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
生豆芽的观察日记

生豆芽的观察日记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生物》第九章第一节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以豆芽的生长为例,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豆芽的生长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重点:掌握豆芽的生长特点,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豆芽、培养皿、记录本。
学具:豆芽、培养皿、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已经发芽的豆芽,引导学生思考豆芽是如何生长的。
2. 讲解豆芽的生长过程:通过显微镜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讲解豆芽的生长特点。
3. 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豆芽的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结果分析: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析豆芽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豆芽的生长过程:1. 发芽2. 生根3. 叶子生长七、作业设计(1)豆芽的生长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豆芽在生长过程中,________先发芽,然后________生根,________长出叶子。
答案:(1)豆芽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生根、叶子生长。
(2)豆芽在生长过程中,先发芽,然后生根,长出叶子。
2. 请结合实验现象,分析豆芽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同学们预习相关知识,准备进行实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是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教案:种豆芽观察日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种豆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了解豆芽的构造、生长过程和适宜生长条件。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思维。
教学步骤:1.导入(3分钟)在课堂上放置已经种下豆芽的花盆,引导学生观察花盆,并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你们能从这个花盆里观察到什么?”等。
2.学生活动(35分钟)a.学生分组观察花盆中的豆芽,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b.学生们使用手镜观察豆芽,尽量观察到更多细节。
c.学生们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并共同讨论豆芽生长的需求和适宜的生长条件。
d.学生们共同策划进行豆芽生长的实验,明确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步骤。
3.实验操作(30分钟)a.学生按照策划好的实验步骤,准备材料并进行实验。
b.学生观察实验进行的结果,并记录下实验现象和数据。
4.汇报与总结(12分钟)a.学生小组轮流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和观察的现象。
b.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豆芽生长的要点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c.学生填写观察日记,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体会总结在日记中。
d.学生提交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和展示。
教学评价:1.学生的观察记录是否准确和详细。
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总结豆芽生长的要点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和交流情况。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尝试种植不同的种子,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有什么不同。
2.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探索植物生长的规律和机制。
教学资源:1.豆芽种子2.浇水壶3.花盆4.相机或手机5.手镜6.观察日记模板教学节奏:本节课的教学节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观察时间和实验操作时间。
同时,教师要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种豆芽观察日记

种豆芽观察日记
我们今天种了一种豆芽。
我们把准备好的沙子和水混合放在容器里,然后撒上准备好的豆芽种子,淋上少许水,把容器放到室外,不让太阳照射直接,每天可以比较少的量来浇水,等到沙子上有水渗透,这样就可以开始种植豆芽。
第一天:当我们撒上种子的时候,看到可小的种子覆盖在沙子上,它们小小的,发出了橙黄色的光泽,感觉特别的纤细。
沙子湿润的,发出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这时,我们把容器放到外面,走上系在树上的绳子,来安排它们;把容器放在枝头上,暗示它们在枝头上萌芽发育,豆芽会从容器中发出新鲜的气息,给大家带来宁静的感觉。
第二天:清晨一睁眼,我们便看到豆芽开始发芽,小小的茎芽从土里冒出,给大家带来了惊喜,我们更加努力的灌溉豆芽,细心的浇水,让豆芽清新的气息越来越浓郁,每天早晨的阳光在豆芽的身上泛着金色。
第三天:叶子开始变得饱满,豆芽绿得栩栩如生,有种苍翠欲滴的感觉,浅浅的清风从树梢上吹过,豆芽随风轻轻摆动,有种奇妙的感觉。
柔和的晚霞从夕阳灿烂的金色中抚摸着豆芽,使它们更加的绿润,更加的神奇。
第四天:此时此刻的豆芽发展的最快,叶子变的越来越多,豆芽绿得发亮,那些纤细的茎芽弯曲的,犹如一丝丝的绿色的银丝,营造出一片森林的气息。
豆芽的香气弥漫开来,特别的清新,使我们的心情更加的舒畅。
第五天:豆芽已经发育成熟,叶子又大又绿,豆芽的香气也更加浓郁,把周围环境装饰得格外美丽,让人们缓解压力,让我们融入自然,安静的、清新的空气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慰藉。
种豆芽的五天的日子过得很快,让我们体会到它们来的快乐,也带给大家一份安宁。
种植这些豆芽,也让我们了解更多自然的知识,带给我们自然的美好,也是一份精神上的享受。
绿豆芽种植观察日记

绿豆芽种植观察日记一、种植前的准备在进行绿豆芽种植之前,我准备了以下材料:绿豆、水、容器和纱布。
首先,我将绿豆清洗干净,然后将其浸泡在清水中,泡水时间大约为4小时。
这样可以使绿豆充分吸水,有利于发芽。
接下来,我将浸泡好的绿豆均匀地撒在纱布上,将纱布叠起来,用绳子固定好。
最后,我将容器洗净并放入纱布包好的绿豆,保持适当的湿度,待它们发芽。
二、观察记录第一天,我将装有绿豆的容器放在室内,避免阳光直射。
经过一天的观察,我发现绿豆开始发芽了,大约有80%的绿豆已经出现了细小的芽头。
第二天,我继续观察,发现绿豆芽的长度明显增加,大约有50%的绿豆芽已经达到了1厘米左右。
第三天,绿豆芽的生长速度更快,有90%的绿豆芽已经长到了2厘米左右。
第四天,绿豆芽的生长依然迅速,大约有70%的绿豆芽已经长到了3厘米左右。
第五天,绿豆芽的生长速度开始放缓,只有少数的绿豆芽达到了4厘米左右。
第六天,绿豆芽的生长几乎停滞,只有极少数的绿豆芽继续增长。
三、观察分析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可以看出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大致分为发芽阶段、迅速生长阶段和停滞阶段。
在发芽阶段,绿豆开始从种子中生长出细小的芽头,这时候的绿豆芽非常嫩,可以食用。
在迅速生长阶段,绿豆芽的长度迅速增加,可以看到绿豆芽的叶片逐渐展开,呈现出翠绿的颜色。
这时候的绿豆芽营养丰富,口感鲜嫩,适合作为食材使用。
在停滞阶段,绿豆芽的生长速度明显放缓,只有极少数的绿豆芽继续增长。
这时候的绿豆芽已经过了食用的最佳时期,口感变得较为硬涩。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观察绿豆芽的种植过程,我深切体会到了植物的生长规律。
绿豆芽的种植过程需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充足的阳光照射。
绿豆芽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通过观察绿豆芽的种植过程,我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对绿豆芽的认识和喜爱。
未来,我还将继续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探索更多种植技巧和方法,以提高绿豆芽的产量和质量。
幼儿课上种豆芽的教案

幼儿课上种豆芽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豆芽种子。
2. 盆子或者容器。
3. 水。
4. 湿纸巾或者棉花。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向幼儿介绍豆芽的生长过程,并询问幼儿对豆芽的了解和认识。
2. 观察豆芽种子。
老师向幼儿展示豆芽种子,并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外观和特点,让他们用手摸摸看种子的质地。
3. 播种。
老师将豆芽种子分发给每个幼儿,然后让他们在盆子或者容器里撒上一层湿纸巾或者棉花,然后再撒上一层豆芽种子,最后再盖上一层湿纸巾或者棉花。
4. 澆水。
老师示范给幼儿看如何给豆芽浇水,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给自己的豆芽浇水。
5. 照顾豆芽。
老师告诉幼儿要每天给豆芽浇水,并且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让他们自己照顾自己的豆芽。
6. 观察成长。
每天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豆芽,看看它们有没有长大,有没有发芽。
7. 结束。
在豆芽长大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品尝他们自己种的豆芽,让他们感受一下自己种植的成果。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能够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了
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这个
教案不仅能够让幼儿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
精神,是一个很好的幼儿园教学活动。
大班科学生豆芽教案

大班科学生豆芽教案教材准备•豆芽种子•水•温度计•浅盆教学目标1.了解豆芽发芽的生理过程2.学习如何培育豆芽3.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教学步骤第一步:提问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发他们对豆芽发芽的好奇心。
有哪些蔬菜可以发芽?豆芽是什么?它是怎样发芽的?第二步:实验演示老师先向孩子们介绍豆芽实验的步骤和流程,然后进行现场演示。
将浅盆放在桌面上,浸泡一些豆芽种子在水中,等待发芽。
观察和记录每天的变化。
第三步:小组活动将全班分为数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实验,同时别忘了让他们做好记录!每个小组将豆芽种子放在浅盆中、倒入适量的水,浸泡豆芽种子约5个小时后,倒掉多余的水分,然后在室内的适当温度下继续培育。
第四步:记录结果每天让每个小组记录豆芽的发芽情况。
记录的内容如下:•日期•温度•是否加水•发芽情况的记录(例如:长了多高,哪天发芽的等等)第五步:总结整个实验结束后,老师将每个小组的记录合并起来,让全班一起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
通过总结,孩子们将能够了解豆芽发芽的生理过程,并学会如何培育豆芽。
同时,孩子们还能够提高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初次进行实验前,老师应该先对步骤进行演示。
2.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负责记录的同学。
3.豆芽发芽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因此实验需要在室内进行。
4.豆芽实验需要时间,建议学生可以携带回家继续培育并记录发芽情况。
学科交叉豆芽实验涉及到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多项学科知识,是一种综合性体验型实验。
结束语通过这次有趣的豆芽实验,小朋友们不仅加深了对植物发芽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克服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体会到自我探究的快乐和成果。
希望孩子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小学生豆芽种植实践(第一课时)劳动教育教案

小学生豆芽种植实践(第一课时)劳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豆芽种子2. 盆子或容器3. 毛巾或纱布4. 水5. 黑暗的地方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豆芽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豆芽的认识和兴趣,让学生了解豆芽是由豆子发芽而来的嫩芽。
2. 理论讲解(10分钟)解释豆芽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豆芽是由种子经过发芽、生长而来的嫩芽。
- 豆芽种子需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线条件才能生长。
- 豆芽种子可以在家中用简单的方法进行种植。
3. 实践操作(25分钟)步骤一:准备种植容器1. 学生将盆子或容器洗净并擦干。
2. 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湿润的毛巾或纱布。
步骤二:种植豆芽1. 学生将适量的豆芽种子均匀撒在湿润的毛巾或纱布上。
2. 轻轻覆盖一层湿润的毛巾或纱布在种子上。
步骤三:保持湿度和光照1. 学生将盆子放在黑暗的地方,如柜子底部或抽屉里。
2. 每天用适量的水轻轻喷洒在毛巾或纱布上,保持湿润。
3. 不需要阳光照射,只需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步骤四:观察和记录1. 学生每天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注意观察豆芽的颜色、长度和形态变化。
2. 学生可以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析。
4. 总结(5分钟)学生分享观察和种植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并进行简单的总结。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豆芽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这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农业和植物生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习惯。
1.2 教学内容:介绍豆芽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变化。
1.3 教学步骤:Step 1:向学生介绍豆芽的生长过程,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Step 2:分发豆芽种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种植。
Step 3: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变化,可以包括豆芽的大小、颜色、形状等。
Step 4:提醒学生每天进行观察并记录,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
1.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估他们对豆芽生长过程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第二章:第一天观察2.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了解豆芽的生长情况。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豆芽第一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2.3 教学步骤:Step 1:提醒学生观察豆芽第一天的情况,包括豆芽的大小、颜色、形状等。
Step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豆芽生长情况。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估他们对豆芽第一天生长情况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第三章:第二天观察3.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持续观察和记录的能力,了解豆芽的生长变化。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豆芽第二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3.3 教学步骤:Step 1:提醒学生观察豆芽第二天的生长情况,包括豆芽的大小、颜色、形状等。
Step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豆芽生长情况。
Step 3: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可以写成日记或绘图的形式。
3.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估他们对豆芽第二天生长情况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第四章:第三天观察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持续观察和记录的能力,了解豆芽的生长变化。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豆芽第三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4.3 教学步骤:Step 1:提醒学生观察豆芽第三天的生长情况,包括豆芽的大小、颜色、形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豆芽》观察日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学会写观察日记,养成记录生活细节的习惯。
2、以种豆芽的过程为例,练习动手操作,记录培育过程。
3、以种豆芽的过程为载体,练习写小的“观察日记片段”。
并试着在活动结尾,学会整合几次的观察内容,写成一篇完整的“观察日记”。
情感目标: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在种豆芽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观察、记录。
2、在实践、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真实、完整、充实的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要准备的材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和二十粒黄豆。
2、组织“种豆芽”的活动。
(1)老师简单介绍种豆芽的方法:
用足量的水将黄豆浸泡一天,然后把水沥干。
用剪刀在杯子的底部打几个小洞,用来沥掉多余的水分。
从第二天开始,每天给黄豆浇两次水,不要随意翻动黄豆。
(2)学生按组尝试着种豆芽。
二、观察阶段
1、学生每天定时给黄豆加水,并仔细观察黄豆的变化,直到黄豆长成豆芽。
2、将自己每天看到黄豆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情及时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片段。
3、观察总结;
(1)、同学们,这些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种豆芽,在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
豆子已经变成了可爱的豆芽,多么神奇呀!
(2)、大家回忆一下,为了成功地制作豆芽,我们都作了哪些事呢?
(准备杯子子、豆子、给豆子浇水、观察并记录豆子的变化……)
(3)、大家在观察的时候,主要是抓住了豆子的哪些变化特点进行观察?
(外形变化、生长情况)
(4)、经过一个星期的辛勤劳动,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吧。
学生畅谈自己种豆芽的感想或启发,并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
三、习作指导:
1、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
2、评一评同桌的或自己的观察日记。
(哪里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你还有好的建议吗?)
3、老师挑选一个小组内的任意一位同学读日记,让全班同学评价。
在评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日记的内容重点应该是黄豆的变化。
4、整合日记片段。
能不能将我们的日记片段整合成一篇内容完整、充实的日记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学生讨论。
)
方法一: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将日记片段连结起来。
方法二:用“星期三……过了一天……又过了两天……到了第?天……”将日记的片段连接起来。
5、老师的建议:如果可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再用上一些学过的好词语,你的日记会更加生动呢!
6、你能用上哪些好词语呢?
四、学生习作:
1、学生修改、整合日记片段。
2、再把自己的习作给同伴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改一改。
3誊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