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详细介绍
串口对应关系

串口对应关系是指串行通信中各个串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常见的串口包括RS-232串口、RS-485串口、USB串口和PCI串口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串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1. RS-232串口RS-232串口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常用的通信接口之一,通常用于数据传输。
RS-232串口的电气标准规定,数据信号采用负逻辑,即低电平表示逻辑1,高电平表示逻辑0。
常见的RS-232串口有9针D形插头和25针D形插头,分别对应不同的连接器型号。
在通信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要求和协议规范来设置串口的参数,例如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等。
2. RS-485串口RS-485串口是RS-232串口的改进版本,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RS-485串口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技术,即一对信号线上的电平值相同,但是不同时为高或低电平,这样可以有效抑制共地噪声和电磁干扰。
常见的RS-485接口包括R485A/B、T485A/B等。
在设置RS-485串口时,需要确保正确地连接信号地线,并选择合适的传输速率和数据位等参数。
3. USB串口USB串口是一种新型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利用USB总线来传输数据。
USB串口具有即插即用、高速传输和通用性强等优点。
USB接口分为USB 1.1和USB 2.0两种版本,其中USB 2.0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
在设置USB串口时,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和协议规范来设置传输速率、数据位、校验位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考虑传输介质的影响,例如电磁干扰和电压波动等因素。
4. PCI串口PCI串口是一种基于PCI总线标准的串行通信接口。
PCI串口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等应用场景。
PCI串口的电气标准通常采用RS-232或RS-485等标准,具体取决于设备的需要。
在设置PCI串口时,需要正确配置PCI总线的参数,例如中断号、I/O地址和内存地址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串口简介

1.串口简介串行口是计算机一种常用的接口,具有连接线少,通讯简单,得到广泛的使用。
常用的串口是 RS-232-C 接口(又称 EIA RS-232-C)它是在 1970 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
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 25 个脚的 DB25 连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
传输距离在码元畸变小于 4% 的情况下,传输电缆长度应为 50 英尺。
Linux 操作系统从一开始就对串行口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本文就 Linux 下的串行口通讯编程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果要非常深入了解,建议看看本文所参考的《Serial Programming Guide for POSIX Operating》。
2.计算机串口的引脚说明3.序号信号名称符号流向功能4. 2 发送数据TXD DTE→DCE DTE发送串行数据5. 3 接收数据RXD DTE←DCE DTE接收串行数据6. 4 请求发送RTS DTE→DCE DTE请求 DCE 将线路切换到发送方式7. 5 允许发送CTS DTE←DCE DCE告诉 DTE 线路已接通可以发送数据8. 6 数据设备就绪DSR DTE←DCE DCE 准备好9.7 信号地信号公共地10.8 载波检测DCD DTE←DCE表示 DCE 接收到远程载波11.20 数据终端就绪DTR DTE→DCE DTE 准备好22 振铃指示RI DTE←DCE 表示 DCE 与线路接通,出现振铃12.串口操作o串口操作需要的头文件o#include /*标准输入输出定义*/o#include /*标准函数库定义*/o#include /*Unix 标准函数定义*/o#includeo#includeo#include /*文件控制定义*/o#include /*PPSIX 终端控制定义*/#include /*错误号定义*/o打开串口在Linux下串口文件是位于/dev下的串口一为/dev/ttyS0; 串口二为/dev/ttyS1;打开串口是通过使用标准的文件打开函数操作:o int fd;o/*以读写方式打开串口*/o fd = open( "/dev/ttyS0", O_RDWR);o if (-1 == fd){o/* 不能打开串口一*/o perror(" 提示错误!");}o设置串口最基本的设置串口包括波特率设置,效验位和停止位设置。
rs232串口是什么,RS232串口介绍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的设备通信协议。串口的电气特性:
1)RS-232串口通信最远距离是50英尺;2)RS232可做到双向传输,全双
工通讯,最高传输速率20kbps3)RS-232C上传送的数字量采用负逻辑,且
与地对称逻辑1:-3~-15V逻辑0:+3~+15V。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所以单片机与电脑串口通信就应该遵循下面的连接方式:
在单片机与上位机给出的rs232口之间通过电平转换电路(最上面
图中的Max232芯片)实现TTL电平与RS232电平之间的转换
PC串口与单片机串口连接方式图:
注意这两个DB9:DB91是在电脑上的DB92是在单片机实验板上
焊接着的
这里的交叉连接的意思是DB91的RXD连着DB92的TXD
DB92的RXD连着DB91的TXD这样交叉着连接
如果电脑没有rs232口只有USB口可以用串口转接线转出串口
如图:
这个时候在电脑上位机上需要安装驱动程序
注意这个驱动程序驱动的是PL2303芯片(在上图的大头里面)使
得RS232信息转换成usb信息
下图为上图的内部结构:
用串口通信比USB简单因为串口通信没有协议使用方便简单
RS232串口信息。
台式机电脑后面的9针接口就是com口(串口)2接口 (封装DB9)
通信过程中只有两个脚参与通信
2脚:电脑的输入RXD
3脚:电脑的输出TXD通过2,3脚就可以实现全双工(可同时收
发)的串行异步通信
5脚:接地
RS232的引脚电路连接完成(就三个脚)
对于单片机
单片机的P3口是有两个复用接口RXD和TXD这是单片机进行串
单片机中的串口通信技术

单片机中的串口通信技术串口通信技术是指通过串行接口将数据传输和接收的技术。
在单片机领域,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交互方式。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中的串口通信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串口通信的原理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接口传输数据的方式,其中包括一个数据引脚和一个时钟引脚。
数据引脚用于传输二进制数据,在每个时钟周期内,数据引脚上的数据会被读取或写入。
时钟引脚则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度。
单片机中的串口通信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发送和接收。
发送时,单片机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形式,并通过串口发送出去。
接收时,单片机会从串口接收到二进制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可识别的格式。
通过发送和接收两个过程,单片机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二、串口通信的类型在单片机中,串口通信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同步串口和异步串口。
同步串口是指发送和接收两个设备之间使用相同的时钟信号,以保持数据同步。
同步串口通信速度快,但需要额外的时钟信号输入。
异步串口则是通过发送数据前提供起始位和终止位来区分不同数据帧的方式进行通信。
异步串口通信的优势是不需要额外的时钟信号,但速度相对较慢。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异步串口通信。
异步串口通信相对简单易用,适合多种应用场景。
三、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实现单片机中实现串口通信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串口通信引脚配置:单片机需要连接到一个串口芯片或者其他外部设备,因此需要配置相应的引脚作为串口通信的数据引脚和时钟引脚。
2. 波特率设置: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位数。
在进行串口通信时,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波特率需要相同。
单片机中通常通过寄存器设置波特率,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3. 数据发送和接收:在单片机中,通过将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并启动发送操作来发送数据。
接收数据时,单片机会接收到串口中的数据,并将其保存在接收缓冲器中。
4. 中断机制:在进行串口通信时,单片机通常会使用中断机制来处理数据接收和发送。
中断机制可以减轻单片机的负担,提高系统效率。
串口通讯原理

串口通讯原理串口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串行传输数据,将数据一位一位地发送和接收。
串口通讯常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传感器等。
本文将介绍串口通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串口通讯的基本原理串口通讯使用两根信号线进行数据传输,分别是发送线(TX)和接收线(RX)。
发送线用于将数据从发送端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线则用于将数据从接收端传输到发送端。
这两根信号线通过一对电缆连接在一起。
在串口通讯中,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传输的。
常见的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开始,数据位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停止位用于标译数据传输的结束。
二、串口通讯的工作方式串口通讯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
同步传输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信号保持同步,数据按照时钟信号的边沿进行传输。
异步传输则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信号不同步,数据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进行同步。
在同步传输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事先约定好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而在异步传输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只需要约定好数据的格式,不需要同步时钟信号,因此更加灵活。
三、串口通讯的优缺点串口通讯具有以下优点:1. 简单易用:串口通讯的硬件接口简单,使用方便。
2. 跨平台性:串口通讯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3. 可靠性高:串口通讯的传输稳定可靠,不容易出错。
然而,串口通讯也存在一些缺点:1. 传输速率较低:串口通讯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2. 连接距离有限:串口通讯的连接距离较短,一般不超过几十米。
3. 线路复杂:串口通讯需要使用专用的串口线缆,线路较为复杂。
四、串口通讯的应用领域串口通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等。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串口通讯常用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在通信设备领域,串口通讯常用于调制解调器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显示屏常用通信串口引脚定义及介绍

显示屏常用通信串口引脚定义及介绍串口, 定义, 显示屏, 通信RS-232、RS-422与RS-485串口标准简介一、RS-232C、RS-422与RS-485的由来RS-232、RS-422与RS-485都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最初都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订并发布的,RS-232在1962年发布,命名为EIA-232-E,作为工业标准,以保证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兼容。
RS-422由RS-232发展而来,它是为弥补RS-232之不足而提出的。
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
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被命名为TIA/EIA-422-A标准。
为扩展应用范围,EIA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
由于EIA提出的建议标准都是以“RS”作为前缀,所以在通讯工业领域,仍然习惯将上述标准以RS作前缀称谓。
RS-232、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
因此在视频界的应用,许多厂家都建立了一套高层通信协议,或公开或厂家独家使用。
如录像机厂家中的Sony与松下对录像机的RS-422控制协议是有差异的,视频服务器上的控制协议则更多了,如Louth、Odetis协议是公开的,而ProLINK则是基于Profile上的。
二、RS-232串行接口标准目前RS-232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
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
三种串口总线的工作原理

三种串口总线的工作原理引言串口总线在计算机通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串口总线:R S-232、RS-485和U AR T。
我们将深入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
1. RS232串口总线R S-232串口总线是最传统、最常见的一种串口总线。
它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例如连接计算机和外设设备。
R S-232串口总线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即通过信号电平的正负来表示不同的逻辑状态。
常用的RS-232串口总线标准包括DB-9和D B-25。
R S-232串口总线的工作原理如下:-发送端将数据转换成串行信号,并通过串口发送出去。
-接收端接收串行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并行数据。
-通信双方通过协议规定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等参数进行通信。
R S-232串口总线的特点:-传输距离较短,通常在15米以内。
-仅支持点对点通信,即一对发送方和接收方。
-传输速率较低,一般不超过115200bps。
-常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设设备,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等。
2. RS485串口总线R S-485串口总线是一种多点通信的串口总线,它克服了R S-232串口总线的一些限制。
RS-485串口总线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和多设备通信的场景,例如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R S-485串口总线的工作原理如下:-发送端将数据转换成差分信号,并通过串口发送出去。
-接收端接收差分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并行数据。
-通信设备通过协议规定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等参数进行通信。
R S-485串口总线的特点:-传输距离较长,最高可达1200米。
-支持多点通信,最多可连接32个设备。
-传输速率较高,最高可达10M bp s。
-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领域。
3. UA RT串口总线U A RT是一种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它是R S-232和R S-485串口总线的底层物理接口。
UA R T串口总线可以通过芯片级别进行实现,而RS-232和RS-485是UA R T串口总线的应用层协议。
串口的由来及简介

3、RS-232C的接口信号 RS-232C规标准接口有25条线,4条数据线、11条控制线、3条定时线、7条备用和未定义
线,常用的只有9根,它们是: (1)联络控制信号线: (2)数据发送与接收线: 发送数据(Transmitted data-TxD)——通过TxD终端将串行数据发送到MODEM,(DTE→D
RS-485需要2个终接电阻,其阻值要求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在短距离传 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终接电阻。终接电阻接在传输 总线的两端
七、RS-422与RS-485的瞬态保护
前文提到的信号接地措施,只对低频率的共模干扰有保护作用,对于频率很高的 瞬态干扰就无能为力了。由于传输线对高频信号而言就是相当于电感,因此 对于高频瞬态干扰,接地线实际等同于开路。这样的瞬态干扰虽然持续时间 短暂,但可能会有成百上千伏的电压。
USB通信逻辑上分成了三层:信号层、协议层和数据传输层。信号层用来实现在 USB设备和主机的物理连接之间传输位信息流的信息。协议层用来实现USB设 备和USB主机端的系统协议软件之间传输包字节流的信息,它们在信号层被 编码成NRZI位信息后传送出去。数据传输层用来实现在USB主机端的客户端 驱动程序和设备端的功能接口之间传输有一定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协议 层被打包成包格式。
主板 : 什么是PS/2接口
PS/2接口是目前最常见的鼠标接口,最初是IBM公司的专利,俗称“小口”。 这是一种鼠标和键盘的专用接口,是一种6针的圆型接口。但鼠标只使用其中 的4针传输数据和供电,其余2个为空脚。PS/2接口的传输速率比COM接口 稍快一些,而且是ATX主板的标准接口,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鼠标接口之 一,但仍然不能使高档鼠标完全发挥其性能,而且不支持热插拔。在BTX主板 规范中,这也是即将被淘汰掉的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在连接PS/2接口鼠标时不能错误地插入键盘PS/2接口(当 然,也不能把PS/2键盘插入鼠标PS/2接口)。一般情况下,符合PC99规范 的主板,其鼠标的接口为绿色、键盘的接口为紫色,另外也可以从PS/2接口 的相对位置来判断:靠近主板PCB的是键盘接口,其上方的是鼠标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串口的应用
它是一个数据通信的协议,在实际应用中:对设备运行日志的数据采集,另一个就是程序的调试。
这里所说的串口是RS232电平的。
2、通信的相关概念
1)全双工:在同一时刻,既能接收数据同时还可以发送数据
半双工:在同一时刻,只能接收数据或者发送数据
2)同步:在物理连接上是有一条时钟线的,用这种通信方式就必须有一个主机,因为时钟是由主机控制的
这个只是一个简单的串口应用,实际的串口是有9条线连接的
上图是DB9针的定义
TTL:直接是有MCU输出的
‘1’:电压范围——2.5~3.3V(主要是指ARM芯片),4~5V(主要是指51内核的芯片)
‘0’:电压范围——0.5~0V(这个是包含所有的芯片)
这里所说的电压范围是在实际的硬件设计中要保证的。
232:这个是经过232芯片之后的电平
‘1’:-3~-15V
‘0’:3~15V
在实际中测试得到的电平电压是9V和-9V
5,数据传输的协议:(是保证数据发送和接收一致,但是对数据的含义没有规定)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
所占位数15~811/2电平00/10/11
常用协议格式
1+8+0+1=10位
起始位:表示一帧数据的开始
数据位:发送的有效数据
奇偶校验位:检验有效数据是否传输正确,可靠性不高
停止位:表示一帧数据的结束
总线空闲:总线上没有数据传输(高电平)
开始位:0--低电平(空闲态检测到下降沿)
数据位:(用户所要发送的数据)5~8(7/8)--ASCII码(8位)--字节(8位)奇偶校验位:判断数据位中1+奇偶校验位中的1必须为奇数/偶数。
奇校验:数据位中1+奇偶校验位中的1必须为奇数。
偶校验:数据位中1+奇偶校验位中的1必须为偶数
停止位:1--高电平
6,波特率
相当于串口发送的速率
串口每秒钟发送的位数
常见:48009600115200
注意:两个设备的波特率必须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