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潜艇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

合集下载

AIP装置的发展综述

AIP装置的发展综述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No.1,2013不依赖空气的动力装置—AIP系统,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常规潜艇,将对潜艇的未来带来深远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

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出现,可使常规潜艇的通气管航行方式得以减少,极大地降低了潜艇的暴漏率,同时也延长了潜艇的水下续航力,增加了潜艇的隐蔽性,提高了常规潜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AIP系统在潜艇上的安装,使常规潜艇首次部分具备了如同核潜艇那样的长时间潜航能力,而且其造价也比较低廉。

根据当今国际形势,唯有装备了AIP艇的海军力量,才能在各国相互军事竞争中占得先机。

本文针对典型AIP技术原理及国外海军AIP发展及装备情况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典型AIP技术特点进行评价对比,以期借鉴国外海军AIP发展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总结,得出适合我国海军AIP装置发展的方向。

1AIP典型技术及工作原理1.1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把燃料和氧化物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和电化学装置,其直接输出直流电,无需发电机和变压器,无电能和机械能损耗,燃烧后的副产品是水,无须排污设备。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靠氢气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而工作的,与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相反。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氢的携带问题。

除低温储存法外,还研究了金属氰化物储存的方法,但还有一些技术问题待进一步解决。

比如在经过几次取氢和注氢(称为析出作用和吸附作用)循环后,金属氰化物就分裂成为约5μm大小的粉末。

不能让粉末进入减刑燃料电池,所以,要求装置中的滤器的筛眼尺寸为1μm。

此外,氢的储存模块多,需要配置很多遥控阀件,传感器类模块间连接的管道也多,相应的焊缝也长,这就增加了泄漏的风险,也难以确定泄漏点的位置。

1.2闭式循环柴油发动机该系统以闭式循环柴油机为发电机原理。

为使柴油机在没有空气供气的状况下工作,必须提供拟空气成分的进气气体,使柴油机发火燃烧工作。

因此,将柴油机派出的废气经吸收器吸收部分CO2气体,废气中未被吸收的部分气体再加入适量氧气和氩气,即组成人造大气,使气体能够被燃烧室重复使用。

外军AIP潜艇燃料电池最新储氢技术

外军AIP潜艇燃料电池最新储氢技术

潜艇 空问更加拥挤 , 而且存在很 大的危 险性。 因此 德 国海 军 在这些燃 料电池 A P潜艇上采用 了金 属氢化 物储存罐 技术 。 I
高效而可靠 , 可用性 好 。因此 , 国 的下一 代 26型 A P潜 德 1 I 艇虽然仍采用燃 料电池作为动力 系统 , 是该 艇储存 氢气 的 但
李世 令 : 军 AP潜艇 燃料 电池 最新储 氢技 术 外 I
从通常意 义上讲 , 柴油 、 乙醇和 甲醇 这 3种 物质 都 可 以 作为潜艇 的燃料 。但 与柴油和乙醇相 比, 甲醇 中氢 与碳 的比
偿。因此 , 改进 的燃 料系统必须 以燃料 +氧气 (+水 ) 的形 式 工作 。氧气在艇 上 以液体 的形 式存 放在 液 氧罐 内。巨大 的 液氧罐 占据 了系 统相 当大 的尺 寸。 因此 , 于 A P系 统 来 对 I 说, 氧气的消耗 非常 重要 , 并且 应 当尽 可能 缓慢 。考 虑 到整 个 A P系统的化学产物是水 和二氧化碳 。因此 , I 在燃料 的化 学组 成中 , 氢与碳 的 比值 应 当较 高 , 因为 碳 比氢氧 化 时需要
中 图 分 类 号 : M 1 . T 9 1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0 (0 2 0 0 3 1 6— 7 7 2 1 )6— 0 0—0 0 3
自第 二次世界大 战以来 , 潜艇 主要 还是依 靠柴 电推进系
统和铅酸蓄 电池提供 的电能进行航行 , 这些 系统 已经获得 了 很大 的改进 , 但是潜 艇在 信号 特征方 面 的改善 并不 是很 大 ,
形式却 与 上 述 两 级 潜 艇 截 然 不 同 , 用 了 甲醇 转 化 制 氢 采
技术 。
也就是利 用 高 压 将 氢 压 入 金 属 内 , 以此 来 提 高 氢 气 的储

潜艇的“水下呼吸器——AIP系统

潜艇的“水下呼吸器——AIP系统

潜艇的“水下呼吸器——AIP系统潜艇,一种令人生畏的“沉默杀手”。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战绩,让潜艇成为与航空母舰并驾齐驱的海战利器。

潜艇最大的优势在于深藏水下的隐蔽性,不过潜艇只能短时间地躲在水里,需要经常回到水面上。

而核动力的出现使潜艇拥有了几乎无限的水下续航能力,但占据全世界潜艇总数90%的常规动力潜艇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善,直到AIP系统的问世。

AIP系统全称为“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

顾名思义,就是指能让潜艇在没有外界空气的水下航行的动力装置。

以往,潜艇在水下是靠蓄电池带动的电动机提供动力的,而蓄电池的电量有限,只能航行几十个小时,不得不经常上浮至海面“呼吸”,即在通气管状态下使用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

这样很容易被对方雷达侦察到,同时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时的噪声,也极易被对方水声器材探测到,因而大大增加了常规动力潜艇的暴露率,使其生存能力受到严重的威胁。

现在有了AIP,潜艇仿佛装上了蛙人用的“水下呼吸器”,持续潜航能力成倍增加,可以保证潜艇作战的需要。

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和前苏联就开始了AIP系统的研制,只是限于技术水平,到20世纪末方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除这两个国家外,瑞典、法国、荷兰也都已经研制出了不同类型的AIP系统,主要包括热气机型、燃料电池型和闭式循环发动机型三种。

热气机型是最早投入实用的AIP系统,1995年2月服役的瑞典“哥特兰”潜艇装备的便是热气机,开创了AIP实用的先河。

“哥特兰”号装两台功率各为5千瓦的V4——275R型热气机,每台持续功率为65千瓦。

热气机是一种外燃的、闭式循环活塞式热力发动机。

因它是1816年苏格兰的斯特林所发明,故又称斯特林发动机。

热气机可用氢、氮、氦或空气等作为工质,按斯特林循环。

在热气机封闭的气缸内充有一定容积的工质。

气缸一端为热腔,另一端为冷腔。

工质在低温冷腔中压缩,然后流到高温热腔中迅速加热,膨胀做功燃料在气缸外的燃烧室内连续燃烧,通过加热器传给工质,工质不直接参与燃烧,也不更换。

图解军舰 瑞典“哥特兰”级潜艇

图解军舰 瑞典“哥特兰”级潜艇

瑞典海军隶下的“哥特兰”级潜艇(A-19型),是世界上第一批装备AIP (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常规潜艇,主要用来执行反潜和反舰作战任务,也用来执行布雷、运送蛙人及近岸侦察等一般任务,平时用作训练平台,是21世纪瑞典海军的骨干力量。

艏部声呐鱼雷装填舱口
围壳内部通道
可伸缩潜望镜
蛙人出入舱口
围壳舵
潜艇指挥
控制舱段前部蓄电池组
前部鱼雷舱室及鱼雷发射管瑞典“哥特兰”级潜艇
28
由于“哥特兰”级潜艇的成功,瑞典决定开发新型潜艇A-26型,并逐步取代“哥特兰”级潜艇。

“幽灵模式”是A-26型潜艇的一大特点,在水下时,敌军几乎探测不到它。

此外,A-26型潜艇还会安装一个独特的豆荚式围壳,可使特种潜水部队在水下自由进出潜艇。

A-26型还将采用更先进的AIP 系统发动机,使其有更良好的隐蔽性与生存能力。

早期的AIP系统发动机
柴电发动机系统
X形尾舵
主耐压壳后部蓄电池组
液氧贮存罐A-26型潜艇
鱼雷舱段指挥控制舱段
垂直发射舱段AIP舱段
拖曳声呐
无人潜航器巡航导弹
潜望镜等光电设备29。

非核动力潜艇的AIP系统日趋成熟

非核动力潜艇的AIP系统日趋成熟

非核动力潜艇的AIP系统日趋成熟
郑建华
【期刊名称】《国外舰船工程》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是常规潜艇极有前景的动力装置.它可以减小常规潜艇的暴露率,从而显著提高艇的生存能力.它还能提高艇的战术灵活性.详细介绍了几种AIP系统(第二代和第三代斯特林发动机和燃料电池、闭式循环柴油机及最新的基于闭式兰金循环发动机的MESMA系统)原理、特点及其在常规潜艇上的应用.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郑建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4
【相关文献】
1.基于U-212潜艇的第5代非核动力潜艇初步设计 [J], 李大鹏;尉斌;陈铝;唐成旺;肖常硕;董安辉
2.非核动力潜艇的推进和自动化系统 [J], 王小平;魏士力
3.俄罗斯非核动力潜艇推进系统的选择与发展趋势 [J], 李大鹏;张晓东
4.非核动力潜艇AIP嵌入舱段设计 [J], 李大鹏
5.非核动力潜艇AIP嵌入舱段设计 [J], 李大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哥特兰”级潜艇

“哥特兰”级潜艇

联盟
“哥特兰”级潜艇是瑞典海军隶下的一型常规
潜艇,它是世界上第一批装备了不依赖空气推进
装置的常规潜艇。

研发历史
20世纪80年代,瑞典的“西约特兰”级潜艇
服役后,瑞典海军便开始酝酿研制以21世纪作战
需求为目标的下一代新式潜艇,即“哥特兰”级
潜艇。

经过研究之后,设计人员决定选择增加水
下续航力这个突破点,即在新设计的潜艇上安装
一套技术成熟的不依赖于空气推进的装置。

“哥特兰”级潜艇于1988年开始设计,首艇
于1992年开工建造,1995年下水,次年服役,共
建造了3艘。

性能解析
“哥特兰”级潜艇所携带的武器不仅性能先
进,而且种类较多,仅鱼雷就有3种。

它所使用
的鱼雷作战潜深更大,攻击时不留航迹,可用于
攻击高性能快速潜艇。

另外,“哥特兰”级潜艇噪声低,航行阻力
小,操纵性良好,无论水下航行,还是水上航行,
都具有较好的航向稳定性和机动性。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现代常规潜艇的小堆AIP 技术

现代常规潜艇的小堆AIP 技术

第31卷 第2期 核 技 术 V ol. 31, No.2 2008年2月 NUCLEAR TECHNIQUES February 2008——————————————第一作者:刘光亚,男,1959出生,1997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南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级高工,动力与电气工程专业 收稿日期:2007-02-09,修回日期:2007-11-12现代常规潜艇的小堆AIP 技术刘光亚1,2 凌 球11(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衡阳 421001) 2(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武汉 430068)摘要 本文从现代潜艇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出发,提出了现代常规潜艇的小堆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 ,AIP)的技术原理、结构配置与适用堆型;并展望了小堆AIP 系统现代常规潜艇的性能状况。

关键词 常规潜艇,核潜艇,小堆,AIP 中图分类号 U674.76现代战争更加依赖于具有最大限度隐身能力的潜艇[1],而潜艇的隐身能力主要取决于潜艇动力装置的配置。

核潜艇推进功率达数万千瓦,一次装料可连续运转多年,续航力数十万海里,几乎可不受时间限制地高速航行。

但是,核潜艇反应堆一回路大功率主泵发出较大噪声,影响潜艇隐蔽性;核潜艇的建造与全寿命期保障的总费用是一艘常规潜艇的数倍;另外,制造和使用核潜艇还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常规潜艇的造价和维护费用低,但其水下航行动力为蓄电池,因容量有限,蓄电池的重量可占排水量的10%左右,且其维持水下航行的时间也有限,蓄电池电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潜艇须上浮到通气管深度,由柴油发电机组给蓄电池充电,此时的潜艇易受攻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开展潜艇改造研究,以避免常规潜艇通气管状态的使用、增加水下续航行时间、降低暴露率、提升其战术水平,发展了由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 ,AIP)给潜艇提供辅助动力的设计理念。

各国AIP潜艇比较

各国AIP潜艇比较

世界各国AIP潜艇性能对比(瑞士哥特兰型潜艇;德国209型潜艇、212型潜艇;俄罗斯阿穆尔型潜艇;法国阿戈斯塔型潜艇;法国西鮋鱼型潜艇;日本苍龙型潜艇)20世纪下叶,电化学发动机在航天器上得到实践应用,随后引起了潜艇设计者的注意。

这种不依赖氧气的工作模式是常规潜艇的理想动力来源,引起各国的争相研究。

C-273号柴电潜艇试验中使用燃料电池的AIP系统的212型潜艇早在19世纪上叶,电化学发动机作用原理已经被发现,但直到20世纪下叶,电化学发动机才在航天器上得到实践应用,随后引起了潜艇设计者的注意。

一些国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建造核潜艇,特别是德国和瑞典,只向国际市场推出范围较窄的柴电潜艇,因此,他们提供的产品,即使不能在所有参数上达到核潜艇的水平,也必须在一系列性能上相当接近,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另外,造船专家对单纯发展核潜艇制造业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现代化核潜艇造价惊人(平均单价13-23亿美元),战斗使用和维修保养费用较高,销毁难度较大,潜艇设计师们被迫考虑研制其替代型产品。

众所周知,潜艇战斗效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隐蔽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潜艇必须能长时间地在水下停留,噪声水平要低。

当然,在水下续航性能上,没有哪种潜艇能与核潜艇相抗衡,而且,近年来,核潜艇在降低声纳场水平方面,成绩也比较突出。

但是,现代化柴电潜艇同样也需要大幅降低噪声水平。

因此,提高非核动力潜艇战斗效率的问题开始提上日程。

关键是要提高水下续航时间,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造、使用和掌握厌氧能源装置,只有它才能够保障常规潜艇较长时间的水下航行。

苏联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到50年代中期前,苏联是厌氧能源装置方面无可争议的先锋,共进行了几种类型单发封闭循环柴油发动机的试验,批量生产了装配这种能源装置的A615型潜艇。

当然,由于发动机性能不够完善,潜水员培训水平不高,潜艇经常处于失火和爆炸的危险之中。

不过,类似能源装置发展方向本身则是非常有前景的,可惜,随着核潜艇时代的到来,其研制热潮暂时冷却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1 前言
潜艇由于其隐蔽性好、 攻击力强, 在海战和海 防中都起着重要的、 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常 规潜艇必须频繁地处于通气管航态 , 先进的探测技 术正在使常规潜艇的效能日益降低 , 特别是近些年 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 尤其是卫星、 声纳和红外 等探测技术的不断提高, 对常规潜艇的技术性能指 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更长的水下持 续能力 , 尽量减少通气管状态航行的时间和次数 ; 降低潜艇噪声, 而潜艇动力装置的结构噪声是主要 噪声源之一。 因此, 需要一种不依赖空气、 安静、 振动小、 低 红外线辐射的推进系统。安静型、 水下持续力长的 潜艇也是当今世界常规潜艇的发展方向。西方主 要常规潜艇的拥有国都非常重视新型推进动力系 统的研究与开发 , 提出了 混合推进 的新概念 , 并 很快地被人们接受, 成为常规潜艇推进动力的发展 方向[ 1] 。 所谓 混合推进 是指在基本保留现有柴电装 置的前提下, 增加一套新颖的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 统 ( Air Independend Pow er Syst em, 简称 AIP 系 统) , 潜艇在水面和通气管航态工作时, 利用现有的 柴油机组充电、 航行, 在水下状态时除了可应用原 有的蓄电 池推进 外, 还 可以应 用 AIP 系统 航行。 混合推进 动力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 1) 不依赖空气的小功率持续动力源 , 用于逃避 探测的水下巡航状态 ; 2) 大功率铅酸电池组 , 作水下高航速动力 ; 3) 大功率柴油机动力装置 , 在通气管状态下 , 用于蓄电池组再充电及小规模反潜战的长距离高 航速。

汉 造

No. 3. 1998
图 3 闭式循 环柴油机工作原理图
120 kW 的 柴油发 电机组 , 它 所 储备的燃油、 氧气、 氩 气能提 供 50 000 kW 的能 量, 能使 2 000 t 级的常规潜艇在水下以 7 kn 的航 速航行 17 天。另外,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制了一 台 ARGO 闭式循环柴油机为动力的潜艇, 水下工 作深度为 450 m, 水下航速 8. 5 mile/ h 。意大利研 制的采用闭式循环柴油机为动力的小型潜艇 , 排水 量为 100 t 左右, 后来发展成 400 t 级 , 其中 100 t 级潜艇可以 5 kn 的水下航速连续航行 66 天。 3. 3 热气机( 斯特林机) 期特林发动机的基本原理不同于一般的内燃 机, 工作原理见图 4。该机是一种外燃机, 将外部 热源产生的热作用于闭式循环系统中的工作气体。 这样, 发动机将外 部热源产生的热 能转化为机械 能, 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系统要求的热能是 由燃烧室的高压燃烧提供的。燃烧的热能通过发 动机的加热头传给工作气体, 燃烧产生的废气经过
图1
加装 AIP 系统前后的性能比较
2 AIP 系统介绍
2. 1 AIP 系统类型 AIP 系统一般分为热机系统和电化学系统。
热机 AIP 系统有 : 闭式循环柴油机、 斯特林发 动机、 再循环燃气轮机、 蒸气兰金循环、 有机流体兰 金循环。目前比较成熟的是斯特林发动机和闭式 循环柴油机。 电化学 AIP 系统有 : 铅酸蓄电池、 高能可充电 蓄电池、 碱性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铝动 力电池。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碱性燃料电 池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电化学 AIP 系统。 2. 2 燃料和氧化剂 不同的 AIP 系统使用不同的 燃料, 但氧 化剂
1998 年第 3 期

汉 造
船Hale Waihona Puke No. 3. 1998常规潜艇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
黄国华 张建华 唐 滢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 701 研究所)
摘 要 介绍目前世界上几种比较成熟的 A IP 系 统 , 分析其特点、 工作性能以及对常规潜艇的影响。 潜艇 AI P 系统 斯特林发动机 闭式循环柴油机 燃料电 池
多为氧气或过氧化氢。一般的热机 AIP 系统以柴 油为燃料 , 以氧气为氧化剂; 电化学 AIP 系统以氢
44
1998 年第 3 期 ( 或铝 ) 为燃料, 以氧气或过氧化氢为氧化剂。

汉 造

No. 3. 1998
450 t 级 205 型潜艇上安装 了一套碱 性燃料电 池 ( AFC) 。燃料电池以一个 3. 8 m 长舱段的形式添 加在指挥台围壳的前方。氧气储存在艇体插入分 段的外部。氢气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两根长 6 m、 直径 0. 25 m 的侧管中。在约 55 天的海上试航 期间 , 该燃料电池总的运行时间为 600 h。 许多国家正在积极开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德国、 英国、 加拿大组成的联合体是西方世界中主 要的开发者。已经计划在德国 212 型 1 800 t 级潜 艇上安装一套 PEM 燃料电池。理论上 , 对于 212 型潜艇, 执行水下持续 15 天的任务需要 14 t 液态 氧和 1. 7 t 来自金属氢化物系统的氢气。PEM 燃 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如图 2 所示。 3. 2 闭式循环柴油机 闭式循环柴油机 ( CCD) 基本上是应用人工大 气的标准柴油机。人工大气是由 氧气、 惰性 气体 ( 诸如氩、 氮) 与重新循环并经处理的废气混合后形 成的混合气体。惰性气体是保持柴油机工质比热 比基本不变所必需的。 CCD 系统的原理图见图 3。 以闭式循环方式运行时 , 柴油机产生的废气达 到 350~ 400 ! , 压力为 3 ∀ 105 Pa, 废气主要成分为 CO 2 、 氮气、 水蒸气和少量未燃尽的氧气。废气被 喷淋冷却到 80~ 100 ! 之间后 , 被送到一个由旋转 洗涤器组成的吸收系统中 , 在这里 , 废气和海水混 合, 从而除 去其 中的 CO 2 , 这 一工 作 是通 过英 国 CDSS 公司开发的水管理系统( WM S) 来完成的, 吸 收了 CO2 的海水再通过水管理系统排到艇外。由 于 CCD 系统排出艇外的是溶解于海水中的 CO2 , 没有其它不溶于海水的气体 ( 如氧气、 氮气等 ) , 所 以不会造成任何航迹。 闭式循环柴油机在德国、 英国、 意大利及日本 等国发展很快, 一些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 并装艇使用。经过试用表明, 闭式循环柴油机, 虽 然机械噪声稍高, 最大航速也稍有下降, 但它的水 下续航力比使用燃料电池还是要长, 特别是成本大 大降低。例如德国 BMG 公司一直从事建造用于 研究和探测的潜艇即海马 # 型 , 并在此基础上改 型设计, 又建造了海马 KD 型潜艇, 该艇水下工作 深度为 310 m, 输出功率为 100 kW( 1 500 r/ m in) 。 潜艇在水面、 水下航行时 , 柴油机的运行可相互切
收稿日期 : 1998 01 06
由于应用 AIP 系统, 可使 潜艇水下持续 力大 为增加 , 暴露率大为降低 , 增加了隐蔽性。结合其 他技术的改进 , 可望发展成 安静型 常规动 力潜 艇。加装 AIP 系 统前 后, 潜艇的 排水 量、 最大 航 速、 水下续航力和暴露率对比如图 1 所示。
4
结束语
常规潜艇加装 AIP 系统是发展趋势, 西方许多
国家竞相研究 AIP 系统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各个 国家的潜艇活动区域不同, 技术水平、 拥有的产品专 利各异, 对常规潜艇的需求也不一样, 因此形成了世界上常规潜艇 AIP 系统 百花齐放的局面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 及对 AIP 系统的深入研究, 现在形势比 较明朗, 在众多的 AIP 系统中斯特林发 动机、 闭式循环柴油机和燃料电池三种 AIP 系统脱颖而出, 均已达到了实用的 阶段,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常规潜艇采用 AIP 系 统, 极大 地 提高了潜艇的水下 续航力 , 吸收了 常 规动力潜艇和核动 力潜艇 的长处, 必 将对常规潜艇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 响, 可以预料 , 加装 AIP 系统必 将是 21 世纪 常规 动力潜艇的标志性技术。
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能量储存密度 , 根据燃料 和氧化合的比例和所储存的氧化剂而具有不同的 能量值。 潜艇所处的环境特殊 , 对柴油的储存没有特别 的要求, 而氢和氧的储存则要注意许多问题。目前 潜艇的氧化剂都是以液氧的方式储存在绝热的液 氧储罐中, 气化后供给 AIP 系统使用 , 因此潜艇所 携带的液氧量就决定了潜艇的水下续航力。 氢气储存和运输都不方便 , 因此现在用于电化 学 AIP 系统的氢一般从金属氢化物或甲醇重整而 获得, 但会造成整个系统重量增加, 而且分解成氢 气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对于大的续航力 , 最紧凑、 具有中性浮力的氢供应系统实际上是甲醇 重整系统 , 需要一定的能量、 水催化剂, 并会产生 CO2 等气体。
为了控制柴油加压力燃烧中使用纯氧产生 4 000 ! 的绝热火焰温度 , 使用了废气再循环 , 使火 焰温度降低到 2 000 ! 可接受的水平。微处理机监 测发动机的基本工况和过程变化。 从潜艇热气机 AIP 系统排出的燃烧产物温度 是很低的 , 这样红外幅射量很小。与往复式内燃机 比较。斯特林循环能保证扭矩周期变化小和噪声、 振动级很低。因此斯特林发动机的热辐射量很低 , 这对军用是很重要的。从燃烧系统释放出来的排 气仅含有燃烧产物, 而不含稀释剂 , 因此这些燃烧 产物流量小, 能排出艇外。
3 几种实用的 AIP 系统
3. 1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能在很低的温度下实现能量转换、 不
需要中间机械、 可直接产生直流电, 它突出的优点 是效率高、 噪声小。其效率在满负载时高达 60% , 在部分负载时可达到 70% 或更多。 可以用于 潜艇推进的燃料 电池有几 种类型。 最 受欢 迎 的 燃 料 电 池 是 质 子 交 换 膜 燃 料电 池 ( PEM) 和碱性燃料电池 ( AF C) 。
参 考 文 献 1 黄国华 . 未 来常 规潜 艇动 力装 置探 讨 . 船舶 工程 研 究 , 1993. 4
图4
斯特林发动机工作原理图
一定处理后在 200 m 水深以内可以排到艇外 ( 2 ∀ 106 P a) , 即不使用排气压缩机可在 200 m 以内潜 航。燃烧产物为易溶于周围海水的二氧化碳 , 对于 较大的工作深潜, 比方说 600 m, 则通过增加压比 为 3: 1 的排气压缩机即可实现 , 因此机械功率消耗 较低。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