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有趣的管理学定律效应

合集下载

管理学之八大效应

管理学之八大效应

管理学之八大效应
1、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决定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2、鲶鱼效应:引进一个,带动一片
3、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二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宁日。

4、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5、蝴蝶效应:只要输入的资料存在微小的差别,计算结果就会出现极大的差别。

6、80/20定律: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80%的人的收入来自20%的产品,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

7、路径依赖效应: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便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和锁定,让你轻易走不出来。

8、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破了一顶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进行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玻璃。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

60个经典管理学定律1.吉尔伯特定律:员工的价值,在于他们的问题。

2.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人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3.帕金森定律:事情总是会膨胀到所需的时间和资源的程度。

4.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5.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也会精神抖擞,奔跑起来。

6.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7.木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8.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9.刺猬法则:保持适度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10.破窗效应: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11.格雷欣法则:在竞争中,劣币会驱逐良币。

12.二八法则:大部分成果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产生的。

13.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14.南风法则:温暖胜于严寒。

15.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6.鲶鱼效应:通过引入竞争对手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7.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18.青蛙法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20.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21.吉格勒定理: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22.鸟笼效应:如果你在房间里挂一只空鸟笼,那么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买一只鸟回来养。

23.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那里听到的就愈多。

24.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25.波特法则: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26.蓝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管理学效应

管理学效应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 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 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 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 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 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 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 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 约翰.法伯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 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 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 样做。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 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 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 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 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习 惯而转向去觅食。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 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 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 效应”。在自然界中许多比毛毛虫更高级的 生物身上,这一效应也发挥着作用,其中比较典型 的就是鲦鱼。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 健者为自然首领。科学家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 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 发生紊乱,但其它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 启迪:当我们的工作遭遇挫折或者陷 入停顿时,应努力寻求突破,不能只 关注做了多少工作,还要关注做出多 少成果,也就是“效益”
六、野马结局
•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 吸血。它们依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不管 野马怎样暴怒、狂奔,就是拿这个“小家伙” 没办法,它们可以从容的吸饱再离开,而不 少野马被活活折磨死。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 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是 暴怒和狂奔。对于野马来说,吸血蝙蝠只是一种外 界的挑战,一种外因,而野马对这一外因的剧烈情 绪反应才是造成它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管理学100个定律

管理学100个定律

一、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2.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6.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

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

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1.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

2.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

3.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4.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5.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6.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

7.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8.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9.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10.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三、灵活有效的激励手段1.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

2.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

3.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

4.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

5.“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

6.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

7.默菲定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8.“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

9.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

10.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

11.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12.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

13.麦克莱兰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

14.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

15.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6.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

100管理学原理

100管理学原理

人才: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2、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3、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6、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吸引和留住人才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人性化管理: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20、埃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22、刺猬: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激励:25、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26、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27、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28、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29、“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30、末位淘汰: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31、默菲定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32、“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33、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34、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35、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36、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37、麦克莱兰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38、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39、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42、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沟通:松下幸之助:“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管理学上的几个效应

管理学上的几个效应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4、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9、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5、晕轮效应
图片上传于:有意思吧┆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经典管理学100条定律

经典管理学100条定律
46.威尔德定理: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
47.踢猫效应: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
48.雷鲍夫法则: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
49.特里法则: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团队合作:
50.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51.木桶定律: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52.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
53.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企业越有活力
61.皮尔斯定律: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62.羊群效应: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风
63.自来水哲学:大批量才能生产出廉价产品
64.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储存资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65.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66.吉格勒定理: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67.卡贝定律: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
90.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91.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营销:
92.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93.“100-1=0”定律: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
94.鱼缸理论:发现客户最本质的需求
95.长鞭效应:加强供应链管理
96.弗里施法则: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
97.250定律:不怠慢任何一个顾客
98.布里特定理:充分运用广告的促销作用
99.尼伦伯格法则:成功的谈判,双方都是胜利者
100.韦特莱法则:从别人不愿做的事做起
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
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
42.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
沟通:
松下幸之助:“企业3.霍桑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几个有趣的管理学定律效应共17页

几个有趣的管理学定律效应共17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几个有趣的管理学定律效应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事先周密计划,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情况或发展 趋势(可用鱼骨图、头脑风暴法等工具,识别出可能出现的事 情、情况或发展趋势),不忽略小概率事件(注:数学上的一 个概念,指如果一件事情很小可能发生,则认为几乎不可能发 生,忽略不计,这一理论被用于控制图); 2、针对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事情建立预警机制(在品质管 理方面,使用控制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其它的事情, 则可识别出重大事故发生的苗头,及时预警); 3、建立应急措施、对策(可考虑使用对策表,或针对每种 情况单独建立应急措施、对策); 4、将应急措施、对策宣导给相关的人员,必要时组织模拟 演练(消防演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随时根据事物的发展状况进行应急措施、对策的调整。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 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 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一个人做事半途而废,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他永远不去 把一件作品完成,以避免受到批评;同样,只愿永远当学生而不 想毕业的人,也许是因为这样就可不必到社会上去工作;也可能 由于他在潜意识中就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于是害怕成功,因此也 就下意识地逃避成功。
有学者为有这样心理的人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如果 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 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三分钟 的时间活动筋骨,例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静力 锻炼的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 上。”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 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采,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 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太狭窄。
That’s All!
THANKS!
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 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 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 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 精彩镜头。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 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 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19.一分钟有多长? 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 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 制住呢?
第一,在看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如 果我们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我们就勇敢地 放弃。
第二,编制一个时间表,把必须做的事以及要费的 时间都写下来。努力培养出一种较合实际的意识,把期 限定在要求办妥的时间以前。如果有笔帐必须在12月1 日缴付,那就预订在11月25日付出。 第三,一点一滴地强化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一件 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 子不洗,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 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律”(Murphy's Law)是这样说的: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 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根据“墨菲定律”: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即凡事都具 有两面性:正面发展趋势、负面发展趋势,这两种发展趋 势互相依存、互相包容,如果不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与引 导,则事物的正面发展趋势将转变为负面发展趋势。这个 道理与中国古代哲学所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殊途同归。
从“墨菲定律”带给我们的启示来看,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着 手:
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 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使人走入两个极端:
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 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
另一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罗嗦,时常半途而 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 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 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 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乙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 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 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 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 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的心态 叫蔡戈尼效应。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001 徐炎波
如果一个月前在浴室打碎镜子,尽管仔细检查和 冲刷,也不敢光着脚走路,等过了一段时间确定 没有危险了,不幸的事还是照样发生,你还是被 碎玻璃扎了脚。
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 只要有这个可能性。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 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 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 拿出了房间钥匙。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墨菲定 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 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的演化版本
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 不高兴? 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 瓜? 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 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 会更糟。 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 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 来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 到,就是迟了。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 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 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That’s All!
THANKS!
曾有过这样一段佳话:一位爱睡懒觉的 大作曲家的妻子为使丈夫起床,便在钢琴上 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 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 后一个和弦。趋合心理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 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
蔡戈尼效应
蔡戈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 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 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 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 下深刻印象。
墨菲定律的起源
墨菲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 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 减速超重试验中,因仪器失灵发生了事故。墨菲 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术人员装反了。由此, 他得出的教训是: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 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 按这种方法去做。 换种说法: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 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 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 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 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 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 一定会出岔子。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 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 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 墨菲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 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如 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 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