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合集下载

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

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

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南传佛‎教:《大藏‎经》;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2)‎道教:《道‎藏》;(‎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4)基督教‎:《圣经》‎;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1)佛教‎:**;‎(2)道教‎:太极八卦‎图;(3‎)伊斯兰教‎:新月;‎(4)基督‎教:十字架‎;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有哪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放、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回维哈柯,‎塔乌塔,东‎撒保)。

‎6、中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藏传佛教?‎藏蒙裕(‎固)纳(西‎)。

7、‎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

8、‎佛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9‎、印度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要‎点提示:3‎个600年‎(1)初‎600年(‎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原始佛‎教时期(2‎00年);‎部派佛教时‎期(400‎年):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2)中60‎0年(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大乘佛‎教时期;‎(3)后‎600年(‎公元7世纪‎——12世‎纪):密乘‎佛教时期。

‎10、‎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及教派:‎(1)以教‎义划分:‎大乘佛教(‎为主)、小‎乘佛教。

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之道

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之道

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之道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璀璨、人口最众多的民族之一。

它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之道,这些信仰和道路不仅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也为世界提供了独特而珍贵的文化宝藏。

一、宗教信仰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分为道教、佛教、儒教和伊斯兰教四大类。

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强调顺应自然、修炼内功,追求长生不死,其宗旨为“道法自然”。

佛教在汉朝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和华严宗等流派,强调克己奉公、修行解脱,以觉悟和慈悲为核心。

儒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强调修身养性、心中有情、行中有礼,弘扬孔孟之道,提倡仁爱人心和忠诚诚信。

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创立,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于唐朝时期传入中国,强调顺应真主、奉行教义以及活出“真正的伊斯兰生活”。

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并不是彼此分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的。

例如,道教和佛教相互影响,形成了道教的“五福八仙”和“三清山”,以及佛教的“大雄宝殿”和“七佛跳海”等文化现象。

同时,儒教和道教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如“仁爱”、“中庸”、“君子”等词汇,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符号。

二、文化之道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道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反映了她独特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

其中,传统的文化方式包括书法、中国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民俗等。

还包括传统的道德规范、礼仪习俗、哲学思想、医学保健、园林艺术、饮食文化等等。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书法中有硬朗中刚、准极遒劲的工笔书,有轻巧灵秀、流畅豁达的行草书,有骨韵刚劲、内敛厚重的篆书等。

作为一种象征中华文化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艺术之一。

中国的民间文化广博且深刻,她们是中国文化中的珍宝,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信仰和伦理观。

中国民间文化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统节日、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间戏曲、习俗礼仪等,它们以全新的视角和声音讲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故事。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1.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宗派:(1)佛教:A:汉族地区佛教(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禅密];B:小乘佛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C: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2、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南传佛教:《大藏经》;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2)道教:《道藏》;(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4)基督教:《圣经》;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时称景教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及传入中国的时间:(1)佛教:(2)道教:太极八卦图;(3)伊斯兰教:新月;(4)基督教:十字架;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

6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7、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公元4世纪中叶(2)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3)大乘和小乘佛教时期:(4)密乘佛教时期。

8、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及教派:(派别见第1题)以传播路线划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9、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四圣谛);A、苦谛:把社会人生设定为苦;B、集谛:以“到处不断地追求快乐的渴爱”为苦的原因;C、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磐D、道谛:达到涅磐的修行方法——八正道;10、《大藏经》(《三藏经》)的组成部分及主要内容;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11、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自觉、觉他罗汉(阿罗汉):自觉;12、汉地佛寺三佛同殿的合称、常见布局及表法意义;A、三身佛:其组合布局为:应身佛法身佛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表法意义:体现天台宗佛有三身教义;B、三方佛:组合布局: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表法意义:体现净土信仰;C、三世佛:组合布局:未来世现在世过去世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表法意义: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13、汉地佛寺常见一佛二菩萨组合的合称、布局及其所教化世界:合称组合布局所教化世界释家三尊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娑婆世界东方三圣[药师三尊] 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东方净琉璃世界西方三圣[(阿)弥陀三尊] 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西方极乐世界14、四大菩萨的别号、手持法器、坐骑及其道场:文殊菩萨:(大智菩萨);手持法器(宝剑);坐骑(狮子);道场(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大行菩萨);手持法器(如意棒);坐骑(六牙大象);道场(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大悲菩萨);手持法器(净瓶、杨柳枝);道场(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大愿菩萨);手持法器(锡杖、如意珠);道场(安徽九华山);15、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其手持法器东方持国天王:肤色(白色);手持法器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肤色(青色);手持法器慧剑西方广目天王:肤色(红色);手持法器龙(蛇)北方多闻天王:肤色(绿色);手持法器宝16、我国佛塔的四种主要型制及其代表性佛塔名称:楼阁式塔——陕西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木塔、河南开封铁塔、上海龙华塔藏式塔——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双耳喇嘛塔、青海湟中太平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傣族塔——西双版纳曼飞龙塔17、“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二众”、“四众弟子”;“出家四众”;“出家五众”、“七众”:在家男女二众:优婆塞和优婆夷出家男女二众: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四众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俗称“小和尚”)和沙弥尼(小尼姑);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学戒尼);18、道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及创始人:东汉末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

第五章 中国的四大宗教

第五章 中国的四大宗教

第五章中国的四大宗教第二节佛教佛教起源与传播:创立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创始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乔达摩。

名悉多教派:小乘佛教:(南传)巴利语系佛教《三藏经》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禅宗大乘佛教:(北传)汉语系佛教《大藏经》藏传佛教:(藏传)藏语系佛教《丹珠尔》[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二:佛教的基本教义:基本教义:四谛:苦集灭道道谛: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佛教的经典与标记:经典:《大藏经》《三藏经》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编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编论藏:释迦牟尼的弟子言论思想的阐述汇编佛法的标记:佛教的旗帜或佛像的胸前,往往有“卐”(或“卍”,读为“万”)的标记,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

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万德。

法轮:(寓意佛的法轮如车碾转,可以催迫众生的烦恼)四:佛教供奉的诸像:佛:释迦牟尼:任何寺庙中都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中,或坐或立或卧神态庄严肃穆(释迦三尊)释迦牟尼(左:文殊菩萨)(右:普贤菩萨)(东方三圣)药师傅佛(左:日光菩萨)(右:月光菩萨)(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左:观音菩萨)(右:大势至菩萨)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过去佛(燃灯古佛)横三世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父佛)未来世弥勒佛三神佛法身神庇护者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应身佛释迦摩尼五位主尊宝生佛南方庇护遮那阿弥陀佛西方阿閦佛东方不究或就佛七位主尊毗婆尼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据洛尼佛、据那舍佛、迦叶佛、释迦摩尼佛。

四大菩萨;文殊普贤。

地藏观音。

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面白色白色甲0 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明毗琉璃面青色青色甲0 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名留博叉面色红红色甲0 手持龙或蛇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面绿色绿色甲0 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佛教信徒的称谓: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出家男女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在家男女二众)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泥(小和尚)沙弥尼(小尼姑)法师:通晓佛法的僧人经师:通宵经脏的僧人论师:通晓律藏的僧人律师:通晓律藏的僧人三藏法师:通晓经律论三藏的僧人。

中国四大宗教——起源、发展与主要教义

中国四大宗教——起源、发展与主要教义

中国四大宗教——起源、发展与主要教义中国四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一、佛教1.起源: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他被认为是佛教的创始人,被称为释迦牟尼佛。

2.发展历程: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经历了多次传播和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佛教宗派和思想家,如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

这些宗派和思想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主要教义:佛教的主要教义包括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基本教义,以及中观派和瑜伽派的哲学思想。

这些教义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在修养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4.二、道教5.起源: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之一,其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

它是在汉代时期形成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宗教体系。

6.主要教义: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认为它是宇宙的本源和万物之规律。

道教主张通过修炼身心来达到超脱尘世的目的,同时也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7.三、基督教8.起源:基督教起源于犹太教,并在公元1世纪时与罗马帝国发生冲突后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两个主要分支。

9.发展历程:基督教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了西方世界的主流宗教之一。

同时,基督教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

10.主要教义: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原罪说等基本教义。

这些教义强调了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的救赎和拯救。

11.四、伊斯兰教12.起源: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闪米特人,是由穆罕默德创立的一种宗教体系。

13.发展历程: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中东地区的主流宗教之一。

随着历史的变迁,伊斯兰教也逐渐向其他地区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之一。

14.主要教义: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真主的存在、前定学说等基本教义。

这些教义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对真主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中国四大宗教基础知识简介

中国四大宗教基础知识简介

中国四大宗教基础知识简介(一)中国宗教知识概况:1、宗教的产生: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认为在自然现象中,有一种超脱万物的力量,并将其人格化,作为神灵崇拜,辅以一定的仪式形成了宗教。

经历了一神到多神的转化。

2、中国宗教的特点:中国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特点:第一,必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

第二,必须有显著的民族性。

第三,汉族主要受到了儒家思想影响,注定中国宗教具有务实性。

(二)中国的佛教:一、佛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佛教大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者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生活年代大概与孔子同时期。

为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尼泊尔南部)的净饭王太子,其母亲叫摩耶夫人。

佛祖四大胜地——KCB齿轮油泵A 佛祖诞生于蓝毗尼花园。

公元前565年4月8日,后来成为“浴佛节”29岁出家苦修6年,35岁发现苦修不是解脱的道路B 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终于大彻大悟,得道。

C 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法。

D 80岁时在拘尸那迦圆寂印度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可调压渣油泵要点提示:3个600年(1)初600年(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原始佛教时期(200年);部派佛教时期(400年):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改革后的教派)。

(2)中600年(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大乘佛教时期;(3)后600年(公元7世纪——12世纪):密乘佛教时期。

高压渣油泵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传佛教的主要区别:KCB-300(1)小乘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佛(释迦牟尼),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教义重自我解脱;(2)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教义弘扬菩萨和“菩萨行”,最终目的在于成佛。

齿轮油泵kcb 55罗汉(不再轮回)——菩萨(帮助众生)——佛(自觉到圆满)(3)密乘佛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传授,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世俗信仰为特征。

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

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
8.苏州玄妙观。它始建于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名真庆观;唐玄宗开元(公元714年)改名开元宫;宋真宗大中祥符时改名天庆观;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始改现名。
第四节:伊斯兰教
一.掌握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名,伊斯兰、穆斯林的涵义。
伊斯兰教创建于7世纪初,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
3.武当山。在湖北丹江口市西南,为道教真武大帝祖庭。
4.湄洲岛妈祖庙。位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它是海内外妈族庙的祖庭。
5.芮城永乐宫,在山西芮城。
6.北京白云观。在北京广安门滨河路。创建于唐开年间(公元713---741年),是全真道第一丛林,全真道最大门派祖庭和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
7.广州三元宫。是岭南香火最盛、信众最多的道观。
1.原始道教阶段。
2.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3.道教在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
4.形成两大派系阶段。宋元代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教与正一道两大教派。目前道教宫观大部分属全真教,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道教是教义。
1.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2.奉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的至尊天神。这是道教信徒最根本的信条。谁否认这一条,就不是道教徒。
1)十六罗济公。
4.护法天神。
1)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汉化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的佛教天王)
2)韦驮。
3)哼哈二将(专门把守寺院山门)。
4)伽蓝神关羽。
四.了解中国汉语系佛教寺院的主要布局、佛教常用礼仪。
中国佛寺殿堂主要殿堂为庑殿式或歇山式
一般常见的主要殿堂有。
B.四御、三元等诸神。
2)神仙。
A.真武大帝。
B.文昌帝君。

中国四大宗教

中国四大宗教

中国四⼤宗教中国四⼤宗教中国各名族信仰的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化、民族化,才能扎根和发展四报:报佛祖恩、报国君恩、报师⽗恩、报双亲恩⼀、佛教佛教创⽴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五世纪传⼊中国时间公元前2年,⾄今2000多年创始⼈悉达多·乔达摩,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其母摩耶夫⼈出⽣地——蓝毗尼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四⼤佛教圣迹初转法轮——⿅野苑涅槃地——拘⼫那城佛教发展简史:从公元前6世纪⾄公元12世纪,1800多年,四个时期三个600年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世纪中叶⾄公元前4世纪中叶,佛祖释迦摩尼创教及其弟⼦传教阶段2、部派佛教阶段释迦牟尼涅槃后,分为上座部佛教和⼤众部佛教两派,公元前4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3、⼤乘佛教和⼩乘佛教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众部佛教演化为⼤乘佛教上座部佛教贬为⼩乘佛教⼤乘佛教认为⼗⽅,修⾏的果位分罗汉、菩萨、佛三级,修⾏的最终⽬的是成佛⼩乘佛教有名上座部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修⾏的最⾼果位是罗汉4、密乘佛教时期公元7世纪⾄12世纪印度密教是⼤乘佛教部分派别吸收婆罗门——印度教及民间信仰诸神因素⽽形成的特殊宗教形态。

⼤乘佛教派别成为显宗(显教)以⾼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其特征佛教的传播: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起分三条线路传播1、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中国,再由中国传出,以⼤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

因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亦成汉语系佛教2、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斯⾥兰卡、缅甸等国,以⼩乘佛教为主,因其经典主要属巴利语,亦称巴利语系佛教3、藏传佛教: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中国西藏地区,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西藏地区的本教融合⽽成的佛教,俗称喇嘛教。

他的经典属于藏语,亦称藏语系佛教佛教在中国传播:中国的佛教包含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体系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佛教创建在古印度,发展在中国⼀、汉语系佛教及其宗派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弟⼦景卢从伊存⼝授《浮屠经》,史称这⼀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位“伊存授经”1、译传阶段Array东汉明帝永平⼗年(公元67年),在洛阳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座寺院——⽩马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1.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宗派:
(1)佛教:A:汉族地区佛教(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
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
禅密];
B:小乘佛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C: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
(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
(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
2、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
(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
南传佛教:《大藏经》;
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
(2)道教:《道藏》;
(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
(4)基督教:《圣经》;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时称景教
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及传入中国的时间:
(1)佛教:
(2)道教:太极八卦图;
(3)伊斯兰教:新月;
(4)基督教:十字架;
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
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

6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7、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
(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公元4世纪中叶
(2)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3)大乘和小乘佛教时期:
(4)密乘佛教时期。

8、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及教派:(派别见第1题)
以传播路线划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9、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四圣谛);
A、苦谛:把社会人生设定为苦;
B、集谛:以“到处不断地追求快乐的渴爱”为苦的原因;
C、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磐
D、道谛:达到涅磐的修行方法——八正道;
10、《大藏经》(《三藏经》)的组成部分及主要内容;
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
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
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
11、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菩萨:自觉、觉他
罗汉(阿罗汉):自觉;
12、汉地佛寺三佛同殿的合称、常见布局及表法意义;
A、三身佛:其组合布局为:应身佛法身佛报身佛
(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
表法意义:体现天台宗佛有三身教义;
B、三方佛:组合布局: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
表法意义:体现净土信仰;
C、三世佛:组合布局:未来世现在世过去世
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
表法意义: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
13、汉地佛寺常见一佛二菩萨组合的合称、布局及其所教化世界:
合称组合布局所教化世界释家三尊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娑婆世界
东方三圣[药师三尊] 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东方净琉璃世界西方三圣[(阿)弥陀三尊] 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西方极乐世界14、四大菩萨的别号、手持法器、坐骑及其道场:
文殊菩萨:(大智菩萨);手持法器(宝剑);坐骑(狮子);道场(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大行菩萨);手持法器(如意棒);坐骑(六牙大象);道场(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大悲菩萨);手持法器(净瓶、杨柳枝);道场(浙江普陀山);
地藏菩萨:(大愿菩萨);手持法器(锡杖、如意珠);道场(安徽九华山);
15、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其手持法器
东方持国天王:肤色(白色);手持法器琵琶
南方增长天王:肤色(青色);手持法器慧剑
西方广目天王:肤色(红色);手持法器龙(蛇)
北方多闻天王:肤色(绿色);手持法器宝
16、我国佛塔的四种主要型制及其代表性佛塔名称:
楼阁式塔——陕西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木塔、河南开封铁塔、上海龙华塔
藏式塔——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双耳喇嘛塔、青海湟中太平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
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
傣族塔——西双版纳曼飞龙塔
17、“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二众”、“四众弟子”;“出家四众”;“出家五众”、“七众”:
在家男女二众:优婆塞和优婆夷
出家男女二众: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
四众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
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俗称“小和尚”)和沙弥尼(小尼姑);
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学戒尼);
18、道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东汉末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

后一,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

19、道教的基本教义:
(1)宣扬“道”是“万物之母”:A、“道”是“万物之母”/“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
B、“德”是道的显现/“德”是道的行动;
(2)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A、内养;B、外养;C、房中术;
20、道教全真道和正一道的主要区别:
(1)全真道:创建时间:金末;主要经典有:(道经)《道德经》、(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儒经)《孝经》(主张道、佛、儒三合一);主要特征: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箫,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戒规: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传播地区: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

(2)正一道:形成时间:元代;主要经典:《正一经》;主要特征:以行符箫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戒规: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传播地区: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21、“三清”(系道教最高层神团。


三清主要指:A、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
B、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
C、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
22“四御”指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

玉皇大帝——总执天道
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
勾陈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后土皇地祗——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
23、妈祖(天妃、天后)的来历;我国三大妈祖庙及妈祖祖庭。

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

传她生而神异,救助过不少海上遇难渔民和般只,后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羽化升天当地渔民在岛上盖庙祭祀。

道教继承民间传说,把妈祖列为道教女神(海上保护神)。

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

湄洲岛妈祖庙为妈祖庙的祖庭。

24、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斗岛。

创始人为穆罕默德。

25、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及两条路线;
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651年)传入中国。

传入中国的路线有两条:
(1)丝绸之路(陆路:从阿拉伯,经波斯,过天山南北,穿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
(2)香料之路(海路:从阿拉伯经印度洋到东南沿海广州和泉州等地);
26、伊斯兰教的教义:
一、六大信仰:信安拉(即真主)为惟一的主宰、信天使、信使者、信经典、信前定、信后世;
二、五功: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
三、善行
27、伊斯兰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及内涵:
(1)开斋节(新疆称肉孜节):教历9月内斋戒。

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见月的次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其节日内涵为:在斋月,每天从日出至日落要禁食,并禁房事;
(2)宰牲节(又名古尔邦节):教历12月10日;节日内涵:在中国,是穆斯林最大的节日。

据传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命他杀儿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

当易卜拉欣遵命执行时,安拉又命以羊代替,遂产生宰牲节。

穆斯林每逢此日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并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

(3)圣纪节(又称圣忌日):教历3月12日;节日内涵:相传为穆罕默德诞生和恨真(逝世)的日子。

那天举行圣会,诵读《古兰经》,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业绩等。

28、我国传统式风格清真寺的主要特点:
1)分几进四合院,有明显中轴线。

2)礼拜正殿和殿内壁龛(圣龛)必须背向麦加(在中国为背向西方),以示跪拜朝赂。

3)建筑内部不得设偶像,也不以动物形象作装饰,多以阿拉伯文经文和花草为饰。

4)主要建筑有大殿、经堂、浴堂、(作大、小净用)、望月楼(斋月观察新月用)、宣礼楼(又名“邦克楼”,是宣礼员按时登高召唤穆斯林进行每日五次礼拜的地方)。

29、基督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

30、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两次大分裂及形成的三大教派。

原始基督教——于公元11世纪中叶:1)东正教、2)天主教
——公元16世纪:1)天主教、2)新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