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网络培训考试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网络培训考试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重点温室效应的涵义、温室气体包括的范围、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气候博弈的实质是开展权之争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难点温室效应的涵义气候博弈的实质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考虑题:1.什么喊做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包含哪些?2.温室效应会引发什么咨询题?3.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经历了哪几个时期?4.什么缘故讲气候博弈的实质是开展权之争?5.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有哪些?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B.气候变化C.全球合作D.知识经济2.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许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要紧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C〕种气体。
A.4B.5C.6D.73.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21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通过了〔B〕时期。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4.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D〕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美国B.中国C.日本D.英国多项选择题1.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的温室气体的是〔BDE〕。
A.水汽B.二氧化碳C.臭氧D.甲烷E.氧化亚氮2.?京都议定书?尽管在1997年就差不多面世,但由于〔BDE〕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英国B.美国C.日本D.澳大利亚E.俄罗斯3.低碳转型的推力是〔ABCDE〕。
A.保障能源平安B.防止碳锁定效应C.提升国际竞争力D.实现可持续开展E.应对金融危机判定题1.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对〕2.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中存活时刻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
〔错〕3.国际气候博弈的实质是生存权之争。
〔错〕4.产业革命往常,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碍事。
〔对〕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重点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内涵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低碳经济熟悉上的误区难点低碳经济和低碳开展辨析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与低碳经济的关系考虑题:1.谈谈你对低碳经济概念的理解。
精编【培训体系】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网上培训考试答案大部分

【培训体系】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网上培训考试答案大部分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网上培训考试答案(大部分)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重点温室效应的涵义、温室气体包括的范围、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难点温室效应的涵义气候博弈的本质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思考题:1. 什么叫做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包含哪些?2. 温室效应会引发什么问题?3. 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 为什么说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5. 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有哪些?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B. 气候变化C. 全球合作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种气体。
A. 4B. 5C. 6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阶段。
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英国多项选择题1. 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
A. 水汽B. 二氧化碳C. 臭氧D. 甲烷E. 氧化亚氮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 英国B. 美国C. 日本D. 澳大利亚E. 俄罗斯3. 低碳转型的推力是()。
A. 保障能源安全B. 避免碳锁定效应C. 提升国际竞争力D.实现可持续发展E. 应对金融危机判断题1. 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南安“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网上培训考试答案(二)多选题

南安“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网上培训考试答案(二)多选题南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网上培训考试答案(多选题)1.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BDE)。
A.水汽B.二氧化碳C.臭氧D.甲烷E.氧化亚氮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BDE)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英国B.美国C.日本D.澳大利亚E.俄罗斯3.低碳转型的推力是(ABCDE)。
A.保障能源安全B.避免碳锁定效应C.提升国际竞争力D.实现可持续发展E.应对金融危机4.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BCD)三种原则。
A.国际合作原则B.国际公平原则C.人际公平原则D.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E.基本需求原则5.以下这几个国家:(CDE)的碳生产力水平位列全球前三名。
A.美国B.日本C.乍得D.阿富汗E.马里6.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ABDE)。
A.经济发展阶段B.资源禀赋C.GDP值D.技术进步E.消费模式7.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BCE)方面。
A.技术水平B.产业结构C.人均收入D.人力资本E.城市化8.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欧盟的能源支柱产业是(CD)。
A.不可再生能源B.化石能源C.新能源D.可再生能源E.传统能源9.在印度国家行动计划中,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项目是(BCD)。
A.实现低碳社会行动B.国家太阳能行动C.改善能源效率国家行动D.绿色印度行动E.绿色地球行动10.以下不属于新能源范围的是(CD)。
A.太阳能B.核能C.煤炭能源D.石油E.海洋能11.目前征收碳关税的国家有(ABCDE)。
A.丹麦B.意大利C.芬兰D.荷兰E.挪威12.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CD)。
A.安全B.稳定C.节能D.提高能效E.价格低廉13.属于高耗能的行业是(ABCD)。
A.钢铁B.水泥C.石油化工D.有色金属E.旅游14.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一些(ABDE)的障碍。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网络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重点温室效应的涵义、温室气体包括的范围、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气候博弈的本质是进展权之争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难点温室效应的涵义气候博弈的本质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考虑题:1. 什么叫做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包含哪些?2. 温室效应会引发什么问题?3. 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经历了哪几个时期?4. 什么缘故讲气候博弈的本质是进展权之争?5. 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有哪些?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B. 气候变化C. 全球合作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专门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要紧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B. 5C. 6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通过了( B )时期。
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D)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英国多项选择题1. 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BDE )。
A. 水汽B. 二氧化碳C. 臭氧D. 甲烷E. 氧化亚氮2.《京都议定书》尽管在1997年就差不多面世,但由于( BDE )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 英国B. 美国C. 日本D. 澳大利亚E. 俄罗斯3. 低碳转型的推力是(ABCDE )。
A. 保障能源安全B. 幸免碳锁定效应C. 提升国际竞争力D.实现可持续进展E. 应对金融危机推断题1. 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对)2. 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中存活时刻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
(错)3.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生存权之争。
(错)4. 产业革命往常,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的答案3(全文5篇)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的答案3(全文5篇)第一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的答案3一、多选1.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
(多选)A推出环保合作倡议B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C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 D以上都对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多选)A加强学校教育 B开展在职培训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3.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4.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abcd)。
(多选)A厄尔尼诺B干旱C洪涝 D雷暴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多选)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6.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bcd)。
(多选)A大气环境 B水体环境 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CD)。
(多选)A 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8.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
(多选)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9.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10.水污染主要来自(abc)。
(多选)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 C农业废水 D 人畜粪便11.低碳经济是以(abc)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库答案完整版,96分通过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库答案完整版,96分通过⼀、单项选择题第1题: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最经济指的是()。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新领域消费D:可持续消费第2题:()的碳减排潜⼒巨⼤,应当⼤⼒发展。
A:太阳能B:⽔电C:⽕电D:⽯油第3题:( )即对低碳消费⽅式的了解和认知。
A:认知性B:可⾏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第4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政策⽀持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D:技术低第5题:⼴义的低碳消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环保消费第6题:固碳技术指把燃烧⽓体中的()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
A:⼆氧化氯B:⼆氧化硫C:⼆氧化碳D:⼆氧化氮第7题: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年完成。
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2001年第8题:中国⽓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区。
A:北部B:中部C:南部D:东部第9题:近百年我国⽓候在变暖,以()最为明显。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A:⽣态系统B:环境系统C:⽔系统D:⽓候系统第11题:由于氟利昂,可以存在50⾄100 年,即使议定书完全得到履⾏,臭氧层的也只能在()以后才有可能复原。
A:2050年B:2051年C:2052年D:2053年第12题:(),英国科学家⾸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第13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B:政策C:市场机制D:⾃然第14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A:系统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效利⽤原则第15题:地球表⾯()被⽔覆盖,因此有⼈把地球说成是蓝⾊星球,⼜叫⽔球。
最全面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培训网上挂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BA.天气B.气候C.气温D.水汽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CA.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D.化肥农药等物质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 )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CA.京都会议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D.坎昆会议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A.低碳革命B.绿色革命C.科技革命D.产业革命6.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40%-45%的承诺。
AB.2006C.2007D.20087.“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C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8.长期来看,()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CA.水电B.风电C.可再生能源D.太阳能9.“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DA.飞禽走兽B.污水处理厂C.江河湖泊D.森林植被10.“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BA.低碳经济实验区B.低碳农村C.低碳工业D.碳汇减碳1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A.上海B.北京C.杭州D.成都12.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 BB.化肥C.钢材D.塑料瓶13.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 A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硫酸钾D.粉煤灰14.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AA.造纸B.汽车C.建筑D.运输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 AA.再利用B.减量化C.资源化D.无害化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 C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1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答案大全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答案(超全)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B. 气候变化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种气体。
A. 4B. 5C. 6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阶段。
A. 两个B. 三个C. 四个 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 D. 英国多项选择题1. 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
A. 水汽B. 二氧化碳C. 臭氧 D. 甲烷 E. 氧化亚氮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 英国B. 美国C. 日本 D. 澳大利亚 E. 俄罗斯3. 低碳转型的推力是()。
A. 保障能源安全B. 避免碳锁定效应 C. 提升国际竞争力 D.实现可持续发展 E. 应对金融危机判断题1. 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对)2. 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
(错)3.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生存权之争。
(错)4. 产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对)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单项选择题1.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美国B.日本C. 挪威 D. 英国2. 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B.日本C. 挪威 D. 英国3.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B. “V”形C. 倒“U”形 D. “U”形4.()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体系)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网络培训考试答案《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第壹章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重点温室效应的涵义、温室气体包括的范围、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难点温室效应的涵义气候博弈的本质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思考题:1.什么叫做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包含哪些?2.温室效应会引发什么问题?3.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为什么说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5.低碳转型的推动力量有哪些?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低碳经济理念是于(B)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B.气候变化C.全球合作D.知识经济2.人们所谈及的和气候变化关联的温室气体于很多时候是壹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均议定书》所确定的(C)种气体。
A.4B.5C.6D.73.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于20年间经过了(B)阶段。
A.俩个B.三个C.四个D.五个4.低碳经济首次出当下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D)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美国B.中国C.日本D.英国多项选择题1.以下气体中属于《京均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BDE)。
A.水汽B.二氧化碳C.臭氧D.甲烷E.氧化亚氮2.《京均议定书》虽然于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BDE)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英国B.美国C.日本D.澳大利亚E.俄罗斯3.低碳转型的推力是(ABCDE)。
A.保障能源安全B.避免碳锁定效应C.提升国际竞争力D.实现可持续发展E.应对金融危机判断题1.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对)2.臭氧是温室气体中于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
(错)3.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生存权之争。
(错)4.产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对)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重点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内涵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低碳经济认识上的误区难点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辨析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和低碳经济的关系思考题:1.谈谈你对低碳经济概念的理解。
2.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有何联系?3.请结合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简要分析你所于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情况。
4.低碳经济认识上的常见误区有哪些?5.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于概念上有哪些异同?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C)。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2.发达国家中,(D)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壹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3.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和人均GDP之间存于近似(C)的曲线关系。
A.倒“V”形B.“V”形C.倒“U”形D.“U”形4.(D)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经济发展阶段B.资源禀赋C.消费模式D.技术进步多项选择题1.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BCD)三种原则。
A.国际合作原则B.国际公平原则C.人际公平原则D.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原则E.基本需求原则2.以下这几个国家:(CDE)的碳生产力水平位列全球前三名。
A.美国B.日本C.乍得D.阿富汗E.马里3.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ABDE)。
A.经济发展阶段B.资源禀赋C.GDP值D.技术进步E.消费模式4.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之壹“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当下(BCE)方面。
A.技术水平B.产业结构C.人均收入D.人力资本E.城市化判断题1.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
(对)2.壹国收入水平的高低和碳生产力的大小存于直接联系。
(错)3.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但高增长。
(对)4.低碳经济不等于贫困经济,高生活质量也不等于高排放。
(对)5.发展低碳经济要限制特定产业(如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错)6.相对于低碳经济,对绿色经济的评价较为困难。
(对)第三章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重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低碳战略定位新能源的主要形式碳关税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碳金融的涵义和碳金融市场的划分国际碳金融的发展难点新能源的内涵和形式碳关税出台的背景和影响思考题:1.巴西发展以生物能为重点的低碳转型的原因是什么?2.日本低碳转型的政策措施和战略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新能源?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4.什么是“碳关税”?它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何种影响?5.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和基于项目的碳金融市场有什么区别?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D)推出了壹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2.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3.于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C)走于了世界前列。
A.印度B.中国C.巴西D.南非4.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且网发电标志着(D)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5.碳关税是壹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A)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进口B.出口C.进出口D.生产多项选择题1.于调整能源结构方面,欧盟的能源支柱产业是(CD)。
A.不可再生能源B.化石能源C.新能源D.可再生能源E.传统能源2.于印度国家行动计划中,和低碳经济密切关联的项目是(BCD)。
A.实现低碳社会行动B.国家太阳能行动C.改善能源效率国家行动D.绿色印度行动E.绿色地球行动3.以下不属于新能源范围的是(CD)。
A.太阳能B.核能C.煤炭能源D.石油E.海洋能4.目前征收碳关税的国家有(ABCDE)。
A.丹麦B.意大利C.芬兰D.荷兰E.挪威判断题1.欧盟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帮助其成员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承诺。
(错)2.“福田蓝图”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重要标志。
(对)3.韩国总统李明博被美国的《时代》杂志称为“环保总统”。
(对)4.2009年获得欧盟资助最多的新能源是风能。
(错)第四章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变革重点中国能源效率和发达国家存于差距的原因发达国家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点领域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开发现状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制约因素我国进壹步保护和增加林业碳汇的对策难点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关联性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制约因素思考题:1.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和壹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何关联性?2.我国能源效率和发达国家存于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哪些?4.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5.我国未来林业碳汇增加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哪些?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C)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服务业2.从全球来见,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A)。
A.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C.俄罗斯D.印度3.中国能源消费以(A)为主,而优质能源的利用存于“先天不足”。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核能4.我国目前唯壹现实的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是(C)。
A.天然气B.太阳能C.核能D.地热能5.人工造林面积居于世界第壹位的国家是(C)。
A.印度B.巴西C.中国D.俄罗斯多项选择题1.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CD)。
A.安全B.稳定C.节能D.提高能效E.价格低廉2.属于高耗能的行业是(ABCD)。
A.钢铁B.水泥C.石油化工D.有色金属E.旅游3.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壹些(ABDE)的障碍。
A.经济B.技术C.政治D.意识E.制度4.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见,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ADE)。
A.发展核电B.发展煤电C.石油代替煤炭D.天然气代替煤炭E.发展可再生能源5.从森林的利用上讲,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有(ACD)。
A.植树造林B.毁林造田C.加强森林管理D.保持且增加碳汇E.减少碳汇判断题1.发展中国家普遍将建筑和交通作为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点领域。
(错)2.石油是我国交通运输消耗的主要能源。
(对)3.毁林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错)4.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
(错)5.世界上于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对)6.农业生产活动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壹。
(对)第五章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重点低碳转型的四种政策工具及其各自的特点国际上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法律壹些典型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的财税激励政策壹些典型国家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碳税及其特点低碳转型中常用的市场手段难点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及其各自的特点低碳转型的经济激励手段低碳转型的市场手段思考题:1.各国颁布的低碳转型法律有什么类别?各自的代表性法律文件是什么?2.低碳转型的经济手段通常有哪些?3.什么叫做碳税,它有何特点?4.结合所学知识,请对中国制定低碳转型政策工具建言献策。
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B)。
A.《节约能源法》B.《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C.《循环经济促进法》D.《清洁生产促进法》2.(A)参议员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是迄今为止以“低碳经济”为名的世界第壹份议案。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3.(A)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B.法律手段C.市场途径D.经济激励4.政府节能减排的财政补贴方式主要有(B)。
A.贴息和间接补贴B.贴息和直接补贴C.贴息和税收减免D.直接补贴和税收减免5.欧盟对于节能研究项目最高提供(C)的资助额度。
A.20%B.30%C.50%D.60%多项选择题1.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大致包括(ACDE)。
A.法律规范B.行政命令C.规划引导D.市场途径E.经济激励2.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中成本比较小的是(CD)。
A.法律规范B.行政命令C.规划引导D.市场途径E.经济激励3.各国于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常用的经济手段是(CDE)。
A.罚款B.许可证制度C.可再生能源的财税激励政策D.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E.碳税4.我国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中,产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包括(ABCDE)。
A.免征增值税B.增值税即征即退C.增值税即征即退50%D.增值税先征后退E.增值税减二免三5.樊纲等学者认为碳税的主要特点是(BCDE)。
A.容易征收B.税率固定C.管理成本低D.财政收入可观E.促进低碳技术的使用判断题1.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治理方式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了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方面。
(对)2.英国人视《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未来”的世纪承诺。
(错)3.欧洲国家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均来自于国家财政。
(错)4.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仅适用于以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