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三维一体化GIS的应急预案模拟推演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国土空间二三维一体化技术体系设计与应用

国土空间二三维一体化技术体系设计与应用

国土空间二三维一体化技术体系设计与应用
柯水松;董学辉;彭盈钰;李凡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科技》
【年(卷),期】2024()1
【摘要】文章围绕地理空间信息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建立了二三维一体化开发技术体系,提供了成熟的系统技术、运行框架,以及丰富的组件和服务。

同时,实践应用于国土空间“一张图”的建设,实现了二三维数据服务一体化、展示一体化、空间分析一体化。

该技术体系为相关业务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基础运行支撑,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与质量。

【总页数】3页(P95-96)
【作者】柯水松;董学辉;彭盈钰;李凡
【作者单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
【相关文献】
1.城市空间二维信息系统与三维虚拟场景一体化研究与应用——BDA城市三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空间规划方法——基于规划与治理的一体化视角
3.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二三维一体化路径与应用探索——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rcGIS10完整的二三维一体化解决方案

ArcGIS10完整的二三维一体化解决方案

ArcGIS10完整的二三维一体化解决方案1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现代地理学与空间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GIS的本质是基于真实世界的地理环境,直观地表达客观世界的各种要素。

借助GIS可以对各种要素进行管理、查询、可视化和分析、处理,以便人们进行科学决策。

历经了四十多年的发展,二维GIS技术早已进入了成熟期。

由于二维GIS的成熟应用,以至于GIS已经突破最初的测绘和地学的行业范畴,发展成为跨行业通用的平台软件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并越来越多地涉足面向个人的信息服务领域。

2三维GIS是GIS的重要发展趋势GIS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直接地展示复杂的地理信息,同时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地理信息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使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与二维GIS相比,三维GIS有其独特的优势。

三维GIS因更接近于人的视觉习惯而更加真实,同时三维能提供更多信息,能表现更多的空间关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二维GIS行业应用的深入,人们使用三维GIS来展现真实世界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3三维GIS面临的挑战三维可视化仅仅是三维GIS的一个方面,三维GIS与二维GIS一样,三维GIS涉及了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管理、可视化、空间分析、系统定制到数据发布与共享的各个环节。

当然,三维GIS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技术瓶颈:1、昂贵的数据投入。

对于GIS来说,数据为王是最恰当不过的。

再好的系统,缺乏实时、全面的空间数据时只能是个摆设。

显然,数据的获取对GIS来说至关重要。

与二维空间数据相比,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成本更为昂贵,尤其是大面积的三维场景建模。

长期以来,三维空间数据获取的效率低下和高成本都成为阻碍三维GIS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2、海量数据处理与管理的技术瓶颈。

随着遥感影像、DEM以及大量的三维模型等空间数据的集成应用,数据量急剧增加,处理海量数据便成为三维GIS所必须面对的技术难题;文件型的数据共享不能够满足空间数据量较大的应用需求。

基于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系统设计与开发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应急演练是为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活动。

本文通过分析应急演练系统的需求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系统。

该系统可以在安全环境下模拟各种紧急情况,帮助应急人员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并有效降低演练成本。

1.引言应急演练是培养人们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的能力,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应急演练方式往往存在着人员安全风险和过高的成本等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为应急演练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本文以设计和开发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系统为目标,介绍该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开发过程。

2.需求分析2.1 系统功能需求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系统主要需要具备以下功能:应急情况模拟、场景交互、数据分析和系统管理。

应急情况模拟是该系统的核心功能,可以模拟各种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

场景交互功能使得应急人员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反应和控制操作。

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演练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应急人员的表现评估和改进建议。

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场景管理和数据管理等。

2.2 系统性能需求基于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性能要求。

首先,系统应具备流畅的交互体验,保证演练过程的顺畅进行。

其次,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图形渲染能力,以保证虚拟场景的逼真度。

同时,系统需要具备较低的延迟,以确保应急人员的操作能及时响应。

最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必要的要求。

3.设计与开发3.1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虚拟现实的应急演练系统的设计采用了分层架构,包括虚拟现实引擎层、场景模型层、用户交互层和系统管理层。

虚拟现实引擎层负责场景渲染和交互处理,采用了现阶段较为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如Unity或Unreal Engine等。

场景模型层负责场景建模和动态效果的实现。

用户交互层主要负责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包括手柄控制、语音识别等。

城市空间二三维一体化系统建设与应用

城市空间二三维一体化系统建设与应用

城市空间二三维一体化系统建设与应用作者:于雷葛宝玉高莹莹赵希奇王兆祥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采用大数据挖掘、云计算、云存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当前二维GIS 平台软件(ArcGIS)和自主研发的大型3D GIS平台软件,给出了一个二三维一体化的城市空间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论述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规范及处理、二三维联动机理和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

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实现空间信息管理、共享和应用的关键,提高了各行业对空间信息共享应用的管理能力及辅助决策分析能力。

【关键词】ArcGIS;空间信息系统;二三维一体化一、引言城市空间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

基于城市二维地图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城市空间二三维一体化系统,使得空间信息数据整理入库、更新与应用一体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数据普查的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空间信息数据纵横交错、上下起伏的空间关系,采用三维模型,提高模型物体的立体感和逼真感,有利于全面、真实反映地上部件的分布情况,为城市的管理者与建设者提供详实的城市空间信息数据支撑,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将以某城市空间二三维一体化系统为例,介绍如何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规范与处理、二三维组件技术用于城市空间信息管理,实现对空间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入库、查询、统计分析、二三维联动,既发挥二维强大的查询统计分析能力,又能实现城市各类地理数据的可视化。

二、二三维一体化系统设计系统框架设计:本系统总体设计为: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来规划整个系统的应用,采用虚拟化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结构体系。

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虚拟化层采用虚拟化平台,统一管理分配相应的计算机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用户通过“云终端”按需获取动态资源。

服务层主要为系统提供所需的数据支撑及相应的服务支撑,同时具备大数据存储、挖掘、处理等能力。

应用层提供了城市空间二三维信息服务系统、地下管网系统和行业应用示范系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于一体的系统。

在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中,GIS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数据获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应急规划和实践案例等方面,探讨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

一、数据获取实施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之前,首先需要获取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形、土壤、气候、人口分布、建筑物结构等信息。

地形和土壤数据可以提供对灾害形成机制的理解,气候数据可以用于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人口分布和建筑物结构数据则能帮助决策者评估灾害对人员和设施的影响程度。

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卫星影像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可以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

二、风险评估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的核心是将不同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以确定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可以对不同灾害类型(如洪水、地震、火灾)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将结果以地图显示。

例如,对于洪水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分析地形、降雨量和土地利用类型,制定出不同区域的洪水风险等级,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三、预警系统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中,预警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和实时数据,实现对潜在灾害的预警和快速响应。

借助GIS技术,可以将实时数据和模型结果实时叠加在地图上,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例如,当地震预警系统检测到地震信号时,可以通过GIS自动化系统将受影响区域划定并提供建议的撤离路线。

四、应急规划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还可以为应急规划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灾害发生之前,GIS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最佳的撤离路线、避难场所和物资储备点。

在灾害发生后,GIS可以帮助指挥部了解受影响区域的详细情况,包括被损坏的建筑物、被困人员的位置和交通状况等,以便更好地组织救援和应急行动。

五、实践案例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成功应用。

基于 GIS 的地震应急救援预案模拟与评估

基于 GIS 的地震应急救援预案模拟与评估

基于 GIS 的地震应急救援预案模拟与评估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少损失,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震应急救援预案至关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工具,为地震应急救援预案的模拟与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GIS 在地震应急救援中的作用GIS 可以整合和管理与地震相关的各种空间数据,如地震震源位置、震级、烈度分布、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人口密度、交通网络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够清晰地了解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在地震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过程中,GIS 可以帮助规划救援力量的部署、物资储备点的设置、疏散路线的规划等。

例如,根据人口密度和建筑物分布,确定需要优先救援的区域;结合交通网络,规划出最优的救援路径,以提高救援效率。

在地震发生后,GIS 能够实时获取和更新灾情信息,如受灾区域的范围、建筑物的损毁情况、人员伤亡和被困信息等。

救援指挥中心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救援策略,调配救援资源。

二、地震应急救援预案的模拟基于 GIS 的地震应急救援预案模拟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模拟地震发生后的各种情况以及救援行动的过程。

首先,需要确定模拟的场景,包括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地震发生的时间等。

然后,利用 GIS 中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出地震的影响范围、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人员伤亡的大致情况等。

在模拟救援行动时,需要考虑救援队伍的规模、装备、行动速度,物资的供应和运输,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通过多次模拟不同的场景和救援方案,可以找到最优的救援策略,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例如,假设在某城市发生了一次 70 级地震,震中位于市中心。

通过 GIS 模拟,可以计算出地震烈度在城市内的分布情况,进而评估出不同区域建筑物的受损程度和人员伤亡情况。

根据模拟结果,规划出救援队伍从不同基地出发的路线,以及物资运输的路径。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测绘技术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测绘技术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测绘技术灾害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而在面对灾害时,及时准确的监测与应急响应是至关重要的。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出现使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测绘技术变得更加高效、精确和全面。

本文将探讨基于GIS的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测绘技术,并介绍一些具体案例。

一、灾害监测技术1.空间数据采集灾害监测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的数据。

利用卫星影像、无人机等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如地形、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

2.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与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各种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交互查询等,从而揭示出灾害隐患区域、脆弱环境等。

3.模型构建基于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可以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用于预测和评估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例如,可以通过水文模型分析降雨对洪水的影响,或者通过地震模型预测地震的发生概率。

二、应急响应技术1.实时监测与预警基于GIS的灾害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提醒受灾地区的人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当监测到地震发生时,可以通过GIS系统向周边地区发送预警信息,从而减少伤亡和损失。

2.应急资源调配在灾害发生后,GIS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灾害信息,包括受灾地区的详细情况、人口分布、道路交通状况等,从而帮助决策者合理调配应急资源。

这样可以更高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案例分析1.山体滑坡监测与应急响应在陡峭山区,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类型。

利用GIS技术,可以监测地表形变,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土壤稳定性等因素,从而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措施。

当监测到山体存在滑坡风险时,可以向居民手机发送预警短信,同时也可以及时调动救援力量准备应急响应。

2.洪水预警与防控洪水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灾害。

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洪水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准确预测,并向可能受灾的地区发布预警信息。

基于SuperMap的二三维一体化的WebGIS系统开发

基于SuperMap的二三维一体化的WebGIS系统开发

基于SuperMap的二三维一体化的WebGIS 系统开发作者:吴创奇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1期摘要:SuperMap IS .NET 6是一款企业级高性能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发布与开发平台,为企业级 Internet GIS应用提供强大而可靠的支持,可以快速开发定制化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本文以某网络GIS系统为例,研究了SuperMap 平台的功能与开发方式,包括多个控件的引用方法与功能配置,结合案例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流程。

关键词:SuperMap WebGIS应用系统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c)-0024-021 引言与二维GIS相比,三维GIS有其独特的优势。

三维GIS因更接近于人的视觉习惯而更加真实,同时三维能提供更多信息,能表现更多的空间关系。

无论单位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对三维有迫切的需求。

若技术完善和成本方面能得到突破,三维GIS必将走向成熟应用。

在三维GIS基础软件功能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采用二维GIS基础软件和三维GIS基础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应用系统。

二维GIS提供管理能力,是“实力派”,三维可视化软件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是“偶像派”,二者结合开发应用系统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实力派”与“偶像派”的整合。

SuperMap 6是一款企业级高性能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发布与开发平台,为企业级Internet GIS应用提供强大而可靠的支持,可以快速开发定制化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它能够实现空间信息的管理与发布,提供网络分析、空间分析、栅格分析和交通换乘分析等多种GIS功能,并具有空间信息在线编辑能力。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支持海量影像数据快速发布;(2)粒度适中的全功能GIS服务;(3)灵活的二次开发结构;(4)强大的分布式层次集群技术;(5)优化的多级智能缓存技术;(6)支持异构系统的无缝集成;(7)支持多源数据集成与发布;本文以某网络GIS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采用SuperMap 开发平台实现WebGIS应用系统开发的技术流程,重点对其三维功能的二次开发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二三维一体化GIS的应急预案模拟推演技术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各类突发性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

为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突发性事件,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各类突发事件通常会带来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地作出处理决策,减少事件带来的危害。

同时,突发事件的处理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处理过程涉及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既有属性数据又有空间数据。

GIS 可以支持各类大数据量的集成,处理速度快,可靠性、稳定性高,支持复杂的图形标号等,因此,在应急事件的处理中,离不开GIS 技术的有效支持。

基于二三维一体化GIS 的应急预案模拟推演技术主要是借助于二、三维GIS 技术、计算机图形仿真技术等对应急预案制定的救援过程进行模拟演练,检验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对预案进行进一步完善,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深圳市朗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二三维GIS应用和开发的软件公司,公司在网络通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急预案等方面具有独到专长和见解,其开发的基于真三维GIS的态势标绘系统在民防、应急行业及应急指挥领域初露锋芒。

1 基本概念
1.1 二三维一体化GIS
二维GIS和三维GIS是从计算机对真实世界表达方式的角度划分的两种GIS 技术。

三维GIS因更接近于人的视觉习惯而更加真实,同时三维能提供更多信息;而二维也有比三维更宏观、更抽象、更综合的优点,两者各有所长。

将二维GIS 和三维GIS融为一体,有机地结合了二维电子地图的宏观性、整体性、简洁性和三维虚拟场景的局部性、现实性、直观性的优点, 同时又克服了二维电子地图的抽象多样性和三维虚拟场景漫游的方向迷失感。

构建二维与三维一体化的GIS平台,可以实现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可视化、分析功能等多方面的二三维一体化应用,可以保证二维与三维GIS技术的无缝融合,包括二维与三维在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方案、数据管理、可视化和分析功能的一体化,海量二维数据(矢量电子地图、卫星、航拍影像数据、DEM数据等)直接在三维场景中的高性能可视化、二维分析功能在三维场景中的直接操作和越来越丰富的三维分析功能。

1.2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根据历史经验编制的针对可能的重大事件或灾害的应急措施,包括针对此类事件应该派遣的应急救援队伍、车辆、如何选择人员疏散路线等信息。

应急预案是一个救援行动进展的过程,制定预案的目的主要是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行动,减少事件损失。

应急预案库中存储了许多制定好的预案,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根据事件信息等关键词可以在预案库中检索、组合,得到几个初始的处置预案供指挥人员参考、选择,指挥员根据实际情况,快速作出处理决策。

同时,对突发事件的响应执行过程可以进行检验,根据实际的处理过程对预案进行评价和完善。

1.3 模拟推演
模拟推演是指以动画的方式处理动态模拟对象,以模拟实体目标随时间的变化、所产生的行为和事件等的可视化方法。

动态模拟的结果以计算机动画的方式来体现,采用动态模拟的方式表达应急预案过程更加合理。

1.4 图形标绘
图形标绘是指将代表预案要素的各种符号标绘到地图上,以表达预案要素的实际内容及空间位置。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重要表达形式,在三维GIS 系统中可以直观地多视角浏览地图信息,标绘的符号可以表达预案中的各种要素。

将代表预案各种要素的标号绘制在地图上形成了预案态势图。

通过预案态势图可以直观地了解预案相关基础地理信息和预案要素的分布。

1.5 标绘符号
标绘符号是图形标绘中用来代表预案要素的各种符号,简称标号。

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类似军队的指挥作战,一般图形标绘系统使用军队军事标准的符号库,即军标库。

图1 几种常用的军标符号
2 预案推演
2.1 标号动画
在地图上标绘的标号可以表现应急预案处理过程涉及的众多要素;同时,为了体现预案的执行过程随时间的变化,可以为图形符号添加各种动画体现动态性,如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爆炸事故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等。

图形符号动画类型主要包括移动、闪烁、缩放、变形、显隐等。

1) 移动。

通过标号位置的移动可以直观表现实体要素的运动路线、运动速度、运动的时间等信息。

在添加移动动画时,需要在地图上绘制移动路线,这条路线由多个移动点( X1 , Y1 , T1 ),( X2 , Y2 , T2 ), …, ( Xn , Yn , Tn ) 组成, ( X , Y)值为坐标点, T 为实体运动到该点的时间,每一个移动点的坐标和时间被存储下来, 根据这些已知移动点的信息采用内插方法可以计算实体要素在移动时任意时刻的位置。

2) 闪烁。

在闪烁动画的执行时间内,使符号颜色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交替变化, 或者交替地出现和隐藏。

闪烁动画主要用于体现一些重要的要素,或者正在发生变化的要素,如事故附近重要的人防工程、正在燃烧的建筑物等。

3) 缩放。

在缩放动画的执行时间内,符号的大小可以按照规定的频率放大和缩小, 符号可以由大向小或由小向大缩放,同时可以对缩放的倍数进行设置。


放动作可以体现要素属性随时间的变化,如表现爆炸的炸点图形符号缩放可以使爆炸过程更加形象、生动。

4) 变形。

在变形动画的执行时间,符号的形状产生变化, 变化的具体情况根据符号变形点( X1 , Y1 ) , ( X2 , Y2 ) ,…, ( Xn , Yn ) 的坐标变化确定。

不同的图形符号变形点个数不同,在变形动作的程序实现中,主要存储变形动作的开始、结束时间、各个变形点变化后的坐标位置。

在变形动画播放时,根据这些变形点的坐标采用内插算法得到图形符号每一个时刻的坐标位置,然后在该位置重新绘制出来。

5) 显隐。

在显隐动画的执行时间,符号出现或者隐藏。

显隐动画可以表现被毁伤或者离开的实体要素,如意外发生的爆炸属于突然出现的要素。

在程序实现中,主要采用符号的绘制或者不绘制来体现显示或者隐藏。

6) 属性变化。

在动画的执行时间,即某一时刻符号的属性发生变化,如颜色、衬线色等,主要表现预案要素随时间推移的性质改变,如战役中我军攻陷敌军阵地,阵地指挥所的符号通常由蓝色变为红色。

7) 标号改变。

在动画的执行时间,标号本身改变,以表示要素信息发生本质的改变。

每一个标号可以添加多个动画,这些动画可以是同种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因此可以表现更加丰富的预案态势信息。

2.2动态地图推演
为了使预案推演模拟过程更加逼真,可以采用标号动画和地图推演相结合的方式模拟预案过程。

在GIS 系统中,可以把当前地图窗口的显示范围称为一个地图场景。

在应急预案推演模拟过程中,不同时段关心的地图场景会发生变化,因而需要在特定的时刻将地图场景切换为感兴趣的场景。

在推演模拟数据的制作过程中,预先存储一些地图场景,在规定的时间将地图窗口快速切换到存储的某一个场景,使预案数据的推演过程更加形象、生动。

每一个地图推演场景需要存储场景名称、场景的执行时间、地图中心点、地图比例尺等参数。

这在基于三维模型的三维GIS中实现起来具有较高技术难度。

图2 三维标绘示例
3 态势演播
3.1 播放预案数据
在二三维地图上标绘的各种标号是应急预案要素的抽象表达,添加的标号动画可以表现预案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这个标绘和添加动画的过程称为预案数据的制作过程。

通过态势演播工具可以播放预案数据,直观地查看预案的整个过程。

演播命令主要包括播放、暂停、停止、设置播放速度。

3.2 播放声音文件
为了增加预案数据的真实性,在推演模拟之前编辑脚本文件,可以为播放过程添加脚本命令,如播放声音命令,在推演过程中加入音效效果。

3.3 时间比例尺设置
播放预案数据之前可以设置播放的时间比例尺。

时间比例尺是表达预案数据播放时间和真实时间比例的,时间比例尺越大,预案推演模拟速度越慢,有利于查看预案的局部过程;时间比例尺越小,预案推演模拟速度越快,有利于查看预案的总体过程。

在播放预案数据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时间比例尺。

3.4 查看任意时刻态势
在播放预案时,播放滑动条根据播放的进度自动调整滑块位置。

因此,根据滑动条的当前位置,可以了解预案播放的进度;在没有播放的情况下,拖动播放滑动条可以在地图上查看任一时刻的预案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