黄金茶原产地武陵山区中心位于北纬30°,是种茶的黄金纬度带。

这里多为高山峡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让黄金茶具有香、绿、爽、浓的品质特点,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之一。

茶品质虽优,但由于自然繁殖能力不强,黄金茶种植规模长期在低位徘徊。

1993年以前只有不足50亩的茶园,年产量仅1吨。

黄金茶因其产量低而停留在了“传说”之中,寻常百姓难得一见,知名度甚低。

保靖县坐拥大好资源,却脱不掉贫困县的帽子。

黄金茶这一珍贵品种虽为民所有,却无法真正为民所用,深知黄金茶魅力的农业科技员张湘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那时,她的孩子刚出生,为寻找黄金茶新的繁殖技术,她背着孩子在山头穿梭。

经过她与同事近十年的精心实验和培育,1993年终于成功研究出了黄金茶苗木无性扦插繁殖技术。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分析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分析

保靖县黄金茶产业发展分析保靖县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一个地处山区、气候湿润的县城。

保靖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茶叶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地区,而黄金茶更是保靖县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随着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保靖县的黄金茶产业也在逐渐崛起,并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保靖县黄金茶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产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保靖县黄金茶产业现状保靖县的黄金茶产业可追溯至数百年前。

因地处湘西山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并且拥有丰富的山泉水资源,这些地方特色为黄金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黄金茶茶树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三年左右,此后每年可采摘的时期较长,产量也相对较高。

这为保靖县的农民提供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保靖县的黄金茶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的山区,茶园的面积年年扩大,目前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

保靖县的农民以茶叶种植为主业,通过合作社等方式进行统一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保靖县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如提供贷款、补贴种植资金,技术指导等,为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保靖县的黄金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良好,而且出口到国外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黄金茶的优质口感和独特香气,以及其丰富的保健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捧,销售市场前景良好。

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兴盛和国人对于健康饮食的关注,茶叶市场需求逐渐增长,茶叶产业也逐渐走向繁荣。

保靖县的黄金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地理优势,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之一。

随着中国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保靖县的黄金茶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忽视。

1. 品牌建设:保靖县的黄金茶产业需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

一个具有良好口碑和知名度的品牌,能够帮助黄金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打开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黄金茶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美誉度。

继茶圣伟业 光黄金名茶——记彭继光研究员与保靖黄金茶

继茶圣伟业 光黄金名茶——记彭继光研究员与保靖黄金茶

2 0 1 3 年1 1 月 2日, 是我最敬爱的老师彭继光研 究员逝世 3 周年的忌 日。三年来, 彭老的身影虽渐行渐 远, 但 他 生前 开创 的黄金 茶事 业 , 却 蓬 勃发展 、 方兴 未艾 。
1 发 现
1 9 9 5 年秋末, 彭老到湘西保靖县 出差。他的学生、 县农业局茶叶技术员张湘生请他到 家里做客 , 并拿 出 珍藏的黄金茶给老师品尝。彭老的第一印象是 : 保靖黄金茶 白毫少, 其绿 中透黄的汤 色、 悦鼻悠长的清香、 鲜 嫩醇爽的滋味等特异品质真叫人拍案叫绝。作 为省 内外著名的茶叶加 工专家, 几十年 来, 彭老参加的省 内、 国 内名优茶 评 比会 不下数 十 次 , 所 见形 美质优 的茶叶 亦 不下百 种 , 但 感 觉香 、 味 能与黄金 茶 齐肩 的却 罕 见 。 保 靖黄金 茶 的 汤 色、 香 气, 尤其是 滋味 为何 如 此 出众 ? 是 品种原 因 , 还 是 生 态环境 使 然?其主要 品 质化 学 成 分含 量如 何? 作 为老茶 人 , 这些疑 问时常 萦绕在 他 的脑 际 , 吸 引他 去探 索…… 为揭示黄金茶的奥秘 , 1 9 9 8 年 彭老首次来到出产黄金 茶的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这里水绕林抱的生态 环境 , 临河傍 山的古老茶园深深地吸 引了 他 。此后 , 他每年都要去 l 、 2 次, 尽 管要脚踩早春寒冷刺骨的河水, 攀爬 弯弯 曲曲的 羊肠 小径 , 但 他 总是 兴 高采烈 、 无悔 无 怨 。 2 0 0 1年 彭老来到 黄金 村 , 用 当地 的黄金 茶 、 福 鼎大 白荼 和从桃 江 引进 的安化 茶 品种 , 采 一 芽一 叶制 成 三 款绿茶 , 并互相组合拼配后进行审评。奇迹发生了, 品质 以黄金茶最优。福鼎大白茶 因在黄金村也有突出表 现, 拼 配上 黄金 茶 也粘 上 了“ 黄金 味 ” 。根 据 多年的 经验 , 彭老初 步 判 断 , 黄 金 茶特 异 的品 质是 品种 与 当地 生 态环 境双 重作 用 的结果 , 且6 0 % 7 0 %源于品种 , 3 0 %在 于生 态环 境 。这一结论 应是 彭老对黄 金茶 最早 的揭秘 。 2 0 0 2 2 0 0 5年 ,为验 证初 步判 断 结果 ,彭老 多次到黄 金 村采 取 黄金 茶茶 园土壤 样 品并 制作 了黄金 茶茶 样, 送到省土肥研 究所和湖南农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 明: 黄金茶氨基酸含量高达 7 . 6 %, 比福鼎大白茶高 1 倍 以上 , 更是一般 茶 叶 品种 的 2 ~ 3倍 。 这 一检 测结 果令他 又 惊又疑 。 后 又 经 两次重 复测 定 , 确认 其 氨基 酸平 均值 达 7 . 4 7 %。 此外, 黄金 茶 的茶 多酚含 量 、 水浸 出物 含量 均 比其他 品种 的茶 叶 高 。 其 品质 化 学特征 达到 了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2-28 作者简介:张湘生,女(1956-),辽宁开源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及黄金茶育苗研究的工作。

地方珍稀茶树良种———黄金茶的利用现状与前景张湘生(湖南省保靖县农业局·保靖·416500)摘 要:保靖黄金茶是古老的地方珍稀茶叶种质资源,随着1994年扦插育苗试验的成功而被开发利用。

目前,黄金茶产量已近6t ,产值超过200万元,黄金村的人均纯收入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600元增加到现在的2500元,并已成为保靖县十个小康村之一。

2005年黄金茶经省内茶叶专家充分肯定,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把黄金茶作为地方群体良种给予登记。

关键词:黄金茶;发掘;利用;前景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Utilization of Local Rare Tea Variety ———Golden TeaZHANG Xiang -Sheng(Agricultural Bureau of Baojing County in Hunan ,Baojing 416500,China )A bstract :Golden tea of Baojing county is an old local rare tea variety ,w hich w as explored and uti -lized w ith the success of cutting breeding experiment in 1994.At present ,the output of golden tea hasbeen near to 6tons ,the output v alue has ex ceeded 2000000yuan ,per capita pure income of golden village has increased from 600yuan in the end of 1990s to 2500y uan now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en comfortably -off villages of Baojing county In 2005,golden tea w as highly approved by tea experts w ithin the province ,and registed as local heterogeneous improved variety by Hunan Crops Strains Af -firm ation Committee .Key words :Golden tea ;Explore ;Utilize ;Prospect 黄金茶是一个古老的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产于武陵山区保靖县堂朗乡黄金村。

该地产茶历史悠久,据保靖县志记载,清朝嘉庆年间,某道台巡视保靖六都,路经两岔河,品尝该地茶叶后,颇为赞赏,赏黄金一两,列为贡品。

后人将该茶取名为“黄金茶”,该地亦改名为“黄金寨”。

现在该地仍有几百年生的大茶树。

1 黄金茶的优势黄金茶是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有性群体品种,是我县珍稀的茶树种质资源库,与当地引进的福鼎大白茶和安化群体茶比较,具有以下优势:1.1 发芽早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黄金村先后从外地引进了安化群体种和福鼎大白茶种。

根据历年的观察,在环境培管条件基本一致的条件下,黄金茶春茶萌芽比安化群体种早15d 以上,比福鼎大白茶早7~10d 。

据2002年观测,一芽二叶初展达50%时,黄金茶的日期为3月2日,而安化群体种的日期为3月16日,福鼎大白茶为3月10日。

1.2 产量高当今苗家村民习惯立体采摘,百年以上的黄金茶老茶树单株一次可采明前茶0.5kg 。

据资料统第33卷第2期2006年6月茶 叶 通 讯TEA COM MUNICA TIONVo l .33,No .2June ,2006计,1975年种植的黄金茶与同年种植的安化群体种芽叶比较,黄金茶一芽一叶百芽重比安化群体茶重3.5g,分别为11.62g和8.12g;每平方尺的黄金茶芽头数为282.52个,比安化群体种213.21个多69.31个。

根据2000~2002年三年的统计,黄金茶群体比福鼎大白茶增产24.45%,每667m2产毛尖鲜叶分别为104.2kg和83.75kg。

1.3 制茶品质好在1983年以前计划经济时期,茶叶属统购统销商品,当时收购部门在对当地所产的黄金茶与引进茶在收购的价格上有很大区别。

黄金茶采用外形对照标准样,内质按高一级二等进行计价收购;而引进茶则采用对样计价收购。

目前黄金茶的销售价是引进茶的5~10倍。

1994年,在吉首市召开的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名茶评比会上,黄金茶以96.9分的综合评分荣获第一名。

大会评审给予黄金茶这样的评价:该产品外形条细匀紧,翠绿稍弯,有毫,内质汤色明亮,栗香高锐持久,滋味鲜爽,叶底黄绿明亮。

1995年,在“湘茶怀”名茶评比中黄金茶又以优良的内质获“银杯奖”。

据测定,黄金茶群体芽叶主要内含物中茶多酚30.80%、氨基酸4.02%、水浸出物41.30%、酚氨比7.66[1]。

高水浸出物、高氨基酸和低酚氨比是黄金茶品质优良的主要物质基础。

1.4 抗逆性强据1996年气象观测资料显示,当地夏季最高温度达到39.2℃,且在37℃以上的高温维持一周的情况下,黄金茶没有出现高温灼伤现象;2004年12月下旬至2005年2月上旬,黄金茶产区出现了长期低温,先后下了7次大雪,日平均气温-4℃维持了一周,黄金茶成年茶树及幼苗均未出现冻害现象。

通过多年的观察证明:黄金茶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

历年来,黄金茶园从未施用过任何化学农药,但仍未发生因病虫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金茶树特抗茶毛虫,如1996年7月,当地其他品种茶园茶毛虫危害猖獗,安化群体和福鼎大白茶树叶片几乎被茶毛虫吃光,而黄金茶仅少量叶片出现茶毛虫危害症状。

黄金茶的抗茶毛虫机理还在进一步研究。

1.5 种子繁殖力弱而扦插繁殖力强黄金茶很少开花,种子极少,且极易被老鼠危害,故种子繁殖力弱;而该茶枝梢生长量大,扦插易生根,幼苗生长快,适合于无性繁殖。

据近两年的育苗观测,单丛最多提供有效插穗8550个;立秋前扦插,次年三月下旬观测平均发根率达98%、根数41.65、根长17.22cm、新梢长18.25cm、展叶4.86片,其中最高值分别为根数52、根长27.8cm、新梢长23.2cm。

2 保靖黄金茶资源发掘及利用现状2.1 黄金茶利用前的茶叶生产情况1975年以前,当地的黄金茶在村内呈零星分布,属于丛植茶园,面积约33.3hm2,实际每年茶叶产量不到50kg。

因其品质好、数量少,该茶一直未能扩大市场,知之者甚少。

为了增加收入, 1975年黄金村引进安化群体茶种籽0.7万kg,种植20hm2。

而同时采用种子繁殖的黄金茶,直到1983年才发展茶园仅0.67hm2。

1994年底,黄金村从福建省引进福鼎大白茶种籽0.5万kg,种植20hm2。

据1995年统计,全村有茶园44hm2,采摘面积24hm2,其中黄金茶4hm2。

茶叶总产值30万元,而黄金茶的产值达25万元。

黄金茶以占总面积不到17%的数量,产值却占了茶叶总产值的83%。

因此,开发利用黄金茶已成为当地茶农致富的必然选择。

但是,因黄金茶开花少、结实率极低,种子繁殖一直困扰黄金茶的发展。

当地茶叶的发展一直靠向外调种实现。

2.2 黄金茶扦插育苗试验199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开发办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由县农业局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以研究黄金茶的扦插技术为突破口,农技人员连续三年实地蹲点进行黄金茶扦插育苗试验。

当年扦插0.213hm2,成活率达80%,扦插育苗试验获得了成功。

由于扦插技术的突破,从此解开了制约黄金茶发展的症结,使保靖县黄金茶获得了新的发展。

2.3 黄金茶发掘利用现状经过多年扦插育苗技术的示范推广,黄金村90%的茶农掌握了扦插繁殖技术。

扦插成活率由80%提高到90%以上,每667m2出圃已达到8万株,扦插育苗技术得到了普及和提高,使黄金茶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扦插1.6hm2,2002年扦插2hm2,2003年扦插2.67hm2,三年累计共出圃近800万株。

通过近八年的努力,黄金茶园面积已由原来的4hm2,增加到现在的273.3hm2;平均每年5 第2期张湘生:地方珍稀茶树良种———黄金茶的利用现状与前景 新增33.33hm2。

原来从外地引进的20hm2安化群体和20hm2福鼎大白茶现均被村民自发淘汰,改种无性系黄金茶。

近年来,黄金茶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并吸引了外来投资。

2002~2003年间,县公路局投资修通了村级公路桥梁。

2003年由私人投资在黄金村建立机制茶厂一座,引进了先进设备。

目前,黄金茶年产量已达6t左右,产值超过200万元。

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90年代末的600元,增加到现在的2500元。

还组建了换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黄金茶叶协会,现在的黄金村已成为保靖县十个小康村之一。

3 黄金茶利用的建议与展望在黄金茶的发掘与利用过程中,由于黄金茶优势的凸现,对于山区农民致富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前景十分广阔。

3.1 黄金茶利用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利用黄金茶这一地方珍稀资源,建议如下:(1)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黄金茶的利用,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

现在,黄金茶的开发利用已进入关键时期,有必要将此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如优良单株的选育、加工工艺的改善、品牌的创立、适合推广区域的试验等。

这些必须由县领导牵头,组成由有关部门参与的领导班子,在充分调查试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制定黄金茶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2)增加科技投入,加速系统选育。

黄金茶原是一个有性群体,近十多年所发展的266.67hm2黄金茶茶园绝大多数为无性群体,株系茶园不到6.67hm2。

有许多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株系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在科学的观测基础上,选出各具特色的优良株系。

(3)改善加工工艺,实施品牌战略。

目前黄金茶大多采用手工制作,品质难以保持一致。

有部分机械加工,也因工艺简单而产品质量不高。

但是,黄金茶内含物极其丰富,为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优质原料。

只要改善制茶设备,引进好的制茶工艺就会打造出“换金茶”的优质品牌,使“换金茶”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

(4)提高茶农科技水平,搞好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生产的基本保证,只有建好了黄金茶的生产基地,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鲜叶,而基地建设需要母本园的苗木支持。

这些都需要掌握一定科学技术及生产技能的茶农去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