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林届高考题为例谈高三历史复习计划的制定

合集下载

(完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完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完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高三历史二轮复计划与专题划分一、前言高三历史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最后一年,对于学生来说,历史二轮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档旨在给高三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历史二轮复计划,并对复内容进行专题划分,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复,提高复效果。

二、复计划1. 制定长期复计划制定长期复习计划在开始二轮复前,建议制定一个长期的复计划,将复时间合理分配。

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确定每周的复时间(如周末、空闲时间)。

- 将每周的复时间分配到各个复专题中。

- 每天确保至少有30分钟的复时间。

2.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复习高三历史复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依次温故知新。

根据历史学科的发展脉络,可以将复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时间段:-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每个时间段根据具体的内容再进行划分,并设立复时间。

3. 制定详细的周复计划制定详细的周复习计划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可以制定每周的详细复计划,例如:- 周一:复古代史第一章- 周二:复古代史第二章-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专题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复。

4. 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和巩固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和巩固历史学科的知识点之间有很多内在联系,通过串联和巩固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

建议在复过程中,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关联点,帮助记忆和理解。

三、专题划分为了更好地管理复内容,将复专题进行划分,并安排相应的时间。

以下是一种可行的划分方案:1. 古代史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2. 近代史近代史- 明清时期-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3. 现代史现代史- 中国的成立和革命斗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每个专题划分后,可以根据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划分,并设立相应的复时间。

四、总结高三历史二轮复计划和专题划分对学生提高复效果、合理分配复时间和提高知识掌握程度非常重要。

董林2014届高考题为例谈高三历史复习计划的制定

董林2014届高考题为例谈高三历史复习计划的制定

针对问题的应对策略
1、教学的依据 ——立足考试说明和课标、用活教材 教材是教学资源的主要部分(不是全部), 在一轮复习中要做到 (1)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 (2)突出知识的专题性
2.备课 (1)备考纲和课标 用好用足江苏教学要求。 (2)备教材——用活教材
单元备课为好。 重新构建历史课程的新教学体系。 教材的体系不能等同于教学的体系。 进度的把握。

教学建议:讲评试卷时,不能只给学生讲解
答案,更要分析思路,给学生讲清楚这个答 案从何而来?让学生明确怎么才能从题目联 系到课堂所学。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把题 目分解为若干关键词,如中心词、内容词、 限制词、方式词、要求学生养成逐个分析关 键词的习惯。利用中心词联想到相关考点, 利用内容词确定答题的方向,利用限制词明 确考查的角度,利用方式词确定组织答案的 形式。
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 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力的考查,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 与运用,图文并茂,凸显人文特色,反映了 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等特征,具有较好 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对于我们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好的导向作用。
对江苏高考历史卷的主要认识
木无本必枯
⑶提升两大“能力” ①通过全面解读《说明》,可以读出关键词, 读出结构,读出审题能力。 ②通过有选择性地“读”教材,可以全面提升 解读、获取、加工、表述历史信息的能力。 ⒉怎样“突出标准”? 就是在每天的“过关演练”环节,有针对性、 适量、规范地“练”试题。进而在收集、归纳、 修正常见错误过程中,熟练掌握常见题型的审 题、解题规范与技术,提高应试能力。
木无本必枯
⑵实现三个“转变” ①从以教科书为“本”,背诵、默写教材,向 以《说明》为纲,解读、构建单元知识结构转 变。 ②实现从训练识记能力,向培养解读、获取、 加工、识记教材有效信息能力转变。 ③从全面再认、再现教材正文文字型知识,向 依据《说明》,有选择性地把握教材,包括单 元引言、课引言、正文及与正文密切相关的图 表、文献资料等多形式、多层次知识转变。

2024年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总结

2024年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总结

2024年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总结一、整体规划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历史课程大纲和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覆盖到。

2. 分析试题特点:仔细研究历年的历史考试试题,了解考点、命题方式和题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知识点复习1. 分块复习: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主题,将历史知识点进行分块复习,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够透彻掌握。

2. 梳理知识框架:将每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思想进行梳理总结,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

3. 形成思维导图: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脉络进行可视化呈现,帮助记忆和理解。

三、考点突破1. 理解历史概念:对于重要的历史概念,要进行深入理解,掌握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应用。

2. 特殊题型攻略:a. 大题型:针对历年大题题型,进行分类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演练,提高解题能力。

b. 典型题型:重点攻克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经济史的典型题型,如政策判断题、文献分析题和史料分析题等。

3. 历年真题:熟悉历年的历史考试真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掌握考点和命题思路。

四、备考技巧1. 笔记总结:及时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笔记总结,方便后续复习和回顾。

2. 考点导图:将每个考点整理成一张导图,方便查找和回忆。

3. 制定复习计划:按照每个星期的复习计划,每天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复习进度。

4. 做题模拟:定期进行历年真题的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提高答题速度。

五、复习方法1. 多角度学习: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报纸、杂志等多种资料,从不同角度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2. 讨论交流:参加历史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历史问题,相互交流思路和观点。

3. 积极参与:利用学校组织的历史讲座、展览等活动,积极参与,开拓历史视野。

4. 利用多媒体: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历史电视剧等多媒体资源,增加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六、健康生活1. 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高三学生历史复习计划_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高三学生历史复习计划_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高三学生历史复习计划_高三历史复习计划高三历史复习计划高三历史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成绩以及升学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因此高三学生在备战高考时一定要把握好历史的重点和难点,切实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

为了让广大高三学生能够更好地复习历史,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份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历史知识1、建立系统知识架构首先,要建立起系统知识架构,对历史各个方面的知识要心中有数。

从古代时期到现代时期,分模块、分模块整理,包括人物、事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2、整理笔记资料对于老师上课或课堂讲解的重点知识,一定要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可以建立笔记资料或整理纸质资料,方便后续的复习和回顾。

要注意,整理笔记资料时一定要按照系统知识架构的思路进行整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3、重点温故知新在整理出知识点的基础上,要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后,可以通过阅读和背诵短文、课文等方法加强记忆,从而深化了解知识点。

4、做好错题集复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错题,一定要认真研究原因,通过做题,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寻找做题时出错的原因,避免同类错题的出现。

第二阶段:备考阶段历史复习计划1、重点复习备考阶段,要选择一些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重点复习。

因为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往往在考试中占据较大的分值,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好这些知识点。

例如:近现代史的战争史、外交史和民族史,要注重当前史、历史时期之间的联系;中国古代历史的贵族制度、科举制度、科技发展、哲学思想等,要注重原因、发展演变、启示等等。

2、模拟测试模拟测试是考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模拟测试,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能提前矫正自己的错误。

3、突破分数瓶颈对于历史能力较差,分数瓶颈问题比较明显的同学,可以多加练习,并借助历年高考真题加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024届高考历史复习计划4篇

2024届高考历史复习计划4篇

2024届高考历史复习方案2024届高考历史复习方案精选4篇〔一〕2024届高考历史复习方案历史作为一门文化科目,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知识点纷繁复杂,难度系数高,复习需要时间和方案。

为了让考生顺利通过高考,下面介绍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根据高考时间,最后一周集中复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复习方案。

其中前六个月主要突出重点,后三个月重视真题和模拟测试,尤其是配合模拟考试专项复习。

假期和周末时间也要用到极致。

针对各个知识点进展分类复习,使思路更加明晰,复习效果更加明显。

复习期间有一定节奏感,提早制定方案,有针对性地复习,每天完成任务,而不是等到临近高考才想着补缺补漏。

1.古代历史古代历史作为历史科目的重点之一,掌握好古代历史的每一个知识点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包括唐朝与宋朝、明清时期以及其它诸多重要历史事件。

在进展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全面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和意义,尤其对于历史事件的影响不可无视。

2.近代史近代史是一个阶段性的历史事件,起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近代史的复习需要对各个时期以及重要历史事件进展掌握。

一般关注的重要事件是辛亥____、五____、抗日战争等等。

因此,在复习时要着重分析每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强调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的联络,汲取历史教训,从而更好地掌握“近代史”的整体轮廓。

3.现代史现代史主要是指1949年以来的历史事件。

掌握与学习现代史的知识点其实和我们近年来接收的新闻完全一样,因为现代历史还是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根基,因此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就显得特别繁杂。

为此,总的来说,需要掌握它的根本思想、重度历史事件以及书面表述方法等各个方面,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通这一门文化学科。

4.合理安排时间,完善各类资料在复习过程中,时间很重要,不要过于着急,最好是以饱满精力进展复习,安排好每个时间节点,为自己留出空间。

此外,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制作资料,如有些历史图片、历史事件的思维导图,以及一些历史知识点、时代特征和史料阅读等纸质材料,印刷出来并分门别类地归档,让资料更直观、明晰,便于复习。

如何制定高中历史复习计划

如何制定高中历史复习计划

如何制定高中历史复习计划高中的历史复习计划,就像是与一个古老的智者对话,既要系统又要灵活。

首先,理解历史复习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启示。

一个有效的复习计划是让你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智慧的关键。

制定复习计划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

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明确你希望在每个阶段掌握哪些内容。

长期目标可能是整个学期的知识框架,而短期目标则可以是每周或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你保持专注,不至于在复习过程中迷失方向。

接下来,进行详细的课程梳理。

回顾教材和课堂笔记,找出每个章节的关键知识点。

可以创建一个知识点清单,确保你不会遗漏重要的内容。

分清楚哪些是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以便在复习时能有的放矢。

为每个知识点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

可以采用倒计时法,将复习内容分成若干部分,设定每天的复习任务。

例如,如果你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历史,那么每周可以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历史事件或时期上,并在每天分配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

记住,复习不仅仅是重复读书,还要注重思考和理解。

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比如制作思维导图、参与讨论、做练习题等。

通过这些活动,你可以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有效的复习计划还应包括定期的自我评估。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模拟测试或复习小测,评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不仅有助于检测你的学习进度,还能帮助你发现并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此外,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

每天保持一定的复习时间,分配好各个学科的学习任务,确保不会因为某一科目的复习时间过多而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时间管理技巧的运用,将使你的复习过程更加高效。

合理的休息和调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长时间的学习容易导致疲倦,影响学习效果。

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进行轻松的活动,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高效的记忆能力。

总之,一个科学合理的高中历史复习计划需要明确目标、详细梳理知识点、制定具体任务、加强理解和联系、定期评估以及合理安排时间和休息。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范春林一、指导思想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新课标和高考考纲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结合历史全国卷特点,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

二、备考背景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历史上存在三大问题:1.学习主动精神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

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活运用,迁移能力差。

3.做题能力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较差,答题习惯不规范。

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高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三、对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分析、思考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俗地说,命题源于教材,但绝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1.回归知识,考试内容多依托教材中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

因此在备考时切勿脱离课本,在考试中许多考生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不够严密,答题时出现漏洞,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们阅读教材不仔细,知识点掌握不牢,观点理论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一定要克服思维惰性和认知定势,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整理知识,窜联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结构。

2.重视能力,学科特色鲜明。

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两个方面。

前者体现在如何获取知识(包括获取材料和阅读材料等),处理材料(提取、甄别、解释材料的能力)和组织交流能力(概述、叙述、论述等能力);后者主要包括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历史形象思维等思维能力。

2024年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总结(3篇)

2024年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总结(3篇)

2024年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总结一、复习计划制定1.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根据历史科目的各个模块和知识点,分配每个阶段的复习时间,并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

2. 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合理安排复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 根据考试时间表,提前安排好每个模块和知识点的复习顺序,尽量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巩固。

二、系统复习知识点1. 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历史辅导书、历年真题等,深入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

3. 在复习中注重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尽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制作复习工具1. 制作知识点的笔记和概念地图,方便自己回顾和复习。

2. 制作复习卡片,将关键知识点和重要名词、事件写在卡片上,方便随时查看和记忆。

3. 制作时间轴表格,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帮助自己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

四、做好思维导图和图像记忆1.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结构,将各个模块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图形方式表示,帮助记忆和理解。

2. 利用图像记忆,将一些抽象概念和历史事件与形象的图像联系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五、多维度整理历史事件1. 通过追溯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2.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审视历史事件,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提升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能力。

六、解析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1. 学习并掌握历史文献的解读方法,了解其中隐藏的信息和价值。

2. 理解考古资料的生成背景和意义,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从中获取对历史的了解。

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1. 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和比较,把握事实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培养批判和评价的能力。

2. 发展历史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历史事件,并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八、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1. 熟悉历年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和考点,理解题目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学建议:教学中不要盲目猜题,不能心存
侥幸,坚持认真梳理所有知识点。对待选修 本要高度重视。以24A题为例,全省均分3分
多。但这题的难度远远低于必修本的任何一
题,学生只要把书本主干知识背好,至少可 以拿到7分。从这个意义上讲,选修本比必修
本在主观题上有更大的提分空间。当然毕竟 选修本10分,耗时不能长,建议完成正常的 教学后,利用关键词帮助学生构建选修部分 的知识结构,如200字左右总结一个改革,考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计划的制定
——以教学现状和高考命题为依据
江苏省清江中学:董林 二0一四年八月
交流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对江苏高考试题的主要认识 ❖三、复习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初中、高中学习内容的衔接不到位和 “模块+专题”的课程结构,增加了学生对历 史时序掌握的难度,也不利于学生搞清政治、 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 2.模块之间的历史知识有重复现象。 3.学时少而内容多,学生获取提炼信息能力较差。 4. 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支撑的不足,教学理念 陈旧。对课程资源整合无序、无目的。教学过 程中,考虑教法多,关注学法少。
思路与方法。三要根据试题的意图与要求规范答

❖ 3.讲课 ❖ 原则——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1)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梳理主线。 ❖ (2)教学方法让多样的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
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 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 (1)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空谈能力。 ❖ (2)借口把握历史基础知识又使历史教学回到
旧课程教学的老路上。 ❖ (3)无效信息干扰的“包装”当作有意义的情
“主干知识”不牢、解读获取试题和材料信息能力 不足、审题答题不规范。
⒈什么是主干?怎样突出主干?
“主干”就是《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和考点构成
的学科知识体系;“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
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等四方面能力和素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⑴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解读《说明》中考点及考点间关系,构建 主干知识。 第二,以每个考点为单位,通过泛读,筛选出教 材中与之有关的段落和内容;通过精读,读细、 读懂所选内容,如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 响等,理出要素的要点关键词。 第三,在第二天进行下一单元梳理前,回顾第一 天梳理的主干知识体系及过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模块整体梳理及回顾。就是按一定的主题, 如“民主与法律”,建立模块中一级考点间联系。
前发给学生强记。因为阅卷时往往只关注关 键词。
❖ 第二是因为教材编写体例不合理。现行高中 历史教材普遍采用专题形式,学生学过后对 历史发展整体脉络线索缺乏认识,导致前后 知识错位现象严重。梭伦生活在古代雅典奴 隶社会时期,(但在回答材料二中的“新贵” 指的是哪个阶层?)学生把工商业奴隶主错答 工商业地主、工商业资产阶级相当多。
一、如何周密计划? 周密计划,就是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学、 训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与过程。总原则是 夯实基础,注重能力,讲练结合 实出规 范。 二、怎样执行计划? ㈠“两突出”:突出主干、突出标准 ㈡“三关注”:关注环节、关注课堂、 关注关系
寒彻骨与扑鼻香
执行计划的前提:找准“瓶颈”
“瓶颈”就是学生现阶段学习现状与高考“考核目 标与要求”间距离。
2.从命题形式看,数据图表\印章\漫画等多样性的材料 大量运用,既创设了新颖的问题情境,也增加了试题 的灵活性.
3.主要应对策略:重视主干知识复习;重视对获取信息和 调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强化选择题答题方法 中排除法的运用;重视答题规范的训练等.
从梭伦改革题中学生暴露的主要问题 与教学建议(张杰阅卷情况反馈)
木无本必枯
⑶提升两大“能力” ①通过全面解读《说明》,可以读出关键词, 读出结构,读出审题能力。 ②通过有选择性地“读”教材,可以全面提升 解读、获取、加工、表述历史信息的能力。 ⒉怎样“突出标准”? 就是在每天的“过关演练”环节,有针对性、 适量、规范地“练”试题。进而在收集、归纳、 修正常见错误过程中,熟练掌握常见题型的审 题、解题规范与技术,提高应试能力。
写成公主大会;把奴隶主写成奴奴主;把梭伦写成 梭罗;部分学生字迹潦草,错别字多;把解负令写 成解富令;把陪审法庭写成赔审法庭;大多数学生 答题格式不规范:没有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 化;一个问题不管赋分多少,都是从头到尾一大段, 阅卷时很容易看漏得分点,造成无谓失分。还有部 分学生第二、第三问答案之间间距拉得过大,批阅 第三问需要向下拉滚动条才能看见,经常会被误判 第三问没答。 ❖ 教学建议:平常做作业或考试时对学生书写要严格 要求;答题格式既要在讲评时多指导、多展示,又 要多训练,甚至对经常忽视学生给予必要的惩罚。
木无本必枯
⑵实现三个“转变” ①从以教科书为“本”,背诵、默写教材,向 以《说明》为纲,解读、构建单元知识结构转 变。 ②实现从训练识记能力,向培养解读、获取、 加工、识记教材有效信息能力转变。 ③从全面再认、再现教材正文文字型知识,向 依据《说明》,有选择性地把握教材,包括单 元引言、课引言、正文及与正文密切相关的图 表、文献资料等多形式、多层次知识转变。
合所学知识,论证“王韬课士的近代代”,成功地考 查了学生认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第23题第四问: 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 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
们的关系。则着重考查了学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
江苏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1.从考查知识点看,学科的主干知识,特别是考试说明规 定的新增考点是考查的重点;
❖ 问题三:阅读理解能力差,无法揣摩试题的考查意图。
❖ 如本题最后一问要求学生: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 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 祖”的理由。有学生答:因为梭伦改革触犯了贵族 利益,所以遭到贵族反对。错把题目中“反对者拥 护”的理由理解为“反对的理由”;还有很多学生 答“梭伦改革实质上维护了贵族利益”或“梭伦坚 持中庸”,他们是漏看了题目中“从权利分配的角 度”。有学生回答:梭伦改革既保障了平民的权利, 又维护了贵族权利,这种答法忽视了题目中“说明” 这一方式词的要求。
❖ 教材的体系不能等同于教学的体系。
❖ 进度的把握。
❖ (3)备方法
❖ 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学生参与为形式。以教师引导为助动。
❖ (4)备学生 ❖ 学生的希望是什么?学生的收获是什么?看
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 (5)备课形式 ❖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 学习的三境界:拿来——模仿——创新
❖ 教学建议:高三教学,尤其是复习课中不能 完全为教材结构束缚,要经常打通教材,既 要帮助学生横向梳理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 文化,促进学生深入认识三者间的关系;还 要帮助学生按通史纵向梳理主干知识,使学 生对历史发展脉络有清晰的了解,毕竟时序 性思维是历史最基本的思维能力要求。
❖ 问题二:答题语言、格式不规范。 ❖ 相当多的学生考试时书写随意性大,如把公民大会
❖ 问题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解题技 巧与方法欠缺。
❖ 如有学生忽视材料一中“无权议政”,写不出平民 获得议政权利;忽视“处于债务奴役”,写不出废 除债务奴隶制;有学生在回答:据材料二、三,结合 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 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这一问题时,没能 注意材料中“新贵”这一信息,想不到“他们”应 该指的是课本中所说的“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 从而在回答缓释的方法时写成立公民大会。这些都 说明学生不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不会利用材 料信息去联系课本。
❖ 教学建议:加强学法指导,多在“落实上” 下功夫。
❖ 有的放矢地训练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多利 用教材,把教材改编为材料,围绕教材设计 问题,在课堂上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他 们学会发现材料中关键词。每次训练后,引 导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切实提高其从材料中 获取信息的能力。
复习计划的制定
❖ 暑期高三集体备课情况简介:今年暑期我们 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的集中培训和高三教师 的集体备课,研讨内容主要是近几年的高考 试题和制订高三教学计划,并邀请海安中学 的教师指导,通过充分的交流研讨,并借鉴 海安中学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我们的高三教 学计划。
境创设。 ❖ (4)“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切迁就学生。
对江苏高考历史卷的主要认识
❖ 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历史命题在坚持考查知识 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 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力的考查,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 与运用,图文并茂,凸显人文特色,反映了 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等特征,具有较好 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对于我们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好的导向作用。
❖ 教学建议:讲评试卷时,不能只给学生讲解 答案,更要分析思路,给学生讲清楚这个答 案从何而来?让学生明确怎么才能从题目联 系到课堂所学。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把题 目分解为若干关键词,如中心词、内容词、 限制词、方式词、要求学生养成逐个分析关 键词的习惯。利用中心词联想到相关考点, 利用内容词确定答题的方向,利用限制词明 确考查的角度,利用方式词确定组织答案的 形式。
❖ 2.试题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古代中 国经济史2题,文化史2题;政治史无(材料 题第21题);涉及近代中国经济史1题,政治 史1题,文化史1题;现代中国政治史2题,经 济史1题,文化史1题;古代西方政治史1题; 近代西方政治史1题,文化史3题,经济史无 (材料题第23题);现代西方经济史3题,政 治史1题;
木无本必枯
⑴“有针对性”:
就是针对当天学习内制题量和时间。通常以8题选择题和1题
非选择题的题量和约15分钟的练习时间适中。题
型以多种形式呈现的材料题、情景题为好。
⑶ “规范” :
就是强调“练”过程要“规范”。一要在单位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