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 知识组织系统_分类法
信息组织—第五章-分类法

第二节 分类法结构
二、标记符号
2、号码的种类 (1)单纯号码 (2)混合号码
第二节 分类法结构
二、标记符号
3、编号制度 (1)顺序标记制 (2)层累标记制 (3)顺序—层累标记制 (4)分面标记制
第二节 分类法结构
二、标记符号
4、标记技术 (1)八分法 (2)双位制 (3)借号法 (4)预留空号法 (5)对应编号法 (6)字母标记法
第二节 分类法结构
三、说明与注释
说明与注释是有关分类表体系结构及使用方 法的说明性文字。分类法通过它说明类表的编制 原则、类目体系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等。
通常包括如下三种形式: ❖编制说明 ❖大类说明 ❖类目注释
第二节 分类法结构
三、说明与注释
(1)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亦称序论, 是对分类体系整体情况的 纲要性说明。内容包括该 分类法所依据的编制原则、 分类体系特点、号码制度 以及基本使用方法等,有 助于从整体上了解分类体 系的特点。
分类表,亦称信息资源分类表,是根据类目之间关系 组织起来的,并配有一定标记符号的类分信息资源的 工具。分类表是分类法的具体体现,它与分类规则一 起构成分类语言,是进行分类工作的依据和规范,十 分关键。由于它的重要作用,人们习惯上也直接将它 称为分类法。
第一节 分类法概述
3、分类法的类型
信息资源分类法按照其编制方式, 通常可以区分为:
第一节 分类法概述
3、分类法的类型
➢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不足: ①分面类表的类目体系是隐含的,直观性不如等级列举 式分类法; ②检索工具中的类目是根据组配建立的,类目分布往往 不够均衡; ③标引难度较高,要求分类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④分面标记的成分一般比较复杂,号码冗长,不适宜用 于组织文献排架,主要用于组织检索工具。
组织的定义、功能与分类课件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 成一体,每个人都是广袤 大陆的一部分。”
约翰·多恩
• 一、组织的定义与功能
• (一)组织的界定
• 组织的双重含义
• 名词“组织”——是指有着共同目标 与功能的、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 是指一种实体。
• 动词“组织”——是指组织工作,是 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确定组织结构以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指建立组织 结构和明确组织内部的相互关系。
•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 组织结构就越是有效。
• 职务、职责、职权
• 职责和职权必须相一致或相对称。在进行组织结构的设 计时,既要明确规定每一管理层次和各个部门的职责范 围,又要赋予完成其职责所必需的管理职权,这就是责权 对等原则的要求。只有职责,没有职权或权限太小,则其 职责承担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必然会受到束缚,实际上 也不可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相反,只有职权而无任何责 任,或责任程度小于职权,将会导致滥用职权和“瞎指 挥”、产生官僚主义等。因此,在实际的组织设计中应 尽量避免这两种倾向。科学的组织设计应该是将职务、 职责和职权形成规范制定成章程,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担 任该项工作就得有所遵从。
• 组织是一个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一般意义上 的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正式结 构建立起来的社会实体,如企业单位、学校 、医院、党政机关和各社会团体等单位都是 一个严密的组织。
• 具体包括以下四点要素:
• 1.是社会实体;
• 2.有确定的目标;
• 3.有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协调的活动系统;
• 4.与外部环境相联系。
4、组织通过组织界线将组织与外部环境 区隔开来。
环境
组织
社会结构
技术
目标
参与者
组织系统

认识我们的身体人体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整体,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进行各种既矛盾又统一的生命活动。
在自然环境下,没有哪个部位能够脱离其他部位独立成长。
人体是由不同的层次组织而成,从最简单到最复杂,它们分别是化学层次,细胞层次,组织,器官和系统。
人体的基本构成:化学物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化学物质:正如地球上的其它物质一样,人体是由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
透过组合起这些元素和使其产生作用,人体就能制造出生长和存活所需的物质。
某些元素在人体组织、体液中富集情况示意图细胞:是人体内最细小的生命体,而我们的体内就有超过五十兆个细胞。
虽然人体内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但它们都能够在紧密配合下工作,以执行各种千变万化的任务。
组织:在人体胚胎发育的早期,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借细胞间质按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胞群体,称为组织。
人体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当组织受到损害的时候,其细胞就会分裂以修补患处。
不过,这种修复的能力按组织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分别。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
我们一般都比较容易注意到一些组织集中的直观的器官。
比如: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心、肝、肺、胃、肾等内脏器官,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们忽略而不认为是器官。
比如骨骼肌,皮肤等。
系统:若干机能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的连续性的生理过程的结构称为系统。
整个人体可分为8个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一、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覆盖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及囊的内表面,由许多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所组成。
具有保护(皮肤上皮)、分泌(腺上皮如汗腺、唾液腺、胃腺、胰腺、甲状腺、垂体等)、吸收(肠上皮)或排泄(肾上皮)等功能,其内一般无血管,由深层结缔组织中的血管供应营养。
结缔组织:是有机体内分布最广泛,种类最多样的基本组织,如液体状的血液,纤维状的结缔组织以及固体的软骨与骨组织等,但皆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组织系统

组织结构的定义
•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使之对于工作如何进 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组织结构的要素
• 工作专门化(work specialization):或者说劳动分工,组织中的工 作任务被划分成单独工作单元的程度,个人专门从事工作的一部 分,而不是工作全部。 • 部门化(departmentalization):通过工作专门化将工作分解成各 个部分之后,就需要对它们进行组合以使相同的任务可以进行协 调。对工作单元进行合并的基础叫部门化。合并组合的一个通常 办法是根据职能来进行。 • 命令链(chain of command):是一种从组织高层贯穿到最基层的 不间断的职权线路,有问题去找谁,我对谁负责? • 控制跨度(span of control):决定了一个组织设置的层级和配备 的管理者的人数。 • 集权与分权(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上下级的权限 • 正规化(formalizaiton):组织内部实行标准化的程度。
• 1员工信念 • 2制度 • 3行为
组织文化的性质
• 组织文化试图测量员工如何看待自己的 组织;工作满意度试图测量员工对工作 环境的情感反应。组织文化是描述性的, 而工作满意度是评价性的。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s descriptive; job satisfaction is evaluative)
组织文化的作用(一) • 具有消极作用的组织文化
• 变革的障碍(barrier to change) • 多样化的障碍( barrier to diversity ) • 兼并与收购的障碍( barrier to merging and acquisitions )
第06章组织体系PPT课件

– 职务专业化-细小、专业化 – 职务轮换-有序的、横向的 – 职务扩大化-横向扩大范围 – 职务丰富化-纵向扩大责任 – 工作团队
6.2 工作组合-组织结构设计
6.2.1 划分部门
根据各个职务所从事的工作内容的性质 以及职务间的相互关系,依照一定的原 则,可以将各个职务组合成为部门的管 理单位,使之形成便于管理的单位或部 门。
虚拟公司
– 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生产、行销、设计、财务等 功能,但公司体内却没有完整地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即在 有限的资源下,公司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仅保留公司 中最关键的职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通过外力进行整合 互补,其目的就是在竞争中最大效率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五种基本形式:虚拟生产、共生、策略联盟、虚拟销售网 络、虚拟行政部门
缺点:组织结构稳定性较差,双重职权关系容易引 起冲突,同时还可能导致项目经理过多、机构臃肿 的弊端。
适用范围:这种组织主要适用于科研、设计、规划 项目等创新性较强的工作或者单位。
6.4 现代组织结构的变化与趋势
6.4.1 组织设计的权变方法
机械式与有机式组织 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
– 组织结构与环境 – 组织结构与战略 – 组织结构与规模 – 组织结构与技术
特点:
矩阵制
– 这是一种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服务或 工程项目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
– 在矩阵型组织中,每个成员既要接受垂直部门的 领导,又要在执行某项任务时接受项目负责人的 指挥。可以说,矩阵结构是对统一指挥原则的一 种有意识的违背。
优点: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 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并且有利于开发新技术、新 产品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性。
Chapter2 知识组织系统_分类法

组配式分类法
也称分面分类法、组面分类法、分析-综合式分类法 它先把一切主题分析成它的组成因素,编成表,并给 每个因素配一个号码,然后再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 规则,将有关的号码组成一个完整主题的标记符号。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 《冒 号分类法》(Colon Classification,简称CC)
五、综合性图书
Z
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分类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采取等级列 举表达从属关系。
U 交通运输……………………………..
一级类目
U2 铁路运输 ………………... 二级类目 U22 电气化铁路 …… 三级类目 U223 供电 …………..... 四级类目 U223.1 供电理论………………. 五级类目 U223.2 设计与计算 U22
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简称《中小型表》) 1964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下册) 1971年 在北京图书馆倡导下着手编辑 1973年 完成试用本 1975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1版 1980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2版 1990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 1999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起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2000年 建立《中图法》网站 / 2001年6月 《中图法》(第四版)电子版 ……搜索引擎版,满足互联网信息分类组织和检索 2010年3月 网络版 2010年9月 第五版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中图法的详细类目
组配式分类法
优点: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用较少的类目可以组配出大量新的、复杂的主题
缺陷:
组配技术和标记技术过于复杂且不够直观
组织系统

什么是组织?(管理的组织职能——企业组织管理)一般来讲,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一 个协作系统,学校、工厂、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都是组织。而企业管理的组织是企业从事管理活动以实现企业 目标的一个协作系统。
③组织结构是一个变量。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各部分之间相对稳定关系的一种模式。组织结构不存在一尘不 变和所谓最好的模式。因为企业发展的目标、环境、内部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组织结构需要不断地调整、改 革和不断地完善。任何组织机构不可能也达不到最优,因为它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方案。任何方案有利必有弊, 十全十美的方案是不存在的。因此,评价任何组织结构应根据一定的目标、环境和原则,从中挑选一个较好的方 案——满意方案。或者说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任何组织都要不断地改善。
一、除非特殊状况,交待事项只对下一级的直接部属,而绝不跨级指挥。否则今后受害受累的一定是你自己。 二、除非事先已协调有共识或遇紧急状况,否则绝不指挥其它平行单位的员工。 三、接受上级跨级指挥时,必定要及时回报自己的直接上司,让其第一时间了解状况。否则,今后你可能吃 不了兜着走。 四、交办员工工作或任务分配时,能多花点时间沟通,了解他对工作的想法同时让他了解工作的重要性与意 义,想办法唤起他内心执行的愿意。否则可能不会有你想得到的结果。 五、交待部属工作时,应该尽量思考如何给予他更多的空间发挥。要让下属告诉你他是怎样做的,而绝不要 做下属的保姆,也最好不要直接告诉他怎么做。 六、下达指示时,着重要求目标的完成,对过程不需要太多的限制。 七、当有人向你打小报告时,一定不要过于在意,也不要喜形于色,否则,你的组织文化就会烂成一锅粥。 八、考核评估下属时,不要只看事情的结果,一定要了解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否则,你的下属一定会投机 取巧。 九、奖励下属时,绝对不要只会用现金,精神激励永远比物质激励更重要。
信息资源组织及管理(第2版)PPT 第02章 信息的分类及编码(陈庄)

05:01:40
13
2.2.3.1 线分类法(2/3)
2、线分类法的典型案例
国家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1999)(以下为河北省部分案例)
其他案例:
05:01:40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1994)和《职业分 类与代码》(GB/T 6565—1999)
这里的”名”是指信息元素的标识; “义”是指信息元素的命名或定义。
05:01:40
8
2.2.1 信息分类的概念(1/2)
1、含义
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
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 顺序。
2、信息分类的两个要素
分类对象,分类对象由若干个被分类的实体组成; 分类依据,分类依据取决于分类对象的属性或特征。
类别词是信息元素命名中的—个最重要的名词,用来识别和描述 信息元素的一般用途或功能,一般不具有行业持征,条目较少。 如数量(AMOUNT)、名称(NAME)、编号(NUMBER)、代码 (CODE)等。 基本词是类别词的最重要的修饰词,它对一大类信息对象进一步 分类(反映一小类信息对象),一般具有行业特征,条目较多。 如会计(ACCOUNTING)、预算(BUDGET)、顾客(CUSTOMER)等。
05:01:40
9
2.2.2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1/3)
1、科学性
使类别的划分符合信息的内涵、性质及使用与管理要求; 选择信息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使分类体系结
构具有稳定性,以供人们方便地使用。
2、系统性
分类结构中各类信息按照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排成一定的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2 知识组织系统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
知识组织系统
本章要求:
了解:第一节
理解:第二节
知识组织系统的概念与类型
分类法 第三节 主题词表 第四节 本体/大众分类法/知识图谱
2.2 分类法
2.2.1 分类法概述
2.2.2 文献分类法实例介绍 2.2.3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分类法
分类方法是人类最本能认识世界的方法,可用于任何资源;
文献分类是依据文献所载知识信息的学科属性,对文献进行类别的划分。 学科分类是文献分类的基础。
为什么要分类
认识事物的自然过程; 事物数量庞大,为了管理上的方便性; 事物经过分类之后,具有了按类检索的功能;使用上的 方便性; 分类使事物之间建立了一种关联:同类、不同类、相似 类、从属类……; 分类从总体上给事物提供了一个组织框架,从而达到事 物的有序化。
/index.php?m=content&c=index&a =lists&catid=143
2.2.2 文献分类法实例介绍
中图法有多少个基本部类?多少个基本大类? 《中图法》采用“五分法”形成五个基本部类, 在五大部类之下,层层细分,划分为22个基本大 类。
000 Computer science,information & general works 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及总 论 100 Philosophy & psychology 哲学、心理学 200 Religion 宗教 300 Social science 社会科学 400 Language 语言学 500 Science 自然科学 600 Technology 技术 700 Arts & recreation 艺术 800 Literature 文学 900 History & geography 历史、地理
读者要用它,定位其要找的书。
2.2.1 分类法概述
类型
按分类法处理的对象划分: 文献分类法 学科、专业和科研项目分类法
网络信息分类法
事物分类法 其他信息分类法
2.2.1 分类法概述
类型
按分类法编制的结构形式 (分析两种分类法的优缺点)
列举式分类法
组配式分类法 体系-组配式分类法
1994年 视窗杜威(Dewey for Window,DFW)
2000年 网络杜威 /dewey/versions/ddc22print/ 2003年 出版第22版 据统计,DDC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文献分类法
《杜威十进分类法》
修订和管理
1922 年 杜威将其财产投资给了森林出版社,建立了普拉
特点:篇幅较小,按分面公式进行组配,并且要遵照分类规则进行。
将所有分类特征归纳为五种基本范畴: 本体(Personality) :事物本身的各种体现
物质(Matter) :构成事物的材料
能量(Energy) :事物的各种活动、影响、状态和问题 空间(Space) :事物存在或发生的地点
参考:/view.do?id=516
2.2.1 分类法概述
作用
是沟通标引人员与用户的桥梁
编目人员要用它,编制目录。标引文献内容特征及某 些外表特征,保证不同标引人员表达文献的一致性。
如:英语类图书→均给H31
流通人员要用它,组织排架,对内容相同及相关的文 献加以集中或揭示(集中排架,H31在一处)
西德湖基金,负责DDC的出版和维护 1930年起,美国国会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十进分类法小组 (部),负责DDC的修订 按月对类表进行定期检查 按月网上公布 按季度更新 WebDewey 按年度 出版 “视窗杜威”
《杜威十进分类法》——分类体系
杜威将人类知识分为9类,无所属的普通图书、百科全 书等另成一类。共10个基本大类。
J314.4 金属雕刻 J314.5 竹刻、竹雕
……
J313 各种雕塑法:按题材和体裁分 J313.1 塑像 J313.2 环境雕塑、建筑雕塑 J313.3 装饰物品 J313.5 动物、植物雕塑 J313.9 其他
J314.6 漆雕
J314.7 泥雕 J314.8 陶雕 J314.9 其他
2.2.1 分类法概述
特点
具有按学科或专业集中地、系统地揭示文献内容的功能,具有较高 的查全率,能够较好地满足族性检索的要求
注:“族”为丛聚、集合、类别之义,族性检索是对具有某种共同性质 或特征的众多事物、概念的检索, 如“高校图书馆” “江苏大学图书馆”
具有良好的等级结构,便于扩大和缩小检索范围(G254、G254.1) 用分类号检索,可不受文种限制。 思考: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中图法分类号?
被誉为“印度图书馆学之父”的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 纳赞,于1931年出版了一部揭示图书馆与社会密切关系 的伟大的图书馆学著作《图书馆学五定律》:书是为 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 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CC类表,包括大类、惯用类、分面公式中各分面的焦点号码表,以及 四种附表(共同点、时间点、空间点、语言点)
组配式分类法
优点: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用较少的类目可以组配出大量新的、复杂的主题
缺陷:
组配技术和标记技术过于复杂且不够直观
实用性不强
体系-组配式分类法
在等级体系分类法的基础上,引入分面分析和组配技术所形 成的分类法结构模式 兼有体系分类法和组配式分类法的长处 引入分面分析和组配技术是为了提高体系分类对新主题、复 杂主题的描述能力 实际上,大多数体系分类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分面分析 和组配技术,完全单纯的体系分类法已不多见
组配式分类法
也称分面分类法、组面分类法、分析-综合式分类法 它先把一切主题分析成它的组成因素,编成表,并给 每个因素配一个号码,然后再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 规则,将有关的号码组成一个完整主题的标记符号。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 《冒 号分类法》(Colon Classification,简称CC)
《中图法》历史
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简称《中小型表》) 1964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下册) 1971年 在北京图书馆倡导下着手编辑 1973年 完成试用本 1975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1版 1980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2版 1990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 1999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起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2000年 建立《中图法》网站 / 2001年6月 《中图法》(第四版)电子版 ……搜索引擎版,满足互联网信息分类组织和检索 2010年3月 网络版 2010年9月 第五版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中图法的详细类目
什么是分类法
定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类法是指将类或组按照其相互间的关系,组成的系统化
结构,并体现为许多类目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关系组织起来的 体系表,是分类工作的依据和工具。
类(Class 或Category )或组(Group):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
构成一个类或组。
近义词
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 System) 分类表、类目表
时间(Time) :事物存在或发生的时期
标记符号:,(逗号);(分号):(冒号)· (句点)‘(倒逗号) 分面公式:各个分面的组配次序及其标记符号 ‘[P];[M]:[E]· [S]‘[T]
N 美术
2 自然 NA 建筑艺术 3 风景 NB 城市规划 …… NC造型艺术 [M]中的焦点 ND 雕塑 1水 ND[P],[P2][P3];[M]:[ 3 大理石 E][2P][P],[P2]风格, …… 用(地区法)和(时代 [E]和[2P]中的焦点 法) 4 设计 [p3]中的焦点 5 浇铸 1 人像 …… 11 骑马者的雕像 18半身雕像
列举式分类法
也称枚举分类法、等级分类法、体系分类法、展开式分类法、层次分类 法 力图详尽无遗地列出已知的主题,并将每个主题配以固定的类号 基本特点:
严密的类目等级结构,各级类目原则上按概念逻辑划分的方法层层 展开,逐级建立各级分支。 类目以详尽列举的方式直接展现
弱点:
表达分类法没有列举的复杂主题非常困难
五、综合性图书
Z
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分类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采取等级列 举表达从属关系。
U 交通运输……………………………..
一级类目
U2 铁路运输 ………………... 二级类目 U22 电气化铁路 …… 三级类目 U223 供电 …………..... 四级类目 U223.1 供电理论………………. 五级类目 U223.2 设计与计算 U223.5 供电技术
《中图法》电子版是在《中图法》(第
四版)数据机读化基础上,由软件来实 现类目检索和类目显示的一部电子化的 分类法。
2.2.2 文献分类法实例介绍
《杜威十进分类法》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简称DDC
美国图书馆学家麦维尔·杜威(Melvil Dewey,1851一1932 )1876年编制 《图书馆图书、小册子排架和编目用分类法及主题索引》 1885年 第二版 《十进分类法与相关索引》 1951年 第15版 改为现名 1989年 DOS电子版 电子杜威(Electronic Dewey,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