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案例:最满意的一顿饭
酒店中餐贴心服务案例小故事

酒店中餐贴心服务案例小故事案例一:顾客想吃家乡菜一天,一个由32位台湾老人组成的旅游团来到某高星级饭店,要求要尝一尝地道的家乡菜。
可是,饭店管理人员并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吃哪儿的菜,喜欢什么口味,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等。
于是,饭店经理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终于了解到这批台湾老人入住的酒店,通过与那家酒店联系,通过传真要到这些客人在这个城市所有用过餐的菜单,掌握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饭店经理了解到这些客人都是从浙江宁波去台湾的。
当服务员为客人们送上一桌地道的宁波菜时,老人们仿佛孩童一般地欢呼起来。
不一会儿,这些菜就被一扫而光,老人们非常满意。
他们说,这是他们到大陆后吃到的最香、最满意、最开心的一顿饭,并向饭店表示诚挚的感谢。
点评:真正超值的服务并不是简单地满足顾客的要求,而是在满足他们要求的同时给他们意外的惊喜。
台湾老人团要求吃家乡菜,估计很多人以为是台湾菜,但是这个饭店的经理通过了解调查发现他们是从宁波去的,家乡自然就是宁波。
所以才有最后的感谢。
案例二:厨师下班后,顾客来用餐一天晚上九点钟了,某餐厅的厨师与服务员都已下班,值班电话忽然响起,原来本来订在晚上七点用餐的客人因种种原因,到现在才突然到来。
值班经理马上表示,客人的要求就是命令,一定要让客人吃好这顿饭。
他从其它部门找到几个服务员,马上开始行动,摆好台,做好开餐前的准备,又赶快联系到厨师。
二十分钟后,正当客人进入餐厅,餐厅内已是灯火辉煌,美味可口的饭菜有条不紊地开始上桌了,客人们非常满意。
点评:超过用餐时间一般来说餐厅都不再接单。
这位顾客提前订餐,但是有事没来。
证明是老顾客并且是大顾客。
餐厅在厨师和服务员下班之后立马找人来服务,当顾客来到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定会十分感动。
下次,肯定会再来。
案例三:顾客要求服务员剥虾壳某餐厅接待一位从台湾来的客人,饭中,上了一道“盐水虾”,这位台湾客人突然提出要让服务员替他剥虾壳。
在餐饮服务程序中并没有这一项服务项目,但服务员小姐还是答应了客人的请求,小心细致地用公共刀筷为客人剥虾,剥好后,又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送到客人面前,并说了一句:“希望您满意!”台湾客人很高兴。
服务员优秀案例

服务员优秀案例【篇一:服务员优秀案例】篇一:餐厅优秀服务的案例(570字)案例1:2010年9月14日早当天早餐来用餐的有很多外国客人,他们都是一个旅行团的,其中有一位日本老人,她把自己的餐盘放到桌上后东张西望,于是服务员魏磊上前用英语询问客人:有什么客人帮助您的么?客人用不是很流利的英语说:水,苦的。
魏磊想日本人也有喝茶的习惯,于是询问道:茶?客人马上说:茶,是的,不好意思。
于是魏磊为客人沏了一壶茶,老人很满意的笑了。
案例2:某晚,餐厅里来了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在祥和的用餐气氛中,我看到老先生不停的小勺翻搅着碗里的稀饭,躲着鸡鸭鱼肉直摇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我们饭菜做的不合口味?不对啊,其他客人不正吃的津津有味吗?我灵机一动,到后厨为老先生端上了一盘小菜榨菜丝。
当我将榨菜丝端上桌后,老先生眼前一亮,躲着我不婷的称赞:小姑娘,你可真细心,能够看出我对咸菜感兴趣,不简单。
老先生的老伴连忙说:这里的服务跟其他地方的就是不一样,我们没说到的小姑娘都能想到、做到,以后有时间我们要经常到这里来。
酒店服务无小事让我们用心服务为客人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发挥我们弱小的力量为酒店树立更好的形象。
篇二:餐厅优秀服务的案例(564字)晚上10:30左右,餐厅走进来一位客人,说:还能在这儿吃点夜宵吗?累了不想再往外跑了。
可以,您想吃点什么?我去给您准备。
服务员对客人说。
客人一听开心的说:太好了,谢谢你小姑娘,我们一起三个人,随意上点就行。
已经这么晚了,复杂点的饭菜餐厅也没法做了,晚上吃多了也不利于消化。
想到这儿服务员对客人说:10点多了,过会儿就该休息了,给您上点易消化的可以吗,每人喝上一碗面,外加几个可口的小菜你看可以吗?,可以,太好了,热乎乎的面,想想是又馋又饿。
客人满意的说,接着他说:还以为这么晚了得不让我们吃了,想是来试了不成再出去呢。
怎么可能不让您吃,您来了我们就得尽力做到满意。
服务员回应着客人。
十分钟过后,饭菜上齐。
超值服务十项案例

超值服务十项案例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超值服务十项案例01.一天,一个由32位台湾老人组成的旅游团来到某高星级饭店,要求要尝一尝地道的家乡菜。
可是,饭店管理人员并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吃哪儿的菜,喜欢什么口味,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等。
于是,饭店经理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终于了解到这批台湾老人入住的酒店,通过与那家酒店联系,通过传真要到这些客人在这个城市所有用过餐的菜单,掌握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并了解到这些客人都是从浙江宁波去台湾的。
当服务员为客人们送上一桌地道的宁波菜时,老人们仿佛孩童一般地欢呼起来。
不一会儿,这些菜就被一扫而光,老人们非常满意。
他们说,这是他们到大陆后吃到的最香、最满意、最开心的一顿饭,并向饭店表示诚挚的感谢。
02.一天晚上九点钟了,某餐厅的厨师与服务员都已下班,值班电话忽然响起,原来本来订在晚上七点用餐的客人因种种原因,到现在才突然到来。
值班经理马上表示,客人的要求就是命令,一定要让客人吃好这顿饭。
他从其它部门找到几个服务员,马上开始行动,摆好台,做好开餐前的准备,又赶快联系到厨师。
二十分钟后,正当客人进入餐厅,餐厅内已是灯火辉煌,美味可口的饭菜有条不紊地开始上桌了,客人们非常满意。
03.某餐厅接待一位从台湾来的客人,饭中,上了一道“盐水虾”,这位台湾客人突然提出要让服务员替他剥虾壳。
在餐饮服务程序中并没有这一项服务项目,但服务员小姐还是答应了客人的请求,小心细致地用公共刀筷为客人剥虾,剥好后,又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送到客人面前,并说了一句:“希望您满意!”台湾客人很高兴。
04.一家入住北京某饭店的外国客人,妻子是全身瘫痪的残疾人,由于旅途疲劳,不肯吃饭,使当丈夫的十分发愁。
中餐厅的一位服务员知道后,主动走来,接过饭碗,一边用英语鼓励着客人,一边耐心地为她喂饭,终于,客人张开了嘴巴,一点点地把饭吃了下去。
感动案例餐饮服务案例风里雨里

感动案例餐饮服务案例风里雨里天,一个由32名台湾省老人组成的旅行团来到一家高星级酒店,要求品尝正宗的家乡菜。
但是,酒店经理并不清楚他们到底想去哪里吃饭,喜欢什么口味,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等。
然后,酒店经理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终于了解到这些台湾省老人入住的酒店。
通过联系酒店并传真到这些客人在这个城市使用的所有饭菜的菜单,他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酒店经理了解到,这些客人都是从浙江宁波到台湾省的。
当服务员给客人端来一桌地道的宁波菜时,老人们像孩子一样欢呼起来。
不一会儿,这些菜就被一扫而光,老人们非常满意。
他们表示,这是他们到mainland China以来吃过的最美味、最满意、最开心的一顿饭,并对酒店表示诚挚的感谢。
点评:真正的超值服务不是简单的满足客户的要求,而是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给客户意想不到的惊喜。
台湾省老人团求家乡菜。
估计很多人以为是台湾菜,但是这家酒店的经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是从宁波去的,老家自然是宁波。
这就是为什么我有我最后的感谢。
餐厅客服案例二:厨师下班后,顾客来吃饭。
一天晚上9点多,一家餐厅的厨师和服务员都已经下班了,值班电话突然响了。
本来晚上7点吃饭的客人,因为各种原因突然到了。
值班经理当即表示,客人的要求就是命令,客人一定要好好吃饭。
他找了几个其他部门的服务员,马上开始行动,摆好桌子,做好开饭前的准备,赶紧联系厨师。
20分钟后,就在客人进入餐厅的时候,餐厅已经灯火辉煌,美味的食物开始有条不紊的上桌,客人们非常满意。
点评:一般来说,餐厅不在用餐时间后接单。
这位顾客提前点了食物,但他遇到了一些事情。
证明自己是老客户,是大客户。
餐厅的厨师和服务员会在下班后立即找人为他们服务。
客户来看到这种情况,会很感动。
下次,我一定会再来。
餐厅客服案例三:顾客让服务员剥虾壳。
一家餐厅接待了一位来自台湾省的客人。
席间,上了一道“咸虾”。
台湾省客人突然让服务员给他剥虾壳。
餐饮服务程序中没有这一服务项目,但女服务员还是答应了客人的要求,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用公刀公筷为客人剥好虾,切成大小统一的小块,送到客人面前,并说:“希望您满意!”台湾省的客人非常高兴。
服务和服务意识的案例

服务和服务意识的案例一、餐厅服务案例。
1. 贴心换座。
我和朋友去一家挺火的餐厅吃饭。
我们预订的时候没注意,被安排在靠近厨房门的位置,那地方人来人往的,特别吵。
我就跟服务员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位置有点吵呢。
”没想到那个服务员特别机灵,马上笑着说:“您放心,我来给您安排个更舒服的位置。
”然后她迅速在餐厅里找了个靠窗又安静的角落,还一边帮我们挪餐具,一边打趣说:“这个位置就像为你们量身定制的一样,既能享受美食,又能看看外面的风景,可比之前那个强多啦。
”她这种主动解决问题的服务意识,让我们那顿饭吃得特别舒心。
2. 特殊菜品处理。
我有一次在一家西餐厅,我点了一份牛排。
我这个人比较挑剔,想要全熟的牛排,但是菜单上没有这个选项。
我就跟服务员说了我的要求,服务员没有丝毫犹豫,他说:“虽然我们菜单上没有全熟牛排,但是我们的厨师很乐意根据您的口味来做呢。
不过全熟的牛排可能会稍微有点硬,您介不介意厨师在烹饪的时候稍微加一点特制的酱料来让口感更好?”最后牛排端上来的时候,味道真的很棒。
这个服务员不仅满足了我的特殊需求,还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让我感受到了很专业的服务。
二、酒店服务案例。
1. 紧急物品提供。
我有一次出差住酒店,到了酒店才发现自己忘记带充电器了。
当时已经很晚了,我就给前台打电话问有没有充电器可以借用。
前台的工作人员特别热情地说:“您别担心,我们酒店有备用的充电器,我马上给您送上去。
”没过几分钟,就有人敲门,送来充电器的服务员还说:“我们知道这东西很重要,现在没有手机可不行呢。
如果您还需要其他的东西,比如牙刷、毛巾之类的,也随时跟我们说哦。
”他这种迅速响应并且还主动询问其他需求的服务意识,真的让我觉得这家酒店很靠谱。
2. 个性化欢迎。
我朋友给我讲过他住的一家酒店。
他提前在预订的时候提到自己是来庆祝结婚纪念日的。
当他和他老婆到达酒店的时候,酒店工作人员不但把房间布置得超级浪漫,有玫瑰花瓣、蜡烛,还有一张手写的祝福卡片。
感动顾客的服务案例

感动顾客的服务案例【篇一:感动顾客的服务案例】案例一:顾客想吃家乡菜一天,一个由32位台湾老人组成的旅游团来到某高星级饭店,要求要尝一尝地道的家乡菜。
可是,饭店管理人员并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吃哪儿的菜,喜欢什么口味,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等。
于是,饭店经理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终于了解到这批台湾老人入住的酒店,通过与那家酒店联系,通过传真要到这些客人在这个城市所有用过餐的菜单,掌握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饭店经理了解到这些客人都是从浙江宁波去台湾的。
当服务员为客人们送上一桌地道的宁波菜时,老人们仿佛孩童一般地欢呼起来。
不一会儿,这些菜就被一扫而光,老人们非常满意。
他们说,这是他们到大陆后吃到的最香、最满意、最开心的一顿饭,并向饭店表示诚挚的感谢。
点评:真正超值的服务并不是简单地满足顾客的要求,而是在满足他们要求的同时给他们意外的惊喜。
台湾老人团要求吃家乡菜,估计很多人以为是台湾菜,但是这个饭店的经理通过了解调查发现他们是从宁波去的,家乡自然就是宁波。
所以才有最后的感谢。
案例二:厨师下班后,顾客来用餐一天晚上九点钟了,某餐厅的厨师与服务员都已下班,值班电话忽然响起,原来本来订在晚上七点用餐的客人因种种原因,到现在才突然到来。
值班经理马上表示,客人的要求就是命令,一定要让客人吃好这顿饭。
他从其它部门找到几个服务员,马上开始行动,摆好台,做好开餐前的准备,又赶快联系到厨师。
二十分钟后,正当客人进入餐厅,餐厅内已是灯火辉煌,美味可口的饭菜有条不紊地开始上桌了,客人们非常满意。
点评:超过用餐时间一般来说餐厅都不再接单。
这位顾客提前订餐,但是有事没来。
证明是老顾客并且是大顾客。
餐厅在厨师和服务员下班之后立马找人来服务,当顾客来到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定会十分感动。
下次,肯定会再来。
案例三:顾客要求服务员剥虾壳某餐厅接待一位从台湾来的客人,饭中,上了一道“盐水虾”,这位台湾客人突然提出要让服务员替他剥虾壳。
在餐饮服务程序中并没有这一项服务项目,但服务员小姐还是答应了客人的请求,小心细致地用公共刀筷为客人剥虾,剥好后,又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送到客人面前,并说了一句:“希望您满意!”台湾客人很高兴。
餐厅优秀服务案例服务案例

餐厅优秀服务案例服务案例餐厅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社会讨论的焦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餐厅优秀服务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餐厅优秀服务案例篇12010年9月13日晚当晚有一位酒店的房客来用餐,在点菜过程中迎宾员席兰听客人说一口四川话,在推荐菜品的时候突出了香辣口味的菜,在台号确定后,有一位客人说:“要是有一小碟剁椒就好了。
”席兰随后与厨房沟通,为客人上了一小碗剁椒,客人表示非常感谢。
餐厅优秀服务案例篇22010年9月14日午210包房服务员田薇发现有位客人不习惯用铁筷子,总是夹不住菜,于是她主动为客人更换了一双木筷,客人对她点头表示感谢,用餐结束后客人还拿出50元钱来给她,被田薇婉言谢绝,她和客人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客人表示下次来用餐还要田薇来服务。
餐厅优秀服务案例篇32010年9月14日早当天早餐来用餐的有很多外国客人,他们都是一个旅行团的,其中有一位日本老人,她把自己的餐盘放到桌上后东张西望,于是服务员魏磊上前用英语询问客人:“有什么客人帮助您的么?”客人用不是很流利的英语说:“水,苦的。
”魏磊想日本人也有喝茶的习惯,于是询问道:“茶?”客人马上说:“茶,是的,不好意思。
”于是魏磊为客人沏了一壶茶,老人很满意的笑了。
餐厅优秀服务案例篇4某晚,餐厅里来了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在祥和的用餐气氛中,我看到老先生不停的小勺翻搅着碗里的稀饭,躲着鸡鸭鱼肉直摇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我们饭菜做的不合口味?不对啊,其他客人不正吃的津津有味吗?我灵机一动,到后厨为老先生端上了一盘小菜——榨菜丝。
当我将榨菜丝端上桌后,老先生眼前一亮,躲着我不婷的称赞:“小姑娘,你可真细心,能够看出我对咸菜感兴趣,不简单。
”老先生的老伴连忙说:“这里的服务跟其他地方的就是不一样,我们没说到的小姑娘都能想到、做到,以后有时间我们要经常到这里来。
”“酒店服务无小事”让我们用心服务为客人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发挥我们弱小的力量为酒店树立更好的形象。
酒店餐饮部服务与管理实战案例及分析

酒店餐饮部服务与管理实战案例及分析案例1:裤子坏了一天,客人李先生在大堂吧喝茶,起身结账时,裤子被大堂吧沙发垫拉链边挂坏(因当时沙发套一边拆去清洗),李先生非常生气,要求酒店做出一定的赔偿。
服务中向李先生道歉后,仍不能平息李先生的怒气,随后服务员将情况报总值班经理及大堂经理。
总值班经理查实情况后,得知该客人属长住客,因在酒店消费期间,曾人为地造成客房设备的耗损较大,酒店按规定要求其进行了一定的赔偿。
根据以上具体情况,总值班经理同意对客人在客房设备耗损赔偿金上给予一定折扣,李先生这才平息怒气。
案例分析大堂吧在营业时间没有恢复沙发套的完整,属大堂吧开市前准备工作不彻底所造成,即使沙发没有问题,也应事先将客人安排其他座位,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展现给客人的硬件设备、软件服务者应该是最好的。
案例2:多花的250元某公司张经理在酒店餐厅的雅间宴请6位客人,值台的服务员是小余。
张经理了解到该雅间就餐的最低消费标准是2300元之后,大方地说:“没问题,我们就按最低消费标准点菜吧。
”小余送上菜谱,客人开始点菜。
点完后,张经理问:“我们已点菜的总额是多少?”小余核算后,告诉客人:“先生,你所点菜的总额是1964元,离最低消费标准还差336元。
”客人爽朗地说:“那就请你推荐一些菜式吧。
”于是,小余就提议:“再要一份龙虾,就差不多了。
”客人同意来一份龙虾。
客人就餐完毕,小余去取账单,收银员一算共计2530元。
小余吃了一惊,怎么会多了300元?于是要求收银员核对一次。
收银员逐笔核算后,告诉小余账单没错,是2500元。
原来,核算的标准是最低消费再加10﹪的服务费。
小余由于一时粗心,忘记把服务费合并计算,造成客人超过预算。
小余拿着账单,做好打算,准备自己垫付差额,以免客人怀疑自己用欺诈的手段“宰”客而可能拒付。
当她把账单递给张经理时,坦诚地说:“真对不起!由于我一时粗心,超出了230元,请您就按最低收费标准付钱,余下的差额部分,由我来支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满意的一顿饭【案例】
冬日的下午,30多位台湾老人旅游团的客人准时抵达某高星级饭店,晚餐设在装饰豪华的中餐厅里。
当餐饮服务员送上8碟地道的宁波菜时,老人们仿佛是一群孩童般地欢呼起来,不一会儿,黄泥螺、烤菜、蟹酱、鳗鲞等冷菜便被一扫而光。
接下来,服务员送上一道道经过精心制作、口味正宗的热炒,只见筷子如雨点般在一个个碟中"扫荡",很快也被消灭干净。
这时,站在一个不显眼角落的餐饮部王经理看着老人们又说又笑又大吃,开心得不得了,提了好几天的心思终于放了下来。
原来,几天前市里的有关部门通知饭店,有一支30余人的台湾老人旅游团将来本市,准备入住该饭店,虽然这些客人逗留时间不长,但要求很高。
他们大多是古稀老人,都是解放前夕去台湾的。
多年来,他们天天惦念家乡,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亲眼看一看家乡的变化,再亲口尝一尝地地道道的家乡菜。
"可是,他们到底要吃哪儿的菜?喜欢什么口味?有什么特殊要求呢?"这是餐饮部王经理最为关心的事情。
于是,王经理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终于了解到这批台湾老人此时正下榻在上海浦东的一家高档饭店,他与那家饭店联系上了,并通过传真要到几份台湾客人在上海用餐的菜单,掌握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如这30多位客人都是当初从浙江宁波去台湾的,他们渴望吃上一顿地地道道的甬菜。
可是他们在上海的四天时间里,每天都忙着应酬,顿顿几乎都有上海人宴请中感觉最上品位的大闸蟹。
了解到这些相关信息后,王经理就胸有成竹了。
晚餐之后,按王经理的要求,为客人服务的员工主动向客人征询意见,台湾客人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他们到大陆后吃得最香、最满意、最开心的一顿饭,并向饭店表示诚挚的感谢。
【分析】
客人进饭店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例如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所以如果饭店把满足客人的多方面需求作为追求目标的话,那么饭店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还必须研究客人的心理、向往和价值观念。
本例中餐饮部的王经理摸准了客人心理。
为接待好这批客人,他打破常规做法,积极地搜集有关信息。
他主动与客人入住上海的饭店联系,使想当然的闭门造车的服务改为有的放矢的服务,这是服务观念上的一个飞跃。
王经理为一份菜单不遗余力地调查研究,也是饭店关注宾客需求、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现。
王经理成功的秘诀就是不让客人吃与前面重复的菜肴,并投其所好,看起来这里似乎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每家饭店也都明白这一点,但在具体接待过程中,饭店却往往只能考虑到客人在本饭店的几顿用餐中不出现重复的菜肴,至于初次来店的客人到底喜欢吃什么、希望吃什么往往更难以搞清楚,而这就是王经理的高明之处。
那些离开宁波近半个世纪的老人们回归故里,想吃上一顿地地道道的家乡菜,针对这一心理,王经理设计了这顿酒菜,成功也就在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