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教学理念与目的:

本节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树立“学生同样是教学过程主体”的思想,激发学生永不停息的思考,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定位,主动地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的起源、本质、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和涵义。教学难点是如何将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行为,实践社会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们将采取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堂讲授、场景呈现、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在课程导入环节,我们将播放___事件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以此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的起源、本质、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最后,我们将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坚守基本的道德底线,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形形色色的道德矛盾和冲突、各种各样的道德难题和挑战,有正确的道德立场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视频: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比如春节,强调家庭团聚、尊重长辈、感恩父母;清明节,强调孝道、敬老、爱亲;端午节,强调忠诚、勇敢、团结;中秋节,强调家庭和睦、友谊互助、感恩之情。

3)内心信念(良心)

良心是道德行为的重要指引,它是人内心的道德感受和道德判断,是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良心的作用是引导人遵循正义、善良、公平的道德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点评:道德的依靠手段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和保障,社会舆论、传统俗和良心信念是道德的重要来源和指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责任的人。(5分钟)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15分钟)

道德有什么作用?道德有什么功能?

1、道德的作用

道德的作用是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个体健康、自然和谐。

2、道德的功能

1)规范行为

道德是对人类行为的规范,它要求人们遵循正义、公平、诚信、友爱等道德准则,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2)激励行为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它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做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3)塑造人格

道德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塑造人们的品德、修养、气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

点评:道德的作用和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个体健康、自然和谐,还能够规范人的行为、激励人的行为、塑造人的人格。我们要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责任的人。(5分钟)

三)道德的涵义与实践(15分钟)

道德的涵义包括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如何践行道德呢?

1、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包括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多做些尊老爱幼、关心弱势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爱护环境等方面的事情,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包括诚信、专业、责任、服务等方面。我们在实践中应该遵循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3、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包括尊重父母、关心家人、和睦相处等方面。我们在实践中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子女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为家庭和谐、幸福做出努力。

点评:道德的实践是我们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践中要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践行,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责任的人。(5分钟)人类最初没有道德,而是通过传统俗来规范行为。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某些风俗惯是伤风败俗的伪道德和假道德,我们必须抵制它们。

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就像古希腊哲学家___在面对死亡时

所表现出的那种。他的激励着他坚定地拒绝逃避,并从容地服下毒药。

道德调节的对象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层面,而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在,人们越来

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出现了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等概念。

人与自然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评价标准包括美丑、善恶和荣辱。内容包括各种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如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树的故事》告诉我们,苹果树就像我们的父母,他们一直在那里,无论我们需要什么,都会尽力提供。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他们,不要像故事中的小男孩那样对待他们。

母亲节是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爱传递下去。

抱怨于社会环境,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自己的道德良知是否健全?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我们是否能够在利益和道德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2)我们如何践行道德?

践行道德并非只是口头上的宣誓,更需要在行动中体现。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守规矩、讲诚信、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能够积累起道德的力量,影响周围的人,甚至改变整个社会的氛围。

3)我们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而道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弘扬正义、传递正能量、消除负面影响,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处、和谐发展的目标。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由经济基础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如香港,道德素质较高。但在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不同步的情况下,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道德出现了滑坡现象。道德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生智慧。

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在当今社会,道德观念良莠不齐,人们应该注重道德反思。礼义廉耻是___,企业家应该身上流淌道德的血液,而不是只

追逐利润。虽然也有不良商人和见死不救的人存在,但我们更应该看到那些伸出援手的人,如___阿姨、___、___、___老师和___等。道德并非只是外在的束缚,它与我们的幸福紧密相连。

我们要审视自己的道德良知,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如守规矩、讲诚信、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等等。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弘扬正义、传递正能量、消除负面影响,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处、和谐发展的目标。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教学理念与目的: 本节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树立“学生同样是教学过程主体”的思想,激发学生永不停息的思考,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定位,主动地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的起源、本质、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和涵义。教学难点是如何将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行为,实践社会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们将采取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堂讲授、场景呈现、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在课程导入环节,我们将播放___事件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以此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的起源、本质、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最后,我们将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坚守基本的道德底线,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形形色色的道德矛盾和冲突、各种各样的道德难题和挑战,有正确的道德立场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视频: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比如春节,强调家庭团聚、尊重长辈、感恩父母;清明节,强调孝道、敬老、爱亲;端午节,强调忠诚、勇敢、团结;中秋节,强调家庭和睦、友谊互助、感恩之情。

(详细讲稿,附若干案例)《思想道德修养与与法律基础》教案,第四章DOC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目的要求】掌握道德的内涵与功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道德的内涵和功能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2、教学难点: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核心和原则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让美德占据灵魂 有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旷野里上最后一堂课,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竟会问弟子的问题是:如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纷纷给出各种答案,有的说要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在草上撒石灰;有的说要挖根。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有掉的,一年后再来除草。”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坐在谷子地边,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遗著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

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是:让美德占据灵魂。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如果让灵魂长上“杂草”,不可能有健康的人生,只有用美德去占据它,我们才能永远拒绝“杂草”,保持健康的心态。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康德曾经告诉我们:“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现实生活中道德几乎无处不在,但是到底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怎样产生的,我们该怎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这就是我们第七讲要解决的问题。 近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牵动着每一位消费者的心。绝育黄瓜、“自杀”西瓜、染色花椒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接踵而来,商家无德,让我们消费者实在困惑到底该吃什么?一些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道德沦丧,给众多家庭带来了疾病和恐慌,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是对整个社会“德”与“得”关系失范的警醒,它使人们更加感受到“得”的局限,并深刻意识到“德”的重要。 案例:理发店老板查出肺癌为顾客办退卡熟客放弃退款 在南京河西的汉江路上,有一家营业了11年的小小理发店——“秀作发型坊”。这两天,在几乎搬空的小店玻璃门外,店主贴出了通知:“秀作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章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总体背景,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种实际道德困惑,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4、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基本内容: 课程导入: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凭什么感动了中国?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既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也有让人万分痛心的事情,加强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康德曾说:这世界上惟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爱默生:人人担心自己受骗上当,但当有一天反过来担心自己欺骗别人时,社会就会达到完善的程度。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定义及起源 古人云:“道”是指人们所走的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遵循的法则,并引申为人们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范“德”即“得”,“德者,得也”。人们遵循“道”,就会“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规范;二是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人格)规范;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1、道德定义: 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极为广泛,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2、道德的起源: 几种错误观点: (1)“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量的规定。 西汉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单项选择 1、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内心信念 D、评价方式 2、道德的自律性是指() A、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约束和限制 B、把道德原则、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及自我需要 C、通过劝诫、说服、示范方式起作用 D、通过社会舆论来维持 3、道德对人们行为规范作用,不来源于()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内心信念 D、国家强制力量 4、有关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能够决定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5、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不同 6、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经济基础的形成 B、社会舆论的形成 C、社会关系的形成 D、风俗习惯的形成 7、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 B、社会实践 C、社会认可 D、社会规范 8、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A、传统 B、语言 C、公有制 D、劳动 9、下面哪种说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A、三纲五常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女子无才便是德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0、道德是() A、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B、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强制规定 C、人人都要遵守的,因而没有阶段性的条文规定 D、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11、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 A、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 B、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12、道德作为意识形态之一,它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 A、变化速度快 B、变化速度慢 C、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密切 D、与上层基础没有关系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精彩教案”评比活动申报教案 教学简况: 授课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大一学生 学时安排:8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道德及其产生过程,道德的本质以及作用。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再此基础上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在实践中深入贯彻执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本章节重点是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难点是道德的本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讨论;采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章,知道了人生观、世界观,明白了如何创造人生价值,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学习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3课时) 一道德格言 马丁·路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德谟克利特: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狄德罗: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二、道德两难 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讨论) 三、本章的中心问题: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是否能够离开道德而得到幸福生活? 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出现道德危机? 1、曾经理所当然的道德/不道德行为在现代面临了质疑:要不要拾金不昧?公车上要不要让座?可不可以说谎? 2、道德危机的表现 ?道德的权威危机——“偶像的黄昏” ?道德规范的危机——“底线道德”的突破 ?道德价值的危机——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虚无主义 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语义分析: 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道”指道路、坦途。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德”指字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 神启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天”的旨意或“上帝”的启示。如汉朝的董仲舒就把“三纲五常”称为上天的意志,认为违背纲常就是触犯天意。基督教中的摩西十诫,被说成是上帝对摩西的启示,通过摩西传达给教民。 2. 天赋论:认为美德是人类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如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之心”,只要适当引导就能发挥出来。康德认为道德源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理性发端于人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一种“绝对命令”。 3. 感觉欲望论:这种观点从人的心理过程和生理需要分析道德的起源。如洛克认为,事物之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就其与苦、乐的关系而言。所谓善,就是能增加我们快乐或者减少我们痛苦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增加我们痛苦或减少我们快乐的东西。 4. 生物进化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或动物的合群性。 5.马克思主关于道德起源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是历史的产物,其根源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在最初的人类社会中,由于环境的恶劣和个体能力的限制,决定了他们不得不结成群体,与大自然抗争。群体的劳动生活必然彼此交往,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这就是道德的萌芽。 (2)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由于还没有产生个人与整体的分化,因此,这个时期所发生的对社会关系的意识和行为只是处于道德的萌芽状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直到人类自我意识形成以后,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3)前提:劳动。社会关系和自我意识都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因此,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也是人类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职业道德教案职业道德修养助力个人发展

职业道德教案职业道德修养助力个人发展 职业道德教案:职业道德修养助力个人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道德修养在个人职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让个人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 机会和成功。本文将就职业道德修养对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展开论述。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和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个人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职 业伦理原则。它不仅是个人行为的准则,也是维护组织利益和促进社 会正义的基石。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个人树立自信心、塑造良好的 形象,同时还能为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1 克己奉公,以利他人 一个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个人,会时刻以利他为首要目标,将个 人的利益放在整体利益之后。他们愿意与同事分享知识与经验,乐于 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提供支持和协助。这种以人为本的态度不仅能够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也能够为自己留下良好的口碑,从而在职业生 涯中受益无穷。 1.2 诚信守约,树立信任 诚信是职业道德的基石之一,也是业务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品质。对 于一个职业人员来说,诚信意味着始终遵守承诺,保持真实性和诚实

性,并抱有坦诚、守信的态度。只有通过诚实守信的行动,个人的专 业形象才能够树立起来,企业和人们才会更加愿意与其合作。 二、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 2.1 塑造个人形象,提高职业认可度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人始终遵循职 业道德并以诚信、敬业的态度对待工作时,他将赢得同事和上司的认可。职场上的人们倾向于与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合作,并愿意给予更 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2.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职业网络 通过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在职场中将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包括同事、上司、下属以及客户。与人为善、展示出团队合作和沟通 能力的职业人员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扩大职业网络。这将 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2.3 获得自我成长和满足感 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成长。而通过遵循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将不断追求高标准的执行,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这种不断努力的过程将帮助个人获得自我成长和满足感,并为个人的 职业进步提供动力。 三、培养和提升职业道德的途径 3.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中职教案

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中职教案 一、【课程标准】: 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课堂探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米,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探究提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业做出巨大贡献。 ◇课堂探究:你还能举出至今仍具有牛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吗? ◇探究提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等等。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 (1)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二)、紧紧抓住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表现。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

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立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存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L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拓展延伸:要看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个人主义是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个人主义鼓吹自我至上,强调个性自由、个性解放,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对社会的存在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集体主义是源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它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正确原则和道德原则。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点拨:“专家点评”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3)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

05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案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改版]

第一篇:05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案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案例1 修养的作用 比尔毕业于世界某知名大学,在他的毕业去向表上,赫然写着华盛顿的白宫某军事实验室。与他同时毕业的几位同学颇感不满地找到导师说:“比尔的学习成绩最多算是中等,凭什么选他而没选我们?”导师看着这几张充满疑问和尚属稚嫩的脸,笑道:“是人家点名来要的。其实你们的机会是完全一样的,你们的成绩甚至比比尔还要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事情还要从两个月以前说起。毕业前夕,导师带应届毕业生22个人到华盛顿的白宫某军事实验室参观。全体学生坐在会议室里等待该实验室主任胡里奥的到来。这时一位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忙活,其中一个还问了问:“有黑咖啡吗?天太热了。”秘书回答说:“抱歉,咖啡用完了。” 当时比尔看着有点别扭,心里嘀咕:“人家给你倒水还挑三拣四的。”轮到他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秘书抬头看了他一眼,满含着惊奇,虽然这是很普通的客气话,但却是她今天听到的唯一一句能体谅她的语言。 门开了,胡里奥主任走进来和大家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回应。比尔左右看了看,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落落地跟着拍手,由于不齐,越发显得凌乱起来。胡里奥主任挥了挥手:欢迎同学们到这里来参观。平时这些事一般都是由办公室负责接待,因为我和你们的导师是老同学,非常要好,所以,这次我亲自来给大家讲有关情况。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这样吧,秘书,请你去拿一些我们实验室印的纪念手册,送给同学们做纪念。 接下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都坐在那里,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胡里奥主任双手递过来的手册。 胡里奥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走到比尔面前时,已经快要没有耐心了。就在这个时候,比尔礼貌地站起来,双手握住手册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 胡里奥闻听此言,不觉眼前一亮,伸手拍了拍比尔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比尔照实回答,胡里奥微笑点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两个月后,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据托马斯。沃特曼:《让心灵透透气》,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年版改写。 案例2抄袭成风,蒙混过关 A:他抄的是导师旧文 近日,成都某高校一学生宿舍212寝室的同学都在谈论一件“学院很多人都晓得”的事情: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思想品质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两则案例】在广州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动,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三万把雨伞,供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条件只有一个,即市民用完之后将雨伞在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亭。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发现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仅有六把。我们把视线转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的欧洲小国家瑞士,在伯尔尼,市政府为了方便市民,在大街上投放了八百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没有上锁,任何人都可以骑,骑到目的地就地摆放。一年以后,市政府重新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辆自行车一辆不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听完这两则结局迥异的报道,大家肯定心中会有很多的疑问,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的国人素质与瑞士相比为何相形见绌?大家也会质疑,为什么社会进步了,道德失落了?为什么国家富裕了,道德滑坡了?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我今天的讲课,我和大家探讨交流的题目是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含义道德一词,古已有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 为道德起源 首先萌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其次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 和发展。 这里有一个比较普遍认可的论述: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

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来评价人们的行为,是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他指出了道德的本质特征以及功能。 (二)道德的历史发展道德是随着人类社会进程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的。按照人类社会进程,划分为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的道德原则是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其道德规范是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平等民主、勇敢刚毅; 奴隶社会的道德原则是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生依附,鄙视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对奴隶主的绝对忠诚,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 封建社会道德原则是维护封建的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规范。 资本主义道德坚持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道德原则,自由、平等、博爱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唯利是图是占主导地位。

加强道德修养

加强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当 今社会,人们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加强道德 修养不仅有助于个人自身的成长进步,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积极 的影响。本文将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践行 道德规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道德修养。 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社会中,道 德观念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权益的实现与满足, 忽视了对他人权益的关心和尊重。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确道德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道德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在与他人相处的 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坚持 诚实守信,以此构筑社会信任的基石。 其次,我们应该牢记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法律是社会规范的底线, 而道德是人与人之间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有时法律制度无法涵盖所 有情况,这时我们需要以道德为指引进行判断和行动。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我 们不能忽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在实践中体现和践行道德规范。 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条件。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 品质,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和谐相处。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坚定的道德意识。意识是人行动的先导,只有 树立坚定的道德意识,才能在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时保持正确的行为 准则。 其次,我们需要培养优秀的道德素质。包括自律、正直、宽容、诚实、勤劳等,这些道德品质能够引领我们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影响和 激励周围的人。 最后,我们需要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 内在动力,能够促使我们主动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并在行为中表达 出真诚和善意。 三、践行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对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和概括。通过践行道德规范,我们能够真正将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转化为实际行动。 首先,我们应该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 基本的信任基础,只有坚守承诺、讲求信用,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践行公平正义的道德规范。公平正义是社会公平的 保障,只有追求公平正义,才能消除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维护 社会正义的价值追求。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质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质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 崭新类型的道德。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社会生 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 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道德对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 ●准确把握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正确认识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人类以 往道德形态的超越,是大学生建立正确道德认知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道德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为中不存在真在的道德。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 ●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而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强调道德属于上层建 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源于社会经济关 系。 ●其一,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其二,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新旧经济关系更替之后,新的道 德必将取代旧的道德而居于主导地位。 ●其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 具有阶级性。不同地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 ●其四,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既表现为道德的历史 继承性,也表现为道德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的方式。

道 德 篇 教 案

道德篇教案 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1-2学时

第一讲道德理论概述 课程导入:播放小视频《校园10大不文明行为》 课程容: 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有人讲,天上数不清的是星星,人间说不清的是道德。 人们对道德有着太多的误解,道德也背负了太多的重负。 道德就是呆板的、冷漠的、束缚人的规则?道德就是空洞的说教和令人厌烦的词滥调?道德就是高高在上的玄虚之谈? 道德是万能的? 道德是无用的? 在视频中出现“校园10种不文明行为”的同学是否触犯了法律?此类行为你认可吗?如何杜绝这些现象的出现? 引出道德的概念: (一)道德的定义及起源 1.定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的字面理解:道:道路、道理,事物的规律,引伸为规则、规,就是所谓的“规距”。德: 有所得,“德者、得也”。古代德与得相遁,外在的“道”,得于已后就成为人们做人、行事的依据。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规;二是个体的在约束力——表现为在个人品质(人格)规;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道德极为广泛,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

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2.道德的起源: 狼孩的故事: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儿。这两个女孩,大的大约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不到一年后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不喜欢穿衣服,给她穿上衣服她就撕下来;用四肢爬行,喜欢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一样,嗅觉特别灵敏,用鼻子四处嗅闻寻找食物。喜欢吃生肉,而且吃的时候要把肉扔在地上才吃,不用手拿,也不吃素食。牙齿特别尖利,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启示:道德形成是有一定的条件的,狼孩之所以表现出这些异于人的特征,是因为长期生活在狼群中而不是人群中。 道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产生的条件主要有: (1)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2)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二)道德的本质 图片:高速路上哄抢东西与汶川地震、地震中,灾区现场互助的感人图片、社会各界的援助行动、及有序重建。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种道德体系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课题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课题: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课型:新知课 教学目标: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培 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 知识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熟悉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 范。 思想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 自觉践行以诚信为重点的公民基本道德规 范,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 活、提高道德境界。 教学重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

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的核心。 教学难点: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步骤: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应当做毛泽东所说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应当做一个邓小平所说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应当做一个江泽民所说的“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修养,要有怎样的道德修养呢?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感性上或理性上回答一、二,要彻底认清它,有必要对“道德”进行深刻的理论认识。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及其历史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中的“道”,就是原则规范的意思。德,即得,指人在实行道的过程中内心有所得。男女有别,长幼有序,这是讲兄弟之道,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叫德。古人云,人认识了道,能“内得于天,外施于人”,便是德。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在人类生产劳动和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积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大学生认真对待爱情,文明恋爱,处理好爱情与友谊、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文明恋爱;做道德的守护者。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演示,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时数:3课时 五、教学内容 问题一: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 问题二:大学生应确立怎样的恋爱观? 问题三: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六、教学过程: 问题一:当你在教室里准备静心学习时,却有人高声喧哗、打闹; 当你在宿舍就寝时,却有人将音响声音调大;当你正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进餐时,有人在你面前吐痰,你是什么感受? 一、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列宁曾经说过,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化的要求就越高。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

等。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不仅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要受到影响,社会的生产活动也无法正常开展。因此,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社会成员无论职业、地位、身份如何,只要进入公共场所,都应当自觉遵守公共生活规则,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社会成员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迫切的需求,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心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例如,对于居民来说,良好的居住条件不仅表现为更大的住房面积和更好的屋内设施,也体现在居住环境优美、社区秩序井然等方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