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教材分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本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因此,教材设立了两框。
本框“世界文化之旅”,分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标志和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和丰富性,理解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它文化的价值。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持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有点和长处,从感性上认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3)情感目标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1、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为本节是围绕这一内容展开的,也为下一节友好交往的学习提供了大背景)难点: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因为文化背景不一样,人们处事的方式就有差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难理解,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在交往中也容易产生矛盾,因此把它确定为难点。
)【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式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导学”式教学法、体验性学习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法并用,以达到教学目的。
【学法指导】1、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讨论、,以达到知识的内化。
2、通过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
3、以生动的图片为载体,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1、媒体运用CAI课件,内容包括:世界各国节日的来历、各国文化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2、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设置预案,应对教学“意外”。
学生:回忆历史、地理等学科有关的文化知识。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教案标题:世界文化之旅教案目标:1. 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地理书籍和杂志2. 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3. 世界各地的文化资料和图片4. 学生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世界文化之旅1. 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介绍该地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3. 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和展示,分享自己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信息。
活动二:文化研究1.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深入研究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历史和特色。
2. 学生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包括该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活动三:文化展示1. 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个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文化展示。
2. 学生通过展示,向全班分享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3.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并与展示者进行互动交流。
活动四:文化交流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2. 学生通过电子邮件、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其他小组的学生分享自己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信息。
3. 学生互相提问、交流和讨论,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活动五:写作任务1.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撰写一篇关于该文化的文章。
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旅行日记、文化体验或对比不同文化等主题的文章。
3. 学生交流和互评彼此的写作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交流情况。
2. 学生的研究报告和文化展示的质量和内容。
3. 学生的写作作品的语言表达和内容丰富度。
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学校的国际文化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
2. 邀请外籍教师或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来访,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讨论。
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方案

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方案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方案一、温故知新:1.说出与老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二、呈现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理解不同文化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三、学习流程:流程一:自主学习1、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和往往通过各种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有着各自的和。
3、是一种文化。
4、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呈现出的发展局面。
5、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
6、对待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一种是。
流程二:合作探究畅游世界分组展示自己了解到的各国的节日、建筑、文学、信仰、饮食习惯等,并讲解特点。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1.请举出你所知道的外来词,并思考“外来词增多,说明了中国文化没有外国文化优秀?”2.p58页活动。
说说你的看法。
流程四:检测达标单项选择题1、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欢庆新年,送别旧岁,但各自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
如在英国,年终之夜人们举杯高唱《辞岁歌》。
在日本,除夕的`年夜里敲钟一百零八下,意在驱逐恶魔。
除夕之夜,罗马尼亚人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演出各种文艺节目,这些说明了①由于各自风俗习惯不同,有的寓意深远,有的有趣热闹②同样的节日,受到当地传统风俗的影响,呈现出本民族的特色③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④英国人过年太枯燥,日本人最迷信,罗马尼亚人过年最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萨姆在美国一家驻中东的广告公司工作,他正在把第一年的经历告诉朋友。
萨姆:我的第一项设计——一种甜饮料的广告做得棒极了,可是我却因此丢了饭碗。
朋友:你是怎么做的?萨姆:为了消除语言障碍,我竖了三块板子加以说明:第一块板子上描写的是一个人站在沙漠中,大汗淋漓;中间的板子是他把我们的饮料一饮而尽;第三块板子是他神采奕奕,笑容可掬。
朋友:很好嘛!除了什么差错?萨姆:可是我并不知道阿拉伯人是从右往左看的。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
化之旅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旅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世界古代的文化成就,扩展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2、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种族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3、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锻炼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古代世界文化的资料纷繁复杂,如果想通过一节课对古代世界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十分困难,所以应从几个领域入手,在相同领域展示各个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不同之中,寻打相同点。
2.通过本课要让同学们对世界其它文明有初步了解,更要认识人类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不断交流中发展,借以反驳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在地区冲突不断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当第一缕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暴晒之下的尼罗河畔之后,世界各地的先民先后成功的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向古代文明的过渡,在欧亚大陆、美洲、非洲,文明之花处处开放,今天,我们将在六组同学的带领下,作一次虚拟的旅行,重温人类古代文化的辉煌。
2【讲授】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学生进行本节活动课的学习,会面对大量历史图片、文字材料。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或分工时接受的地区,进行选材。
古代世界文化的资料纷繁复杂,如果想通过一节课对。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教案主题:世界文化之旅教案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意识;3.通过世界文化之旅,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历史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找出世界上的一些著名城市和国家,引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2.播放一些世界各地的风景和名胜古迹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习世界文化(30分钟)1.给学生分发一份世界文化地图,让他们标出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然后在分组讨论中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选取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重要习俗等。
三、跨文化交流(30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跨文化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
2.学生进行报告展示,其他同学提问和评论。
四、世界文化体验(20分钟)1.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世界各地的人物,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习俗。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印度的印度舞女、中国的京剧演员、日本的武士等。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互相交流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自己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开展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教学资源:1.世界文化地图;2.世界各地的风景和名胜古迹的视频;3.跨文化交流小组的相关资料;4.角色扮演的相关道具。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
2.收集学生的报告和总结,评价他们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和体验的程度。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共5篇)[修改版]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共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40f1335fbfc77da369b1a7.png)
第一篇: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第五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2)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名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2)如何看待不同的文化2、教学难点: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提问同学们:“提到海南,大家都会想到哪些传统的特色呢?”引出文化的话题。
2、新课讲授:(1)提问同学:“大家喜不喜欢过节?”引出本课第一个教学内容:节日。
在此教学环节,通过具体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说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我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并完成表格;展示一些国外的具有代笔性的节日图片,并介绍节日习俗。
讲授节日是一种文化,并结合刚刚所讲内容讲解文化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
(2)通过幻灯片展示几组各国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景点或人物,并让同学说出分别出自哪个国家引出知识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并展示中美两位具有代表性的篮球明星姚明和科比。
(3)用两句英文导入该知识点:Love me, love my dog. 和 A Monkey’s story. 引导学生直译两句话并分别给出两句话的实际汉语意思,通过翻译的巨大差别使同学们理解语言也是一种文化,语言是有差别的。
面对语言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允许每一种不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4)引出全球化的知识点,并让学生讨论:全球化就是标准化这个命题的正误。
使学生理解,全球化≠标准化,并且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世界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文化差异的存在和影响分析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案例分析报告第二章:亚洲文化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亚洲文化的特点和代表性,增强对亚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亚洲文化的地理分布和历史背景分析亚洲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探讨亚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图片展示小组讨论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图片展示报告第三章:欧洲文化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欧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对欧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介绍欧洲文化的地理分布和历史背景分析欧洲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探讨欧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图片展示小组讨论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图片展示报告第四章:非洲文化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非洲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增强对非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介绍非洲文化的地理分布和历史背景分析非洲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探讨非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图片展示小组讨论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图片展示报告第五章:美洲文化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洲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提升对美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5.2 教学内容介绍美洲文化的地理分布和历史背景分析美洲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探讨美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5.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图片展示小组讨论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图片展示报告第六章:大洋洲文化6.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洋洲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拓宽对世界文化的视野。
6.2 教学内容介绍大洋洲文化的地理分布和历史背景分析大洋洲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探讨大洋洲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6.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表现图片展示报告第七章:宗教文化7.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增强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九年级历史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设计一、从容说课第一目,丰富多彩的文化(本课重点),在这里不需要给学生关于文化的严格的定义,而是要学生通过搜集材料,了解我国传统的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以及这些节日中传统的食品;再搜集能够反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活动,指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是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
列举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东西,评选一些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探讨这些人物代表了该国文化的哪个方面,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文化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
第二目,和谐的文化乐章,通过语言交流的故事引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通过一名意大利学生与中国同学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对待这样的文化差异,我们该持什么样的态度?从而得出结论: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为下一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做准备。
二、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组织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习俗,探讨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学生的课前准备越充分,对文化的了解就越深入,从而认识到文化并不深奥,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就蕴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
我们生活中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如“酷”、“巧克力”等。
学生对于外来语的接受比较快,这里可以请学生事先查阅一些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成龙,中国香港地区乃至亚洲、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影坛巨星,无论他出席国内还是国际上的一些较为隆重的公共场合,他总是身着唐装。
当有人问及他为何总以唐装形象出现时,成龙说:“唐装代表着中国的文化,我想要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一、课标具体要求本课落实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了解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二、教材内容分析《世界化之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第五课《多元化“地球村”》的第一框。
本单元是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学校中的交往扩展到社会(特指世界范围以及网络世界)中的交往,在全书中属于面向未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本课主要介绍各国不同的化以及如何在不同化中交流沟通,目的是培养学生面向世界与面向未的开阔视野与开阔胸襟。
《世界化之旅》这一课分为“丰富多彩的化”和“和谐的化乐”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习俗、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化。
这为学生学习第二框“做友好往的使者”奠定了知识、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同时,这节课是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关于“化”的启蒙教育,学好本框内容,学生将
增强对化的兴趣,加强对化的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三、学情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化的相互激荡,中学生和其他化的距离拉近了,涉世未深的学生难免产生困惑: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化中,对本民族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国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沟通产生困难。
八年级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我国化和世界化都有一定的认识,对本框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事物的认识有片面性和绝对性,需通过教学予以纠正。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适应时代要求,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世界化,提高化认同感。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收集世界各国、各民族化标志,培养学生信息概括和比较的能力,从而了解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3、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不同化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一课时七、教学重点:了解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知道对待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八、教学难点:理解化存在差异,从而既尊重本民族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化的价值即对待不同化的态度。
九、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计“放眼看世界”活动环节,抛砖引玉,引出化标志,引导学生分组展示各国化标志,在参与活动中自主探究,掌握化的特点。
(2)创设情景法:①设计“你当导游”活动环节,通过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的化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活动体会世界化丰富、多样的特点。
②在“相声引思考”活动环节,通过学生表演相声《误会》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各国因化的不同带的化差异。
(3)情景感悟法:通过播放中西化融合的图片并配《北京欢迎你》歌曲,使学生掌握对待不同化差异的态度,情感得以升华。
2、学法指导(1)分组讨论法: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设置“你当导游”“相声引思考”两个环节;针对教学难点,设置“交流达共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情景感悟式学习方法:通过相声表演《误会》,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化差异,以及掌握正确对待不同化的态度。
(3)活动体验式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参与老师设计的“词语竞猜”活动,去探究、分析、概括总结对待化差异的态度。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教师出示湖北、陕西化标志对比的图片,并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问题:
1、大家知道我自哪里吗?吗?
2、你们是怎么判断出的?学生思考并回答。
以谈话的方式引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同时为进入新课做好铺垫工作。
板块一:放眼看世界“世界化之旅”为整节课的主线,贯穿全课。
播放有关“各国化标志”的视频。
提问:
1、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国家?
2、你是通过哪些信息做出判断的?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了解各国化标志。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引出化标志是各国化的表现,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建筑、传统节日、代表人物、学、艺术、历史古迹等都属于化标志。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板块二:你当导游
1、PPT呈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地图,并出示活动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和每一组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讨论内容,防止讨论流于形式。
3、针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感受世界化的特点。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并由小导游进行展示,通过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化魅力,从而感受世界化丰富、多样的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到世界化的特点:丰富、多样。
培养学生信息概括和比较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三:相声引思考邀请学生表演相声《误会》,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达成共识。
提问:相声中都产生了哪些误会?造成这些误会的原因是什么?探究活动:为
了消除误会是否应该让化从多样走向单一?两位同学表演相声《误会》。
同学们欣赏、感悟并回答问题。
针对探究活动的问题进行小组活动探究并展示结论。
调动学生思考的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化有差异但无优劣,每一种民族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都蕴含人类明的成果。
如果这些化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板块四:交流达共识教师根据游戏活动《词语竞猜》出示两组词语:汉语借鉴英语的例子和英语吸收汉语的例子。
提问:从活动中我们体会出对待不同化应有怎样的态度呢?学生参与游戏,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和感悟。
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对待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通过讨论,形成共识:面对世界化,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平等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小结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学生谈收获体会。
情感升华。
三、课堂作业与课后延伸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对世界化的认识通过电话、微信、邮箱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