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绸之路传来的农作物

合集下载

从海外传入的农作物

从海外传入的农作物

从海外传入的农作物
从海外传入的农作物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促进东西文化经济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原产于欧洲、西亚、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亦开始传入我国。

从陆上丝绸之路引进的农作物有20多种,最先传入的是葡萄和苜蓿(一种牧草)。

现把主要的13种用图表列出(见表一)。

在宋元时代,不少国外农作物的引入则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见表二)传入我国的。

海外农作物的传入,对我国的农业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为我国植物油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汉代之前,我国只会利用动物油脂。

我国主要油料作物有芝麻、油菜、大豆和花生,其中海外传入的占了一半。

其次,使我国的衣着原料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我国原有的服饰原料主要是丝、麻、葛、毛四种,棉花的传入使中原地区经丝绸为主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并很快被取代。

此外,黄瓜、南瓜、番茄、胡椒、包菜等的引进解决了我国夏季蔬菜单一的问题。

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食物品种介绍

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食物品种介绍

丝绸之路打通以后,西域的物产开始传入中原,我们熟悉的芝麻、葡萄、无花果、甜瓜、石榴、绿豆、黄瓜、蒜、香菜、核桃都是经由丝绸之路陆续传入中原。

1、香菜,又名芫荽,原产于中亚地区,是一种有独特气味的蔬菜。

汉朝时,张骞从西域带回中原。

2、芝麻,又叫胡麻,汉朝时从西域传到中原,芝麻的种子富含油脂,是榨油的原料之一。

3、无花果,汉朝时从西域传到中原,可以食用鲜果,还可以制成果脯食用。

4、黄瓜,又叫胡瓜,原产于中亚地区,富含维生素C,西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

5、葡萄,原产于地中海及中亚地区,葡萄的果实富含大量葡萄糖、果糖,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汉朝时,葡萄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原。

6、核桃是一种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坚果,原产于中亚地区,汉朝时从西域传入中原,当时称为“胡桃”。

7、石榴,又叫“安石榴”,根据历史记载,西汉时期,张骞从西域安石国将石榴种子带回中原,所以石榴又叫安石榴。

8、大蒜,原产于中亚地区,西汉时期从西域传到中原。

哈密瓜是丝绸之路交流的文化产品

哈密瓜是丝绸之路交流的文化产品

哈密瓜是丝绸之路交流的文化产品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不仅仅是物质贸易的桥梁,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而在这条历史悠久的古道上,哈密瓜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哈密瓜,又称为香瓜,是新疆哈密地区的特产。

它以其甜美的口感、独特的香气和鲜艳的外观而闻名于世。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哈密瓜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哈密瓜得以传播到中原地区,成为当时贵族和宫廷的珍品。

哈密瓜的传播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融。

在丝绸之路上,哈密瓜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之一。

它的独特品质和吸引力吸引了许多外国商人和旅行者前来交流和购买。

这些人们将哈密瓜带回自己的国家,推广给更多的人,从而使得哈密瓜的声誉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散。

哈密瓜的种植和繁育技术也在丝绸之路上得到了传播和改良。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密瓜逐渐从原始的自然生长转变为人工栽培。

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改良了种植技术,使得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些技术的改良和传播,不仅使得哈密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农产品,也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发展。

哈密瓜的文化价值也体现在它的艺术表现上。

在丝绸之路上,哈密瓜成为了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之源。

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文学作品,哈密瓜都是一个常见的题材。

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表现,展示了哈密瓜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也传达了丝绸之路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除了艺术表现,哈密瓜还在丝绸之路上成为了文化交流的载体。

在古代,哈密瓜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礼物和交流的象征。

人们通过赠送哈密瓜来表达友好和祝福,增进彼此的感情和了解。

这种交流方式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如今,哈密瓜已经成为了新疆地区的一张名片。

每年夏季,哈密瓜的丰收季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

哈密瓜的美味和独特,成为了人们品味新疆文化的一种方式。

同时,哈密瓜的种植和销售也成为了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穿行在丝绸之路上的植物

穿行在丝绸之路上的植物

穿行在丝绸之路上的植物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贸易之路、外交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中土与西域诸国间有强烈的文化碰撞和频繁的贸易往来,对两地产生深远影响。

纵横千古之间,中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西域诸地,中土的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也经此路传到西域,而随之而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传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对中土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条路上,也有不少美丽的“举手之劳”,看似不经意,但也对当时的中土带来了丰硕的“果实”。

而这些美味的“果实”就是那些在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当中所传入中土的植物。

粮食作物——小麦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是禾本科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粮食作物。

虽然没有翔实的史料记载小麦来自于西域,但古学界普遍认为小麦的原产地在肥沃月湾(从地中海延伸到伊朗的广阔地区)或肥沃月湾的西部地区——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和土耳其等国家。

在伊朗北部,考古学家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小麦,而中国发现最早的小麦遗址是河姆渡流域附近及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出土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这也说明小麦是由西向东渐次传入中原地区。

牧草之王——苜蓿拥有“牧草之王”美誉的苜蓿沿也是丝绸之路传到中土,这种在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古老的优良牧草,根系发达、茎高尺余,开出紫色簇状小花,结出如螺旋般的果实和肾形的种子。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化的饲料作物,苜蓿起源于古代波斯,公元前500年由波斯传入希腊,公元前200年,传入意大利和北非,随后,向东方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苜蓿主要作为饲料喂养战马和骆驼。

公元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就在乌弋、安息、大月氏、大宛等地(今中亚地区),见到大面积种植的苜蓿。

但直到公元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才从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带回大宛马和苜蓿种子。

苜蓿最初只给天子座驾所用之马匹作为饲料,有“天马常衔苜蓿花”之说,后期大面积广泛种植。

据《史记·大宛传》记载:“大宛国左右……马嗜苜蓿。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 古丝绸之路传入了哪些水果素材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 古丝绸之路传入了哪些水果素材

古丝绸之路传入了哪些水果都说秋色最美,古丝绸之路的秋天尤美!"一带一路,昂扬在途"寻访之旅刚一进入甘肃境内,我就充分感受到了这份美:从天水麦积山的核桃到哈密的瓜,再到吐鲁番的葡萄……处处瓜果飘香。

殊不知,很多水果如葡萄、石榴、苹果、核桃、无花果、扁桃、阿月浑子、油橄榄以及榅桲等,都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以及、甘肃一带传入中原内地的,其中葡萄、石榴、苹果被视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三大名果"。

葡萄原产于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司马迁《史记》:"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一听到这歌声,马上就会让人想到的吐鲁番,那个盛产葡萄的葡萄沟。

其实,吐鲁番原来并没有葡萄,葡萄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的。

有关葡萄这种水果的功效、食用价值及生长环境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写作"蒲陶",列为"果菜部上品"第一条:"蒲陶,味甘平。

主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

可作酒。

生山谷。

"除了"蒲陶",还写作"蒲桃",中医称其为"草龙珠",另有"月支藤"、"赐紫樱桃"等称呼。

葡萄虽然如今在中国各地都有种植,原生地却是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一带,植物学上称为"欧洲葡萄"。

最初传至埃及,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已在今埃及、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以及中亚细亚等地栽植。

考古发现,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四世(公元前1397年至前1387年)墓室壁画中已有葡萄丰收、努比亚奴隶采摘葡萄和酿酒的景象;在今伊朗境内的尼尼微古城遗址上还曾出土过一块制作于公元前645年的"亚述王园中饮宴"的石板,上面的浮雕中也有葡萄。

【课外阅读】原产于国外的蔬菜

【课外阅读】原产于国外的蔬菜

原产于国外的蔬菜
1、番茄: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当地称“狼桃”,18世纪末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2、辣椒:原产南美洲,最初叫“番椒”,明朝时传入我国。

3、西瓜:原产非洲南部,五代时由胡峤从西亚的回纥引入我国。

4、萝卜:原产北欧,元代时由波斯人传入我国云南。

5、黄瓜:原产印度,西汉时由张骞传入我国。

初称“胡瓜”,东晋时赵王石勒改名为黄瓜。

6、菠菜:原产波斯,西汉时由张骞传入我国。

当时称“菠陵”、“颇陵”,后改为现称。

7、芫荽:又称“香菜”,原产地中海沿岸,汉代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8、莴苣:又称“莴笋”,原产地中海沿岸,唐朝时传入我国。

9、茄子:原产印度、泰国等地,晋代传入我国。

10、南瓜:原产非洲,又称“番瓜”,由波斯人传入我国南方。

11、番薯:原产南美洲的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明代万历21年,由晋安人陈振龙从菲律宾传入我国。

后来有人称其为红薯、红苕、山芋、地瓜等。

12、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清朝初由南洋群岛传入我国。

后来有人称其为土豆、洋芋、地蛋等。

丝绸之路、戈壁滩、白杨树的资料

丝绸之路、戈壁滩、白杨树的资料

1、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域外作物主要有葡萄、苜蓿、石榴、胡豆(豌豆、蚕豆)、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胡蒜(大蒜)、胡桃(核桃)、胡荽[suī](香菜、芫[yán]荽)、胡椒、胡萝卜、菠菜、棉花、西瓜等。

葡萄:我唐代就来了……菠菜:我在唐朝可是稀有品种。

大蒜:没有我,就没有蒜蓉口味的美食。

2、据记载,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域外作物有玉米、番薯、马铃薯、木薯、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菠萝、腰果、可可、烟草等近30种。

玉米:我不信你没吃过我辣椒:意不意外?我可是漂洋过海过来的番茄:我是被人看够了才吃的3、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纷纷传来,中亚、西亚的穿著、饮食等生活方式,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都源源进入中原,佛教进一步盛行的同时,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新兴的伊斯兰教都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我们今天所常见的一些带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葱、胡荽、胡椒、胡桐泪、胡罗卜等等,十有八九是来自西方。

汉初以来,西来的不仅仅有植物,还有罗马的玻璃器、西域的乐舞、杂技,到了东汉末年,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从魏晋到隋唐,随着属于伊朗文化系统的粟特人的大批迁入中国,西亚、中亚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等,大量传入中国。

除了丝绸,中国的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也是通过这条道路运送到外国。

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

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在开往新疆的火车途经甘肃省和新疆的交界处,就要穿过被称为“八百里戈壁”的戈壁滩。

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砾石滩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每当大风掠过,黄砂滚滚,遮天蔽日。

整个地区人迹罕至,一派荒凉景象。

那么,戈壁滩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认为,200万年以来,特别是几十万年以来的中、晚、更新世时期,中国西部地势不断上升,砾岩等比较疏松的岩体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不断被风化剥蚀,变成大量碎屑物质。

丝绸之路的动植物物种

丝绸之路的动植物物种

丝绸之路的动植物物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和交流的纽带。

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丝绸之路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物种。

本文将探讨丝绸之路上的动植物物种,展示其多样性和互动关系。

一、动物物种1. 骆驼:骆驼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之一。

其强健的体魄和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性使其成为负重输送和长途跋涉的理想选择。

骆驼不仅在运输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也是丝绸之路沿途人们的重要粮食和皮革来源。

2. 鹰:丝绸之路上的鹰类物种十分丰富,如草原鹰、金雕等。

鹰类在丝绸之路的商旅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优秀狩猎能力和灵敏的视力使其成为远古时代旅行者保护和导航的伙伴。

3. 雪豹:雪豹是丝绸之路上罕见的猛兽之一,分布于高山地带。

其美丽的外貌和稀有性使得雪豹成为人们热衷于保护和研究的对象。

丝绸之路的山脉和峡谷为雪豹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4. 麝香猫:麝香猫是丝绸之路沿途重要的猫科动物之一。

其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味,因而被人用来提取香料“麝香”。

由于对栖息地的严重侵蚀和过度捕猎,麝香猫的数量不断减少,成为濒危动物之一。

二、植物物种1. 葡萄:葡萄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广泛。

葡萄酒的制作和贸易活动沿着丝绸之路发展起来,成为文化交流和商贸的纽带。

2. 丝绸:丝绸作为丝绸之路的命名元素,是古代贸易中的主要商品之一。

桑蚕和桑叶是丝绸产业的关键要素,在丝绸之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石榴:石榴是当时丝绸之路上广泛种植的水果之一。

其红色多汁的果实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深受旅行商人的喜爱。

4. 雪莲:雪莲是丝绸之路上一种稀有而珍贵的高山植物。

其具有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雪莲的独特形态和芳香气味让人称赞不已。

以上所列举的动植物物种仅是丝绸之路上众多物种的一小部分。

丝绸之路为多种物种的传播和繁衍提供了条件,也推动了不同地域间的交流和合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一些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丝绸之路传来的农作物
作者:韩天琪
来源:《决策与信息》2015年第12期
近日,网上流传起一篇名为《秦朝到底吃什么?》的帖子。

让今人不禁感叹,原来秦朝时饭菜的选择很有限,做饭的方法也还在草创时期。

我们食用的许多农作物,都是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由域外传人的。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刘启振博士说,据统计,在中国现有的农作物(主要指大田作物、蔬菜和果树)中,至少有50余种来自国外。

它们中的大部分是通过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

汉唐及明朝:
域外作物引进的两个高峰
据刘启振介绍,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华文明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一条重要人文纽带,大量域外作物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而被陆续引入,不仅增加了作物的种类,也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饮食结构变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现有的农作物中,名称中带有“西”“胡”“番”的基本上来自域外。

汉唐时期,中国引入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西亚,也有部分源于地中海沿岸、非洲或者印度,它们大部分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人的。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16世纪后期,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农作物开始传入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到南洋各地,并进一步传到我国,这时,正是我国的明清时期。

美洲作物的引种与传播成为明清时期我国农作物引进的一个显著特点。

据记载,当时引入的农作物有玉米、番薯、马铃薯、木薯、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菠萝、腰果、可可、烟草等近30种。

“汉唐和明朝传人我国的农作物有非常鲜明的不同特色。

简单地说,汉唐时期传人我国的农作物以水果蔬菜为主,明朝之后传入的主要是主粮。

两者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刘启振解释道,明朝之后传人我国的粮食作物是“救命”作物。

“番薯、玉米、土豆基本上都是救荒救命的作物,从明朝之后中国的人口开始突破了六千万、一亿、两亿,至清末已经突破四亿。


中国引进栽培了许多来自域外的农作物品种。

这当中大多数的植物被长久地流传了下来,成为比较常见的农业作物,也有一些则只是昙花一现,成为匆匆的过客。

这种保留或淘汰的机制,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这首先与我们的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有关系,其次还与
国人的口味有关。

有时候国外人喜爱吃的食物并不一定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其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就会受一定的限制。

”刘启振说道。

域外农作物传入中国的途径
刘启振介绍,大量的域外农作物主要是通过使臣朝贡、商旅贸易、战争冲突等途径通过丝绸之路陆续在中国引种并传播的。

当然,也有民族迁徙、游客旅行等方式传入我国的。

根据刘启振对大食与唐朝互动的研究,每一次大食使臣朝贡都会带来特产方物进献给唐朝皇帝。

在唐政府保护之下的大食商人带来许多新的庭院植物以慰藉思乡之苦,同时也贩运来了很多的大食物产,其中以香药为大宗。

历史上的中国军队绝大多数由农民组成。

大军所到之处,除了完成攻城略地的军事任务外,自然也会注意当地的特有农业物产,甚至会将种子带回原籍试种。

作为重要水果的西瓜,其在中原的引种和传播便是如此。

“明朝之后,农作物引进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和‘走私’途径。

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及广东省很早就有下南洋的传统,其中可能也有一些人直接到过美洲大陆。

他们从当地带回了一些高产及口味好的作物。

由于明朝中后期以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出口和进口都遭到严禁,‘走私’就成了这个时期农作物引入的一个方式。

”刘启振解释道。

域外农作物传入的深远影响
经由海陆丝路传入我国的域外农作物,丰富了中国的物种资源,促进了种植业、园艺业的发展以及居民饮食结构的调整,对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影响首先表现在为我国植物油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汉代以前,食用油料的来源主要是动物油脂。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含油量高的植物。

芝麻的传入为我国利用植物油打开了一条新途径,所以芝麻传入不久,我国便出现了植物油生产。

直到千年以后的宋代,油菜和大豆被利用为油料,这才打破了芝麻独霸“植物油界”的局面。

后来,花生和向日葵的传人,又为我国的油料生产增添了新的原料。

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有四种:芝麻、油菜、大豆和花生,其中海外传人的作物就占了一半,由此可见海外作物在我国油料生产中的地位。

其次,域外传来的农作物为我国的衣料提供了新的原料。

我国原有的衣料主要是丝、麻、葛、毛四种。

棉花是从汉代开始传入我国的,而且主要是在边疆,对中原地区的衣着没有发生多少影响。

到宋元时期,棉花开始从边疆分南北二路传入中原,由于棉花在生产和加工方面有许多优点,因而使中原地区以丝麻为衣料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并且很快就被棉衣所取代。

发展到明代,棉花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

直到化纤原料发明以后,棉在衣料中仍保持着这种重要的地位。

再次,丰富了我国蔬菜的种类。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的蔬菜品种一直不丰富,所以每当夏季,常出现“夏缺”的现象。

我国在从域外引进的作物中,有不少是夏季的主要蔬菜,比如黄瓜、西瓜、番茄、辣椒、甘蓝、花菜等等,这就改善了我国夏季蔬菜品种单一的矛盾,从而奠定了我国夏季蔬菜以瓜、茄、菜、豆为主的格局。

最后,缓解了我国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

番薯、玉米是两种耐旱耐瘠又高产的作物,适宜于比较贫瘠的丘陵山区种植。

其引入时正值我国人多地少、耕地不足、粮食缺乏的矛盾日益严重之时。

引入后,在开发丘陵山区,缓解我国粮食不足的矛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