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车工业概况

合集下载

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发展轨迹与趋势分析(doc 5页)

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发展轨迹与趋势分析(doc 5页)

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发展轨迹与趋势分析(doc 5页)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发展轨迹与趋势北美以美国为代表;南美以巴西为代表;欧洲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亚洲以韩国为代表;日本单独分析。

一、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概况汽车工业是日本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0%,占整个制造业从业人员的7.1%,汽车及与之相关部门从业人员总数约655万人,约占日本从业人员总数的11%。

日本汽车工业从确立到居世界首位大体经历了30年时间,即从50年代通过政府保护和扶持及企业界大量投资引进技术、改造设备和扩大生产能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到六七十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

1980年,首次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1980年汽车产量比1970年增长1倍以上,为1104万辆)。

80年代以后,日本汽车产量一直约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1 / 4以上,出口汽车每年都在600万辆左右,汽车出口额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0%左右。

二、日本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在日本汽车工业生产体系初步形成以后,为了提高汽车工业的集中度,日本政府于1961年5月提出了“少数企业、少数车种和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工业集团化设想”。

按照这一设想,日本汽车工业希望改组为大批量生产集团、高级特殊车生产集团和微型车生产集团等三大集团,每个集团下属2-3家公司。

这一设想强烈地反映出日本政府希望汽车工业迅速建立起经济规模生产体制和成长为出口产业的政策目标。

虽然这一设想由于各企业的抵制和当时在保护政策下汽车工业存在的超额利润而未能实现,但却能根据国情,通过扩大投资,以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系列化,最终解决了经济规模和批量生产体制的问题。

其主要特点是零部件企业可以从整车企业得到稳定的订货,得到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方面的帮助,并事先了解整车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方向和向外订货的方针,从而放心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形成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

林肯品牌——由亨利·利兰创立于1907年。1922年,被福特汽车 公司著名产品有城市领航员、林肯Aviator和林肯LS等。
图7-48 林肯LS
表示林肯总统是美国 联邦统一和废除奴隶 制的启明星,也喻示 林肯轿车有光辉灿烂 的明天
图7-49 林肯车标
阿斯顿·马丁品牌——建于1913年,创始人是莱昂内尔·马丁 和罗伯特·班福德,1987年,被福特汽车公司收购了75%的 股份,1994年7月,又收购了其余的股份。最著名车型有
思考:什么是汽车?
马车、三轮车、自行车 人力车、货车、轿车、火车……
各国汽车的定义
出于对汽车及交通运输管理的需要,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给汽车一个 明确的定义。
美国对汽车的定义是:由本身携带的动力驱动(它包括人力、畜力和 风力),装有驾驶操纵装置,能在固定轨道以外的道路或自然地域运 输人员及货物或牵引其他车辆的车辆。 此定义中标明了汽车的用途, 但没有指明动力装置的形式,也没有对车轮数目进行限制,按照这一 定义,摩托车及拖拉机均属于汽车,而装甲车和坦克等都不属于汽车。
标致
创立于1890年,标致公司吞并了法国雪铁龙 公司,成为世界上一家以生产汽车为主,兼 营机械加工、运输、金融和服务业的跨国工 业集团。
标致汽车公司的总部在法国巴黎,雇员总数 为11万人左右,年产汽车220万辆。
标致公司采用一头威武的雄狮作为标志,是 它的创始地蒙贝利亚尔所在省的标志。
标致集团创立于1986年,到现在是由雪铁龙、 太保、标志,三家公司于1980年联合组成 , 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法国最大的汽车 集团公司。
宝马 大众 保时捷 奥迪 奔驰 欧宝
德国
保时捷
宝马
1916年,工程师卡尔·拉普和马克斯·佛里 茨里慕尼黑创建了巴依尔飞机公司;1917 年,该公司改名为巴依尔发动机有限公司, 这就是巴依尔公司简称(BMW)的来历; 1918年,公司改为现在的名称—宝马汽车 公司。

简述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简述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简述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摘要:一、引言二、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1.电动化2.智能化3.网络化4.轻量化三、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挑战四、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近年来,世界汽车工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影响着全球汽车市场,也对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1.电动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因其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如我国提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等措施。

国际汽车制造商也在积极布局电动汽车市场,研发和推广电动汽车产品。

2.智能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从传统的交通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出行载体。

智能化不仅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还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

目前,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在加紧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力求在未来的智能出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3.网络化汽车网络化是汽车工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车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汽车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多元化的服务。

汽车网络化将改变传统汽车产业链,促使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商等企业转型升级。

4.轻量化为了降低汽车能耗和排放,汽车轻量化成为发展趋势。

汽车制造商通过使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等轻质材料,以及采用先进的造车工艺,不断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轻量化将带动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三、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挑战我国汽车工业在规模上已居世界首位,但在技术水平、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面临世界汽车工业的新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高等挑战。

四、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2.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图1-5 早期的福特汽车制造厂
图1-6 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来自线1.4 汽车兴旺于欧洲
1930年以后,欧洲各国为了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开始对美国汽车 提高了关税,特别是对汽车零、部件进口加以重税,迫使美国在欧 洲各国的汽车总装厂改造成为汽车制造厂,由此也促进了欧洲各国 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中心由美国转向欧洲。
汽车出现以后,由于法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对汽车的发 展较为有利,奔驰和戴姆勒公司把大部分生产移植到法 国。 1899年,标致公司设计制造了第一辆汽车。1898年, 路易斯·雷诺在法国创立了雷诺汽车公司。
图1-3 标志公司第一辆车
图1-4 雷诺经典跑车
1.3 汽车成熟于美国
与法国及德国相比,美国是个人口众多、土地辽阔、 物产丰富的国家,当时,其经济实力已超过了英、法、 德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农业国家。因此,世 界汽车工业是在美国最先形成的。
图1-11 丰田AA型汽车
1.6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1. 厂商并购联合化 2. 汽车生产方式更新化 3. 汽车产品环保化 4. 汽车技术电子化 5. 汽车服务创新化
1.7 世界汽车市场前景预测
1. 北美、西欧与日本三大传统汽车市场相互渗透,需求 层次升级
2. 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市场逐渐增大 3. 国际汽车市场竞争表现出多极化格局
20世纪50年代,欧洲开发了多姿多彩的微型汽车,符合当时欧洲 的经济条件和人们的需要。
图1-7 1958年的劳斯莱斯银云汽车 图1-8 1962年的宝马ISETTA250汽车
1948年,法国雪铁龙汽车 公司开发了排量为0.375 L的 2CV微型汽车,该款车俗称 丑小鸭,与“甲壳虫”及
“迷你”并称为世界最著名 的三大微型车。

世界汽车工业概况

世界汽车工业概况
1 0世 纪 汽 车十 大发 明 .2
教授 级 高级 工程 师 顾 永 生
( )生 产方 式精 益 化 。 5
( )零件 采 购 全球 化 。 6 ( )生 产装 配模 块 化 。 7
( )汽 车底 盘通 用 化 。 8
( )汽 车发 展环 保 化 。 9 (0 1 )汽 车 产 品 电子化 。
3 l世纪 世 界汽 车 工 业发 展趋 势 .2
相 比 ,链 式传 动 的使 用 寿命 更 长 。
( )发 动机层 状 催化 剂技 术 : 9 这种 催 化剂 系统 能够将
( )强 强 联 合 , 1 收购 兼并 仍 将 是 2 1世纪 汽 车工 业 发
展 的主旋 律
通 过催化 剂层 的7 % 的臭 氧精化 成 氧分子 , 改善排 放 。 0 能
(1 1 )汽 车轻 量 化 。 (2 1 )网络 汽 车 。 (3 1 )驾 驶 安全 化 。 (4 1 )汽 车社 会 化 。 4 l 纪 汽 车发 动 机新 趋 势 .2 世
① 安 全 带 ; 防抱 死 制动 ( B ) ③ 安全 气 囊 ; 汽 ② A S; ④ 车空 调 ; 一体 化 车 架 ; 顶 置 凸轮 轴 ( H ; 电子燃 ⑤ ⑥ O C) ⑦ 油 喷 注系 统 ; 可变 阀门 开合 系统 ; 自动 变速 器 ; 涡 ⑧ ⑨ ⑩
( )多气 门技 术 。 1
( )发动 机 管理 系 统 。 2 ( ) 变 排量 发 动 机技 术 。 3 可
( )汽油 发 动机 涡 轮增 压 技术 。 4 ( )可 变 正 时 ( V ) 动 机 : 变正 时 发动 机气 门 5 V T 发 可 的启 闭 时间 可 随转 速 的变 化 而 变化 ,以提 高 效率 并 达到 净 化 废气 的 目的 。 ( )汽 油 机缸 内直接 喷 射 ( D )油 耗 、 放 、 6 G I: 排 噪声 均

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全球整车行业市场概况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汽车产业对各国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

正是由于汽车产业规模效应显著、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强,寡头垄断的形成是产业成熟的标志。

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些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已经形成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全球汽车制造市场主要由美国通用、美国福特、德国大众、日本丰田、韩国现代等十几家大型整车制造商主导。

《2020-2026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总体减弱,主要经济体增长依然乏力,一些地区政治动荡,同时受世界产销第一大国中国同比较快下降的影响,2019年世界汽车生产比上年有所下降,2019年,全球共生产汽车9178.7万辆,同比下降5.2%。

在汽车细分品种中,乘用车生产同比降幅明显高于全行业,商用车降幅略低,总体表现略好于乘用车。

2019年,乘用车生产6714.9万辆,同比下降6.4%;商用车生产2463.8万辆,同比下降1.9%。

2019年,全球四大地区汽车生产表现不一,其中:亚太地区下降最快,非洲地区唯一增长。

2019年,欧洲地区生产2131.21万辆,同比下降4.3%;美洲地区生产2010.28万辆,同比下降3.6%;亚太地区生产4926.69万辆,同比下降6.4%;非洲地区生产110.51万辆,同比增长0.3%,增幅比上年明显减缓。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地区中独联体国家表现总体仍然较为出色,除俄罗斯小幅下降外,其他国家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增速更为明显。

汽车工业概况

汽车工业概况

一、汽车工业概况汽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

世界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营运,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汽车也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

汽车的保有量随着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汽车的数据很多并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促使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

但是,汽车数量过多也造成噪声、污染、道路壅塞、事故较多、停车场短缺等社会问题。

所以,汽车工业还必须以性能优异的产品来适应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的严格限制。

自第一辆汽车1886年问世至今一百余年期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产量大幅度增加,技术日新月异。

目前全世界汽车的保有量已超过5亿辆。

主要汽车生产国家是: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原苏联、意大利、加拿大、英国等国。

全世界汽车年产量近5000万辆,其中日、美两国的产量约占50%,欧洲各国总计占30%。

自本世纪初至70年代的数十年期间,美国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

日本则是后起之秀,从1950年产量仅3万辆迅速跃至1970年的529万辆,继而在1980年达到1104万辆,开始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位。

日、美、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汽车工业的特点是资本集中垄断,利用高科技优势,采取大批量生产方式。

例如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垄断了美国90%以上的汽车生产,西方八大汽车集团的轿车产量,占世界轿车产量将近70%。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衰退、能源危机、政局动荡、石油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许多因素对汽车工业影响很大。

近十余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量已渐趋饱和,汽车工业在50、60年代迅速发展的势头已减缓,企业间竞争激化,贸易保护主义迅速蔓延。

美国的汽车产量连年上、下波动,西欧汽车产量停滞不前,企业不景气和严重亏损导致股权转让以及兼并改组。

汽车产业简析

汽车产业简析

汽车工业在世界的布局20世纪前半期,美国汽车一直独占鳌头,被称为“汽车王国”。

50年代中期后,欧洲发达国家汽车产量明显增加,到60年代中期达到1000万辆,并超过美国,其中以原联邦德国、英、法、意、前苏联为代表。

60年代中后期,日本汽车工业腾飞,到1980年达1000万辆,首次跃过美国,之后逐年增加,1990年为1348.7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27.6%,已成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

美国产978万辆,占世界的20%,居第二位。

进入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掘起,韩国、巴西发展最为迅速,年产都超过100万辆,列为主要生产国行列。

中国、墨西哥、印度奋起直追。

近年西班牙的汽车产量超过200万辆,居世界第5~6位。

按洲看:西欧约占产量的1/3,北美洲占1/4,东亚占1/3,是世界三大汽车生产区。

汽车起源于欧洲,欧洲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摇篮。

100多年来,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共经历了四次大转移。

目前汽车工业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产业。

汽车工业的摇篮——欧洲1886年,德国人卡尔〃奔驰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四冲程发动机汽车,但由于其发动机较笨重,转速低,功率小,点火装臵不可靠等原因,并没有投入商业使用。

在此期间,另一名德国人戈〃戴姆勒进一步改进了四冲程发动机,降低了重量,提高了转速,增大了功率,并采用了较可靠的热光管点火系统,从而把汽车推向工业性生产。

接着,欧洲陆续出现了奔驰、标致、奥斯汀、罗浮、菲亚特等生产汽车的公司,欧洲成为了世界汽车工业的摇篮,到1890年欧洲年产汽车达6000辆,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中心。

第一次转移——从欧洲转美国19世纪末,由于当时欧洲生产的汽车讲究豪华,工艺精细,价格昂贵,需求有限,从而限制了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此时,美国经济已达到较高水平,工业生产处于世界前列,钢铁、石化等工业均有较大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相继成立,极大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语 • 宗教: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 国花:雏菊 • 首都:罗马(永恒之城)
意大利汽车工业
内容提要:
一、意大利汽车工业概况 二、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组织及其作品 三、意大利著名汽车公司简介
意大利及其汽车工业概况
意大利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半 岛国家,它既有悠久的历史、古 老的文明,又是当今世界最发达 的七大工业国之一,同时也是欧 盟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始创国。 作为世界老牌汽车生产及消费大 国,意大利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 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0年,宾尼法瑞纳庆祝80周年,作为礼物献给 与之长期合作的阿尔法罗密欧设计一款2座敞篷跑 车,并在3月份即将举行的日内瓦车展上现身。
从1995年,平尼法瑞纳公司开始了同中国汽车 企业的合作,哈飞汽车是中国第一家与之合作的公 司。随着同中国企业合作取得的成功,平尼法瑞那 公司正在不断扩大其同中国汽车业的合作。正在为 哈飞、奇瑞、华晨、长丰等其它汽车企业设计新款 汽车产品。
努西奥·博通阿尔法罗密欧Carabo模型合影 马塞罗・甘迪尼
永恒之城——
罗马
伸入地中海的靴子——意大利
国家概况
• 意大利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Italy, la repubblica italiana)
国家概况
• 人口:60,114,021(2009年) • 94%的居民为意大利人,少数民族有法兰
西人、拉丁人、弗留里人等 •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个别地区讲法语和
19世纪20年代初,意大利已经拥有40家汽车生 产工厂,而菲亚特是当时世界第一品牌,位居霸主地 位,而且它买下了许多至今都引以为豪的赛车品牌, 如兰西亚、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等,后来还拥 有了法拉利。
意大利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家园。
战后的意大利开始显示出他们与众不同的才华。与其他国家相比,他们的设计 没有较强的商业味,也没有极重的传统味,他们更加将现代设计看做一种艺术和文 化。小批量和高品位成了意大利设计的优势。
华晨骏捷Wagon
奇瑞A3
Nucci ertone与 Bertone博通设计
Bertone由大名鼎鼎的汽车设计大 师努西奥·博通(Nucci Bertone)创立。 Nucci Bertone是汽车设计界最德高望 重的人物,早在1910年便已经在车身 工场当学徒,30年代开始从事造型设 计。与Pininfarina一样,设计室也一 直涉足车身生产领域,具有很悠久的 优良工艺传统。作品线条硬朗,勇于 探索,具有强烈的科幻风格。
意大利拥有悠久的汽车生产历史
19世纪中叶,第一台内燃机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诞 生,迅速推广到欧洲各国,带动了其它技术在意大利、 法国和德国的发展。
1895年,工程学教授恩里科·伯纳德生产出了意大 利第一辆汽车。这辆车酷似本茨的第一款车,曾在佛罗 伦萨的大街上试车成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直接刺激了意大利的汽车工业 的发展,许多汽车制造厂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1927年经济危机以后,意大利经济一蹶不振,为了 进口煤炭、石油、钢铁和其他原料,意大利只能依靠出 口汽车。为了提高汽车的声誉和销售,意大利汽车和汽 车赛事紧密联系起来。一辆汽车在赛道上的荣誉直接决 定它能够多块打开市场,而每获胜的位赛车手则被视为 国家英雄。
正是由于意大利对赛车运动的痴迷, 意大利人设计 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赛道——蒙扎赛道。
第二章 世界汽车工业概况
• 第一节 德国汽车工业 • 第二节 法国汽车工业 • 第三节 意大利汽车工业 • 第四节 英国汽车工业 • 第五节 美国汽车工业 • 第六节 日本汽车工业 • 第七节 韩国汽车工业 • 第八节 中国汽车工业
第二节 法国汽车工业
ITALY 意大利
——古典和时尚交汇的国度
占意大利车市23%的份额;第二位是福特,销量18.23万 辆车,占9.3 %的份额;第三是大众,销量13.64万辆车, 占7的份额;第四是欧宝;第六是雷诺、雪铁龙、标志。
意大利汽车工业的特点:汽车两极分化,小型轿车由菲亚特 垄断,著名跑车品牌众多,汽车设计能力强。
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组织及其作品
欧洲是世界汽车造型发展的中心,意大利则是是汽车造型设计的 圣地。这里荟萃了世界上大部分专业的设计室。
意大利汽车工业是其国家财富和就业岗位的主要创造这之一。 2009年,意大利汽车行业就业越17万人,国内实现销售收入 450亿欧元。 意大利国内市场中,国外产汽车占有压倒性市场份额,保持在 70%左右。(德国23%、法国18%、日本12%、美国10%) 2006年,意大利生产汽车121.3万辆,列世界第13位。 2007年,意大利生产汽车128.43万辆,列世界第14位。 2010年,菲亚特任占据意大利车市销量榜首位,销售45.04万辆车,
如果说三大设计公司中Italdesign 是实用派,Pininfarina是艺术派,那 么Bertone就属于风格派。Nucci Bertone本人是出色的设计师,但他的 设计室也有很多外聘的设计师。他尤 其欣赏有天分的年轻人,并努力发掘 和提拔他们,最出色的两个徒弟是乔 治亚罗和马塞罗・甘迪尼,这也是他 备受尊崇的一个重要原因。
宾尼法瑞纳设计(Pininfarina ) 努西奥·博通(Nucci Bertone)与博通设计( Bertone ) 乔治亚罗与意大利设计(Italdesign ) 米兰交通工具设计中心(Zagato)设计室
宾尼法瑞纳设计 (Pininfarina )
“宾尼法瑞纳设计室”——由巴蒂 斯塔法里纳(Battista Farina)创立于 1930年,当时是一个自行设计、生产 车身的小作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将汽车设计作为经营业务。他的的强项 是设计名贵的跑车。它的作品相对产量 较少,因此公司的规模比不上意大利设 计 (Italdesign),但以跑车为主的业 务性质使他们每每推出新作品都能成为 潮流的指标,这一点使其在设计界确立 了很高的地位。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拥有 非常出色的设计队伍,同样具有极强的 设计开发能力,甚至能够替客户承担生 产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